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8566A -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8566A
CN102108566A CN 201010606567 CN201010606567A CN102108566A CN 102108566 A CN102108566 A CN 102108566A CN 201010606567 CN201010606567 CN 201010606567 CN 201010606567 A CN201010606567 A CN 201010606567A CN 102108566 A CN102108566 A CN 10210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olyamide
conductive powder
retardant
fire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065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8566B (zh
Inventor
史贤宁
吴鹏飞
崔宁
崔华帅
李�杰
黄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xtile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xtile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xtile Academy filed Critical China Textile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010606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8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8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8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8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的横截面呈皮芯结构,皮层含有导电粉体和无卤阻燃聚酰胺6,芯层为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其中皮层与芯层的重量比为15∶85~25∶75,导电粉体占皮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70%。通过在无卤阻燃聚酰胺6加入导电粉体,使得纤维具有抗静电和阻燃双重功能,抗静电功能可以减少纤维静电吸附灰尘,保持纤维制品的清洁度和良好可清洁性;同时这种皮芯结构的纤维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可纺性能。即在保持更好的抗静电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性能,更有利于下游客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纤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磨等用途广泛纤维,但其自身的表面电阻小,易产生静电,并且本身也没有阻燃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由于静电的存在,使其更易吸附尘埃,从而严重影响到高精密仪器、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同时静电的存在增加了易燃、易爆场所出现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因此,对涤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除了具有很好机械性能外,还具有抗静电、阻燃等性能,拓宽其使用范围。
在专利申请200710172871.1中公开的阻燃抗静电尼龙6,其中包括如下成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尼龙6切片45-60%;玻璃纤维10-40%;阻燃剂15-18%;助阻燃剂2-4%;抗静电剂2-5%;抗氧剂0.1-0.5%;润滑剂01.-1%。所述的抗静电剂为阴离子型和/或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其中阴离子型抗静电剂包括羧酸盐、聚氧化乙烯附加物;所述的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包括乙二醇酯、脂肪酸酯、乙醇酰胺。
专利申请200410072375.5中公开了阻燃-抗静电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原料PTA和EG进行酯化反应生成BHET单体,在该单体常压缩聚反应阶段向物料中首先加入预先调制好的功能性添加剂无机抗静电EG浆液,然后在加入磷系阻燃剂单体EG溶液投入聚合釜的物料,5分钟后开始进行减压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熔体以水冷的方式冷却后通过切粒机制成阻燃-抗静电复合功能聚酯切片,然后将该切片纺制成具有阻燃-抗静电复合多功能的涤纶纤维。
在现有技术公开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的抗静电阻燃纤维中,由于功能性组分的加入,使得纤维的力学能行降低,即可纺性能下降。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该纤维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同时其可纺性能优异,强度达到常规纤维的水平,且在提高抗静电性能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纤维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该纤维的横截面呈皮芯结构,皮层含有导电粉体和无卤阻燃聚酰胺6,芯层为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其中皮层与芯层的重量比为15∶85~25∶75,导电粉体占皮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70%。
其优选,导电粉体占皮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55%。
所述的导电粉体包括导电碳黑、纳米级ATO或ITO导电粉体。导电粉体的粒度为小于100nm。
所述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的相对粘度为2.4~3.0,其优选2.4。若使用相对粘数过高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其熔体的流动性能较差,纺丝加工性能不良,难于提高纺丝速度,且导电粉体难于均匀分散其中,影响纤维的抗静电能力。而使用相对粘度过低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则会降低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
芯层中聚酯特性黏数0.6~1dL/g,聚酰胺6或聚酰胺66的相对粘度为2.4~3.0。
所述的聚酯包括PET、PBT等。
所述的纤维的横截面可以为内外层同心的圆形,也可以为外层为圆形,芯层为多边形。
本发明所述的皮芯结构的纤维是一种复合阻燃功能,其皮层为含导电粉体、无卤阻燃聚酰胺6,无卤阻燃聚酰胺6树脂是一种本征阻燃聚合物,抗静电纳米粉体也可以起到吸热、阻隔氧气、阻止热氧连锁反应等阻燃功能,因此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阻燃功能;另外该纤维的阻燃组分是无卤素、无磷元素组分,加工或燃烧过程中不会释放有毒气体,是一种环保阻燃组分;其芯层为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在皮层中,通过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加入导电粉体,使得纤维具有很好的抗静电、阻燃性能。同时这种皮芯结构的纤维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可纺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皮芯结构的抗静电阻燃纤维,由于功能性组份只需添加到皮层中,其使用量大大减少,可大幅度降低纤维生产成本。当导电粉体、阻燃剂在纤维中的总量降低的同时,其在皮层中的含量并不需减少,甚至还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因此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但不会降低,甚至还可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将表面处理剂分散到溶剂中配成表面处理剂溶液;
(2)将导电粉体与步骤(1)中配好的溶液进行混合;
(3)步骤(2)得到的经表面处理的导电粉体与无卤阻燃聚酰胺6共混造粒,制备抗静电阻燃切片,所述的导电粉体占抗静电阻燃切片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70%;
(4)抗静电阻燃切片与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进行复合纺丝,制成皮芯结构的抗静电阻燃纤维,其中抗静电阻燃组分为纤维的外层,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为芯层。
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与溶剂的配比为1∶1~1∶100
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双金属偶联剂、木质素偶联剂或锡偶联剂等。
所述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戊烷、己烷、辛烷、白油、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步骤(1)中,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表面处理剂分散于溶剂中,搅拌10~40min。
所述的导电粉体包括导电碳黑、纳米级ATO或ITO导电粉体。
所述的混合包括干法、湿法两种方式,其中干法混合是将表面处理剂浓度相对较高的表面处理剂溶液体系以雾状喷入到导电粉体中,表面处理剂与导电粉体的比例为0.5-3%,高速搅拌5-15min,混合均匀后备用;湿法混合是采用表面处理剂浓度相对较低的表面处理剂溶液体系,将导电粉体加入其中,在悬浮液体状态下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备用。
在步骤(3)中,在导电粉体中需要加入润滑剂,润滑剂质量占抗静电阻燃切片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5-10%。
所述的润滑剂为酰胺类、硬脂酸及其衍生物或蜡类化合物。
所述的纤维的横截面可以为内外层同心的圆形,也可以为外层为圆形,芯层为多边形。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纺丝的方法采用现有技术常规复合纺丝方法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阻燃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皮芯型抗静电阻燃的纤维是由含有导电粉体及无卤阻燃聚酰胺6层(皮层)与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芯层)经双组份复合纺丝技术而制得,其截面呈皮芯结构。在皮层中,通过在本发明所述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加入导电粉体,使得纤维具有抗静电和阻燃双重功能,抗静电功能可以减少纤维静电吸附灰尘,保持纤维制品的清洁度和良好可清洁性,最重要是可以减少静电火花起火,减少火灾几率,阻燃功能可以保证纤维制品在另外起火的情况下,尽大程度阻止火情的扩大,尽大程度减少热、烟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同时这种皮芯结构的纤维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可纺性能。即在保持更好的抗静电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性能,更有利于下游客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静电阻燃纤维的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抗静电阻燃纤维的另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钛酸酯溶解在甲苯溶剂中,钛酸酯与甲苯的质量比为1∶2,将溶解好的溶液以雾状加入到纳米级导电碳黑中,导电碳黑粉体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98∶2,在高速搅拌(约1000r/min)下升温至约100℃,搅拌约0.5h,将相对粘度为2.4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树脂(其中包含占总质量百分比为2%的硬脂酸单甘油酯)和处理好的纳米导电碳黑粉体进行干燥,然后经计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切粒,得到抗静电阻燃切片,纳米导电碳黑粉体的质量含量为15%;
将制备好的抗静电阻燃切片和相对粘度为2.4的聚酰胺6切片进行干燥,在双组分复合纺丝机进行纺丝,复合比即抗静电阻燃切片(皮层)与聚酰胺6切片(芯层)的重量比为20∶80,复合形式为同心圆形皮芯型,经牵伸定型得到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所得纤维的性能指标如下:体积比电阻104Ω·cm,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伸长率60%,极限氧指数32。
实施例2
在9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乙酸调节PH值在4左右,将硅烷加入到上述溶剂中,硅烷的质量浓度为2%,充分搅拌水解5-10分钟,然后加入纳米ATO导电粉,纳米ATO导电粉和硅烷的质量比为98∶2,继续搅拌10-30分钟,然后经抽滤、洗涤、干燥,在110℃-130℃加热15min,最后使用高速粉碎机将处理好的纳米ATO导电粉打散,将相对粘度为2.4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树脂(其中包含占总质量百分比为2%的硬脂酸单甘油酯)和处理好的纳米ATO导电粉进行干燥,然后经计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切粒,纳米ATO导电粉体的质量含量为50%,得到抗静电阻燃切片;
将制备好的抗静电阻燃切片和相对粘度为2.4的聚酰胺6切片进行干燥,在双组分复合纺丝机进行纺丝,复合比即抗静电阻燃切片(皮层)与聚酰胺6切片(芯层)的重量比为20∶80,复合形式为同心圆形皮芯型,经牵伸定型得到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所得纤维的性能指标如下:体积比电阻为107Ω·cm,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伸长率60%,极限氧指数32。
实施例3
将铝酸酯溶解在醋酸甲酯溶剂中,铝酸酯与醋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50,将溶解好的溶液以雾状加入到纳米级ITO导电粉体中,导电粉体与铝酸酯的质量比为98∶1,在高速搅拌(约1000r/min)下升温至约100℃,搅拌约0.5h,将相对粘度为3.0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树脂(其中包含占总质量百分比为10%的硬脂酸单甘油酯)和处理好的纳米级ITO导电粉体进行干燥,然后经计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切粒,得到抗静电阻燃切片,纳米级ITO导电粉体的质量含量为40%;
将制备好的抗静电阻燃切片和相对粘度为2.4的聚酰胺66切片进行干燥,在双组分复合纺丝机进行纺丝,复合比即抗静电阻燃切片(皮层)与聚酰胺66切片(芯层)的重量比为15∶85,复合形式为同心圆形皮芯型,经牵伸定型得到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所得纤维的性能指标如下:体积比电阻106Ω·cm,断裂强度3.5cN/dtex,断裂伸长率60%,极限氧指数32。
实施例4
将钛酸酯溶解在醋酸甲酯溶剂中,钛酸酯与异丙醇的质量比为1∶20,将溶解好的溶液以雾状加入到纳米级ITO导电粉体中,导电粉体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98∶2.9,在高速搅拌(约1000r/min)下升温至约100℃,搅拌约40min,将相对粘度为2.6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树脂(其中包含占总质量百分比为5%的硬脂酸单甘油酯)和处理好的纳米级ITO导电粉体进行干燥,然后经计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切粒,得到抗静电阻燃切片,纳米级ITO导电粉体的质量含量为5%;
将制备好的抗静电阻燃切片和特性粘数为0.6dL/g的PET切片进行干燥,在双组分复合纺丝机进行纺丝,复合比即抗静电阻燃切片(皮层)与PET切片(芯层)的重量比为25∶75,复合形式为同心圆形皮芯型,经牵伸定型得到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所得纤维的性能指标如下:体积比电阻106Ω·cm,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伸长率60%,极限氧指数32。
实施例5
将硅烷加入到戊烷和辛烷的混合溶剂中,硅烷的质量浓度为2%,充分搅拌水解5-10分钟,然后加入纳米导电碳黑,纳米导电碳黑和硅烷的质量比为98∶0.7,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经抽滤、洗涤、干燥,在120℃加热20min,最后使用高速粉碎机将处理好的纳米导电碳黑打散,将相对粘度为2.8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树脂(其中包含占总质量百分比为4%的硬脂酸单甘油酯)和处理好的纳米导电碳黑进行干燥,然后经计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切粒,纳米导电碳黑的质量含量为10%,得到抗静电阻燃切片;
将制备好的抗静电阻燃切片和相对粘度为2.4的聚酰胺66切片进行干燥,在双组分复合纺丝机进行纺丝,复合比即抗静电阻燃切片(皮层)与聚酰胺66切片(芯层)的重量比为22∶78,复合形式为同心圆形皮芯型,经牵伸定型得到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所得纤维的性能指标如下:体积比电阻104Ω·cm,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伸长率60%,极限氧指数32。
实施例6
在9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乙酸调节PH值在4左右,将硅烷加入到上述溶剂中,硅烷的质量浓度为2%,充分搅拌水解10分钟,然后加入纳米ITO导电粉体,纳米ITO导电粉体和硅烷的质量比为98∶2.5,继续搅拌10分钟,然后经抽滤、洗涤、干燥,在110℃加热15min,最后使用高速粉碎机将处理好的ITO导电粉体打散,将相对粘度为2.5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树脂(其中包含占总质量百分比为0.5%的硬脂酸单甘油酯)和处理好的纳米ITO导电粉体进行干燥,然后经计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切粒,纳米导电碳黑的质量含量为5%,得到抗静电阻燃切片;
将制备好的抗静电阻燃切片和特性粘数为0.8dL/g的PBT切片进行干燥,在双组分复合纺丝机进行纺丝,复合比即抗静电阻燃切片(皮层)与PBT切片(芯层)的重量比为25∶75,复合形式为同心圆形皮芯型,经牵伸定型得到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所得纤维的性能指标如下:体积比电阻106Ω·cm,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伸长率60%,极限氧指数32。
比较例
本比较例是对实施例1制备的抗静电阻燃纤维(A)与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得到抗静电阻燃纤维(B)的性能进行比较。其中,在抗静电阻燃纤维(B)中,原料的种类以及其用量如同实施例1中的组分,不同之处,是将这些组分共混后,采用常规的方法将其纺丝,非皮芯结构,得到抗静电阻燃纤维(B);两种纤维的性能参数如见下表:
  样品   体积比电阻率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率   极限氧指数
  纤维(A)   104Ω·cm   3.0cN/dtex   60%   32
  纤维(B)   107Ω·cm   2.5cN/dtex   60%   32
从上表结果显示,实施例1的抗静电阻燃纤维保持纤维更好的抗静电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性能。
同理,对实施例2-10进行同样的实验,其结果与比较例1的结果相吻合。

Claims (10)

1.一种抗静电阻燃纤维,该纤维的横截面呈皮芯结构,皮层含有导电粉体和无卤阻燃聚酰胺6,芯层为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其中皮层与芯层的重量比为15∶85~25∶75,导电粉体占皮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粉体包括导电碳黑、纳米级ATO或ITO导电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卤阻燃聚酰胺6的相对粘度2.4~3.0,其优选2.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特性黏数0.6~1dL/g,其优选0.6;聚酰胺6或聚酰胺66的相对粘度为2.4~3.0,其优选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包括PET或PB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粉体占皮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55%。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静电阻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表面处理剂分散到溶剂中配成表面处理剂溶液;
(2)将导电粉体与步骤(1)中配好的溶液进行混合;
(3)步骤(2)得到的经表面处理的导电粉体与无卤阻燃聚酰胺6共混造粒,制备抗静电阻燃切片,所述的导电粉体占抗静电阻燃切片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70%;
(4)抗静电阻燃切片与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进行复合纺丝,制成皮芯结构的抗静电阻燃纤维,其中抗静电阻燃组分为纤维的外层,聚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为芯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与溶剂的配比为1∶1~1∶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双金属偶联剂、木质素偶联剂或锡偶联剂;所述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戊烷、己烷、辛烷、白油、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水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表面处理剂分散于溶剂中,搅拌10~40min。 
CN201010606567A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108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6567A CN102108566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6567A CN102108566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8566A true CN102108566A (zh) 2011-06-29
CN102108566B CN102108566B (zh) 2012-08-29

Family

ID=44172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6567A Active CN102108566B (zh) 2010-12-27 2010-12-27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8566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9421A (zh) * 2011-12-20 2012-04-11 中原工学院 一种碳纳米管/纳米ato/聚丙烯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409422A (zh) * 2011-12-20 2012-04-11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CN102505354A (zh) * 2011-11-16 2012-06-20 浙江大学 一种抗静电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3003A (zh) * 2012-07-19 2012-10-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有色凉爽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898A (zh) * 2013-05-24 2013-09-25 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 有色抗菌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3320896A (zh) * 2013-05-24 2013-09-25 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 抗静电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3451772A (zh) * 2013-08-01 2013-12-18 安徽朗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涤锦复合导电长丝
CN103726129A (zh) * 2013-12-04 2014-04-16 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锦涤复合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562290A (zh) * 2014-12-30 2015-04-29 盐城市中联复合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6/聚酯复合皮芯黑色短纤维
CN105544010A (zh) * 2016-02-23 2016-05-04 江苏华洋尼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聚酯导电复合纤维
CN106120013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广州大学 一种应用于内衣的抗静电聚酰胺纤维
CN107354533A (zh) * 2017-08-23 2017-11-17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酯纤维
CN107354534A (zh) * 2017-08-23 2017-11-17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WO2017206427A1 (zh) * 2016-06-04 2017-12-07 江苏启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尖端放电效应的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9722741A (zh) * 2018-12-27 2019-05-07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皮芯阻燃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600A (zh) * 2019-07-22 2019-10-29 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 吸酸吸碱皮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6294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上海精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聚烯烃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678424A (zh) * 2020-05-18 2020-09-18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状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032A (en) * 1997-10-10 2000-05-02 Green; James R. Yarns suitable for durable light shade cotton/nylon clothing fabrics containing carbon doped antistatic fibers
US6060116A (en) * 1997-09-09 2000-05-09 Americhem, Inc. Polyaniline in the form of an easily dispersible powder and its use in corrosion protection and electrostatic dissipation
US20050025962A1 (en) * 2003-07-28 2005-02-03 Reiyao Zhu Flame retardant fiber blends comprising flame retardant cellulosic fibers and fabrics and garments made therefrom
CN101023126A (zh) * 2004-09-13 2007-08-22 兰爱克谢丝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具有提高的灼热丝耐受性的聚酰胺的无卤阻燃热塑性模制组合物
CN101173377A (zh) * 2007-11-28 2008-05-07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减量法织造表面不平纤维的方法
CN101230498A (zh) * 2007-01-22 2008-07-30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维卷曲纤维
CN101532190A (zh) * 2009-04-09 2009-09-16 无锡市奥林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纤维的制造方法
JP4423947B2 (ja) * 2002-11-29 2010-03-03 東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0116A (en) * 1997-09-09 2000-05-09 Americhem, Inc. Polyaniline in the form of an easily dispersible powder and its use in corrosion protection and electrostatic dissipation
US6057032A (en) * 1997-10-10 2000-05-02 Green; James R. Yarns suitable for durable light shade cotton/nylon clothing fabrics containing carbon doped antistatic fibers
JP4423947B2 (ja) * 2002-11-29 2010-03-03 東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US20050025962A1 (en) * 2003-07-28 2005-02-03 Reiyao Zhu Flame retardant fiber blends comprising flame retardant cellulosic fibers and fabrics and garments made therefrom
CN101023126A (zh) * 2004-09-13 2007-08-22 兰爱克谢丝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具有提高的灼热丝耐受性的聚酰胺的无卤阻燃热塑性模制组合物
CN101230498A (zh) * 2007-01-22 2008-07-30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维卷曲纤维
CN101173377A (zh) * 2007-11-28 2008-05-07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减量法织造表面不平纤维的方法
CN101532190A (zh) * 2009-04-09 2009-09-16 无锡市奥林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纤维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354A (zh) * 2011-11-16 2012-06-20 浙江大学 一种抗静电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9422A (zh) * 2011-12-20 2012-04-11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CN102409422B (zh) * 2011-12-20 2013-07-03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由双组分纳米导电剂制备抗静电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
CN102409421B (zh) * 2011-12-20 2013-07-03 中原工学院 一种碳纳米管/纳米ato/聚丙烯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409421A (zh) * 2011-12-20 2012-04-11 中原工学院 一种碳纳米管/纳米ato/聚丙烯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733003B (zh) * 2012-07-19 2014-09-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有色凉爽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3003A (zh) * 2012-07-19 2012-10-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有色凉爽聚酰胺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898B (zh) * 2013-05-24 2015-07-15 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 有色抗菌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3320898A (zh) * 2013-05-24 2013-09-25 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 有色抗菌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3320896A (zh) * 2013-05-24 2013-09-25 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 抗静电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3320896B (zh) * 2013-05-24 2015-08-19 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 抗静电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3451772A (zh) * 2013-08-01 2013-12-18 安徽朗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涤锦复合导电长丝
CN103726129B (zh) * 2013-12-04 2017-01-18 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锦涤复合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726129A (zh) * 2013-12-04 2014-04-16 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锦涤复合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562290A (zh) * 2014-12-30 2015-04-29 盐城市中联复合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6/聚酯复合皮芯黑色短纤维
CN105544010A (zh) * 2016-02-23 2016-05-04 江苏华洋尼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聚酯导电复合纤维
WO2017206427A1 (zh) * 2016-06-04 2017-12-07 江苏启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尖端放电效应的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120013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广州大学 一种应用于内衣的抗静电聚酰胺纤维
CN107354533A (zh) * 2017-08-23 2017-11-17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酯纤维
CN107354534A (zh) * 2017-08-23 2017-11-17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7354533B (zh) * 2017-08-23 2022-07-01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酯纤维
CN107354534B (zh) * 2017-08-23 2022-08-23 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206294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上海精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聚烯烃静电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722741A (zh) * 2018-12-27 2019-05-07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皮芯阻燃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600A (zh) * 2019-07-22 2019-10-29 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 吸酸吸碱皮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8424A (zh) * 2020-05-18 2020-09-18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状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8424B (zh) * 2020-05-18 2021-07-20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状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8566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8566B (zh) 一种抗静电型复合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3626758B1 (en)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5002595B (zh) 一种含部分还原石墨烯的高分子复合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3819410A2 (en) Plant-based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ame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304776A (zh) 一种柚皮甙改性涤纶长丝
CN103361765A (zh) 一种抗静电改性涤纶短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3085B (zh) 环保型阻燃聚酯膨体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12281253B (zh) 一种并列型pet/pbt双组份抗静电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65093B (zh) 高抗水解性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物及制法
CN110644073A (zh) 一种涤锦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245539C (zh) 原液着色复合导电纤维
CN102643414A (zh) 一种亲水性抗静电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5780190A (zh) 一种高分子复合抗静电纤维
CN108842203A (zh) 一种无卤阻燃petg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538668A (zh) 一种新型抗静电抗紫外线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853521A (zh) 一种防静电poy丝的生产方法
TWI598482B (zh) 纖維、纖維母粒及其製造方法
EP2826808A1 (en) Concentrated polymer composition ("masterbatch"),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use of same for adding to polyester fibres and filaments
CN103408744B (zh) 一种阻燃抗静电ptt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JP5122236B2 (ja) 遠赤外線放射繊維およびこれからなる布帛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7195592B2 (ja) 潜在捲縮性を有する複合繊維
CN114921868B (zh) 一种纳米生物炭改性熔体直纺超细旦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796005A (zh) 一种皮芯型双组份抗静电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7778A (zh) 一种高效阻燃涤纶再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H09195123A (ja) 加水分解抵抗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ァイバー及びフィラメント、マスターバッチ、並びにポリエステルファイバー及び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