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3208B - 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3208B
CN102073208B CN201010557105.9A CN201010557105A CN102073208B CN 102073208 B CN102073208 B CN 102073208B CN 201010557105 A CN201010557105 A CN 201010557105A CN 102073208 B CN102073208 B CN 102073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adio reception
camera
section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71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3208A (zh
Inventor
大上裕二
野中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73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3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2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组合使用摄影设备和录音设备时,能够进行最佳的摄影和声音记录的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该摄影设备具有:通信连接部(12b),其能够连接具有能够收集声音的声音收录部(27)和记录部(24)的IC记录器(20);摄像部(2),其对被摄体像进行拍摄并转换为图像数据;以及通信部(12),其进行对与上述IC记录器(20)之间的连接进行检测的信号的通信,并且将图像数据发送到IC记录器(20)内的记录部(24)。

Description

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具体而言,涉及在能够与录音设备组合使用的照相机中,实现两者联合的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照相机等摄影设备拓宽了摄影区域、与各种摄影场景对应。例如,在一边说明状况一边进行的摄影、或者乐器演奏、鸟或虫、河流的流动等自然摄影时,能够进行重要的声音录音,从仅单向的单声道录音、到指向性可变的立体声录音和多声道录音成为可能,从而逐渐要求与图像匹配的复杂的录音控制。
此外,在照相机中的声音数据记录时,如日本公开专利2000-347322号公报(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提出了拆装式的声音适配器装置。在该声音适配器装置中,易于实现由照相机主体记录数据与由声音适配器记录的数据的关联。
在运动图像摄影时声音记录非常重要,因此在与专利文献1等公开那样的录音设备组合使用时,以往完全没有考虑以下状况:考虑到根据摄影状态不使用一方的麦克风等的节能性、或要在哪个设备中记录文件等的数据处理来进行最佳的声音记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组合使用摄影设备和录音设备时,能够进行最佳的摄影和声音记录的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本发明涉及的摄影设备,具有:连接部,其能够连接具有能够收集声音的收音部和第1记录部的另设的录音设备;摄像部,其对被摄体像进行拍摄并转换为图像数据;以及通信部,其对检测与上述录音设备之间的连接的信号进行通信,并且将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上述第1记录部。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摄影设备系统,其由如下部分构成:外部设备,其包括具有外部麦克风的外部设备声音收录部,该外部设备声音收录部收集声音并输出声音数据;以及摄影设备,其具有:通信部,其用于与上述外部设备进行至少声音数据的通信;摄像部,其对被摄体像进行拍摄并输出图像数据;以及摄影设备声音收录部,其能够收集声音并输出声音数据,其中,上述摄影设备系统具有收音控制部,该收音控制部根据上述外部设备的状态,控制由上述外部设备声音收录部进行的收音和由上述摄影设备声音收录部进行的收音。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组合使用摄影设备和录音设备时,能够进行最佳的摄影和声音记录的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由照相机和IC记录器构成的摄影设备系统的主要电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和IC记录器的外观的图,(a)是IC记录器的俯视图,(b)是从照相机的正面侧观察到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影设备系统的组合的图,(a)是IC记录器的外观立体图,(b)示出将IC记录器安装到照相机前侧(正面侧)的情况,(c)示出将IC记录器安装到照相机后侧(背面侧)的情况。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影设备系统的使用状态的图,(a)是示出正在使用摄影设备系统的情况的图,(b)示出由摄影设备系统拍摄的图像,(c)是示出在个人计算机(PC)中再现摄影图像和声音的情况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设备系统中的声音和图像的文件结构的图,(a)示出模式1下的文件结构,(b)示出模式2下的文件结构。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设备系统中的声音和图像的文件结构的图,(a)示出模式3A下的文件结构,(b)示出模式3B下的文件结构。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设备系统中的声音和图像的文件结构的图,(a)示出声音和图像文件的内部结构,(b)示出5.1声道中的文件结构。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照相机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摄影收音记录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摄影收音记录2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摄影收音记录3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由照相机、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和IC记录器构成的摄影设备系统的主要电结构的框图。
图13是从照相机正面侧观察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影设备系统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影设备系统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照相机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摄影收音记录4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摄影收音记录5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的摄影收音记录6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使用应用了具有本发明的照相机的摄影设备系统来说明优选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影设备系统由照相机10和IC记录器20构成,构成摄影设备系统的照相机10是数字照相机。该摄影设备系统大致具有以下功能。通过照相机10的摄像部将被摄体像转换成运动图像的图像数据,并根据该转换的图像数据,在配置在主体背面的显示部上实时取景显示被摄体像。在运动图像摄影时,通过释放按钮的操作开始摄影并通过再次操作结束摄影。此外,在照相机10中,IC记录器20能够安装在前方和背面侧上,IC记录器20具有录音功能和摄影功能。照相机10根据是否安装了IC记录器20、以及安装的方向,确定怎样组合记录哪个声音和图像。在进行照相机10的释放时,根据上述确定,将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中。此外,当选择再现模式时,能够再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摄影图像和声音。
使用图1所示的框图,对由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照相机10和能够安装在照相机10上的IC记录器20构成的摄影设备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照相机10由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摄像部2、记录部4、电源部5、操作判定部6、声音收录部7、显示部8、计时部9以及通信部12等构成。
照相机10内的摄像部2包含摄影镜头、快门等的曝光控制部、摄像元件、摄像元件的驱动和读出电路等,对通过摄像元件取得由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的图像信号实施图像压缩等图像处理,转换为图像数据并将其输出。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图像数据不限于从摄影元件输出的图像信号,还使用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处理的图像数据、以及记录在记录部4中的图像数据等。
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及其周边的硬件电路构成,依照存储在未图示的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内的程序来控制照相机10的整体流程。并且,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针对从摄像部2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并且,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通过执行程序来发挥作为收音控制部的功能。即,根据外部录音设备的收音方向,控制内置麦克风的收音。根据外部的录音设备朝向摄影设备的前方还是朝向后方,来进行内置麦克风或外部麦克风的控制。
作用为第2记录部的记录部4由对于照相机主体拆装自如的记录介质、或内置的记录介质构成。在记录部4中,记录有从摄像部2输出、并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进行了图像处理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以及这些数据附带的数据。电源部5包含电源电池和电源控制部等,向照相机10的各部进行电源供给。此外,在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上时,通过USB端子向IC记录器20提供电源。
操作判定部6具有配置在照相机10的外装上的释放按钮、电源按钮、再现按钮、菜单按钮等各种操作部件,判定该操作部件的操作状态,并将其判定结果输出到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此外,作为操作部件,设置有自身侧按钮,该自身侧按钮如后所述,是用于如下用途的操作部件:在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上时,指示通过IC记录器20内的摄影部25来拍摄摄影者自身。操作判定部6还判定与自身侧按钮联动的自身侧开关的状态,并输出到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
声音收录部7具有内置麦克风、声音处理电路和扬声器等,在运动图像摄影时等,主要进行声音处理,以通过单声道收集照相机前方的声音,与图像数据一起进行记录。此处处理的声音处理被记录到记录部4中。此外,在运动图像再现时,通过扬声器一并进行声音数据的再现。
显示部8与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连接,具有配置在主体背面等处的液晶监视器和有机EL等监视器,进行实时取景显示、摄影时的记录显示、记录在记录部4中的记录图像的显示或菜单画面等的控制画面显示。计时部9具有计时功能,并输出日期时间信息。在摄影时,该日期时间信息与图像数据一起被记录到记录部4的记录介质中。
通信部12与IC记录器20进行双向通信。作为通信方式,除各种有线通信方式以外,当然还可以是无线通信或红外线通信,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利用USB的有线通信。此外,通信部12发送信号以检测是否与IC记录器20进行了连接,如果通信成立,则判定为连接了IC记录器20。如果通信成立,则进行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等的收发。
IC记录器20内的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装置)及其周边的硬件电路构成,依照存储在未图示的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内的程序来控制照相机20的整体流程。
作用为收音部的声音收录部27包含内置的立体声麦克风27b(参照图2(a))、声音处理电路,能够收集比照相机10内的声音收录部7更高品质的声音数据。该立体声麦克风27b是指向性可变的,由该声音收录部27取得的模拟声音信号由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进行A/D转换,成为数字声音数据,并且还进行了声音压缩处理,用于记录。
摄影部25包含摄影镜头25b(参照图2(a))、摄像元件、摄像元件的驱动和读出电路等,在由IC记录器20进行声音记录时,还能够进行摄影。在会议等的声音记录时,通过一并记录发言者等的面部图像,能够在声音数据的检索时发挥作用。该摄影部25中的图像是辅助图像,因此比由照相机10取得的图像的品质低。
作用为第1记录部的记录部24是用于对用声音收录部27取得的声音数据、和由摄影部25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记录的可电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记录部24中,具有大容量存储器并能够以多声道进行记录,经由通信部22,还能够记录从外部输入的数据。当从照相机10经由通信部12、通信部22接收声音数据时,记录为多声道录音的一个声音数据(参照后述的图7(b))。对于记录部4和记录部24中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记录,将使用图7后述。
再现部28包含扬声器和声音处理电路,进行记录在记录部24中的声音数据的再现。在声音再现时,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对记录在记录部24中的压缩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后,通过声音处理电路进行处理。此外,还进行由摄影部25取得并记录在记录部24中的图像数据的再现。
通信部22与照相机10的通信部12进行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等的收发。此外,如前所述,通过USB连接来提供电源,因此将所提供的电源提供给IC记录器20内的未图示的电源部。
操作部26具有配置在IC记录器20内的外装上的录音按钮、停止按钮、再现按钮等各种操作部件,判定该操作部件的操作状态,并将该判定结果输出到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计时部29具有计时功能,并输出日期时间信息。在录音时,该日期时间信息与声音数据一起被记录到记录部24的记录介质中。
如图2(a)所示,上述IC记录器20由IC记录器主体20a和盖20b构成。前述的图1所示的IC记录器20内的各部被配置在IC记录器主体20a内。在IC记录器主体20a的前端侧上,设置有摄影镜头25b和立体声麦克风27b。摄影镜头25b使得在摄影部25中形成被摄体像。此外,立体声麦克风27b在声音收录部27中将声音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
在IC记录器主体20a的末端侧上设置有USB端子22b。该USB端子22b是通信部22的通信端子,能够收纳在盖20b中。在与照相机10或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作PC)50等外部设备连接时,卸下盖20b,通过USB端子22b与这些外部设备取得连接。另一方面,在不与外部设备连接,而单独使用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将盖20b安装到USB端子22b上来保护USB端子22b。
此外,如图2(b)所示,上述照相机10在内部配置有图1所示的记录部4等各部。此外,在照相机10的主体正面上,配置有摄像部2的一部分即摄影镜头2b,并且设置有构成声音收录部7的内置麦克风7b。在照相机10的上表面上,配置有用于经由适配器40a、40b(参照图3)安装IC记录器20的通信连接部12b。该通信连接部12b是通信部12的一部分,在安装时固定适配器40a、40b,并且对照相机10的通信部12和IC记录器20的通信部22进行电连接,从而形成通信路径。
使用图3说明IC记录器20向照相机10的安装。图3(a)示出从IC记录器主体20a卸下盖20b后的情况。在将卸下盖20b后的IC记录器主体20a安装到照相机10的前侧(正面侧)时,使用前侧适配器40a。前侧适配器40a具有:收纳部41a,其收纳IC记录器主体20a的USB端子22b,并具有用于取得USB连接的通信端子;以及脚部42a,其能够从照相机10的前侧安装到照相机10的通信连接部12b上,具有用于在安装时取得USB连接的通信端子。在前侧适配器40a内,在收纳部41a和脚部42a之间形成了通信路径。
在将IC记录器主体20a安装到照相机10的前侧(正面侧)时,如图3(b)所示,将IC记录器20的USB端子22b安装到前侧适配器40a的收纳部41a中,从照相机10的前侧将前侧适配器40a的脚部42a安装到通信连接部12b上。照相机10具有对前侧适配器40a的安装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在安装前侧适配器40a时,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前侧,此时,照相机10进行识别,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通信路径。在该状态下,能够将照相机10前方的声音收集到IC记录器20中。
在将IC记录器主体20a安装到照相机10的后侧(背面侧)时,使用后侧适配器40b。后侧适配器40b具有:收纳部41b,其收纳IC记录器主体20b的USB端子22b,并具有用于取得USB连接的通信端子;以及脚部42b,其能够从照相机10的后侧安装到照相机10的通信连接部12b上,具有用于在安装时取得USB连接的通信端子。在后侧适配器40b内,在收纳部41b和脚部42b之间形成了通信路径。
在将IC记录器主体20a安装到照相机10的后侧(背面侧)时,如图3(c)所示,将IC记录器20的USB端子22b安装到后侧适配器40b的收纳部41b中,从照相机10的后侧将后侧适配器40b的脚部42b安装到通信连接部12b上。照相机10具有对后侧适配器40b的安装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在安装后侧适配器40b时,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后侧,此时,照相机10进行识别,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通信路径。在该状态下,能够收集照相机10后方的声音,尤其能够收集摄影者的声音。
图4示出了正在使用由此构成的摄影设备系统的情况。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IC记录器20经由后侧适配器40b被安装到照相机10并进行使用。此时,IC记录器20的摄影镜头25b和立体声麦克风27b朝向摄影者61,因此拍摄摄影者61的图像,并且,照相机10朝向前方,因此作为摄影设备系统,能够同时获取前方的被摄体和后方的摄影者61的图像。此外,在摄影时,能够收集摄影者61的声音,因此能够收集由摄影者61进行的解说等。
由此,在图4(a)所示的使用状态下,能够同时获取前方和后方的图像,因此如图4(b)所示,照相机10的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在从前方得到的主图像65中,将从后方得到的摄影者61的图像合成为子图像66,将该合成图像显示或记录在显示部8上。在将合成图像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时,如图4(c)所示,通过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PC50的USB端子,并读出合成图像,能够在PC 50的监视器上进行鉴赏。
接着,使用图5至图7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的声音文件和图像文件结构。图5(a)所示的模式1是IC记录器20和照相机10分别单独进行了摄影和录音时的文件结构。即,IC记录器20根据由声音收录部27取得的声音数据生成声音文件1,此外,根据由摄影部25取得的图像数据生成图像文件1,并分别记录到记录部24中。此外,照相机10根据由声音收录部7取得的声音数据生成声音文件2,此外,根据由摄像部2取得的图像数据生成图像文件2,并分别记录到记录部4中。
图5(b)所示的模式2是经由适配器40a、40b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上,联合两者而记录图像和声音时的文件结构。关于声音数据,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的品质比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7品质高,因此声音数据的记录不使用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7而使用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中的声音数据。此外,关于图像数据,照相机10的摄像部2的品质比IC记录器20的摄影部25品质高,因此图像数据的记录不使用IC记录器20的摄影部25而使用照相机10的摄像部2中的图像数据。此外,将声音文件和图像文件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这是因为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是大容量的,并且能够直接将USB端子22b安装到PC 50上而进行再现。
图6(a)所示的模式3A也是经由适配器40b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上,联合两者而记录图像和声音时的文件结构。与模式2的不同点在于:用照相机10收集的声音也与由IC记录器20收集的声音数据一起进行记录。
IC记录器20能够进行立体声录音,因此作为声音数据记录用的音轨,左右分别各具有1个音轨。因此,在模式3A下,在音轨1中记录由IC记录器20收集的声音数据,在音轨2中记录由照相机10收集的声音数据。此外,对于图像数据,与模式2相同。此外,声音文件和图像文件与模式2同样地记录在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在该模式3A下,能够记录照相机10前方和后方两方的声音数据。
图6(b)所示的模式3B也是经由适配器40b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上,联合两者而记录图像和声音时的文件结构。与模式3A的不同点在于:用IC记录器20拍摄的图像数据也与由照相机10拍摄的图像数据一起进行记录。
如前所述,在朝向后方安装了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能够获取摄影者61的图像数据,此时,将图4(b)所示的合成图像作为图像文件1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对于声音文件1,与模式3A相同,将由照相机10和IC记录器20取得的声音数据记录到各个音轨中,作为声音文件1,能够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
在模式1~模式3B下,声音文件和图像文件仅进行带状显示,但是作为内部结构,如图7(a)所示。即,在声音文件的开始的标头部中,记录有表示按照时间序列记录的多个音轨的关系的信息等、与声音文件相关的信息,并且,在摄像部2或摄影部25中拍摄的缩略图像也在此处进行记录。作为缩略图像,是用运动图像记录的图像数据的摄影开始时的图像,或者在运动图像摄影开始时拍摄静止图像,并将该图像设为缩略图像。
接着声音文件的标头部,如图7(a)所示,交替记录有音轨1和音轨2的声音数据。作为录音形式,具有伴随压缩的MP3或WMA形式、或者非压缩的PCM录音的WAV形式等。非压缩的录音形式音质高,但由于在运动图像记录时图像数据的容量大,因此容易取入到PC 50中并容易加工的压缩记录形式更容易处理。
此外,作为声音文件的结构,不限于图7(a)所示的结构,也可以如图7(b)所示,利用5.1声道等的多声道录音的方法。即,通过多通道,分别在不同的文件中记录前后左右的麦克风,将其处理为一个束。也可以利用该方法,例如从照相机10收集前方的声音,从IC记录器20收集后方的声音。
接着,使用图8至图11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依照存储在照相机10的未图示的存储部中的程序执行该流程。
当操作电源按钮,电源接通,进入图8所示的照相机控制的流程时,首先进行是否是摄影模式的判定(S1)。该照相机10具有摄影模式和再现模式,在该步骤中,如果不是再现模式,则判定为摄影模式。在该判定结果是摄影模式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是否开始记录的判定(S2)。在该照相机10中,当操作释放按钮时,开始运动图像的记录,当再次操作释放按钮时,结束运动图像的记录,因此在该步骤中,判定是否操作了释放按钮。
在步骤S2中的判定结果不是开始记录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另一方面,在是开始记录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是否安装了IC记录器20的判定(S3)。此处,经由通信部12,与IC记录器20的通信部22进行通信,如果通信成立,则判定为安装了IC记录器20。
在步骤S3中的判定结果是没有连接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1的子例程(S5)。此时,没有连接IC记录器20,而单独使用照相机10,因此进行通常的摄影和录音。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1的详细流程,将使用图9后述。
在步骤S3中的判定结果是连接了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接着,进行麦克风是否位于被摄体侧的判定(S4)。如前所述,在使用前侧适配器40a安装了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IC记录器20的立体声麦克风27b位于照相机10的前侧(正面侧),因此在该步骤中,检测是否使用前侧适配器40a安装了IC记录器20。
在步骤S4中的判定结果是立体声麦克风27b位于前侧、即被摄体侧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2的子例程(S7)。此时,IC记录器20朝向前侧、即被摄体侧,摄影者集中于拍摄被摄体、对此时的声音进行收集。因此,对于图像,记录来自能够取得高品质的图像数据的照相机10的摄像部2的图像数据,对于声音,记录来自能够取得高品质的声音数据的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的声音数据。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2的详细流程,将使用图10后述。
在步骤S4中的判定结果是立体声麦克风27b处于后侧、即摄影者侧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3的子例程(S6)。此时,IC记录器20朝向后侧、即摄影者侧,摄影者想要将摄影者也与被摄体一起进行记录。因此,对于声音,通过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7和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两方取得声音数据。此外,对于图像,只要摄影者希望,还能够取得摄影者的图像数据,从而生成图3(b)所示的合成图像。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2的详细流程,将使用图11后述。
当执行步骤S5~S7中的摄影/收音记录1~3的任意一个时,接着进行是否结束记录的判定(S8)。此处,判定是否再次操作了释放按钮。如前所述,当再次操作释放按钮时,结束运动图像的记录。在步骤S8中的判定结果是没有结束记录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运动图像的记录和录音。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是记录结束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是否断开电源的判定(S9)。此处,通过操作判定部6检测电源按钮的操作状态,并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在该判定结果是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另一方面,在该判定结果是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在进行电源断开处理后,结束照相机控制的流程。
在步骤S1中的判定结果不是摄影模式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是否是再现模式的判定(S11)。当操作再现按钮时切换为再现模式,因此在该步骤中,判定再现按钮的状态。在该判定结果不是再现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11中的判定结果是再现模式的情况下,接着显示文件一览(S12)。此处,显示运动图像的最初图像等缩略图像。接着,进行是否进行了图像和声音选择的判定(S13)。此处,判定用户是否从文件一览所显示的运动图像中选择了图像和声音。
在步骤S13中的判定结果是选择了图像和声音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文件的联合再现(S14)。此处,在通过IC记录器20进行录音和摄影,在再现时连接了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进行联合了由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取得的图像和由声音收录部7取得的声音的再现。当进行联合再现时,返回步骤S11,继续进行再现模式。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中的判定结果是没有选择图像和声音的情况下,进行是否结束再现的判定(S15)。当再次操作再现按钮时结束再现模式,因此在该步骤中,判定是否再次操作了再现按钮。在该判定结果是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2,继续进行再现。另一方面,在步骤S15中的判定结果是结束的情况下,进入到前述的步骤S9而进行是否关闭电源的判定,在关闭了电源的情况下,结束照相机控制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5中的摄影/收音记录1的详细动作。在该流程图中,利用照相机10单独进行摄影和录音。当进入摄影/收音记录1的流程时,首先进行是否结束摄影的判定(S21)。此处,进行是否再次操作释放按钮来结束运动图像摄影的判定。在该判定结果是摄影结束的情况下,返回原来的流程。
在步骤S21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接着进行照相机摄影和照相机收音(S22),并记录到照相机中(S23)。此处,在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图像处理后,记录到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首先,与图像数据的取得同时,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声音收录部7取得的声音数据进行信号处理,与图像数据进行关联,并记录到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此时的记录模式依照图5(a)所示的模式1。当在照相机中记录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时,返回步骤S21,重复该处理直到摄影结束。
接着,使用图10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7中的摄影/收音记录2的详细动作。在该流程图中,朝向照相机10的前方安装IC记录器20,进行利用两者的联合的摄影和录音。当进入摄影/收音记录2的流程时,首先进行IC记录器20的起动(S31)。此处,从照相机10向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输出指示以起动IC记录器20。
在IC记录器20起动时,接着与步骤S21同样进行是否结束摄影的判定(S32)。在该判定结果是摄影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接着由照相机10进行摄影、及由IC记录器20进行收音(S33)。此处,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此外,由声音收录部27取得声音数据并由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进行声音处理。
在进行照相机摄影和记录器收音后,接着在记录器中进行记录(S34)。此处,经由通信部12和通信部22将由照相机10取得并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到IC记录器20,并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此外,将由IC记录器20取得的声音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关联并记录到记录部24中。在记录器中进行记录时,返回步骤S32,重复照相机摄影、记录器收音和记录,直到摄影结束。
在步骤S32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结束的情况下,关闭IC记录器20(S35)。此处,照相机10的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指示IC记录器20以关闭动作。当进行记录器关闭时,返回原来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1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6中的摄影/收音记录3的详细动作。在该流程中,朝向照相机10的后方安装IC记录器20,进行利用两者的联合的摄影和录音。当进入摄影/收音记录3的流程时,首先与步骤S31同样进行IC记录器20的起动(S41),接着与步骤S32同样进行是否结束摄影的判定(S42)。
在步骤S42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进行照相机摄影以及照相机/记录器的收音(S43)。此处,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此外,由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27取得声音数据,并且针对IC记录器20,由声音收录部27取得声音数据并由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进行声音处理。
接着,进行是否接通自身侧开关的判定(S44)。在除照相机10的前方的被摄体以外,还想拍摄摄影者自身的情况下,手动操作自身侧按钮,因此通过操作判定部6判定与自身侧按钮联动的自身侧开关的状态。
在步骤S44中的判定结果是接通自身侧开关的情况下,进行摄影结果的合成(S45)。此处,在由照相机10内的摄像部2取得的主被摄体的图数据中,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IC记录器20的摄影部25取得的摄影者61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处理,从而生成图4(b)所示的合成图像。
在步骤S45中进行图像合成时,或者在步骤S44中的判定结果是自身侧开关没有接通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收音结果按音轨的记录(S46),并记录到记录器47中(S47)。在步骤S44中的判定结果是自身侧开关没有接通的情况下,按图6(a)所示的模式3A的音轨,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是模式3A,因此将由照相机10取得的图像数据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声音文件1中,将由照相机10取得的声音数据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声音文件1的音轨2中,将由IC记录器20取得的声音数据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声音文件1的音轨1中。
此外,在步骤S45中生成了摄影结果的合成图像时,按图6(b)所示的模式3B的音轨,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对于声音数据,与模式3A相同,但是由于是模式3B,因此对于图像数据,将在步骤S45中生成的合成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图像文件1中。
当在IC记录器20中记录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时,返回步骤S42。重复前述处理,直到判定为摄影结束。在步骤S42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结束的情况下,与步骤S35同样地关闭IC记录器20(S48)。当进行记录器关闭时,返回原来的步骤。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根据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的方向,切换要记录的声音数据。即,在朝前安装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将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7设为关闭,仅记录由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收集的声音数据。此外,在朝后安装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记录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7和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两方的声音数据。因此,在组合使用摄影设备即照相机10和录音设备即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最佳的声音记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的方向,切换要记录的图像数据。即,在朝前安装了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将照相机10的摄影部25设为关闭,仅记录照相机10的摄像部2的图像数据。此外,在朝后安装了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在操作自身侧按钮时,记录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和IC记录器20的摄影部25两方的图像数据。因此,在组合使用摄影设备即照相机10和录音设备即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最佳的图像记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记录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和IC记录器20的摄影部25两方的图像数据时,在合成两方的图像后进行。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按时间分割分别记录两方的图像数据等其他方法进行记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的情况下,将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记录到IC记录器20中。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记录到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
接着,使用图12至图18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摄影镜头设置在照相机10的主体内。在第2实施方式中,照相机10是更换镜头式的照相机,在更换镜头内设置声音收录部。
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设备系统,如图12所示,由照相机10、IC记录器20和更换镜头30构成。IC记录器20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IC记录器20相同,因此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并且,照相机10还设置有通信部3,除此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10相同,因此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通信部3与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连接,在安装更换镜头30时,与更换镜头30进行通信。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部2具有摄影镜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更换镜头30内具有摄影镜头32,因此在摄像部2中,没有设置摄影镜头。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机10中还具有图1所记载的电源部5,但是在图12中进行了省略。
更换镜头30对于照相机10拆装自如,在更换镜头30内,设置有摄影控制部31、摄影镜头32、通信部33以及声音收录部37。摄影控制部3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及其周边的硬件电路构成,依照存储在未图示的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内的程序来控制更换镜头30的整体流程。尤其是,依照来自照相机10的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的指示,进行摄影镜头32的焦点调节、或声音收录部37中的声音收集的控制等。
摄影镜头32会聚被摄体光并在摄像部2的摄像元件上成像。声音收录部37具有立体声麦克风和声音处理电路,收集更换镜头30前方的声音。此外,根据摄影镜头32的焦距和焦点位置,改变收音的指向性。
通信部33与照相机10的通信部3进行通信,发送是否为带有麦克风的更换镜头等的设备种类信息、或更换镜头30的焦距信息等各种信息,并且接收来自照相机10的焦点调节信息。此外,还将由声音收录部37取得的声音数据发送到照相机10。
图13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设备系统的外观。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经由前侧适配器40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上。此外,能够将更换镜头30安装到照相机10的正面上。在该更换镜头30的前表面上,如前所述,设置有摄影镜头32和一对立体声麦克风37b。此外,作为更换镜头,除了带有立体声麦克风37b的更换镜头30以外,还能够安装没有装配立体声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A。
图14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使用状态的例子。更换镜头30的立体声麦克风37b的收音指向性高,在图14所示的状况下,能够清楚地对鸟63的啼叫进行录音,但对小河64的细流等周围的声音则几乎无法录音。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如下的区别使用:在内置于摄影镜头30内的立体声麦克风37b中收集鸟63的啼叫,在内置于IC记录器20中的立体声麦克风27b中收集小河64的流动声音。此时,取得鸟63和小河64的声音大小的平衡以使小河64的流动声音不掩盖鸟63的啼叫非常重要。因此,期望将两者录音为独立文件、在再现时取得平衡的使用方法。
接着,使用图15至图1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影设备系统的动作。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依照存储在照相机10的未图示的存储部中的程序执行该流程。
当操作电源按钮,电源接通时,进入图15所示的照相机控制的流程,但是最初的步骤S1~S3中的处理与使用图8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此外,还执行图8中的与再现模式相关的步骤S11~S15,但是与图8相同,因此在流程上进行省略并省略说明。
在步骤S3中的判定结果是没有连接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是否连接了带麦克风的镜头的判定(S61)。此处,根据是否为从更换镜头30发送来的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的设备种类信息进行判定。在该判定结果是没有连接带麦克风的镜头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1的子例程(S62)。此时,没有连接IC记录器20和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两方,而组合使用照相机10和不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A,因此进行通常的摄影和录音。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1的详细流程,在前使用图8已进行了叙述。
在步骤S61中的判定结果是连接了带麦克风的镜头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4的子例程(S63)。此时,没有安装IC记录器20,而安装了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因此进行能够有效运用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的立体声麦克风37b的摄影和录音。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4的详细流程,将使用图16后述。
在步骤S3中的判定结果是安装了IC记录器20的情况下,接着使录音方式一致(S51)。例如,在IC记录器20的录音方式是非压缩方式的情况下,在进行运动图像摄影时,对存储容量的负荷变大,因此此处,将IC记录器20和照相机10中的录音方式切换为相同的压缩方式。
使录音方式一致后,接着与步骤S4同样地,进行麦克风是否位于被摄体侧的判定(S52)。在该步骤中,判定IC记录器20的立体声麦克风27b是否位于照相机10的前侧,如前所述,根据是否使用前侧适配器40a安装了IC记录器20进行判定。
在步骤S52中的判定结果是麦克风位于被摄体侧的情况下,接着与步骤S61同样地,进行是否连接了带麦克风的镜头的判定(S53)。在该判定结果是没有连接带麦克风的镜头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2的子例程(S55)。此时,朝向被摄体一方安装了IC记录器20,而没有安装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因此进行能够有效运用朝向被摄体一方的IC记录器20的麦克风的摄影和录音。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2的详细流程,在前使用图10已进行了叙述。
在步骤S53中的判定结果是连接了带麦克风的镜头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5的子例程(S54)。此时,安装了IC记录器20和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两方。IC记录器20的方向朝向照相机10的前侧(被摄体侧),因此与在图14中所说明的状况类似,进行能够有效运用更换镜头30的立体声麦克风37b、以及IC记录器20的立体声麦克风27b的摄影和录音。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5的详细流程,将使用图17后述。
在步骤S52中的判定结果是麦克风不处于被摄体侧、即朝向摄影者67的情况下,接着与步骤S61同样地,进行是否连接了带麦克风的镜头的判定(S56)。在该判定结果是没有连接带麦克风的镜头的情况下,执行摄影/收音记录3的子例程(S58)。此时,朝向摄影者安装了IC记录器20,而没有安装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因此进行能够有效运用朝向摄影者的IC记录器20的立体声麦克风27b的摄影和录音。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3的详细流程,在前使用图11已进行了叙述。
在步骤S56中的判定结果是连接了带麦克风的镜头的情况下,接着执行摄影/收音记录6的子例程(S57)。此时,朝向摄影者安装了IC记录器20,还安装了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进行能够有效运用朝向摄影者的IC记录器20的立体声麦克风27b、以及朝向被摄体的更换镜头30的立体声麦克风37b的摄影和录音。对于该摄影/收音记录6的详细流程,将使用图18后述。
当执行步骤S62中的摄影/收音记录1、步骤S55中的摄影/收音记录2、步骤S58中的摄影/收音记录3、步骤S63中的摄影/收音记录4、步骤S54中的摄影/收音记录5、步骤S57中的摄影/收音记录6的任意一个时,接着进行是否结束记录的判定(S8)和是否关闭电源的判定(S9),但是使用图8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接着,使用图16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63中的摄影/收音记录4的详细动作。在该流程图中,利用安装了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的照相机10进行摄影和录音。当进入摄影/收音记录4的流程时,首先进行是否结束摄影的判定(S71)。此处,进行是否再次操作释放按钮来结束运动图像摄影的判定。在该判定结果是摄影结束的情况下,返回原来的流程。
在步骤S71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接着进行照相机摄影和照相机收音(S72),并记录到照相机中(S73)。此处,在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图像处理后,记录到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关于声音收集,将照相机10内的声音收录部7设为关闭状态,由更换镜头30内的声音收录部37进行。即,与图像数据的取得同时,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更换镜头30的声音收录部37取得的声音数据进行信号处理,与图像数据进行关联,并记录到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此时的记录模式依照图5(a)所示的模式1。当在照相机中记录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时,返回步骤S21,重复该处理直到摄影结束。
接着,使用图17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54中的摄影/收音记录5的详细动作。在该流程图中,安装了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并且在照相机10上朝前方(被摄体侧)安装了IC记录器20。当进入摄影/收音记录2的流程时,首先进行IC记录器20的起动(S81)。此处,从照相机10向信号处理和控制部21输出指示以起动IC记录器20。
在IC记录器20起动时,接着与步骤S71同样进行是否结束摄影的判定(S82)。在该判定结果是摄影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接着进行照相机10的摄影、和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的收音(S83)。此处,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由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此外,针对更换镜头30,由声音收录部37取得声音数据并向照相机10指示发送,照相机10通过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对接收到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处理。
接着,在照相机中进行记录(S84)。在步骤S83中,由摄像部2取得图像数据,并且由更换镜头30的声音收录部37取得声音数据,此后将该取得的声音数据和图像数据记录到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
接着,进行记录器收音(S85),并进行记录器记录(S86)。此处,通过朝向照相机10前方的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收集照相机10前方(被摄体方向)的声音,并将其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在进行记录器记录时,返回步骤S82,重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取得和记录,直到摄影结束。
在步骤S82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结束的情况下,接着将照相机文件发送到IC记录器20(S87)。在摄影结束以前,将照相机10侧的图像数据和更换镜头30中的声音数据记录到了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但是在摄影结束时,一并将这些数据发送到IC记录器20。IC记录器20将接收到的声音和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部24中。
在将照相机文件发送到记录器时,接着关闭IC记录器20(S88)。此处,照相机10的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指示IC记录器20以关闭动作。当进行记录器关闭时,返回原来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8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57中的摄影/收音记录6的详细动作。在该流程中,安装了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并且在照相机10上朝后方(摄影者侧)安装了IC记录器20。当进入摄影/收音记录6的流程时,首先与步骤S81同样进行IC记录器20的起动(S91),接着与步骤S71同样进行是否结束摄影的判定(S92)。
在步骤S92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与步骤S83同样地,进行照相机摄影以及照相机摄影和镜头收音(S93)。此处,由照相机10的摄像部2取得图像数据,由更换镜头30的声音收录部37取得声音数据。接着,与步骤S84同样地在照相机中进行记录(S94)。将在步骤S93中所取得的声音数据和图像数据记录到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
在照相机中进行记录时,接着与步骤S85同样进行记录器收音(S95),与步骤S86同样在记录器中进行记录(S96)。此处,通过朝向照相机10后方(摄影者侧)的IC记录器20的声音收录部27收集摄影者侧的声音,并将其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
在进行记录器记录时,接着与步骤S44(参照图11)同样地,进行是否接通自身侧开关的判定(S97)。在摄影者期望拍摄自身图像的情况下操作自身侧按钮,因此在该步骤中判定自身侧开关的状态。在该判定结果是自身侧开关接通的情况下,进行合成定时的记录(S98)。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独立记录IC记录器20侧的图像、和照相机10侧的图像,在摄影结束后,记录到IC记录器20中。因此,在自身侧开关接通的定时不能合成图像。因此,预先记录自身侧开关接通的定时,最后能够生成合成图像。
在记录合成定时时,或者在步骤S97中的判定结果是没有操作自身侧开关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92。在摄影结束以前,重复执行步骤S93~98,取得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并进行记录。
在步骤S92中的判定结果是摄影结束的情况下,与步骤S87同样地将照相机文件发送到记录器(S99)。此处,将记录在照相机10的记录部4中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记录到IC记录器20的记录部24中。即,在操作了自身侧开关的情况下,根据操作定时,如图4(b)所示那样,合成由摄像部2取得的被摄体像、和由摄影部25取得的摄影者的面部图像,并记录该合成的图像数据。
在将照相机文件发送到记录器时,接着与步骤S88同样地关闭IC记录器20(S100)。此处,照相机10的信号处理和控制部1指示IC记录器20以关闭动作。当进行记录器关闭时,返回原来的流程。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根据IC记录器20和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的安装状态,切换要记录的声音数据。即,在仅安装了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的情况下,将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7设为关闭,仅记录更换镜头30的声音收录部37的声音数据。此外,在安装了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和IC记录器20两方的情况下,将照相机10的声音收录部7设为关闭,记录IC记录器20内的声音收录部27和更换镜头30内的声音收录部37两方的声音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影中,将更换镜头30和照相机10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记录到照相机10内的记录部4中,在摄影结束后一并发送到IC记录器20内的记录部24,在处理后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将两者处理为与记录相应的形式。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设备系统由以下部件构成:IC记录器20或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等外部设备,它们具有外部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输出声音数据;以及照相机10,其具有声音收录部7,该声音收录部7具有内置麦克风,能够收集摄影方向的声音并输出声音数据,该摄影设备系统根据外部设备的安装状态,控制由外部麦克风进行的收音和由内置麦克风进行的收音。因此,在组合使用摄影设备和外部设备时,能够进行最佳的声音记录。
此外,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摄影设备系统由以下部件构成:外部设备(IC记录器20),其具有摄影部25并输出图像数据;以及照相机10,其能够安装该外部设备,该摄影设备系统根据外部设备的安装状态,控制照相机10和外部设备的摄影。因此,在组合使用摄影设备和外部设备时,能够进行最佳的图像记录。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照相机等摄影设备中进行摄像和收音的情况下,也经由通信部将图像数据和/或声音数据发送到IC记录器20等录音设备来进行记录。因此,能够传送在录音设备中所记录的数据,如图4(c)所示那样,能够通过PC 50容易进行处理。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在照相机10上安装了外部设备(IC记录器20或带麦克风的更换镜头30)的情况下,通过照相机10控制摄影设备系统整体。但是,整体控制不限于照相机10,也可以由IC记录器20等进行。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根据IC记录器20对照相机10的安装方向,切换要录音的声音收录部,但是也可以不考虑安装方向,而根据IC记录器20或更换镜头30的功能,一概切换要录音的声音收录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适配器将IC记录器20安装到照相机10上,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直接在非安装状态下,经由无线等通信路径将声音数据发送到照相机10。此时,设置分别检测IC记录器和照相机10的方向的6轴传感器和陀螺仪等检测部,将IC记录器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发送到照相机主体,进行声音收集的控制即可。此外,除了检测IC记录器自身的方向以外,也可以判定声音是否相同,并根据该判定结果检测方向。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照相机10仅进行了运动图像摄影,但是也可以进行静止图像摄影,此外,在静止图像摄影时,也可以在预定时间内进行录音。在静止图像摄影时进行录音的情况下,与运动图像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应用本发明。
而且,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设备,使用数字照相机作了说明,然而作为照相机,既可以是数字单反照相机,也可以是小型数字照相机,可以是摄像机、摄影机那样的动态图像用的照相机,而且可以是内置于便携电话或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个人数字助理)、游戏设备等中的照相机。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在照相机10上的外部设备,针对IC记录器20和更换镜头30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具有录音功能的设备,则不限于此。此外,外部设备可以如更换镜头30那样,不具有生成图像数据的功能,也可以完全不具有摄影功能。
本发明不直接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实施阶段在不背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来具体化。并且,可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适当组合,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去除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的若干结构要素。而且,可以将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适当组合。

Claims (13)

1.一种摄影设备,其具有:
连接部,其能够连接另设的录音设备,所述录音设备具有第1记录部和能够收集声音的收音部;
摄像部,其对被摄体像进行拍摄并转换为图像数据;
第2记录部,其能够记录上述图像数据;以及
通信部,其对检测与上述录音设备之间的连接的信号进行通信,并且将上述图像数据发送到上述第1记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该摄影设备具有能够收集声音的内置麦克风,
上述通信部将由上述内置麦克风收集的声音的声音数据发送到上述录音设备,
上述第1记录部将上述发送的声音数据记录为多声道录音的一个声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该摄影设备还具有收音控制部,该收音控制部根据录音设备相对于上述摄像部的摄影方向的收音方向,控制由上述内置麦克风进行的收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在上述录音设备朝向上述摄影设备的前方的情况下,上述收音控制部取代上述内置麦克风而控制内置于上述录音设备中的外部麦克风的收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在上述录音设备朝向上述摄影设备的后方的情况下,上述收音控制部控制上述内置麦克风和内置于上述录音设备中的外部麦克风两方的收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上述摄影设备还能够连接具有第2外部麦克风的更换镜头,
在连接了上述更换镜头时,上述收音控制部控制内置于上述更换镜头中的第2外部麦克风取代上述内置麦克风的收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上述摄影设备还能够连接具有第2外部麦克风的更换镜头,
在连接了上述更换镜头、并且上述录音设备朝向上述摄影设备的前方的情况下,上述收音控制部控制上述内置麦克风和内置于上述录音设备中的外部麦克风两方的收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上述摄影设备还能够连接具有第2外部麦克风的更换镜头,
在连接了上述更换镜头、并且上述录音设备朝向上述摄影设备的后方的情况下,上述收音控制部控制上述内置麦克风和内置于上述录音设备中的外部麦克风两方的收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上述录音设备还具有录音设备侧摄影部,
在上述录音设备朝向上述摄影设备的后方的情况下,除了进行上述摄像部的摄影以外,还进行上述录音设备侧摄影部的摄影。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上述收音控制部将由上述摄像部得到的上述图像数据和由上述内置麦克风收集的声音数据记录到上述录音设备的记录部中。
11.一种摄影设备系统,其由以下部分构成:
外部设备,其具有录音设备,该录音设备具有收音部,该收音部具有外部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输出声音数据;以及
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设备,其中,
上述摄影设备系统具有收音控制部,该收音控制部根据上述录音设备的安装状态,控制由上述收音部进行的收音和由上述摄影设备的声音收录部进行的收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设备系统,其中,
上述收音控制部根据上述录音设备的上述外部麦克风的收音方向,控制由上述外部麦克风进行的收音和由上述摄影设备内的内置麦克风进行的收音。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设备系统,其中,
上述外部设备还具有外部摄影部,
上述摄影设备系统具有摄影控制部,该摄影控制部根据上述外部摄影部的安装状态,控制由上述摄像部进行的摄影和由上述外部摄影部进行的摄影。
CN201010557105.9A 2009-11-23 2010-11-19 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3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5805A JP5495732B2 (ja) 2009-11-23 2009-11-23 撮影機器および撮影機器システム
JP2009-265805 2009-1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208A CN102073208A (zh) 2011-05-25
CN102073208B true CN102073208B (zh) 2013-02-27

Family

ID=44031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710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3208B (zh) 2009-11-23 2010-11-19 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95732B2 (zh)
CN (1) CN102073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18649A (ja) * 2014-12-19 2016-06-30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lan機能を備えたマルチトラック録音システム
JP6690751B2 (ja) * 2019-03-28 2020-04-28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lan機能を備えたマルチトラック録音システム
CN110944121A (zh) * 2019-12-12 2020-03-31 江苏火米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佳能单反与麦克风音视频合成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820A (zh) * 2008-03-21 2008-09-03 上海凌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离型摄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5726A (ja) * 1996-11-14 1998-05-29 Sony Corp 静止画像および音声再生装置並びに再生方法
JP2000347322A (ja) * 1999-06-02 2000-12-15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データ再生装置
JP2001036789A (ja) * 1999-07-22 2001-02-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管理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処理装置
JP2003348410A (ja) * 2002-05-27 2003-12-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音声入力可能なカメラ
JP2004166159A (ja) * 2002-11-15 2004-06-10 Nec Saitama Ltd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JP2004247937A (ja) * 2003-02-13 2004-09-02 Canon Inc 画像撮影装置
JP2004304560A (ja) * 2003-03-31 2004-10-28 Fujitsu Ltd 電子装置
JP2006229329A (ja) * 2005-02-15 2006-08-31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8178062A (ja) * 2006-12-22 2008-07-31 Nikon Corp 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1414112A (zh) * 2007-10-16 2009-04-2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相防抖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546110B (zh) * 2008-03-24 2011-05-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和记录投影机信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820A (zh) * 2008-03-21 2008-09-03 上海凌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离型摄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0-145726A 1998.05.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208A (zh) 2011-05-25
JP5495732B2 (ja) 2014-05-21
JP2011114347A (ja) 2011-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7206B2 (en) Cradle for information apparatus, cradle for digital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CN102540689B (zh) 摄像装置
CN101834994A (zh) 摄影装置和摄影控制方法
CN102073208B (zh) 摄影设备及摄影设备系统
CN104469237A (zh) 运动图像甄选装置以及运动图像甄选方法
EP1480452A1 (en) Camera apparatus
EP1484917A2 (en) Camera apparatus
CN101982969B (zh) 图像再现装置
CN102857689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14987C (zh) 电子设备和图像拾取设备
JP2001309221A (ja) カメラ
JP6229356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529516B (zh) 再现设备、再现方法
JP2011114347A5 (zh)
JP4868752B2 (ja) 携帯型の情報処理装置
JP2005026889A (ja) 電子カメラ
KR100426170B1 (ko) 휴대용 복합장치
JP6643081B2 (ja) アルバム動画生成装置、アルバム動画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189555B2 (ja) 動画像編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21040217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H11168646A (ja) 撮影装置
JP4616895B2 (ja) 音楽再生機能付きディ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画像音楽再生装置
KR100706890B1 (ko) 멀티미디어 기능을 가지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레코딩,재생 방법
JP2018038058A (ja) 音声出力装置、撮像システム、音声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40099873A (ko) 복합촬영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