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3245B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3245B
CN102073245B CN201010221312.7A CN201010221312A CN102073245B CN 102073245 B CN102073245 B CN 102073245B CN 201010221312 A CN201010221312 A CN 201010221312A CN 102073245 B CN102073245 B CN 102073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loose
image
exemplary embodim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13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3245A (zh
Inventor
高岛义行
久家秀喜
松本卓士
上原大洋
夏目真吾
关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73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3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2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布置为面向图像载体并在表面上保持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显影壳体,其具有保持部件安装单元并且容纳显影剂;显影剂容器,其通过入口与显影壳体连接并收容流入显影壳体的显影剂;分隔部件,其布置在显影剂容器中并分隔显影剂容器的内部空间;以及疏松部件,其具有疏松部分和拉动部分,疏松部分布置在显影剂容器中以沿着用于分隔显影剂容器的内部空间的分隔部件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延伸,拉动部分与疏松部分连接并且从形成在显影剂容器中的疏松拉动口延伸到显影剂容器的外部,其中,当拉出拉动部分时,疏松部分移动以疏松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JP-A-2008-268881披露了一种与显影装置有关的技术,该显影装置可拆除地安装在诸如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中。
根据JP-A-2008-268881中所披露的技术(特别是[0034]、[0037]~[0038]、图3和图4),显影单元(Gk)具有第一搅拌室(3)和第二搅拌室(4),其中在对待供给到显影辊(G1k)的显影剂搅拌的同时进行传送,并且用于收容初始显影剂的初始显影剂容器(9)与远离显影辊(G1k)的第二搅拌室(4)的上侧连接,该初始显影剂包含以预定比率混合的调色剂和载体。在初始显影剂收容在初始显影剂容器(9)中的状态下,通过膜密封件(FS)密封第二搅拌室(4)与初始显影剂容器(9)之间的间隙,并且用户拉出膜密封件以使得初始显影剂容器(9)中的显影剂流入第二搅拌室(4)中。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布置为面向图像载体,所述图像载体具有形成有潜像的表面,并且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在其表面上保持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显影壳体,其具有保持部件安装单元并且容纳显影剂,其中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中;显影剂容器,其通过入口与所述显影壳体连接,并且收容流入所述显影壳体的显影剂;分隔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并且分隔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空间;以及疏松部件,其具有疏松部分和拉动部分,所述疏松部分布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以沿着用于分隔所述显影剂容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分隔部件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延伸,所述拉动部分与所述疏松部分连接并且从形成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疏松拉动口延伸到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外部,其中,当拉出所述拉动部分时,所述疏松部分移动以疏松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中,所述分隔部件具有这样的上端:所述上端位于比形成在所述显影剂容器的侧壁中的所述疏松拉动口高的位置处,并且从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底部到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上端沿着所述分隔部件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布置所述疏松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中,所述显影壳体具有布置在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的下侧以邻近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的第一搅拌室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搅拌室的侧部以邻近于所述第一搅拌室的第二搅拌室,其中,显影辊、所述第一搅拌室以及所述第二搅拌室按所叙述的顺序设置,所述入口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显影剂容器通过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连接,并且所述显影剂容器通过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搅拌室连接,并且从所述显影剂容器的上端部到对应于所述第二入口的位置沿着所述分隔部件的侧表面布置所述疏松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中,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比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上端低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密封部件,在显影剂收容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件封闭所述入口,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可移除地支撑在所述显影壳体上,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疏松部件的所述拉动部分连接,并且当拉出所述拉动部分时所述密封部件被拉出以从所述显影壳体上移除所述密封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中,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所述疏松部分的位于所述疏松拉动口侧的端部从所述疏松拉动口向所述分隔部件侧延伸,并且还向所述疏松拉动口与所述分隔部件之间的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底部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中,所述入口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疏松部件从所述分隔部件侧延伸到所述底部侧的位置而言布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接触部件,其布置在所述疏松拉动口处,并且当拉出所述疏松部件时所述接触部件以预定的接触压力与所述拉动部分和所述疏松部分接触,以清洁所述拉动部分和所述疏松部分,在拉出所述疏松部件的状态下所述接触部件密封所述疏松拉动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中,所述接触部件包括:清洁单元,其由织物形成并且与所述疏松部件接触;以及压力施加单元,其由支撑所述清洁单元且产生接触压力的弹性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中,所述疏松部分沿着与所述分隔部件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相交叉的方向移动以疏松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旋转式图像载体;潜像形成装置,其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根据第一或第二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将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所述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所述可视图像转印到介质上,所述显影装置已基于所述潜像使用显影剂对所述可视图像进行显影;以及定影装置,其将所述可视图像定影在所述介质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十或第十一方面,与所述疏松部件未布置在显影剂容器中的构造相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抑制结块显影剂流入所述显影壳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拉出所述疏松部件时,所述疏松部分可以移动到所述分隔部件的上端,从而也可以疏松位于上部的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疏松下侧的第二流入口附近的显影剂,从而可以防止显影剂在显影剂容器的途中某处堵塞,于是显影剂可以顺滑地流入第二流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第一流入口位于比所述分隔部件的上端高的位置处的情况相比,所述疏松部件可以移动到比第一流入口更高的位置,因此可以抑制未疏松的显影剂流入第一流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密封部件和所述疏松部件可以被一体地拉出,与分别单独拉出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作业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所述疏松部件从所述疏松拉动口向底部侧延伸的情况相比,防止所述疏松部件的疏松载荷叠加在当开始拉出所述密封部件时的载荷上,并且可以减少拉出开始时的载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防止未被所述疏松部件疏松的显影剂流入流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未设置所述接触部件的情况相比,当拉出所述疏松部件时,可以清洁所述疏松部件。此外,可以抑制粘附到拉出疏松部件的显影剂造成的污染,并且可以密封所述疏松拉动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与未使用织物制清洁单元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加增强清洁性能,而且,与未使用压力施加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得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疏松部件更加稳定地接触。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简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当从斜后方看去时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当从图4中的箭头V的方向看图4的状态时的简图;
图6是示出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前拉出K颜色处理单元的状态的简图;
图7是示出在拆除所有处理单元的状态下单元安装部分的透视图;
图8是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侧的被连接端子部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的透视图;
图10A和10B是当从图9中的箭头X的方向观看图9中的处理单元时的简图,其中,图10A是示出整个处理单元的简图,并且图10B是后端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1A和11B是当从前侧右斜上方观看显影单元时显影单元的透视图,其中,图11A是整个显影单元的透视图,并且图11B是显影单元的前端部的放大图;
图12是示出当从前侧左斜上方观看显影单元时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13是显影单元的截面图;
图14A至14C是示出显影单元主体的主要部分的简图,其中,图14A是在拆除显影辊和初始显影剂容器的状态下显影单元主体的透视图,图14B是示出供给螺旋推运器的透视图,并且图14C是示出混合螺旋推运器的透视图;
图15A和15B是连接端子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其中,图15A是示出在连接端子未与主体侧的被连接端子部分连接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简图,并且图15B是示出在连接端子与主体侧的被连接端子连接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简图;
图16是示出从处理单元拆除保护部件的状态的简图;
图17A和17B是分别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存储介质的平面图和透视图;
图18A至18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部件的简图,其中,图18A是当从斜下方看去时保护部件的透视图,图18B是示出当从斜上方看去时保护部件的透视图,并且图18C是示出保护连接端子的透视图;
图19A至19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中待识别的被识别部分和待限制的被限制部分与单元安装部分中的识别单元和限制单元之间的关系的简图,其中,图19A是示出这样状态的简图,即在该状态下开始被限制部分与限制单元之间的接合,图19B是示出在从图19A所示的状态插入处理单元且被限制部分与限制单元彼此接合的状态下开始被识别部分与识别单元之间的接合的状态的简图,并且图19C是示出完成处理单元的安装从而识别单元与被识别部分彼此接合并且解除被限制部分与限制单元之间的接合的状态的简图;
图20是示出在疏松部件和密封部件安装在显影单元中的状态下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21是示出从图20所示的状态拆除显影剂容器的上盖的状态的简图;
图22是示出当从图21中的箭头XXII的方向看去时图21中的状态的简图;
图23是示出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4是沿着图23中的线XXIV-XXIV截取的截面图;
图25是示出显影剂容器的前端的入口的主要部分的简图;
图26A至26C是示出显影剂容器的前端部的简图,其中,图26A是示出整个前端部的简图,图26B是示出前端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并且图26C是示出拆除接触部件的状态的简图;
图27A和27B是示出接触部件的简图,其中,图27A是接触部件的分解图,并且图27B是示出接触部件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8A至28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部件的简图,其中,图28A是示出拆除密封部件之前的状态的简图,图28B是示出正在拆除密封部件的状态的简图,并且图28C是示出已拆除密封部件的状态的简图;
图29A至29E是示出固定疏松部件和显影剂容器的方法的简图,其中,图29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图29B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图29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图29D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并且图29E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
图30A至30C是示出拉出示例性实施例的疏松部件的过程的简图,其中,图30A是示出将疏松部件从图24所示的状态向前侧拉出的状态的简图,图30B是示出将疏松部件从图30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侧拉出的状态的简图,并且图30C是示出将疏松部件从图30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侧拉出的状态的简图;以及
图31A和31B是示出处理单元的被识别部分和被限制部分与单元安装单元的识别单元和限制单元之间的关系的简图,其中,图31A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的简图,并且图31B是示出被限制部分和限制单元布置在示例性实施例的相对侧的状态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述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使下面的描述易于理解,在各图中,将前后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左右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上下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并且将由箭头X、-X、Y、-Y、Z和-Z表示的方向或侧分别定义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和下方,或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此外,在各图中,“圆圈(○)中带有点(·)”的符号表示从纸面的背面指向纸面的正面的箭头,并且“圆圈(○)中带有×”的符号表示从纸面的正面指向纸面的背面的箭头。
在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示出除了必要描述的部件之外的其他部件。
[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简图。
在图1和图2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实例的复印机U具有自动文档输送器U1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用于支撑自动文档输送器U1且在上端具有透明文档读取面PG。
在图1中,作为当更换某部分等时打开/关闭的开闭部件实例的前盖Ua以可打开/可关闭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的前面上。
在图2中,自动文档输送器U1具有文档供给单元TG1和文档排出单元TG2。待复印的多页文档Gi堆叠且容纳在文档供给单元TG1中,并且从文档供给单元TG1供给且通过文档读取面PG上的文档读取位置上方的文档Gi被排出到文档排出单元TG2。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具有操作单元UI、曝光光学系统A等,用户使用操作单元UI输入操作指示信号以开始图像形成操作等。
固态图像拾取器件CCD通过曝光光学系统A将来自下述文档的反射光转换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电信号:即,在自动文档输送器U1中被供给到文档读取面PG上的文档或手动放置在文档读取面PG上的文档。
图像处理器IPS将从固态图像拾取器件CCD输入的RGB电信号转换成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青色)(C)的图像信息,暂时存储该图像信息,并且在预定定时(时刻)将该图像信息作为用于形成潜像的图像信息输出到潜像形成电路DL。
当文档图像是所谓的单色图像时,仅将黑色(K)图像信息输入到潜像形成电路DL。
潜像形成电路DL具有对应于各种颜色Y、M、C和K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并且在预定定时将与输入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信号输出到潜像形成装置ROS。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用于形成Y、M、C和K各种颜色的可视图像的可视图像形成装置Uy、Um、Uc、Uk布置在潜像形成装置ROS的上方。
Y可视图像形成装置Uy具有作为图像载体实例的旋转式感光体PRy、充电器CRy、显影装置Gy和作为图像载体清洁单元实例的感光体清洁器CLy。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视图像形成装置Uy构造为作为一体地可拆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的可拆除单元的实例的处理单元。
可视图像形成装置Um、Uc和Uk构造为与Y可视图像形成装置Uy具有相同的构造。
在图2和图3中,充电器CRy、CRm、CRc、CRk分别对感光体PRy、PRm、PRc、PRk进行充电,然后,通过从潜像形成装置ROS发出的Y、M、C、K的各个潜像写入光束Ly、Lm、Lc、Lk在感光体PRy、PRm、PRc、PRk的表面上在图像写入位置Q1y、Q1m、Q1c、Q1k处形成静电潜像。利用显影剂(显像剂)在显影区域Q2y、Q2m、Q2c、Q2k将感光体PRy、PRm、PRc、PRk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作为可视图像实例的各颜色调色剂图像,该显影剂保持在作为显影装置Gy、Gm、Gc、Gk的显影剂保持体的实例的显影辊R0y、R0m、R0c、R0k上。
将各个显影后的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与作为中间转印部件实例的中间转印带B接触的一次转印区域Q3y、Q3m、Q3c、Q3k。在预定定时从控制器C所控制的电源电路E向一次转印单元T1y、T1m、T1c、T1k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一次转印电压,所述一次转印单元布置在一次转印区域Q3y、Q3m、Q3c、Q3k中中间转印带B的背面侧。
一次转印单元T1y、T1m、T1c、T1k将感光体PRy至PRk上的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作为中间转印部件的实例的中间转印带B上。感光体清洁器CLy、CLm、CLc、CLk对一次转印之后感光体PRy、PRm、PRc、PRk表面上的残留物或附着物进行清洁。通过作为残留物传送部件实例的排出螺旋推运器HAy至HAk将感光体清洁器CLy至CLk所回收的物质送出且回收到回收容器(未示出)中。
充电器CRy、CRm、CRc、CRk对感光体PRy、PRm、PRc、PRk清洁后的表面重新充电。
作为中间转印装置实例的带组件BM布置在感光体PRy至PRk的上方。带组件BM具有中间转印带B、作为中间转印部件驱动部件实例的带驱动辊Rd、作为张力施加部件实例的张紧辊Rt、作为蛇行防止部件实例的步移辊Rw、作为从动部件实例的惰辊Rf、作为二次转印对置部件实例的支承辊T2a以及一次转印单元T1y、T1m、T1c、T1k。各个辊子Rd、Rt、Rw、Rf和T2a可旋转地支撑中间转印带B。
作为二次转印部件实例的二次转印辊T2b布置为面向中间转印带B的与支承辊T2a接触的表面。支承辊T2a和二次转印辊T2b构成二次转印单元T2。此外,二次转印辊T2b面向中间转印带B的区域构成二次转印区域Q4。
一次转印单元T1y、T1m、T1c、T1k在一次转印区域Q3y、Q3m、Q3c、Q3k将单色或多色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且叠加在中间转印带B上,然后将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
一次转印单元T1y至T1k、中间转印带B、二次转印单元T2等构成将形成在感光体PRy至PRk上的图像转印到介质上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印装置T1+T2+B。
作为引导部件实例的左右一对导轨GR设置在可视图像形成装置Uy至Uk下方的三层的每层中,并且作为纸张供给托盘实例的供纸托盘TR1至TR3以可沿着前后方向插入和取出的方式安装在各对导轨GR上。通过作为介质拾取部件实例的拾取辊Rp拾取作为容纳在供纸托盘TR1至TR3中的介质的实例的记录纸张S,并且通过作为介质分离部件实例的分离辊Rs将记录纸张S一张接一张地分离。通过作为介质传送部件实例的多个传送辊Ra沿着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的纸张传送路径SH传送每页记录纸张S。由传送辊Ra传送的记录纸张S布置在二次转印区域Q4的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并且将记录纸张S供给到定位辊Rr处,该定位辊Rr是用于调节有关记录纸张S被传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的传送定时的定时调节部件的实例。纸张传送路径SH、纸张传送辊Ra、定位辊Rr等构成纸张传送装置SH+Ra+Rr。
定位辊Rr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B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的定时一致地将记录纸张S传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当记录纸张S穿过二次转印区域Q4时,支承辊T2a接地,并且从控制器C控制的电源电路E向二次转印单元T2b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二次转印电压。此时,二次转印单元T2将中间转印带B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
作为中间转印部件清洁单元实例的带清洁器CLb清洁二次转印之后的中间转印带B。
将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传送到定影装置F中作为加热定影部件实例的加热辊Fh与作为加压定影部件实例的加压辊Fp之间接触区域的定影区域Q5,并且当记录纸张S穿过定影区域时进行加热和定影。将加热且定影后的记录纸张S从作为介质排出部件实例的排出辊Rh排出到作为介质排出单元实例的排纸张盘TRh。
加热辊Fh的表面通过防粘剂涂覆装置Fa覆有防粘剂,以使得记录纸张S可以顺滑地与加热辊分离。
作为在其中容纳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各种显影剂材料的显影剂容纳容器的实例的显影剂盒Ky、Km、Kc、Kk布置在带组件BM的上方。根据每个显影装置Gy、Gm、Gc、Gk中显影剂的消耗将容纳在每个显影剂盒Ky、Km、Kc、Kk中的显影剂补给到各个显影装置Gy、Gm、Gc、Gk中。(处理单元和单元安装部分的描述)
图4是示出当从斜后方看去时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箭头V的方向截取的视图,图6是示出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前拉出K颜色处理单元的状态的简图,并且图7是示出在从单元安装部分拆除所有处理单元的状态下单元安装部分的透视图。
在图4至图7中,作为可拆除部件安装部分实例的单元安装部分1支撑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机U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的潜像形成装置ROS的上方。单元安装部分1具有作为安装部分主体实例的与Y、M、C和K处理单元UY至UK相对应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单元支撑部分2。
在图7中,作为沿着单元支撑部分2延伸且使单元支撑部分2通过其彼此隔离的分隔部分实例的壁3形成在每个单元支撑部分2的左右两侧。各个处理单元UY至UK的前端安装在其中的凹状前端安装部分4形成在每个单元支撑部分2的前端部。由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从潜像形成装置ROS发出的每种潜像形成光Ly至Lk穿过其的贯通孔构造的光通过口6形成在每个单元支撑部分2的左侧。倾斜引导面7构造为向右侧向下倾斜,并且引导可拆除地安装的各个处理单元UY至UK的底面。
在图4至图7中,作为识别单元实例的向后突出的颜色识别引导件8形成在每个单元支撑部分2的后端部的右侧。在图5和图7中,Y、M、C、K颜色识别引导件8y、8m、8c和8k设置有识别路径9y、9m、9c和9k,以识别是否配合好待安装的处理单元UY至UK。识别路径9y、9m、9c和9k分别形成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且向右凹陷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Y、M、C和K的识别路径9y至9k按顺序依次从下侧向上侧在高度上偏移。
在图7中,向左突出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游动限制引导件11作为移动限制单元的实例形成在Y、M、C、K每个单元支撑部分2的右侧的直立壁3的前端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前后一对干涉肋12y、12m作为识别干涉部分的实例形成在Y和M游动限制引导件11y、11m的上表面上。
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侧的被连接端子部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5、图7和图8中,作为被连接部分的实例的主体侧连接器13安装在单元支撑部分2的后端部的左侧。主体侧连接器13具有作为被连接端子的实例的向上突出的连接器端子14,并且每个连接器端子14由金属材料形成且设计为可弹性变形的板簧状。每个主体侧连接器13通过作为传输线的实例的线束16电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的控制器C。通过小型信息处理装置,所谓的微型计算机构造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U的控制器C,并且控制器C具有用于与外部进行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调节输入/输出信号电平等的I/O、用于存储执行必要处理的程序、数据等的ROM、用于临时存储所需数据的RAM、HDD、用于执行与存储在ROM或HDD中的程序相对应的处理的CPU、时钟振荡器等。控制器通过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处理单元的描述)
图9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的透视图,并且图10A和10B是示出当沿着图9中的箭头X的方向观看处理单元时处理单元的简图,其中,图10A是示出处理单元的总体构造的简图,并且图10B是处理单元的后端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接下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UY至UK。由于各个处理单元UY至UK具有相同的构造,详细描述Y颜色处理单元UY,并且从下面的描述中省略其他颜色的其他处理单元UM至UK的详细描述。
(感光体清洁器单元的描述)
在图4、图6以及图9中,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UY具有布置在感光体PRy的左侧的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在其中收容感光体清洁器CLy。在图9和图10A中,作为回收物排出单元实例的排出筒22安装在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的前端以向前延伸,并且向下敞开的回收物排出口22a如图10A所示形成在排出筒22的前端。当在处理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的状态下关闭前侧面板Ua时,排出筒22的回收物排出口22a可以连接到布置在前侧面板Ua的内侧的回收容器(未示出)。从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延伸的排出螺旋推运器HAy的前端安装在排出筒22中,并且将排出螺旋推运器Hay所传送的回收物从回收物排出口22a排出到回收容器。
在图9中,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PRy的前后一对轴承部分23一体地形成在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的前后端部。作为当作业者握持处理单元UY至UK时使用的操作单元的实例的把手24安装在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的前端部的下端。如图9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把手24安装为可绕其下端旋转。
此外,作为推压支撑部分的实例的跟随弹簧支撑部分25形成在每个轴承部分23的右上端部。在图9中,仅示出了后侧的跟随弹簧支撑部分25,然而,前侧的跟随弹簧支撑部分25布置在把手24的后侧,并且与后侧的跟随弹簧支撑部分25具有相同的构造,从而从插图中省略了前侧的跟随弹簧支撑部分25。
在图9、图10A和10B中,联轴器26安装在感光体PRy的后端,该联轴器26是在安装处理单元UY的状态下向其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的实例。联轴器26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上的联轴器(未示出)接合,借此将驱动力从驱动力源传递到联轴器26。
在图9中,作为被定位部件的实例的定位帽27安装在感光体PRy的前端。定位帽27具有形成在前端的凹部,并且在关闭前侧面板Ua的状态下前侧突起(未示出)配合在凹部中,借此对定位帽27进行定位。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UY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且关闭前侧面板Ua的状态下,在通过联轴器26和定位帽27定位的同时安装处理单元UY。
(显影单元的描述)
图11A和11B是从右前侧倾斜观看时显影单元的透视图,其中,图11A是示出总体构造的透视图,并且图11B是前端部的放大图。
图12是当从左前侧倾斜观看时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在图9中,作为沿着与记录纸张S的宽度方向相对应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显影装置的实例的显影单元31布置在感光体PRy的右侧。在图5、图9、图11A、图11B和图12中,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31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单元主体32、作为安装在单元主体32的前端的前侧覆盖部件的实例的前盖FC以及作为安装在单元主体32的后端的后侧覆盖部件的实例的后盖RC。
(显影壳体的描述)
图13是显影装置的截面图。图14A至14C是示出显影单元主体的主要部分的简图,其中,图14A是示出在拆除显影辊和初始显影剂容器的状态下显影单元主体的透视图,图14B是供给螺旋推运器的透视图,并且图14C是混合螺旋推运器的透视图。
在图9和图11A至图13中,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元主体32具有布置在下部的显影部件33和作为安装在显影部件33上侧的显影剂容纳部分的实例的初始容纳单元34。
在图13和图14A中,显影部件33具有在其中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壳体36。
在图14A,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相对应地向右侧突出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板状形状的突出部分36a形成在显影壳体36的右外表面的前端部。作为被限制部分的实例的游动限制突起36b形成在突出部分36a的后端。游动限制突起36b构造为向上突出以便可以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y的下表面接触。当安装处理单元UY时,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y接触以对处理单元UY进行定位,借此限制处理单元UY的游动。
在图14A中,作为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壳体36的内部泄漏的泄漏防止部件的实例的显影壳体密封件37设置到显影壳体36的前后端部的每个上表面以沿着有关的上表面的边缘延伸。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壳体密封件37由作为弹性材料的实例和膨胀性材料的实例的海绵形成。然而,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壳体密封件不限于此种材料,可以使用诸如橡胶、织物等任何密封材料。
(显影单元的连接端子的描述)
图15A和15B是示出连接端子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其中,图15A是示出在连接端子未与主体侧的被连接端子连接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简图,并且图15B是示出在连接端子与主体侧的被连接端子连接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简图。图16是示出从处理单元拆除保护部件的状态的简图。
在图10A和10B、图15A和15B以及图16中,作为介质支撑部分的实例的右侧CRUM安装部分38和左侧端子安装部分39形成在显影壳体36的后端部的下表面。
在图15A中,CRUM安装部分38具有向下敞开的安装空间38a、从安装空间38a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分38b以及作为分别从每个侧壁部分38b的下端向每个侧壁部分38b的内侧延伸的保持部分的实例的保持爪38c。左侧的端子安装部分39与CRUM安装单元38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7A和17B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存储器的简图,其中,图17A是存储器的平面图,并且图17B是存储器的透视图。
在图10A和10B、图15A和15B以及图16中,作为存储器的实例的CRUM(客户可更换单元存储器)41和作为保护部件的实例的CRUM适配器42可拆除地安装在CRUM安装单元38中。在图16以及图17A和17B中,示例性实施例的CRUM 41具有在其中安装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元件(未示出)的板状基板41a以及作为暴露在基板41a的表面上的电接触点的四个连接端子41b。在示例性实施例的CRUM 41中存储有与容纳在处理盒UY中的显影剂的颜色相关的信息和关于处理盒UY的信息,诸如感光体PRy的累积旋转时间等使用状态等。圆形的细长的固定孔41c形成为基板41a中的固定单元的实例,并且当将CRUM 41安装在CRUM安装部分38中时,形成在CRUM安装部分38上的突起配合在圆形的细长的固定孔41c中,借此可以定位CRUM 41,并且防止CRUM 41掉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CRUM 41的基板41a由作为树脂材料实例的环氧树脂形成。通过使用作为导电金属材料的实例的金对环氧树脂镀层形成连接端子41b。也就是说,通过镀金形成连接端子41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的镀层厚度设定为例如0.03μm,然而可以根据设计、规格等任意地改变。
图18A至18C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部件的简图,其中,图18A是当从下侧倾斜观看时保护部件的透视图,图18B是当从上侧倾斜观看时保护部件的透视图,并且图18C是保护连接端子的透视图。
在图10A和10B、图16以及图18A至18C中,示例性实施例的CRUM适配器42具有作为保护部件主体的实例的平板型适配器主体42a。在图18B中,四个端子安装槽42b形成在适配器主体42a的上表面上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对应于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在图18A和18B中,作为被保持部分的实例的保持肋42c形成在适配器主体42a的左右两侧以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如图15A所示,通过保持爪38c保持保持肋42c,借此CRUM适配器42可拆除地安装在CRUM安装部分38中。
在图18A和18B中,作为保护连接部件的实例的连接器部件43固定地安装在每个端子安装槽42b上。在图18C中,连接器部件43具有作为第一保护连接端子的实例的上侧CRUM连接端子43a、作为第二保护连接端子的实例的下侧主体连接端子43b以及用于将连接端子43a和43b各自的前端连接为电接触点的连接部分43c,并且连接器部件43构造为U形以便由CRUM连接端子43a和主体连接端子43b夹持适配器主体42a。CRUM连接端子43a设置有构造为向上延伸的板簧状的接触部分43d以与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接触。
因为与环氧树脂相比镀金难以从磷青铜脱落,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部件43由作为金属材料的实例的磷青铜形成,并且将作为导电金属材料的实例的金镀在接触部分43d上和包含主体连接端子43b的下表面的表面上。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镀金的厚度设定为例如0.3μm,并且可以根据设计、规格等任意地改变。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UY中,在CRUM 41安装在CRUM安装部分38中的状态下安装CRUM适配器42,借此CRUM41保持在CRUM安装部分38中。在安装CRUM 41和CRUM适配器42的状态下,使得CRUM适配器42的接触部分43d与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接触,这样连接器部件43与CRUM 41彼此导电。
当将处理盒UY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时,CRUM适配器42的主体连接端子43b与主体侧连接器13的右侧的连接器端子14接触,并且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的控制器C与CRUM41彼此电连接,借此可以执行信息发送/接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板簧型接触部分43d与连接端子41b之间的接触力设定为0.15[N],并且将板簧型连接器端子14与CRUM适配器42的主体连接端子43b之间的接触力设定为0.3[N]。也就是说,CRUM适配器42与CRUM41之间的接触力被设定为小于主体侧连接器13与CRUM适配器42之间的接触力。
如CRUM适配器的情况一样具有镀金磷青铜的连接端子44可拆除地安装在端子安装部分39中,并且,当处理盒UY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时,连接端子44布置为被允许与主体侧连接器13的左侧的连接器端子14接触。
在图12中,位于后面描述的第一搅拌室47的前端部的作为用于检测显影剂的浓度,即包含在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与载体的比率的浓度检测部件的实例的浓度传感器SN安装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33中显影壳体36的前端部的左下侧。浓度传感器SN通过导线(未示出)与安装在显影壳体36的后端部的连接端子44电连接,借此浓度传感器SN可以被供电且将检测的显影剂的浓度发送到控制器C。
(显影壳体的内部的描述)
在图13和图14中,在显影壳体36的内部的左上部,在其中安装作为旋转体的实例的显影辊R0y的显影辊安装室46形成为保持体安装部分的实例。第一搅拌室47布置在显影辊安装室46的下方以与显影辊安装室46邻近,并且第二搅拌室48布置在第一搅拌室47的右斜下方以与第一搅拌室47邻近。
第一搅拌室47和第二搅拌室48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分隔壁49彼此分离。在分隔壁49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入口部分E1,显影剂可以通过该第一入口部分E1从第二搅拌室48流到第一搅拌室47,并且在分隔壁49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入口部分E2,显影剂可以通过该第二入口部分E2从第一搅拌室47流到第二搅拌室48。在图14A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搅拌室47和48的长度设定为在前侧比在显影辊室46长。
在图9至图12中,显影壳体36的后盖RC具有布置在第二搅拌室48的后侧的延长线上的圆筒状补给单元51。与第二搅拌室48连接的补给室52形成在补给单元51中,并且补给口53形成在补给单元51的后端的上表面上。
作为用于打开/关闭补给口53的开闭部件的实例的补给口闸板54以可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补给单元51的上表面上。相应地,当处理盒UY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时,通过用于补给设置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的显影剂盒Ky的显影剂的补给系统(未示出)推动补给口闸板54,并且补给口闸板54从图9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到图11和图12所示的打开部分,借此允许将显影剂从显影剂盒Ky补给到补给口53中。
(安装在显影壳体中的部件的描述)
在图13中,显影辊R0y安装在显影辊安装室46中,用于限制附着到显影辊R0y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层的厚度的柱形层厚限制部件56布置在显影辊R0y的左斜下方且面向显影辊R0y的表面。
作为第一搅拌部件的实例的供给螺旋推运器57安装在第一搅拌室47中。供给螺旋推运器57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58以及形成在旋转轴58的外周的传送叶片59。当供给螺旋推运器57旋转时,供给螺旋推运器57在搅拌第一搅拌室47中的显影剂的同时从第一入口部分E1向第二入口部分E2沿着第一传送方向传送显影剂,借此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R0y。
利用螺旋叶片构造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给螺旋推运器57的传送叶片59,并且由双螺旋构造前端即第一传送方向的上游端。传送叶片59具有以与单螺旋相比较高的速度向下游侧传送通过第一入口部分E1汲取的显影剂的高速传送部分59a。由单螺旋构造且在向第二入口部分E2传送显影剂的同时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R0y的第一主传送部分59b布置在高速传送部分59a的后侧以面向显影辊R0y。使得位于第一搅拌室47的下游端的显影剂到达第二入口部分E2的第一反向传送部分59c布置在第一主传送部分59b的后侧。由缠绕方向与第一主传送部分59b相反的螺旋构造第一反向传送部分59c。沿着旋转轴58的轴向延伸且搅拌显影剂的多个板状搅拌部分59d布置在供给螺旋推运器57的第一主传送部分59b所设置的区域中。
在图14A和14C中,作为第二搅拌部件的实例的混合螺旋推运器61安装在第二搅拌室48和补给室52中。混合螺旋推运器61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62和形成在旋转轴62的外周的传送叶片63。当混合螺旋推运器61旋转时,混合螺旋推运器61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沿着第二传送方向将第二搅拌室48中的显影剂从第二入口部分E2传送到第一入口部分E1。
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螺旋推运器61的传送叶片63具有布置在后端,即第二传送方向的上游端的补给传送部分63a,并且将补给室52中的显影剂从补给口53传送到第二入口部分E2。板状流入搅拌部分63b布置在补给传送部分63a的前侧且面向第二入口部分E2并且向旋转轴58倾斜,并且搅拌从第二入口部分E2流入的显影剂。延伸到面向第一入口部分E1的位置的单螺旋第二主传送部分63c布置在流入搅拌部分63b的前侧,并且在搅拌第二搅拌室48中的显影剂的同时将第二搅拌室48中的显影剂传送到第一入口部分E1。沿着旋转轴62的轴向延伸并且搅拌显影剂的多个板状搅拌部分63d布置在第二主传送部分63c所布置的区域中。
由缠绕方向与第二主传送部分63c相反的螺旋构造的第二反向传送部分63e布置在第二主传送部分63c的前侧且面向第一入口部分E1。第二反向传送部分63e捕获通过第二搅拌室48而传送的显影剂,并且通过第一入口部分E1将显影剂移动到第一搅拌室47。
(显影部件的驱动传递系统的描述)
在图5、图10A、图10B、图12和图14A中,向后侧延伸的齿轮轴65安装在显影壳体36的左下部的后端。作为被驱动传递部件的实例的从动齿轮G1可旋转地安装在齿轮轴65上。当处理单元UY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时,从动齿轮G1与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的驱动齿轮(未示出)啮合,其中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该驱动齿轮,借此将驱动力传递到从动齿轮G1。作为中间齿轮的实例的第一中间齿轮G2和第二中间齿轮G3可旋转地布置在从动齿轮G1的前侧且与从动齿轮G1同心。
在图12中,作为齿轮的实例的显影辊齿轮G4安装在显影辊R0y的后端,并且显影辊齿轮G4与第一中间齿轮G2啮合。因此,当将驱动力传递到从动齿轮G1时,显影辊齿轮G4通过第一中间齿轮G2而旋转,并且显影辊R0y旋转。作为间隔设定部件的实例的环形跟随辊64可旋转地安装在显影辊R0y的前后端部,并且构造为具有比显影辊R0y的外径大的直径。
在图14A中,供给螺旋推运器57的旋转轴58的后端部贯穿显影壳体36且向后侧突出,并且作为齿轮的实例的供给齿轮G5安装在供给螺旋推运器57的后端。供给螺旋推运器57的供给齿轮G5与第二中间齿轮G3啮合,并且显影辊R0y和供给螺旋推运器57沿着图13中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
供给螺旋推运器57的旋转轴58的前端部和混合螺旋推运器61的旋转轴62的前端部贯穿显影壳体36,并且向前侧突出。作为齿轮的实例的前侧传动齿轮G6安装在供给螺旋推运器57的前端。前侧传动齿轮G6与作为可旋转地安装在显影壳体36的前端的齿轮的实例的前侧中间齿轮G7啮合,并且前侧中间齿轮G7与作为安装在混合螺旋推运器61的前端的齿轮的实例的混合齿轮G8啮合。因此,当将驱动力传递到从动齿轮G1时,供给齿轮G5通过第二中间齿轮G3而旋转,并且供给螺旋推运器57旋转。当供给螺旋推运器57旋转时,旋转通过各个齿轮G6至G8被传递到混合螺旋推运器61,并且混合螺旋推运器61也旋转。因此,当从从动齿轮G1传递驱动力时,各个螺旋推运器57和61旋转,在显影剂在搅拌室47和48中循环的同时传送显影剂,并且在将显影剂保持在显影辊R0y表面的同时显影辊R0y旋转。
通过第一搅拌室47和第二搅拌室48构造示例性实施例的循环室47+48。此外,通过各个齿轮G1至G8构造从动传递系统G1至G8。
(安装在显影壳体的外部的部件的描述)
图19A至19C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的被识别部分和被限制部分与单元安装部分的识别单元和限制单元之间的关系的简图。图19A是示出开始被限制部分与限制单元之间的接合的状态的简图,图19B是示出在从图19A所示的状态插入处理单元并且被限制部分与限制单元彼此接合的状态下开始识别单元与被识别部分之间的接合的状态的简图,并且图19C是示出完成处理单元的安装以使得识别单元与被识别部分彼此接合并且解除被限制部分与限制单元之间的接合的状态的简图。
在图9至图12中,作为被识别部分的实例的向右侧突出的颜色识别键RC1形成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后盖RC中且位于补给部分51的右侧部分。如图5所示,各颜色识别键RC1根据颜色不同形成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以对应于颜色识别引导件8y至8k的识别路径9y至9k。在图19A至19C中,将识别路径9y至9k、游动限制引导件11、游动限制突起36b和颜色识别键RC1的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和位置设定为这样:如图19A所示在处理盒UY的安装方向下游侧的颜色识别键RC 1到达识别路径9y至9k之前使安装方向上游侧的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接触并配合,此外,如图19C所示在完成处理盒UY的安装之前,使得游动限制突起36b越过游动限制引导件11的后端的后侧,从而解除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之间的配合。
在图5、图9、图11A、图11B和图12中,作为推压部件支撑部分的实例的跟随弹簧支撑部分66形成在前盖FC和后盖RC的上部以与清洁器单元21的跟随弹簧支撑部分25相对应,并且作为将显影单元31向清洁器单元21侧推压的推压部件的实例的跟随弹簧67连接在跟随弹簧支撑部分25与66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单元UY中,如图10B所示在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和显影单元31各自的后端部,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侧的接合部分21a可旋转地接合到齿轮轴65。此外,在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和显影单元31各自的前端部,显影单元31侧的前盖FC和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的接合部分(未示出)彼此可旋转地接合,以使得显影单元31可摆动地安装在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上。
相应地,通过跟随弹簧67的推压力按压显影单元31的跟随辊64,并且使得显影单元31的跟随辊64与感光体清洁器单元21的感光体PRy的两端部接触,从而将显影单元31的显影辊R0y的表面与感光体PRy的表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且保持为预定间隔。
在图11中,向前侧突出的突出保护部分68形成在前盖FC的下部以覆盖前侧齿轮G6至G8,以使得前侧齿轮G6至G8不露在外部。作为第一密封部件通过口的实例的狭缝状第一密封件通过口69形成在突出保护部分68的上侧,并且作为第二密封部件通过口的实例的狭缝状第二密封件通过口70形成在突出保护部分68的右上侧。
(初始容纳单元的描述)
图20是示出在疏松部件和密封部件安装在显影单元中的状态下显影单元的透视图。图21是示出从图20所示的状态拆除显影剂容器的上盖的状态的简图。图22是沿着图21中的箭头XXII的方向截取的视图,图23是示出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并且图24是沿着图23中的XXIV-XXIV截取的截面图。
在图12、图13、图20和图21中,初始容纳单元34具有在其中容纳显影剂的容纳部分主体71以及用于封闭容纳部分主体71的上端的上盖72。在图13和图22至图24中,容纳部分主体71具有用于封闭显影壳体36的上表面的内盖71a,并且作为显影剂容纳空间的实例的初始容纳空间73形成在容纳部分主体71中。也就是说,通过内盖部分71a分隔显影壳体36的显影辊安装室46、各个搅拌室47和48以及初始容纳空间73。
在图13和图21至图24中,初始容纳空间73构造为在上部比显影辊R0y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度长且沿着左右方向的宽度宽。此外,初始容纳空间7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向下侧行进而变窄,并且在第二搅拌室48的上部局部地变宽。
图25是示出显影剂容器的前端的入口的主要部分的简图。
在图13、图22至图25中,内盖部分71a设置有作为用于连接初始容纳空间73的上部与显影辊安装室46的第一入口的实例的上入口74以及作为用于连接初始容纳空间73的下端部与第二搅拌室48的第二入口的实例的下入口76。在图25中,沿着前后方向形成示例性实施例的上入口74,并且上入口74的前端形成为对应于显影辊R0y的前端的位置。相应地,上入口74的前端74a不会到达初始容纳单元34的前端壁34a,并且在上入口74的前端74a与前端壁34a之间形成间隙。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入口76形成为对应于初始容纳单元34的前后方向的总长度。
在图13、图22至图25中,作为分隔部件的实例用于分隔初始容纳空间73的多个壁状分隔肋77布置在初始容纳单元34中以沿着前后方向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隔肋77构造为其上端的高度对应于初始容纳空间73的上端的高度,而且设定为比初始容纳空间73的上端稍低。因此,在上盖72覆盖初始容纳空间73的状态下,在上盖72的下表面与各个分隔肋77的上端之间形成间隙。相应地,示例性实施例的分隔肋77的上端布置为高于上入口74。
图26A至26C是示出显影剂容器的前端部的简图,其中,图26A是示出前端部的总体构造的简图,图26B是前端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并且图26C是示出从前端部拆除接触部件的状态的简图。图27A和27B是示出接触部件的简图,其中,图27A是示出接触部件的分解图,并且图27B是接触部件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在图26A~26C中,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疏松拉动口78形成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初始容纳单元34的前端壁34a的上部以布置在对应于上入口74的左斜上方的位置处。作为接触部件的实例的防漏密封件79安装在疏松拉动口78处。
在图26C与图27A和27B中,防漏密封件79具有薄膜状密封件基体81。如图27B所示,密封件基体81设计为薄膜状以在防漏密封件79安装在疏松拉动口78处的状态下折叠成U形,并且作为疏松引导口的实例的引导口81a形成在密封件基体81的中央部分。可弹性变形且具有摩擦系数低的外表面的树脂材料用于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件基体81,以使得密封件基体81可以被顺滑地安装在疏松拉动口78处。例如,密封件基体81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所谓的PET树脂形成。
在图26A至26C与图27A和27B中,一对接触部件主体82安装在密封件基体81的内表面上以位于引导口81a的两侧。接触部件主体82具有作为安装在密封件基体81上的弹性材料的实例的由聚氨酯形成的垫子部分82a(作为压力施加部分的实例)。由作为织物的实例的毛毡形成的清洁器部分82b作为清洁部分的实例安装在垫子部分82a的表面上。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接触部件主体82中,该对垫子部分82a和清洁器部分82b的总厚度设定为比疏松拉动口78的宽度大。也就是说,相关的总厚度设定为使得当防漏密封件79安装在疏松拉动口78处时垫子部分82a主要弹性变形并且清洁器部分82b保持为以预定接触压力彼此接触。相应地,当清洁器部分82b保持为彼此紧密接触时,防漏密封件79密封疏松拉动口78,并且可以防止显影剂从初始容纳单元34中泄漏。
(密封部件的描述)
在图20至图26C中,例如在保管发货前的图像形成装置U或发货前用于更换的处理单元UY的状态下,在使用处理单元UY之前,密封部件86和疏松部件91安装在处理单元UY中。在图23中,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部件86具有作为用于关闭上入口74的第一密封部件的实例的上热密封件87和作为用于关闭下入口76的第二密封部件的实例的下热密封件88,并且具有预定调色剂浓度的显影剂容纳且封装在由各个热密封件87和88密封的初始容纳空间73中。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热密封件87和88由带状薄膜形成,该膜与各个入口74和76相比宽度较大且沿前后方向较长。
图28A至28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部件的简图,其中,图28A示出了在拆除密封部件之前的状态,图28B示出了正在拆除密封部件的状态,并且图28C示出了拆除密封部件之后的状态。
在图28A至28C中,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热密封件87和88具有安装在内盖部分71a的下表面的各个入口74、76的边缘处的密封部分87a、88a以及从密封部分87a、88a的后端部返回且向前侧延伸的返回部分87b、88b。热密封件87、88的密封部分87a、88a在密封部分87a、88a可以从内盖部分71a的下表面脱落的状态下通过热熔粘合安装到内盖部分71a的下表面。将密封部分87a、88a安装到内盖部分71a上的方法不限于热熔粘合,可以采用任何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公知的粘结剂、双面胶等。
各个返回部分87b、88b的前部从显影壳体36的显影壳体密封件37的接合部分与初始容纳单元34之间的间隙向前侧延伸,并且通过前盖FC的密封件通过口69、70引出到处理单元UY的前侧。
(疏松部件的描述)
图29A至29E是示出固定疏松部件和显影剂容器的方法的简图,其中,图29A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图29B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图29C是示出示例性实例的第二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图29D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并且图29E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变型例的固定方法的简图。
在图22至图27B中,疏松部件91具有布置在初始容纳空间73中的疏松部分92以及从疏松部分92的前端向前侧延伸的拉动部分93。在图29A中,疏松部分92的后端通过双面胶94安装到初始容纳单元34的后端壁34b的内表面的上端使得可以脱落疏松部分92的后端。疏松部分92的后端粘附到示例性实施例的双面胶94的前表面94a的上部,并且作为脱落防止部件的实例的树脂膜96粘附到前表面94a的下部。树脂膜96可以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形成,并且在疏松部分92粘附到双面胶94的状态下通过树脂膜96防止疏松部分92与双面胶94之间的粘合,并且将疏松部分92与双面胶94之间的粘合面积即接触面积设定为小于双面胶94与后端壁34b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应地,当疏松部件91的后端脱落时,抑制双面胶94从后端壁34b脱落而连同疏松部件91一起被拉出。
在图29A至29E中,可以采用任何其他方法防止当疏松部件91的后端脱落时双面胶94从后端壁脱落。例如,疏松部分92的后端可以如图29B所示弯曲,以使得疏松部分92的后端不与双面胶94接触,或者可以对双面胶94所粘附的后端壁34b的表面进行粗糙表面加工以增强双面胶94与后端壁34b之间的粘合。作为另外的方法,如图29D所示,可以改变双面胶94的粘结剂的粘结力使得双面胶94的后端壁34b侧的粘结力强于双面胶94的疏松部分92侧的粘结力,借此双面胶94几乎不会从后端壁34b脱落。此外,如图29E所示,可以通过初始容纳单元34和上盖72夹紧且保持疏松部分92的后端。
在图24中,疏松部分92沿着后端壁34b从粘结到后端壁34b的后端向下延伸,并且如图23所示在下入口76的附近沿着初始容纳单元34的底部向前延伸。如图22和图24所示,疏松部分92沿着一侧表面,即后端壁34b的前侧的分隔肋77的后表面向上延伸,越过分隔肋77的上端,向下折回,然后沿着另一侧表面,即分隔肋77的前表面延伸到初始容纳单元34的底部。同样,疏松部分92沿着其他各个分隔肋77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向初始容纳单元34的前端部延伸。
如图23所示,示例性实施例的疏松部分92的沿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为对应于初始容纳空间73的窄部分的宽度,使得疏松部分92可以通过初始容纳空间73的窄部分而到达下侧的下入口76附近。
在图24和图25中,示例性实施例的疏松部分92的前部向前越过最前分隔肋77,沿着初始容纳空间73向前侧延伸,然后在到达前端壁34a之前在向上折叠位置92a处向上折叠。将向上折叠位置92a设定为位于前端壁34a与上入口74的前端之间。在向上折叠位置92a处向上折叠的疏松部分92在对应于疏松拉动口78的高度向前弯曲。相应地,不沿着前端壁34a和初始容纳单元34的底部布置疏松部分92的前端部,而是在所谓的松弛状态下进行布置。
在图24和图27B中,与疏松部分92的前端连续形成的拉动部分93穿过安装在疏松拉动口78处的防漏密封件79的引导口81a,并且在由清洁器部分82b夹持的同时向前延伸。此时,通过垫子部分82a从两侧以预定挤压力夹紧拉动部分93。
在图22、图24和图26中,疏松部件91粘结地连接到疏松拉动口78的前端部的上热密封件87,并且通过第一密封件通过口69引出到前侧。相应地,可以使上热密封件87和疏松部件91彼此一体地拉出。
(示例性实施例的作用)
根据如此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机U,在可拆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的处理单元UY至UK中,当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时,通过联轴器26将旋转传递到感光体PRy至PRk,并且通过从动齿轮G1将旋转传递到显影辊R0y至R0k。此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驱动显影辊R0y至R0k时,齿轮G1至G8旋转,并且与通过联轴器26传递驱动力的情况相比,显影壳体36发生大振动是不可避免的。当发生振动时,显影壳体36相对于单元支撑部分2振动,因此,在弹性力作用于CRUM适配器42的状态下与主体侧连接器13的板簧型连接器端子14相接触的CRUM适配器42相对于主体侧连接器13振动。
这里,在不具有CRUM适配器42的传统构造中,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保持与主体侧连接器13直接接触,并且,当振动在此状态下作用于显影壳体36时,主体侧连接器13的连接器端子14会刮伤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相应地,连接器端子14可能刮伤相对易于从环氧树脂制基板41a脱落的连接端子41b且使连接端子14b脱落,或者异物可能粘附到脱落部分上,因此氧化或劣化脱落部分。因此,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接触不良的风险。为了避免此风险,可以改变CRUM 41的构造,使得连接端子41b几乎不从基板41a上脱落。然而,难以与其他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共用CRUM 41的零件,使得制造成本升高。此外,不设置连接器端子14,可以采用这样的连接器结构:即,公型端子和母型端子彼此接合,即所谓的抽屉式连接器。然而,当采用抽屉式连接器时,端子部分需要相对大的抽屉式连接器所布置的空间,因此,复印机U的整体构造的尺寸增大。
另一方面,根据示例性实施例,CRUM适配器42安装在CRUM41与主体侧连接器13之间,并且CRUM 41和CRUM适配器42与显影壳体36一体安装,即相对于显影壳体36不可移动。因此,即使当显影壳体36振动时,CRUM 41和CRUM适配器42也不会相对振动,因此,在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与CRUM适配器42的CRUM连接端子43a之间不会出现摩擦。相应地,抑制连接端子41b的脱落,因此可抑制接触不良、导电不良、信号的发送/接收故障等。
CRUM适配器42的主体连接端子43b由镀金几乎不从其脱落的磷青铜形成。因此,即使当显影壳体36发生振动时,镀金也几乎不脱落,并且抑制导电不良、磷青铜的氧化或腐蚀等。具体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体连接端子43b的镀金的厚度比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大,因此,厚度越厚,随着时间流逝金耐脱落性越强。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CRUM 41和CRUM适配器42构造为不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即使当CRUM 41与CRUM适配器42之间的接触压力设定为小于像CRUM适配器42和连接器端子14一样彼此拆开的部分之间的接触压力时,CRUM 41和CRUM适配器42也可以可靠地彼此接触。相应地,与未设置CRUM适配器42的情况相比,不需不必要地增加CRUM 41与CRUM适配器42之间的接触力,并且可以进一步抑制CRUM 41的连接端子41b的脱落。
根据图像形成处理,更新存储在CRUM 41中的关于感光体PRy至PRk、显影辊R0y至R0k等的操作时间的信息,在预定定时基于所存储的信息判定诸如感光体PRy至PRk、显影辊R0y至R0k等旋转零件的经时劣化和显影壳体36中的显影剂的经时劣化,即各个处理盒UY至UK的寿命。当各个处理盒UY至UK到达其寿命终点或者检测到零件的损坏时,移除相应的处理盒UY至UK,并且更换新处理盒UY至UK。
在新处理盒UY至UK中,打开显影壳体36的显影辊安装室46的感光体(PRy至PRk)侧,这样,当显影剂容纳在显影辊安装室46等中时,在传送状态或作业状态下显影剂可能从显影辊安装室46等中泄漏。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存储状态或传送状态下的处理盒UY至UK已广泛地采用将显影剂容纳在由热密封件87和88密封的初始容纳单元34中的构造。作业者恰好在处理盒UY至UK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之前拉出热密封件87、88,借此使得显影剂从初始容纳单元34流入显影辊安装室46和搅拌室47、48,从而可以使用显影剂。
此时,当长期保管处理盒UY至UK或在传送状态下振动作用于处理盒UY至UK时,存在由于自身重量挤压且压实显影剂因此使显影剂结块的风险。不设置疏松部件91的传统构造具有这样的风险:即,结块的显影剂流入显影壳体36且在被充分粉碎之前用于显影,使得可能出现显影故障等问题。特别地,当显影剂的结块变大时,显影剂不穿过各个入口74和76而滞留在初始容纳单元34中,使得显影剂不能使用而被废弃。此外,存在这样的风险:即,滞留在初始容纳单元34中的显影剂在图像形成操作下由于振动而降落到显影辊安装室46,并且在被充分粉碎之前用于显影。
图30A至30C是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拉出疏松部件的过程的简图,其中,图30A示出了将疏松部件从图24所示的状态向前侧拉出的状态,图30B示出了将疏松部件从图30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侧拉出的状态,并且图30C示出了将疏松部件从图30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侧拉出的状态。
在图24和图30A至30C中,关于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UY至UK,疏松部件91安装在初始容纳单元34中。当向前侧拉出沿着初始容纳空间73的底面和分隔肋77的前后表面布置的疏松部件91时,如图30A至30C所示,沿着分隔肋77的底面和前表面的疏松部分92被上拉到对应于分隔肋77的上端的位置处,从而疏松初始容纳空间73中的显影剂。因此,在初始容纳空间73中,沿着分隔肋77的底面和表面成之字形布置的疏松部分92在拉紧的情况下被向前拉出。当从在前端与后端壁34b之间拉紧疏松部分92的状态将疏松部分92进一步拉出时,疏松部分92的后端与双面胶94分离并且如图30C所示拉出到前侧。
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盒UY至UK中,当拉出疏松部件91时,初始容纳空间73中的显影剂疏松,并且疏松后的显影剂从各个入口74、76流入显影壳体36中。因此,与不设置疏松部件91的传统构造相比,更大程度地抑制结块的显影剂被供给到显影壳体36而滞留在初始容纳单元34中,从而抑制显影故障。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隔肋77设置在初始容纳单元34中,使得初始容纳单元34的内部被分隔肋77分隔成多个室。此外,沿着分隔肋77布置疏松部件91,当拉出疏松部件91时,将疏松部分92在每个分隔室中提升到每个分隔肋77的上端。相应地,也沿着对应于拉出方向的前后方向抽出疏松部分92。因此,与几乎不疏松显影剂的构造相比,疏松部分92更易于在初始容纳单元34中沿着与拉出方向相交的上下方向移动,因此更易于疏松显影剂。特别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隔肋77的高度设定为高于疏松拉动口78的高度,因此,疏松部分92肯定可以从低于疏松拉动口78的位置移动到高于疏松拉动口78的位置。因此,与分隔肋77的高度低于疏松拉动口78的情况相比,可提高疏松性能。
此外,疏松部分92在拉出疏松部件91的过程中疏松分隔肋77所分隔的每个室中的显影剂。因此,与不设置分隔肋77且一次全部疏松初始容纳空间73中的所有显影剂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作业者拉出疏松部件91所需的力和载荷。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隔肋77的高度设定为高于上入口74,并且疏松部分92移动到比上入口74高的位置以疏松显影剂。因此,可抑制未疏松的显影剂流入上入口74。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出现显影剂结块时,显影剂易于在下入口76的上侧的初始容纳空间73的窄部分处堵塞。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的疏松部件91中,疏松部分92的宽度设定为使得疏松部分92可以穿过初始容纳空间73的窄部分。相应地,疏松部件91穿过窄部分,然后延伸到下侧的底部。因此,当疏松部分92移动时,疏松部分92穿过显影剂更易于堵塞的位置的上方,与疏松部分92仅布置在初始容纳空间73的上部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显影剂的堵塞。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疏松部件91与上热密封件87连接,当向前侧拉出上热密封件87时,一体地拉出疏松部件91。相应地,与彼此单独地拉出上热密封件87和疏松部件91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少作业者的作业频率。
在此情况下,关于示例性实施例的疏松部件91,疏松部分92的前端部布置在初始容纳空间73中,使得不沿着前端壁34a向下弯曲,而是向后延伸,然后朝向上折叠部分92a折叠。也就是说,疏松部分92的前端部保持在所谓的松弛状态下。一般而言,如图28A至28C所示,当拉出上热密封件87时,作业者的拉动力倾向于在拉出的初始阶段最大。相应地,当疏松部件91构造为使得疏松部分92的前端不松弛而疏松显影剂时,作业者拉出上热密封件87所需的力和载荷在拉出的初始阶段可能非常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疏松部分92的前端保持为松弛状态,因此在刚刚开始拉出之后疏松显影剂的力几乎不作用。相应地,开始上热密封件87的脱落所需的力不会叠加在当疏松部件91疏松显影剂时作用的力上,从而防止拉出力过度增加,即减小操作所需的力。疏松部件91可以设定为较长且在松弛状态下沿着前端壁34a进行布置。然而,在此情况下,疏松部件91的总长度长,而且,像带一样的带状疏松部分92可能易于缠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疏松部分92向下弯曲的上折叠位置92a之前疏松部分92不从防漏密封件79向下弯曲,并且疏松部分92不穿过初始容纳空间73中的位于上折叠部分92a的前侧和疏松拉动口78的下侧的区域,从而不疏松显影剂。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疏松部分92的上折叠位置92a设定到上入口74的前侧,此外,疏松拉动口78布置在上入口74的下侧,使得未疏松的显影剂流入第二搅拌室48中。相应地,防止将未疏松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安装室46中,并且可以抑制显影剂在没有充分被搅拌且粉碎的状态下用于显影。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拉出疏松部分92时,在穿过防漏密封件79的同时向前侧拉出。疏松部分92布置在填充有显影剂的初始容纳空间73中,进而显影剂粘附到疏松部分92的表面。然而,当疏松部分92穿过防漏密封件79时,与疏松部分92的表面接触的清洁器部分82b擦除且清洁疏松部分92。因此,与不清洁疏松部分92的情况相比,可抑制粘附到所拉出的疏松部分91的显影剂沾污作业者的手或衣服、复印机U等。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关于热密封件87和88,显影剂仅容纳在初始容纳空间73侧,并且没有显影剂容纳在显影剂容器36侧,使得不会沾污热密封件87和88。当拉出热密封件87、88时,在通过显影剂容器36侧的显影壳体密封件37擦除粘附显影剂的热密封件的表面的同时拉出。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也在清洁热密封件87和88的表面的同时拉出热密封件87和88,因此可抑制所拉出的热密封件87和88污染机器的外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织物形成的清洁器部分82b用作防漏密封件79的与疏松部分92接触的部分。因此,与使用聚氨酯等的情况相比,可增强清洁性能,因此可以更加可靠地擦除显影剂。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聚氨酯垫子部分82a的弹性力使清洁器部分82b挤压疏松部分92,并且与不挤压清洁器部分82b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加可靠地清洁疏松部分92。可以不设置垫子部分82a且仅设置由织物形成的清洁器部分82b。然而,当仅设置由织物形成的清洁器部分82b时,与使用聚氨酯等的情况相比,不能提高厚度的精度,并且较难将疏松部分92与清洁器部分82b之间的接触压力设定为预定的压力。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垫子部分82a。此外,当仅设置织物制的清洁器部分82b时,疏松部分92与显影壳体36的内表面和没有垫子部分82a的垫子的密封基板81接触,因此可能在某处切断疏松部分92。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树脂膜96胶着地粘结到用于支撑疏松部分92的后端的双面胶94上使得不会连同疏松部分92一起拉出双面胶94。如果双面胶94连同疏松部分92一起从后端壁34b脱落,则当疏松部分92穿过防漏密封件79时双面胶94不能穿过防漏密封件79。因此,存在这样的风险:即,不能拉出疏松部件91,或者当疏松部件91穿过防漏密封件79且落到第二搅拌室48中时双面胶94从疏松部件91脱落,使得双面胶94作为异物而在显影壳体36中传送且导致显影故障。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双面胶94构造为易于停留在后端壁34b上,与双面胶94易于从后端壁34b脱落的情况相比,更大程度地抑制作为异物的双面胶94产生不利影响。
因为拆除热密封件87、88而被设定为可使用状态的新处理盒UY至UK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在图19A至19C中,当从前侧插入处理盒UY至UK时,处理盒UY至UK的游动限制突起36b安装到单元支撑部分2的游动限制引导件11中,以在处理盒UY至UK的颜色识别键RC1与单元支撑部分2的识别路径9y至9k接合之前限制游动。相应地,当颜色识别键RC1与识别路径9y至9k接合时,颜色识别键RC1在减小处理盒UY至UK的游动的状态下与识别路径9y至9k接合。
在不减小游动的状态下在作业者将要错误地安装颜色不同于原始颜色的处理盒UY至UK的情况下,即使当颜色识别键RC1不与识别路径9y至9k接合且因此碰撞颜色识别引导件8y、8m、8c、8k时,通过在游动范围内沿着上下或左右方向或沿着旋转方向移动处理盒UY至UK,尽管颜色不同,也可能将颜色识别键RC1错误地安装在识别路径9y至9k中。
另一方面,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颜色识别键RC1与识别路径9y至9k接合之前减小游动,因此,与不限制游动的传统构造相比,可以抑制错误地安装颜色识别键RC1。特别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游动限制突起36b和游动限制引导件11布置在与作业者对处理盒UY至UK的操作侧相对应的前侧,因此,与布置在后侧的情况相比,可以在更靠近作业者的一侧限制游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中,处理单元UY至UK之间的间隙窄,使得图像形成装置U的总体构造小型化,并且将布置有颜色识别键RC1和识别路径9y至9k的空间设计得小。因此,对于Y、M、C、K而言,必须将颜色识别键RC1的位置差以及识别路径9y至9k的位置差设定得小,因此,当存在游动时尤其易于发生错误安装。相应地,在如示例性实施例中难于确保用于布置颜色识别键RC1的空间的构造中,与可以确保用于布置颜色识别键RC1和识别路径9y至9k的足够空间的情况相比,更强烈地需要通过游动限制引导件11和游动限制突起36b限制游动来减少错误安装。
图31A和31B是示出处理单元的被识别部分和被限制部分与单元安装单元的识别单元和限制单元之间的关系的简图,其中,图31A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的简图,并且图31B示出了当以与示例性实施例相反的布局布置被限制部分与限制单元时的状态。
此外,在游动限制突起36b和颜色识别键RC1如图31B所示设置在相对侧部分处的情况下,假定错误颜色的处理盒UY至UK的颜色识别键RC1干涉颜色识别引导件8y至8k。在此情况下,当处理盒UY至UK旋转时,如图31B所示,处理盒UY至UK绕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之间的接触部分旋转。相应地,关于较远离旋转中心,即具有较大转动半径的颜色识别键RC1,其移动量倾向于较大,并且可能错误地安装在不同颜色的识别路径9y至9k中。
另一方面,如图31A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游动限制突起36b、游动限制引导件11、颜色识别键RC1和识别路径9y至9k设置在当从关于处理盒UY至UK的安装方向的上游侧观看时的右手侧部分处。相应地,颜色识别键RC1相距于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之间的接触部分的距离短,因此颜色识别键RC1的转动半径小。因此,即使当处理盒UY至UK旋转时,颜色识别键RC1的移动量小,并且在处理盒的左侧表面与盒支撑部分2的直立壁3接触之前的移动量小。因此,可以减小错误安装的风险。
此外,如图31A和31B所示,在游动限制突起36b、游动限制引导件11、颜色识别键RC1和识别路径9y至9k设置在相同侧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中,可缩短构造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并且可以预期构造总体上更紧凑。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9C所示,在完成处理盒UY至UK的安装的状态下,解除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之间的接合,并且解除处理盒UY至UK的游动的限制。当没有解除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之间的接合时,需要通过游动限制突起36b和游动限制引导件11定位处理盒UY至UK,要求精度,而且要求联轴器26、齿轮G1等与驱动系统的位置关系在这些零件之间相匹配。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完成处理盒UY至UK的安装时,解除游动限制突起36b与游动限制引导件11之间的接合,并且可以通过联轴器26等定位处理盒UY至UK。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Y和M游动限制引导件11y、11m分别设置有干涉肋12y和12m。相应地,当将颜色识别键RC1设置在游动限制引导件11的上侧的C颜色或K颜色处理盒错误地插入颜色识别键RC设置在游动限制引导件11的下侧的Y颜色或M颜色安装部分中时,干涉肋12y、12m在开始插入时的初始阶段与C颜色或K颜色的颜色识别键RC1发生干涉。因此,作业者可以早期识别插入错误的颜色处理盒。
(变型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型。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H01)至(H015)。
(H01)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复印机描述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复印机,可以通过打印机、FAX、具有这些机器的多种或全部功能的多功能机等构造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
(H02)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复印机U构造为使用四种颜色的显影剂。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单色图像形成装置、五种颜色或更多种颜色或三种颜色或更少种颜色的多色图像形成装置。
(H0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隔肋77的高度、形状和数量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任意地改变。分隔肋77与上入口74或疏松拉动口78的高度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位置关系的任何位置关系。此外,可以省略分隔肋77。
(H0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分隔肋77布置疏松部分92。然而,不一定要求沿着分隔肋77布置整个疏松部分92,而是可以部分地沿着分隔肋77布置疏松部分92,或者可以布置为不延伸到分隔肋77的底部的情况下延伸到分隔肋77的某中点处。
(H05)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与上热密封件87一体地拉出疏松部件9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疏松部件91可以构造为与下热密封件88一体地拉出或分别单独拉出。当上热密封件87和下热密封件88设置为彼此一体地拉出时,疏松部件91可以与上下热密封件87和88一体地拉出。
(H06)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疏松拉动口78侧的疏松部分92的端部设定为松弛状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疏松部分92的端部可以构造为在不松弛的情况下沿着前端壁34a进行布置,以便在不向下折叠的情况下倾斜地折叠,或以便水平地延伸到最前分隔肋77。
(H07)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防漏密封件79的构造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通过省略密封基板81、省略垫子部分82a和清洁器部分82b中任一个或使用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任何构造。
(H08)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搅拌室47和第二搅拌室48倾斜地设置在显影装置Gy至Gk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而是可以应用于第一搅拌室47和第二搅拌室48沿水平方向或沿重力方向彼此平行布置的显影装置中。此外,螺旋推运器的构造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构造。
(H09)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设计、规格等自由地改变CRUM 41和CRUM适配器42的具体构造、材料、端子数量、位置等。
(H10)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浓度传感器SN的连接端子44未设置有对应于CRUM适配器42的部件,然而,可以设置对应于CRUM适配器42的部件。
(H11)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颜色识别键RC1和识别路径9y至9k执行颜色识别,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用于识别所谓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侧或识别亚洲、北美、欧洲等的销售地区即所谓目的地的识别单元。也就是说,本发明不限于将多个识别单元设置到一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识别能够可拆除地安装在多种类型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处理盒的构造。
(H12)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感光体PRy至PRk和显影装置Gy至Gk的处理盒UY至UK被描述为可拆除安装体的实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处理盒UY至UK,并且可以应用于构造为使得感光体PRy至PRk和显影装置Gy至Gk构造为独立单元的诸如显影剂盒Ky至Kk、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用于回收废显影剂的回收容器、定影单元等可拆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中的任何可拆除体。
(H1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1A所示,游动限制突起36b、游动限制引导件11、颜色识别键RC1和识别路径9y至9k设置在处理盒UY至UK的右侧。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例如,可以采用图31B所示的设置,或者游动限制突起36b等可以设置在左右两侧。
(H1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干涉肋12y和12m。然而,可以省略这些干涉肋。此外,仅为Y颜色和M颜色设置干涉肋。然而,可以为C颜色和K颜色将干涉肋设置在下侧。此外,可以根据设计、规格等任意地改变干涉肋的位置和形状。
(H15)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游动限制突起36b、游动限制引导件11、颜色识别键RC1和识别路径9y至9k构造为形成在处理单元侧(UY至UK)的突出部分和形成在单元支撑单元侧的凹陷部分的组合。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突出部分与凹陷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彼此相反。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面的说明。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例。选择和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人能够为实现各种实施例理解本发明和各种适合于所构想的特定应用的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剂保持部件,其布置为面向图像载体,所述图像载体具有形成有潜像的表面,并且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在其表面上保持显影剂的同时进行旋转;
显影壳体,其具有保持部件安装单元并且容纳显影剂,其中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安装在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中;
显影剂容器,其通过入口与所述显影壳体连接,并且收容流入所述显影壳体的显影剂;
分隔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并且分隔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空间;以及
疏松部件,其具有疏松部分和拉动部分,所述疏松部分布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以沿着用于分隔所述显影剂容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分隔部件的一侧表面向上延伸,越过所述分隔部件的上端,向下折回并且沿着所述分隔部件的另一侧表面延伸,所述拉动部分与所述疏松部分连接并且从形成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疏松拉动口延伸到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外部,其中,当拉出所述拉动部分时,所述疏松部分移动以疏松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分隔部件具有这样的上端:所述上端位于比形成在所述显影剂容器的侧壁中的所述疏松拉动口高的位置处,并且从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底部到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上端沿着所述分隔部件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布置所述疏松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壳体具有布置在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的下侧以邻近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的第一搅拌室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搅拌室的侧部以邻近于所述第一搅拌室的第二搅拌室,其中,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所述第一搅拌室以及所述第二搅拌室按顺序设置,所述入口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显影剂容器通过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保持部件安装单元连接,并且所述显影剂容器通过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搅拌室连接,并且从所述显影剂容器的上端部到对应于所述第二入口的位置沿着所述分隔部件的侧表面布置所述疏松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比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上端低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密封部件,在显影剂收容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件封闭所述入口,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可移除地支撑在所述显影壳体上,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疏松部件的所述拉动部分连接,并且当拉出所述拉动部分时所述密封部件被拉出以从所述显影壳体上移除所述密封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显影剂容器中,所述疏松部分的位于所述疏松拉动口侧的端部从所述疏松拉动口向所述分隔部件侧延伸,并且还向所述疏松拉动口与所述分隔部件之间的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底部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入口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疏松部件从所述分隔部件侧延伸到所述底部侧的位置而言布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接触部件,其布置在所述疏松拉动口处,并且当拉出所述疏松部件时所述接触部件以预定的接触压力与所述拉动部分和所述疏松部分接触,以清洁所述拉动部分和所述疏松部分,在拉出所述疏松部件的状态下所述接触部件密封所述疏松拉动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部件包括:清洁单元,其由织物形成并且与所述疏松部件接触;以及压力施加单元,其由支撑所述清洁单元且产生接触压力的弹性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疏松部分沿着与所述分隔部件的一侧表面和另一侧表面相交叉的方向移动以疏松所述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旋转式图像载体;
潜像形成装置,其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将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所述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所述可视图像转印到介质上,所述显影装置已基于所述潜像使用显影剂对所述可视图像进行显影;以及
定影装置,其将所述可视图像定影在所述介质的表面上。
CN201010221312.7A 2009-11-20 2010-07-01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3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5522 2009-11-20
JP2009265522A JP5392024B2 (ja) 2009-11-20 2009-11-20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245A CN102073245A (zh) 2011-05-25
CN102073245B true CN102073245B (zh) 2014-07-09

Family

ID=4403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131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3245B (zh) 2009-11-20 2010-07-01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69736B2 (zh)
JP (1) JP5392024B2 (zh)
KR (1) KR101364600B1 (zh)
CN (1) CN102073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3301B2 (ja) * 2009-03-26 2011-08-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61353B2 (ja) 2011-09-21 2016-0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揺動抑え部材
US9201344B2 (en) * 2012-05-20 2015-12-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ontainer
CN104423208B (zh) * 2013-08-27 2019-09-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具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5892983B2 (ja) 2013-08-27 2016-03-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317009B2 (en) * 2014-02-19 2016-04-1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unting an externally readable monitoring module on a rotating customer replaceable component in an operating device
JP6452459B2 (ja) * 2015-01-15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436009B2 (ja) 2015-07-27 2018-12-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60002B2 (ja) * 2016-02-15 2019-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64139B2 (ja) * 2018-02-26 2020-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7302239B2 (ja) * 2019-04-01 2023-07-04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46010A (ja) 2022-03-29 2023-10-1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粉体供給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457A (zh) * 1997-06-30 1999-01-20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29071A (ja) * 1984-04-27 1985-11-14 Toshiba Corp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H0820805B2 (ja) * 1987-08-24 1996-03-04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の現像装置
JPH03101750A (ja) * 1989-09-16 1991-04-26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683188A (ja) * 1992-08-31 1994-03-25 Brother Ind Ltd 電子写真装置用現像装置
JPH0633158U (ja) * 1992-09-24 1994-04-2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器
JP2954140B2 (ja) * 1998-02-27 1999-09-27 新潟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02740A (ja) 2001-12-28 2003-07-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剤収容容器
KR100594997B1 (ko) * 2003-11-25 2006-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4764766B2 (ja) * 2006-05-01 2011-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24086B2 (ja) 2007-03-22 2012-09-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可視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91331B2 (en) 2007-03-22 2011-08-02 Fuji Xerox Co., Ltd. Developing unit, visualized image formation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457A (zh) * 1997-06-30 1999-01-20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成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268881A 2008.11.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07644A (ja) 2011-06-02
US8369736B2 (en) 2013-02-05
CN102073245A (zh) 2011-05-25
US20110123229A1 (en) 2011-05-26
KR20110056208A (ko) 2011-05-26
KR101364600B1 (ko) 2014-02-26
JP5392024B2 (ja)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3245B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765259B (zh)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72201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AU201120193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67734B (zh) 供料容器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02200718B (zh) 粉末储存容器、显影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542088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powder feeding device, toner storage container, powder storage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recycling the containers
CN101086656B (zh) 可拆卸盒和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U201120255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279543A (zh) 调色剂输送装置、具有该调色剂输送装置的调色剂盒和清洁单元
CN102375396B (zh) 可安装/拆卸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AU2011202088B2 (en)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bod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54097B2 (ja) 着脱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61B (zh) 用于显影剂的收容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143101B2 (ja) 粉体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484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回収ボトル
JP40392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07548A (zh) 显影组件、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补给方法
JP54540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656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回収ボトル
KR100509507B1 (ko)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토너 카트리지
CN204536729U (zh) 显影剂补给容器
JPH09244376A (ja)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現像ユニット、および現像装置の現像剤交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