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9170A -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9170A
CN102079170A CN2010105393583A CN201010539358A CN102079170A CN 102079170 A CN102079170 A CN 102079170A CN 2010105393583 A CN2010105393583 A CN 2010105393583A CN 201010539358 A CN201010539358 A CN 201010539358A CN 102079170 A CN102079170 A CN 102079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water system
ink liquid
medium
china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93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臼田秀范
吉沢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79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9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transparent or white coloured liquids, e.g.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transparent or white coloured liquids, e.g. processing liquids
    • B41J2/2117Ejecting white liqui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抑制打印图像的画质降低。该打印装置具有:喷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喷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和控制部,其根据通过所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所述主图像的第一模式、及重叠打印基于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所述主图像和基于所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所述背景图像的第二模式中所被选择的模式,对图像向具备水系墨液吸收性的介质的打印进行控制;与通过所述第一模式向所述介质打印所述主图像时相比,当通过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介质打印所述主图像时,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少。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打印装置之一,存在具备从喷嘴向介质喷出墨液的喷头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公知有一种除了黑白打印、彩色打印之外,还进行使用了白色墨液的打印的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例如可以通过在白色的背景图像上打印彩色图像,来优化彩色图像的显色性。
另外,不仅有在纸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情况,还有在透明膜等上打印图像的情况。因此,提出了一种可以选择在介质上打印白色的背景图像,并在该背景图像上打印彩色图像的模式;和对介质的一个面打印彩色图像并对介质的另一面的打印有彩色图像的相同位置,打印白色的背景图像的模式等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6613号公报
然而,在喷墨打印机中,根据墨液、介质的性质,设定了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的界限值。在如前所述重叠打印白色的背景图像和彩色图像的模式中,与仅打印彩色图像的模式相比,即便打印相同的彩色图像,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也增多白色墨液的量。因此,当与打印模式无关而将能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的界限值设定为恒定时,在重叠打印2个图像的模式中,未被介质吸收干净的墨液会溢出,导致图像变洇渗(blurring),从而发生打印图像的画质降低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打印图像的画质降低。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主要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喷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喷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和根据利用上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上述主图像的第一模式、及重叠打印基于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上述主图像和基于上述第二水系墨液的上述背景图像的第二模式中所被选择的模式,对图像向具备水系墨液吸收性的介质的打印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与通过上述第一模式向上述介质打印上述主图像时相比,当通过上述第二模式向上述介质打印上述主图像时,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少。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可以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系统的整体构成框图。
图2A是打印机的简图,图2B是表示喷头中的喷嘴配置的图。
图3是对打印机可选择的打印模式进行说明的图。
图4A是表示利用前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图4B是表示利用后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打印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对通常颜色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通常颜色模式用的点生成率表格的图。
图8是表示基于抖动法的点的ON/OFF判定的情形的图。
图9A是表示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4色墨液用的点生成率表格的图,图9B是表示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白墨液用的点生成率表格的图。
图10是表示各打印模式中的单位区域的最大墨液喷出量的差异的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各打印模式的单位区域的最大墨液喷出量的图。
图12A是表示基于前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图12B是表示基于后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
图13是对其他打印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中:1-打印机,10-控制器,11-接口部,12-CPU,13-存储器,14-单元控制电路,20-传送单元,30-滑架单元,31-滑架,40-喷头单元,41-喷头,50-检测器组,60-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会明确下述内容。
即,公开了一种打印装置,其具有:喷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喷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和根据利用上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上述主图像的第一模式、及重叠打印基于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上述主图像和基于上述第二水系墨液的上述背景图像的第二模式中被选择的模式,对图像向具备水系墨液吸收性的介质的打印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与利用上述第一模式向上述介质打印上述主图像时相比,利用上述第二模式向上述介质打印上述主图像时,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少。
根据这样的打印装置,可以防止超出介质的吸收能力而喷出水系墨液,能够防止打印图像的渗洇。
在该打印装置中,以上述第二模式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和上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总量,比以上述第一模式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多。
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可以在防止打印图像变洇渗的同时,提高主图像的显色性。
在该打印装置中,在利用上述第二模式分别打印上述主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的期间,设置规定的干燥时间。
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可以使以第二模式能够向单位面积喷出的第一水系墨液和第二水系墨液的总量,比以第一模式能够向单位面积喷出的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多。
在该打印装置中,通过反复进行:使喷出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排列在规定方向的第一喷嘴列、及喷出上述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排列在上述规定方向的第二喷嘴列、和上述介质,一边在与上述规定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上相对移动,一边从上述喷嘴喷出水系墨液的图像形成动作;以及使上述第一喷嘴列及上述第二喷嘴列与上述介质的相对位置,沿着上述规定方向的1个方向相对移动的动作,由此对上述介质打印图像,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使用于形成上述主图像和上述背景图像中先被打印在上述介质上的规定区域的图像的上述喷嘴,与用于形成后被打印在上述规定区域的图像的喷嘴相比,成为位于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方向侧的喷嘴。
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可以使以第二模式能够向单位面积喷出的第一水系墨液和第二水系墨液的总量,多于以第一模式能够向单位面积喷出的第一水系墨液的量。
在该打印装置中,以上述第二模式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和上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总量,等于以上述第一模式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
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可以防止打印图像变洇渗。
在该打印装置中,上述第二模式中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每1种颜色的墨液量,比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每1种颜色的墨液量少。
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可以提高主图像的显色性。
在该打印装置中,利用上述第二水系墨液和上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上述背景图像。
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可以打印所希望的颜色的背景图像。
另外,提供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具有喷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和喷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的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执行下述的动作:对利用上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上述主图像的第一模式、及重叠打印基于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上述主图像和基于上述第二水系墨液的上述背景图像的第二模式中的任意一方进行选择的动作;以及在选择了上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能够向具备水系墨液吸收性的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设为规定量,在上述介质上打印图像,在选择了上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使能够向上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上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少于上述规定量,在上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防止超出介质的吸收能力而喷出水系墨液,能够防止打印图像变洇渗。
===关于打印系统===
下面,将打印装置作为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以由打印机和计算机连接而成的打印系统为例,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打印系统的整体构成框图,图2A是打印机1的简图,图2B是表示喷头41中的喷嘴配置的图。计算机60与打印机1连接成可以通信,为了使打印机1打印图像,向打印机1输出与想要打印的图像对应的打印数据。计算机60中安装有用于将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的程序(打印机驱动器)。该打印机驱动器被记录在软盘FD、CD-ROM等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或者,可以借助互联网将打印机驱动器下载到计算机60中。
从计算机60接收打印指令及打印数据的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10来控制各单元,向介质S上打印图像。而且,由检测器组50监视打印机1内的状况,根据其检测结果,控制器10对各单元进行控制。控制器10内的接口部11用于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60与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CPU12是用于对打印机1进行整体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13用于确保对CPU1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和作业区域等。CPU12通过单元控制电路14对各单元进行控制。
传送单元20将介质S送入到可以打印的位置,在打印时沿着传送方向以规定的传送量来传送介质S。
滑架单元30用于使喷头41沿着与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以下称为移动方向)移动,具有滑架31。
喷头单元40用于向介质S喷出墨液,具有喷头41。喷头41通过滑架31而沿着移动方向移动。在喷头41的下面设置有多个作为墨液喷出部的喷嘴,各喷嘴中设置有被填充了墨液的压力室(未图示)。图2B是假设从喷头41的上面观察喷嘴的配置而得到的图。如图所示,形成了5列在传送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D排列180个喷嘴的喷嘴列。从移动方向的左侧起依次排列有喷出黑色墨液的黑色喷嘴列K、喷出青色墨液的青色喷嘴列C、喷出品红色墨液的品红色喷嘴列M、喷出黄色墨液的黄色喷嘴列Y、和喷出白色墨液的白色喷嘴列W。
在这样的打印机1中,反复进行下述处理,即从沿着移动方向移动的喷头41断续地喷出墨液滴而在介质上形成点的点形成处理、和相对于喷头41在传送方向上传送介质的传送处理。由此,可以在与通过先前的点形成处理而形成的点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形成点,能够在介质上打印二维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将喷头41一边喷出墨液滴一边沿着移动方向移动一次的动作(一次点形成处理)称为行程(pass)。
===关于打印模式===
图3是对打印机1可以选择的打印模式进行说明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在使用具有透明性的介质(例如透明性的树脂膜等)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图示的3种打印模式,使用4色墨液的喷嘴列(YMCK)中的至少1个形成彩色图像(也包括黑白图像)。打印机1的控制器10(控制部)根据由使用者选择的打印模式,对图像向介质的打印进行控制。
第一打印模式是“通常颜色模式(相当于第一模式)”,在介质上通过4色墨液的喷嘴列(YMCK)仅打印彩色图像(以下也称为主图像)。因此,在通常颜色模式中不使用白色喷嘴列W。第二打印模式是“前表面打印模式(相当于第二模式)”,首先,在介质的规定区域通过白色喷嘴列W打印背景图像,然后,在该背景图像上通过4色墨液的喷嘴列(YMCK)打印主图像。第三打印模式是“后表面打印模式(相当于第二模式)”,首先,在介质的规定区域通过4色墨液的喷嘴列(YMCK)打印主图像,然后,在该主图像上通过白色喷嘴列W打印背景图像。如利用前表面打印模式、后表面打印模式打印的打印物那样,通过重叠打印4色墨液的主图像和白色的背景图像,可以使主图像的显色良好,即便是在具有透明性的介质(以下称为透明膜)上打印主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主图像的相反侧透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透明膜上打印图像,所以如图3所示,可以从介质的两面(打印面侧及介质侧)辨识以通常颜色模式打印的主图像。另一方面,可以从打印面侧辨识以前表面打印模式打印的主图像,隔着介质辨识以后表面打印模式打印的主图像。
不过,如果仅使用白色墨液来打印背景图像,则打印背景图像的白色墨液本身的颜色成为背景图像的颜色。但是,即便是同样被称为白色墨液的墨液,也会因墨液的材料等而使得白色的色调有稍微不同。因此,存在因所使用的白色墨液而打印了颜色与使用者所希望的颜色不同的背景图像的情况。而且,根据打印物的不同,有时也不希望背景图像为单纯的白色,而希望其有若干彩色。另外,在使用白色介质的情况下,在白色介质中也会因介质的种类而导致白色的色调有若干不同。因此,当在白色介质上打印背景图像时,如果背景图像的白色和介质的白色不同,则导致背景图像引人注目。
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白色墨液一起适当使用少量的彩色墨液(YMCK),来打印所希望的白色背景图像(经调整的白色背景图像)。即,在打印背景图像时,只要使用打印机1可喷射的彩色墨液中的至少1种颜色的彩色墨液即可,例如,可以使用4色的全部彩色墨液,也可以使用2色的彩色墨液。这样,通过用白色墨液和彩色墨液来打印背景图像,在白色墨液具有若干色彩的情况下,通过与消除该色彩的墨液一起打印背景图像,也可以使背景图像接近非彩色。
其中,用于使打印机1打印所希望的白色背景图像的打印数据,可以由打印机1预先存储,也可以由打印机驱动器生成。只要在使用者观察打印机1的显示器、计算机的画面等而选择所希望的背景图像的颜色时,生成与所选择的颜色相对应的背景图像的打印数据即可。
图4A是表示利用前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图4B是表示利用后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利用通常颜色模式的打印(未图示),使用属于图2B所示的4色喷嘴列(YMCK)的全部喷嘴进行打印。另一方面,由于利用前表面打印模式和后表面打印模式重叠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所以为了防止图像的洇渗,需要在先前打印的图像(下层的图像)和后来打印的图像(上层的图像)之间设置干燥时间。鉴于此,这里以不同的行程(pass)对先前打印的图像和后来打印的图像进行打印。因此,在前表面打印模式和后表面打印模式中,如图4所示,不使用属于喷嘴列的全部喷嘴进行打印,而使用喷嘴列的一半喷嘴来打印各图像。其中,在图4中,为了简化说明,将属于1个喷嘴列的喷嘴数减成8个进行描述,将4色墨液的喷嘴列(YMCK)汇总描述成“彩色喷嘴列Co”。而且,在图4所示的打印方法中,使通过一次行程形成的图像沿着传送方向排列而构成图像。由此,一次的传送动作中的介质传送量成为通过一次行程由喷嘴列的一半(4个)形成的图像宽度(4D)。
首先,在前表面打印模式(图4A)中,将白色喷嘴列W中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5~#8)及彩色喷嘴列Co中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5~#8),作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中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4),作为用于打印主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在图4A的右图中,将白色喷嘴列W的喷出喷嘴(△)和彩色喷嘴列Co的喷出喷嘴(●○)表示成1个喷嘴列,表示各行程中的喷出喷嘴的位置关系。通过如此设定喷出喷嘴,从图4A的右图也可知,能够在将介质从传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的同时,例如对于介质上的区域A,以行程1并利用白色喷嘴列W及彩色喷嘴列Co的上游侧喷嘴(#5~#8)先打印背景图像,然后,以行程2并利用彩色喷嘴列Co的下游侧喷嘴(#1~#4)在区域A的背景图像上打印主图像。
另一方面,在后表面打印模式(图4B)中,将白色喷嘴列W中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4)及彩色喷嘴列Co中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4),作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中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5~#8),作为用于打印主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通过如此设定喷出喷嘴,从图4B的右图也可知,能够在将介质从传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的同时,例如对于介质上的区域A,以行程1并利用彩色喷嘴列Co的上游侧喷嘴(#5~#8)先打印主图像,然后,以行程2并利用白色喷嘴列W及彩色喷嘴列Co的下游侧喷嘴(#1~#4)在区域A的主图像上打印背景图像。
在如此重叠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将对于介质上的规定区域先打印图像的喷嘴设定成比后打印图像的喷嘴位于传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由此,能够以不同的行程对先前打印的图像和后来打印的图像进行打印,可以确保先前打印的图像的干燥时间。结果,即便在重叠打印2个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图像变洇渗。
而且,使打印背景图像的白色喷嘴列W的喷嘴(△)的传送方向的位置、和同样打印背景图像的彩色喷嘴列Co的喷嘴(○)的传送方向的位置相等。于是,为了打印背景图像,以相同的行程对介质的规定区域喷射白色墨液和彩色墨液。结果,白色墨液和彩色墨液混合,可以减轻背景图像的粒状感。
另外,构成背景图像的彩色墨液的比例小于白色墨液的比例。不过,为了减轻背景图像中的彩色墨液的粒状感,优选尽可能均匀地分散彩色墨液的点。即,相对于背景图像的单位区域的白色墨液密度(点密度),减小背景图像的单位区域的彩色墨液密度(点密度)。因此,虽然构成背景图像的彩色墨液的比例小于白色墨液的比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于打印背景图像而使用的白色喷嘴列W的喷嘴数、与彩色喷嘴列Co的喷嘴数相等。即,使用属于彩色喷嘴列Co的一半喷嘴来打印背景图像。不过,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为了打印背景图像而能够使用的彩色喷嘴列Co的一半喷嘴中间隔几个的喷嘴,来打印背景图像。
以下,对与打印模式对应的介质的单位区域的墨液喷出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白色墨液和4色彩色墨液中至少1种颜色的墨液,打印背景图像。需要通过背景图像用的白色墨液隐藏介质的底色,来遮蔽主图像。另一方面,只要通过背景图像用的彩色墨液对背景图像赋予若干的彩色即可。而却,为了使背景图像用的彩色墨液的粒状性良好,可以使彩色墨液的点尺寸为最小。因此,为了形成背景图像,使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彩色墨液量比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白色墨液量少。由此,为了形成背景图像而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彩色墨液量,几乎不影响能够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Duty界限值,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因此,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将形成背景图像的墨液设为白色墨液。
===单位区域的墨液喷出量===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墨液>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墨液只要作为被具有墨液吸收性的介质吸收的墨液,是可以被墨液吸收性介质吸收的墨液组合物即可,是为了确保向墨液吸收性介质的吸收性而至少含有水作为溶剂的“水系墨液”,此外,还含有作为色材的染料或颜料。而且,可以还含有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以确保从喷墨头喷出的稳定性,也可以根据而需要含有保湿剂、渗透促进剂、ph调节剂、驱虫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这样的组合物的彩色墨液(YMCK,相当于第一水系墨液),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8-81693、日本特开2005-105135、日本特开2003-292834中记载的墨液。而且,白色墨液组合物可以含有作为色材的中空树脂、氧化钛等白色颜料,色材以外的成分与彩色墨液相同。作为这样的白色墨液(相当于第二水系墨液),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9-138078、日本特开2009-137124中记载的墨液。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介质>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介质,是通过吸收墨液组合物的溶剂来使墨液组合物的色材固着的介质。例如可以是使用了纸、布等吸收墨液的基材的介质,也可以是吸收墨液的基材或在不吸收墨液的基材上设置有吸收墨液的墨液吸收层的介质。特别是在使用具有透明性的介质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图3所示的3种打印模式。作为具有透明性的墨液吸收性介质,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9-925、日本特开平9-99634、日本特开平9-208870中记载的记录介质。
<关于单位区域的墨液喷出量>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从喷嘴向吸收水系墨液的墨液吸收性介质(例如设置有墨液吸收层的透明膜)喷出水系墨液,打印图3所示的打印物。在这样的打印机1中,可以与单位区域的墨液喷出量成比例地提高图像的显色性。不过,就墨液吸收性介质而言,其墨液吸收能力也有界限,如果超过墨液吸收能力而喷出墨液(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喷出大量墨液时),则未被介质内部吸收干净的墨液溢出到介质上。结果,滴落在介质附近的不同颜色的墨液滴相互混合,发生渗色(洇渗),导致画质降低。即,如果增加向介质的单位区域的墨液喷出量,喷出超过了介质的墨液吸收能力的墨液量,则会发生渗色。
鉴于此,在打印机1中,对于所使用的各墨液(YMCKW),预先设定可以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单位面积)喷出的墨液量的界限值。其中,由于能够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与Duty界限值(%)对应,所以可以设定为Duty界限值。Duty界限值是指:对应于介质的吸收能力打印机1实际可以喷出的点数(墨液量),相对于打印机1可以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点数(墨液量)的比例。而且,为了防止图像的渗色,以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的界限值(Duty界限值)以下进行打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计算机6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生成打印数据时,考虑了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Duty界限值)。另外,由于墨液吸收能力因介质的种类而不同,所以如果是可以在多种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机,则只要设定能够向各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的界限值即可。不过,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将打印机1打印图像的介质设定为“设置有墨液吸收层的透明膜”这1种。
另外,为了防止喷出超过了介质的墨液吸收能力的墨液量,可以限制设定以表示最大浓度的图像数据喷出的墨液量。即,将根据属于单位区域的全部像素的灰度值为最大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设定为可以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即可。例如,黑色的点单独形成。鉴于此,当属于单位区域的100个像素(10×10像素)的各像素所示的黑色的灰度值为255,青色、品红色、黄色的灰度值为0时,将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设定为可以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而且,可以根据该黑色的最大灰度值下的墨液喷出量,设定其他彩色墨液的各灰度值下的墨液喷出量。
===关于打印数据生成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打印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以下,在参照本流程图的同时,对打印数据生成处理进行说明。打印数据生成处理在计算机6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中进行。但并不限于此,这些处理也可以在打印机1的控制器10中进行。
首先,进行打印模式的选择(S101)。打印机驱动器在从应用程序接收主图像的图像数据,将该主图像打印到具有透明性的介质(例如设置有墨液吸收层的透明膜)时,使显示装置(显示器等)显示窗口,让使用者选择图3所示的3种打印模式(通常颜色模式、前表面打印模式、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1个打印模式。如此选择的打印模式被存储在计算机60的存储器中。
接着,进行分辨率转换处理(S102)。分辨率转换处理是将从应用程序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向用纸S打印图像时的分辨率的处理。
接着,进行颜色转换处理(S103)。颜色转换处理是将RGB图像数据转换成具有由YMCK色空间表示的多级灰度值的数据的处理。该颜色转换处理通过参照将RGB的亮度值和YMCK的灰度值建立对应的表格(颜色转换查找表格)来进行。
接着,进行打印模式的判定(S104)。打印模式的判定通过参照计算机60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打印模式来进行。在由使用者设定的打印模式是通常颜色模式的情况(S104→是)下,进行通常颜色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S105,详细内容如后所述)。为了以通常颜色模式在介质上仅打印基于4色墨液(YMCK)的主图像,进行针对YMCK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其中,半色调处理是指:将具有多级灰度值的YMCK(W)图像数据,转换成可以由打印机1表现的少等级的灰度数据的处理。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半色调处理,将按每个像素表示256等级的灰度值的YMCK(W)数据,转换成表示4个等级的灰度值的2比特点识别数据。即,对各像素设定了表示未形成点的[00]、表示形成小点的[01]、表示形成中点的[10]、表示形成大点的[11]中任意一个的点识别数据(2比特数据)。
另一方面,在打印模式不是通常颜色模式的情况下、即是前表面打印模式或后表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S104→否),进行背景图像(背景图像数据)生成处理(S106)。在前表面打印模式或后表面打印模式中,重叠打印基于4色墨液(YMCK)的主图像和基于白色墨液的背景图像。因此,在背景图像生成处理中,生成与所打印的主图像的大小相符的背景图像的数据、即生成白色墨液(W)的图像数据。这里,将背景图像作为基于白色墨液的满涂图像,将背景图像的尺寸设为比主图像大规定的空白量的尺寸。然后,作为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进行针对与主图像相关的YMCK图像数据和与背景图像相关的W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S107,详细内容如后所述)。
最后,进行光栅化(rasterization)处理(S108)。光栅化处理是将由半色调处理得到的点识别数据,变更为应该向打印机1传输的数据顺序的处理。经光栅化处理后的点识别数据与命令数据等一起,作为打印数据被发送给打印机1。打印机1按照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关于半色调处理>
图6是用于对通常颜色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首先,对通常颜色模式用(仅打印主图像的情况)的半色调处理、即针对YMCK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半色调处理采用了抖动法,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误差扩散法等。
首先,打印机驱动器取得颜色转换处理后(图5的S103)的YMCK图像数据(图6的S201)。该YMCK图像数据具有与黄色相关的Y图像数据、与品红色相关的M图像数据、与青色相关的C图像数据、以及与黑色相关的K图像数据。而且,这些Y、M、C、K图像数据分别由对各墨液的颜色的灰度值进行表示的像素数据(256等级的灰度值)构成。其中,由于以下的说明在Y、M、C、K图像数据的任意一个中都适用,所以作为它们的代表,对K图像数据进行说明。以K图像数据中的所有K像素数据为对象,一边依次改变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一边执行图6的步骤S202至步骤S212的处理。结果,属于K图像数据的各K像素数据,被转换成表示“未形成点[00]”、“形成小点[01]”、“形成中点[10]”、“形成大点[11]”的任意一个的2比特数据、即“点识别数据”。
图7是表示通常颜色模式用的点生成率表格的图。图的横轴表示像素数据所示的灰度值(0~255),左侧的纵轴表示点生成率(%),右侧的纵轴表示等级(level)数据(0~255)。其中,灰度值越高(255),则越成为浓的灰度值。这里,“点生成率”是指:在根据一定的灰度值再现一样的区域(单位区域)时,属于该单位区域的像素中形成点的像素的比例。点发生率通过考虑Duty界限值而设定。例如,在单位区域由16×16像素构成,单位区域内的所有像素数据的灰度值为一定值,单位区域内形成n个点时,该一定的灰度值下的点生成率成为{n/(16×16)}×100(%)。图中的细实线所示的轮廓SD表示小点的生成率,而粗实线所示的轮廓MD表示中点的生成率,虚线所示的轮廓LD表示大点的生成率。另外,等级数据是指:将点生成率转换成256个等级的数值0~255的数据。另外,这里对4色(YMCK)的各图像数据使用相同的点生成率表格(图7)进行半色调处理,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各色(YMCK)的图像数据分别设置点生成率表格。
以下,对半色调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如图6的步骤S202所示,从大点用的轮廓LD(图7的虚线)读取与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所示的灰度值对应的等级数据LVL。例如,如图7所示,如果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的灰度值为gr,则等级数据LVL通过使用轮廓LD被求出为1d。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该轮廓LD以一维表格的形式被存储在计算机60内的存储器中,打印机驱动器参照该表格求出等级数据。
接着,在步骤S203中,判定所设定的等级数据LVL是否大于阈值THL。这里,进行基于抖动法的点的ON/OFF判定。阈值THL使用对抖动矩阵的各像素块表现0~255的值的矩阵。其中,按各点尺寸设定阈值,将大点用的阈值设为THL,将中点用的阈值设为THM,将小点用的阈值设为THS。
图8是表示基于抖动法对点的ON/OFF进行判定的情形的图。为了简化说明,图中表示了属于K图像数据的像素数据(等级数据LVL)中的一部分的K像素数据。如图所示,将各K像素数据的等级数据LVL、和与该像素数据对应的抖动矩阵上的像素块的大点用阈值THL进行比较(S203)。然后,在等级数据LVL大于阈值THL的情况下,将大点设为ON,在等级数据LVL为阈值THL以下的情况下,将大点设为OFF。图中被画了阴影的像素数据是将大点设为ON的K像素数据。即,当在步骤S203中,等级数据LVL大于阈值THL时(S203→是),进入到步骤S211,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204。在进入到步骤S211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器针对其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对应记录表示生成大点的点识别数据[11],然后进入到步骤S212。而且,判定是否对所有的K像素数据结束了处理,在结束的情况下,终结K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在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将处理对象移向未处理的K像素数据,返回到步骤S202。
另一方面,在进入到步骤S204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器设定中点的等级数据LVM。中点的等级数据LVM对应于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所示的灰度值,被从中点用的轮廓MD(图7的粗线)读取。例如,如图7所示的例子那样,如果K像素数据的灰度值为gr,则求出等级数据LVM为2d。然后,在步骤S205中,对中点的等级数据LVM和中点用阈值THM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进行中点的ON/OFF的判定。其中,ON/OFF的判定方法与大点的情况相同。
然后,当在步骤S205中,中点的等级数据LVM大于中点用阈值THM时(S205→是),判定为应该将中点设为ON,然后进入到步骤210,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S205→否)进入到步骤S206。这里,在进入到步骤S210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器针对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对应记录表示生成中点的点识别数据[10],然后进入到下一个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或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进入到步骤S206的情况下,与大点、中点的等级数据的设定同样,根据小点用的轮廓SD(图7的细线)设定小点的等级数据LVS。然后,在步骤S207中,打印机驱动器判定小点的等级数据LVS是否大于小点用阈值THS。在等级数据LVS大于阈值THS的情况下(S207→是),进入到步骤S209,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S207→否)进入到步骤S208。这里,在进入到步骤S209的情况下,针对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对应记录表示生成小点的点识别数据[01],在进入到S208的情况下,针对处理对象的K像素数据,对应记录表示没有点的点识别数据[00]。这样,在结束了与属于K图像数据的所有K像素数据相关的半色调处理之后,对其他颜色(YMC)的图像数据也同样地执行半色调处理。通过如此进行半色调处理,能够以与图像数据所示的灰度值对应的量喷出墨液。
而且,对进行半色调处理时使用的点生成率表格(图7),加进可以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单位面积)喷出的最大墨液量(Duty界限值)。根据对应于介质、墨液的性质而设定的可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设定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各墨液(YMCK)的最大量。这里,在通常颜色模式中,对1个像素重叠形成最大4色(YMCK)的点。而且,例如单位区域由16×16像素构成,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某种颜色墨液(YMCK中的一种颜色)的最大量(X/4),被设定为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墨液的最大总量(X)的四分之一。在图7的点生成率表格中,当灰度值为最大值255时,仅形成大点。因此,将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某种颜色的墨液的最大量(X/4)换算成大点后的数量(Y个),与单位区域内的全部像素数据所示的灰度值为最大值255时在单位区域形成的某种颜色的大点数量相当。这样,单位区域形成的大点数(Y个)相对于属于单位区域的像素数(16×16像素)的比例{Y/(16×16)}×100(%),成为灰度值为最大值255时与某种颜色相关的大点的点生成率(例:图中的Z1%)。而且,将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某种颜色的墨液的最大量(X/4)分段,设定针对各灰度值(0~255)的点生成率。这样,通过考虑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Duty界限值)而生成点生成率表格,即便在灰度值为最大值255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超出介质的吸收能力而喷出墨液,可以抑制图像的渗色。
图9A是表示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4色墨液(YMCK)用的点生成率表格的图,图9B是表示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白色墨液(W)用的点生成率表格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打印数据生成处理流程所示,使通常颜色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S105)与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不同。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中,也按照图6所示的流程进行与通常颜色模式一样的处理。不过,在通常颜色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和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中,使用于设定各点的等级数据(LVL、LVM、LVS)的点生成率表格不同。
将图7所示的通常颜色模式的针对4色像素数据(YMCK)的点生成率表格、和图9A所示的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的针对4色像素数据(YMCK)的点生成率表格进行比较。于是,在最大灰度值255中,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的大点生成率(Z2%),被设定成比通常颜色模式的大点生成率(Z1%)小很多的值。这是因为:通过通常颜色模式在介质上仅打印基于4色墨液(YMCK)的主图像,而通过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在介质上重叠打印基于4色墨液(YMCK)的主图像和基于白色墨液(W)的背景图像。
即,与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Duty界限值)是否相同无关,在通常颜色模式中对1个像素重叠形成最大4色(YMCK)的点,而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对1个像素重叠形成最大5色(YMCK+W)的点。因此,与通常颜色模式相比,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需要根据白色墨液的量,减少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YMCK)的总墨液量。如果使用通常颜色模式的针对YMCK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的点生成率表格(图7),来进行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的针对YMCK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则会喷出超出介质的吸收能力的墨液量,导致在图像上发生渗色。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通常颜色模式用的YMCK的点生成率表格(图7)与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用的YMCK的点生成率表格(图9A)不同。而且,当属于单位区域的全部像素为最大灰度值255时,按照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少于通常颜色模式中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的方式,设定各模式的点生成率。
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的大点的点生成率(Z2%),被设定成比通常颜色模式的大点的点生成率(Z1%)小的值。另一方面,就最大灰度值(255)而言,在通常颜色模式的点生成率表格(图7)中,中点及小点的点生成率为零,与此相对,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的点生成率表格(图9A)中,中点的点生成率(Z3%)及小点的点生成率(Z4%)大于零。因此,在属于单位区域(例如16×16像素)的全部像素被设定成最大灰度值255的情况下,利用通常颜色模式对单位区域中的Z1%的像素形成大点,与此相对,利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对单位区域中的Z2%的像素形成大点,对Z3%的像素形成中点,对Z4%的像素形成小点。而且,按照对单位区域的Z2%的像素形成大点的墨液量、对单位区域的Z3%的像素形成中点的墨液量与对单位区域的Z1%的像素形成小点的墨液量的总量,比对单位区域的Z1%的像素形成大点的墨液量减少的方式,设定各模式的点生成率。另外,不限于最大灰度值,就各灰度值(0~255)而言,按照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针对单位区域的4色墨液(YMCK)的总喷出量,少于通常颜色模式中针对单位区域的4色墨液的总喷出量的方式,设定各灰度值的点生成率。
由此,即便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重叠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时,也可以防止喷出超出了介质的吸收能力的墨液量。结果,能够防止图像发生渗色,可以抑制打印图像的画质降低。另外,反过来说,当利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的与YMCK相关的点生成率表格(图9A),进行通常颜色模式的YMCK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时,会过度限制向介质喷出的墨液量。结果,利用通常颜色模式打印的主图像的显色性降低。因此,通过设定与各模式对应的点生成率表格,可以打印更尽可能高画质的图像(不发生渗色的图像、显色性好的图像)。
其中,对高的灰度值(例如255)而言,利用通常颜色模式仅形成大点,与此相对,利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形成3种点。如前所述,通常可以与单位区域的墨液喷出量成比例地提高图像的显色性。但是,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由于与通常颜色模式相比,单位区域的最大墨液喷出量(Duty界限值)少,所以基于4色墨液(YMCK)的主图像的显色性降低。不过,取而代之,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即便是高的灰度值,由于也会产生中点、小点,所以可使图像的粒状性良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进行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用的半色调处理时,还使4色墨液(YMCK)的点生成率表格(图9A)和白色墨液(W)的点生成率表格(图9B)不同。相对于4色墨液(YMCK)的点生成率表格,白色墨液的点生成率表格被设定成各点的点生成率整体为较低的值。具体而言,在最大灰度值“255”中,4色墨液的大点的点生成率Z2%高于白色墨液的大点的点生成率Z5%,4色墨液的中点的点生成率Z3%高于白色墨液的大点的点生成率Z6%,4色墨液的小点的点生成率Z4%高于白色墨液的小点的点生成率Z7%。
由于基于白色墨液的背景图像被重叠形成在4色墨液的主图像上,所以只要能够通过打印背景图像来确保主图像的遮蔽性即可,背景图像与4色墨液的主图像相比,提高图像的显色性的必要性低。因此,与为了形成4色墨液的主图像而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每1种颜色的墨液量相比,即便减少为了形成背景图像而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每1种颜色的墨液量,也没有问题。这样,通过使用于打印主图像的针对YMCK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所使用的点生成率(图9A),高于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针对W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处理所使用的点生成率(图9B),可以在抑制图像发生渗色的同时,增加主图像的墨液喷出量,能够提高主图像的显色性。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4色墨液(YMCK)的点生成率表格和白色墨液(W)的点生成率表格通用。
图10是表示各打印模式下的单位区域的最大墨液喷出量的差异的图。横轴表示像素数据所示的灰度值(0~255),纵轴表示单位区域的墨液喷出量,越是纵轴的上侧,墨液喷出量越多。在图中,用实线表示以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向单位区域喷出的5色墨液(YMCK+W)的总量,用点划线表示以通常颜色模式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墨液(YMCK)的总量,用粗虚线表示以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墨液(YMCK)的总量,用细虚线表示以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向单位区域喷出的白色墨液量。前表面打印模式/后表面打印模式的4色墨液(YMCK)的墨液喷出量(粗虚线)与白色墨液(W)的墨液喷出量(细虚线)的总量,相当于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的5色墨液(YMCK+W)的墨液喷出量(实线)。例如,当属于单位区域的全部像素的灰度值为最大值255时,为了打印背景图像而向单位区域喷出的白色墨液量为D4,为了打印主图像而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YMCK)的墨液量为D3,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总墨液量为D1(=D3+D4)。
由图10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下的单位区域的4色(YMCK)的墨液喷出量(粗虚线、D3),比通常颜色模式下的单位区域的4色(YMCK)的墨液喷出量(点划线、D2)少。由此,即便以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重叠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也可以防止超出介质的吸收能力喷出墨液,能够抑制图像的渗色。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下的单位区域的5色(YMCK+W)的墨液喷出量(实线、D1),比通常颜色模式下的单位区域的4色(YMCK)的墨液喷出量(点划线、D2)多的方式,设定了各打印模式的点生成率(图7、图9)。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以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打印背景图像和主图像时的单位区域的最大墨液喷出量(Duty界限值),比以通常颜色模式仅打印主图像时的单位区域的最大墨液喷出量(Duty界限值)多。这是因为在实施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时,为了主图像和背景图像不洇渗,如图4所示使打印主图像的行程和打印背景图像的行程不同。
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Duty界限值)与喷出墨液的期间也有关系。即便向单位区域喷出同量的墨液,短时间一次喷出墨液与分多次喷出墨液相比,未被介质内部吸收干净的墨液也容易溢出到介质上。即,分多次向单位区域喷出墨液的做法,与短时间一次向单位区域喷出墨液相比,可以增多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最大墨液量(Duty界限值)。
由于利用通常颜色模式以1次行程向单位区域喷出4色墨液(YMCK),与此相对,利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以2次行程向单位区域喷出4色墨液(YMCK)和白色墨液(W),所以与通常颜色模式中的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的总墨液量相比,可以增多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5色的总墨液量。结果,尽管与通常颜色模式相比,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为了抑制渗色而减少用于打印主图像的墨液喷出量,但通过在分别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期间设置干燥时间,能够尽可能地增加用于打印主图像的墨液量。结果,可以提高主图像的显色性。另外,不限于图4所示的打印方法,如果是在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在分别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期间设置规定的干燥时间的打印方法,则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与通常颜色模式相比,可以增多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总墨液量。
其中,在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期间设置的干燥时间,可以设置在行程与行程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同一行程内。而且,可以使打印机成为个别地具备打印主图像的行式头(line head)(在纸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头)、和打印背景图像的行式头的行式打印机。在该打印机的情况下,可以使在2个行式头之间传送介质的时间为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期间的干燥时间。另外,也可以在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的期间的干燥时间加热介质。
===变形例===
图11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各打印模式的单位区域的最大墨液喷出量的图。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按照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单位区域的5色墨液的总喷出量(实线),比通常颜色模式中的单位区域的4色墨液的总喷出量(点划线)多的方式,设定了各打印模式的点生成率,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如该变形例所示,按照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的单位区域的5色墨液的总喷出量(实线),等于通常颜色模式中的单位区域的4色墨液的总喷出量(实线)的方式,设定各打印模式的点生成率。
此时,以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向单位区域喷出的白色墨液量(细虚线、D7)、和以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YMCK)墨液量(粗虚线、D6)的总量,成为以通常颜色模式向单位区域喷出的4色(YMCK)墨液量(实线、D5=D6+D7)。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使用白色墨液和彩色墨液调制了白色色调的背景图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仅使用白色墨液打印的背景图像。但是,该情况下,仅能打印白色墨液颜色本身的颜色的背景图像。因此,无法打印所希望的颜色的背景图像,或背景图像的颜色和介质的底色之差别明显。由此,无法打印高品质的背景图像。下面,表示仅以白色墨液打印背景图像时的打印例。
图12A是表示基于前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图12B是表示基于后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的图。基于通常颜色模式的打印(未图示),使用图2B所示的属于4色喷嘴列(YMCK)的全部喷嘴进行打印。另一方面,由于在前表面打印模式和后表面打印模式中重叠打印主图像和背景图像,所以为了防止图像的渗色,需要在先前打印的图像(下层的图像)和后来打印的图像(上层的图像)之间设置干燥时间。鉴于此,这里以不同的行程对先前打印的图像和后来打印的图像进行打印。因此,在前表面打印模式和后表面打印模式中,如图12所示,不使用属于喷嘴列的全部喷嘴进行打印,而使用喷嘴列的一半喷嘴来打印各图像。其中,在图12中,为了简化说明,将属于1个喷嘴列的喷嘴数减至8个进行描述,汇总4色墨液的喷嘴列(YMCK)将其描绘为“彩色喷嘴列Co”。另外,在图12所示的打印方法中,沿传送方向排列以1次行程形成的图像而构成图像。由此,一次传送动作中的介质传送量成为以1次行程由喷嘴列的一半(4个)形成的图像宽度(4D)。
首先,在前表面打印模式(图12A)中,将白色喷嘴列W中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5~#8),设定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中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4),设定为用于打印主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在图12A的右图中,将白色喷嘴列W的喷出喷嘴(△)和彩色喷嘴列Co的喷出喷嘴(●)表示为1个喷嘴列,表示了各行程中的喷出喷嘴的位置关系。通过如此设定喷出喷嘴,由图12A的右图也可知,能够在将介质从传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的同时,例如针对介质上的区域A,以行程1并通过白色喷嘴列W的上游侧喷嘴(#5~#8)先打印背景图像,然后,以行程2并通过彩色喷嘴列Co的下游侧喷嘴(#1~#4)在区域A的背景图像上打印主图像。
另一方面,在后表面打印模式(图12B)中,将白色喷嘴列W中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4),设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将彩色喷嘴列Co中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5~#8),设定为用于打印主图像而使用的喷嘴(喷出喷嘴●)。通过如此设定喷出喷嘴,从图12B的右图也可知,可以在将介质从传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传送的同时,例如针对介质上的区域A,以行程1并通过彩色喷嘴列Co的上游侧喷嘴(#5~#8)先打印主图像,然后,以行程2并通过白色喷嘴列W的下游侧喷嘴(#1~#4)在区域A的主图像上打印背景图像。
这样,在重叠打印4色墨液(YMCK)的主图像和白色墨液的背景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将先对介质上的规定区域打印图像的喷嘴,设定成比后打印图像的喷嘴位于传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由此,能够以不同的行程对先前打印的图像和后来打印的图像进行打印,可以确保先前打印的图像的干燥时间。结果,即便是在重叠打印2个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图像的洇渗。
图13是对其他打印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由于使先对介质的规定区域打印的图像的喷嘴,成为比后打印的图像的喷嘴位于规定方向的上游侧的喷嘴,所以用喷嘴列的一半喷嘴打印了各图像,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3所示,使用白色喷嘴列W及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来打印各图像。不过,如果以相同行程打印背景图像和彩色图像,则会导致图像洇渗。因此,只要按行程打印各图像即可。例如,图13表示前表面打印模式的打印例。首先,以行程1并使用白色喷嘴列W及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来打印背景图像,不将介质向传送方向下游侧传送地以行程2并使用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来打印彩色图像。然后,将介质传送喷嘴列的长度,以行程3并使用白色喷嘴列W及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来打印背景图像,在不传送介质的情况下,以行程4并使用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来打印彩色图像即可。由此,可以在未洇渗的情况下向背景图像上打印彩色图像。另外,在后表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以行程1并使用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来打印彩色图像,在不传送介质的情况下,以行程2并使用白色喷嘴列W及彩色喷嘴列Co的全部喷嘴来打印背景图像即可。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4色的彩色墨液(YMCK)打印了彩色图像,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与4色的彩色墨液一同使用白色墨液来打印彩色图像。此时,在前述的图4A所示的前表面打印模式中,使用彩色喷嘴列Co及白色喷嘴列W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半喷嘴(#1~#4),打印彩色图像。另一方面,在前述的图4B所示的后表面打印模式中,使用彩色喷嘴列Co及白色喷嘴列W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一半喷嘴(#5~#8),打印彩色图像。这样,打印彩色图像的彩色喷嘴列Co的喷嘴的传送方向的位置、和打印彩色图像的白色喷嘴列W的喷嘴的传送方向的位置一致。于是,为了打印彩色图像,以相同行程向介质的规定区域喷射彩色墨液和白色墨液。这样,通过对彩色墨液添加白色墨液来打印彩色图像,可以打印再现了高明亮度且高色度颜色的图像。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主要记载了具有喷墨打印机的打印系统,也包括对打印数据的生成等的公开。而且,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作用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情况进行变更、改进,而且本发明中当然也包括其等价物。
<关于墨液和介质>
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墨液和具有吸收该墨液的墨液吸收性的介质(墨液吸收性记录介质)。作为墨液吸收性记录介质,可以使用由具有墨液吸收性的基材构成的记录介质、在基材上设置有墨液接受层的记录介质。作为具有墨液吸收性的基材,可以举出纸、布等。作为设置墨液接受层的基材,可以使用墨液吸收性的基材,也可以使用不吸收墨液的基材。作为基材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酯膜、聚烯烃膜、或聚氯乙烯等的树脂膜,普通纸、涂料纸、或描图纸等纸,树脂印相纸、或合成纸。
作为墨液接受层,可以使用通常在喷墨记录方法用的记录介质上设置的公知墨液接受层。作为公知的墨液接受层,例如已知由树脂构成的墨液接受层,作为墨液接受层中使用的树脂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特开昭57-38185号、特开昭62-184879号公报等中公开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特开昭60-168651号、特开昭60-171143号、特开昭61-134290号公报中公开的以聚乙烯基醇为主体的树脂组合物;特开昭60-234879号公报中公开的乙烯基醇和烯烃或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特开昭61-74879号公报中公开的聚环氧乙烷和异氰酸酯的交联物;特开昭61-181679号公报中公开的羧甲基纤维素和聚环氧乙烷的混合物;特开昭61-132377号公报中公开的对聚乙烯基醇接枝甲基丙烯酰胺得到的聚合物;特开昭62-220383号公报中公开的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特开平4-214382号公报等中公开的聚乙烯基缩醛系聚合物、特开平4-282282号、特开平4-285650号公报中公开的交联性丙烯酸系聚合物等各种墨液吸收性聚合物。
另外,作为公知的墨液接受层,在特开平4-282282号、特开平4-285650号公报等中公开了并用由交联性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基质和吸收性聚合物而得到的墨液接受层。并且,还已知一种使用了水合氧化铝(阳离子性水合氧化铝)的墨液接受层,例如在特开昭60-232990号、特开昭60-245588号公报、特公平3-24906号公报、特开平6-199035号、特开平7-82694号公报等中,公开了将微细的拟薄水铝石形水合氧化铝连同水溶性粘合剂一起涂敷在基材表面而得到的记录介质。另外,例如在特开平10-20300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次粒径为3nm~30nm的主要使用基于气相法的合成氧化硅的墨液接受层。并且,在特开2001-328344号公报中还公开了含有无机颜料及高分子粘接剂的墨液接受层。在本发明中,可以优选使用设置有上述各墨液接受层的膜基材。
在本发明中,作为背景图像用的白色墨液的组合物,可以使用通常在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任意的白色墨液组合物。作为这样的白色颜料,例如可以举出无机白色颜料、有机白色颜料、白色的中空聚合物微粒,作为白色墨液组合物,优选使用含有中空聚合物微粒作为着色剂成分的水系墨液组合物。
作为无机白色颜料,可以举出硫酸钡等碱土金属的硫酸盐、碳酸钙等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微粉硅酸、合成硅酸盐等氧化硅类、硅酸钙、氧化铝、水合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粘土等。特别是氧化钛,被公知为隐蔽性、着色性及分散粒径出色的白色颜料。
作为有机白色颜料,可以举出特开平11-129613号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盐;特开平11-140365号、特开2001-234093号所示的亚烷基双蜜胺衍生物。作为上述白色颜料的具体商品,可以举出Shigenox OWP、Shigenox OWPL、Shigenox FWP、Shigenox FWG、Shigenox UL、Shigenox U(以上为Hakkooru Chemical公司制,均为商品名)等。
作为着色剂成分而含有的中空聚合物微粒,例如可以是其外径约为0.1~1μm、内径约为0.05~0.8μm的微粒,需要不溶于白色墨液组合物的一溶剂,不与其他成分、例如粘合剂树脂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该中空聚合物微粒由壁可以被液体透过的合成聚合物制成,对于中空聚合物微粒中央部的空间,液体可以透过其壁而出入。因此,该中空聚合物微粒中央部的空间以墨液组合物的状态充满了溶剂,中空聚合物微粒的比重和墨液组合物的比重实质相同,中空聚合物微粒稳定地分散在墨液组合物中。另一方面,当将该墨液组合物打印到打印面并进行干燥时,由于中空聚合物微粒中央部的空间被空气置换,所以入射光在树脂和空间部发生漫反射,实质上呈白色。
另外,中空聚合物微粒虽然如上所述,在打印前微粒内含有液体,但也可以是进入该微粒内的液体在打印后通过微粒的壁而扩散,微粒的微细气孔内充满空气的类型;或一开始使在内部含有空气的完全密封型。
由于希望白色墨液组合物中所使用的中空聚合物微粒不会在墨液组合物中沉淀,所以优选具有与墨液组合物溶液的比重大致相等的比重。因此,优选根据需要使用甘油之类的比重调节剂来调节墨液组合物溶液的比重。
作为满足上述性质的中空聚合物微粒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罗门哈斯(Rohm and Haas)公司出售的Ropaque OP-62等。这是含有38重量%的由丙烯酸系-苯乙烯共聚物构成的中空聚合物微粒的水分散液。该微粒的内径约为0.3μm,外径约为0.5μm,内部充满水。
另外,上述中空聚合物微粒也可以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例如美国专利第4,089,800号说明书中公开的方法而得到。该中空聚合物微粒实质上可以由有机聚合物制作,表现热塑性。作为制造中空聚合物微粒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优选举出纤维素衍生物、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苯乙烯或其他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乙烯基醇、氯乙烯或乙烯基丁缩醛的均聚物或者共聚物之类的乙烯基聚合物、二烯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等。作为特别优选的热塑性聚合物,可以举出丙烯酸2-己酯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之类的共聚物、苯乙烯和丙烯腈之类的其他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
本发明所使用的白色墨液组合物中的中空聚合物微粒的含量,例如可以为0.1~20重量%。当使中空聚合物微粒的含量为0.1重量%以上时,可以得到充分的白色度。另一方面,在为20重量%以下时,可以含有足够的为了确保喷墨打印用墨液组合物所要求的粘度而必需的墨液粘合剂树脂成分,结果,可以确保充分的打印密接性。
在本发明中,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的白色颜料,也可以并用。关于颜料的分散,可以使用球磨机、砂磨机、磨碎机、辊式破碎机、搅拌器、亨舍尔混合机、胶体磨碎机、超声波均化器、珠磨机、湿式喷磨机、油漆搅拌器等。另外,也可以在进行颜料的分散时添加分散剂。
本发明所使用的白色墨液组合物,除了白色着色剂成分之外,可以含有喷墨打印用墨液组合物中通常含有的各种成分、例如树脂成分、分散剂成分、溶剂成分(特别是水)等。其中,本申请说明书中溶剂和溶解介质的含义相同。另外,关于含有中空聚合物微粒作为白色着色剂的白色墨液组合物,例如也可以使用专利第3562754号公报(专利文献1)或专利第363947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组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彩色图像用的非白色墨液组合物,例如是彩色墨液组合物、黑色墨液组合物、或灰色墨液组合物。而且,作为彩色墨液组合物,例如可以举出青色墨液组合物、品红色墨液组合物、黄色墨液组合物、或浅青色墨液组合物、浅品红色墨液组合物,进而可以举出红色墨液组合物、绿色墨液组合物、或蓝色墨液组合物等。非白色墨液组合物可以使用1种上述各种墨液组合物或2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非白色墨液组合物,可以使用喷墨记录方法中通常使用的任意非白色墨液组合物,优选使用含有染料或颜料作为着色剂成分的水系墨液组合物。特别优选使用对透明膜基材或墨液接受层展现出良好特性(例如显色性、定影性)的墨液组合物。
<关于可以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半色调处理中使用的点生成率表格(图7、图9)反映出通常颜色模式和前表面打印/后表面打印模式中“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Duty界限值)”的差异,但并不限于此。因打印模式的差异所导致的能够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的差异,也可以由颜色转换处理所使用的颜色转换查找表格反映,还可以由抖动法(半色调处理)中的抖动矩阵反映。只要可以反映出能够向介质的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的差异即可。
<关于背景图像>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白色墨液打印了背景图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白色以外的颜色的墨液(例如金属系的墨液)进行背景图像的打印。另外,不限于仅利用白色墨液来打印背景图像,也可以在白色墨液中混合其他颜色的墨液,来打印对白色的色调进行了调节的背景图像,还可以在4色墨液(YMCK)中添加白色墨液来打印主图像。不过,当在主图像、背景图像中添加其他颜色的墨液时,由于向单位区域喷出的墨液量不同,所以可根据各打印方法来调节点生成率表格(Duty界限值)。
<关于其他打印机>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一边使喷头41沿移动方向移动,一边反复进行形成图像的动作和沿传送方向传送介质的动作的打印机1,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以下的打印机:在被固定的多个喷头下通过连续介质而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对于向打印区域传送的连续用纸,反复进行一边沿着连续用纸的传送方向移动喷头,一边形成图像形成的动作;和向与传送方向交叉的纸宽度方向移动喷头的动作,完成图像,然后将尚且未被打印图像的介质部分向打印区域传送的打印机。
<关于打印装置>
从喷嘴喷出墨液的方式,可以是对驱动元件(压电元件)施加电压,通过使墨液室膨胀、收缩而喷出墨液的压电方式,也可以是使用发热元件使喷嘴内产生气泡,通过该气泡喷出墨液的热力方式。

Claims (8)

1.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喷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
喷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和
控制部,其根据利用所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所述主图像的第一模式、及重叠打印基于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所述主图像和基于所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所述背景图像的第二模式中所被选择的模式,对图像向具备水系墨液吸收性的介质的打印进行控制;
与通过所述第一模式向所述介质打印所述主图像时相比,当通过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介质打印所述主图像时,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二模式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与所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总量,比通过所述第一模式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二模式分别打印所述主图像和所述背景图像的期间,设置规定的干燥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反复进行:使喷出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在规定方向排列的第一喷嘴列、及喷出所述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在所述规定方向排列的第二喷嘴列、和所述介质,一边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相对移动,一边从所述喷嘴喷出水系墨液的图像形成动作;以及使所述第一喷嘴列及所述第二喷嘴列与所述介质的相对位置,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的1个方向相对移动的动作,由此在所述介质上打印图像,
在所述第二模式中,使用于形成所述主图像和所述背景图像中先打印到所述介质上的规定区域的图像的所述喷嘴,与用于形成后打印到所述规定区域的图像的喷嘴相比,成为位于所述规定方向的另一方向侧的喷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二模式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与所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总量,等于通过所述第一模式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每1种颜色的墨液量,比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每1种颜色的墨液量少。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二水系墨液和所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所述背景图像。
8.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具有喷出用于打印主图像的第一水系墨液的喷嘴、和喷出用于打印背景图像的第二水系墨液的喷嘴的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执行下述动作:
对通过所述第一水系墨液打印所述主图像的第一模式、及重叠打印基于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所述主图像和基于所述第二水系墨液的所述背景图像的第二模式中的任意一方进行选择的动作;以及
在选择了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将能够向具备水系墨液吸收性的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设为规定量,向所述介质上打印图像,在选择了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使能够向所述介质的单位面积喷出的所述第一水系墨液的量少于所述规定量,向所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动作。
CN2010105393583A 2009-11-05 2010-11-03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0791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4267 2009-11-05
JP2009254267 2009-11-05
JP2010-088909 2010-04-07
JP2010088909A JP5655357B2 (ja) 2009-11-05 2010-04-07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6964.8A Division CN103213394B (zh) 2009-11-05 2010-11-03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9170A true CN102079170A (zh) 2011-06-01

Family

ID=4392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93583A Pending CN102079170A (zh) 2009-11-05 2010-11-03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310086964.8A Active CN103213394B (zh) 2009-11-05 2010-11-03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6964.8A Active CN103213394B (zh) 2009-11-05 2010-11-03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102488A1 (zh)
JP (1) JP5655357B2 (zh)
CN (2) CN1020791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262A (zh) * 2017-06-14 2018-1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印刷装置以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8377B2 (ja) * 2009-11-09 2014-0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600978B2 (ja) * 2010-03-18 2014-10-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776404B2 (ja) * 2011-07-22 2015-09-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66849B2 (ja) * 2011-08-03 2016-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919844B2 (ja) * 2012-01-27 2016-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布帛用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US9370045B2 (en) * 2014-02-11 2016-06-14 Dsm&T Company, Inc. Heat mat with thermostatic control
JP6170450B2 (ja) * 2014-02-26 2017-07-2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88155B2 (ja) * 2014-09-18 2018-09-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US9186909B1 (en) 2014-09-26 2015-11-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lens shading color correction using block matching
JP6571714B2 (ja) * 2017-05-01 2019-09-04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11845099B (zh) * 2019-04-26 2022-03-01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打印机白墨墨量的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7326886B2 (ja) * 2019-06-03 2023-08-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プログラム
JP2022128721A (ja) 2021-02-24 2022-09-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9655A (ja) * 1995-04-27 2003-02-13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N1532052A (zh) * 2003-03-18 2004-09-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功能液滴喷出头的驱动控制方法及与其有关的方法和装置
US20060158481A1 (en) * 2005-01-19 2006-07-20 Vutek,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hannel ink-jet printing
JP2007098682A (ja) * 2005-09-30 2007-04-1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US20070291073A1 (en) * 2006-06-19 2007-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2508A (ja) * 1994-05-31 1995-12-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流体流量制御装置
JP2002337445A (ja) * 2001-05-16 2002-11-27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31273B2 (ja) * 2003-11-26 2011-0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EP1741555B2 (en) * 2004-04-27 2015-07-29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 jet recorder
US20070188535A1 (en) * 2006-02-14 2007-08-16 Elwakil Hamdy A Method for printing on clear or translucent substrates
JP4840206B2 (ja) * 2006-03-20 2011-1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EP1838085A3 (en) * 2006-03-20 2008-07-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 data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9055600A (ja) * 2007-07-30 2009-03-12 Fujifilm Corp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cpu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071182B2 (ja) * 2008-03-20 2012-1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176652B2 (ja) * 2008-03-31 2013-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印刷装置、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0030223A (ja) * 2008-07-30 2010-02-12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印刷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9655A (ja) * 1995-04-27 2003-02-13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N1532052A (zh) * 2003-03-18 2004-09-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功能液滴喷出头的驱动控制方法及与其有关的方法和装置
US20060158481A1 (en) * 2005-01-19 2006-07-20 Vutek,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hannel ink-jet printing
JP2007098682A (ja) * 2005-09-30 2007-04-1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US20070291073A1 (en) * 2006-06-19 2007-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262A (zh) * 2017-06-14 2018-1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印刷装置以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02488A1 (en) 2011-05-05
CN103213394B (zh) 2016-08-03
JP5655357B2 (ja) 2015-01-21
JP2011116103A (ja) 2011-06-16
CN103213394A (zh) 2013-07-24
US20140354718A1 (en) 2014-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9170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785499B (zh) 喷墨记录方法
CN102218908B (zh)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打印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US7316473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275806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66792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62070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RU2501659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US20060284929A1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er
JP2008200850A (ja) パターン層と白色ベタ塗り層とを記録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1734011A (zh) 图像记录方法、记录物和图像记录装置
JP2010052208A (ja) 印刷装置と印刷方法
JP2008200851A (ja) パターン層と白色ベタ塗り層とを記録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7545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010364A (ja) パターン層と白色ベタ塗り層とを長尺シートに記録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8668309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fluid ejecting method
JP618340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3691904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corative surfaces
JP2008200853A (ja) パターン層と白色ベタ塗り層とを記録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331665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2122135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US7322687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5621366B2 (ja)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61781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7328992B2 (e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