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2952A -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谐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谐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技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92952A CN102092952A CN2009101129470A CN200910112947A CN102092952A CN 102092952 A CN102092952 A CN 102092952A CN 2009101129470 A CN2009101129470 A CN 2009101129470A CN 200910112947 A CN200910112947 A CN 200910112947A CN 102092952 A CN102092952 A CN 1020929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 glass ceramic
- laf
- light
- transparent gl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颜色可调谐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技术。该玻璃陶瓷的组分为SiO2:40-60mol%;Al2O3:10-30mol%;NaF:5-25mol%;LaF3:8-15mol%;EuF3:0.005-1mol%;MSO4:<0.02%;Fe:<0.02%,其中M代表Mg或Ca或Ba或Sr。该玻璃陶瓷的制备过程包括前驱玻璃的熔体急冷法制备和前驱玻璃的后续晶化处理两个步骤。通过对玻璃陶瓷组分进行调节,控制LaF3纳米晶的晶化行为,可实现在近紫外光激发下,玻璃陶瓷发射颜色可调谐的可见光,包括强烈的白光。该材料可望用来替代常规的荧光粉构建光色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白光LED器件,或开发成为新型的固态三维光显示和背光源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发光颜色可调谐的稀土掺杂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背景
固体照明,尤其是固体白光照明具有节电、无污染、长寿命等特点,是替代传统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新一代半导体光源。目前常见的商用白光LED是由蓝光GaN芯片和掺Ce3+的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封装在一起制成的,荧光粉混合于环氧树脂中并涂覆于芯片上。GaN芯片发出的蓝光部分被荧光粉吸收,使其受激发出黄光,而未被吸收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混合,便得到白光。由于蓝光芯片与YAG荧光粉的发光寿命不一样,使用一段时间后,LED的发光会产生色差。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通过采用紫外光芯片涂覆特殊荧光粉的方式来制造白光LED。此时,芯片发出的不能被肉眼所见的紫外光被荧光粉完全吸收,使荧光粉受激发射蓝光和黄光(或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得到白光。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基本避免产生色差,但由于环氧树脂在紫外光长期照射下会出现老化,将使白光LED器件的使用寿命变短。研发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强烈白光、且耐紫外光辐照(结构、性能稳定)的新型固体发光材料,是国际上发展白光LED技术的最新研究方向[Y.Zheng,A.G.Clare,Phys.Chem.Glasses.,46,467(2005)]。
稀土掺杂的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由无机玻璃态材料发生部分晶化而得,其结构特征是特定的氟化物纳米晶均匀镶嵌于玻璃基体中,且稀土发光离子固溶于纳米晶中。作为一类新型固体发光材料,它综合了氟化物晶体与玻璃材料的优点,可具有与晶体相近甚至更好的光学性能,而又有类似于玻璃材料制备技术简单、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的优势。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强烈白光的透明玻璃陶瓷可以加工成平板状直接覆盖在芯片上,因此,可望用来替代常规的荧光粉构建新型白光LED器件。与常规LED器件相比,这种新型器件将具有光色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显著优点。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研制了一种稀土Eu3+离子掺杂、含氟化镧(LaF3)纳米晶的透明玻璃陶瓷。作为发光中心的Eu3+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如图1所示。LaF3纳米晶为Eu3+离子提供了一个低声子能量的环境,当Eu3+固溶于LaF3纳米晶中,可实现如下能级跃迁(发光):5D0→7FJ(J=0,1,2,3,4)(发红光),5D1→7FJ(J=0,1,2,3,4)(发绿光),5D2→7FJ(J=0,1,2,3,4)(发绿光和蓝光),5D3→FJ(J=0,1,2,3,4)(发蓝光)。通过对玻璃陶瓷组分进行调节,控制LaF3纳米晶的晶化行为,实现了在近紫外光激发下,玻璃陶瓷发射颜色可调谐的可见光,包括强烈的白光。该材料的应用前景之一是用来替代常规的荧光粉构建光色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白光LED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Eu3+掺杂的含LaF3纳米晶透明玻璃陶瓷的组分及其制备工艺,目的在于制备出性能稳定、能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实现不同颜色(含白光)发光的透明固体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透明玻璃陶瓷的组分和摩尔百分含量如下:
SiO2:40-60mol%;Al2O3:10-30mol%;NaF:5-25mol%;LaF3:8-15mol%;EuF3:0.005-1mol%;MSO4:<0.02%;Fe:<0.02%。其中M代表Mg或Ca或Ba或Sr。
本发明采用如下制备工艺:将粉体原料按照一定组分配比混合,研磨均匀后置于坩埚中,于电阻炉中加热到1300~1500℃使之熔融,并保温0.5~5小时;然后,将熔液快速倒入300℃预热的铜模中成形得到前驱玻璃。将前驱玻璃放入电阻炉中,在适当温度退火后随炉冷却以消除内应力。对玻璃进行差热分析,测得其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温度;在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温度之间选定一个温度(550~750℃),对上述玻璃进行1~10小时的等温热处理,使之发生部分晶化,得到透明玻璃陶瓷。
采用以上组分和制备工艺,成功获得了透明玻璃陶瓷样品,其具有如下显微结构特征:六方结构的LaF3纳米晶均匀分布在氧化物玻璃基体中,晶粒尺度为20-35纳米,掺杂的Eu3+离子固溶于LaF3纳米晶中。
改变Eu3+离子的掺杂浓度,在394nm紫外光激发下,玻璃陶瓷可分别发射强的红光、绿光或蓝光;通过控制稀土掺杂浓度来调节不同颜色发光的强度比,便能获得明亮的白光发射,其色度坐标值与标准的等能白光发射十分接近。
本发明的玻璃陶瓷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毒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学稳定性,可望应用于白光LED器件,或开发为新型的固态三维光显示和背光源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Eu3+离子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光的能级示意图;
图2是实例1玻璃陶瓷样品的差热分析曲线,其中Tg和Tc分别为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温度;
图3是实例1玻璃陶瓷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插图为玻璃陶瓷样品的照片;
图4(a)是实例1玻璃陶瓷样品的透射电镜明场像,
(b)是实例1玻璃陶瓷样品的透射电镜高分辨像图;
图5是实例1玻璃陶瓷样品中单个LaF3晶粒的能量色散X射线谱;
图6(a)是实例1玻璃陶瓷样品的激发谱;
(b)是实例1玻璃陶瓷样品的发射谱;
图7是实例1系列玻璃陶瓷样品发光的色度坐标图,
其中1为掺杂0.005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2为掺杂0.01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3为掺杂0.02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4为掺杂0.04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5为掺杂0.06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6为掺杂0.08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7为掺杂0.10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8为掺杂0.20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9为掺杂0.30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10为掺杂0.50EuF3(摩尔比)样品的色度坐标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将分析纯的SiO2、Al2O3、NaF、LaF3和纯度为99.99%的EuF3粉体,按0.02EuF3∶11LaF3∶44SiO2∶28Al2O3∶17NaF(摩尔比)的配比精确称量后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半小时以上使之均匀混合;而后置于铂金坩埚中,在程序控温的高温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到1450℃,保温5小时后,将熔液快速倒入铜模中成形获得前驱玻璃;将前驱玻璃放入电阻炉中,在600℃退火2小时后随炉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根据差热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将退火后的玻璃在690℃保温6小时,通过晶化得到透明玻璃陶瓷(如图3插图所示);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如图3所示)表明在玻璃中析出六方结构的LaF3晶相;透射电镜观察(如图4所示)显示,该玻璃陶瓷中大量尺寸为20-30nm的LaF3粒子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中;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如图5所示)表明稀土离子Eu聚集于LaF3纳米晶相中。
玻璃陶瓷样品经过表面抛光,用FL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其室温激发和发射谱。在监控Eu3+离子614纳米发射的激发谱上,探测到对应于Eu3+:7F0→5L6跃迁的紫外波段激发带,其峰值位于394纳米(如图6左端所示)。选择394纳米的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探测到Eu3+离子的如下特征发射:5D3→7F0,1,2,3,4(蓝光),5D2→7F2,3(蓝绿光),5D1→7F0,1,2(绿光)和5D0→7F0,1,2,3,4(红光)。此时,样品表观上发出明亮的白光,其色度坐标用图7中的点3表示。
按上述的制备方法和热处理条件,并保持其它基体组分不变,我们还获得了分别掺杂0.005EuF3、0.01EuF3、0.04EuF3、0.06EuF3、0.08EuF3、0.10EuF3、0.20EuF3、0.30EuF3和0.50EuF3的玻璃陶瓷样品。该系列样品在394纳米的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对应的色度坐标由图7中的其它点表示。
实例2:将分析纯的SiO2、Al2O3、NaF、LaF3和纯度为99.99%的EuF3粉体,按0.05EuF3∶11LaF3∶40SiO2∶30Al2O3∶19NaF(摩尔比)的配比精确称量后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半小时以上使之均匀混合;而后置于铂金坩埚中,在程序控温的高温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到1400℃,保温1小时后,将熔液快速倒入铜模中成形获得前驱玻璃;将前驱玻璃放入电阻炉中,在550℃退火2小时后随炉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根据差热分析结果,将退火后的玻璃在650℃保温6小时,通过晶化得到透明玻璃陶瓷;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在玻璃中析出六方结构的LaF3晶相;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该玻璃陶瓷中大量尺寸为20-30nm的LaF3粒子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中;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表明稀土离子Eu聚集于LaF3纳米晶相中。
玻璃陶瓷样品经过表面抛光,用FL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其室温激发和发射谱。在监控Eu3+离子614纳米发射的激发谱上,探测到对应于Eu3+:7F0→5L6跃迁的紫外波段激发带,其峰值位于394纳米。选择394纳米的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探测到样品发出较亮的白光。
实例3:将分析纯的SiO2、Al2O3、NaF、LaF3和纯度为99.99%的EuF3粉体,按0.05EuF3∶9LaF3∶44SiO2∶28Al2O3∶19NaF(摩尔比)的配比精确称量后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半小时以上使之均匀混合;而后置于铂金坩埚中,在程序控温的高温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到1500℃,保温1小时后,将熔液快速倒入铜模中成形获得前驱玻璃;将前驱玻璃放入电阻炉中,在550℃退火2小时后随炉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根据差热分析结果,将退火后的玻璃在700℃保温4小时,通过晶化得到透明玻璃陶瓷;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在玻璃中析出六方结构的LaF3晶相;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该玻璃陶瓷中大量尺寸为20-30nm的LaF3粒子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中;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表明稀土离子Eu聚集于LaF3纳米晶相中。
玻璃陶瓷样品经过表面抛光,用FL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其室温激发和发射谱。在监控Eu3+离子614纳米发射的激发谱上,探测到对应于Eu3+:7F0→5L6跃迁的紫外波段激发带,其峰值位于394纳米。选择394纳米的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探测到样品发出较亮的白光。
实例4:将分析纯的SiO2、Al2O3、NaF、LaF3和纯度为99.99%的EuF3粉体,按0.05EuF3∶15LaF3∶33SiO2∶30Al2O3∶22NaF(摩尔比)的配比精确称量后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半小时以上使之均匀混合;而后置于铂金坩埚中,在程序控温的高温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到1300℃,保温1小时后,将熔液快速倒入铜模中成形获得前驱玻璃;将前驱玻璃放入电阻炉中,在500℃退火2小时后随炉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根据差热分析结果,将退火后的玻璃在600℃保温5小时,通过晶化得到透明玻璃陶瓷;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在玻璃中析出六方结构的LaF3晶相;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该玻璃陶瓷中大量尺寸为20-30nm的LaF3粒子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中;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表明稀土离子Eu聚集于LaF3纳米晶相中。
玻璃陶瓷样品经过表面抛光,用FLS920荧光光谱仪测量其室温激发和发射谱。在监控Eu3+离子614纳米发射的激发谱上,探测到对应于Eu3+:7F0→5L6跃迁的紫外波段激发带,其峰值位于394纳米。选择394纳米的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探测到样品发出白光。
Claims (3)
1.一种能够在近紫外光激发条件下实现包括白光在内的多色可调谐发光的透明玻璃陶瓷,其组分为SiO2:40-60mol%,Al2O3:10-30mol%,NaF:5-25mol%,LaF3:8-15mol%,EuF3:0.005-1mol%,MSO4:<0.02%,Fe:<0.02%;其中M代表Mg或Ca或Ba或Sr;该玻璃陶瓷具有如下显微结构特征:在玻璃基体中均匀分布六方结构的LaF3纳米晶,晶粒尺度为20-35纳米,掺杂的Eu3+离子聚集于LaF3纳米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前驱玻璃熔体急冷法制备;
(2)前驱玻璃的晶化热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玻璃的晶化过程中,热处理温度为550~7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129470A CN102092952A (zh) | 2009-12-11 | 2009-12-11 |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谐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技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129470A CN102092952A (zh) | 2009-12-11 | 2009-12-11 |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谐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技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2952A true CN102092952A (zh) | 2011-06-15 |
Family
ID=4412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129470A Pending CN102092952A (zh) | 2009-12-11 | 2009-12-11 |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谐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技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9295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73191A (zh) * | 2012-12-17 | 2013-05-01 | 沈阳化工大学 | SiO2—NaF—Eu:YAG系玻璃陶瓷制备方法 |
CN106495474A (zh) * | 2016-10-11 | 2017-03-15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可用于温度探测的Eu2+/Eu3+双掺杂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9761501A (zh) * | 2019-03-08 | 2019-05-17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可用于上转换激光固态照明的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固态照明器件 |
CN112341003A (zh) * | 2020-11-26 | 2021-02-09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光致变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75831A (ja) * | 1995-09-21 | 1997-07-08 | Kagaku Gijutsu Shinko Jigyodan | Tm3+ドープ青色発光結晶化ガラスとその製造法 |
-
2009
- 2009-12-11 CN CN2009101129470A patent/CN1020929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75831A (ja) * | 1995-09-21 | 1997-07-08 | Kagaku Gijutsu Shinko Jigyodan | Tm3+ドープ青色発光結晶化ガラスとその製造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DAQIN CHEN ET AL.: ""Cooperative Energy Transfer Up-Conversion and Quantum Cutting Down-Conversion in Yb3+:TbF3 Nanocrystals Embedded Glass Ceramics"", 《J. PHYS. CHEM. C》 * |
DAQIN CHEN ET AL.: ""Nanocrystallization of lanthanide trifluoride in an aluminosilicate glass matrix:dimorphism and rare earth partition"", 《CRYSTENGCOMM》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73191A (zh) * | 2012-12-17 | 2013-05-01 | 沈阳化工大学 | SiO2—NaF—Eu:YAG系玻璃陶瓷制备方法 |
CN103073191B (zh) * | 2012-12-17 | 2015-04-01 | 沈阳化工大学 | SiO2—NaF—Eu:YAG系玻璃陶瓷制备方法 |
CN106495474A (zh) * | 2016-10-11 | 2017-03-15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可用于温度探测的Eu2+/Eu3+双掺杂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6495474B (zh) * | 2016-10-11 | 2019-04-2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可用于温度探测的Eu2+/Eu3+双掺杂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9761501A (zh) * | 2019-03-08 | 2019-05-17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可用于上转换激光固态照明的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固态照明器件 |
CN112341003A (zh) * | 2020-11-26 | 2021-02-09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光致变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03797B (zh) | 一种led用发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71760B (zh) | 一种ac-led用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5997B (zh) | 一种白光led用稀土掺杂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
Yuhang et al. |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3+ doped BaMoO4 transparent glass ceramics | |
CN101381204B (zh) | CaO-MgO-SiO2系荧光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70370B (zh) | 一种荧光玻璃光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4529165B (zh) | 一种用于ac-led的黄色余辉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技术 | |
CN103496852A (zh) | 蓝光激发白光led用的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77675A (zh) | 一种混合价态铕离子掺杂单一基质颜色可调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12585A (zh) | 一种近紫外激发蓝色发光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44021B (zh) | 一种铈、铽共掺的硼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666481A (zh) | 一种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23593A (zh) | 一种用于led白光照明的发光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98025A (zh) | 一种led用硅酸盐基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68264A (zh) | 一种Ce:YAG多晶荧光体的制作方法 | |
CN102092952A (zh) |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谐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技术 | |
CN106517797A (zh) | 暖白光led用微晶玻璃及制备方法 | |
CN114772926A (zh) | 一种白光LED用色温可调谐的Ce/Eu掺杂硅酸盐发光玻璃 | |
CN104163572A (zh) | 一种具有高效白光发射的透明玻璃陶瓷及制备方法 | |
CN105347677B (zh) | 一种光致白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4531144A (zh) | CaMg2Al16O27:Mn 4+-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技术 | |
CN103602335B (zh) | 一种白光led用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63936B (zh) | 一种新型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92951A (zh) | 用于紫外光激发白光led的透明玻璃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 |
CN104910916B (zh) | 一种发光颜色可调的新型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