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2969B - 图像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2969B
CN101982969B CN 201010578773 CN201010578773A CN101982969B CN 101982969 B CN101982969 B CN 101982969B CN 201010578773 CN201010578773 CN 201010578773 CN 201010578773 A CN201010578773 A CN 201010578773A CN 101982969 B CN101982969 B CN 101982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zoom
reproducing
continuous shooting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787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2969A (zh
Inventor
神永知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82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2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2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29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再现装置等,在连续再现通过连续拍摄得到的图像时,不需要麻烦的操作即可放大再现特定的图像。图像再现装置具有:进行图像的变焦处理的变焦处理部(16a);和再现控制部(11a),其进行控制,以便按照摄影顺序连续再现由在时间上连续拍摄得到的多个图像构成的图像组的图像,在图像组中包含的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图像被设定了变焦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变焦处理部(16a)根据该变焦信息进行至少被设定了该变焦信息的图像的变焦处理,再现控制部(11a)进行控制,以将进行了变焦处理的图像插入到摄影顺序中的进行了变焦处理的图像的前面图像和后面图像之间来进行再现。

Description

图像再现装置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3月31日、申请号为200810088630.3、发明名称为“图像再现装置、图像再现程序、记录介质、图像再现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预定的顺序连续再现通过在时间上连续拍摄得到的多个图像或一系列的成组图像的图像再现装置、图像再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使用的记录介质,单位容量的单价降低,可以以较低价获得大容量的记录介质。另外,近年来的记录介质也在寻求数据传输速度的快速化,每单位时间可以记录的数据量在增加。
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在摄像装置中快速拍摄大量图像,同时连拍摄影和动态图像摄影也被轻松地采用。
在再现这样拍摄的连拍图像时,不仅能够进行通常的送进1张的再现,也能够以比较高的频率利用基于幻灯片放映的再现。该幻灯片放映不需要逐张送进再现图像的操作,所以比较简便,可以在再现通常的拍摄了1张的图像时使用,当然也可以在再现连拍图像时使用。尤其在再现连拍图像时,具有能在观察图像侧传递被摄体的移动的优点。
但是,在该连续再现中,在开始再现的最初显示图像整体,从再现中途开始放大显示被摄体的特征部分,这种观看方式是比较有效的观看方式的一例。这是因为与从连续再现的最初到最后一直显示图像整体的观看方式相比,这种观看方式不会看厌烦。
在再现连拍图像时,用于实现这种观看方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对应于该观看方式的视场角来进行连拍摄影本身。这种连拍图像可以通过在摄影途中使镜头的焦距从广角侧向望远侧适当变化来进行摄影而得到。并且,为了使这样得到的连拍图像和动态图像经得起鉴赏,优选以将被摄体的特征部分进行特写近距离拍摄的方式来进行摄影。
并且,上述观看方式在具有数字变焦功能的图像再现装置中,可以通过再现处理实现。即,在通过逐张地手动切换图像来显示特定图像时,可以通过数字变焦来放大显示该图像。
虽然不属于上述的连拍图像,但作为在再现处理静态图像时进行变焦等的技术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06-174178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图片电影(photo movie)技术,利用切取静态图像的一部分来特写近距离拍摄特定的被摄体的镜头拉近处理、使视点从静态图像的端部向端部移动的摄全景(pan)处理等的特殊效果,实现给静态图像的摄影场面赋予现场感的表现效果、及演出作为主题的被摄体的表现效果等。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6-146428号公报中记载了以下技术,在上述的图片电影中,在选择了变焦效果和摄全景效果时,检测静态图像内的面部图像,进行自动放大等调整,使所检测出的面部图像的位置和大小成为观看效果良好的位置和大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4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46428号公报
上述的连拍摄影一般是针对运动的被摄体采用的摄影方法,为了使移动的被摄体不从画面中脱离,多将镜头的焦距设为广角来进行摄影。并且,为了在进行这种连拍摄影的过程中进行合适的变焦操作,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因此,为了摄影实施了经得起鉴赏的变焦操作的连拍摄影,如果不是专业的摄影师,则绝非容易之事。另一方面,如果将在上述的广角状态下连续拍摄的图像直接再现,则只有图像内极小一部分运动的广范围视场角的图像在没完没了地再现,所以导致观看者感觉无聊的情况居多。
与此相对,在再现时将特定的图像数字变焦的情况下,必须操作图像再现装置暂且停止连拍图像的再现,并且对特定的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因此操作本身比较麻烦,而且产生观看方要等待进行操作的时间,所以不能充分欣赏。
这样,在再现连续拍摄得到的图像时,期望不需要麻烦的操作即可进行特写近距离拍摄处理等,能够鉴赏具有观看价值的图像的图像再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再现装置、图像再现方法,在连续再现通过连续拍摄得到的图像或者一系列的成组图像时,不需要麻烦的操作即可放大再现特定的图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的图像再现装置具有进行图像的变焦处理的变焦处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再现装置具有:再现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按照摄影顺序对连续拍摄的连拍图像进行连续再现;以及变焦信息设定部,其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连拍图像中的特定的图像设定变焦信息,以在改变变焦放大率的同时再现该特定的图像,其中,所述再现控制部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特定的图像,由所述变焦处理部根据所述变焦信息设定部设定的变焦信息改变1个图像的变焦放大率而进行再现。
第二发明的图像再现装置具有进行图像的变焦处理的变焦处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再现装置具有:再现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按照摄影顺序对连续拍摄的连拍图像进行连续再现;以及变焦信息设定部,其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连拍图像中的连续的多个图像设定变焦信息,以在改变变焦放大率的同时再现该连续的多个图像,其中,所述再现控制部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对于所述连续的多个图像,由所述变焦处理部根据所述变焦信息设定部设定的变焦信息改变变焦放大率而进行再现。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再现装置、图像再现程序、记录介质和图像再现方法,在连续再现通过连续拍摄得到的图像时,不需要麻烦的操作即可放大再现特定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再现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示意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像存储部中存储的连拍图像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通常的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第1变焦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第2变焦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第3变焦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进行自动变焦的连续再现的示例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再现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8所示步骤S12的连续再现的变焦信息设定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8所示步骤S13的连续再现执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10所示步骤S44的显示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图10所示步骤S45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焦顺序的第1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的变焦顺序的第2例的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的变焦顺序的第3例的图。
图1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的显示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在连续再现连拍图像的同时再现声音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3的连续再现执行处理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图像再现装置;11CPU;11a再现控制部;11b连拍图像识别部;11c变焦信息设定部;12ROM;13RAM;14读出部;15图像存储部;16显示图像生成部;16a变焦处理部;17显示处理部;18显示部;19操作部;21声音处理部;22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1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图像再现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该图像再现装置1构成为具有CPU 11、ROM 12、RAM 13、读出部14、图像存储部15、显示图像生成部16、显示处理部17、显示部18、操作部19、声音处理部21、和扬声器22。
其中,CPU 11、ROM 12、RAM 13、读出部14、图像存储部15、显示图像生成部16、显示处理部17和声音处理部21,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成可以通信。并且,显示处理部17连接至显示部18。操作部19连接至CPU 11。声音处理部21连接至扬声器22。
CPU 11是总地控制该图像再现装置1的控制部,具有:进行有关图像再现的控制的再现控制部11a,进行通过连拍摄影得到的连拍图像的识别的连拍图像识别部11b,和对连拍图像中的特定图像设定变焦信息的变焦信息设定部11c。另外,此处关于由在时间上连续拍摄得到的多个图像构成的图像组,可列举出通过连续拍摄静态图像得到的连拍图像的示例作为代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动态图像。并且,即使不是连拍图像而是摄影时间上不连续的图像,也可以适用于预先分类的一系列的成组图像。该分类例如是根据人物、风景、建筑物等被摄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
ROM 1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保存通过CPU 11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在该图像再现装置1中使用的各种数据等。
RAM 13是在CPU 11的作业中使用的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等。
图像存储部15构成为例如闪存等非易失性记录介质,记录有包括连拍图像的多个图像。在该图像存储部15中也存储有与图像同时再现的声音数据。
读出部14读出存储在图像存储部15中的例如压缩状态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实施解压缩处理后,传送给RAM 13等并写入。
显示图像生成部16进行以下处理,将从图像存储部15读出并在RAM 13展开的图像,转换为用于在显示部18上显示的图像,并将转换后的图像写入RAM 13。该显示图像生成部16具有变焦处理部16a,其用于进行所谓的电子变焦处理,即,只根据从图像存储部15读出并在RAM 13展开的图像的一部分,生成用于在显示部18上显示的图像的处理。
显示处理部17读出通过显示图像生成部16生成并存储在RAM 13中的显示用图像数据,并转换为用于输出给显示部18的信号,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给显示部18。
显示部18根据从显示处理部17输入的信号显示图像。
操作部19包括进行有关该图像再现装置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开关和操作按钮、电源开关等。该操作部19包括:用于选择特定图像的选择按钮;用于设定所选择的图像的放大率的增减按钮;用于设定所选择的图像的放大中心位置的XY操作按钮;用于确定所选择的信息和项目的OK按钮;用于设定连续再现的模式的设定按钮等。
声音处理部21将从图像存储部15读出并在RAM 13展开的声音数据转换为用于输出给扬声器22的模拟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模拟的声音信号输出给扬声器22。
扬声器22根据从声音处理部21输入的声音信号发出声音。
下面,图2是示意表示在图像存储部15中存储的连拍图像的状态的图。
在图像存储部15中,例如图2所示,存储有通过连续拍摄被摄体得到的No.1~No.5的连拍图像。
在其中No.2的图像中,电子变焦信息Za、Zb、Zb例如被存储为头部信息。电子变焦信息Za是以1.5倍的放大率放大No.2图像的预定区域的信息,所再现的图像为电子变焦图像No.2a。电子变焦信息Zb是以2倍的放大率放大No.2图像的预定区域的信息,所再现的图像为电子变焦图像No.2b。电子变焦信息Zc是以3倍的放大率放大No.2图像的预定区域的信息,所再现的图像为电子变焦图像No.2c。
同样,在No.4的图像中,电子变焦信息Za例如被存储为头部信息。该电子变焦信息Za是以1.5倍的放大率放大No.4图像的预定区域的信息。
下面,图3是表示通常的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在该通常的连续再现时,只有通过连拍得到的各个图像No.1、No.2、No.3、No.4、No.5被按顺序地在显示部18上显示预定时间t1(例如1秒等)。
然后,图4是表示第1变焦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在该第1变焦连续再现时,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1、No.2被再现预定时间t1(例如1秒等)后,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2相关的电子变焦图像No.2a、No.2b、No.2c被再现预定时间t2(在此,t2被设定为例如比t1短的时间,具体讲是0.5秒等)。然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3、No.4被再现预定时间t1,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4相关的电子变焦图像No.4a被再现预定时间t2。并且,之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5被再现预定时间t1。
这样,第1变焦连续再现是对记录有电子变焦信息Za等的图像进行镜头拉近处理的再现。
然后,图5是表示第2变焦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在该第2变焦连续再现时,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1、No.2被再现预定时间t1后,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2相关的电子变焦图像No.2a、No.2b、No.2c、No.2b、No.2a被再现预定时间t2。然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3、No.4被再现预定时间t1,且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4相关的电子变焦图像No.4a被再现预定时间t2。并且,之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5被再现预定时间t1。
这样,第2变焦连续再现是对记录有电子变焦信息Za等的图像进行镜头拉近处理和镜头拉远处理,使图像的放大率平滑地连续的再现。
然后,图6是表示第3变焦连续再现图2所示的连拍图像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在该第3变焦连续再现时,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1被再现预定时间t1后,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2相关的电子变焦图像No.2a、No.2b、No.2c、No.2b、No.2a被再现预定时间t2。然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3被再现预定时间t1,且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4相关的电子变焦图像No.4a被再现预定时间t2。并且,之后通过连拍得到的图像No.5被再现预定时间t1。
这样,第3变焦连续再现是从上述第2变焦连续再现中省略了记录有电子变焦信息Za等的图像自身的再现的处理。因此,第3变焦连续再现是进行镜头拉近处理和镜头拉远处理,并使图像的放大率平滑地连续的再现,这与第2变焦连续再现相同。
下面,图7是表示进行自动变焦的连续再现的示例图。在此,该图7表示在自动变焦连续再现中按照图6所示的再现模式进行再现的状态。
在图像存储部15中存储有例如图7中左半部分所示、通过连续拍摄被摄体得到的连拍图像No.1~No.3。
并且,在其中的图像No.2中,放大率较小的电子变焦信息Za和放大率较大的电子变焦信息Zb例如被存储为头部信息。在此,电子变焦信息Za例如是以1.5倍放大率放大把No.2图像的某个位置作为放大中心位置的预定区域的信息,电子变焦信息No.2例如是以10倍放大率放大把No.2图像的其他位置作为放大中心位置的预定区域的信息。
并且,在设定了自动变焦连续再现时,生成对较小放大率和较大放大率进行了插值得到的中间放大率的、且把对上述两个放大中心位置进行了插值得到的位置作为放大中心位置的插值图像,使用该插值图像进行更加平滑的连续再现(例如一面进行摄全景一面变焦的连续再现)。
即,首先将图像No.1再现预定时间t1(步骤S1),然后将根据电子变焦信息Za(放大率1.5倍)放大图像No.2得到的电子变焦图像No.2a再现预定时间t2(步骤S2)。
然后,将电子变焦图像No.2a1再现预定时间t2,该图像No.2a1是以对电子变焦信息Za和电子变焦信息Zb进行插值得到的第1放大率3倍,以对图像No.2插值后的第1放大中心位置(例如,将No.2a的中心位置和No.2b的中心位置内分为1:2的位置。另外,当然优选根据放大率来调整中心位置(以后同样)。)作为中心进行放大而得到的(步骤S3)。
另外,将电子变焦图像No.2a2再现预定时间t2,该图像No.2a2是以对电子变焦信息Za和电子变焦信息Zb进行插值得到的第2放大率6倍,以对图像No.2插值后的第2放大中心位置(例如,将No.2a的中心位置和No.2b的中心位置内分为2:1的位置)作为中心进行放大而得到的(步骤S4)。
然后,将根据电子变焦信息Zb(放大率10倍)放大图像No.2得到的电子变焦图像No.2b再现预定时间t2(步骤S5)。
然后,将电子变焦图像No.2a2、No.2a1、No.2a逐个地分别再现预定时间t2(步骤S6、S7、S8)。
并且,将图像No.3再现预定时间t1(步骤S9)。
这样,自动变焦连续再现是一面补偿中间放大率和中心位置一面进行变焦连续再现的处理。另外,在此说明了按照图6所示的再现模式进行自动变焦连续再现的示例,但也可以按照图5和图4所示的再现模式及其他再现模式相同地进行自动变焦连续再现。并且,此处是在放大率之差(或者放大率之比,以后相同)较大时进行自动变焦再现,但不限于此,当然在放大率之差较小时、中心位置之差较大时,也可以进行自动变焦连续再现。或者,在通过电子变焦切取的图像的倾斜度(角度)不同时,在该角度差较大时,也可以进行自动变焦连续再现以补偿中间角度的图像。即,在某个电子变焦图像和其他电子变焦图像的设定中,在放大率、中心位置、倾斜度中的至少一方的差异在预定值以上时,只要进行自动变焦连续再现以补偿补充中间值即可。
下面,图8是表示图像再现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在开始该处理时,首先判定是否是设定连续再现变焦的模式(步骤S11)。
在此,在判定为是设定连续再现变焦的模式时,进行后面叙述的连续再现变焦信息的设定处理(步骤S12)。
在该步骤S12的处理结束、或者在步骤S11判定为不是设定连续再现变焦的模式时,执行连续再现的处理(步骤S13)。
并且,在连续再现处理结束时,结束该处理。
下面,图9是表示图8所示步骤S12的连续再现的变焦信息设定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开始该处理时,首先判定是否已通过操作部19选择了由通过一系列摄影得到的多个图像构成的图像组(例如连拍图像)中的任一个组(步骤S21)。在此,关于所选择的图像是否是连拍图像,由连拍图像识别部11b判定。
在此,在判定为进行了图像组的选择时,在显示部18上缩略显示属于所选择的图像组的各个图像(步骤S22)。
并且,判定是否选择了缩略显示的各个图像中的任一个图像(步骤S23)。
在此,在选择了任一个图像时,在显示部18上显示1张所选择的图像(步骤S24)。
并且,判定是否已通过XY操作按钮指示输入了放大中心位置、并通过增减按钮指示输入了放大倍率(步骤S25)。
在此,在判定为已指示输入了中心位置和放大率时,根据该指示,通过变焦处理部16a移动电子变焦的中心位置,并且以所指定的放大率放大图像,并在显示部18上显示通过显示处理部17放大的电子变焦图像(步骤S26)。
在进行该步骤S26的处理后、或者在步骤S25判定为没有新输入移动放大指示时,判定是否已通过OK按钮进行了用于确定当前显示在显示部18上的电子变焦图像的指示输入(步骤S27)。
在此,在判定为已进行了确定指示时,变焦信息设定部11c把针对当前显示在显示部18上的电子变焦图像指定的放大中心位置和放大率的信息,设定为针对该图像所确定的变焦信息(步骤S28)。
在该步骤S28的处理结束、或者在步骤S27判定为没有进行确定指示时,判定是否已进行了将选择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的操作输入(步骤S29)。
并且,在判定为已进行了切换为其他图像的操作输入时,返回步骤S24,对其他图像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并且,当在步骤S29判定为没有进行切换为其他图像的操作输入时,判定是否已进行结束该连续再现的变焦信息的设定处理的操作输入(步骤S30)。
在此,在判定为没有进行结束的操作输入时,返回步骤S25,等待进行移动和放大的进一步指示。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判定为已进行了结束的操作输入时,通过变焦信息设定部11c,把通过步骤S28的处理对各个图像确定的变焦信息记录在对应图像的头部等中(步骤S31)。
这样,在步骤S31的处理结束、或者在步骤S21判定为没有选择图像组、或者在步骤S23判定为没有选择图像时,结束该连续再现的变焦信息的设定处理,返回图8所示的处理。
下面,图10是表示图8所示步骤S13的连续再现执行处理的流程图。
在开始该处理时,首先进行连续再现模式的设定(步骤S41)。在此,例如在用户选择了图4~图6或者图7所示的再现模式中的任一个时,设定该再现模式,在用户没有进行设定输入时,设定预定的再现模式。
然后,判定是否选择了图像组(步骤S42),并且待机直到进行了选择。
并且,在选择了图像组时,将所选择的图像组设定为连续再现的对象(步骤S43),并行进行后面叙述的生成显示图像的处理(步骤S44)、显示所生成的显示图像的处理(步骤S45),并且使步骤S44的处理在步骤S45的处理之前。
并且,在步骤S44和步骤S45的处理结束时,从该处理返回图8所示的处理。
下面,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步骤S44的显示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在开始该处理时,在再现控制部11a的控制下,从图像存储部15中选择通过上述步骤S43设定的图像组中包含的图像,通过读出部14读出所选择的图像并解压缩,将解压缩的图像写入RAM 13(步骤S51)。
然后,判定所读出的图像的图像头部中是否存在变焦信息(步骤S52),在不存在变焦信息时,通过显示图像生成部16生成等倍率的显示图像(步骤S53),在存在变焦信息时,通过变焦处理部16a生成电子变焦信息(步骤S54)。
在步骤S53或步骤S54的处理结束后,然后在RAM 13中展开所生成的显示图像(步骤S55)。
并且,判定是否已对图像组中包含的全部图像结束了显示图像的生成处理(步骤S56),在没有结束对全部图像的处理时,返回步骤S51,对下一个图像进行上述处理。
这样,在步骤S56中判定为已对图像组中包含的全部图像结束了显示图像的生成时,从该处理返回图10所示的处理。
下面,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步骤S45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在开始该处理时,首先读入在上述步骤S41设定的连续再现模式(步骤S61)。
并且,从该RAM 13读出在上述步骤S55中在RAM 13中展开的显示图像(步骤S62),通过显示处理部17利用显示部18显示所读出的显示图像(步骤S63)。
并且,对于当前正在显示的图像判定是否已经过应该显示的预定时间(例如上述的t1或t2)(步骤S64),在没有经过时,返回步骤S62,等待经过预定时间。
并且,当在步骤S64判定为已经过预定时间时,判定是否是属于所选择的图像组的最后的图像(步骤S65),在判定为还不是最后的图像时,进行将显示图像切换为下一个图像的处理(步骤S66),返回步骤S62,重复进行上述处理。
这样,当在步骤S65判定为是最后的图像时,从该处理返回图10所示的处理。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1,即使是摄影时没有进行镜头拉近等的单调图像相连续的连拍图像,在对连拍图像设定了变焦信息的情况下,用户在再现时也不需要对每1张进行电子变焦处理等麻烦的操作,同时可通过自动连续再现来欣赏进行了特写近距离拍摄等的具有观看价值的图像。
并且,能够从多个再现模式中选择所期望的再现模式,所以能够选择最适合于连拍图像的摄影场景的再现模式进行再现。
并且,在选择了自动变焦连续再现时,在放大率、中心位置、倾斜度中的任一方具有差异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设定中间的放大率、中心位置、倾斜度的电子变焦图像,所以不需进行麻烦的操作即可欣赏平滑的镜头拉近和镜头拉远等的连续再现图像。
此外,变焦信息记录在图像文件的头部中,所以与对各个图像生成并记录变焦图像时相比,可以削减图像存储部15所需要的存储容量。
并且,由于并行进行显示图像的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像的显示处理,所以与在生成全部显示图像后进行显示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从进行连续再现的指示输入后到开始连续再现的时间。
[实施方式2]
图13~图1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13是表示变焦顺序的第1例的图,图14是表示变焦顺序的第2例的图,图15是表示变焦顺序的第3例的图,图16是表示显示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方式2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主要只说明不同之处。
该实施方式根据对图像记录的变焦信息,自动生成用于进行连续再现的变焦顺序,按照所生成的变焦顺序自动进行连续再现。
首先,参照图13~图15说明所生成的变焦顺序的几个示例。
图13表示与上述的自动变焦连续再现相同,在所设定的放大率之差(或之比)较大时,自动设定中间放大率的变焦顺序。
在该图13所示的示例中,对No.6图像设定放大率1.5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1,对No.11图像设定放大率4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2,对除此之外的图像不设定电子变焦信息。并且,在连续的图像放大率之比在例如3倍以上时,将自动设定中间放大率。
即,No.5图像的放大率是1倍,No.6图像的放大率是1.5倍,No.7图像的放大率是1倍,所以No.6图像与前后的放大率之比是1.5,小于3。因此,在No.6图像的前后不自动设定中间放大率。
与此相对,No.10图像的放大率是1倍,No.11图像的放大率是4倍,No.12图像的放大率是1倍,所以No.11图像与前面的放大率之比是4、与后面的放大率之比是4,在3以上。因此,对No.11图像的前面图像即No.10,自动设定例如2.5倍作为中间放大率,对No.11图像的后面图像即No.12,也自动设定例如2.5倍作为中间放大率。
另外,在该图13所示的示例中,只对No.11图像前后的各一个图像设定中间放大率,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多个图像设定中间放大率。例如,可以根据放大率之比变更将要插值的图像数量,即,在放大率之比小于3时为0个,在3以上小于5时为1个,在5以上小于10时为2个等。
这样,在放大率的变化较大时插值中间放大率,所以能够欣赏更加平滑地进行了镜头拉近或镜头拉远的图像。
下面,图14表示在设定了渐显或渐隐时自动设定中间放大率的变焦顺序。
在该图14所示的示例中,对No.5图像设定放大率2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11,对No.7图像设定放大率2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12,对除此之外的图像不设定电子变焦信息。并且,对No.5图像进行渐显设定,对No.7图像进行渐隐设定。
此时,对No.5图像的前一个No.4图像,自动设定中间放大率例如1.5倍放大率,并且对No.7图像的后一个No.8图像,自动设定中间放大率例如1.5倍放大率。
然后,图15表示在对隔开预定数量以下的图像的两个图像设定了某个放大率时,对夹在这两个图像之间的图像自动设定放大率的变焦顺序。
在该图15所示的示例中,对No.3图像设定放大率4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21,对No.7图像设定放大率4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22,对No.15图像设定放大率4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23,对No.19图像设定放大率2.5倍的电子变焦信息Z24,对除此之外的图像不设定电子变焦信息。并且,在位于设定了电子变焦信息的两个图像之间的图像的数量例如为3个以下时,自动设定位于它们之间的图像的放大率。
即,在被设定了4倍放大率的No.3图像和被设定了4倍放大率的No.7图像之间,存在3个图像No.4~No.6,即在3个以下。因此,对这3个图像No.4~No.6自动设定与No.3和No.7相同的4倍放大率。
并且,在被设定了4倍放大率的No.7图像和被设定了4倍放大率的No.15图像之间,存在7个图像No.8~No.14,即数量多于3个。因此,对这些图像No.8~No.14不设定放大率,保持等倍状态。
另外,在被设定了4倍放大率的No.15图像和被设定了2.5倍放大率的No.19图像之间,存在3个图像No.16~No.18,即在3个以下。因此,对这3个图像No.16~No.18自动设定放大率。此时,在No.15图像和No.19图像中放大率不同,所以其设定方式可考虑采用多种方式,但在此列举两个示例。首先,方式Pa表示对3个图像No.16~No.18赋予和放大开始时间点的图像即No.15图像相同的4倍放大率的示例。并且,方式Pb表示对3个图像No.16~No.18按顺序赋予处于No.15的放大率和No.19的放大率的连接线上的放大率。在该方式Pb中,具体地讲,列举对No.16图像赋予放大率3.6、对No.17图像赋予放大率3.3、对No.18图像赋予放大率2.9的示例。
以后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再现装置进行的处理基本上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进行图16所示的显示图像生成处理来取代图11所示的显示图像生成处理。该图16所示的显示图像生成处理是生成变焦顺序并执行的处理。
在开始该处理时,从图像存储部15读出成组图像中包含的各个图像的头部信息(步骤S71),按照图13~图15中说明的那样生成成组图像整体的变焦顺序(步骤S72)。
在生成变焦顺序后,从图像存储部15读出属于成组图像的图像并解压缩,将解压缩了的图像写入RAM 13(步骤S73)。
并且,再现控制部11a通过将图像序号和在步骤S72生成的变焦顺序相对照,判定在步骤S73进行了解压缩处理的图像是否是变焦对象图像(步骤S74)。
在此,在判定为不是变焦对象图像时,通过显示图像生成部16生成等倍率的显示图像(步骤S75),在判定为是变焦对象图像时,通过变焦处理部16a生成电子变焦图像(步骤S76)。
在步骤S75或步骤S76的处理结束后,然后在RAM 13将所生成的显示图像展开(步骤S77)。
并且,判定是否已对图像组中包含的全部图像结束了显示图像的生成处理(步骤S78),在尚未结束全部图像的处理时,返回步骤S73,对下一个图像进行上述处理。
这样,当在步骤S78判定为已对图像组中包含的全部图像结束了显示图像的生成时,从该处理返回图10所示的处理。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2,可以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预先读出属于成组图像的全部图像的头部信息并生成变焦顺序,按照该变焦顺序进行连续再现,所以与对每个图像确认头部信息同时进行连续再现的情况相比,可以减轻再现开始后的处理负荷,并且可以根据成组图像内设定的变焦信息,预先对没有设定变焦信息的图像自动设定合适的变焦倍率。
由此,可以进行平滑的镜头拉近和镜头拉远、渐显和渐隐处理。并且,即使不对全部图像设定放大率,只要对要开始放大的图像和要结束放大的图像设定放大率,即可进行所期望的电子变焦处理,所以能够简化用户的设定。
[实施方式3]
图17和图1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图17是表示在连续再现连拍图像的同时再现声音的示例的时序图,图18是表示连续再现执行处理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方式3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2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主要只说明不同之处。
该实施方式表示同时连续再现声音和连拍图像的示例。
首先,参照图17说明该实施方式的连续再现的概况。
在图像存储部15中如图17(A)所示存储有No.1~的连拍图像,在No.3图像的头部中存储有表示4倍放大率的电子变焦信息。
此时,假如在进行通常的连续再现的情况下,如图17(A)所示,No.1~的图像被逐个地分别再现预定时间t1,不使用电子变焦信息,不再现No.3a的电子变焦图像。
与此相对,假设用户指定了例如实施方式1的图4所示的再现模式,而且设定了自动插值中间放大率的自动变焦连续再现。
此时,假如进行实施方式1的图4所示的连续再现,则再现No.3及其放大图像No.3a1、No.3a2、No.3a3所需要的时间为t1+3×t2,在时间上与假定了通常再现时间t1来进行的声音再现产生偏差。因此,例如进行图17(B)所示的连续再现。
即,在开始再现声音的同时,首先将No.1~No.3的图像逐个分别再现时间t1。然后,将放大率2倍的图像No.3a1、放大率3倍的图像No.3a2、放大率4倍的图像No.3a3逐个分别再现时间t1。此时,声音也按照通常的预定方式再现(即,在再现图像No.3a1时,再现与再现图像No.4时对应的声音;在再现图像No.3a2时,再现与再现图像No.5时对应的声音;在再现图像No.3a3时,再现与再现图像No.6对应时的声音。)。
在结束再现该图像No.3a3的时间点,在图17(A)所示的通常再现中已经过了图像No.6再现结束的时间,所以不把在图像No.3a3之后再现的图像设为No.4,而是将No.7图像再现时间t1,然后与通常连续再现相同,将No.8~的图像逐个分别再现时间t1(即,从No.7图像再次开始通常连续再现)。
通过进行这种处理,即使在连续再现中途进行了电子变焦,也不会发生图像与声音的同时性有偏差的情况。
另外,在该图17(B)所示的示例中,也将电子变焦图像逐个分别再现时间t1,但是当然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逐个分别再现时间t2。此时,在结束电子变焦图像的再现的时间点,只要之后再进行在不进行电子变焦图像的再现而进行通常再现的情况下在该时间点本应该再现的图像(即与再现的声音对应的图像)的再现即可。
以后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再现装置进行的处理基本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但图8中的步骤S13的连续再现执行处理的具体情况如图18所示。
在开始该处理时,在开始再现声音的同时,开始属于图像组的图像的再现处理(步骤S81)。
并且,判定图像是否是附加了电子变焦信息的图像(步骤S82),在判定为是没有附加电子变焦信息的图像时,进行通常的图像再现(即,等倍率再现时间t1的处理)(步骤S83)。在进行该步骤S83的处理后,返回步骤S82,对属于图像组的下一个图像进行上述处理。
并且,当在步骤S82判定为是附加了电子变焦信息的图像时,进行放大率的插值(在图17(B)所示的示例中为等倍率与4倍之间的2倍、3倍),进行再现包含被进行了插值的放大率的各个图像(在图17(B)所示的示例中为等倍、2倍、3倍、4倍的各个图像)的处理(步骤S84)。
并且,判定这些电子变焦图像的再现是否已结束(步骤S85),在判定为没有结束时,返回步骤S84,继续进行电子变焦图像的再现。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85判定为电子变焦图像的再现已经结束时,计数再现电子变焦图像所需要的时间(步骤S86)。
然后,根据通过步骤S86计数的时间,确定与当前正在再现的声音具有同时性的图像的张序号,作为再次开始通常再现的张序号(步骤S87)。
然后,判定是否已进行结束连续再现的操作(步骤S88),在没有进行结束操作时,判定是否已对图像组中包含的全部图像结束了再现处理(步骤S89)。
在此,在判定为没有结束全部图像的再现处理时,返回步骤S82,对下一个图像进行上述处理。
这样,当在步骤S89判定为到最后的图像为止已结束了再现处理时,或者在步骤S88判定为已进行了结束操作时,跳出该处理,返回图8所示的处理。
另外,此处对上述的图像的连续再现技术,作为伴随声音再现的技术进行了说明,但在不伴随有声音时,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技术连续再现图像。该情况时,具有可以使连续再现所需要的时间一定的效果。并且,在进行电子变焦的图像后面的图像不具有重要性时,可以自动跳过该图像的再现,所以也具有能够防止冗长的图像再现的效果。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跳过被设定了电子变焦信息的图像后面的图像的再现,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跳过被设定了电子变焦信息的图像前面的图像或者前后图像的再现。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3,可以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1、2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在连续再现包括电子变焦图像的图像组时,不会发生声音中断,而且图像的再现和声音的再现不会产生时间上的偏差。由此,在插入了电子变焦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图像和声音的自然同步。
另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进行软件处理的CPU和进行硬件处理的读出部14、显示图像生成部16、显示处理部17、显示部18或者声音处理部21等的组合执行图8~图12、图16、图18的流程图的情况。但是,关于如何组合软件处理和硬件处理不限于此,可以为任意的设计事项。并且,CPU 11进行的软件处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CPU 11读出存储在ROM 12中的软件程序,CPU 11自身按照所读出的软件程序进行上述动作,或者CPU 11使其他构成要素进行上述动作。因此,上述的软件程序自身实现CPU 11的功能,所以该程序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该程序的记录介质也构成本发明。在此,关于记录介质可以使用闪存和IC卡等半导体存储器、硬盘和磁盘等磁记录介质、CD-ROM和DVD等光学记录介质、MD等光磁记录介质等中的任一个。此外,进行上述处理的方法也构成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把本发明适用于图像再现装置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在上述的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内置的图像再现部、内置于便携电话的照相部中的图像再现部、或者内置于其他设备中的图像再现部。
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方式,在实施阶段中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实施变形并具体化。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还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在这样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实现各种变形和应用。
本发明可以适合用于按照预定顺序连续再现通过在时间上连续拍摄得到的多个图像或一系列成组图像的图像再现装置、图像再现方法。

Claims (6)

1.一种图像再现装置,其具有进行图像的变焦处理的变焦处理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再现装置具有:
再现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按照摄影顺序对连续拍摄的连拍图像进行连续再现;以及
变焦信息设定部,其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连拍图像中的特定的图像设定变焦信息,以在改变变焦放大率的同时再现该特定的图像,
其中,所述再现控制部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根据对图像记录的变焦信息,自动生成用于进行连续再现的变焦顺序,按照所生成的变焦顺序自动进行连续再现,对于所述特定的图像,由所述变焦处理部根据所述变焦信息设定部设定的变焦信息改变1个图像的变焦放大率而进行再现。
2.一种图像再现装置,其具有进行图像的变焦处理的变焦处理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再现装置具有:
再现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按照摄影顺序对连续拍摄的连拍图像进行连续再现;以及
变焦信息设定部,其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连拍图像中的连续的多个图像设定变焦信息,以在改变变焦放大率的同时再现该连续的多个图像,
其中,所述再现控制部在连续再现所述连拍图像的情况下,根据对图像记录的变焦信息,自动生成用于进行连续再现的变焦顺序,按照所生成的变焦顺序自动进行连续再现,对于所述连续的多个图像,由所述变焦处理部根据所述变焦信息设定部设定的变焦信息改变变焦放大率而进行再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再现装置还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进行对图像组中包含的图像设定变焦信息的操作,
所述变焦信息设定部根据所述操作部对变焦信息的设定操作,将该变焦信息与成为该设定操作的对象的图像关联起来并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变焦处理部对于所述摄影顺序中的被设定了所述变焦信息的图像的前面一个以上的图像和后面一个以上的图像中的至少一方、而且是没有设定变焦信息的图像,也根据该变焦信息对其自动地进行变焦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进行了所述变焦处理的图像的再现时间短于没有进行该变焦处理的图像的再现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再现装置还具有声音处理部,该声音处理部进行与图像组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对应的声音再现,
所述再现控制部也控制所述声音处理部的声音再现,并且所述再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插入实施了所述变焦处理的图像、并依据所述图像的连续再现也再现声音的情况下,在与连续再现未实施所述变焦处理的图像的情况相同的时机再现声音。
CN 201010578773 2007-04-04 2008-03-31 图像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29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8854 2007-04-04
JP2007098854A JP4767900B2 (ja) 2007-04-04 2007-04-04 画像再生装置、画像再生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画像再生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86303A Division CN101282404B (zh) 2007-04-04 2008-03-31 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再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2969A CN101982969A (zh) 2011-03-02
CN101982969B true CN101982969B (zh) 2013-04-10

Family

ID=399820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7877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2969B (zh) 2007-04-04 2008-03-31 图像再现装置
CN20081008863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2404B (zh) 2007-04-04 2008-03-31 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再现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863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2404B (zh) 2007-04-04 2008-03-31 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67900B2 (zh)
CN (2) CN1019829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0928B2 (ja) * 2009-07-30 2013-11-27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の制御方法
JP5556194B2 (ja) * 2010-01-27 2014-07-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299529B2 (ja) * 2011-03-29 2013-09-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JP6045254B2 (ja) * 2012-08-20 2016-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2362997B1 (ko) * 2014-02-12 2022-02-16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991A (zh) * 2003-02-27 2004-10-06 ������������ʽ���� 放大再现显示
CN1627794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播放方法、摄取装置和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738363A (zh) * 2004-08-18 2006-02-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4086A (ja) * 2004-12-15 2006-06-29 Canon Inc 画像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再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991A (zh) * 2003-02-27 2004-10-06 ������������ʽ���� 放大再现显示
CN1627794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播放方法、摄取装置和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738363A (zh) * 2004-08-18 2006-02-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76188A 2005.06.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2404B (zh) 2012-04-04
JP4767900B2 (ja) 2011-09-07
JP2008258926A (ja) 2008-10-23
CN101282404A (zh) 2008-10-08
CN101982969A (zh) 201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1644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編集方法及び装置
US777470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760438B2 (ja) 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画像再生プログラム
US8004594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moving and still images
JP2016119600A (ja) 編集装置及び編集方法
CN101662595B (zh) 电子装置、改变运动图像数据区间的方法
CN102200992A (zh) 图像显示设备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1982969B (zh) 图像再现装置
CN102917172A (zh) 摄像装置、摄影控制方法及图像再现方法
CN104469237A (zh) 运动图像甄选装置以及运动图像甄选方法
JP5618702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KR101523971B1 (ko) 녹음 기능을 수행하는 단말기 및 그 단말기의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US8614715B2 (en) Moving image file produc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electronic camera
JP200718486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716595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4975264B2 (ja) 動画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3780252B2 (ja)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JP2006174086A (ja) 画像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再生方法
JP2010239363A (ja) 動画処理装置、動画再生方法、動画録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86232B2 (ja) 動画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JP442254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6643081B2 (ja) アルバム動画生成装置、アルバム動画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9867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194498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006157632A (ja) 電子アルバム装置及び電子アルバム作成鑑賞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