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9437A -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 - Google Patents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9437A
CN102059437A CN2010105440175A CN201010544017A CN102059437A CN 102059437 A CN102059437 A CN 102059437A CN 2010105440175 A CN2010105440175 A CN 2010105440175A CN 201010544017 A CN201010544017 A CN 201010544017A CN 102059437 A CN102059437 A CN 102059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arts
mentioned
inside diameter
diameter
outer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40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9437B (zh
Inventor
奥村信弥
桥本晃
椎野和幸
藤井猛
山县明信
林弘昭
沢崎朝生
石田一之
滨野正利
佐佐木广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g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ISEN ELECTRICAL CO Ltd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ISEN ELECTRICAL CO Ltd,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OLISEN ELECTR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9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9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9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9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08Seam welding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preceding subgroups
    • B23K11/093Seam welding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preceding subgroups for curved planar s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3/00Specially-profiled edge portions of workpieces for making soldering or welding connections; Filling the seams formed thereby
    • B23K33/004Filling of continuous seams
    • B23K33/006Filling of continuous seams for cylindrical workpie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6H2048/382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differential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6H2048/38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ing or crown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6H48/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rotating c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347Plural layers discontinuously bonded [e.g., spot-weld, mechanical fastener,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该接合方法中,通过使第二金属部件(10)的第一外径部(11)及第二外径部(12)分别抵接于第一金属部件(1)的第一内径部(4)及第二内径部(5),且用一对电极(21、22)对第一金属部件(1)与第二金属部件(10)沿轴向加压并通电,从而在这两个金属部件(1、10)之间形成接合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的第一接合部(P1)、以及接合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的第二接合部(P2),并在这两个接合部(P1、P2)之间形成在指定的轴向长度上金属部件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15)。据此,能以较少的接合能量确保较高的接合强度。

Description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该方法是在对设有开口部的第一金属部件和具有能够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围绕上述开口部的内周壁部局部接触的外周壁部的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加压的情况下,通过通电产生的电阻发热来进行接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所谓的环压(ring mash)接合法的一种,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7048号(专利文献1)所示的接合方法。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方法中,将中空状的第一金属部件、以及具有比第一金属部件的内径略大的外径的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重叠,并在沿该轴向施加加压力的状态下流通焊接电流,从而将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内周面与第二金属部件的外周面接合。
在该情况下,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的形态不是熔融接合而是扩散接合。即,通过对上述两个金属部件施加加压力并通电,使接触部分的金属软化并产生塑性流动,使金属的新生面彼此金相接合。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环压接合法,与例如电弧焊接等通常的熔融接合相比,具有的优点是:不会产生熔融导致的碳化物的偏析、热影响导致的凝固裂纹(solidification cracking)等,且焊接所需的时间为非常短的时间即可。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当以进一步提高接合强度为目的,而欲增加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面积时,需要与之相应地增大加压力及电流值,从而会导致设备的大型化。因此,有将接合所需的能量抑制得尽可能低并进一步提高接合强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以较少的接合能量得到较高的接合强度的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
本发明的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是在对设有开口部的第一金属部件和具有能够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围绕上述开口部的内周壁部局部接触的外周壁部的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加压的情况下,通过通电产生的电阻发热来进行接合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上述内周壁部上形成具有指定的内径的第一内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的内径的第二内径部,在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上述外周壁部上形成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一外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二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二外径部,使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上述第一外径部及上述第二外径部分别抵接于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上述第一内径部及上述第二内径部,用一对电极对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加压并通电,使得在这两个金属部件之间形成接合上述第一内径部与上述第一外径部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接合上述第二内径部与上述第二外径部的第二接合部,并使得在这两个接合部之间形成在指定的轴向长度上上述两个金属部件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
本发明的金属接合体是设有开口部的第一金属部件与具有能够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围绕上述开口部的内周壁部局部接触的外周壁部的第二金属部件受到轴向的加压力和通电产生的电阻发热而被接合的金属接合体,其中,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上述内周壁部上形成有具有指定的内径的第一内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的内径的第二内径部,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上述外周壁部上形成有在接合前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一外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二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二外径部,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之间形成有接合上述第一内径部与上述第一外径部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接合上述第二内径部与上述第二外径部的第二接合部,且在这两个接合部之间形成有在指定的轴向长度上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少的接合能量得到较高的接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接合对象的齿圈与差动齿轮壳的分解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将上述齿圈与差动齿轮壳接合时所使用的接合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接合完成后的状态的图3相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对上述齿圈施加挠曲力矩的状况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图,其中,(a)表示接合前的状态,(b)表示接合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接合对象零部件的结构的分解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作为车用零部件的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方法进行接合。
上述差动齿轮壳10是收纳差动机构的小齿轮、侧齿轮等的壳(差动齿轮壳),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金属部件。差动齿轮壳10的材质是铸铁,作为其具体例,理想的是FCD450或FCD550等球状石墨铸铁。
上述差动齿轮壳10由沿轴向延伸的中空体构成,具备具有大小多个外径的多级状的外周壁部。具体而言,在上述差动齿轮壳10的外周壁部上形成具有外径Y1的第一外径部11、以及具有比外径Y1大的外径Y2的第二外径部12。
上述齿圈1是承受从变速器传来的驱动力的齿轮零部件,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金属部件。齿圈1的材质是钢,作为其具体例,理想的是SCR420H等渗碳淬火钢。
上述齿圈1由具有贯穿厚度方向的开口部2的环状部件构成,在其最外周部形成与变速器的输出齿轮啮合的齿轮部3。另外,在围绕上述开口部2的齿圈1的内周壁部上形成具有内径X1的第一内径部4、以及具有比内径X1大的内径X2的第二内径部5。
上述齿圈1的内径X1、X2与上述差动齿轮壳10的外径Y1、Y2的关系是,第一外径部11的外径Y1比第一内径部4的内径X1略大,第二外径部12的外径Y2比第二内径部5的内径X2略大。另外,如后述的图3所示,上述各外径部11、12与各内径部4、5的半径之差(过盈量)都为S。此时,由于直径差为2S,因此关系如下:(第一外径部11的外径Y1)=(第一内径部的内径X1)+2S,(第二外径部12的外径Y2)=(第二内径部的内径X2)+2S。
另外,关于上述各外径部11、12和各内径部4、5的轴向长度,如图1所示,齿圈1的第一内径部4及差动齿轮壳10的第二外径部12的轴向长度都为L1,齿圈1的第二内径部5及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外径部11的轴向长度都为L2,且L1<L2。
图2是表示将上述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接合时所使用的接合装置20的简要结构的图。如该图所示,接合装置20包括:上部电极21及下部电极22;沿轴向(图2中为上下方向)对各电极21、22加压的未图示的加压机构;以及向各电极21、22提供接合用高电流的电源装置23。使用这样的接合装置20所进行的接合,是通过在齿圈1的开口部2中插入差动齿轮壳10进行预固定的状态下,利用上述上部电极21及下部电极22沿轴向加压上述两个部件1、10并通电而进行的。另外,在图2中,例举了将上部电极21及下部电极22沿上下方向对置配置,在其间夹着齿圈1及差动齿轮壳10进行接合的情况,但当然也可以例如在将上述两个电极21、22沿水平方向对置配置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齿圈1及差动齿轮壳10的接合的步骤。为了将齿圈1及差动齿轮壳10接合,首先,将差动齿轮壳10从上方插入齿圈1的开口部2。即,将齿圈1以其第一内径部4处于第二内径部5下方的姿势设置在下部电极22上,从该齿圈1的上方,将差动齿轮壳10向下插入。此时,以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外径部11处于第二外径部12的下方的状态,从第一外径部11先插入齿圈1。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表示如上所述的差动齿轮壳10的插入操作完成的状态。如上所述,由于上述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外径部11及第二外径部12的各外径Y1、Y2比齿圈1的第一内径部4及第二内径部5的各内径X1、X2大过盈量S的程度,因此如图3所示,若差动齿轮壳10插入齿圈1,则第一外径部11的最外周部与第一内径部4抵接,并且第二外径部12的最外周部与第二内径部5抵接。此时,由于齿圈1的第二内径部5的轴向长度与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外径部11的轴向长度相等(均为图1的尺寸L2),因此上述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以及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分别同时抵接。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各内径部4、5及各外径部11、12的角部分别被倒角,该被倒角的部分彼此互相抵接。如上所述,差动齿轮壳10被预固定在齿圈1上。
如上所述地完成预固定后,接下来利用上部电极21及下部电极22从上下夹住齿圈1及差动齿轮壳10并进行加压,并且对上述两个电极21、22施加接合用电压。具体而言,使上部电极21从上方接近预固定在上述下部电极22上的齿圈1及差动齿轮壳10,使其下端部与差动齿轮壳10的第二外径部12的上表面抵接,并且在该状态下对上述两个电极21、22沿接近方向(轴向)施加指定的加压力。另外,随之使电源装置23工作,从而对上述两个电极21、22施加接合用电压。
根据如上所述的电压的施加,在上述两个电极21、22之间,经由齿圈1及差动齿轮壳10瞬间流过较大的电流。此时,由于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通过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的抵接部、以及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的抵接部这两处接触,因此上述电流通过这两处抵接部流动。
这样便产生基于通电的电阻发热,在上述两处抵接部发生金属的软化及塑性流动。此时,由于上述电极21、22被继续加压,因此随着上述金属的软化,差动齿轮壳10相对于齿圈1被缓缓压向下方。据此,差动齿轮壳10与齿圈1的接触面积(即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的各接触面积)增大,金属软化的区域也增大。
上述差动齿轮壳10被压向下方,直至与下部电极22抵接,如图4所示,在齿圈1的第一内径部4的内周面整体与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外径部11的外周面接触,且差动齿轮壳10的第二外径部12的外周面整体与齿圈1的第二内径部5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下,停止上述电极21、22间的通电,从而上述各接触面的金属凝固,形成该图所示的两个接合部P1、P2。
即,通过在上述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以及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的各接触面发生金属的软化及塑性流动,氧化皮膜或异物等被去除,通过在该状态下停止通电,金属的新生面彼此金相结合并凝固。据此,在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之间形成第一接合部P1,并且在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之间形成第二接合部P2。另外,在图4中符号Q1、Q2是毛边,该毛边由从上述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之间、以及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之间向外部压出的,上述过盈量S程度的金属形成。
通过经过如上所述的工序,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的接合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第一接合部P1与第二接合部P2之间,存在金属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15。即,由于齿圈1的第一、第二内径部4、5以及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第二外径部11、12为图1等所示的尺寸关系(即,Y1=(X1+2S)<Y2=(X2+S2),且L1<L2),在接合后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接合部P1及第二接合部P2在径向及轴向上相互偏置,其结果是,在上述两个接合部P1、P2之间,在指定的轴向长度范围形成间隙部15。
如以上所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将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接合时,首先,在齿圈1的内周壁部形成内径X1的第一内径部4、以及比其大的内径X2的第二内径部5,并且在差动齿轮壳10的外周壁部形成具有比上述内径X1、X2大过盈量S的程度的外径Y1、Y2的第一外径部11及第二外径部12。而且,通过使上述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第二外径部11、12分别与上述齿圈1的第一、第二内径部4、5抵接,并且使用一对电极21、22对上述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沿轴向加压并通电,从而在上述两个部件1、10之间形成由上述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接合而成的第一接合部P1、以及由上述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接合而成的第二接合部P2,且在这两个接合部P1、P2之间,以指定的轴向长度形成金属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15。根据这样的结构,具有的优点是:能以较小的接合能量得到较高的接合强度。
即,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接合部(第一、第二接合部)P1、P2接合齿圈1的内周壁部与差动齿轮壳10的外周壁部,且使这两个接合部P1、P2沿轴向离开并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部15,因此具有的优点是:即使不过度增大上述各接合部P1、P2的轴向长度(接合长),也可以构成特别是抗弯曲性能较强的优良的接合结构,可以避免接合能量的增大同时可有效提高接合强度。
例如,若仅以提高接合强度为目的,则即使不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将接合部分为两个(P1、P2),而通过形成接合长较长的一个接合部,也可以提高接合强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时所需的电流值或加压力增大,会导致设备的大型化或成本上升。
与之相对,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形成沿轴向离开的两个接合部P1、P2时,与例如使各接合部P1、P2沿轴向连续时相比,由于接合部的剖面模数增大,因此特别在图5所示的挠曲力矩M作用于齿圈1时,可减轻作用于接合部P1、P2的力,使挠曲刚性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齿圈1因传递至其齿轮部3的驱动力而受到各种方向的力,因此基于如上所述的挠曲刚性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高差动机构的可靠性。
而且,由于在各接合部P1、P2之间存在上述间隙部15,可以使由于接合而产生的毛边Q2潜入间隙部15,因此具有的优点是:不会例如夹着毛边Q2接合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可以有效防止因毛边Q2引起的接合不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的接合开始时,如图2及图3所示,由于使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分别同时抵接,并在该状态下开始通电,因此具有的优点是:上述两个接合部P1、P2的品质不会产生偏差,可以构成可靠性较高的均质的接合结构。
例如,上述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的抵接、以及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的抵接在差距很大的时期发生时,在先抵接的一侧会流过过大的电流,产生金属母材飞散的称为飞溅(溅射)的现象等,从而接合强度有可能大幅下降。与之相对,上述实施方式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将两处的抵接时期设定为同时,可以避免如上所述的事态,将接合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当然,若抵接时期稍微有些偏差,则由于流过过电流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认为对品质的影响较小。因此,上述两处的抵接的时期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时,也可以多少存在一些时间的偏差。例如,如图6所示,由于设计上的原因等,无法使齿圈1的第二内径部5的轴向长度、与差动齿轮壳10的第一外径部11的轴向长度为同一尺寸时(在存在图示的尺寸差ΔL时),上述第一内径部4与第一外径部11的抵接、及第二内径部5与第二外径部12的抵接的时期会偏差,但即使此时,若如图示所示尺寸差ΔL比较小,则抵接时期的偏差也较小,一般认为接合可以适宜地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沿轴向离开的两处接合部P1、P2接合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但接合部可以不是两处,也可以通过三处或者三处以上的接合部接合齿圈1与差动齿轮壳10。图7例举了设定三处接合部(P1、P2、P3)的情况,其中(a)表示接合前的状态,(b)表示接合后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接合钢制的齿圈1与铸铁制的差动齿轮壳10的情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接合方法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金属制零部件,其材质也不限于钢或铸铁。由于本发明的接合方法是利用金属的软化、塑性流动进行接合,因此与例如电弧焊接或激光焊接等熔融接合的情形相比,材质的限制减少,可期待适用于各种材质。
最后,总结说明基于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所披露的本发明的结构及其效果。
本发明的接合方法是在对设有开口部的第一金属部件和具有能够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围绕上述开口部的内周壁部局部接触的外周壁部的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加压并通过通电产生的电阻发热来进行接合的方法。具体而言,首先,在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上述内周壁部上形成具有指定的内径的第一内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的内径的第二内径部,在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上述外周壁部上形成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一外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二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二外径部。然后,使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上述第一外径部及上述第二外径部分别抵接于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上述第一内径部及上述第二内径部,用一对电极对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加压并通电。据此,在上述两个金属部件之间形成接合上述第一内径部与上述第一外径部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接合上述第二内径部与上述第二外径部的第二接合部,并在这两个接合部之间形成在指定的轴向长度上上述两个金属部件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
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方法,由于将第一金属部件的内周壁部与第二金属部件的外周壁部通过两个接合部(第一、第二接合部)接合,且使这两个接合部沿轴向互相离开并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部,因此具有的优点是:即使不过度增大上述各接合部的轴向长度(接合长),也可以构成特别是抗弯曲性能较强的优良的接合结构,可以避免接合能量的增大并有效提高接合强度。
本发明的接合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开始时,使上述第一内径部与上述第一外径部、上述第二内径部与上述第二外径部分别同时抵接,且在该状态下开始由上述电极进行的通电。
由此,具有的优点是:上述两个接合部的品质不会产生偏差,可以构成可靠性较高的均质的接合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接合体是设有开口部的第一金属部件与具有能够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围绕上述开口部的内周壁部局部接触的外周壁部的第二金属部件受到轴向的加压力和通电产生的电阻发热而被接合的。具体而言,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上述内周壁部上形成有具有指定的内径的第一内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的内径的第二内径部,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上述外周壁部上形成有在接合前具有比上述第一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一外径部、以及具有比上述第二内径部的上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二外径部。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之间形成接合上述第一内径部与上述第一外径部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接合上述第二内径部与上述第二外径部的第二接合部,且在这两个接合部之间形成有在指定的轴向长度上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
本发明的金属接合体中,由于第一、第二金属部件通过沿轴向分离的两个接合部(第一、第二接合部)接合,因此具有的优点是:可有效地提高特别是对于弯曲的刚性。
本发明的金属接合体的具体的适用例可想出多种,例如上述第一金属部件为齿圈,上述第二金属部件为差动齿轮壳的情况就比较理想。
根据该结构,具有的优点是:可以高强度地接合齿圈与差动齿轮壳,可以进一步提高差动机构的可靠性。

Claims (4)

1.一种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设有开口部的第一金属部件和具有能够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围绕所述开口部的内周壁部局部接触的外周壁部的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加压的情况下,通过通电产生的电阻发热来进行接合,其中,
在所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所述内周壁部上形成具有指定的内径的第一内径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大的内径的第二内径部,
在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所述外周壁部上形成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一外径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二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二外径部,
使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所述第一外径部及所述第二外径部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所述第一内径部及所述第二内径部,用一对电极对所述第一金属部件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件沿轴向加压并通电,使得在这两个金属部件之间形成接合所述第一内径部与所述第一外径部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接合所述第二内径部与所述第二外径部的第二接合部,并使得在这两个接合部之间形成在指定的轴向长度上所述两个金属部件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金属部件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开始时,使所述第一内径部与所述第一外径部、所述第二内径部与所述第二外径部分别同时抵接,且在该状态下开始由所述电极进行的通电。
3.一种金属接合体,其特征是设有开口部的第一金属部件与具有能够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围绕所述开口部的内周壁部局部接触的外周壁部的第二金属部件受到轴向的加压力和通电产生的电阻发热而被接合的金属接合体,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所述内周壁部上形成有具有指定的内径的第一内径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大的内径的第二内径部,
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的所述外周壁部上形成有在接合前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一外径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二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大指定量的外径的第二外径部,
所述第一金属部件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件之间形成有接合所述第一内径部与所述第一外径部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接合所述第二内径部与所述第二外径部的第二接合部,且在这两个接合部之间形成有在指定的轴向长度上所述第一金属部件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件彼此不接触的间隙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接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部件是齿圈,所述第二金属部件是差动齿轮壳。
CN201010544017.5A 2009-11-04 2010-11-04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 Active CN1020594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3185A JP5399206B2 (ja) 2009-11-04 2009-11-04 金属部材の接合方法および金属接合体
JP2009-253185 2009-1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9437A true CN102059437A (zh) 2011-05-18
CN102059437B CN102059437B (zh) 2015-09-02

Family

ID=4351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4017.5A Active CN102059437B (zh) 2009-11-04 2010-11-04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10393B2 (zh)
EP (1) EP2319652B1 (zh)
JP (1) JP5399206B2 (zh)
CN (1) CN1020594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332A (zh) * 2014-08-18 2017-04-19 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金属接合体及金属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9154269A (zh) * 2016-05-19 2019-01-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燃料高压泵
CN114080292A (zh) * 2019-07-17 2022-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接合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7130B2 (ja) * 2010-04-23 2013-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ングギヤの溶接方法及び溶接構造
DE102011102064A1 (de) * 2011-05-19 2012-11-22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asgenerators
US12074274B2 (en) 2012-04-11 2024-08-27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state bipolar battery
US11152657B2 (en) 2012-04-11 2021-10-19 Ionic Materials, Inc. Alkaline metal-air battery cathode
US11251455B2 (en) 2012-04-11 2022-02-15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i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 material
US11319411B2 (en) 2012-04-11 2022-05-03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i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 material
US9819053B1 (en) 2012-04-11 2017-11-14 Ionic Materials, Inc. Solid electrolyte high energy battery
US10559827B2 (en) 2013-12-03 2020-02-11 Ionic Materials, Inc.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solid i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 material
KR102353151B1 (ko) 2013-12-03 2022-01-18 아이오닉 머터리얼스, 인코퍼레이션 이온 전도성 고체 폴리머 물질 및 응용
WO2015153729A1 (en) 2014-04-01 2015-10-08 Ionic Materials, Inc. High capacity polymer cathode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rechargeable cell comprising the cathode
DE102015207176A1 (de) * 2014-06-23 2015-12-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werkbauteils
KR101814354B1 (ko) * 2014-10-10 2018-01-30 오리진 일렉트릭 캄파니 리미티드 전기접합방법 및 전기접합장치
DE102015205628A1 (de) * 2015-03-27 2016-09-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hrwerkbaugruppe und Fahrwerkbaugruppe hergestellt nach einem solchen Verfahren
SG10201811811YA (en) 2015-06-04 2019-02-27 Ionic Materials Inc Lithium metal battery with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JP6944379B2 (ja) 2015-06-04 2021-10-06 イオニツク・マテリアル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固体状バイポーラ電池
SG10201911155XA (en) 2015-06-08 2020-01-30 Ionic Materials Inc Battery having aluminum anode an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US11342559B2 (en) 2015-06-08 2022-05-24 Ionic Materials, Inc. Battery with polyvalent metal anode
JP6607124B2 (ja) * 2016-03-31 2019-11-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差動装置の部材接合構造
JP6109395B1 (ja) * 2016-10-18 2017-04-05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結合部品の製造方法
KR20190111056A (ko) 2017-01-26 2019-10-01 아이오닉 머터리얼스, 인코퍼레이션 고체 폴리머 전해질을 갖는 알카라인 배터리 캐소드
US10744556B2 (en) 2017-12-21 2020-08-18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toothed article
JP6643759B2 (ja) * 2018-03-23 2020-02-12 株式会社オリジン 嵌合部材、環状部材、接合済部材及び接合済部材の製造方法
DE102018220105B4 (de) * 2018-11-22 2021-01-21 Audi Ag Differential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durch zwei Presspassungen am Gehäuse aufgepressten Abtriebsrad
JP7405523B2 (ja) * 2019-06-28 2023-12-26 武蔵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伝動装置
JP6882581B1 (ja) * 2020-06-02 2021-06-02 株式会社オリジン 接合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868733B1 (ja) * 2020-06-02 2021-05-12 株式会社オリジン 接合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4677A (ja) * 1989-12-11 1991-08-1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金属焼結材の接合方法と、金属焼結材製プー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218560A (ja) * 1993-01-21 1994-08-09 Toyota Motor Corp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US20040035830A1 (en) * 2002-08-22 2004-02-26 Venkatasubramanian Ananthanarayanan Method for metallurgically attaching together two tubes
WO2004028730A1 (en) * 2002-09-24 2004-04-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eformation resistance welding of sheet metal, tubes, and similar shapes
JP2005081351A (ja) * 2003-09-04 2005-03-31 Aisin Aw Co Ltd 摩擦圧接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差動装置
US20050127044A1 (en) * 2003-06-27 2005-06-16 Ohashi Technica Inc Press-fit joint structure
US20080138649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Musashi Seimits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sion-bonded product having high-strength par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7048A (ja) 2002-06-12 2004-01-22 Origin Electric Co Ltd リングマッシュ溶接方法及び装置
JP4343989B1 (ja) 2008-04-10 2009-10-14 株式会社新川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ボンディング領域の位置認識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4677A (ja) * 1989-12-11 1991-08-1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金属焼結材の接合方法と、金属焼結材製プー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218560A (ja) * 1993-01-21 1994-08-09 Toyota Motor Corp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US20040035830A1 (en) * 2002-08-22 2004-02-26 Venkatasubramanian Ananthanarayanan Method for metallurgically attaching together two tubes
WO2004028730A1 (en) * 2002-09-24 2004-04-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eformation resistance welding of sheet metal, tubes, and similar shapes
US20050127044A1 (en) * 2003-06-27 2005-06-16 Ohashi Technica Inc Press-fit joint structure
CN100443237C (zh) * 2003-06-27 2008-12-17 株式会社大桥技研 压入接合构造
JP2005081351A (ja) * 2003-09-04 2005-03-31 Aisin Aw Co Ltd 摩擦圧接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差動装置
US20080138649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Musashi Seimits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sion-bonded product having high-strength par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332A (zh) * 2014-08-18 2017-04-19 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金属接合体及金属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6573332B (zh) * 2014-08-18 2020-01-31 株式会社欧利生 金属接合体及金属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9154269A (zh) * 2016-05-19 2019-01-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燃料高压泵
US10947942B2 (en) 2016-05-19 2021-03-16 Robert Bosch Gmbh High-pressure fuel pump
CN109154269B (zh) * 2016-05-19 2021-06-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燃料高压泵
CN114080292A (zh) * 2019-07-17 2022-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接合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19652B1 (en) 2014-07-16
US20110104511A1 (en) 2011-05-05
JP5399206B2 (ja) 2014-01-29
CN102059437B (zh) 2015-09-02
JP2011098358A (ja) 2011-05-19
EP2319652A1 (en) 2011-05-11
US8710393B2 (en) 2014-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9437A (zh) 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及金属接合体
JP5468350B2 (ja) 異種金属板の接合方法
KR101744427B1 (ko) 조인트 강도가 우수한 고강도 강판의 스폿 용접 방법
JP5254493B2 (ja) 固相接合を用いて異種材間に横並び金属結合を生成する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製品
JP5512395B2 (ja) 金属部材の接合方法
CN104520052A (zh) 搭接焊构件、汽车用部件、重叠部的焊接方法、和搭接焊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1376189A (zh) 涉及连接相异的金属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194609A (ja) インダイレクト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CN105579190A (zh) 齿轮制造方法
CN101820206B (zh) 用于超声波接头中的表面预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100733524B1 (ko) 금속 기계 부품의 액상 확산 접합 방법 및 금속 기계 부품
JP5401047B2 (ja) 高張力鋼板のシリーズスポットまたはインダイレクトスポット溶接法
CN102635624A (zh) 一种内花键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6920A (zh) 一种钛-铝异种金属高强冶金结合的电子束连接方法
KR20110046502A (ko) 액상 확산 접합 관 이음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008830A (zh) 基于cmt的轻金属电弧点焊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84329A (zh) 超级镍/NiCr叠层复合材料的填丝钨极氩弧焊工艺
US2023032386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onent of a sliding bearing, and component, sliding bearing and transmission of a wind turbine
US20110162431A1 (en) Partially reinforced hollow profile
CN204267122U (zh) 用于凸轮轴的端件
JP2009000712A (ja) 金属部材の接合方法およびその接合構造
JP4453506B2 (ja) 摩擦点接合方法
CN109014580B (zh) 一种施加滚轧辅助的搭接激光间隙填粉焊方法
DE102020128306A1 (de) Planetenträger-Baugrupp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Planetenträger-Baugruppe und Planetengetriebe
WO2014080791A1 (ja) 一体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一体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s Hiroshima county government in the new town Yunjun Ann 3 No. 1

Patentee after: MAZDA MOTOR Corp.

Patentee after: ORIGIN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Hiroshima county government in the new town Yunjun Ann 3 No. 1

Patentee before: MAZDA MOTOR Corp.

Patentee before: ORIGIN ELECTR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5

Address after: 3-3-27, Ronghe, Sakura District, Saitama City,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ORIGIN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Hiroshima county government in the new town Yunjun Ann 3 No. 1

Patentee before: MAZDA MOTOR Corp.

Patentee before: ORIGIN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