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7531A - 路由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边界节点装置、路由切换系统以及路由切换程序 - Google Patents

路由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边界节点装置、路由切换系统以及路由切换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7531A
CN102077531A CN2009801253387A CN200980125338A CN102077531A CN 102077531 A CN102077531 A CN 102077531A CN 2009801253387 A CN2009801253387 A CN 2009801253387A CN 200980125338 A CN200980125338 A CN 200980125338A CN 102077531 A CN102077531 A CN 102077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ath
route
node device
path
preparation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3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7531B (zh
Inventor
清水香里
井上一郎
塩本公平
漆谷重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S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RES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
Publication of CN102077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7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6Reserving resources in multiple paths to be used simultaneously
    • H04L47/728Reserving resources in multiple paths to be used simultaneously for backup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6Involving periods of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2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by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packets received through redundant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时间轴、按照来自用户的连接请求建立高可靠路径的网络切换技术。服务器装置(5)具有: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资源管理单元(202),其管理核心网络(2)的资源;路由计算单元(203),其按照来自用户的连接请求,计算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其向发送者节点装置(10)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61);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5);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其接收发送者节点装置(10)所切换的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以及存储单元(209)。

Description

路由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边界节点装置、路由切换系统以及路由切换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网络切换技术:在发生故障时,服务器装置将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的核心网络的路由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该服务器装置以时间轴管理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在内的路径信息。
背景技术
公知有这样的方法:针对核心网络中的高可靠路径(运用侧路径和预备侧路径)的建立请求,考虑当前的核心网络的资源,建立高可靠路径,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预备侧路径(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J.P.Land等,RSVP-TE Extensions in Support of End-to-End Generalized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GMPLS)Recovery,RFC4872
然而,在非专利文献1公开的当前规定中,很难在考虑时间轴并掌握核心网络的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高可靠路径。并且,不能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连接请求(按需式用户请求)提供这些高可靠路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考虑时间轴、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连接请求而建立高可靠路径的路由切换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第1发明的路由切换方法,由存储有路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对核心网络的路径进行切换,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方法包括: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连接请求接收步骤,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路由计算步骤,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确认可提供的资源,然后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高可靠路径请求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运用侧路径建立步骤,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以及故障检测步骤,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在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预备侧路径建立步骤,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路径切换步骤,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步骤,将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步骤,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路径信息更新步骤,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根据这些步骤,服务器装置将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的路径信息,作为表示核心网络的资源的信息来管理。由此,服务器装置例如能针对每个时间管理用户节点装置所使用的运用侧路径。并且,服务器装置响应于来自用户节点装置的连接请求,计算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向边界节点装置请求建立该运用侧路径。由此,服务器装置可以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前将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然后,边界节点装置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并且,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边界节点装置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能迅速地进行恢复。
并且,本申请第2发明的路由切换方法,由存储有路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对核心网络的路径进行切换,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方法包括: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连接请求接收步骤,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路由计算步骤,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确认可提供的资源,然后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以及高可靠路径请求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运用侧路径建立步骤,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以及故障检测步骤,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在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预备侧路径确认步骤,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所述预备侧路径的确认请求,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预备侧路由计算步骤,响应于来自所述边界节点装置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确认请求,计算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预备侧路径响应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预备侧路径建立步骤,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路径切换步骤,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步骤,将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步骤,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路径信息更新步骤,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根据这些步骤,服务器装置将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的路径信息,作为表示核心网络的资源的信息来管理。由此,服务器装置例如能针对每个时间来管理用户节点装置所使用的运用侧路径。并且,服务器装置响应于来自用户节点装置的连接请求,计算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向边界节点装置请求建立该运用侧路径。然后,边界节点装置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并且,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边界节点装置将预备侧路径的确认请求发送到服务器装置。然后,服务器装置使用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的路径信息来计算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将该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由此,服务器装置可以使用在发生故障时的最新的路径信息来计算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然后,边界节点装置可以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进行恢复。
并且,本申请第3发明的服务器装置,该服务器装置与核心网络连接,存储路径信息,并计算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用于在发生故障时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连接请求接收单元,其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路由计算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其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其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由于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而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路径信息更新单元,其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根据该结构,服务器装置将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的路径信息,作为表示核心网络的资源的信息来管理。由此,服务器装置例如能针对每个时间来管理用户节点装置所使用的运用侧路径。并且,在存在来自用户节点装置的连接请求时,服务器装置在计算运用侧路径的大致同时计算预备侧路径,将该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由此,服务器装置可以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前将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能迅速进行恢复。
并且,本申请第4发明的服务器装置,该服务器装置与核心网络连接,存储路径信息,并计算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用于在发生故障时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连接请求接收单元,其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路由计算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预备侧路由计算单元,其响应于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发送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确认请求,计算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其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其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由于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而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路径信息更新单元,其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根据该结构,服务器装置将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的路径信息,作为表示核心网络的资源的信息来管理。由此,服务器装置例如能针对每个时间来管理用户节点装置所使用的运用侧路径。并且,服务器装置使用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的路径信息来计算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将该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由此,服务器装置将使用最新的路径信息所计算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因而可防止边界节点装置实际上不能建立该预备侧路径的状况,能可靠地进行恢复。
并且,本申请第5发明的服务器装置,在本申请第3、第4发明的服务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资源管理单元,该资源管理单元管理所述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包含:在预先设定的预约时间中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的预约路径的路由,表示所述预约路径的已预约或已建立的状态,以及所述预约时间,所述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将所述资源管理单元管理的所述预约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约时间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
根据该结构,服务器装置管理包含预约路径的路由和该预约路径的预约时间在内的路径信息。然后,服务器装置确认可提供的资源,计算响应于按需式请求的路径用的路由,将该路由作为预约路径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由此,服务器装置能在某预约时间使预定的用户节点装置使用预约路径。
并且,本申请第6发明的边界节点装置,该边界节点装置位于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与收容所述服务网络的核心网络之间的边界处,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在与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运用侧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具有: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故障检测单元,其在建立所述运用侧路径时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其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路径切换单元,其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其将所切换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根据该结构,边界节点装置从服务器装置接收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并且,边界节点装置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然后,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边界节点装置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由此,边界节点装置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可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能迅速进行恢复。
并且,本申请第7发明的边界节点装置,该边界节点装置位于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与收容所述服务网络的核心网络之间的边界处,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在与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运用侧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具有: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故障检测单元,其在建立所述运用侧路径时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预备侧路径确认单元,其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确认请求;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装置,在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路径切换单元,其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其将所切换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根据该结构,边界节点装置从服务器装置接收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并且,边界节点装置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然后,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边界节点装置将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的确认请求发送到服务器装置。并且,边界节点装置响应于该确认请求,从服务器装置接收使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的路径信息所计算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由此,边界节点装置可以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使用在发生故障时的最新的路径信息所计算的预备侧路径,进行恢复。
并且,本申请第8发明的边界节点装置,在本申请第6、第7发明的边界节点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预约时间处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的预约路径的路由,所述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之间建立所述预约路径。
根据该结构,由服务器装置确认可提供的资源,计算响应于按需式请求的路径用的路由,边界节点装置在预约时间从服务器装置接收该路由,作为预约路径。然后,边界节点装置在与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该预约路径。由此,边界节点装置能在某预约时间使预定的用户节点装置使用预约路径。
并且,本申请第9~第17发明的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本申请第3~第5发明中任一项的服务器装置,和本申请第6~第8发明中任一项的边界节点装置。
根据该结构,服务器装置将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的路径信息,作为表示核心网络的资源的信息来管理。由此,服务器装置例如能针对每个时间来管理使用运用侧路径的用户节点装置。并且,服务器装置响应于来自用户节点装置的连接请求,计算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向边界节点装置请求建立该运用侧路径。然后,边界节点装置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并且,服务器装置在计算运用侧路径的大致同时,或者响应于来自边界节点装置的预备侧路径确认请求来计算预备侧路径,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然后,边界节点装置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由此,在核心网络发生故障时,可从运用侧路径切换到预备侧路径,进行恢复。
并且,本申请第18~第20发明的路由切换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程序使计算机作为构成本申请第3~第5发明中任一项的服务器装置的各单元执行功能。通过这样构成,安装有该程序的计算机作为所述的服务器装置执行功能。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考虑时间轴、并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连接请求而建立高可靠路径的网络切换技术。并且,根据本发明,能以时间轴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因而能提高网络利用效率,进行灵活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路由切换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装置、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主叫者节点装置、中继节点装置以及被叫者节点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路由切换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装置、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发送者节点装置、中继节点装置以及接收者节点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路由切换系统1a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单元附上相同标号,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路由切换系统的概要]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路由切换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路由切换系统1具有:核心网络2,多个服务网络3、4,服务器装置5,以及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6。并且,核心网络2经由中继节点装置30,在主叫者节点装置(边界节点装置)10与被叫者节点装置20(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运用侧路径61。然后,路由切换系统1将所建立的运用侧路径61的资源(频带)提供给服务网络3、4中包含的用户节点装置40、50。也就是说,用户节点装置40、50之间的通信使用运用侧路径61的频带。并且,路由切换系统1在由于故障而不能将运用侧路径61的资源提供给用户节点装置40、50的情况下,建立预备侧路径63,从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将该预备侧路径63的资源提供给用户节点装置40、50。
服务器装置5存储路径信息,其详情在后面描述。
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6对服务器装置5和主叫者节点装置10进行中介。另外,路由切换系统1可以不具有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6,在该情况下,只要将服务器装置5和主叫者节点装置10连接即可。
主叫者节点装置1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以及用于进行通信的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是由光交叉连接(OCX)、路由器、交换机等构成的装置。并且,主叫者节点装置10依据RFC3473等的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来建立路径。
并且,主叫者节点装置10具有接口11、13、15。接口11是用于与运用侧路径61连接的接口。接口13是用于与预备侧路径63连接的接口。另外,接口15是用于与服务网络3连接的接口。
被叫者节点装置20是与主叫者节点装置10同样的装置,具有接口21、23、25。接口21是用于与运用侧路径61连接的接口。接口23是用于与预备侧路径63连接的接口。另外,接口25是用于与服务网络4连接的接口。
这里,主叫者节点装置10发送针对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路径建立请求,例如建立以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接口11和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接口21为两端的运用侧路径61。并且,在核心网络2的运用侧路径61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主叫者节点装置10例如建立以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接口13和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接口23为两端的预备侧路径63。也就是说,预备侧路径63为运用侧路径61的迂回路径,在核心网络2的运用侧路径6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从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来传输用户业务。
中继节点装置30例如是由光交叉连接(OCX)、路由器、交换机等构成的装置。在图1中,利用2台中继节点装置30对运用侧路径61进行中继,利用2台中继节点装置30对预备侧路径63进行中继,然而其个数不受特别限制。
用户节点装置40、50是与中继节点装置30同样的装置,例如是由光交叉连接(OCX)、路由器、交换机等构成的装置。并且,用户节点装置40与主叫者节点装置10连接。并且,用户节点装置50与被叫者节点装置20连接。
运用侧路径61和预备侧路径63是由光纤构成的光路径,例如GMPLS-LSP(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Label Switched Path,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交换路径),构成为可用作具有预定频带的资源。并且,如图1所示,核心网络2利用运用侧路径61和预备侧路径63构成高可靠路径。
[服务器装置的结构]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装置、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主叫者节点装置、中继节点装置以及被叫者节点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服务器装置5具有: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资源管理单元202,路由计算单元203,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5,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以及存储单元209。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从用户节点装置40接收针对核心网络2的连接请求(按需式请求)。另外,用户节点装置40可以将该连接请求经由主叫者节点装置10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也可以直接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另外,关于资源管理单元202在后面描述。
路由计算单元203响应于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根据后述的存储单元209存储的路径信息来计算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并且,路由计算单元203响应于该连接请求而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
以下,作为成为高可靠路径的端点的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用户端口(A点)、和成为高可靠路径的端点的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用户端口(Z点),具体说明路由计算。首先,路由计算单元203在作为高可靠路径的端点的主叫者节点装置10处生成逻辑(虚拟)接口。并且,路由计算单元203利用Edmond-Karp法确认在高可靠路径(运用侧路径61)中是否存在作为AZ端点的路由。在存在该高可靠路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的情况下,路由计算单元203确认在高可靠路径(预备侧路径63)中是否存在以虚拟接口为AZ端点、且不同于高可靠路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在存在该高可靠路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的情况下,将该高可靠路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存储在存储单元209的路径信息内。而且,为了预约路径,路由计算单元203使用Edmond-Karp法确认是否存在经由高可靠路径(逻辑接口)的路径的路由。然后,在存在该预约路径的情况下,将该预约路径的路由存储在存储单元209的路径信息内。
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将路由计算单元203计算出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以及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发送到主叫者节点装置10。这样,通过路由计算单元203预先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并将其发送到主叫者节点装置10,由此在检测出故障时,主叫者节点装置10可从运用侧路径61迅速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
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5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表示接收到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的消息。
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表示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的消息以及该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
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在故障发生时主叫者节点装置10所切换的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另外,关于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在后面描述。
存储单元209例如由一般的存储器或HDD构成,存储路径信息和链路信息。这里,链路信息例如包含节点信息、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链路信息和节点装置链路信息。并且,路径信息例如包含运用侧路径信息、运用侧路径路由信息、预备侧路径信息、预备侧路径路由信息、预约路径信息、以及预约路径路由信息。
节点信息具有以下信息作为数据项目:与主叫者节点装置10、被叫者节点装置20和中继节点装置30等的各节点装置相关的信息,例如节点装置ID,节点装置地址,节点装置名,节点装置类别(例如TDM,Ether,Lambda等)。
UNI链路信息具有以下信息作为数据项目:与从用户节点装置40到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连接和从被叫者节点装置20到用户节点装置50的连接相关的信息,例如,UNI端口ID,用户节点装置ID,边界节点装置ID,UNI端口类别(例如TDM,Ether等),频带,区段名,搭载位置以及用户名。
节点装置链路信息具有以下信息作为数据项目:与主叫者节点装置10和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连接相关的信息,例如,链路ID,主叫者节点装置ID,主叫者节点装置地址,主叫者节点装置接口ID,主叫者节点装置搭载位置,被叫者节点装置ID,被叫者节点装置地址,被叫者节点装置接口ID,被叫者节点装置搭载位置,链路属性(保护属性),链路类别(例如TDM,Ether等),频带以及区段名。
运用侧路径信息具有与运用侧路径61相关的信息作为数据项目,例如,路径ID,路径标识符,主叫者节点装置ID,被叫者节点装置ID,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表示未建立、已预约或已建立的状态,请求频带,路径属性以及路径逻辑端点。并且,预备侧路径信息具有与预备侧路径63相关的信息,例如与运用侧路径信息同样的数据项目。
运用侧路径路由信息具有与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相关的信息作为数据项目,例如,路径ID,路径标识符,以及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到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信息。并且,预备侧路径路由信息具有与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相关的信息,例如与运用侧路径路由信息同样的数据项目。
预约路径信息具有与预约路径相关的信息作为数据项目,例如预约ID,预约用户ID,服务类型,主叫者节点装置ID,主叫者UNI端口ID,被叫者节点装置ID,被叫者UNI端口ID,预约开始时间,预约结束时间,表示已预约或已建立的状态,请求频带以及路径属性。这里,预约路径是指从预先设定的预约开始时间起到预约结束时间为止提供给特定的用户节点装置40、50的高可靠路径(运用侧路径61和预备侧路径63)。
预约路径路由信息具有与预约路径的路由相关的信息,例如,预约ID,以及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到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预约路径的路由信息。
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209内的路径信息。这里,在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接收到表示运用侧路径61已建立的消息的情况下,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针对该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并且,在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接收到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的情况下,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针对该预备侧路径63,将预备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然后,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针对所建立的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已建立”更新为“未建立”。
资源管理单元202以时间轴来管理核心网络2的资源,也就是说,针对每个时间来管理预约路径。资源管理单元202在参照预约路径信息设定了预约路径的情况下(例如,预约路径信息的状态是“已预约”),将该预约路径的路由、预约开始时间以及预约结束时间的发送委托给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然后,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向主叫者节点装置10发送预约路径的路由、预约开始时间以及预约结束时间,作为在预约时间内主叫者节点装置10确保的运用侧路径61。
这里,资源管理单元202使用(NW全部资源信息)—(与预约开始时间~预约结束时间相关的全部路径信息),作为用于进行考虑了时间轴的路由计算的核心网络2的资源。该NW全部资源信息表示节点信息、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链路信息以及节点装置链路信息。并且,该与预约开始时间~预约结束时间相关的全部路径信息是指在预约开始时间~预约结束时间中的运用侧路径信息、运用侧路径路由信息、预备侧路径信息、预备侧路径路由信息、预约路径信息、以及预约路径路由信息。由于预约路径是使用高可靠路径的资源而建立的,因此资源管理单元202在建立预约路径时,需要确认路径信息。这样,通过以时间轴管理核心网络2的资源,能实现核心网络2的灵活运用,例如在某预约时间内在预定的用户节点装置40、50中确保预约路径等。另外,预约路径信息可以响应于来自用户节点装置40、50的请求,由资源管理单元202设定,也可以由操作者预先设定。
[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的结构]
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6具有:资源管理单元202,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5,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以及存储单元209。这里,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6所具有的各单元与服务器装置5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主叫者节点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主叫者节点装置10具有: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单元212,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运用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4,故障检测单元215,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路径切换单元217,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8,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以及存储单元220。
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从服务器装置5接收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以及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这里,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将接收到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存储在存储单元220的路径信息内。并且,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在接收到预约路径的路由、预约开始时间以及预约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将它们存储在存储单元220的预约路径信息内。
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单元212将表示接收到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另外,关于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在后面描述。
运用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4将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所建立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
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响应于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接收到的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在主叫者节点装置10和被叫者节点装置20之间建立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接收到的运用侧路径61。这里,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经由中继节点装置30,将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与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以及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一起发送到被叫者节点装置20。并且,在故障发生后指定了表示建立预备侧路径63的链路属性(保护属性)的情况下,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仅建立运用侧路径61。另外,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在接收到预约路径的路由时,可以与运用侧路径61同样地确保预约路径。
故障检测单元215例如使用RSVP-TE检测核心网络2的故障。
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20内的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在主叫者节点装置10与被叫者节点装置20之间建立预备侧路径63。这里,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经由中继节点装置30的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26,将预备侧路径63的建立请求发送到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
路径切换单元217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成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所建立的预备侧路径63。
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8将路径切换单元217所切换的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
存储单元220例如由普通的存储器或HDD构成,存储路径信息和链路信息。另外,路径信息和链路信息与上述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220内的路径信息。这里,在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建立了运用侧路径61的情况下,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针对该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并且,在路径切换单元217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的情况下,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针对该预备侧路径63,将预备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然后,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针对所切换的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已建立”更新为“未建立”。
[中继节点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中继节点装置30具有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23和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26。
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23响应于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61。这里,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23将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到的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与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一起发送到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另外,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23在接收到预约路径的路由时,可以与运用侧路径61同样地确保预约路径。
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26响应于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预备侧路径63的建立请求,建立预备侧路径63。这里,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26将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到的预备侧路径63的建立请求发送到被叫者节点装置20的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
[被叫者节点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被叫者节点装置20具有: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路径切换单元237,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39,以及存储单元240。
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响应于来自中继节点装置30的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61。另外,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可以与运用侧路径61同样地确保预约路径。
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响应于来自中继节点装置30的预备侧路径63的建立请求,建立预备侧路径63。
路径切换单元237将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所建立的运用侧路径61切换成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所建立的预备侧路径63。
存储单元240例如由普通的存储器或HDD构成,存储路径信息和链路信息。另外,路径信息和链路信息与上述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39将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接收到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存储在存储单元240内,更新存储在存储单元240内的路径信息。这里,在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建立了运用侧路径61的情况下,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39针对该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并且,在路径切换单元237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的情况下,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39针对该预备侧路径63,将预备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然后,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39针对所切换的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已建立”更新为“未建立”。
[路由切换系统的动作]
图3是示出图2的路由切换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说明路由切换系统1建立运用侧路径61的动作(适当参照图1、图2)。另外,在图3及以下的说明中,省略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和中继节点装置。
[运用侧路径的建立]
服务器装置5通过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从用户节点装置40接收针对核心网络2的连接请求(按需式请求)(步骤S101)。服务器装置5通过资源管理单元202确认核心网络2的资源(步骤S102)。服务器装置5通过路由计算单元203,响应于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根据存储单元209存储的路径信息,计算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服务器装置5通过路由计算单元203,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步骤S103)。
继步骤S103之后,服务器装置5将由路由计算单元203计算出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存储在路径信息内(步骤S104)。然后,服务器装置5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将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以及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发送到主叫者节点装置10(步骤S105)。
继步骤S105的处理之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从服务器装置5接收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以及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步骤S201)。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将接收到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存储在存储单元220的路径信息内(步骤S202)。然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单元212,将表示接收到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步骤S203)。
继步骤S203的处理之后,服务器装置5通过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5,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表示接收到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的消息(步骤S106)。
继步骤S203的处理之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经由中继节点装置30,将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发送到被叫者节点装置20,建立运用侧路径61(步骤S204)。对应于步骤S204的处理,被叫者节点装置20通过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响应于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61(步骤S301)。
然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运用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4,将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所建立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步骤S205)。
继步骤S205的处理之后,服务器装置5通过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表示运用侧路径61已建立的消息以及该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步骤S107)。服务器装置5在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接收到表示运用侧路径61已建立的消息的情况下,通过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针对该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步骤S108),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09内(步骤S109)。通过以上的动作,路由切换系统1确保运用侧路径61。
<向预备侧路径的切换>
下面,说明在核心网络2的运用侧路径61中发生故障时,路由切换系统1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的动作。
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故障检测单元215,检测核心网络2的故障(步骤S206)。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经由中继节点装置30向被叫者节点装置20发送并建立预备侧路径63(步骤S207)。对应于步骤S207的处理,被叫者节点装置20通过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响应于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预备侧路径63的建立请求,建立预备侧路径63(步骤S302)。
继步骤S207的处理之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路径切换单元217,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所建立的预备侧路径63(步骤S208)。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8,将路径切换单元217所切换的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步骤S209)。主叫者节点装置10通过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针对该预备侧路径63,将预备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另一方面,针对所切换的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已建立”更新为“未建立”(步骤S210),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09内(步骤S211)。
当执行了步骤S208的处理时,被叫者节点装置20通过路径切换单元237,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成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所建立的预备侧路径63(步骤S303)。被叫者节点装置20通过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39,针对该预备侧路径63,将预备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另一方面,针对所切换的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已建立”更新为“未建立”(步骤S304),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09内(步骤S305)。
继步骤S209的处理之后,服务器装置5通过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主叫者节点装置10所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步骤S110)。服务器装置5通过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针对该预备侧路径63,将预备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未建立”更新为“已建立”,另一方面,针对所切换的运用侧路径61,将运用侧路径信息的状态从“已建立”更新为“未建立”(步骤S111),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09内(步骤S112)。通过以上的动作,路由切换系统1从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
(第2实施方式)
[服务器装置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服务器装置、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主叫者节点装置、中继节点装置以及被叫者节点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4所示,服务器装置5a具有: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资源管理单元202,路由计算单元(预备侧路由计算单元)203a,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5,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存储单元209,以及预备侧路径响应单元210。
该服务器装置5a与图1的服务器装置5的较大区别是,当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a请求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时,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另外,在图4中,一体地示出了路由计算单元和预备侧路由计算单元,然而可以分别构成。
预备侧路径响应单元210接收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a的预备侧路径63的确认请求。
当预备侧路径响应单元210接收到预备侧路径63的确认请求时,路由计算单元203a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09的路径信息内。该预备侧路径63的确认请求是指,主叫者节点装置10a向服务器装置5a请求计算和发送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并且,路由计算单元203a与图1的路由计算单元203同样地计算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这样,服务器装置5a使用在故障发生时的最新的路径信息来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因而与预先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情况相比,可减少不能建立所计算的预备侧路径63的状况。
另外,关于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资源管理单元202、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5、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6、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8以及存储单元209,由于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主叫者节点装置的结构]
如图4所示,主叫者节点装置10a具有: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单元212,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运用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4,故障检测单元215,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路径切换单元217,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8,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存储单元220,以及预备侧路径确认单元221。
在故障检测单元215检测到在核心网络2的运用侧路径61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预备侧路径确认单元221将预备侧路径63的确认请求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a。
另外,关于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单元212、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3、运用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4、故障检测单元215、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路径切换单元217、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8、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19以及存储单元220,由于与图2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并且,关于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6、中继节点装置30以及被叫者节点装置20,由于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路由切换系统的动作]
图5是示出图4的路由切换系统1a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说明路由切换系统1a建立运用侧路径61的动作(适当参照图4)。另外,在图5和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和中继节点装置。
[运用侧路径的建立]
服务器装置5a接收连接请求等的动作(具体而言,图5的步骤S1001和S1002)是与图3的S101和S102相同的处理,因而省略说明。服务器装置5a通过路由计算单元203a,响应于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1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根据存储单元209存储的路径信息,计算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步骤S1003)。
继步骤S1003的处理之后,服务器装置5a通过路由计算单元203a,将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存储在路径信息内(步骤S1004)。服务器装置5a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将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发送到主叫者节点装置10(步骤S1005)。另外,发送了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之后的处理(具体而言,图5的步骤S1006~S1009)是与图3的S106~S109相同的处理,因而省略说明。
继步骤S1005的处理之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a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从服务器装置5a接收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和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步骤S2001)。主叫者节点装置10a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将接收到的运用侧路径61的路由存储在存储单元220的路径信息内(步骤S2002)。另外,存储了运用侧路径61的路径信息之后的处理(具体而言,图5的步骤S2003~S2005)是与图3的S203~S205相同的处理,因而省略说明。
当执行了步骤S2004的处理时,被叫者节点装置20通过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33,响应于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a的运用侧路径61的建立请求,建立运用侧路径61(步骤S3001)。通过以上的动作,路由切换系统1a确保运用侧路径61,而不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
<向预备侧路径的切换>
下面,说明在核心网络2的运用侧路径61中发生故障时,路由切换系统1a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的动作。
主叫者节点装置10a检测核心网络2的故障(步骤S2006)。在故障检测单元215检测出核心网络2的运用侧路径61的故障的情况下,主叫者节点装置10a通过预备侧路径确认单元221,将预备侧路径63的确认请求发送到服务器装置5a(步骤S2007)。
继步骤S2007的处理之后,服务器装置5a通过预备侧路径响应单元210,接收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a的预备侧路径63的确认请求(步骤S21010)。服务器装置5a通过路由计算单元203a,计算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步骤S1011),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09的路径信息内(步骤S1012)。服务器装置5a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4,将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发送到主叫者节点装置10a(步骤S1013)。
继步骤S1013的处理之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a通过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1,接收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步骤S2008),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20的路径信息内(步骤S2009)。主叫者节点装置10a通过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经由中继节点装置30向被叫者节点装置20发送并建立预备侧路径63(步骤S2010)。对应于步骤S2010的处理,被叫者节点装置20通过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响应于来自主叫者节点装置10的预备侧路径63的建立请求,建立预备侧路径63(步骤S3002)。
继步骤S2010的处理之后,主叫者节点装置10a通过路径切换单元217,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6所建立的预备侧路径63(步骤S2011)。另外,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之后的处理(具体而言,图5的步骤S2012~S2014)是与图3的S209~S211相同的处理,因而省略说明。
当执行了步骤S2011的处理时,被叫者节点装置20通过路径切换单元237,将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36所建立的预备侧路径63(步骤S3003)。另外,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之后的处理(具体而言,图5的步骤S3004、S3005)是与图3的S304、S305相同的处理,因而省略说明。
继步骤S2012的处理之后,服务器装置5a通过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从主叫者节点装置10接收主叫者节点装置10a所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步骤S1014)。另外,接收到预备侧路径63的路由之后的处理(具体而言,图5的步骤S1015、S1016)是与图3的S111、S112相同的处理,因而省略说明。通过以上的动作,路由切换系统1a从运用侧路径61切换到预备侧路径6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受其限定,可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来实施。例如,服务器装置可以在每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时计算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并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也可以当服务器装置的负荷较低时计算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并发送到边界节点装置。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涉及的服务器装置作为独立的装置作了说明,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利用发挥服务器装置的上述各单元的功能的程序来使普通的计算机动作。该程序可以经由通信线路来发布,也可以写入到CD-ROM或闪存等的记录介质内来发布。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边界节点装置作为独立的装置作了说明,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利用发挥边界节点装置的上述各单元的功能的程序来使普通的计算机动作。该程序可以经由通信线路来发布,也可以写入到CD-ROM或闪存等的记录介质内来发布。
标号说明
1,1a:路由切换系统;2:核心网络;3,4:服务网络;5:服务器装置;6:网络管理服务器装置;10:主叫者节点装置;11,13,15:接口;20:被叫者节点装置;21,23,25:接口;30:中继节点装置;40,50:用户节点装置;61:运用侧路径;63:预备侧路径;201:连接请求接收单元;202:资源管理单元;203,203a:路由计算单元(预备侧路由计算单元);204: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205: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接收单元;206:运用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7: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208,219,239:路径信息更新单元;209,220,240:存储单元;210:预备侧路径响应单元;211:高可靠路径请求接收单元;212:运用侧路径请求响应单元;213,223,233: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214:运用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15:故障检测单元;216,226,236: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217,237:路径切换单元;218: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221:预备侧路径确认单元。

Claims (20)

1.一种路由切换方法,由存储有路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对核心网络的路径进行切换,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路由切换方法包括:
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连接请求接收步骤,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
路由计算步骤,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确认可提供的资源,然后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
高可靠路径请求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
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运用侧路径建立步骤,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以及
故障检测步骤,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
在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
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预备侧路径建立步骤,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
路径切换步骤,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
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步骤,将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步骤,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
路径信息更新步骤,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2.一种路由切换方法,由存储有路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对核心网络的路径进行切换,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路由切换方法包括:
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连接请求接收步骤,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
路由计算步骤,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确认可提供的资源,然后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以及
高可靠路径请求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
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运用侧路径建立步骤,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以及
故障检测步骤,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
在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
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预备侧路径确认步骤,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所述预备侧路径的确认请求,
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预备侧路由计算步骤,响应于来自所述边界节点装置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确认请求,计算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
预备侧路径响应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
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预备侧路径建立步骤,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装置,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
路径切换步骤,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
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步骤,将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步骤,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
路径信息更新步骤,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3.一种服务器装置,该服务器装置与核心网络连接,存储路径信息,并计算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用于在发生故障时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其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
路由计算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
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其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
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其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由于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而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
路径信息更新单元,其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4.一种服务器装置,该服务器装置与核心网络连接,存储路径信息,并计算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用于在发生故障时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核心网络收容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所述路径信息针对每个时间包含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其中所述运用侧路径和所述预备侧路径建立在位于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核心网络的边界处的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
连接请求接收单元,其从所述用户节点装置接收针对所述核心网络的连接请求;
路由计算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路径信息计算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
预备侧路由计算单元,其响应于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发送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确认请求,计算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
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其将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的路由、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所述运用侧路径的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
预备侧路径建立接收单元,其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接收由于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而由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以及
路径信息更新单元,其根据所述边界节点装置所切换至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更新所述路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资源管理单元,该资源管理单元管理所述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包含:在预先设定的预约时间中在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的预约路径的路由,表示所述预约路径的已预约或已建立的状态,以及所述预约时间,
所述高可靠路径请求单元将所述资源管理单元管理的所述预约路径的路由和所述预约时间发送到所述边界节点装置。
6.一种边界节点装置,该边界节点装置位于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与收容所述服务网络的核心网络之间的边界处,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在与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运用侧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具有:
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
故障检测单元,其在建立所述运用侧路径时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
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其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
路径切换单元,其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
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其将所切换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7.一种边界节点装置,该边界节点装置位于包含用户节点装置的服务网络与收容所述服务网络的核心网络之间的边界处,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在与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运用侧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具有:
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其响应于所述运用侧路径建立请求,经由对所述核心网络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装置,在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所述服务器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运用侧路径;
故障检测单元,其在建立所述运用侧路径时检测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
预备侧路径确认单元,其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核心网络的故障时,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待从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至的预备侧路径的确认请求;
预备侧路径建立单元,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装置,在与所述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该预备侧路径;
路径切换单元,其将所述运用侧路径切换为所述建立的预备侧路径;以及
预备侧路径建立发送单元,其将所切换的所述预备侧路径的路由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预约时间处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装置之间建立的预约路径的路由,
所述运用侧路径建立单元在与所述另一边界节点之间建立所述预约路径。
9.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0.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1.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2.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3.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4.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5.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6.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7.一种路由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路由切换系统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界节点装置。
18.一种路由切换程序,该路由切换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构成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装置的各单元执行功能。
19.一种路由切换程序,该路由切换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构成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装置的各单元执行功能。
20.一种路由切换程序,该路由切换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构成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装置的各单元执行功能。
CN2009801253387A 2008-06-30 2009-06-30 路由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边界节点装置、路由切换系统 Active CN1020775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9950A JP5062845B2 (ja) 2008-06-30 2008-06-30 経路切替方法、サーバ装置、境界ノード装置、経路切替システム及び経路切替プログラム
JP2008-169950 2008-06-30
PCT/JP2009/061925 WO2010001883A1 (ja) 2008-06-30 2009-06-30 経路切替方法、サーバ装置、境界ノード装置、経路切替システム及び経路切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7531A true CN102077531A (zh) 2011-05-25
CN102077531B CN102077531B (zh) 2013-11-20

Family

ID=4146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53387A Active CN102077531B (zh) 2008-06-30 2009-06-30 路由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边界节点装置、路由切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22360B2 (zh)
EP (1) EP2312798B1 (zh)
JP (1) JP5062845B2 (zh)
CN (1) CN102077531B (zh)
WO (1) WO20100018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1589A1 (en) * 2009-08-25 2012-08-30 Yuval Shahar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retrieving, visualizing and exploring time-oriented data in multiple subject records
EP2523405A4 (en) * 2010-01-08 2016-09-07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NUDS, ROUTING MANAGEMENT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783098B (zh) * 2010-03-05 2016-01-2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路径控制设备、分组转发设备以及路径控制方法
WO2012114747A1 (ja) * 2011-02-23 2012-08-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およびパス制御方法
US9723074B2 (en) * 2011-11-15 2017-08-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the middle primary backup replication
WO2012176337A1 (ja) * 2011-06-24 2012-12-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管理装置および系切替プログラム
US8885463B1 (en) 2011-10-17 2014-11-11 Juniper Networks, Inc.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CEP) extensions for stateful label switched path management
US8824274B1 (en) * 2011-12-29 2014-09-02 Juniper Networks, Inc. Scheduled network layer programming within a multi-topology computer network
US8787154B1 (en) 2011-12-29 2014-07-22 Juniper Networks, Inc. Multi-topology resource scheduling within a computer network
EP2837132B1 (en) * 2012-04-13 2016-04-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overy in 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
US10031782B2 (en) 2012-06-26 2018-07-24 Juniper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network device tasks
US9450817B1 (en) 2013-03-15 2016-09-20 Juniper Networks, Inc.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
WO2014186986A1 (zh) * 2013-05-24 2014-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193801B2 (en) 2013-11-25 2019-01-29 Juniper Networks, Inc. Automatic traffic mapping fo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s
US10057123B1 (en) 2013-12-27 2018-08-21 Alarm.Com Incorporated Network topology backup
WO2015109223A1 (en) 2014-01-17 2015-07-23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display with a two-phase electrode layer
CN107409094B (zh) * 2015-03-25 2018-11-27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通信路由管理服务器、系统和用于处理路由请求的方法
US10547543B2 (en) 2015-06-24 2020-01-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legant temporal label switched path tunnel service controller
US10200280B2 (en) 2015-06-25 2019-02-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for temporal label switched path tunnels
US10498640B2 (en) 2015-09-04 2019-12-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CE for temporal tunnel services
US11032819B2 (en) * 2016-09-15 2021-06-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radio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having a control channel reference signal
WO2019185385A1 (en) 2018-03-28 2019-10-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oaming route optimization
CN110620722B (zh) * 2018-06-20 2022-09-3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1057306B2 (en) * 2019-03-14 2021-07-06 Intel Corporation Traffic overload protection of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CN112118497B (zh) * 2019-06-19 2023-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管理及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82325B1 (en) * 2020-06-01 2021-11-23 Smart Modular Technologies, Inc. Memory centric computing storage controller system
US11706303B2 (en) * 2021-04-22 2023-07-18 Cisco Technology, Inc. Survivability method for LISP based connectivit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1289A (ja) * 1999-05-26 2000-12-08 Nec Commun Syst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迂回pvc切り戻し方法
CN101115007A (zh) * 2007-08-21 2008-01-3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分组网络中的移动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7783A (ja) * 1992-07-14 1994-02-10 Fujitsu Ltd Atm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迂回ルート設定方式
JPH11284633A (ja) * 1998-03-31 1999-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障害復旧方法
JP2001045009A (ja) * 1999-07-27 2001-02-16 Nec Commun Syst Ltd Atm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3790655B2 (ja) * 2000-03-06 2006-06-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ベルスイッチ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2094510A (ja) * 2000-09-12 2002-03-29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上位nmsを用いたpvc自動迂回方法
JP3705222B2 (ja) * 2002-02-06 2005-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ス設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並びにノード装置
JP3866646B2 (ja) * 2002-11-11 2007-01-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帯域管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4199575B2 (ja) * 2003-03-31 2008-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ス設定方法並びに同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7606237B2 (en) * 2003-03-31 2009-10-20 Alcatel-Lucent Usa Inc. Sharing restoration path bandwidth in mesh networks
JP3822595B2 (ja) * 2003-11-28 2006-09-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ルートサーバ、およびラベルエッジルータ
JP4829474B2 (ja) * 2004-01-30 2011-12-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パス制御方法
CN100499636C (zh) * 2004-06-1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JP4485464B2 (ja) * 2005-12-15 2010-06-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迂回経路計算方法及び装置、迂回経路計算サーバ、迂回経路計算ルータ、及び迂回経路計算プログラム
CN1866806B (zh) * 2005-12-22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格状网恢复的实现方法
JP4676937B2 (ja) * 2006-09-04 2011-04-27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障害復旧システム、障害復旧方法、障害復旧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1289A (ja) * 1999-05-26 2000-12-08 Nec Commun Syst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迂回pvc切り戻し方法
CN101115007A (zh) * 2007-08-21 2008-01-3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分组网络中的移动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12798A4 (en) 2011-06-22
JP2010011258A (ja) 2010-01-14
EP2312798A1 (en) 2011-04-20
WO2010001883A1 (ja) 2010-01-07
EP2312798B1 (en) 2013-07-31
CN102077531B (zh) 2013-11-20
US20110090785A1 (en) 2011-04-21
JP5062845B2 (ja) 2012-10-31
US8422360B2 (en) 2013-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7531B (zh) 路由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边界节点装置、路由切换系统
US7180866B1 (en) Rerouting in conne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89843B2 (en) Service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US758692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nt-oriented routing in a storage-embedded network
US20020172150A1 (en) Transmission unit and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US8068483B2 (en) Method for migration between a permanent connection and a switched connection in a transmission network
US20070274224A1 (en) Path setting method, node device, and monitoring/control device
US6421316B1 (en) Point-to-multipoint connection restoration
Thorpe et al. G-lambda and EnLIGHTened: wrapped in middleware co-allocating compute and network resources across Japan and the US
CN101026583A (zh) 通信控制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可适用于该系统和方法的路由控制器和路由器
CN101820410B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06245894A (ja) 転送経路制御装置および転送経路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923908B2 (ja) 通信品質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1718000A1 (en) Packet communication network, route control server, route control method, packet transmission device, admission control server, light wavelength path sett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9005473B (zh) 一种协同选择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339443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交換機
Yeh Ad hoc MPLS for virtual-connection-oriente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JP4180530B2 (ja) パス切り替え方法、パス切り替え制御装置およびパス切り替えプログラム
CN101668001B (zh) 一种建立域间呼叫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7512130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CN101166185A (zh) 数据链路退出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JP3597776B2 (ja) 通信網の品質制御管理システム
WO2001052481A1 (fr)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s appels dans un noeud de communication
KR100288755B1 (ko) 프라이비트 네트워크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에서 연결 설정이 진행중인 호들을 고려한 라우팅 방법
JP3120770B2 (ja) コネクション経路変更装置とその変更方法及びノードとコネクション経路変更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