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338B -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4338B
CN102064338B CN201010549700.8A CN201010549700A CN102064338B CN 102064338 B CN102064338 B CN 102064338B CN 201010549700 A CN201010549700 A CN 201010549700A CN 102064338 B CN102064338 B CN 1020643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d
terminal
polymer secondary
battery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97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4338A (zh
Inventor
安昶范
赵慈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64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4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36Accumula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M10/05-H01M10/34
    • H01M10/3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5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6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6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48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电联结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第一电极端子和电联结到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二电极端子;围绕所述电极组件的侧表面卷绕的外部构件;以及联结到所述外部构件并分别覆盖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的第一盖和第二盖,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至少之一伸出。

Description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1月16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9-0110519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各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二次电池通过将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存放在外部壳体中而组装。典型地,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布置在所述电极板之间的隔板。
特别是,高容量电池通常包括具有多个单元电池和多个隔板的堆型或卷绕型电极组件。
这种高容量电池可能在存放电极组件的外部壳体中要求额外的密封空间,由此降低电池的容量。
而且,可能难以密封外部壳体与延伸到外部以将电极组件的电流传递到外部的电极端子之间的空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省去了外部壳体的存放电极组件的额外密封空间,以增加电池的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锂聚合物电池,其改进电极组件的电极端子与外部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位于该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电联结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第一电极端子和电联结到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二电极端子;联结到外部构件、联结到所述电极组件的两个端部、并分别覆盖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的第一盖和第二盖;所述外部构件围绕所述电极组件的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的侧面卷绕;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其中之一伸出;其中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每一个具有帽形,该帽形具有由侧板和平板限定的腔,并且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每一个通过其侧板的边缘联结到所述外部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盖伸出,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二盖伸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盖伸出。进一步,所述外部构件可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重叠并被焊接到所述外部构件的第二表面,以形成密封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例如通过热焊接被焊接到所述外部构件。进一步,所述外部构件可包括气室,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期间产生的气体被排放到该气室,并且其中所述气室被配置为将电解液注入到所述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上及其它特征和方面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为明显,附图中:
图1为例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例示出图1的部分II的放大图;
图3为例示出组装后的图1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例示出包括气室的图1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6为例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7为例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8为例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为全面地描述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实现为不同的形式,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提出的各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为使本公开内容更为充分和完整,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传达本发明的范围。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各实施例。
图1为例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例示出图1的部分II的放大图。图3为例示出组装后的图1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透视图。图4为图3的剖视图。图5为例示出包括气室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参见图1至图5,锂聚合物二次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10,该电极组件110包括第一电极板111、第二电极板112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二电极板112之间的隔板,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接线片114和115被分别附接到第一电极板111和第二电极板112以将电流传递到外部;环绕电极组件110的外部构件120;以及被焊接到外部构件120的相应端部的第一盖130和第二盖140。电极组件110通过依次堆叠和卷绕第一电极板111、隔板113和第二电极板112形成。连接到电极接线片114的第一电极端子116通过第一盖130延伸到外部,连接到电极接线片115的第二电极端子117通过第二盖140延伸到外部。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板111可为正电极板,第二电极板112可为负电极板。然而,电极板111、112的极性可颠倒。
正电极板111包括正电极集电体和设置在正电极集电体上的正电极涂覆部分。正电极集电体的端部具有正电极未涂覆部分。作为第一电极板111的电极接线片的电极接线片114被附接到正电极未涂覆部分。因此,电极接线片114被电联结到外部电路,使得收集在正电极集电体中的电子流到外部电路。正电极集电体和电极接线片114由具有高电导率的铝(Al)形成。电极接线片114可通过超声焊接被附接到正电极未涂覆部分。正电极涂覆部分通过将诸如氧化锂钴(LiCoO2)等锂金属氧化物与导电材料和胶合剂混合而形成,以嵌入和迁出锂离子。在电极接线片114被焊接到正电极未涂覆部分之后,带被附接到电极接线片114以防止电极接线片114的脱离。
负电极板112包括收集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子的负电极集电体,以及设置在负电极集电体的上部的负电极涂覆部分。负电极集电体的端部被提供有负电极未涂覆部分。作为第二电极板112的电极接线片的电极接线片115被附接到负电极未涂覆部分。因此,电极接线片115被电联结到外部电路,使得收集在负电极集电体中的电子流到外部电路。带被附接到电极接线片115,以防止电极接线片115从负电极未涂覆部分上脱离。负电极集流体可由具有高电导率的铜(Cu)或镍(Ni)形成。电极接线片115可由镍(Ni)形成。负电极涂覆部分通过将碳材料与导电材料和胶合剂混合而形成,以嵌入和迁出锂离子。
附接到正电极板111的正电极接线片114沿电极组件110的第一方向延伸。附接到负电极板112的负电极接线片115沿与第一方向大致相反的电极组件110的第二方向延伸。因此,正电极接线片114和负电极接线片115沿相对于电极组件110的相反方向延伸。第一电极端子116被焊接到正电极接线片114。第二电极端子117被焊接到负电极接线片115。
外部构件120环绕被卷绕的电极组件110的侧表面。卷绕的电极组件110在两侧被压紧,以具有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在该情况下,外部构件120环绕电极组件110的四个侧表面,而不围绕顶端表面和底端表面,正电极接线片114和负电极接线片115从该顶端面和底端面延伸。
电极组件110和电解液被存放在外部构件120内部。外部构件120的两侧例如通过热焊接在两端被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密封部124。密封部分124的一侧可被提供有气室,电解液通过该气室被注入且在充电/放电期间产生的气体通过该气室排放。气室的结构将在稍后描述的对制造方法的说明中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
外部构件120可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层压膜。层压膜具有从约170μm至约300μm的厚度范围,并防止电极组件和电解液泄漏,且可具有带有高抗冲击性质的高强度。因此,当层压膜的厚度小于170μm时,难以确保足够的抗冲击性。当层压膜的厚度大于300μm时,针对金属罐型的外部构件难以增加电池的容量。
外部构件120包括防护层121、设置在防护层121的第一表面上的外层122以及设置在防护层121的第二表面上的内层123。
防护层121可由金属形成,该金属可为铁(Fe)、镍(Ni)和铝(Al)中的至少之一。防护层121的金属具有高机械强度和高抗腐蚀性。因此,外部构件120的机械强度,和外部构件120对于电解液的抗腐蚀性得到改善。防护层121的金属可具有从约20%至约60%的延展范围。因此,防护层121可具有从约20μm至约150μm的厚度范围。
外层122被设置在外部构件120的外表面上,并可为具有高抗拉强度、高冲击强度和高耐用性的尼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外层122可在高温下以层压方式被形成在防护层121的外表面上。外层122可具有从约5μm至约30μm的厚度范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可构成合金膜。粘合成分不必被包含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在该情况下,粘合剂被涂覆在防护层121的表面上,然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被附接到该表面。
内层123被设置在外部构件120的内表面上。内层123可由改良的聚丙烯(CPP)形成。内层123可具有从约30μm至约150μm的厚度范围。
第一盖130被联结到第一电极端子116沿电极组件110的第一方向延伸的位置,其中第一电极端子116被焊接到与正电极板111附接的正电极接线片114。
第一盖130具有带有开口表面的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和对应于电极组件110的尺寸。也就是,第一盖130具有帽形,该帽形具有带有开口表面的内表面,由此限定腔。第一盖130包括平板131和附接到平板131的侧板132。
第一盖130的平板131被提供有端子孔或端子开口133,第一电极端子116穿过该端子孔或端子开口133。第一电极端子116的边缘被焊接和固定到第一盖130的端子开口133的内部。密封材料被注入或涂覆在第一电极端子116与端子开口133的内表面之间,以防止电解液泄漏。正电极接线片114在第一盖130中弯曲,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外部构件120的内部空间,由此增大电池的容量。换句话说,第一盖130和第二盖140中的至少之一具有电极接线片存放空间。
第一盖130可由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其中之一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二盖140被联结到第二电极端子117沿电极组件110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位置,其中第二电极端子117被焊接到与负电极板112附接的负电极接线片115。
第二盖140具有带有限定腔的开口表面的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帽形,以及对应于电极组件110的尺寸。第二盖140包括平板141和附接到平板141的侧板。可替代地,第二盖140可具有板形。第二盖140的平板141被提供有端子孔或端子开口143,第二电极端子117穿过该端子孔或端子开口143。第二电极端子117的边缘被焊接和固定到第二盖140的端子开口143的内部。密封材料被注入或涂覆在第二电极端子117与端子开口143的内表面之间,以基本上防止电解液泄漏。
第二盖140可由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其中之一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于此。
现在将描述一种制造如上所述构造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正电极板111、隔板113和第二电极板112被依次堆叠并卷绕,以将电极组件110形成大致胶卷形。然后,正电极接线片114被附接到正电极板111的未涂覆部分,负电极接线片115被附接到负电极板112的未涂覆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附接到正电极板111的正电极接线片114从电极组件110延伸出来的方向与附接到负电极板112的负电极接线片115从电极组件110延伸出来的方向相反。具有胶卷形的电极组件110利用夹具从两个侧表面被压紧,以形成具有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相对薄的电极组件。焊接到电极组件110的正电极接线片114的第一电极端子116沿第一方向从电极组件110伸出。焊接到电极组件110的负电极接线片115的第二电极端子117沿电极组件110的第二方向伸出,该第二方向大致朝向电极组件110的下侧并与第一方向基本相反。
电极组件110的上端与第一盖130联结。第一电极端子116通过第一盖130的端子开口133伸出到第一盖130之外。第一电极端子116通过诸如焊接等过程被固定到第一盖130的端子开口133。电极组件110的下端与第二盖140联结。第二电极端子117通过第二盖140的端子开口143伸出到第二盖140之外。第二电极端子117通过诸如焊接等过程被固定到第二盖140的端子开口143。密封材料可被涂覆在第一盖130的端子开口133与第一电极端子116之间的焊接部分上,以及第二盖140的端子开口143与第二电极端子117之间的焊接部分上。
然后,外部构件120被放置在电极组件110周围,以包围或环绕电极组件110的侧表面以及第一盖130和第二盖140的侧表面,并且外部构件120的两个边缘彼此重叠以被热压紧,也就是,它们重叠以允许两个侧表面通过热焊接而被焊接,以形成密封部124。外部构件120的上端与第一盖130的下端焊接,例如热焊接,外部构件120的下端与第二盖140的上端焊接,例如热焊接。第一盖130和第二盖140由聚丙烯形成,外部构件120的内表面由改良的聚丙烯(CPP)形成。因此,外部构件120以及第一盖130和第二盖140由大致相同的材料形成,以确保有效的粘合条件。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分离的气室可被提供,以将电解液注入到外部构件120的内部。
参见图5,当用于存放电极组件110的电极组件存放空间150被设置在外部构件120内部时,延伸部160被设置在密封部124的远离电极组件存放空间150的一侧。然后,气室170被设置在延伸部160上。另外,电解液注入通道180被设置为将电极组件存放空间150连接到气室170。因此,电解液通过气室170和电解液注入通道180被注入到电极组件存放空间150。这里,作为一个示例,开口可被形成在外部构件120上,用于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极组件存放空间150,且该开口在注入电解液之后被气密地密封。
在充电和放电期间,电极组件存放空间150中产生的气体被排放到气室170。当充电和放电完成时,气室170和设置在气室170周围的延伸部160被移除,且外部构件120的密封部124被加热、压紧并密封,以完成电池的制造。
图6为例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6,锂聚合物二次电池200包括:电极组件210,包括第一电极板211和第二电极板221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电极板211与第二电极板212之间的隔板213,具有不同极性的多个电极接线片214和215被分别附接到第一电极板211和第二电极板221以将电流传递到外部;环绕电极组件210的外部构件120;以及焊接到外部构件120的两个端部的第一盖230和第二盖240。电极组件210为堆型电极组件,其通过依次堆叠第一电极板211、隔板213和第二电极板212而形成。第一电极板211的电极接线片214和第二电极板212的电极接线片215被附接到电极组件210,使得它们大致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电极板211的电极接线片214被焊接到第一电极端子116,第一电极端子116通过第一盖230延伸到外部。第二电极板212的电极接线片215被焊接到第二电极端子117,第二电极端子117也通过第一盖230延伸到外部。
这样,电极组件210为堆型电极组件,电极接线片214和215沿相同方向附接到电极组件210,从而第一电极端子116和第二电极端子117延伸通过第一盖230。
电极组件210的第一电极板211为正电极板,第二电极板212为负电极板,但第一和第二电极板的极性可被颠倒。由于正、负电极板以及隔板213的构造与先前实施例的构造基本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另外,由于外部构件120具有与先前实施例的外部构件大致相同的构造,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第一盖230和第二盖240的形状和材料与先前实施例中的第一盖和第二盖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盖230包括平板231和附接到平板231的侧板232。具体而言,平板231被提供有第一端子开口233和第二端子开口234,侧板232不具有端子开口。
现在将描述一种制造如上所述构造的二次电池200的方法。
正电极板211、隔板213和负电极板212被依次堆叠,以形成堆型电极组件210。然后,正电极接线片214和负电极接线片215被附接到正电极板211和负电极板212,使得它们沿相对于电极组件210的相同方向延伸。
电极组件210的对应于第一方向的上端与第一盖230联结。第一电极端子116穿过第一盖230的第一端子开口233,第二电极端子117穿过第二端子开口234。因此,第一电极端子116和第二电极端子117一同伸出通过第一盖230。穿过第一盖230的第一端子开口233和第二端子开口234的第一电极端子116和第二电极端子117通过诸如焊接等过程被固定。密封材料可被涂覆在第一电极端子116和第二电极端子117的焊接部分上。
电极组件210的对应于第二方向的下端与第二盖240联结。
然后,外部构件120环绕电极组件210的侧表面以及第一盖230和第二盖240的侧表面,外部构件120的两个边缘彼此重叠,以允许外部构件的两个侧表面被热压紧,也就是,通过热焊接被焊接,从而形成密封部124。外部构件120的上端与第一盖230的下端焊接,例如热焊接,外部构件120的下端与第二盖240的上端焊接,例如热焊接,以完成电池的制造。
类似于先前的实施例,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分离的气室可被提供,以将电解液注入到外部构件120的内部,并且气室的结构和制造气室的方法与先前实施例基本相同。
图7为例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7,锂聚合物二次电池300包括:电极组件210,包括第一电极板211和第二电极板221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电极板211与第二电极板212之间的隔板213,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接线片214和215被分别附接到第一电极板211和第二电极板221以将电流传递到外部;包围或环绕电极组件210的外部构件120;以及各自焊接到外部构件120的相应端部的第一盖330和第二盖340。电极组件210通过依次堆叠第一电极板211、隔板213和第二电极板212而形成。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211的电极接线片214和第二电极板212的电极接线片215从电极组件沿大致相反方向延伸。也就是,第一电极板211的电极接线片214沿第一方向被附接到电极组件210,第二电极板212的电极接线片215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附接到电极组件210。第一电极板211的电极接线片214被焊接到第一电极端子116,第一电极端子116通过第一盖330延伸到外部。第二电极板212的电极接线片215被焊接到第二电极端子117,第二电极端子117通过第二盖340延伸到外部。
这样,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10为类似于图6的实施例的堆型电极组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极端子116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端子117的延伸方向相反。因此,第一电极端子116通过第一盖330延伸到外部,第二电极端子117通过第二盖340延伸到外部。
这样,由于电极组件210与图6的实施例相同,外部构件120的构造与图1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第一盖330和第二盖340的形状和材料与图1的实施例基本相同。也就是,第一盖330包括平板331和附接到平板331的侧板332,且具有位于平板331的近似中心处的端子开口333,第二盖340包括平板341和附接到平板341的侧板342,且具有位于平板341的近似中心处的端子开口343。
现在将描述一种制造如上所述构造的二次电池300的方法。
正电极板211、隔板213和负电极板212被依次堆叠,以形成堆型电极组件210。然后,正电极接线片214被附接到正电极板211,使得正电极接线片214大致沿相对于电极组件210的第一方向延伸,负电极接线片215被附接到负电极板212,使得负电极接线片215大致沿相对于电极组件210的第二方向延伸。
电极组件210的对应于第一方向的上端与第一盖330联结。第一电极端子116穿过第一盖330的端子开口333,并延伸到外部。电极组件210的对应于第二方向的下端与第二盖340联结。第二电极端子117穿过第二盖340的端子开口343,并延伸到外部。穿过第一盖330和第二盖340的第一电极端子116和第二电极端子117的接触部分被焊接,且密封材料被涂覆以密封该接触部分。
然后,外部构件120环绕电极组件210的侧表面以及第一盖330和第二盖340的侧表面,外部构件120的两个端部彼此重叠,以被热压紧,也就是,通过热焊接被焊接,从而形成密封部124。类似于先前的实施例,外部构件120的上端与第一盖330的下端焊接,例如热焊接,外部构件120的下端与第二盖340的上端焊接,例如热焊接。
类似于图1的实施例,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分离的气室可被提供,以将电解液注入到外部构件120的内部,并且气室的结构和制造气室的方法与图1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8为例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8,锂聚合物二次电池400包括:电极组件310,包括第一电极板311和第二电极板312以及设置在该第一电极板311与第二电极板312之间的隔板313,具有不同极性的多个电极接线片314和315被分别附接到第一电极板311和第二电极板312以将电流传递到外部;环绕电极组件310的外部构件220;以及焊接到外部构件220的两个端部的第一盖430和第二盖440。电极组件310为通过将第一电极板311、隔板313和第二电极板312卷绕为圆形而形成的圆柱形电极组件。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311的电极接线片314和第二电极板312的电极接线片315沿相反方向延伸。也就是,当第一电极板311的电极接线片314沿第一方向被附接到电极组件310时,第二电极板312的电极接线片315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附接到电极组件310。就此而言,第一电极板311的电极接线片314被焊接到第一电极端子116,第一电极端子116通过第一盖430延伸到外部。另外,第二电极板312的电极接线片315被焊接到第二电极端子117,第二电极端子117通过第二盖440延伸到外部。
这样,电极组件310为圆柱形电极组件,电极接线片314和315沿不同方向附接到电极组件310,从而第一电极端子116和第二电极端子117分别延伸通过第一盖430和第二盖440。
电极组件310的第一电极板311可为正电极板,第二电极板312可为负电极板。然而,第一和第二电极板的极性可被颠倒。由于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隔板313的构造与图1的实施例的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由于除了外部构件220环绕圆柱形电极组件310的外侧表面以外,外部构件220与图1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第一盖430和第二盖440在诸如材料等性质方面与图1的实施例基本相同。然而,第一盖430包括平板431和附接到平板431的侧板432,平板431被提供有第一端子开口433,第一电极端子116延伸通过第一端子开口433。平板431为圆形,侧板432从平板431的边缘延伸。
现在将描述一种制造如上所述构造的二次电池400的方法。
正电极板311、隔板313和负电极板312被依次排列并卷绕为圆柱形,以形成圆柱形电极组件310。然后,正电极接线片314被提供到正电极板311,使得正电极接线片314大致沿相对于电极组件310的第一方向延伸,负电极接线片315被附接到负电极板312,使得负电极接线片315大致沿相对于电极组件310的第二方向延伸。
电极组件310的对应于第一方向的上端与第一盖430联结。第一电极端子116穿过第一盖430的端子开口433,并延伸到外部。电极组件310的对应于第二方向的下端与第二盖440联结。第二电极端子117穿过第二盖440的端子开口443,并延伸到外部。穿过第一盖430和第二盖440的第一电极端子116和第二电极端子117的接触部分被焊接,且密封材料被涂覆以密封该接触部分。
然后,外部构件220围绕电极组件310的侧表面以及第一盖430和第二盖440的侧表面卷绕或环绕电极组件310的侧表面以及第一盖430和第二盖440的侧表面,外部构件420的两个边缘彼此重叠,以允许外部构件的两个侧表面被热压紧,也就是,通过热焊接被焊接,从而形成密封部。类似于先前的实施例,外部构件220的上端与第一盖430的下端焊接,例如热焊接,外部构件220的下端与第二盖440的上端焊接,例如热焊接。
类似于图1的实施例,在当前实施例中,分离的气室可被提供,以将电解液注入到外部构件220的内部,并且气室的结构和制造气室的方法与图1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所述实施例,不再需要这样的密封部(也称为平台部):提供有保护电路的电路板被安装在该密封部中,或者电极接线片通过打开现有技术的锂聚合物电池的袋型外部构件被设置在该密封部中。因此,不需要外部壳体的额外空间来容纳密封部,因此电池的容量增大。
根据实施例,帽形盖或板形盖被焊接到外部壳体的上端和下端,电极组件的电极端子延伸通过所述盖。因此,电极端子与盖之间的空间通过焊接或密封液体被密封,以简化密封过程并改善密封条件。
各示例性实施例已在本文公开,尽管使用了特定术语,但它们仅在概括和描述意义上而非出于限制目的被使用和解释。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提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变。

Claims (18)

1.一种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
电联结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第一电极端子和电联结到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二电极端子;
联结到外部构件、分别联结到所述电极组件的两个端部、并分别覆盖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第一盖和第二盖;以及
所述外部构件围绕所述电极组件的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的侧面卷绕;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至少之一伸出;
其中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每一个具有帽形,该帽形具有由侧板和平板限定的腔,并且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每一个通过其侧板的边缘联结到所述外部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盖伸出,并且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二盖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从所述第一盖伸出。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外部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重叠并被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密封部。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被焊接到所述外部构件。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外部构件包括气室,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期间产生的气体被排放到所述气室,并且其中所述气室被构造为将电解液注入到所述二次电池中。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外部构件包括具有矩形片形的层压膜。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外部构件具有170μm至300μm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外部构件包括堆叠在一起的外层、防护层和内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至少之一具有电极接线片存放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盖具有供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伸出通过的第一端子开口,所述第二盖具有供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伸出通过的第二端子开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在所述第一端子开口处被焊接到所述第一盖,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在所述第二端子开口处被焊接到所述第二盖。
13.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盖具有分别供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伸出通过的第一端子开口和第二端口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分别在所述第一端子开口处和所述第二端子开口处被焊接到所述第一盖。
1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包括聚丙烯或聚乙烯。
1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为堆型电极组件,在该堆型电极组件中所述第一电极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被依次堆叠。
1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为胶卷型电极组件,在该胶卷型电极组件中所述第一电极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被卷绕在一起并压紧。
1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为圆柱形电极组件,在该圆柱形电极组件中所述第一电极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被卷绕为圆柱形。
CN201010549700.8A 2009-11-16 2010-11-16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Active CN1020643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10519A KR20110053835A (ko) 2009-11-16 2009-11-16 리튬 폴리머 이차 전지
KR10-2009-0110519 2009-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338A CN102064338A (zh) 2011-05-18
CN102064338B true CN10206433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359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9700.8A Active CN102064338B (zh) 2009-11-16 2010-11-16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99696B2 (zh)
EP (1) EP2333891B1 (zh)
JP (1) JP5395749B2 (zh)
KR (1) KR20110053835A (zh)
CN (1) CN1020643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0994B1 (ko) * 2010-12-03 2013-02-0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중대형 배터리
JP6160350B2 (ja) * 2013-08-06 2017-07-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EP2846379B1 (en) 2013-09-09 2018-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60148316A (ko) 2015-06-16 2016-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2513784B1 (ko) 2015-10-07 2023-03-23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2217444B1 (ko) * 2017-04-06 2021-02-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조립체 및 그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 방법
KR102475343B1 (ko) 2018-03-02 2022-12-0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 전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0364643B (zh) * 2018-03-26 2021-05-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EP3850682A1 (en) 2018-09-12 2021-07-21 Cardiac Pacemakers, Inc. Open tube battery housing
DE102019202408A1 (de) 2018-12-17 2020-06-18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atteriezelle sowie Batteriezelle und Verwendung der Batteriezelle
CN111509286B (zh) * 2019-01-31 2021-10-2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及电池
KR20220044058A (ko) * 2020-09-29 2022-04-06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모듈과 배터리 팩
JP7302614B2 (ja) 2021-02-12 2023-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7537414B2 (ja) 2021-12-06 2024-08-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KR20230085070A (ko) 2021-12-06 2023-06-13 도요타 지도샤(주) 이차전지
KR20240125557A (ko) * 2021-12-17 2024-08-19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축전 디바이스, 커버체, 축전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WO2023163188A1 (ja) 2022-02-26 2023-08-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蓋体、蓋体ユニット、蓄電デバイス、蓋体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23163373A (ja) 2022-04-28 2023-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7276572B1 (ja) * 2022-07-08 2023-05-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及び電動自動車
JP7276573B1 (ja) 2022-07-08 2023-05-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電動自動車、蓄電デバイス用包装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524928B2 (ja) 2022-07-15 2024-07-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240030523A1 (en) 2022-07-25 2024-01-25 Aesc Japan Ltd. Battery cell
JP2024017755A (ja) 2022-07-28 2024-0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
US20240039091A1 (en) 2022-07-28 2024-02-01 Aesc Japan Ltd. Battery cell
US20240039092A1 (en) 2022-07-28 2024-02-01 Aesc Japan Ltd. Battery cell
JP2024025892A (ja) 2022-08-15 2024-02-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
JP7567879B2 (ja) 2022-09-01 2024-10-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24040021A (ja) 2022-09-12 2024-03-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のタブリード構造、電池及びタブフィルムカット方法
WO2024063103A1 (ja) * 2022-09-22 2024-03-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二次電池
JP2024070173A (ja) 2022-11-10 2024-05-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型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ラミネート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24078316A (ja) 2022-11-29 2024-06-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型電池、及びラミネート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DE102023201904A1 (de) 2023-03-02 2024-09-0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atteriezelle, eine Batteriezellenkomponente sowie eine Batteriezelle
WO2024185826A1 (ja) * 2023-03-06 2024-09-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
WO2024204835A1 (ja) * 2023-03-29 2024-10-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4204834A1 (ja) * 2023-03-29 2024-10-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及び蓄電デバイス用の保護部材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381A (zh) * 2005-12-29 2007-07-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袋式电池及其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0032B1 (fr) * 1997-10-16 1999-12-17 Alsthom Cge Alcatel Accumulateur etanche a enveloppe multicouche
US6083640A (en) * 1998-09-22 2000-07-04 Samsung Display Device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electrode assembly fixing device
KR100303828B1 (ko) 1998-09-22 2001-10-19 김순택 이차전지
JP3900507B2 (ja) 1998-11-30 2007-04-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電池
KR20040005022A (ko) 2002-07-08 2004-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용 케이스와 이를 성형하는 다이
JP2004303535A (ja) 2003-03-31 2004-10-2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平板状単電池の組電池
JP4857742B2 (ja) 2005-12-02 2012-0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JP2005142416A (ja) 2003-11-07 2005-06-02 Nisshinbo Ind Inc 密閉型蓄電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24053B2 (ja) 2004-04-28 2010-03-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型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組電池
JP4765439B2 (ja) * 2004-07-23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US20060099501A1 (en) * 2004-10-28 2006-05-11 Kim Ka Y Secondary battery
US7682735B2 (en) 2005-03-28 2010-03-23 Samsung Sdi Co., Ltd. Pouch type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599314B2 (ja) * 2006-02-22 2010-12-15 株式会社東芝 非水電解質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JP4458145B2 (ja) 2007-10-15 2010-04-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28120B1 (ko) * 2007-11-07 2009-1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US20090162748A1 (en) * 2007-12-19 2009-06-25 Jiang Fan Battery Enclosure
KR101042766B1 (ko) 2009-02-05 2011-06-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974952B2 (en) * 2009-10-13 2015-03-10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381A (zh) * 2005-12-29 2007-07-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袋式电池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53835A (ko) 2011-05-24
EP2333891A1 (en) 2011-06-15
US20110117404A1 (en) 2011-05-19
EP2333891B1 (en) 2020-09-16
JP5395749B2 (ja) 2014-01-22
JP2011108623A (ja) 2011-06-02
CN102064338A (zh) 2011-05-18
US9099696B2 (en) 2015-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4338B (zh)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US8895180B2 (en) Lithium polymer secondary battery with external wrapping member
US6468692B1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with sealed casing members
US8709649B2 (en) Electrode tab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CN215955368U (zh) 袋型电池壳体和袋型二次电池
US20060115729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jelly roll type electrode assembly
KR101175057B1 (ko) 리튬 폴리머 이차 전지
CN215955369U (zh) 袋膜、袋型电池壳体、和袋型二次电池
KR101405621B1 (ko)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포장재 및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CN114175368B (zh) 二次电池的电池壳体及制造排气部的方法
KR101696964B1 (ko) 코팅층이 형성된 원통형 이차전지
US8263245B2 (en) Cap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US10468638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pouch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KR101308296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
KR20080038663A (ko) 이차전지
KR20080024859A (ko) 전지 팩
KR20080025528A (ko) 전지 팩
JP6360305B2 (ja) 角形二次電池
KR102660400B1 (ko) 파우치 필름 적층체 및 이차 전지
JP2020145164A (ja)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20145163A (ja)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3906608A (zh) 蓄电元件和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18738784A (zh) 二次电池
CN117352857A (zh) 电极组件、电池及电极组件的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