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7465B - 带阻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带阻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7465B
CN102077465B CN2009801255630A CN200980125563A CN102077465B CN 102077465 B CN102077465 B CN 102077465B CN 2009801255630 A CN2009801255630 A CN 2009801255630A CN 200980125563 A CN200980125563 A CN 200980125563A CN 102077465 B CN102077465 B CN 102077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wave
band
arm resonator
wave resonator
series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5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7465A (zh
Inventor
中桥宪彦
谷口康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77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7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94Plan-rotated or plan-tilted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06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 H03H9/6409SAW notc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 H03H9/6483Ladder SAW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2007/013Notch or bandstop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 H03H9/6486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having crossing or intersecting acoustic tracks, e.g. intersection in a perpendicular or diagonal orient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阻滤波器,其小型且廉价,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陡峭性高,且具有大的衰减量。带阻滤波器(1)中通过使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从而使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小。

Description

带阻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阻滤波器,特别是涉及具有包含多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梯型电路构成的带阻滤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日本等国开始面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移动设备广播服务,并且在多国中进行了实用化研究。根据这样的状况,具备面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接收功能的手机被实用化。在具备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接收功能的手机中搭载有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在这种手机内部,手机的发送信号和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干扰时,存在着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接收灵敏度的恶化及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的误动作产生这类问题。
因此,为了通过防止手机的发送信号相对于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的返回,防止手机的发送信号和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干扰,而在手机中搭载有带阻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具有使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通过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侧而去除手机的发送信号的功能,且在手机中被配置在天线和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之间。
在上述的带阻滤波器中要求具有使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通过的通频带、和去除手机的发送信号的衰减频带的滤波特性。在日本的面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移动设备广播服务中广播信号的频带为UHF带(470~770MHz),另一方面,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存在于约800~900MHz附近。因此,被搭载于具备日本的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接收功能的手机的带阻滤波器,在通频带中包含广播信号的频带即UHF带(470~770MHz),在衰减频带包含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即约800~900MHz附近。
而且,在带阻滤波器中,为了适当地去除手机的发送信号,要求从使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通过的通频带的端部到去除手机的发送信号的衰减频带,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
通常,作为具有通频带和衰减频带的滤波器公知有具有梯型电路构成的滤波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等中分别公开有具有使用弹性波的梯型电路构成的滤波装置。图29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具有梯型电路构成的滤波装置101。在滤波装置101中,连结输入端子102和输出端子103的串联臂中配置有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串联臂谐振器111~113。在串联臂和接地电位之间设置有多个并联臂。在多个并联臂上分别配置有并联臂谐振器114~117。
在滤波装置101中,对于多个并联臂谐振器114~117中的一个并联臂谐振器114并联连接有电容118。由此,并联臂谐振器114的机电耦合系数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115~117的机电耦合系数小。其结果是,使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使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不同的其它方法公开有以下两种方法。
(1)使构成谐振器的IDT(Interdigital Transducer)的标准化膜厚(h/λ)不同的方法
(2)使构成谐振器的IDT的占空比不同的方法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有具备多个串联臂谐振器和多个并联臂谐振器且对各并联臂谐振器并联地连接电感元件的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带阻滤波器。在该SAW带阻滤波器中,通过调节与并联臂谐振器并联连接的电感元件的特性,能够调节并联谐振器的共振频率。因此,可以降低插入损失。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27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65490号公报
如上所述,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滤波装置101,能够提高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对于并联臂谐振器并联地连接电容的情况中,梯型电路的占有面积增大,其结果是,存在滤波装置的制造需要费用增大这种问题。
另外,在通过使构成谐振器的IDT的标准化膜厚(h/λ)不同,从而使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对各谐振器进行另外的薄膜形成工序。因此,滤波装置的制造需要的费用增大。
另外,机电耦合系数几乎由晶片材料决定,很大程度不取决于占空比。因此,使构成谐振器的IDT的占空比不同,而使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很大程度地不同就变得困难。因此,难以充分地提高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通过调节与并联臂谐振器并联连接的电感元件的特性,可以调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因此,能够提高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但是,在调节与并联臂谐振器并联连接的电感元件的特性的情况下,机电耦合系数未产生实质的变化,因此,难以在维持衰减量的状态下使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廉价、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且具有大的衰减量的带阻滤波器。
本发明的带阻滤波器具备梯型电路结构,该梯型电路结构具有:串联臂,其连结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并联臂,其被连接在串联臂和接地电位之间;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其被设置在串联臂及并联臂中至少一方;电感元件,其被设置在串联臂及所述并联臂中至少一方,带阻滤波器具有:第一衰减频带、与第一衰减频带邻接的第一通频带、位于第一通频带之中的第二衰减频带、与第二衰减频带邻接的过渡频带的带阻滤波器,其中,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在此,所谓“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是指相对于压电基板的结晶方位的、与压电基板表面的弹性波的传播方向所形成的角度。
所谓“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谐振器”是指在共振频率及反共振频率等谐振器的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使过渡频带的频率特性产生变化的谐振器。
本发明的带阻滤波器具备梯型电路结构,该梯型电路结构具有:串联臂,其连结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并联臂,其被连接在串联臂和接地电位之间;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其被设置在串联臂及并联臂中至少一方;电感元件,其被设置在串联臂及并联臂中至少一方,带阻滤波器具有:第一衰减频带、与第一衰减频带邻接的第一通频带、位于第一通频带之中的第二衰减频带、与第二衰减频带邻接的过渡频带的带阻滤波器,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由此,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小。
本发明的第一特定的方面中,在串联臂上配置有多个电感元件,并联臂被设置有多个,在多个并联臂上分别配置有弹性波谐振器。
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具有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不同的共振频率,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共振频率最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也可。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定的方面中,串联臂上配置有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在并联臂上配置有电感元件。
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具有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不同的反共振频率,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反共振频率最高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也可。
在本发明的第三特定的方面中,串联臂上配置有弹性波谐振器,在并联臂上配置有弹性波谐振器,在串联臂及所述并联臂的至少一方配置有电感元件。
具有在串联臂所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反共振频率和在并联臂所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的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也可。
在串联臂所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在并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也可。
具有在串联臂所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反共振频率和在并联臂所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的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也可。
在并联臂所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在串联臂所配置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也可。
本发明的弹性波谐振器为弹性边界波谐振器。
根据本发明,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所以可以提供小型且廉价、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且具有大衰减量的带阻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的示意平面图,但层压树脂层的描述省略;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的示意剖面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各并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一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各并联臂谐振器及各串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二比较例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各并联臂谐振器及各串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三比较例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第三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和使第三实施例变化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16是表示传播方位(ψ)分别为30°、0°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
图1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各串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
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四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2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
图2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各串联臂谐振器及各并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
图23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五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24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
图25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各串联臂谐振器及各并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
图26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27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28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和使第六实施例变化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图形;
图29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滤波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由此了解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1的电路图。图2是带阻滤波器1的示意平面图。图3是带阻滤波器1的示意剖面图。另外,图2中省略后述的层压树脂层5的描述。
如图1所示,带阻滤波器1具备梯型电路,该梯型电路具有连结输入端子6和输出端子7的串联臂10、在串联臂10和接地电位之间所连接的第一~第三并联臂13a、13b、13c。
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第一并联臂13a在串联臂10的输入端子6和第一电感元件11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之间被连接。第一并联臂13a上配置有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第二并联臂13b在串联臂10的第一电感元件11和第二电感元件12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之间被连接。第二并联臂13b上配置有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第三并联臂13c在串联臂10的第二电感元件12和输出端子7的连接点、与接地电位之间被连接。第三并联臂13c上配置有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由配置于串联臂10的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和分别配置于第一~第三并联臂13a、13b、13c上的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2、P3形成梯型电路。
带阻滤波器1具有作为插入损失大的频带的第一衰减频带。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电感(感应量)和第一~第三的并联臂谐振器P1、P2、P3电容(电容量)形成。
带阻滤波器1具有比第一衰减频带更靠低频带侧的、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一通频带。第一通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的电感形成。
带阻滤波器1具有位于第一通频带之中的、且插入损失大的频带即第二衰减频带。第二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2、P3的共振产生的衰减极所形成。
带阻滤波器1具有位于第一通频带中的、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带侧、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二通频带。第二通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的电感所形成。
而且,带阻滤波器1在第二衰减频带和第二通频带之间具有插入损失大幅变化的频带。在本说明书中,将在该第二衰减频带和第二通频带之间所形成的频带称为“过渡频带”。另外,所谓“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即意味着过渡频带中的与频率相对应的插入损失的变化的程度,所谓“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即意味着在过渡频带中与频率相对应的插入损失的变化程度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作为图2所示的一个弹性波元件3一体地形成。如图3所示,将弹性波元件3安装在基板2的主面2a上。具体地说,弹性波元件3被倒装片式安装在基板2的主面2a上。另外,基板2的主面2a上形成有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形成于弹性波元件3的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和形成于基板2的主面2a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由形成于基板2上的未图示的线路电连接。
在基板2的主面2a上以覆盖弹性波元件3和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的方式形成有层压树脂层5。通过该层压树脂层5将弹性波元件3和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密封。
另外,基板2不作特别限定。基板2可以是例如,低温共烧陶瓷(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基板、及印刷基板(PCB:Print CircuitBoard)等。
弹性波元件3不仅可以是使用弹性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Wave)的弹性表面波元件,也可以是使用弹性边界波(BEW:BoundaryElastic Wave)的弹性边界波元件。换句话说,“弹性波”包含弹性边界波和弹性表面波。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弹性波元件3是使用弹性边界波的弹性边界波元件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4表示弹性波元件3的示意剖面图。如图4所示,弹性波元件3具备压电基板30。在压电基板30的主面30a上形成有介电体层31。在压电基板30和介电体层31之间的边界形成有包含上述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电极结构32。
在介电体层31上形成有在电极结构32设置开口的开口31a。在介电体层31上形成有以覆盖开口31a的方式形成且与电极结构32电连接的连接导体33。通过该连接导体33将形成于介电体层31上的外部电极34和电极结构32电连接。电极结构32中所包含的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经由该外部电极34与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电连接。
另外,压电基板30、介电体层31及电极结构32各自的材质只要是在弹性波元件3中产生弹性边界波的组合内就不作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压电基板30可以由例如LiNbO3等形成。介电体层31可以由例如SiO2等形成。电极结构32可以由例如Au等形成。0050
下面,参照图5对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各自具备IDT(InterdigitalTransducer)、配置于弹性波的传播方向的IDT的两侧的一对格栅反射器。
具体地说,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具备IDT14。IDT14具备一对梳齿电极14a、14b。梳齿电极14a、14b具备母线、与母线连接且相互平行延伸的多个电极指。梳齿电极14a、14b以各自的多个电极指相互间插合的方式对置配置。在弹性波传播方向的IDT14的两侧配置有格栅反射器15、16。
同样,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具备IDT17、配置于弹性波传播方向的IDT17的两侧的一对格栅反射器18、19。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具备IDT20、配置于弹性波传播方向的IDT20的两侧的一对格栅反射器21、2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中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向(ψ)大。具体地说,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由此,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
另外,例如,在WO2004/070946A1号公报中记载有通过扩大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而减小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的内容。
如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第三并联揩振子P1~P3中有助于过渡频带形成的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而使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中的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由此,如以下详述,能够在确保衰减量的同时,提高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另外,可以减小通频带内的插入损失。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也考虑通过将电容器与并联臂谐振器并联地连接,减小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但是,在将电容器与并联臂谐振器并联连接的情况下,梯型电路的占有面积增大电容器的占有面积量。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不同从而减小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在梯型电路中追加机电耦合系数(k2)调节用的其它元件,能够缩小梯型电路的占有面积。因此,能够使带阻滤波器1小型化,其结果是可以使带阻滤波器1廉价。
另外,作为减小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的其它方法列举出使构成谐振器的IDT的标准化膜厚(h/λ)不同的方法。然而,为了使构成谐振器的IDT的标准化膜厚(h/λ)不同,需要利用与其它并联臂谐振器不同的薄膜形成工序形成减小机电耦合系数(k2)的并联臂谐振器。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全部的并联臂谐振器P1~P3中使IDT的标准化膜厚(h/λ)相同,可以利用相同的薄膜形成工序形成全部并联臂谐振器P1~P3。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1可以用简单的制造工序廉价地制造。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也考虑通过将电感元件与并联臂谐振器并联地连接,使并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产生变化,该情况下,难以在维持衰减量的状态下,提高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机电耦合系数(k2)产生变化从而使并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产生变化,因此能够一直维持衰减量而提高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即,能够同时实现大衰减量和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高的陡峭性。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在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11、12,且在第一~第三并联臂13a~13c上配置有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带阻滤波器1中,共振频率最低的并联臂谐振器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中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共振频率设定得最低,所以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之外的并联臂谐振器即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主要有助于第二衰减频带的形成,对过渡频带的频率特性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如图5所示,将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传播方位(ψ=30°)设定得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20°)大。由此,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其结果是,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且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但是,传播方位(ψ)为45°以下的情况下,随着传播方位(ψ)增大,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频率温度系数(TCF:TemperatureCoefficient of Frequency)减小。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45°以下范围内最大程度地设定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传播方位(ψ),所以影响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阻抗特性的TCF减小。因此,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TCF也减小。因此,带阻滤波器1中涉及频率的制造公差增大,可以实现高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配置于串联臂10的电感元件数量为2个,配置于第一~第三并联臂13a~13c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为3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中配置于串联臂的电感元件的数量及配置于并联臂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不作限定。
(第一实施例及第一比较例)
按下述要领制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
在由LiNbO3构成的压电基板30上形成由Au构成的厚度0.05λ(λ:带阻滤波器1的第二衰减频带的弹性边界波的波长)的电极结构32。另外,压电基板30的欧拉角设为
Figure BPA00001284139500111
θ=105°。
之后,在压电基板30上以覆盖电极结构32的方式形成由SiO2构成的厚度10μm的介电体层31,完成弹性波元件3。使用该弹性波元件3,制作图1所示的电路构成的带阻滤波器1,作为第一实施例。
另外,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详细如下述的表1所示。
[表1]
  P1   P2   P3
  IDT对数(对)   40   40   40
  反射器对数(对)   10   10   10
  波长λ(μm)   3.764   3.804   3.917
  交叉宽度(μm)   110   110   90
  IDT duty   0.60   0.60   0.60
  反射器duty   0.60   0.60   0.60
  传播方位ψ(°)   10   10   30
作为第一比较例,制作除了将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传播方位(ψ)全部设为10°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一样的带阻滤波器。
测定所得到的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的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各自阻抗特性,并且测定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和第一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图6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的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各自阻抗特性。图6中标注符号P1的实线表示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P2的点划线表示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P3的虚线表示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阻抗特性。
如图6所示,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的共振频率中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共振频率最低。根据该结果可知,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由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决定。
图7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和第一的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7中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的插入损失,图7中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一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是被搭载于具备日本的面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接收功能的手机的带阻滤波器。因此,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在手机中被配置于天线(未图示)和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未图示)之间。
由于日本的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频带为UHF带(470~770MHz),因此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的第二通频带约为470~780MHz。另外,由于在约800~900MHz附近存在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所以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的第二衰减频带约为830~845MHz。
因此,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具有使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通过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侧且除去手机的发送信号的功能。
从图7所示的结果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相比第一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低频带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具体地说,在第二通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3dB的频率与在第二衰减频带的低频侧插入损失为50dB的频率的差(ΔF)在第一比较例(ΔF2)中为38.1MHz,与之相对,第一实施例(ΔF1)中为36.3MHz,第一实施例的频率差(ΔF1)相比第一比较例的频率差(ΔF2)小1.8MHz。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共振频率最低的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大,能够提高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另外,在约1.5GHz、约1.7GHz、约2.0GHz附近往往也存在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由于这些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位于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的第一衰减频带,所以由带阻滤波器1去除这些手机的发送信号。因此,可以防止与位于带阻滤波器1的后段的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相对应的这些手机的发送信号的返回。这样,第一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1不仅能去除约800~900MHz附近的手机的发送信号,而且也能除去约1.5GHz、约1.7GHz、约2.0GHz附近的手机的发送信号,进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手机的发送信号和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干扰。
第一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1其构成为,将第一~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1~P3中共振频率最低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传送方位(ψ=30°)设定得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送方位(ψ=20°)大,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送方位(ψ)为相同大小,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构成。即,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送方位(ψ)既可以是不同的大小,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一方的传送方位(ψ)也可以是与第三并联臂谐振器P3的传送方位(ψ)相同的大小。
无论是多个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为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一部分的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与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采用共振频率最低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并联臂谐振器传送方位(ψ)被设定得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大的构成,从而使共振频率最低且有助于过渡频带形成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共振频率最低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并联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得以提高,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得以提高。
另外,无论是多个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为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一部分的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与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采用共振频率最低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并联臂谐振器传送方位(ψ)被设定得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传送方位(ψ)大的构成,从而使共振频率最低且有助于过渡频带形成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并联臂谐振器的任一个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共振频率最低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并联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得以提高,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得以提高。
以下,对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的其它例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实际通用的功能的部件由通用的符号参照,且省略说明。另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通用参照图2~图4。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的电路图。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备梯型电路,该梯型电路具有连结输入端子6和输出端子7的串联臂10、被连接在串联臂10和接地电位之间的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在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具体地说,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在串联臂10中被相互串联地连接。在串联臂10中输入端子6和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之间连接有第一电感元件40。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和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之间连接有第二电感元件41。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和输出端子7之间连接有第三电感元件42。
在串联臂10和接地电位之间连接有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具体地说,第一并联臂13a被连接在串联臂10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和第二电感元件41的连接点、和接地电位之间。第二并联臂13b被连接在串联臂10的第二电感元件41和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连接点、和接地电位之间。在第一并联臂13a上配置有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在第二并联臂13b上配置有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配置于串联臂10的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以及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和分别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的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构成梯型电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作为一个弹性波元件被一体地形成。
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作为插入损失大的频带的第一衰减频带。第一衰减频带在低频侧和高频侧被分别形成,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电容形成。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电容形成。
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和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之间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一通频带。第一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第一通频带之中且插入损失大的频带即第二衰减频带。第二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产生的衰减极和第二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产生的衰减极所形成。
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第一通频带中的、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的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二通频带。第二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而且,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在第二衰减频带和第二通频带之间具有过渡频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具体地说,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由此,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
如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使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由此,能够在确保衰减量的状态下,提高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另外,能够减小通频带的插入损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具有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使具有最低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因此,提高了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具体地说,在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以及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在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上分别配置有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构成即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是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因此,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有助于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
图9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如图9所示,有助于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20°)大。由此,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其结果是,提高了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实现了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高的陡峭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有助于过渡频带形成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传播方位(ψ)在45°以下的范围内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即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大。因此,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TCF被减小。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涉及频率的制造公差增大,可以实现高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配置于串联臂10的电感元件的数量为三个、配置于串联臂10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为二个、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为二个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中,没有限定配置于串联臂的电感元件及串联臂谐振器的各自数量以及配置于并联臂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例如,配置于并联臂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和配置于串联臂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数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的基础上,进一步连接多个并联臂且在该多个并联臂上配置电感元件也可。
(第二实施例及第二比较例)
将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对应的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按照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要领进行制作。另外,在第二实施中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详细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S1   S2   P1   P2
  IDT对数(对)   60   60   48   51
  反射器对数(对)   10   10   10   10
  波长λ(μm)   4.025   3.945   3.805   3.744
  交叉宽度(μm)   110   110   112   109
  IDT duty   0.60   0.60   0.60   0.60
  反射器duty   0.60   0.60   0.60   0.60
  传播方位ψ(°)   30   10   10   10
作为第二比较例,除了将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全部设为10°,按照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一样的方式制作带阻滤波器。
测定所得到的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以及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自的阻抗特性,并且测定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二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图10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以及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阻抗特性。图10中标注符号S1的实线表示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S2的双点划线表示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P1的虚线表示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P2的点划线表示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阻抗特性。
如图10所示,对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进行比较时,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为最低的频率,成为(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共振频率)<(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共振频率)<(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反共振频率)。根据该结果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中,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由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决定。
图11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二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11中用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11中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二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是被搭载在具备日本的面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接收功能的手机的带阻滤波器。由于日本的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频带为UHF带(470~770MHz),所以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二通频带约470~800MHz。另外,由于在约800~900MHz附近存在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所以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二衰减频带约为898~925MHz。
因此,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使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通过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侧且去除手机的发送信号的功能。
如图11所示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相比第二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具体地说,在第二通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3dB的频率和在第二衰减频带的低频侧插入损失为50dB的频率之差(ΔF),在第二比较例(ΔF4)为66.7MHz,与之相对,在第二实施例(ΔF3)为63.6MHz,第二实施例的频率差(ΔF3)比第二比较例的频率差(ΔF4)小3.1MHz。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能够提高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另外,与第一实施例1一样,同样在约1.5GHz、约1.7GHz、约2.0GHz附近也存在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频带也位于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所以通过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去除这些手机的发送信号。因此,可以防止这些手机的发送信号相对于位于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后段的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的返回。这样,第二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不仅能够去除在约800~900MHz附近的手机的发送信号,而且能够去除在约1.5GHz、约1.7GHz、约2.0GHz附近的手机的发送信号,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手机发送信号和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干扰。
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其构成为,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20°)大,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为相同大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
即,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既可以是不同的大小,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任一方的传播方位(ψ)也可以是与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传播方位(ψ)相同的大小。
无论是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是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一部分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度且有助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使具有最低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提高具有最低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另外,无论是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一部分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采用将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设定得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任一个传播方位大的构成,使具有最低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任一个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提高了具有最低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了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12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如图12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除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以外,具有与图8所示的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一样的构成。
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作为插入损失大的频带的第一衰减频带。第一衰减频带在低频侧和高频侧被分别形成,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电容形成。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电容形成。
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和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之间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一通频带。第一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第一通频带中且插入损失大的频带即第二衰减频带。第二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产生的衰减极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产生的衰减极所形成。
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在第一通频带中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二通频带。第二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而且,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在第二衰减频带和第二通频带之间具有低频侧的过滤频带,在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具有高频带侧的过渡频带。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自传播方位(ψ=30°)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自传播方位(ψ=10°)大。由此,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机电耦合系数(k2)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其结果是,实现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高的陡峭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自传播方位(ψ)在45°以下的范围内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自传播方位(ψ)大。因此,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TCF被减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涉及频率的制造公差也增大,能够实现高的制造成品率。
(第三实施例及第三比较例)
将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按照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要领进行制作。另外,在第三实施中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详细如下述表3所示。
[表3]
  S1   S2   P1   P2
  IDT对数(对)   60   60   48   51
  反射器对数(对)   10   10   10   10
  波长λ(μm)   4.025   3.945   3.805   3.744
  交叉宽度(μm)   110   110   112   109
  IDT duty   0.60   0.60   0.60   0.60
  反射器duty   0.60   0.60   0.60   0.60
  传播方位ψ(°)   30   30   10   10
作为第三比较例,除了将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全部设为10°,以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一样的方式制作带阻滤波器。
接着,测定所得到的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自的阻抗特性(共振频率及反共振频率)。
在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以及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在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上分别配置有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有助于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由串联臂谐振器的频率特性、具体地说由串联臂谐振器的共振频率及反共振频率决定。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阻抗特性的图形。图13中标注符号S1的实线表示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S2的双点划线表示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P1的虚线表示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阻抗特性。附加符号P2的点划线表示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阻抗特性。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对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进行比较时,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为最低的频率。因此,对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反共振频率进行比较时,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一方频率低。根据该结果可知,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频率特性对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其次,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频率特性对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有影响。
测定所得到的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三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14表示测定结果。另外,图14中用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三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是被搭载于具备日本的面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接收功能的手机的带阻滤波器。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二通频带约为470~760MHz。另外,由于在约800~900MHz附近存在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所以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二衰减频带约为820~850MHz。
因此,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使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通过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侧而去除手机的发送信号的功能。
如图14所示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相比第三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具体地说,在第二通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2dB的频率和在第二衰减频带的低频侧插入损失为50dB的频率之差(ΔF),在第三比较例(ΔF6)为42.7MHz,与之相对,第三实施例(ΔF5)为37.6MHz这样,第三实施例的频率差(ΔF5)相比第三比较例的频率差(ΔF6)小5.1MHz。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传播方位(ψ)大,从而能够提高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图15同时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及第三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各插入损失、和从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起使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变化后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具体地说,图15中用点划线表示的图形表示将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传播方位(ψ)设为与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相同的10°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另外,图15中用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15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三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从图15所示的结果可知,不仅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频率特性、而且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频率特性也有助于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可以确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能够特别提高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另外,通过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大,可提高位于第二通频带和第二衰减频带之间的低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这是基于下述的理由。
图16是表示传播方位(ψ)分别为30°、0°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形。图16中用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传播方位(ψ)为30°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用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传播方位(ψ)为0°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
从图16可知,通过增大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且减小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从而使弹性波谐振器的共振频率和反共振频率为近似的值。由此,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因此,通过使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能够提高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另外,与第一实施例1一样,同样在约1.5GHz、约1.7GHz、约2.0GHz附近也存在手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频带也位于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所以通过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去除这些手机的发送信号。因此,可以防止这些手机的发送信号相对于位于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后段的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接收用TV调谐器的返回。这样,第三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不仅能够去除在约800~900MHz附近的手机的发送信号,而且能够去除在约1.5GHz、约1.7GHz、约2.0GHz附近的手机的发送信号,进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手机发送信号和面向移动设备广播服务的广播信号的干扰。
第三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其构成为,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传播方位(ψ=30°)、和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10°)大,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为相同大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
即,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既可以是不同的大小,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任一方的传播方位(ψ)也可以是与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相同的大小。
(第四实施方式)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的电路图。如图17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备梯型电路,该梯型电路具有连结输入端子6和输出端子7的串联臂10、被连接在串联臂10和接地电位之间的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2、S3。串联臂10和接地电位之间连接有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具体地说,在串联臂10的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和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连接点、和接地电位之间连接有第一并联臂13a。在第一并联臂13a上配置有第一电感元件50。另一方面,在串联臂10的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和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连接点、和接地电位之间连接有第二并联臂13b。在第二并联臂13b上配置有第二电感元件5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配置于串联臂10的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2、S3和分别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的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50、51形成梯型电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作为一个弹性波元件被一体地形成。
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作为插入损失大的频带的第一衰减频带。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50、51的电感和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电容形成。
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比第一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一通频带。第一通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50、51的电感形成。
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第一通频带中且插入损失大的频带即第二衰减频带。第二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反共振产生的衰减极所形成。
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在第一通频带中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二通频带。第二通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50、51的电感形成。
而且,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在第二衰减频带和第二通频带之间具有低频侧的过渡频带,在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具有高频侧的过渡频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中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具体地说,使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中有助于过滤频带形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的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由此,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
如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中有助于过渡频带形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使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由此,能够在确保衰减量的同时,提高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另外,能够减小通频带内的插入损失。
如本实施方式,在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且在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上配置有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50、51的带阻滤波器中,具有最高的反共振频率的串联臂谐振器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具有在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反共振频率中的最高的反共振频率的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使具有最高反共振频率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因此,实现了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高的陡峭性。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反共振频率中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反共振频率最高。因此,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有助于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如图18所示,使有助于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以外的串联臂谐振器即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20°)大。由此,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其结果是,实现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高的陡峭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有助于高频侧过渡频带形成的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传播方位(ψ)在45°以下的范围内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自传播方位(ψ)大,因此,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TCF被减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涉及频率的制造公差也增大,能够实现高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配置于串联臂10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为3个且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的电感元件的数量为2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中配置于串联臂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以及配置于并联臂的电感元件的数量不作限制。
(第四实施例及第四比较例)
将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对应的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按照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要领进行制作。另外,在第四实施中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详细如下述表4所示。
[表4]
  S1   S2   S3
  IDT对数(对)   89   83   90
  反射器对数(对)   4.5   4.5   4.5
  波长λ(μm)   2.2529   2.2647   2.2216
  交叉宽度(μm)   63   47   78
  IDT duty   0.40   0.40   0.40
  反射器duty   0.40   0.40   0.40
  传播方位ψ(°)   10   10   30
作为第四比较例,除了将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传播方位(ψ)全部设为10°,按照与上述第四实施例一样的方式制作带阻滤波器。
测定所得到的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各自的阻抗特性,并且测定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四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图19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各自的阻抗特性。图19中,标注符号S1的实线表示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S2的点划线表示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S3的虚线线表示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阻抗特性。
如图19所示,比较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的反共振频率时,成为(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反共振频率)<(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反共振频率)这种关系。根据该结果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中,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由反共振频率最高的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决定。
图20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四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测定结果。另外,图20中用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20中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四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如图20所示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相比第四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具体地说,在第一通频带中的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3dB的频率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40dB的频率之差(ΔF),在第四比较例(ΔF8)为197.4MHz,与之相对,在第四实施例(ΔF7)为185.7MHz,第四实施例的频率差(ΔF7)相比第四比较例的频率差(ΔF8)小11.7MHz。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反共振频率最高的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大,能够提高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第四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其构成为,将第一~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1~S3中的反共振频率最高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传播方位(ψ=30°)设定得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20°)大,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为相同大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即,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既可以是不同的大小,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中一方的传播方位(ψ)也可以是与第三串联臂谐振器S3的传播方位(ψ)相同的大小。
无论是多个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一部分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与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采用将反共振频率最高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设定得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的构成,使反共频率最高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与第四实施方式一样,使反共振频率最高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串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且使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另外,无论是多个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一部分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与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采用将反共振频率最高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串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设定得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任一个传播方位大的构成,使反共振频率最高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串联臂谐振器的任一个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与第四实施方式一样,使反共振频率最高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串联臂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使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第五实施方式)
图21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如图21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除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以外具有与图8所示的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一样的构成。
因此,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作为插入损失大的频带的第一衰减频带。第一衰减频带在低频侧和高频侧被分别形成,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电容形成。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电容形成。
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和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之间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一通频带。第一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第一通频带中插入损失大的频带即第二衰减频带。第二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产生的衰减极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产生的衰减极所形成。
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在第一通频带中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二通频带。第二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而且,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在第二衰减频带和第二通频带之间具有低频侧的过滤频带,在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具有高频带侧的过渡频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具体地说,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由此,使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
如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使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由此,能够确保衰减量的同时,提高通频带端部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另外,能够减小通频带内的插入损失。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使具有最高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因此,使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具体地说,在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以及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且在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上分别配置有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构成即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有助于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是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反共振频率。因此,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有助于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
如图21所示,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20°)大。由此,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其结果是,提高了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阻抗特性陡峭性,实现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高的陡峭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且有助于高频侧的过渡频带形成的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传播方位(ψ)在45°以下的范围内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即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传播方位(ψ)大。由此,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TCF被减小。因此,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涉及频率的制造公差增大,能够实现高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配置于串联臂10的电感元件的数量为3个且配置于串联臂10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为2个且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为2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中,配置于串联臂的电感元件及串联臂谐振器的各自的数量以及配置于并联臂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不作限制。例如,配置于并联臂的并联臂谐振器的数量和配置于串联臂的串联臂谐振器的数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除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外,还连接多个并联臂且在该多个并联臂上配置电感元件也可。
(第五实施例及第五比较例)
将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对应的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按照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要领进行制作。另外,在第五实施中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详细如下述表5所示。
[表5]
  S1   P1   P2   S2
  IDT对数(对)   160   45   85   130
  反射器对数(对)   16.5   16.5   16.5   16.5
  波长λ(μm)   2.5768   2.4965   2.4682   2.5882
  交叉宽度(μm)   160   45   85   130
  IDT duty   0.64   0.64   0.64   0.64
  反射器duty   0.64   0.64   0.64   0.64
  传播方位ψ(°)   20   20   20   30
作为第五比较例,除了将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全部设为20°,按照与上述第五实施例一样的方式制作带阻滤波器。
测定所得到的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自的阻抗特性,同时测定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五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图22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阻抗特性。图22中标注符号P1的实线表示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阻抗特性。附加符号P2的双点划线表示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S1的虚线表示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S2的点划线表示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阻抗特性。
如图22所示,对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进行比较时,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反共振频率为最高的频率,成为(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共振频率)<(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共振频率)<(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反共振频率)<(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反共振频率)这种关系。根据该结果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中,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由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决定。
图23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五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的测定结果。另外,图23中用实线所表的图形表示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五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如图23所示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相比第五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具体地说,如图23所示,在第一通频带中的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6dB的频率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50dB的频率之差(ΔF),在第五比较例(ΔF10)为57.5MHz,与之相对,在第五实施例(ΔF9)为46.0MHz,由此第五实施例的频率差(ΔF9)一方比第五比较例的频率差(ΔF10)小11.5MHz。
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频率中的最高的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能够使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高频侧的高频侧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第五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其构成为,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且有助于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20°)大,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为相同大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
即,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既可以是不同的大小,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任一方的传播方位(ψ)也可以是与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传播方位(ψ)相同的大小。
无论是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一部分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采用将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设定得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大,使具有最高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与第五实施方式一样,使具有最高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使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另外,无论是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互不相同的大小的构成,还是一部分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不同的大小的构成,通过采用将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设定得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任一个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使具有最高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任一个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与第五实施方式一样,使具有最高频率且有助于过渡频带的形成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使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第六实施方式)
图24为第六实施方式的弹性波元件的示意平面图。如图24所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除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以外具有与图8所示的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一样的构成。
因此,第六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作为插入损失大的频带的第一衰减频带。第一衰减频带在低频侧和高频侧被分别形成,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电容形成。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电容形成。
第六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低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和高频侧的第一衰减频带之间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一通频带。第一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第六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位于第一通频带中且插入损失大的频带即第二衰减频带。第二衰减频带主要由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产生的衰减极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产生的衰减极所形成。
第六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具有在第一通频带中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更靠低频侧且插入损失小的频带即第二通频带。第二通频带主要由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的电感形成。
而且,第六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在第二衰减频带和第二通频带之间具有低频侧的过滤频带,在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具有高频带侧的过渡频带。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自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自的传播方位(ψ=10°)大。由此,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自的机电耦合系数(k2)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自的机电耦合系数(k2)小。其结果是,实现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滤频带的滤波特性高的陡峭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的各传播方位(ψ)在45°以下的范围内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各自的传播方位(ψ)大。因此,位于比第二衰减频带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TCF被减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涉及频率的制造公差增大,能够实现高的制造成品率。
(第六实施例及第六比较例)
将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对应的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按照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要领进行制作。另外,在第六实施中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详细如下述表六所示。
[表6]
  S1   P1   P2   S2
  IDT对数(对)   160   45   85   130
  反射器对数(对)   16.5   16.5   16.5   16.5
  波长λ(μm)   2.5768   2.4965   2.4682   2.5882
  交叉宽度(μm)   160   45   85   130
  IDT duty   0.64   0.64   0.64   0.64
  反射器duty   0.64   0.64   0.64   0.64
  传播方位ψ(°)   10   30   30   10
作为第六比较例,除了将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全部设为10°,按照与上述第六实施例一样的方式制作带阻滤波器。
接着,测定所得到的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各自的阻抗特性(共振频率及反共振频率)。
在串联臂10上配置有第一~第三电感元件40~42以及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且在第一及第二并联臂13a、13b上分别配置有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本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中,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有助于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由并联臂谐振器的频率特性、具体地说由并联臂谐振器的共振频率及反共振频率决定。
图25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以及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阻抗特性的图形。图25中标注符号S1的实线表示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S2的双点划线表示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2的阻抗特性。标注符号P1的虚线表示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阻抗特性。附加符号P2的点划线表示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阻抗特性。
在第六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对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进行比较时,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共振频率是最高的频率。因此,比较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共振频率和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共振频率时,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共振频率一方频率高。根据该结果可知,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频率特性最有助于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其次,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频率特性有助于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
测定所得到的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和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26及图27表示测定结果。图27为放大图26所示的图形的一部分的图形。另外,图26及图27中用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如图26及图27所示可知,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相比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高。根据该结果可知,通过使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提高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陡峭性。
图28中同时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及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各自的插入损失、和从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使并联臂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变化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具体地说,图28中用点划线表示的图形表示将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传播方位(ψ)设为与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相同的10°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另外,图28中用实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六实施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图28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图形表示第六比较例的带阻滤波器的插入损失。
根据图28所示的结果可知,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两方的频率特性有助于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通过使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能够特别提高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
具体地说,如图28所示,在高频侧的通频带的低频侧插入损失为4dB的频率与衰减频带的高频侧插入损失为40dB的频率之差(ΔF),在第六实施例中(ΔF11)为24.5MHz,在第六比较例(ΔF12)为25.7MHz,在仅将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中的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传播方位(ψ)设为与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相同的10°的带阻滤波器中,ΔF13=25.0MHz。
另外,通过使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大,从而能够提高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的理由与第三实施例一样。
即,从图16可知,通过增大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ψ),减小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从而使弹性波谐振器的共振频率和反共振频率为近似的值。因此,阻抗特性的陡峭性提高。因此,通过使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传播方位(ψ)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大,能够使位于第二衰减频带的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滤波特性的陡峭性提高。
第六实施方式的带阻滤波器其构成为,使具有在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反共振频率和第一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1、P2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频率且有助于位于第二衰减频带高频侧的高频侧的过渡频带的形成的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的传播方位(ψ=30°)、和第二并联臂谐振器P2的传播方位(ψ=30°),比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10°)大,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为相同大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
即,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既可以是不同的大小,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任一方的传播方位(ψ)也可以是与第一及第二串联臂谐振器S1、S2的传播方位(ψ)相同的大小。
符号说明
1……带阻滤波器
2……基板
2a……主面
3……弹性波元件
5……层压树脂层
6……输入端子
7……输出端子
10……串联臂
11……第一电感元件
12……第二电感元件
13a……第一并联臂
13b……第二并联臂
13c……第三并联臂
14、17、20……IDT
14a、14b……梳齿电极
15、16、18、19、21、22……格栅反射器
30……压电基板
30a……主面
31……介电体层
31a……开口
32……电极结构
33……连接导体
34……外部电极
40……第一电感元件
41……第二电感元件
42……第三电感元件
50……第一电感元件
51……第二电感元件
P1……第一并联臂谐振器
P2……第二并联臂谐振器
P3……第三并联臂谐振器
S1……第一串联臂谐振器
S2……第二串联臂谐振器
S3……第三串联臂谐振器

Claims (11)

1.一种带阻滤波器,其具备梯型电路结构,
该梯型电路结构具有:
串联臂,其连结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
并联臂,其被连接在所述串联臂和接地电位之间;
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其被设置在所述串联臂及所述并联臂中的至少一方;
电感元件,其被设置在所述串联臂及所述并联臂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带阻滤波器具有:第一衰减频带、与所述第一衰减频带邻接的第一通频带、位于所述第一通频带之中的第二衰减频带、与所述第二衰减频带邻接的过渡频带,其中,
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所述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具有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不同的共振频率,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共振频率最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2.一种带阻滤波器,其具备梯型电路结构,
该梯型电路结构具有:
串联臂,其连结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
并联臂,其被连接在所述串联臂和接地电位之间;
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其被设置在所述串联臂及所述并联臂中的至少一方;
电感元件,其被设置在所述串联臂及所述并联臂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带阻滤波器具有:第一衰减频带、与所述第一衰减频带邻接的第一通频带、位于所述第一通频带之中的第二衰减频带、与所述第二衰减频带邻接的过渡频带,其中,
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所述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由此,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有助于所述过渡频带的形成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小,
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具有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不同的共振频率,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共振频率最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在所述串联臂上配置有多个所述电感元件,所述并联臂被设置有多个,在所述多个并联臂上分别配置有所述弹性波谐振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带阻滤波器,其中,
在所述串联臂上配置有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在所述并联臂上配置有所述电感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弹性波谐振器具有与其它弹性波谐振器不同的反共振频率,所述多个弹性波谐振器中的反共振频率最高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在所述串联臂上配置有所述弹性波谐振器,在所述并联臂上配置有所述弹性波谐振器,在所述串联臂及所述并联臂的至少一方配置有所述电感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具有在所述串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反共振频率和在所述并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共振频率中的最低的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在所述串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在所述并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具有在所述串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反共振频率和在所述并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共振频率中的最高的频率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其它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在所述并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比在所述串联臂所配置的所述弹性波谐振器的传播方位大。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阻滤波器,其中,
所述弹性波谐振器为弹性边界波谐振器。
CN2009801255630A 2008-06-30 2009-05-21 带阻滤波器 Active CN102077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0565 2008-06-30
JP2008170565 2008-06-30
PCT/JP2009/002243 WO2010001522A1 (ja) 2008-06-30 2009-05-21 帯域阻止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7465A CN102077465A (zh) 2011-05-25
CN102077465B true CN102077465B (zh) 2013-06-12

Family

ID=41465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55630A Active CN102077465B (zh) 2008-06-30 2009-05-21 带阻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73221B2 (zh)
EP (1) EP2299595A4 (zh)
JP (1) JP5041063B2 (zh)
CN (1) CN102077465B (zh)
WO (1) WO2010001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5959B (zh) * 2010-01-28 2016-05-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调谐滤波器
JP4835814B2 (ja) * 2010-03-01 2011-12-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DE102010048965B4 (de) 2010-10-20 2015-01-22 Epcos Ag Bandsperrfilter mit einer Serienverschaltung von zumindest zwei pi-Gliedern
CN102959860B (zh) * 2011-04-12 2016-03-23 天工松下滤波方案日本有限公司 弹性波元件和使用它的天线共用器
CN103004085B (zh) * 2011-06-23 2015-04-15 天工松下滤波方案日本有限公司 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及使用该弹性波滤波器的天线双工器
WO2012176508A1 (ja) 2011-06-23 2012-1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分波器
JP5873307B2 (ja) * 2011-11-21 2016-03-0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および分波器
CN106253877B (zh) 2011-11-30 2019-03-08 天工滤波方案日本有限公司 梯型弹性波滤波器和天线共用器
CN102833689B (zh) * 2012-08-21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射频信号的收发方法
CN103929148B (zh) * 2013-01-11 201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插损压电声波带通滤波器及实现方法
US9281799B2 (en) * 2013-02-06 2016-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lip chip type saw band reject filter design
KR101793055B1 (ko) 2014-06-27 2017-11-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래더형 필터
DE102014109264B4 (de) 2014-07-02 2017-11-16 Snaptrack, Inc. Resonatorschaltung mit erweiterten Freiheitsgraden, Filter mit verbesserter Abstimmbarkeit und Duplexer mit verbesserter Abstimmbarkeit
CN107112971B (zh) * 2014-11-11 2020-12-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变滤波电路、rf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JP6323348B2 (ja) * 2015-01-23 2018-05-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装置
US11145982B2 (en) * 2016-06-30 2021-10-12 Hrl Laboratories, Llc Antenna loaded with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WO2018030277A1 (ja) * 2016-08-09 2018-02-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マルチプレクサ、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及び通信装置
WO2018097203A1 (ja) * 2016-11-25 2018-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マルチプレクサ、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WO2018142812A1 (ja) * 2017-02-06 2018-08-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装置、デュプレクサ及びフィルタ装置
US20220069803A1 (en) * 2018-12-21 2022-03-03 Kyocera Corporation Elastic wave device, splitt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727564B (zh) * 2018-12-28 2024-01-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滤波器装置以及多工器
JP2020123854A (ja) * 2019-01-30 2020-08-13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KR20200131528A (ko) * 2019-05-14 2020-11-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체적 음향 공진기를 포함하는 필터
JP7352855B2 (ja) * 2019-08-21 2023-09-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分波器
CN110798169A (zh) * 2019-10-11 2020-02-14 天津大学 一种滤波电路及提高滤波电路性能的方法和信号处理设备
CN110768641A (zh) * 2019-10-11 2020-02-07 天津大学 一种滤波电路及提高滤波电路性能的方法和信号处理设备
WO2022019169A1 (ja) * 2020-07-21 2022-01-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ラダー型フィルタ
WO2022075415A1 (ja) * 2020-10-08 2022-04-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装置
CN113114154A (zh) * 2021-03-01 2021-07-13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横向模式抑制的声表面波谐振器
WO2022227347A1 (zh) * 2021-04-26 2022-11-03 安徽安努奇科技有限公司 带阻滤波器与多频带阻滤波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931A (zh) * 2001-12-19 2003-07-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表面弹性波元件和具备该元件的双工器
CN1894850A (zh) * 2003-12-16 2007-01-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声界面波装置
CN101199115A (zh) * 2005-06-17 2008-06-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模薄膜弹性波谐振器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8475A (ja) * 1993-03-10 1994-09-22 Fujitsu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JPH07283688A (ja) * 1994-04-07 199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ー
US5632909A (en) * 1995-06-19 1997-05-27 Motorola, Inc. Filter
US5654680A (en) * 1996-01-30 1997-08-05 Motorola, Inc. Saw-based ladder filter including multiple coUpling coefficients (K2), Method therefor and radio incorporating same
JPH1065489A (ja) * 1996-08-13 1998-03-06 Hitachi Ltd 弾性表面波素子を用いたフィルタおよび該フィルタを用いたアンテナ分波器
JPH1065490A (ja) 1996-08-26 1998-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Saw帯域阻止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電子機器
JPH11346141A (ja) * 1998-05-29 1999-12-14 Kyocera Corp 弾性表面波装置
JP2003332881A (ja) * 2002-05-14 2003-11-21 Nrs Technology Kk 弾性表面波デバイス
JP2004129238A (ja) * 2002-09-10 2004-04-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帯域阻止型フィルタ、フィルタ装置、アンテナ共用器、通信機器
US6879224B2 (en) * 2002-09-12 2005-04-12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filter and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
JP4170865B2 (ja) * 2002-09-18 2008-10-22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Sawフィルタ
WO2004070946A1 (ja) 2003-02-10 2004-08-1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弾性境界波装置
JP3827232B2 (ja) * 2003-05-13 2006-09-27 Tdk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分波器
JPWO2007007475A1 (ja) * 2005-07-13 2009-01-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JP4697229B2 (ja) * 2005-11-01 2011-06-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US20070159274A1 (en) * 2005-12-26 2007-07-12 Tatsunori Onzuka SAW filter and portable terminal
DE102006022580B4 (de) * 2006-05-15 2014-10-09 Epcos Ag Elektrisches Bauelement
JP4752914B2 (ja) * 2006-12-14 2011-08-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EP1976116A1 (en) * 2007-03-29 2008-10-01 Laird Technologies AB A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a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WO2009119007A1 (ja) * 2008-03-27 2011-07-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931A (zh) * 2001-12-19 2003-07-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表面弹性波元件和具备该元件的双工器
CN1894850A (zh) * 2003-12-16 2007-01-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声界面波装置
CN101199115A (zh) * 2005-06-17 2008-06-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模薄膜弹性波谐振器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90026A1 (en) 2011-04-21
WO2010001522A1 (ja) 2010-01-07
CN102077465A (zh) 2011-05-25
EP2299595A4 (en) 2013-01-23
EP2299595A1 (en) 2011-03-23
JP5041063B2 (ja) 2012-10-03
JPWO2010001522A1 (ja) 2011-12-15
US8773221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7465B (zh) 带阻滤波器
CN107005217B (zh) 梯型滤波器、弹性波滤波器模块以及双工器
JP5262413B2 (ja) マルチバンドデュプレクサモジュール
EP2093881B1 (en) Elastic wave filter device
US7501912B2 (en) General matching network for acoustic wave filters and acoustic resonators
US8648672B2 (en) Filter, portab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0280611B1 (ko) 탄성표면파장치
CN102334291B (zh) 梯型弹性波滤波器
JP2010062816A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
WO2011061904A1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アンテナ共用器
KR100269016B1 (ko) 탄성표면파장치
US20010013817A1 (en)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US8106725B2 (en) Acoustic wave filter device
US20220173718A1 (en) Surface acoustic wave resonator, filte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155624B (zh) 接收滤波器、分波器以及通信装置
US6366179B1 (en)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 having two filters with more IDTs in the lower frequency filter
CN110771040B (zh) 弹性波滤波器装置、复合滤波器装置以及多工器
JP3741787B2 (ja) 分波器
CN116827296B (zh) 弹性波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1649B (zh) 滤波器
CN117118390B (zh) 弹性波滤波器
WO2022019284A1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KR20050080798A (ko) 적층형 유전체 필터
CN117134731A (zh) 弹性波装置及包含所述弹性波装置的模块
CN116527011A (zh) 一种混合型带宽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