CN102132583A - 容许漏音耳用扬声器、相关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容许漏音耳用扬声器、相关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2583A
CN102132583A CN2009801330472A CN200980133047A CN102132583A CN 102132583 A CN102132583 A CN 102132583A CN 2009801330472 A CN2009801330472 A CN 2009801330472A CN 200980133047 A CN200980133047 A CN 200980133047A CN 102132583 A CN102132583 A CN 102132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ducer
electron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
ear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30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威廉·克里斯·伊顿
埃里克·道格拉斯·罗梅斯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ublication of CN102132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2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25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for telephonic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27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using transducers reproducing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便携式电子装置,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第一和第二音频换能器,第一和第二音频换能器由壳体支承并且被彼此异相地驱动以提供从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还提供了相关的耳用扬声器以及操作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容许漏音耳用扬声器、相关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耳用扬声器。
背景技术
对于声音的可理解性、识别性和感觉到的质量来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耳用扬声器的平衡频率响应是重要的。例如,如果低于600Hz的频率受到很大地衰减,则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用户可以理解远离自己的另一方所说的每个字(即,具有不错的可理解性),但用户不能够通过该另一方的语音说出该另一方是谁(即,识别性不足),并且可能感觉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音频质量不好。相反,如果相对于更高的频率显著地增强低于600Hz的频率,则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用户可能感觉到减弱的声音(即,可能具有不足的声音质量),并且可能不理解远离自己的另一方所说的每个字(即,可理解性不足)。
具有大体密封的后腔(back volume)的单个耳用扬声器的频率响应可以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与耳朵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而,如果针对便携式电子装置封闭住用户的耳朵的情况来使耳用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最优,则用户可能在便携式电子装置被从耳朵移开时体验到识别性和质量的损失。相反,如果针对便携式电子装置没有封闭住耳朵的情况来使耳用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最优,则用户可能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移近耳朵时体验到可理解性和质量的损失。因此,对于以上两种情况来说,具有密封的后腔的常规耳用扬声器可能并不是最优化的。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用户可能由于许多原因而改变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耳用扬声器到耳朵的距离。例如,当存在妨碍用户接听远离自己的另一方的声音的环境噪声时,用户可能本能地将便携式电子装置压靠到他的耳朵以试图将外部噪声挡在外面。用户在冗长的对话后可能觉得耳朵疼,因此用户可能本能地保持便携式电子装置以使得它不接触到耳朵。当耳用扬声器的声音太高而令人不舒服时,用户可以将便携式电子装置从他的耳朵移开直到感到响度舒服为止。许多用户会简单地将音量控制设置为最大并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到耳朵的距离以补偿不同的另一方的不同响度水平并补偿旅行时所感受到的动态环境噪声。
针对封闭的和不封闭的情况以及耳朵与便携式电子装置之间的各种距离而实现更加一致的频率响应的耳用扬声器可以被称为“容许漏音”的耳用扬声器。容许漏音的常规解决方案是将单个换能器的正向波和反向波导向到耳朵。不论是否封闭了耳朵或到耳朵的距离如何,都能得到从正向波到反向波的通路,这避免了取决于距离的压力阻力。
图1中示出了常规便携式电子装置190的侧视图,便携式电子装置190包括了印刷电路板(PCB)160上的单个换能器107。如图1所示,将前向波和后向波导向耳朵可以降低灵敏度达大约6.0dB到8.0dB。换言之,分别使用两个孔137和142从前腔(front volume)和后腔连通换能器107,这可以降低灵敏度。由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变得比原先的装置更薄和更小,因此上面讨论的容许漏音的方法可能不产生足够/有竞争性的响度。因而,常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牺牲漏音容许以维持响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包括壳体和置于该壳体中的第一音频换能器和第二音频换能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由所述壳体支承并包括开口以提供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可以提供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耳用扬声器。
在本发明的更多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可以包括第一耳用换能器和第二耳用换能器,所述第一耳用换能器和所述第二耳用换能器均在所述壳体中具有关联的单孔,所述单孔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的所述单孔可以具有大约1.0mm到大约3.0mm的直径和/或大约1.0mm2到大约10.0mm2的总面积。在特定实施方式中,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的所述单孔可以具有大约0.5mm到大约1.0mm的深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可以被极性相反地并联连接起来。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可以是32欧姆换能器。
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可以彼此异相地驱动,以提供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耳用扬声器。该耳用扬声器包括第一音频换能器和第二音频换能器,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被配置为彼此异相地驱动,以提供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便携式电子装置,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置于所述壳体中的耳用扬声器。所述耳用扬声器包括第一音频换能器和第二音频换能器。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的至少一个孔,该至少一个孔将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和远离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的至少一个孔,该至少一个孔使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漏音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
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中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可以包括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一孔可以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关联,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的第一前腔(front volume)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孔可以与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换能器的与所述第一前腔分隔开的第二前腔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中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可以包括所述壳体中的单孔,所述单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的公共前腔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的耳用扬声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彼此异相地驱动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以提供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单个换能器的常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横截面。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耳用扬声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横截面。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4是例示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换能器的连接的连接图。
图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和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和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有耳用扬声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横截面。
图9和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来实施,不应被理解为局限于此处阐述的实施方式。
因此,尽管本发明容许各种修改和另选形式,但是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并且将在本文中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这里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本发明将覆盖落入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全部修改例、等同例和另选例。在对附图进行的描述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要素。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是意图限制本发明。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出,否则在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旨在还包含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当在本文中使用了措辞“包括”时,表明了所陈述的特征、要件、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要素、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者添加。而且,当一要素被表示为“响应于”或“连接到”另一要素时,该要素可以直接响应于或连接到该另一要素,或者可以存在中间要素。相反,当一要素被表示为“直接响应于”或“直接连接到”另一要素时,不存在中间要素。在本文中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关联的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或全部组合,并且可以被缩写为“/”。
可以理解,尽管措辞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要素,但这些要素并不应当受到这些措辞的限制。这些措辞仅用于对要素进行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要素称为第二要素,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要素称为第一要素。尽管一些图包括了通信路径上的箭头以显示通信的主要方向,但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与所示箭头相反的方向上进行通信。
参照流程图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在这些流程图中,每一个框都代表一电路元件、模块或包括了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的一条或更多条可执行指令的代码部分。还应该注意,在其他实现中,在框中表示的功能可以不按照表示的顺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大体同时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根据涉及的功能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
如上所述,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薄,常规的容许漏音方法可能不产生足够/竞争性的响度。因此,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在小/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实现漏音容许并同时保持足够响度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耳用扬声器,该耳用扬声器包括两个异相驱动的换能器,在本文中将参照图2至图10对此进一步讨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具有或不具有多行显示器的蜂窝无线电话;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其将蜂窝无线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和数据通信能力组合起来;个人数字助理(PDA),其包括无线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部网接入、网络浏览器、电子记事本、日历和/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游戏装置、音频视频播放器以及包括无线电话收发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便携式计算机。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能够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工作的任何便携式电子装置。
首先参考图2,将讨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耳用扬声器227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90的侧截面。如图2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290的壳体2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耳用扬声器227,耳用扬声器227包括第一音频换能器2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220。第一音频换能器2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220在壳体200中设置在同样置于壳体200中的印刷电路板260上。图2中示出的第一音频换能器2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200被配置为耳用扬声器换能器。没有向音频换能器210、220的后部提供漏音通路,每个换能器210、220均具有单孔235、240,单孔235、240将音频换能器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90的听筒(图3中的361)。应理解的是,尽管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耳用扬声器被示为封闭的,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构造。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为音频换能器中的一个或两个提供漏音通路(开口)。
又如在图3中示出的,开口孔335和340分别将第一音频换能器2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220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390的听筒361。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390的听筒361的孔335和340可以具有大约1.0mm到大约3.0mm的直径和/或大约1.0mm2到大约10.0mm2的总面积。应理解的是,尽管便携式电子装置390被示为具有两个开口孔335和340,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构造。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便携式电子装置390的听筒361中提供两个以上的孔。如还在图3中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器314和人机接口(MMI:man machine interface)(下面将参考图5进一步讨论)。
再次参考图2,分别在将第一音频换能器2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220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290的听筒361的孔235、240中提供布247和248。布247和248可以由具有从大约20MKS瑞利到大约200MKS瑞利的特定气流阻力(声阻)的织物来提供,以提供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频率响应调谐。
又如在图2中示出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音频换能器2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220极性相反地并联连接起来。具体地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驱动耳用扬声器227的放大器可以是差动的。通过以极性相反的方式并联连接这两个换能器,可以使这样的放大器适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双换能器耳用扬声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两个32欧姆的耳用扬声器的并行加法通常将产生单个16欧姆的负载,因此第一和第二换能器例如可以是32欧姆耳用扬声器。
在图4中例示了示出在图2中所示的第一换能器210和第二换能器220的并联连接的连接图。如图中所示出的,耳用扬声器输出411的正导线可以连接到换能器A210的正输入和换能器B 220的负输入二者。同样,耳用扬声器411的负导线可以连接到换能器A210的负输入和换能器B 220的正输入二者。
现在参考图2至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耳用扬声器227包括被异相驱动的第一音频换能器2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220以建立容许漏音方案。具体地说,相对于具有相同耳用扬声器厚度和直径的前一种容许漏音方案(例如,参考图1讨论的耳用扬声器107),额外的换能器可以将灵敏度/响度提高大约6.0dB。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常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灵敏度/响度,但是还可以展现出漏音容许。如上所述,本文中讨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密封的盒型的换能器,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构造。
如还在图2中示出的,第一换能器210和第二换能器220设置在PCB 260上并具有单独的腔,即,每个换能器210和220均设置在单独密封的腔中。第一换能器210和第二换能器220分别通过孔335和340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361。前腔236、241、布247、248和开口用于调谐频率响应以遵守工业标准(例如,3gpp模板)。因此,尽管在本文中讨论了特定的开口尺寸和布的密度,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该配置。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指定不同的开口尺寸和布的密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第一换能器210和第二换能器220的听筒扬声器可以在像图5中示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590那样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使用。现在参考图5,将讨论关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590的细节。如图5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590包括便携壳体500,并且可以包括显示器514、人机接口(MMI)516、扬声器/麦克风517、网络浏览器518、收发器512以及存储器580,这些组件中的任一个均可以与处理器595通信。处理器595可以是任何市售的或定制的微处理器。
如还在图5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便携式电子装置590与连接到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535的基站收发器530通信。收发器512通常包括发送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发送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经由天线505分别向基站收发器530发送出局射频信号和从基站收发器530接收诸如语音和数据信号的入局射频信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天线505可以是嵌入式天线、伸缩式天线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天线。在便携式电子装置590与基站收发器530之间发送的射频信号可以包括业务信号和控制信号(例如,针对入局呼叫的寻呼信号/消息),这些业务和控制信号用于建立并维持与另一方或目的地的通信。处理器595可以支持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各种功能,包括如本文中将进一步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功能。
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收发器512可以是短距离收发器。短距离收发器例如可以是可以允许数据在较短距离上的高传输速率的蓝牙收发器。还应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590可以包括无线收发器和短距离收发器/发送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站收发器530包括无线电收发器,该无线电收发器限定了蜂窝网络中的单独小区并且使用无线链路协议与便携式电子装置590以及小区中的其他便携式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尽管仅示出了单个基站收发器530,但应理解的是,多个基站收发器可以通过例如移动交换中心535与其他装置连接起来以限定无线通信网络。
尽管可以在通信装置或系统(诸如便携式电子装置590)中实施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装置和/或系统。相反,本发明可以在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操作的任何装置中实现。
现在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操作。如图6所示,通过彼此异相地驱动第一和第二换能器以提供从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对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一和第二换能器的耳用扬声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在框600处开始。利用被异相驱动的第一和第二换能器二者,可以将具有足够响度的输出提供给用户的耳朵(框640)。
现在将参考图7至图10来讨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应理解的是,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要素,因此本文中可以不完全重复关于上面已充分描述的要素的细节。根据参照图7至图10讨论的实施方式,设置了包括第一和第二音频换能器的耳用扬声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包括与第一和第二换能器关联的至少一个孔和远离该第一和第二换能器的至少一个孔。与第一和第二换能器关联的至少一个孔将第一和第二换能器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而远离第一和第二换能器的至少一个孔使第一和第二换能器漏音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
首先参考图7,将讨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耳用扬声器727的便携式电子装置790的侧截面。如图7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790的壳体7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耳用扬声器727,耳用扬声器727包括第一音频换能器7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720。第一音频换能器7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720在壳体700中设置在也位于壳体700中的印刷电路板760上。如图7所示,第一换能器710和第二换能器720分别具有关联的第一孔787和第二孔789,第一孔787和第二孔789被配置为将第一换能器710和第二换能器720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790的听筒(图9中的961)。壳体700还包括远离第一和第二换能器的至少一个孔783,该至少一个孔783被配置为使第一和第二换能器漏音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图9中的961)。
还如在图7中所示,壳体中的第一孔787与第一换能器710关联。第一孔787被配置为将第一换能器710的第一前腔736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图9中的961)。同样,壳体700中的第二孔789与第二换能器720关联。第二孔789被配置为将第二换能器720的与第一前腔736分隔开的第二前腔741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图9中的961)。为音频换能器710、720提供了通过远离第一换能器710和第二换能器720的孔783的漏音通路。
如还在图9中所示的,开口孔987和989分别将第一音频换能器7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720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990的听筒96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90的听筒961的孔987和989可以具有大约1.0mm到大约3.0mm的直径和/或大约1.0mm2到大约10.0mm2的总面积。还如在图9中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990包括远离第一换能器710和第二换能器720的漏音孔983,漏音孔983被配置为使第一换能器710和第二换能器720漏音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961。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上面参照图5讨论过的显示器914以及人机接口(MMI)916。
现在参考图8,将讨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耳用扬声器827的便携式电子装置890的侧截面。如图8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890的壳体8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耳用扬声器827,耳用扬声器827包括第一音频换能器8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820。第一音频换能器8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820在壳体800中被设置在也位于壳体800中的印刷电路板860上。如图8所示,第一换能器810和第二换能器820具有单孔885,单孔885被配置为将第一换能器810和第二换能器820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90的听筒(图10中的1061)。壳体800还包括远离第一和第二换能器的至少一个孔883,该至少一个孔883被配置为使第一和第二换能器漏音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图10中的1061)。
如还在图8中所示的,单孔885与第一换能器810和第二换能器820关联。单孔885被配置为将第一换能器810和第二换能器820的公共前腔837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图10中的1061)。为音频换能器810、820提供了通过远离第一换能器810和第二换能器820的孔883的漏音通路。
还如在图10中所示,开口孔1085将第一音频换能器810和第二音频换能器820分别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90的听筒106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90的听筒1061的孔1085可以具有大约1.0mm到大约3.0mm的直径和/或大约1.0mm2到大约10.0mm2的总面积。还如在图10中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1090包括远离第一换能器810和第二换能器820的漏音孔1083,漏音孔1083被配置为使第一换能器810和第二换能器820漏音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1061。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上面参照图5讨论过的显示器1014以及人机接口(MMI)1016。
如上面参考图2至图10简要讨论的那样,包括两个换能器的耳用扬声器可以在一系列条件下提高声音质量并且可以使较长的通话更能被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运营商来说可能是有价值的,这是由于与不具有该技术的竞争运营商相比,较长的通话可以增加使用的分钟数并提供了改善的企业。使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耳用扬声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使消费者满意度和销售量提高,并且可以允许利用不同的仿真的耳朵固定参数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更容易通过运营商的频率响应限制。
已经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在大体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许多变型和修改。因此,尽管使用了特定的措辞,但是这些措辞仅用于一般和描述意义而不用于限制的目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9)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和
置于所述壳体中的第一音频换能器和第二音频换能器,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由所述壳体支承并且具有开口以提供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提供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耳用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包括第一耳用扬声器换能器和第二耳用扬声器换能器,所述第一耳用扬声器换能器和所述第二耳用扬声器换能器均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壳体中具有关联的单孔,所述单孔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的所述单孔具有大约1.0mm到大约3.0mm的直径和/或大约1.0mm2到大约10.0mm2的总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的所述单孔具有大约0.5mm到大约1.0mm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被极性相反地并联连接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包括32欧姆换能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被彼此异相地驱动以提供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
9.一种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10.一种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耳用扬声器,该耳用扬声器包括第一音频换能器和第二音频换能器,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被配置为彼此异相地驱动以提供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输出的容许漏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用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包括第一耳用扬声器换能器和第二耳用扬声器换能器,所述第一耳用扬声器换能器和所述第二耳用扬声器换能器均具有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的单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用扬声器,其中,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的所述单孔具有大约1.0mm到大约3.0mm的直径和/或大约1.0mm2到大约10.0mm2的总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用扬声器,其中,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的所述单孔具有大约0.5mm到大约1.0mm的深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用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换能器和所述第二音频换能器被极性相反地并联连接起来。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用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包括32欧姆换能器。
16.一种操作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17.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和
耳用扬声器,所述耳用扬声器置于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第一音频换能器和第二音频换能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并将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换能器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听筒的至少一个孔和远离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并使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漏音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的至少一个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中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包括:
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关联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的第一前腔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和
所述壳体中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换能器的与所述第一前腔分隔开的第二前腔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中与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包括所述壳体中的单孔,所述单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换能器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的公共前腔连通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所述听筒。
CN2009801330472A 2008-08-29 2009-03-05 容许漏音耳用扬声器、相关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021325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01,103 2008-08-29
US12/201,103 US20100054492A1 (en) 2008-08-29 2008-08-29 Leak-Tolerant Earspeakers, Rel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PCT/US2009/001446 WO2010024832A1 (en) 2008-08-29 2009-03-05 Leak-tolerant earspeakers, rel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2583A true CN102132583A (zh) 2011-07-20

Family

ID=4084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30472A Pending CN102132583A (zh) 2008-08-29 2009-03-05 容许漏音耳用扬声器、相关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54492A1 (zh)
EP (1) EP2319250A1 (zh)
JP (1) JP2012501576A (zh)
CN (1) CN102132583A (zh)
WO (1) WO20100248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739A (zh) * 2014-01-06 2014-04-09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骨传导扬声器漏音的方法及骨传导扬声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35135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Jan Hofman Wireless Headsets Having an Intuitive Man Machine Interfac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2114747A (ja) * 2010-11-25 2012-06-14 Kyocera Corp 開口用の被覆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11627419B2 (en) 2014-01-06 2023-04-1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197106B2 (en) 2014-01-06 2021-12-07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368800B2 (en) 2014-01-06 2022-06-2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418895B2 (en) 2014-01-06 2022-08-16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297446B2 (en) 2014-01-06 2022-04-05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2563B2 (en) 2014-01-06 2023-02-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974097B2 (en) 2014-01-06 2024-04-30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58698B2 (en) 2014-01-06 2023-01-17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622209B2 (en) 2014-01-06 2023-04-0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950055B2 (en) 2014-01-06 2024-04-02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617045B2 (en) 2014-01-06 2023-03-2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375324B2 (en) 2014-01-06 2022-06-2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2564B2 (en) 2014-01-06 2023-02-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706574B2 (en) 2014-01-06 2023-07-1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2565B2 (en) 2014-01-06 2023-02-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805375B2 (en) 2014-01-06 2023-10-3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363392B2 (en) 2014-01-06 2022-06-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304011B2 (en) 2014-01-06 2022-04-12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89171B2 (en) 2014-01-06 2023-02-2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832060B2 (en) 2014-01-06 2023-11-28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368801B2 (en) 2014-01-06 2022-06-2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11570556B2 (en) 2014-01-06 2023-01-3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CN1099224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US11051112B2 (en) * 2018-01-09 2021-06-29 Cirrus Logic, Inc. Multiple audio transducers driving a display to establish localized quiet zon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953A (zh) * 1999-08-31 2003-03-12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利用两个声音再现换能器并在靠近耳模式和远离耳模式下工作的设备
WO2007148155A1 (en) * 2006-06-20 2007-12-27 Nokia Corporation Speaker apparatu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079B2 (ja) * 1988-09-09 1995-0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複合形直接放射スピーカ―装置
DE19633292C1 (de) * 1996-08-19 1997-09-11 Deutsche Telekom Ag Handapparat für Telefone
US6321070B1 (en) * 1998-05-14 2001-11-20 Motorola,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peaker assembly
US7069061B2 (en) * 2003-07-18 2006-06-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peaker assemblies and mobile terminal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6041875A (ja) * 2004-07-27 2006-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6054726A (ja) * 2004-08-12 2006-02-23 Asahi Kasei Electronics Co Ltd 携帯機器
WO2007080346A1 (fr) * 2006-01-13 2007-07-19 Thomson Licensing Telephone bande elargie a deux ecouteurs
JP2007281607A (ja) * 2006-04-03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機器
JP4816338B2 (ja) * 2006-08-30 2011-11-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音声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音声出力制御方法
JP2008134557A (ja) * 2006-11-29 2008-06-12 Fujitsu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8141694A (ja) * 2006-12-05 2008-06-19 Sharp Corp スピーカー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電話端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953A (zh) * 1999-08-31 2003-03-12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利用两个声音再现换能器并在靠近耳模式和远离耳模式下工作的设备
WO2007148155A1 (en) * 2006-06-20 2007-12-27 Nokia Corporation Speaker apparatu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739A (zh) * 2014-01-06 2014-04-09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骨传导扬声器漏音的方法及骨传导扬声器
CN103716739B (zh) * 2014-01-06 2016-11-02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骨传导扬声器漏音的方法及骨传导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01576A (ja) 2012-01-19
US20100054492A1 (en) 2010-03-04
WO2010024832A1 (en) 2010-03-04
EP2319250A1 (en)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583A (zh) 容许漏音耳用扬声器、相关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EP154734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ource of sound emitted from a mobile terminal
US7068782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with receiver earpie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1449594A (zh) 自适应扬声器均衡
US20060126873A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agnetic field in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CN101682815A (zh) 用以补偿听力损失的动态音量调整和带移位
CN101473292A (zh) 具有三维音频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1919262A (zh) 用于增强便携式音频设备的频率输出的设备和方法
JP2007520943A (ja) ノイズの大きい環境における電話機の拡張された使用
CN216700057U (zh) 电子设备
KR20010058800A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통신 장치
US201101291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ound volum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05175747A (ja) 携帯通信端末機
JP2004229213A (ja) 携帯通信端末
JP2001339506A (ja) 携帯端末装置
KR100664386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통화음 제재 방법 및 그 이동 통신단말기
KR100450137B1 (ko) 음성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JP5140319B2 (ja) 通信装置、子機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020069987A (ko)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를 이용하여 개인 비서 기능을 갖는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구현 방법
JP2006245693A (ja) 電話機
JP2003060757A (ja) 通信端末装置
KR20030056553A (ko) 폴더형 휴대폰의 사이드키를 이용한 전화걸기 방법
JPH11308166A (ja) Phs端末装置
KR20020009806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이어 마이크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KR200321467Y1 (ko) 단축 다이얼을 갖는 핸즈프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