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1191A -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1191A
CN102061191A CN2009102109154A CN200910210915A CN102061191A CN 102061191 A CN102061191 A CN 102061191A CN 2009102109154 A CN2009102109154 A CN 2009102109154A CN 200910210915 A CN200910210915 A CN 200910210915A CN 102061191 A CN102061191 A CN 102061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etal
fischer
solvent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09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昊
胡志海
董建伟
聂红
张毓莹
蒋东红
董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09102109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1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1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1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费托合成油与煤直接液化油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油,混合油经过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后分馏得到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煤直接液化油单独加氢处理得到的溶剂油馏分,无法满足溶剂油国家标准要求,与费托合成油混合进行加氢改质,改质所得产品经过分馏,可以生产120号溶剂油或200号溶剂油,拓宽了由非石油资源获取溶剂油的渠道。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煤制取的油生产溶剂油或溶剂油调合组分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是由煤直接液化油和煤间接液化油在氢气的存在下,生产溶剂油或溶剂油调合组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旺盛,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供需缺口逐年扩大,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2006年原油对外依存度为43%,2007年超过46%,预计2020年将达到60%。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和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乃至政治的安全和稳定。通过非石油路线合成液体燃料解决液体燃料供需问题,不仅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要求,而且对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众多替代能源技术中,费托合成技术成为各国、各大石油公司技术开发的热点。费托合成的原料来源广泛,煤、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炼厂轻烃、劣质渣油等均可以作为合成气的生产原料。煤间接液化技术由于具有原料适应强和油品质量好等优点,国外已有商业化运营的成功范例:Sasol公司在南非拥有年产740万吨左右合成油品的三个工厂;Shell公司在马来西亚拥有年产54万吨左右合成油品的工厂。其他石油公司如ExxonMobil、Chevron、Topsoe、IFP等均在费托合成技术领域进行大力研究开发。
通过煤直接液化得到燃料是煤制油的另外一种方法,煤直接液化油具有芳烃、环烷烃含量高的特点。我国神华集团在内蒙古建设的世界首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已经建成。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是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按沸程分,溶剂油可分为三类:低沸点溶剂油,如6号溶剂油,沸程为60-90℃;中沸点溶剂油,如橡胶溶剂油(120号溶剂油),沸程为80-120℃;高沸点溶剂油,如油漆溶剂油(200号溶剂油),沸程为140-200℃。
目前国内仍以6号、120号和200号溶剂油为主流品种。我国生产石油烃类溶剂油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催化重整抽余油、油田稳定轻烃和直馏汽油。从目前生产溶剂油的原料来看,存在溶剂油与汽油争原料的状况。因此,开发非石油路线生产溶剂油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溶剂油生产的原料,同时降低石油基原料的用量。但是,煤直接液化油加氢处理得到的溶剂油馏分,既无法满足120号溶剂油芳烃含量标准要求,又无法满足200号溶剂油密度要求。
CN1070907C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烷烃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含有大于371℃馏分的费托合成蜡,在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大于371℃烃的单程转化率为20-90%,得到馏程范围在C5+~565℃的产物。对前述产物进行分馏,得到160-343℃的高纯度溶剂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用煤制取油生产溶剂油产品或溶剂油调合组分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得到混合油;
(2)混合油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在加氢精制条件下与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得到加氢精制油;分馏加氢精制油,得到包括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和重馏分I在内的馏分;
(3)重馏分I进入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在加氢异构裂化条件下与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接触,得到加氢裂化油;分馏加氢裂化油,得到包括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I和重馏分II在内的馏分;
(4)混合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和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I,得到溶剂油产品或溶剂油调合组分。
所述的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的混合比例为1∶99(重量比)~99∶1(重量比)。优选所述的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的混合比例为50∶50(重量比)~99∶1(重量比)。
煤直接液化油是由煤和溶剂在反应条件下加氢得到的产品油。所述煤直接液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0~550℃、氢分压15~40MPa。本发明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油的馏程为50~500℃。
所述费托合成油是低温费托合成油,馏程为20~680℃。低温费托合成油是由氢气和一氧化碳在低温费托合成条件下与费托合成催化剂接触后得到的液体烃类。所述低温费托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60~250℃、压力1.5~4.0MPa、空速300~3000h-1、氢气/一氧化碳摩尔比1.5~2.5。所述费托合成催化剂为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
混合油在加氢精制反应器内脱除大部分烯烃、氧、胶质,多环芳烃部分饱和。所述的加氢精制条件为氢分压2.0~15.0MPa,反应温度250~400℃,氢油体积比100~1000v/v,体积空速0.5~10.0h-1
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是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载体为无定型氧化铝,金属组分为VIB或/和VIII族非贵金属,其中VIB族金属为Mo或/和W,VIII族金属为Co或/和Ni。
所述的加氢精制反应区的反应物流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所得的富氢气体可循环回反应区,分离所得的液体物流进入分馏塔。分馏塔切割得到轻馏分I、中馏分I和重馏分I,其中轻馏分I和中馏分I之间的切割点为80℃~140℃,中馏分I的终馏点不大于260℃。
所得的重馏分I进入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进行烃类的异构和/或裂化反应。所述的加氢异构裂化条件为氢分压2.0~15.0MPa,反应温度300~450℃,氢油体积比100~1500v/v,体积空速0.5~5.0h-1
所述的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为无定型硅铝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或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的金属组分为VIB或/和VIII族非贵金属,其中VIB族金属为Mo或/和W,VIII族金属为Co或/和Ni;贵金属催化剂的金属组分为Pt或/和Pd。
所述的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的反应物流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所得的富氢气体可循环回反应区,分离所得的液体物流进入分馏塔。分馏塔切割得到轻馏分II、中馏分II和重馏分II,其中轻馏分II和中馏分II之间的切割点为80℃~140℃,中馏分II的终馏点不大于260℃。混合中馏分I和中馏分II,溶剂油产品或其调合组分。部分重馏分II可循环到加氢异构裂化区。
本发明的优点:
1、煤直接液化油加氢处理得到的溶剂油馏分,既无法满足120号溶剂油芳烃含量标准要求,又无法满足200号溶剂油密度要求。与费托合成油混合进行加氢改质,改质所得产品经过分馏,可以生产120号溶剂油或200号溶剂油。
2、与单独费托合成油加氢改质获取溶剂油相比,掺炼煤直接液化油可以拓宽由非石油资源获取溶剂油的渠道。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溶剂油或溶剂油调合组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工艺原则流程示意图见附图。流程描述如下:混合油和氢气的混合物流1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A反应,加氢精制反应器A的流出物2进入加氢处理分馏塔B进行分馏切割为轻馏分3、中馏分4和重馏分5;重馏分5与氢气11混合得到的物流6进入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器C,在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裂化反应,反应产物即物流7进入分馏塔D切割得到轻馏分8、中馏分9和重馏分10。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试验所用费托合成油及煤直接液化油的性质见表1,二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混合油。
试验所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商品牌号为RTF-1,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的商品牌号为RCF-1。均为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长岭催化剂厂生产。
采用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双反应器操作,其中一反装填加氢精制催化剂RTF-1,催化剂装量100ml;二反装填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RCF-1,催化剂装量60ml。
实施例1
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按照50∶50的比例混合,得到原料油A,其性质见表2,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混合油的加氢改质,混合油的进料量为105g/h。
加氢精制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25℃、氢分压8.0MPa、氢油体积比450。
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65℃、氢分压8.0MPa、氢油体积比750。
分馏塔B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140℃,中馏分140~200℃,重馏分>200℃。
分馏塔D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140℃,中馏分140~200℃,重馏分>200℃。
混合分馏塔B和分馏塔D的中馏分,得到的产品油A符合国家标准,是合格的200号溶剂油,其性质见表3。
实施例2
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按照80∶20的比例混合,得到原料油B,其性质见表2,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混合油的加氢改质,混合油的进料量为120g/h。
加氢精制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20℃、氢分压7.0MPa、氢油体积比400。
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75℃、氢分压7.0MPa、氢油体积比800。
分馏塔B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80℃,中馏分80~120℃,重馏分>120℃。
分馏塔D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80℃,中馏分80~120℃,重馏分>120℃。
混合分馏塔B和分馏塔D的石脑油,得到的得到的产品油B,符合国家标准,是合格的120号溶剂油,其性质见表4。
对比例1
以表1所述煤直接液化油为原料,按照前述工艺流程进行加氢改质,原料进料量为105g/h。
加氢精制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45℃、氢分压9.0MPa、氢油体积比450。
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70℃、氢分压9.0MPa、氢油体积比750。
分馏塔B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140℃,中馏分140~200℃,重质馏分>200℃。
分馏塔D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140℃,中馏分140~200℃,重质馏分>200℃。
混合分馏塔B和分馏塔D的中馏分,得到产品油C,其性质见表3。
对比例2
以表1所述煤直接液化油为原料,按照前述工艺流程进行加氢改质,原料进料量为105g/h。
加氢精制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40℃、氢分压9.0MPa、氢油体积比400。
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操作条件为:温度375℃、氢分压9.0MPa、氢油体积比800。
分馏塔B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80℃,中馏分80~120℃,重质馏分>120℃。
分馏塔D切割馏分油的温度范围是:轻馏分<80℃,中馏分80~120℃,重质馏分>120℃。
混合分馏塔B和分馏塔D的中馏分,得到产品油D,其性质见表4。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200号溶剂油和120号溶剂油,相关性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由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可以看出,由单纯的煤直接液化油生产200号溶剂油,其密度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而生产120号溶剂油时,即使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芳烃含量仍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表1费托合成油及煤直接液化油性质
  费托合成油   煤直接液化油
  密度(20℃),g/cm3   0.7910   0.8972
  粘度(20℃),mm2/s   /   3.417
  10%残炭,重量%   /   1.19
  溴价,gBr/100g   11.3   42.9
  芳烃,重量%   0   46.8
  氧含量,重量%   1.01   2.68
  馏程,℃
  5%   101   130
  50%   372   219
  90%   555   290
  95%   616   344
表2混合油性质
  混合油A   混合油B
  密度(20℃),g/cm3   0.8441   0.8122
  10%残炭,重量%   0.59   0.24
  溴价,gBr/100g   27.19   17.68
  芳烃,重量%   23.46   9.36
  氧含量,重量%   1.88   1.34
  馏程,℃
  5%   116   105
  50%   299   340
  90%   423   508
  95%   493   573
表3
Figure B2009102109154D0000081
表4
Figure B2009102109154D0000082

Claims (9)

1.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1)混合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得到混合油;
(2)混合油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在加氢精制条件下与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得到加氢精制油;分馏加氢精制油,得到包括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和重馏分I在内的馏分;
(3)重馏分I进入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区,在加氢异构裂化条件下与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接触,得到加氢裂化油;分馏加氢裂化油,得到包括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I和重馏分II在内的馏分;
(4)混合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和终馏点不大于260℃馏分II,得到溶剂油产品或溶剂油调合组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的混合比例为1∶99(重量比)~99∶1(重量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费托合成油和煤直接液化油的混合比例为50∶50(重量比)~99∶1(重量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直接液化油的馏程为50~50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费托合成油是低温费托合成油,馏程为20~68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精制条件为氢分压2.0~15.0MPa,反应温度250~400℃,氢油体积比100~1000v/v,体积空速0.5~10.0h-1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异构裂化条件为氢分压2.0~15.0MPa,反应温度300~450℃,氢油体积比100~1500v/v,体积空速0.5~5.0h-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是一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载体为无定型氧化铝,金属组分为VIB或/和VIII族非贵金属,其中VIB族金属为Mo或/和W,VIII族金属为Co或/和Ni。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为无定型硅铝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或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的金属组分为VIB或/和VIII族非贵金属,其中VIB族金属为Mo或/和W,VIII族金属为Co或/和Ni;贵金属催化剂的金属组分为Pt或/和Pd。
CN2009102109154A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Pending CN102061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9154A CN102061191A (zh)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9154A CN102061191A (zh)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1191A true CN102061191A (zh) 2011-05-18

Family

ID=4399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09154A Pending CN102061191A (zh) 2009-11-12 2009-11-12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119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3116A (zh) * 2012-05-29 2012-10-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油墨溶剂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468A (zh) * 2013-02-06 2013-06-0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费托合成油加氢精制和/或加氢异构裂化系统和工艺
CN104449821A (zh) * 2014-12-11 2015-03-25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一种低负荷的正构烷烃溶剂油生产工艺
CN105733673A (zh) * 2016-02-26 2016-07-06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环保型溶剂油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93397A (zh) * 2013-11-18 2016-07-20 道达尔销售服务公司 具有低芳族烃和硫含量的烃流体的生产方法
CN107333757A (zh) * 2017-07-04 2017-1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农用喷雾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0654B1 (en) * 1993-08-18 2001-08-07 Ifp North America, Inc.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process utilizing multi-stage ebullated bed reactors
CN1382772A (zh) * 2002-02-07 2002-1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煤液化油最大量生产优质柴油或喷气燃料的方法
CN1854265A (zh) * 2005-04-29 2006-1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费托合成油多产中间馏分油的方法
CN101177623A (zh) * 2007-03-26 2008-05-14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费-托合成油的加氢裂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0654B1 (en) * 1993-08-18 2001-08-07 Ifp North America, Inc.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process utilizing multi-stage ebullated bed reactors
CN1382772A (zh) * 2002-02-07 2002-1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煤液化油最大量生产优质柴油或喷气燃料的方法
CN1854265A (zh) * 2005-04-29 2006-1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费托合成油多产中间馏分油的方法
CN101177623A (zh) * 2007-03-26 2008-05-14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费-托合成油的加氢裂化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3116A (zh) * 2012-05-29 2012-10-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油墨溶剂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3116B (zh) * 2012-05-29 2014-06-18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油墨溶剂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468A (zh) * 2013-02-06 2013-06-0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费托合成油加氢精制和/或加氢异构裂化系统和工艺
CN105793397A (zh) * 2013-11-18 2016-07-20 道达尔销售服务公司 具有低芳族烃和硫含量的烃流体的生产方法
CN104449821A (zh) * 2014-12-11 2015-03-25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一种低负荷的正构烷烃溶剂油生产工艺
CN105733673A (zh) * 2016-02-26 2016-07-06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环保型溶剂油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33673B (zh) * 2016-02-26 2018-01-23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利用费托合成油生产环保型溶剂油的装置及方法
CN107333757A (zh) * 2017-07-04 2017-1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农用喷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3757B (zh) * 2017-07-04 2020-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农用喷雾油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8599B (zh) 一种生产喷气燃料或喷气燃料调合组分的方法
CN111117701B (zh) 一种最大量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组分的加氢方法
US20080132435A1 (en) Process to obtain biolubricants and bioparaffins by hydroprocessing mixtures of wax obtained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waxes of mineral origin
JP6145161B2 (ja) 高粘度指数潤滑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2061191A (zh) 一种生产溶剂油或其调合组分的方法
CN102041029B (zh) 一种加氢裂化尾油综合利用方法
EP3087161A1 (en) Co-production of lubricants and distillate fuels
CN104611018B (zh) 一种劣质原料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方法
CN105793397B (zh) 具有低芳族烃和硫含量的烃流体的生产方法
CN101928600B (zh) 一种生产柴油或柴油调合组分的方法
CN103305267A (zh) 一种加氢裂化尾油加氢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
CN103540352A (zh) 一种提高轻质油品收率的煤焦油加工方法
CN101760236B (zh)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
CN105316036A (zh) 一种生产超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
CN104004541B (zh) 一种煤基高芳烃潜含量原料油的制备方法
CN101230291B (zh) 一种低能耗的费托合成产物的加工方法
CN110016363B (zh) 费托合成油加工产柴油和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322351A1 (en) Integrated gas-to-liquid condensate process
CN101942326A (zh) 一种加氢生产低芳溶剂油的方法
CN103540351A (zh) 一种处理煤焦油全馏分的组合工艺方法
CN115851313B (zh) 费托加氢裂化尾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
CN110616083B (zh) 生产粗白油的方法
CN109988631B (zh) 一种催化剂级配技术生产汽油及基础油的方法
CN107345165B (zh) 一种费托合成油两步脱蜡的加工方法
CN101161791A (zh) 一种生产清洁汽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