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528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528A
CN102053528A CN2010105199121A CN201010519912A CN102053528A CN 102053528 A CN102053528 A CN 102053528A CN 2010105199121 A CN2010105199121 A CN 2010105199121A CN 201010519912 A CN201010519912 A CN 201010519912A CN 102053528 A CN102053528 A CN 102053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or
driving force
rotary body
driving
develop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99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3528B (zh
Inventor
高坂敦之
宫部滋夫
青木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53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3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5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1Details of unit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15Cartridge systems for cleaning or developing but not being a process cartridge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和驱动力接收部件;能移动部件,被构造用以在显影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移动显影装置;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被构造用以传递驱动力给能移动部件;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被构造用以与驱动力接收部件接合并传递驱动力给该驱动力接收部件;以及控制器,被构造用以基于传感器检出的温度来对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驱动控制。若α1代表在温度为T1且驱动力接收部件脱离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显影装置的加速度,α2代表在温度为T2且驱动力接收部件脱离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显影装置的加速度,控制器对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驱动控制以满足当T1≤T2时α1≤α2的关系。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显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成像设备经由电子照相成像过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是例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等)。
显影装置可附接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上或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上拆下。显影装置在其附接到设备本休上时可显影显影剂图像。若显影装置已被充分地使用,则用户可用全新的显影装置更换该显影装置以执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维护。
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中,显影装置用于将形成在鼓形电子照相感光件(以下,称为“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的显影剂图像。
传统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使用多个显影装置执行显影。多个显影装置附接于其上的能移动部件设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体内,以使各显影装置接近显影位置并使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文件特开No.2008-268927中描述的显影装置包括可倾斜地附接在驱动力传递位置的旋转力传递部件。上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旋转力传递部件可传递旋转力给该显影辊。
另外,若显影装置伴随能移动部件的移动到达显影位置,则设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体上的驱动轴与附接在显影装置上的旋转力传递部件接合。此情况下,最初相对于驱动力传递位置保持倾斜状态的旋转力传递部件在其与驱动轴接合时接近该驱动力传递位置。
然后,设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体内的电机经由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体的驱动轴和显影装置的旋转力传递部件传递旋转力给显影装置的显影辊。由此,显影辊能够转动以供给使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
然而,依据日本专利申请文件特开No.2008-268927中描述的传统显影装置,需要在一种颜色显影装置的显影操作完成后移动能移动部件,以使下一颜色的显影装置到达显影位置。显影装置的旋转力传递部件伴随能移动部件的移动而相对于驱动力传递位置倾斜。结果,显影装置的旋转力传递部件能够脱离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体的驱动轴。
此情况下,假定旋转力传递部件150如图7C所示具有一对相对于平坦部150x倾斜恒定角度α5(90°>α5>0°)的旋转力接收面150e,且驱动力如图7G所示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的销件182传递。此情况下,旋转力传递部件150受到沿驱动轴180的方向作用的拉力F3。
因此,为使旋转力传递部件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需要移动能移动部件以给旋转力传递部件150施加大小与力F3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压力。由此,当旋转力传递部件脱离驱动轴时,能移动部件的移动负载暂时增大。
能移动部件驱动电机受到伴随能移动部件的移动负载的增大而增大的负载转矩。另外,当能移动部件在低温环境下移动时,由于与该能移动部件的滑动部接合的本体侧支持部的收缩和用于降低该滑动部与支持部之间的接触阻力的润滑剂的粘度的减小,该能移动部件受到较大的阻力。因此,能移动部件的驱动负载显著增大。
一般,希望设备本体低成本且小型化。因此,可使用低成本的小型电机(即其负载转矩的容许上限较低的电机)作为能移动部件驱动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旨在一种能够防止成像设备本体的能移动部件过度地受到移动负载的技术。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显影装置,包括:承载用于使静电图像显影的显影剂的显影辊,和被构造用以接收转动所述显影辊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件;
能移动部件,被构造用以保持所述显影装置,且在所述显影装置执行显影的显影位置与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分离的回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显影装置;
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被构造用以传递驱动力给所述能移动部件以移动所述显影装置;
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被构造用以在所述显影装置位于所述显影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接合并传递所述驱动力给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
传感器,被构造用以检测所述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以及
控制器,被构造用以基于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来对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驱动控制;
其中,若α1代表在由所述传感器检出的所述温度为T1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伴随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至所述回缩位置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装置的加速度,α2代表在由所述传感器检出的所述温度为T2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伴随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至所述回缩位置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装置的加速度,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所述驱动控制以满足当T1≤T2时α1≤α2的关系。
由以下参照附图对示范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表示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特征和方面,且与以下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体的侧剖视图。
图5A和5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辊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旋转力传递部件的透视图。
图7A至7G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旋转力传递部件的透视图。
图8A至8F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正视图和侧剖视图。
图9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10A1至10A5和图10B1至10B5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旋转力传递部件的透视图。
图11A至11D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旋转力传递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12A至12D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限制部的透视图。
图13A至13G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旋转力传递部件与限制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1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弹性部件(即推压部件)和支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驱动部的透视图。
图16A和16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能移动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17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能移动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18A和18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能移动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19A和19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能移动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20A至20D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驱动轴与旋转力传递部件的接合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1A至21D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驱动轴与旋转力传递部件的接合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驱动轴和旋转力传递部件的透视图。
图23A至23D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驱动轴脱离旋转力传递部件的一示例的纵剖视图。
图24A和24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驱动轴与旋转力传递部件的脱离的纵剖视图。
图25A至25D是表示传统旋转力传递部件的侧视图。
图26A至26D是表示传统旋转力传递部件的正视图。
图27A至27F是表示传统旋转力传递部件的正视图。
图28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的旋转体驱动顺序的图表。
图29A和29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表。
图30A和30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一个示范实施例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表。
图3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透视图。
图3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另一示范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侧剖视图。
图34A和34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旋转力传递部件的透视图。
图35A和35B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另一示范实施例的能移动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36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另一示范实施例的旋转体驱动顺序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范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首先,下面参照图1至图4说明作为依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显影盒(以下,称为“盒”)B。图1是表示盒B的剖视图。图2和图3是表示盒B的透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本体(以下,称为“设备本体”)A的剖视图。
旋转体C是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能移动部件的一示例。
用户可把盒B附接在设于设备本体A内的旋转体C上,且可从该旋转体C上取下该盒B。
另外,设备本体A和盒B共同构成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
如图1至3所示,盒B包括作为显影剂t的承载件的显影辊110。显影辊110在显影操作过程中当其从设备本体A经由联接机构接收旋转力(下面将进行描述)时旋转。
显影剂收容框体114收容预定颜色的显影剂t。更具体的,框体114包括用于收容显影剂t的显影剂容器116。在显影室113a中,显影剂t在海绵状显影剂供给辊115转动的同时被供应给显影辊110的表面。
当电荷由于薄板状显影刮刀112与显影辊110之间的摩擦接合而被赋予显影剂t时,该显影剂t形成薄层。显影辊110上的薄层显影剂t(即附着在显影辊110的圆筒形表面上的显影剂t)可伴随该显影辊110的旋转而被运送至显影位置。
然后,预定的显影偏压被施加给显影辊110。由此,显影辊110能够显影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鼓(以下,称为感光鼓)107上的静电潜像(即静电图像)。更具体的,显影辊110利用显影剂t显影静电潜像。
收容于容器116内的显影剂t可经由供给开口116a供应给显影室113a。初始状态下,开口116a用密封件(未表示)密封。用户可在最初使用盒B之前移除开口116a上的密封件以打开该开口116a。由此,存储在容器116内的显影剂t可被供应到显影室113a内。
另外,若在静电潜像的显影完成后显影辊110的表面上残留有任何显影剂,则显影剂供给辊115刮掉该显影辊110表面上的未使用显影剂。同时,显影剂供给辊115向显影辊110的表面供应新显影剂t。由此,显影操作能够持续进行。
盒B包括显影单元119。另外,显影单元119包括显影框体113和显影剂收容框体114。另外,显影单元119包括显影辊110、显影刮刀112、显影剂供给辊115、显影室113a和显影剂收容框体114。
显影辊110包括轴部110b和橡胶部(弹性部件)110a。轴部110b包括设在其两端处的轴向端部110b1和110b2。轴向端部110b1和110b2经由轴承(未表示)利用显影框体113支持,且可绕旋转轴线L1旋转(参见图5A和5B)。另外,夹区宽度调整部件136和137在显影辊110与感光鼓107接触的状态下协同调整该感光鼓107与橡胶部110a之间的夹区宽度为恒定值。
用户可把盒B附接在设于设备本体A内的旋转体C的盒收容部130a上(参见图4)。更具体的,旋转体C保持盒B。此情况下,如下所述,旋转体C将盒B定位成与预定位置(感光鼓对向部)处于对向关系。在定位操作中,作为设在设备本体A上的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设备本体侧接合部(驱动轴180和/或旋转力赋予部182)与作为盒B的驱动力接收部件的旋转力传递部件150接合。
自设备本体A接收旋转力的显影辊110可绕旋转轴线L1旋转。随后,若旋转体C进一步旋转,则旋转力传递部件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此情况下,盒B(显影辊110)在其附接到收容部130a上的状态下伴随旋转体C的单向运动而沿着与驱动轴180的旋转轴线L3(参见图11A至11D)基本垂直的方向移动。
显影框体113和显影剂收容框体114共同构成盒B的框体。
随后,下面参照图4说明采用盒B的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示例操作。以下说明中,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100的一示例是彩色激光束打印机。
如图4所示,其内所收容的显影剂t(调色剂)的颜色不同的多个盒B(B1,B2,B3和B4)附接在旋转体C上。用户可把盒B附接到旋转体C上以及从该旋转体C上取下盒B。当电机(未表示)产生旋转力以转动旋转体C时,使收容预定颜色显影剂的盒B与感光鼓107处于对向关系。此情况下,成像设备100依据旋转体驱动顺序控制旋转体C的转速。旋转体驱动顺序如下所述指示旋转体C的转速随时间的变化。
然后,设在盒B内的显影辊110显影形成在感光鼓107上的静电潜像。成像设备100把显影后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104a上。成像设备100对各颜色中的每种重复执行上述显影和转印操作以获得合成彩色图像,如下面更详细说明的。在本示范实施例中,记录介质S是可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OHP片材或任何其它片材。
如图4所示,曝光单元101基于图像信息利用光线照射感光鼓107。随着光线发射,可以在感光鼓107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辊110使用显影剂显影潜像。更具体的,在感光鼓107上形成显影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07上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4a(即中间转印件)上。
接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4a(即中间转印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进一步经由作为第二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辊104b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然后,成像设备100把显影剂图像转印于其上的记录介质S传送至包括加压辊105a和加热辊105b的定影单元105。接着,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的显影剂图像被定影在该记录介质S上。随后,成像设备100排出记录介质S到托盘106上。
下面说明示例成像过程。
成像设备100使感光鼓107与转印带(即中间转印件)104a的转动同步地沿逆时针方向(即图4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然后,充电辊108使感光鼓107的表面均一地带电。接着,曝光单元101基于图像信息例如黄色图像利用光线照射感光鼓107。由此,在感光鼓107上形成黄色的静电潜像。
曝光单元101具有以下构造。曝光单元101基于从外部设备(未表示)读取的图像信息(即包含颜色信息的图像信号)利用光线照射感光鼓107。
此情况下,激光二极管依据图像信息发射光线以利用图像光线照射多面镜。多面镜在由扫描器电机驱动时高速转动。感光鼓107的表面被选择性地曝露在利用多面镜反射且通过成像透镜和反射镜的图像光线下。由此,在感光鼓107上形成依据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成像设备100在形成潜像的同时转动旋转体C。由此,黄色盒B1移动至显影位置。然后,成像设备100给黄色盒B1的显影辊110施加预定的偏压以利用黄色显影剂显影潜像。
接着,成像设备100给转印带104a的加压辊(即初次转印辊)104j施加极性与显影剂的极性相反的偏压,以使形成在感光鼓107上的黄色显影剂图像能够初次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104a上。
如上所述,黄色盒B1收容黄色显影剂并形成黄色显影剂图像。品红色盒B2收容品红色显影剂并形成品红色显影剂图像。青色盒B3收容青色显影剂并形成青色显影剂图像。黑色盒B4收容黑色显影剂并形成黑色显影剂图像。所有盒B1、B2、B3和B4的构造类似,只是它们所收容的显影剂的颜色不同。
若上述黄色显影剂图像的初次转印完成,则成像设备100进一步朝图4中箭头X4所示的方向转动旋转体C。由此,随后的品红色盒B2被移动且使之与感光鼓107处于对向关系。成像设备100对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中的每种颜色重复以上过程,以使四色显影剂图像叠加在转印带104a上。
此情况下,二次转印辊104b与转印带104a分离。另外,电荷清除辊104f与转印带104a分离。
接着,在四色显影剂图像形成于转印带104a上后,把二次转印辊104b压靠该转印带104a(参见图4)。另外,与给转印带104b加压相同步地,位于定位辊对103e附近的记录介质S被朝向转印带104a与转印辊104b之间的夹区部送出。与此同时,可作为传送单元103操作的进给辊103b从纸盒103a传送下一记录介质S。
传感器(未表示)设在定位辊对103e的上游侧。此传感器检测记录介质S的前端,以在该记录介质S到达预定位置时停止定位辊对103e的转动。
另外,成像设备100给转印辊104b施加极性与显影剂的极性相反的偏压。因此,转印带104a上的所有显影剂图像可二次转印到已传送来的记录介质S上。
成像设备100把已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S传送至定影单元105。定影单元105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S上。然后,排出辊对103g把具有已定影图像的记录介质S排出到设备本体上的排出托盘106。由此,成像设备100完成在记录介质S上的成像。
另一方面,在二次转印操作完成后,成像设备100把电荷清除辊104f压靠转印带104a。由此,预定偏压被施加给残留在带104a表面上的显影剂。于是,除去残留的电荷。
残留的显影剂经由初次转印夹区部从带104a再次静电转印到感光鼓107上。由此,带104a的表面得以清洁。始终与感光鼓107接触的清洁刮刀117a除去感光鼓107上的二次转印显影剂(即再次转印后的残留显影剂)。被除去的显影剂经由传送路径(未表示)收集在除去显影剂盒107d内。
图6中,显影齿轮145同轴固定在显影辊110的上端处,显影剂供给齿轮146同轴固定在供给辊115(参见图1)的上端处。显影齿轮145和显影剂供给齿轮146两者与驱动力传递部件(以下,称为“驱动输入齿轮)147啮合。
由此,当可作为驱动力接收部件操作的旋转力传递部件(以下,称为“联接器”)150自设备本体A接收旋转力时,该旋转力经由显影齿轮145传递给显影辊110并经由显影剂供给齿轮146传递给显影剂供给辊115。
由作为联接部件的联接器150接收的来自设备本体A的旋转力可以传递给除显影辊110和显影剂供给辊115以外的任何旋转部件。
接着,下面更详细地说明与联接器150相关联的驱动输入齿轮147。
如图6所示,驱动输入齿轮147可转动,且在该驱动输入齿轮147能够与显影齿轮145和显影剂供给齿轮146啮合的位置附接在显影单元119上。驱动输入齿轮147包括显影齿轮部(第一齿轮部)147a和显影剂供给齿轮部(第二齿轮部)147b。第一齿轮部147a与显影齿轮145啮合。第二齿轮部147b与显影剂供给齿轮146啮合。
联接器150把自设备本体A接收的旋转力传递给显影辊110和显影剂供给辊115。驱动输入齿轮147还包括设在其内的联接器附接部(联接器收容部)147j(参见图8A至8F)。附接部147j收容联接器150的驱动部150b。设在驱动输入齿轮147内的止动部147k(147k1,147k2,147k3和147k4)阻止联接器150相对于该驱动输入齿轮147沿图8F中所示箭头X34指示的方向移动。
另外,联接器150附接在附接部147j上,以可绕驱动输入齿轮147的旋转轴线L4倾斜(参见图8C和8D)。更具体的,在驱动部150b沿从动部150a方向的移动受止动部147k限制的状态下,联接器150附接在附接部147j上且可绕轴线L4倾斜。
轴线L4平行于显影辊110的旋转轴线L1(参见图5A和5B)。
另外,盒B包括显影框体113和支持部件157。支持部件157附接在显影框体113上(参见图2)。
支持部件157包括孔157j,沿轴线L4所示的方向突出的联接器止动部157a在该孔157j内与驱动输入齿轮147接合(参见图8D和8E)。
接着,下面参照图7A至7G说明作为依据本发明一种示范实施例的旋转力传递部件的联接器(联接部件)的一示例。
图7A是表示从设备本体侧看的联接器150的透视图。图7B是表示从显影辊侧看的联接器150的透视图。另外,图7C表示从与旋转轴线L2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看的联接器150。另外,图7D是表示从设备本体侧看的联接器150的侧视图。图7E是从与图7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看的侧视图。另外,图7F是沿图7D中所示的线S3截取且从箭头S31的方向看的联接器150的剖视图。图7G表示从与图7C类似的方向看的与驱动轴接合的联接器150。
盒B在其附接于收容部130a上的状态下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而沿着与驱动轴180的旋转轴线L3的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移动。然后,伴随旋转体C的单向转动,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销件182和/或驱动轴180)接合。另外,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本示范实施例中,希望联接器150是树脂制(例如,聚乙缩醛)的产品,因为其刚性、韧性和可加工性。为增大联接器150的刚性,若负载转矩高,则可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另外,可采用金属材料。联接器150的材料可适当地选择。然而,本示范实施例中,联接器150是树脂制的产品,因为其优良的可加工性。
联接器150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如图7G所示与驱动轴180接合的从动部150a。从动部150a与设在驱动轴180上作为旋转力赋予部(即本体侧旋转力传递部)的销件182接合,并自该销件182接收旋转力。
第二部分是驱动部150b。驱动部150b包括可与驱动输入齿轮(即旋转力接收部)147的附接部147j接合的销件(即旋转力传递部)155,以传递旋转力给齿轮147。
第三部分是连接从动部150a与驱动部150b的中间部150c。销件182包括在与驱动轴180的旋转轴线L3垂直的方向突出的两个突起182a1和182a2(参见图11A至11D)。
如图7F所示,从动部150a包括沿着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向外扩展的驱动轴插入开口部150m。另外,驱动部150b包括球形部150i、销件155和联接器受限部150j。受限部150j沿着与轴线L2同轴的线延伸,且与受限部收容部160b(参见图12A至12D)接触。由此,受限部150j能够限制轴线L2的倾斜方向。
开口部150m包括朝向驱动轴180(即朝向与设置驱动输入齿轮147的一侧相反的那侧)扩展的锥形驱动承载面150f。驱动承载面150f如图7F所示形成凹部150z。凹部150z包括沿轴线L2方向位于与设置驱动输入齿轮147的一侧相反的那侧上的开口部150m。
由此,与显影辊110在盒B内的转动相位无关,联接器150能够相对于驱动轴180的旋转轴线L3移动(倾转)而不受该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阻止。更具体的,联接器150能够在接合前角位(即图20A所示的位置)、旋转力传递角位(即图20D所示的位置)和分离角位(即图23C或23D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倾转)。
在圆形凹部150z的端面上,两突起(突出部)(接合部)150d(150d1和150d2)与轴线L2相距同等间隔地对称设置在中心与该轴线L2重合的圆上。进入部150k(150k1和150k2)设在突起150d之间。
进入部150k(150k1和150k2)大于设在驱动轴180上的销件182的外径,从而能够定位该销件182。销件182是旋转力赋予部。在突起150d之间,当旋转力从驱动轴180传递给联接器150时,销件182位于进入部150k1和150k2。
另外,如图7D所示,旋转力接收面(即旋转力接收部)150e(150e1和150e2)设在各突起150d的沿顺时针方向的下游侧上。旋转力接收面150e与联接器150的转动方向交叉。
更具体,接收面150e1设在突起150d1上。接收面150e2设在突起150d2上。当驱动轴180处于转动状态时,销件182a1和182a2与其接收面150e中的任一个接触。联接器150绕轴线L2转动。
本示范实施例中,突起150d(即旋转力接收面150e)位于中心与轴线L2重合的假想圆上,且被设置成相互对向的关系。因此,来自驱动轴180的力能够均等地传递给联接器150。联接器150能够稳定且精准地转动。
另外,本示范实施例中,仅提供两个突起150d(即旋转力接收面150e)。因此,两进入部150k之间的间隙可保持宽广。销件182能够平滑地进入该进入部150k。旋转力接收面150e能够可靠地接触销件182。
驱动承载面150f如图7F所示为具有前端角α2(即相对于轴线L2形成角度α2/2)的锥形。因此,当联接器150与驱动轴180接合且该联接器150处于旋转力传递角位时,该驱动轴180的前端180b(参见图20A至20D)接触驱动承载面150f。
另外,锥形的轴线(即联接器150的轴线L2)基本与驱动轴180的轴线L3(参见图22)同轴。因此,能够调节联接器150和驱动轴180的中心,并能够稳定被传递给该联接器150的转矩。本示范实施例中,前端角α2在60°至150°的范围内。开口部150m具有其面积依据角度α2可变例如变宽(参见图8C)或变窄的平坦部150x(参见图7A或图7D)。
另外,希望旋转力接收面150e沿着中心与轴线L2重合的假想圆C1设置(参见图7D)。用处在于使旋转力传递半径变得恒定并能够稳定所传递的转矩。
另外,希望突起150d能够在联接器150的受力状态下稳定该联接器150的位置。因此,本示范实施例中,两个旋转力接收面150e被设置成角度间隔180°的对向关系。
另外,本示范实施例中,旋转力接收面150e与平坦部150x之间形成恒定角度α5(例如,90°>α5>0°)(参见图7C)。如图7G所示,若旋转力接收面150e自销件182接收驱动力F2,则依据角度α可变的分力F3沿轴线L2的方向作用于联接器150。
联接器150在受到分力F3时被拉向驱动轴180。更具体的,联接器150朝向驱动轴180的方向移动。因此,凹部150z易于与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接合。换句话说,联接器150能够可靠地与驱动轴180接合。本示范实施例中,恒定角度α5近似10°。
本示范实施例中,销件182的直径近似2mm。此情况下,进入部150k的周长近似8mm。进入部150k的周长是邻近的突起150d之间沿假想圆的间隔。然而,进入部150k的周长不限于上述示例。如上所述,当进入部150k的周长比销件182的直径充分大时,该销件182能够易于进入该进入部150k。
另外,旋转体C(收容部130a)在盒B附接于该旋转体C上的状态下旋转。在旋转体C旋转的同时,联接器150与驱动轴180接合。然后,旋转力接收面150e与销件182接合。旋转力接收面150e被从旋转着的驱动轴180接收力的销件182推压。
由此,旋转力接收面150e从驱动轴180接收旋转力。旋转体C进一步旋转,直至预期盒B的显影辊110到达该预期盒B面向感光鼓107的显影位置。然后,旋转体C停止旋转。另外,成对的接收面150e被定位成离轴线L2等距,且被设置成彼此对向的关系。在各突起150d中,接收面150e设在沿交叉方向延伸的表面上。
另外,进入部(凹进)150k沿着旋转方向和轴线L2的方向凹进。进入部150k设在突起150d1与突起150d2之间。当驱动轴180处于停止状态时,若联接器150在盒B附接于旋转体C上的状态下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则销件182进入该进入部150k。
然后,旋转着的驱动轴180的销件182推压接收面150e。选择性的,当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时,若设备本体侧接合部已经正在旋转,则销件182进入该进入部150k并推压接收面150e。由此,联接器150能够旋转。
本示范实施例中,旋转力接收面(即旋转力接收部)150e可设在驱动承载面150f的内侧。选择性的,接收面150e可位于沿轴线L2的方向从驱动承载面150f向外突出的部分。当接收面150e位于驱动承载面150f的内侧时,进入部150k也位于驱动承载面150f的内侧。
更具体的,进入部150k是位于驱动承载面150f的圆环部的内侧且位于突起150d之间的凹进。另外,当接收面150e位于从驱动承载面150f向外突出的部分时,进入部150k是位于突起150d之间的凹进。
本示范实施例中,凹进是沿轴线L2的方向延伸的通孔,或者可以是具有底面的闭端孔。更具体的,若在盒B附接于旋转体C上的状态下销件182能够进入且驱动承载面150f能够接触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则凹进可以是位于突起150d之间的任何空间。
驱动部150b包括球面部,使得该驱动部150b能够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轴线L4(参见图10B1)在旋转力传递角位与接合前角位(或分离角位)之间移动,与驱动输入齿轮147在盒B内的转动相位无关。
旋转力传递角位是第一角位。接合前角位是第二角位。另外,分离角位是第三角位。依据所示例,驱动部150b包括其轴线与轴线L2重合的球状止动部150i。
用于收容传递销件155的固定孔150g设在通过驱动部150b中心的位置。另外,其轴线与轴线L2重合的柱状联接器受限部150j相对于中间部150c设在驱动部150b的球状部的相对侧上。受限部150j与受限部收容部160b(参见图12A至12D)接合,并限制如下面更详细所述的限制联接器150的轴线L2的倾斜方向。
本示范实施例中,联接器150是单个部件。然而,联接器150可以由多个独立部件(例如,从动部150a、中间部150c和驱动部150b)组成,该多个独立部件可组装成一体并作为联合体操作。
另外,在盒B附接于设备本体A上的状态下,当突起150d从驱动轴180接收旋转力时,联接器150的销件155传递此旋转力给显影辊110。
更具体的,如图8B所示,销件155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旋转力接收面(即旋转力接收部)147h(147h1和147h2)接合以传递旋转力。由此,驱动输入齿轮147能够绕其转轴旋转,并经由该驱动输入齿轮147的第一齿轮部147a传递旋转力给显影辊110。另外,驱动输入齿轮147经由该驱动输入齿轮147的第二齿轮部147b传递旋转力给显影剂供给辊115。
接着,参照图8A至8F更详细地说明用于支持联接器150的驱动输入齿轮147。
图8A所示的开口147g1和147g2是沿着驱动输入齿轮147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槽。当联接器150附接时,旋转力传递销件(即旋转力传递部)(突出部)155进入开口147g1和147g2。
传递销件155在开口147g1和147g2内移动。由此,与驱动输入齿轮147在盒B内的转动相位无关,联接器150可在旋转力传递角位与接合前角位(或分离角位)之间移动。
另外,如图8A所示,旋转力接收面(即旋转力接收部)147h(147h1和147h2)设在开口147(147g1和147g2)的沿顺时针方向的上游侧。联接器150的传递销件(即旋转力传递部)155的侧面接触旋转力接收面147h。由此,旋转力可被传递给显影辊110。
旋转力接收面147h1和147h2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转动方向交叉。由此,旋转力接收面147h(147h1和147h2)被传递销件155的侧面推压,并绕旋转轴线L4(参见图8C)转动。轴线L4代表驱动输入齿轮147的旋转轴线。
另外,联接器150与同销件(即旋转力传递部)155接合的旋转力接收面(即旋转力接收部)147h之间存在间隙,以使该联接器150能够相对于轴线L4朝所有方向倾斜,如下所述(参见图8B)。
图8C是表示把联接器150固定在驱动输入齿轮147上的过程的剖视图。
固定过程包括沿箭头X33所示的方向移动联接器150并把传递部150b插入附接部147j内。在传递部150b还未被插入附接部147j内的状态下,止动部(即球状部)150i的直径
Figure BDA0000029448890000171
比利用止动部147k的内脊线147m(147m1至147m4)构成的圆的直径
Figure BDA0000029448890000172
(参见图8A)大。更具体的,建立关系Z6>D15。
在传递部150b插入过程中,止动部147k(147k1至147k4)弹性变形,并暂时向驱动输入齿轮147的径向外侧移离。由此,传递部150b可插入附接部147j内。更具体的,暂时建立关系D15>Z6。当传递部150b完全插入附接部147j内时,止动部147k(147k1至147k4)被解除弹性变形状态,并返回原始状态。更具体的,建立关系Z6>D15。
接着,从箭头X33所示的方向插入紧固部件156以把联接器150固定在驱动输入齿轮147上。本示范实施例中,从动部150a的外径
Figure BDA0000029448890000181
小于紧固部件156的开口156i的直径
Figure BDA0000029448890000182
更具体的,建立关系D16>D10。此关系确保在联接器150插入驱动输入齿轮147内的状态下紧固部件156能够插入该驱动输入齿轮147。
另外,如图8F所示,紧固部件156的插入防止止动部147k(147k1至147k4)朝向驱动输入齿轮147的径向外侧弹性变形。由此,能够维持关系Z6>D15。此状态下,即使当任何反力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联接器150,也能够防止该联接器150被从驱动输入齿轮147中拉出。
当反力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时,联接器150(传递部150b)被推压以沿着箭头X34所示的方向从附接部147j向外移动。然而,传递部150b接触止动部147k(147k1至147k4)的止动面147l(147l1至147l4(但面147l3和147l4未表示),参见图8C)。因此,联接器150的移动受限。由此,联接器150、驱动输入齿轮147和紧固部件156一体作为驱动单元U(参见图8F,图16A和图16B)。
如表示支持部件157的联接器止动部157a的图8E所示,紧固部件156和支持部件157可形成一体。此情况下,可省略上述把紧固部件156固定在驱动输入齿轮147上的过程。于是,当联接器150附接在显影框体(即盒框体)113上时,支持部件157的联接器止动部157a可插入驱动输入齿轮147内(即图8E所示的状态)。
在图8E所示的状态下,止动部157a防止齿轮147的止动部147k(147k1至147k4)径向往外弹性变形。由此,止动部157a能够防止联接器150被拉出驱动输入齿轮147或者从该驱动输入齿轮147脱落。止动部157a的功能类似于紧固部件156的功能。
联接器150当其被收容于驱动输入齿轮147内时可在旋转力传递角位与接合前角位(或分离角位)之间移动(倾转)。另外,止动部147k(147k1至147k4)限制联接器150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147沿箭头X34所示方向的移动。即,圆形内脊线147m(147m1至147m4)的直径
Figure BDA0000029448890000191
小于止动部150i的直径
Figure BDA0000029448890000192
接着,下面参照图10A1至10A5和图10B1至10B5说明联接器150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移动范围。
图10A1至10A5和图10B1至10B5表示驱动输入齿轮147和联接器150的联接状态。图10A1至10A5表示从驱动轴(180)侧看的联接状态。图10B1至10B5表示联接状态的透视图。
本示范实施例中,如图10B1至10B5所示,如上所述附接的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可相对于轴线L4朝所有方向倾斜。驱动轴180位于旋转体C的纵向一端且设在设备本体A上。
驱动轴180可转动,且设在作为定位部件的设备本体A上。更具体的,在驱动轴180固定于设备本体A上的状态下,该驱动轴180不能在与其旋转轴线基本垂直的方向移动。
在图10A1和10B1中,轴线L2与轴线L4重合。图10A2和10B2表示与图10A1和10B1所示的状态相比联接器150向上倾斜的状态。联接器150朝向设置开口147g的方向倾斜。此状态下,传递销件155沿着开口147g移动(参照图10A2和10B2)。结果,联接器150绕与开口147g垂直的轴线AX相重合的中心倾斜。
图10A3和10B3表示联接器150向右倾斜的状态。当联接器150朝向与开口147g垂直的方向倾斜时,销件155在该开口147g内转动。转动着的销件155的轴线是该销件155的中心轴线AY。
图10A4和10B4表示联接器150向下倾斜的状态。联接器150绕与轴线AX重合的中心倾斜。图10A5和10B5表示联接器150向左倾斜的状态。联接器150绕与轴线AY重合的中心倾斜。
若方向不同于上述倾斜方向或者若位置不同于上述位置(例如,图10A2与10A3之间、图10A3与10A4之间、图10A4与10A5之间、或者图10A5与10A2之间的中间状态),则联接器150使倾斜运动为绕轴线AX的转动和绕轴线AY的转动的组合。按照这种方式,轴线L2可相对于轴线L4朝任何方向倾斜。
然而,不需要轴线L2可恒定地相对于轴线L4在所有方向(360°)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倾斜。此情况下,例如,可能有用的是将开口147g设定为周向较宽的开口。依据上述设定,当轴线L2相对于轴线L4倾斜时,即便联接器150不能线性倾斜预定角度,该联接器150也能绕轴线L2略微转动。结果,轴线L2能够相对于轴线L4倾斜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如果必要,可以适当选择沿转动方向的开口147g的松隙(游隙)。
如上所述(参见图8A至8F),止动部150i接触止动面1471。因此,在联接器150的附接状态下,止动部(即球状部)150i的球心P2作为转动中心。也就是说,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相位无关,轴线L2在附接状态下可倾斜。
更具体的,联接器150可绕轴线L4转动。另外,如下所述,在联接器150与驱动轴180接合前,需要轴线L2相对于轴线L4朝向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倾斜。也就是说,如图11A至11C所示,需要联接器150的轴线L2相对于轴线L4倾斜,以使从动部150a位于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上。
图2表示轴线L2相对于轴线L4倾斜的状态。另外,作为类似于图8E的剖视图,图9表示轴线L2相对于轴线L4倾斜的状态。
上述构造允许轴线L2从图9所示的倾斜状态移动至该轴线L2变得平行于轴线L4的状态。另外,轴线L4与轴线L2之间的最大可倾斜角α4(参见图9)可设定得较宽,直至从动部150a和中间部150c接触端部部件151和支持部件157。角度α4可设定为当相对于设备本体装卸时必需的值。本示范实施例中,最大可倾斜角α4在20°至80°范围内。
如上所述,在联接器150与驱动轴180接合前,需要轴线L2相对于轴线L4朝向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倾斜。下面说明示例限制方法。
接着,参照图12A至12D和图13A至13G说明可限制联接器150的倾斜方向的角位限制部件(以下,称为“限制部件”)160。
旋转力传递角位是第一角位。接合前角位是第二角位。另外,分离角位是第三角位。
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限制部件160在盒B附接于旋转体C上前维持联接器150处于接合前角位(即第二角位)。更具体的,即便在盒B单独存在时,也能够维持联接器150于接合前角位(即第二角位)。因此,限制部件160能够防止在运送盒B时不经意地移动联接器150。
图12A是表示从显影辊110的纵向外侧看的限制部件160的透视图。图12B是表示从显影辊110的纵向外侧看的限制部件160的侧视图。图12D和12D表示不同形状的限制部件160的其它示例。
图13A是表示当联接器150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时该联接器150与限制部件160之间位置关系的透视图。图13B是表示当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时该联接器150与限制部件160之间位置关系的透视图。图13C和图13D分别表示在对应于图13A和图13B状态下的驱动输入齿轮147和紧固部件156。
图13E是表示位于定位部(即限制部)160b1的联接器受限部150j的透视图。图13F是表示位于容许部160b2的受限部150j的透视图。图13G是表示从联接器受限部150j的方向看的与限制部件160接合的联接器150的透视图。尽管图13G未表示限制部件160的底部,但因为该限制部件160有底部,所以不能看到受限部150j。
限制部件160包括圆形轴承部160a和受限部收容部160b。本示范实施例中,限制部件160包括槽160g。轴承部160a围绕槽160g。另外,收容部160b包括定位部160b1和容许部160b2。限制部件160与上述轴承138形成一体。更具体的,限制部件160设在轴承138的外表面上。
轴承部160a可转动地支持驱动输入齿轮147的内周面147i(参见图8C)。更具体的,驱动输入齿轮147的内周面147i与轴承部160a的外周面联接。由此,驱动输入齿轮147可转动地附接在轴承部160a上。另外,受限部150j收容在收容部160b内。此状态下,联接器150可在受限部150j不干涉收容部160b的壁160b3的范围内自由移动。受限部150j具有柱形形状。上述构造有效地减小联接器附接构造的尺寸。
在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前,弹性部件(即推压部件)使该联接器150处于接合前角位。此状态下,受限部150j与定位部(即限制部)160b1接触。更具体的,受限部(即突出部)150j的柱形部分抵触作为定位部160b1的V形槽壁160b4,并限制联接器150的倾斜方向。
联接器150的受限部(即突出部)150j在与提供旋转力接收面(即旋转力接收部)150e的后侧相对的另一后侧处突出。
更具体的,受限部150j抵触作为定位部160b1的狭窄部160b7的V形槽壁160b4,并限制倾斜方向。因此,联接器150能够位于该联接器150确实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的最佳接合前角位。(图13E表示所示倾斜的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的状态)。更具体的,定位部160b1仅当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时作为定位设备。
当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以外的位置时,该联接器150可在受限部150j不干涉容许部160b2的壁160b3的范围内自由移动。更具体的,在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与旋转力传递角位之间、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与分离角位之间、或者位于分离角位时,该联接器150可在受限部150j不干涉容许部160b2的壁160b3的范围内自由移动。
换句话说,当受限部150j不接触定位部(即限制部)160b1时,联接器150可转动(图13F和图13E中竖直延伸的联接器150处于此状态)。由此,当联接器150从接合前角位移动至旋转力传递角位时或者当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时,在该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该联接器150能够跟随驱动轴180移动。
另外,即便在旋转体C径向移动时,更具体的,即便在联接器150沿旋转体C的径向移动时,该联接器150也能够减小作用于其上的应力。因此,联接器150能够平稳地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以及能够平稳地脱离该设备本体侧接合部。容许部160b2包括较宽部160b8。
另外,当定位部162a和容许部160b2能够满足上述功能时,受限部收容部160b的形状可以是图12C和图12D所示的示例形状中的任一种。更具体的,在图12C所示的示范实施例中,定位部(即限制部)160b1的形状是圆弧形。另外,壁160b3具有折曲形状。另外,在图12D所示的示范实施例中,壁160b3具有曲线形状。
接着,下面参照图14和15说明能够移动联接器150至接合前角位的联接器弹性部件(即推压部件)的一示例。图14是表示附接在支持部件157上的弹性部件159的透视图。图15是表示具有附接在支持部件157上的弹性部件(以下,称为“弹簧”)159的盒B的透视图。
如图14所示,弹簧附接部157e1和弹簧止动部157e2设在支持部件(即附接部件)157的外表面157i上。另外,扭转螺旋弹簧(即推压部件或弹性部件)159的螺圈部159b绕附接部157e1联接。
另外,弹簧159的止动臂159c接触弹性止动器157e2。另外,如图15所示,弹簧159的接触部159a接触联接器150的中间部150c。此状态下,弹簧159在其扭曲时产生弹性力。由此,联接器150的轴线L2相对于轴线L4倾斜(图15所示的状态)。更具体的,倾斜的联接器150被保持在接合前角位。
本示范实施例中,弹簧159不限于上述扭转螺旋弹簧,可以是任何其它弹簧。例如,板簧、橡胶和海绵是能够产生弹性力的弹性部件(即推压部件)的例子。然而,为了倾斜轴线L2,弹簧需要预定量的行程。因此,希望弹簧159能够获得所需的行程。
另外,为把联接器150定位在接合前角位(即第一角位),弹簧(即推压部件或弹性部件)159弹性推压该联接器150,以使该联接器150的受限部150j位于限制部160b1。
于是,当旋转体C转动时,联接器150伴随盒B的移动而接触设备本体侧接合部。由此,联接器150克服弹簧(即弹性部件)159的弹性力转动。受限部150j从限制部160b1移动至容许部160b2。相应的,联接器150从接合前角位移动至旋转力传递角位。由此,联接器150面向驱动轴180并从该驱动轴180接收旋转力。
另外,若旋转体C从联接器150面向驱动轴180的位置进一步转动,则该联接器150伴随盒B的移动克服弹簧159的弹性力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由此,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接着,下面参照图16A和16B至图19A和19B说明旋转体C的示例构造。
图16A、图18A和图19A是表示从驱动轴180的方向看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正视图。图16A表示盒B1的显影辊110-1位于该盒B1面向感光鼓107的显影位置DP的状态。图17是从右方看图16A所示机构的右侧视图。
当旋转体C从图16A和16B所示的状态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进一步转动时,盒B1位于显影后回缩位置18Y(参见图18A)和显影前回缩位置18Z(参见图19A)。然而,图16A,图18A和图19A中的各图都省略了图17所示的本体框架171。另外,图17中省略了图16A,图18A和图19A中所示的转印带104a、转印辊104j、联接器150和驱动轴180。
图16B、图18B和图19B是表示从驱动轴(180)侧看的与图16A、图18A和图19A的视图对应的联接器150、限制部160和驱动轴180的透视图。
图16A和16B至图19A和19B中所示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可转动旋转体C,以把利用该旋转体C支持的四个盒B1至B4相继移动至面向感光鼓2的显影位置DP。以下,说明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示例构造。
作为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的驱动齿轮172利用轴107可转动地支持。轴107利用设备本体A可转动地支持。齿轮172在旋转力从电机M(即驱动源)传递时可绕其转轴转动。
被构造用以从电机M传递旋转力至齿轮172的旋转力传递机构M1是例如齿轮系、有齿带或任何其它能够传递旋转力的适当部件。
臂件103是利用设备本体A可摇动地支持的摇动部件。臂件103的一端侧103b利用设在本体框架171上的轴107被可转动地支持。另外,臂件103的另一端侧103c可转动地支持旋转体C。臂件弹簧(例如压缩弹簧)104具有固定在设备本体A上的一端和附接在臂件103的另一端侧103c上的另一端。臂件弹簧104的弹性力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参见图16A和16B,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把臂件103弹性推压向轴107的中心。
如上所述支持四个盒B(B1至B4)的旋转体C利用臂件103可转动地支持。更具体的,各盒B附接在旋转体C上。另外,盒B(B1至B4)的联接器150(150-1至150-4)利用旋转体C支持,且沿轴线L4的方向从该旋转体C伸出(参见图16A和16B,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由此,旋转力从驱动轴180(即除旋转体C以外的部件)传递给联接器150(150-1至150-4)是可行的。
另外,旋转体C包括沿着该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设置的齿轮部(即旋转支持部件齿轮)102a。齿轮部102a与驱动齿轮172啮合。也就是说,当驱动齿轮172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参见图16A和16B,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转动时,旋转体C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转动。另外,当齿轮172停止转动时,旋转体C也停止转动。
限制辊105利用附接在设备本体A上的辊保持器106被可转动地支持。限制辊105是用于限制旋转体C的摇动的限制部件。另外,若限制辊105具有由弹性橡胶部件制成的表面层时,该限制辊105可无噪声且以高摩擦系数确实转动。
另外,辊105是利用固定在设备本体A上的轴106a可转动支持的弹性辊。支持辊105的轴106a平行于旋转体C的旋转轴线。当旋转体C绕其转轴转动时,辊105与凸轮101的接触部101e至101h接触并受旋转体C驱动。
凸轮101是与旋转体C一体转动的转动部件(即引导部件)。凸轮101包括该凸轮101与辊105接触的接触部101e至101h和该凸轮101不与辊105接触的分离部(即脱离部)101a至101d。分离部101a至101d是凹部。
接触部101e至101h和分离部101a至101d绕凸轮101的转动中心101i以基本相同的角度沿着该凸轮101的外周面交替设置。凸轮101位于利用旋转体C支持的盒B1至B4的纵向一端和纵向另一端处,且与该旋转体C一体设置。
分离部(即凹部)101a至101d中的每个都包括沿转动方向X4设在其上游侧以从下游侧向上游侧上升的斜面101m。设置斜面101m(参见图16A和16B,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可有效地使盒B1至B4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平滑地沿与转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离。更具体的,盒B1至B4能够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沿该旋转体C的径向平滑地移离显影位置DP。
类似的,凹部包括沿转动方向X4设在其下游侧以从上游侧至下游侧上升的斜面101n(参见图16A和16B,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设置斜面101n可有效地使盒B1至B4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平滑地沿与转动方向X4交叉的方向移向显影位置DP。更具体的,盒B1至B4能够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沿该旋转体C的径向平滑地移向显影位置DP。
凸轮101与旋转体C一体转动。当接触部101e接触限制辊(即限制部件)105时,盒B1的显影辊110-1离开感光鼓107。类似的,当其它接触部101f至101h接触限制辊105时,盒B2至B4的显影辊110-2至110-4分别离开感光鼓107(参见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
本示范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凸轮(即转动部件)101、旋转体(即转动支持部件)C、臂件(即摇动部件)103以及限制辊(即限制部件)105设在所支持的盒B1的纵向一端侧和纵向另一端侧上。
在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所示的状态下,旋转体C如下所述转动。然而,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还表示了处于停止状态且位于回缩位置的旋转体C。当旋转体C位于回缩位置时,盒B1至B4中的每个都不执行显影。
如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所示,在上述状态下,显影辊110-1至110-4中的每个都不接触感光鼓107。例如,图18A和18B中,显影辊110-1位于辊105下游侧上的回缩位置18Y。类似的,图19A和19B中,显影辊110-1位于辊105上游侧上的回缩位置18Z。另外,在回缩位置,辊105支持旋转体C的下部。另外,辊105支持设在另一端侧上的旋转体C的下部。由此,辊105限制用于支持各盒B1至B4的旋转体C的摇动。
另一方面,在显影辊110-1如图16A和16B所示接触感光鼓107的状态下,辊105离开凸轮101且面向凹部(分离部)101a的底面。图16A表示盒B1位于显影位置DP的状态。
在显影辊110-2位于显影位置DP并接触感光鼓107的状态下,辊105离开凸轮101且面向凹部101b的底面。类似的,在显影辊110-3位于显影位置DP的状态下,辊105离开凸轮101且面向凹部101c的底面。另外,在显影辊110-4位于显影位置DP的状态下,辊105离开凸轮101且面向凹部101d的底面。在上述情况中的每种下,凸轮101不接触限制辊105。因此,受弹簧104弹性推压的凸轮103向旋转体C施压,以给与感光鼓107接触的显影辊110-1(至110-4)施加适当的压力。
驱动齿轮172在旋转力从电机M传递时沿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相应的,如上所述,旋转体C沿箭头X4所示方向转动。另外,设在旋转体C上的凸轮101与该旋转体C一体沿箭头X4所示方向转动。
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表示旋转体C在从驱动齿轮172接收旋转力的同时转动的状态。图18A和18B表示在完成盒B1的显影后该盒B1从显影位置DP回缩至显影后回缩位置18Y且盒B2从显影前回缩位置18Z移动至显影位置DP的状态。类似的,图19A和19B表示在完成盒B4的显影后该盒B4从显影位置DP回退至显影后回缩位置18Y且盒B1从显影前回缩位置18Z移动至显影位置DP的状态。
另外,旋转体C包括沿其转动方向设在整个周面上的齿轮部(即旋转支持部件齿轮)102a。驱动齿轮(即摇动部件齿轮)172被设置成与转动中心103a同轴,臂件103可绕该转动中心103a转动地被设备本体A支持。齿轮172与齿轮部102a啮合。因此,齿轮172和齿轮部102a可始终保持在上述啮合状态,与臂件103的摇动无关。
转动中心103a与可转动地支持齿轮172的轴172a的轴线重合。轴172a固定在本体框架171上。另外,臂件103的一端可转动地附接在轴172a上。
如上所述,如图16A和16B,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所示,弹簧104的弹性力(即推压力)用于把显影辊110-1压向感光鼓107。当旋转体C从此状态转动时,显影辊110-1与感光鼓107之间的上述压接可解除。若压接状态解除,则弹簧104把凸轮101弹性压靠辊105。由此,凸轮101能够确实接触辊105。
如上所述,凸轮101的外周面能够在各接触部101f至101h即除分离部101a至101d(即凹部)以外的部分处与辊105接触。在辊105与接触部101e至101h接触的状态下,盒B1至B4不能接触感光鼓107。
因此,盒B1至B4能够相继移至显影位置而不给感光鼓107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接触部101e至101h和分离部101a至101d沿着凸轮101(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交替设置。另外,分离部101a至101d与凸轮101的转动中心101i之间的距离L10比接触部101e至101h与凸轮101的转动中心101i之间的距离L2短(参见图18A、18B、图19A和19B)。
当盒B1(至B4)移向显影位置DP时,利用控制器(未表示)切断来自驱动齿轮172的旋转力传递,旋转体C停止转动。然后,盒B1到达显影位置DP。在显影位置DP,显影辊110-1(至110-4)被压靠感光鼓107。此状态下,如图16A和16B所示,辊105离开且面向凸轮101的分离部(即凹部)101b(至101d)。
更具体的,分离部101b(至101d)与辊105保持在相互分离状态。当重复上述操作时,盒B1至B4相继到达显影位置DP。本示范实施例中,辊105与凹部(即分离部)101b的底面之间的间隙G(参见图2)为近似1.5mm。
如上所述,本示范实施例中,旋转体C与具有接触部101e至101h和分离部101a至101d的凸轮101形成一体,且辊105设在设备本体A上。因此,通过简单地转动旋转体C,就可周向移动盒B1至B4并使盒B1至B4(即显影辊110-1至110-4)接触或离开感光鼓107。
下面参照图16A和16B,图18A和18B以及图19A和19B说明联接器150的示例操作。
当盒B位于显影前回缩位置18Z(参见图19A和19B)时,联接器150通过弹簧159的弹性力保持在接合前角位(图19A和19B所示的状态)。此情况下,如图19B所示,受限部150j接触收容部160b的定位部160b1以限制联接器150的角位。也就是说,联接器150保持在接合前角位(图19A和19B所示的状态)。
此状态下,旋转体C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转动,且联接器150在盒B1从显影前回缩位置18Z(参见图19A和19B)移动至显影位置DP(参见图16A和16B)的过程中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于是,联接器150从接合前角位(即图19A和19B所示的状态)移动至旋转力传递角位(即图16A和16B所示的状态)。
当盒B1位于显影位置DP(参见图16A和16B)时,联接器150位于该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的旋转力传递角位。另外,联接器150接收从驱动轴180传递的旋转力。此情况下,如图16B所示,受限部150j留在收容部160b的容许部160b2内而不接触壁160b3。然后,当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时,该联接器150被定位。
当旋转体C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转动并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时,联接器150从接合前角位移动至旋转力传递角位。此情况下,受限部150j克服弹簧159的弹性力从该受限部150j接触定位部160b1的状态移向容许部160b2。于是,受限部150j保持该受限部150j不与容许部160b2的壁160b3接触的状态。
由此,使联接器150从该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的状态起处于可实质转动的状态。
旋转体C在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停止转动。更具体的,在旋转体C到达显影位置DP时,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
在图16A和16B所示的状态下,旋转体C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转动。然后,在盒B从显影位置DP(参见图16A和16B)移动至显影后回缩位置18Y(参见图18A和18B)的过程中,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参见图16B)移动至分离角位(参见图18B)。
相应的,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之间的接合解除,且从该设备本体侧接合部至联接器150的旋转力的传递解除。更具体的,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在紧接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之后,该联接器150保持于分离角位(参见图18A和18B)。此情况下,如图18B所示,受限部150j留在收容部160b的容许部160b2内而不接触壁160b3。
若保持于分离角位的联接器150到达该联接器150不干涉驱动轴180的位置,则该联接器150由于限制部件160和弹簧159的作用而移向接合前角位。
也就是说,联接器150朝向接合前角位倾斜。然后,如图19B所示,受限部150j接触定位部160b1,且联接器150保持于接合前角位。
当旋转体C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转动时,该旋转体C由于凸轮101和辊105的上述作用而在与箭头X4垂直的方向摇动。相应的,当盒B从接合前角位移动至旋转力传递角位时,或者当盒B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时,该盒B不仅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移动,而且沿该旋转体C的摇动方向移动。
本示范实施例中,类似于盒B,联接器150的驱动部150b进行由沿旋转体C的圆周方向X4的移动和沿该旋转体C的摇动方向(即垂直于方向X4的方向)的移动相组合的合成运动。另一方面,联接器150的从动部150a跟随驱动轴180移动。更具体的,联接器150沿倾转轨道移动,依据此倾转轨道,作为倾转支点的驱动部150b不与作为倾转前端的从动部150a联接。
此情况下,限制联接器150的倾斜方向的受限部150j留在容许部160b2内。因此,受限部150j可自由移动而不接触壁160b3。也就是说,联接器150可实质转动。更具体的,收容部160b具有当联接器150不位于接合前角位时不干涉该联接器150的倾斜且仅当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时限制该联接器150的倾斜方向的形状。由此,作用于受限部150j的应力可最小化。
如上所述,依据本示范实施例,旋转体C的转动中心101i可摇动。也就是说,即便旋转体C的转动中心101i可摇动,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盒B也能够确实地使设备本体侧接合部与联接器150接合。另外,盒B能够确实地使设备本体侧接合部与联接器150脱离。
如上所述,联接器150可沿周向任何位置相对于轴线L4转动(摇动)。更具体的,联接器150可基本在所有方向相对于轴线L4倾斜。
本示范实施例中,联接器150的转动不指该联接器本身绕该联接器150的轴线L2转动。相反,此转动指联接器150的倾斜轴线L2绕轴线L4转动(参见图13F)。然而,联接器本身可在游隙或者所提供间隙的范围内绕轴线L2转动。
本示范实施例中,轴线L2可相对于轴线L1在所有方向倾斜。然而,不总是需要联接器150可在所有方向(即360°)在预定角度内线性倾斜。
另外,本示范实施例上下文中的可倾转范围指示当用户把盒B附接在设备本体A上时联接器可朝向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倾转)的范围,与具有旋转力赋予部的停止驱动轴的相位无关。
另外,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可倾转范围指示当用户从设备本体A上取下盒B时联接器可朝向分离角位移动(倾转)的范围,与停止驱动轴的相位无关。
另外,联接器150与同销件(即旋转力传递部)155接合的旋转力接收面(即旋转力接收部)147h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联接器150可相对于轴线L4在实质所有方向倾斜(参见图8B)。
另外,本示范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旋转体C转动时或者紧接该旋转体C停止之后实现设备本体侧接合部与联接器150之间的接合。于是,使显影辊110处于可转动状态或者开始转动。
更具体的,若驱动轴180在联接器150开始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前就已经转动,则该联接器150在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时开始转动。相应的,显影辊110开始转动。
另外,若设备本体侧接合部处于停止状态,则即便实现联接器150与该设备本体侧接合部之间的接合,联接器150也维持在此停止状态。然后,若驱动轴180开始转动,则联接器150也开始转动。另外,显影辊110开始转动。
在任一情况下,依据本示范实施例,都不需要沿其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本体侧旋转力传递部件(例如,本体侧联接器)。因此,成像(包括显影)所需的时间缩短。本示范实施例中,驱动轴180在联接器150开始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前就已经转动。因此,能够迅速地开始成像。由此,与驱动轴180停止的情况相比,成像所需的时间进一步缩短。
另外,本示范实施例中,联接器150可在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正转动的状态下脱离该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因此,本示范实施例中,即便驱动轴180固定在设备本体A上且不能在与其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也能够使显影辊110在该显影辊110正转动的状态下与感光鼓107接触。
另外,即便驱动轴180处于上述固定状态,也能够使显影辊110在该显影辊110正转动的状态下离开感光鼓107。这是因为联接器150能够相对于旋转力传递角位(即显影辊110接触感光鼓107的角位)在预定角度范围(即旋转力传递角度范围)内从驱动轴180接收驱动力。由此,本示范实施例可减小当使显影辊110与感光鼓107接触或分离时作用于该感光鼓107上的负载。
另外,本示范实施例中,当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或脱离时,不需要停止驱动轴180。
更具体的,即便驱动轴180正转动,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联接器150也能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和脱离。
于是,本示范实施例中,旋转体C按照以下方式操作。更具体的,旋转体C沿其摇动方向移向感光鼓107以执行黄色图像的成像。然后,旋转体C径向移离感光鼓107并停止显影辊110的转动。
旋转体C移向感光鼓107的方向是使显影辊110与该感光鼓107接触的方向。另外,旋转体C移离感光鼓107的方向是显影辊110离开该感光鼓107的方向。一旦旋转体C开始转动,联接器150就离开设备本体侧接合部并准备第二色的显影操作。
更具体的,本示范实施例中,依据旋转体C的转动执行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的接合和脱离操作。因此,能够缩短第一色显影与第二色显影之间的设定时间。
类似的,能够缩短第二色显影与第三色显影之间的设定时间、第三色显影与第四色显影之间的设定时间、第四色显影与原位置之间的设定时间、以及原位置与第一色显影之间的设定时间。结果,能够缩短获得一张合成彩色图像所需的总时间。
本示范实施例中,旋转体C可沿与转动方向X4相反的方向转动。
更具体的,当旋转体C在图16A和16B所示的状态下沿与转动方向X4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在盒B1从显影位置DP(参见图16A和16B)移动至显影前回缩位置18Z(参见图19A和19B)的过程中,联接器150能够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更具体的,当旋转体C朝相反方向转动时,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此情况下,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的过程中,该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接合前角位。然后,若旋转体C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转动,则使联接器150处于该联接器150能够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的状态。
如上所述,当盒B停在设备本体A的预定位置时或者紧接其之前,联接器150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即从图19A和19B持续至图16A和16B的操作)。然后,当盒B在转动预定时间后移离设备本体A的预定位置时,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即从图16A和16B持续至图18A和18B的操作)。
接着,下面参照图20A至20D至图24A和24B说明利用联接器执行的接合操作(即联接器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之间的接合)、旋转力传递操作和分离操作。
图20A至20D是表示驱动轴180、联接器15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的纵剖视图。图21A至21D是表示驱动轴180与联接器150之间的示例相位差异的纵剖视图。图23A至23D是表示驱动轴180、联接器15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的纵剖视图。
图24A是表示当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时从驱动轴180侧看的联接器150、显影辊110和显影剂供给辊115的正视图。图24B是表示当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时从驱动轴180侧看的联接器150、盒B和旋转体C的正视图。
在盒B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到达显影位置DP的过程中,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更具体的,联接器150预先受弹簧(即推压部件或弹性部件)159弹性推压,且轴线L2保持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轴线L4的倾斜状态,以致从动部150a位于沿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上。
更具体的,在接合前角位,从动部150a位于驱动部150b的沿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上。本示范实施例中,当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时,若从驱动轴(180)侧看,联接器150的轴线L2位于直线L5与直线L6之间(参见图24A)。
此情况下,直线L5是通过驱动输入齿轮147的中心(即轴线L4)和显影辊110的中心(即轴线L1)的直线。另外,直线L6是通过驱动输入齿轮147的中心和显影剂供给辊115的中心的直线。
更具体的,轴线L2位于显影辊110与显影剂供给辊115之间(参见图24A)。另外,轴线L2相对于同旋转体C同轴且通过驱动部150b中心的圆C3的切线L7位于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上。另外,轴线L2相对于旋转体C的径向朝外(参见图24B)。
倾斜着的联接器150(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前端位置150A1沿轴线L4的方向比驱动轴180的前端180b3更靠近齿轮147。另外,沿转动方向X4的上游侧前端位置150A2沿轴线L3和L4的方向比驱动轴180的前端180b3更靠近销件182(参见图20A和20B)。
在图7A和7C所示的从动部150a中,前端位置150A(150A1和150A2)是在沿轴线L2的方向上最远离驱动部150b的位置,且是在与轴线L2垂直的方向上最远离驱动部150b的位置。也就是说,前端位置150A可以是从动部150a的边缘线或从动突起150d的边缘线,其取决于联接器150的转动相位(利用图7A和7C中的150A表示)。
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前端位置150A1通过前端180b3。然后,在联接器150通过驱动轴180后,该联接器150的驱动承载面150f(具有锥形)或突起150d接触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或销件182。
然后,轴线L2依据旋转体C的转动持续倾斜,以使该轴线L2变得平行于轴线L3和L4(参见图20C)。此情况下,旋转体C在图20C所示的状态下暂时停止转动。联接器150位于接合前角位与旋转力传递角位之间的中间位置。
当销件182接触设在两个部分的突起150d时,联接器150位于该联接器150能够传递旋转力的角位。当旋转体C停止转动时,驱动轴180转动。位于进入部150k内的销件182减小相对于突起150d的间隙。联接器150与驱动轴180之间的转动相位差异在旋转体C停止转动时开始从驱动轴180传递旋转力至联接器150。另外,最迟在旋转体C到达图20D所示的停止位置前,旋转力开始从驱动轴180传递给联接器150。
于是,盒B相对于设备本体A的位置被最终确定。更具体的,旋转体C停止转动。此情况下,驱动轴18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上(即轴线L3与轴线L4重合)。更具体的,联接器150从接合前角位移动(倾转或摇动)至旋转力传递角位,以允许其前端位置150A1绕过驱动轴180。
然后,联接器150从接合前角位转向轴线L2与轴线L3和L4基本重合的旋转力传递角位。然后,联接器150与驱动轴180接合(参见图20D)。换句话说,凹部150z与前端部180b重叠。
由此,能够实现旋转力从驱动轴180稳定地传递给联接器150。另外,此情况下,销件155位于开口147g内。销件182位于进入部150k内。本示范实施例中,当联接器150开始与驱动轴180接合时,该驱动轴180已经转动。因此,联接器150能够立即开始转动。
如上所述,依据本示范实施例,在附接状态下,联接器150可相对于轴线L4倾斜。更具体的,当受限部150j位于容许部160b2内时,联接器150可相对于轴线L4实质转动。因此,联接器150依据旋转体C的转动倾斜而不干涉驱动轴180,并能够与该驱动轴180接合。
另外,本示范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驱动轴180持续转动。也就是说,在接合操作中,驱动轴180的相位持续变化。驱动轴180与联接器150之间的相位关系是可变的。即便在此情况下,联接器150的上述接合操作也是可行的,与驱动轴180与联接器150之间的相位关系无关,如下面参照图21A至21D所述的。
图21A至21D表示联接器150与驱动轴180之间的相位关系。图21A表示销件182与位于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的上游侧上的驱动承载面150f之间的面对关系。图21B表示销件182与联接器150的突起150d之间的面对关系。图21C表示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与联接器150的突起150d之间的面对关系。图21D表示前端部180b与驱动承载面150f之间的面对关系。
如图10A1至10A5以及10B1至10B5所示,在附接状态下,联接器150可在所有方向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147倾斜。更具体的,联接器150可实质转动。因此,如图21A至21D所示,联接器150可在转动(附接)方向X4倾斜,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相位无关。
另外,与驱动轴180与联接器150之间的相位关系无关,(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前端位置150A1比驱动轴180的前端180b3更靠近盒B(且在沿旋转体C的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上)。
另外,联接器150的倾斜角度按照使(沿转动方向X4的)上游侧前端位置150A2比驱动轴180的前端180b3更靠近销件182的方式设定。上述设定使得(沿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前端位置150A1可依据旋转体C的转动操作通过驱动轴180的前端180b3。
在图21A所示的情况下,驱动承载面150f接触销件182。在图21B所示的情况下,突起150d接触销件182。在图21C所示的情况下,突起150d接触前端部180b。在图21D所示的情况下,驱动承载面150f接触前端部180b。
另外,旋转体C转动时生成的接触力(即推压力)导致轴线L2移向该轴线L2与轴线L4重合的位置。然后,轴线L2最终与轴线L4成一条线。由此,轴线L2和轴线L4能够彼此重合,与驱动轴180和联接器150之间的相位关系或者联接器150与驱动输入齿轮147之间的相位关系无关。
接着,下面参照图22说明为了转动显影辊110而执行的示例旋转力传递操作。
当驱动轴180从电机(未表示)接收旋转力时,该驱动轴180沿箭头X8所示的方向与齿轮(即斜齿轮)181一起转动。然后,与驱动轴180形成一体的销件182接触联接器150的旋转力接收面150e1和150e2,并转动该联接器150。
另外,如上所述,联接器150经由驱动输入齿轮147与显影辊110连接,以便能够传递旋转力。因此,联接器150的旋转力经由驱动输入齿轮147传递给附接在显影辊110的轴向部110b上的显影齿轮145。由此,显影辊110可转动。
另外,即便轴线L3略微偏离轴线L4,当联接器150略微倾斜时,该联接器150也能够转动而不给显影辊110和驱动轴180施加较大的负载。
接着,下面参照图23A至23D说明当旋转体C单向转动时联接器150依据盒B从预定位置(即显影位置DP)的移动而脱离驱动轴180的示例。
首先,当盒B从预定位置移动时,各旋转力传递销件位于以下位置。当成像操作结束时,如从前述说明显而易见的,销件182位于进入部150k内。销件155位于开口150g内。
接着,下面说明与在盒B的成像操作完成后切换至下一盒B的操作(即从图16A和16B持续至图18A和18B的操作)相关联执行的使联接器150脱离驱动轴180的示例操作。
成像操作完成时,联接器150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也就是说,轴线L2与轴线L4成一条线(参见图23A)。然后,齿轮147与盒B一起沿转动方向X4移动。
接着,位于转动方向X4的上游侧上的驱动承载面150f或突起150d接触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或销件182。然后,轴线L2开始朝向转动方向X4的上游侧倾斜(参见图23B)。此情况下,轴线L2相对于齿轮147的倾斜方向与当联接器150和驱动轴180接合时该联接器150的倾斜方向相反。
更具体的,此倾斜方向与接合前角位相对于轴线L4的方向相反。(沿转动方向X4的)上游侧前端位置150A2在其接触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的同时依据旋转体C的转动操作移动。然后,作为轴线L2的分离角位,上游侧前端位置150A持续倾斜直至其到达前端180b3(参见图23C)。
接着,此状态下,当联接器150接触前端180b3时,该联接器150通过该前端180b3(参见图23D)。更具体的,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以允许该联接器150的位于驱动轴180的沿转动方向X4的上游侧上的一部分(即上游侧前端位置150A2)绕过驱动轴180。接着,盒B依据旋转体C的转动而移动至图18A和18B所示的状态。
另外,当旋转体C转动一整周时,联接器150受到上述推压部件159的推压且该联接器150的轴线L2朝向转动方向X4的下游侧倾斜。更具体的,联接器150从分离角位移动至接合前角位。由此,在旋转体C转动一整周后,使联接器150处于该联接器150能够与驱动轴180接合的状态。
如自前述说明显而易见的,联接器150在接合前角位相对于轴线L4的角度大于在分离角位的角度。这是因为在联接器150接合时,接合前角位是预先考虑到各部件之间的尺寸公差设定的,以使下游侧前端位置150A1与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3之间沿转动方向X4的距离长(参见图20B)。
另一方面,在联接器150分离时,轴线L2(在分离角位)与旋转体C的转动相关联地倾斜。因此,沿转动方向X4,上游侧前端位置150A2在轴线L3和L4的方向上与驱动轴180的前端部180b3基本重合(参见图23C)。
在接合角位轴线L2与轴线L4之间的角度β2(参见图20A)和在分离角位轴线L2与轴线L4之间的角度β4(参见图23D)大于在旋转力传递角位轴线L2与轴线L4之间的角度β1。
此情况下,角度β1是图20D和图23A中轴线L2与轴线L4之间形成的角度。希望角度β1等于0°。另外,希望角度β2和β4在20°至60°的范围内。若角度β2和β4为上述“旋转力可传递角度范围”,则该角度β2和β4被设定在相对于旋转力传递角位的20°至60°的范围内。本示范实施例中,位于接合前角位的联接器150的倾斜方向是显影辊110的转动中心与显影剂供给辊115的转动中心之间的某处。
由此,即便旋转体C的转动中心101i可摇动,联接器150也能够确实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
另外,附接在旋转体C上的盒B依据该旋转体C的转动而能够在与轴线L3基本垂直的方向移动,以使设备本体侧接合部能够选择性地与联接器150接合和脱离。
如上所述,在附接状态下,联接器150可相对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轴线L4倾斜。联接器150依据旋转体C的转动倾斜而不干涉驱动轴180。由此,联接器150能够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下面说明当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旋转驱动转矩的增大。以下是关于旋转驱动转矩增大的第一和第二因素[1]和[2]。
[1]旋转驱动转矩增大的第一因素
首先,下面参照图25A至25D和图26A至26D说明联接器150分离时旋转驱动转矩增大的第一因素。现在假设直线L5平行于旋转力接收面150e(150e1和150e2)且垂直于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
图25A和图25B表示分别从设备本体侧看和从与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垂直的方向看的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且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接合的联接器150。
图25C表示从图25B所示的状态起已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即旋转体的转动方向)移动的联接器150,其中,联接器150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与分离角位之间的中间倾斜角位。
图25D表示从图25C所示的状态起已进一步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移动的联接器150,其中,联接器150位于分离角位且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图26A至26D分别表示从图25A至25D所示的状态起已沿箭头X5所示的方向绕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转动近似120°的联接器150。箭头X5所示的方向是联接器150被驱动传递的方向。图26A至26D所示类似于图25A至25D,且表示联接器150从接合状态至脱离状态相对于设备本体侧接合部的顺序移动。
联接器150从图25A和25B所示的状态起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即旋转体的转动方向)移动,并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此情况下,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且销件182(182a1和182a2)离开旋转力接收面150e(150e1和150e2)。
此情况下,旋转力接收面150e与销件182之间产生分力F3(参见图7G)。因此,分离力F5作用于联接器150的止动部150i。当联接器150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而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移动时,该联接器150的分离力F5作用于该旋转体C。旋转体C以增大的驱动转矩转动。换句话说,用于传递分离力F5给联接器150的旋转体C的驱动转矩随该分离力F5的大小而变。
上述分离力F5随直线L5绕该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相对于联接器150的移动方向X4(即旋转体的转动方向)的转动相位α6而变。直线L5平行于旋转力接收面150e且垂直于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
转动相位α6是沿联接器150的驱动传递方向限定的正值(参见图26A至26D)。例如图25A所示,假设转动相位α6为0(即α6=0°)。此情况下,移动方向X4平行于线L5。首先,当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时,销件182a1脱离旋转力接收面150e1(参见图25C)。
此时的分离力F5等于图25B所示的分力F3-1。接着,旋转力接收面150e2离开销件182a2(参见图25C)。此时的分离力F5等于图25C所示的分力F3-2。因而,此情况下,联接器150分离所需的力F5在从分离开始时刻至分离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始终等于分力F3(F3-1和F3-2)。
接着,如图26A至26D所示,假设旋转力接收面150e与平坦部150x之间的角度α5近似10°(参见图7C),且转动相位α6在近似90°至150°的范围内。此情况下,即便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旋转力接收面150e1与销件182a1之间的接合量也基本等于旋转力接收面150e2与销件182a2之间的接合量。
因此,联接器的旋转力接收面150e1和150e2可同时脱离销件182a1和182a2(参见图26C和26D)。因此,联接器150分离所需的力F5等于图26C所示分力F3-1和F3-2之和。更具体的,联接器150分离所需的力F5等于分力F3的两倍。
如上所述,当转动相位α6在近似90°至150°的范围内时,旋转体C拉动联接器150所需的分离力F5变大。在图26A所示的状态下,转动相位近似120°,因此分离力F5如上所述变大。
如上所述,当联接器150伴随旋转体C的转动而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移动时,联接器150的分离力F5作用于该旋转体C。因此,当分离力F5变大时,旋转体C的驱动转矩变大。
[2]旋转驱动转矩增大的第二因素
接着,下面参照图27A至27F说明联接器150分离时旋转驱动转矩增大的第二因素。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旋转驱动转矩伴随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至分离角位的移动而增大。
以下说明中,由于[1]中已部分说明的,仅论述旋转驱动转矩变大的情况。更具体的,转动相位α6在近似90°至150°的范围内。特别的,作为示例情况,假设转动相位α6等于近似120°(参见图26A和图27B)。另外,为简化说明,未表示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图27A表示从设备本体侧看的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的联接器15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图27B表示从联接器150的旋转轴线L2的方向看的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的联接器15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
图27C表示从图27B所示的状态起已沿旋转体的转动方向X4移动的联接器15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其中,联接器150位于分离角位。图27D表示从图27C所示的状态起已沿箭头X5所示的方向(即联接器150的驱动传递方向)转动的驱动输入齿轮147。
图27E表示从驱动输入齿轮147的旋转轴线L4的方向看的位于三个角位,更具体的,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位于分离角位以及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与分离角位之间的中间位置的联接器150的重叠视图。图27F是沿图27E中所示的线S4截取且从箭头S41的方向看的联接器15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的剖视图。
联接器150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即旋转体的转动方向)从自驱动轴180传递驱动力的状态(参见图27A和27B)起移动,并脱离驱动轴182(参见图27C和27D)。如上所述,当联接器150沿箭头X4所示的方向移动时,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
此情况下,当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时,该联接器150的旋转力传递销件155在接近齿轮147的旋转力接收面147h的方向上移动(由图27C中的斜线E表示)。
此情况下,联接器150沿着图27E和27F所示的轨迹移动,以从旋转力传递角位移动至分离角位。齿轮147依据旋转力传递销件155朝向旋转力接收面147h的接近量沿箭头X5所示的方向转动,直至其到达该旋转力传递销件155不干涉旋转力接收面147h的位置(参见图27D)。
也就是说,驱动输入齿轮147依据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至分离角位的移动而沿箭头X5所示的方向转动。更具体的,当联接器150位于旋转力传递角位时,该联接器150和驱动输入齿轮147以相同的速度转动。
然而,当联接器150移向分离角位时,驱动输入齿轮147的转速变得高于联接器150的转速。也就是说,驱动输入齿轮147的转速相对于联接器150的转速增大。此转速的增大是联接器150从旋转力传递角位至分离角位的移动导致的。
另外,倾斜角位的移动是联接器150朝向箭头X4所示方向的移动即旋转体的转动导致的。驱动输入齿轮147可利用旋转体的转动来加速。更具体的,旋转驱动转矩提供齿轮147加速所需的力。更具体的,驱动输入齿轮147加速所需的转矩能够增大旋转体的驱动转矩。
接着,下面参照图28至图30A和30B说明取决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的旋转驱动顺序的示例变化。本示范实施例中,旋转驱动顺序指示旋转体C的转速随时间的变化。
图28表示可在低温环境下采用的旋转体驱动顺序和可在除低温环境以外的环境下采用的旋转体驱动顺序。图28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旋转体驱动速度。除低温环境以外的旋转体驱动顺序(以下,称为“通常顺序”)用顺序P1表示。
低温环境下的旋转体驱动顺序(以下,称为“低温顺序”)用顺序P2表示。另外,时刻Tr指示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的时刻。通过时刻Tr的竖直线分别在点R1和点R2处与通常顺序P1和低温顺序P2相交。
图29A和29B表示通常顺序P1中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图30A和30B表示低温顺序P2中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旋转体驱动转矩。以下,详细说明图29A和图30A所示的转矩曲线。
首先,转矩曲线Tq11表示通常顺序P1中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其中,不考虑联接器的脱离。另外,转矩曲线Tq21表示低温顺序P2中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其中,不考虑联接器的脱离。
另一方面,转矩曲线Tq12表示通常顺序P1中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其中,仅考虑联接器的脱离。另外,转矩曲线Tq22表示低温顺序P2中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其中,仅考虑联接器的脱离。
图29B中,转矩曲线Tq1表示转矩曲线Tq11和Tq12相加获得的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图30B中,转矩曲线Tq2表示转矩曲线Tq21和Tq22相加获得的旋转体驱动转矩随时间的变化。
旋转体驱动顺序可依据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在通常顺序P1与低温顺序P2之间切换。首先,依据一种示例切换方法,设在设备本体A内的温度检测单元203(即温度检测传感器)检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
若所检出的本体内温度高于任意设定温度,则控制旋转体驱动电机202的驱动控制单元201(即控制器)选择采用通常顺序P1。旋转体驱动电机202的驱动力首先传递给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172,然后传递给能移动部件C(即旋转体)。
若所检出的本体内温度等于或低于任意设定温度,则选择采用低温顺序P2。另外,当依据旋转体驱动顺序驱动旋转体C时,该旋转体C在旋转体驱动顺序的开始与结束之间的时间间隔内转动从某盒位于显影位置的状态移动至下一盒位于显影位置的状态所需的角度。此情况下,所需的角度是恒定的,与旋转体驱动顺序的内容无关。
依据通常顺序P1,旋转体C在第一时间间隔T1的过程中从0加速至预定速度V1,在第二时间间隔T2的过程中以预定速度V1持续转动,然后在第三时间间隔T3的过程中从预定速度V1减速至0。联接器150在时间间隔T1的过程中即在旋转体加速的过程中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参见图28中所示的点R1)。
另一方面,依据低温顺序P2,旋转体C在第一时间间隔T11a的过程中从0加速至预定速度V2并在第二时间间隔T11b的过程中以预定速度V2持续转动。然后,旋转体C又在第三时间间隔T11c的过程中从预定速度V2加速至预定速度V1并在第四时间间隔T12的过程中以预定速度V1持续转动。最后,旋转体C在第五时间间隔T13的过程中从预定速度V1减速至0。
预定速度V1高于预定速度V2。联接器150在时间间隔T11b的过程中即在旋转体定速转动的过程中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参见图28中所示的点R2)。
下面考虑通常顺序P1来说明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的时刻Tr处的旋转体驱动转矩。首先,旋转体C如上所述加速。因此,旋转体驱动转矩增大与加速转矩(即加速所需的转矩)Tq11r相等的量。
另外,当联接器150在时间间隔T1的过程中(即在旋转体加速过程中)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旋转体驱动转矩增大如上所述与分离转矩Tq12r相等的量。也就是说,在除低温环境以外的环境下,当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旋转体驱动转矩的增大表现为两个阶段,即当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和当旋转体加速时。更具体的,旋转体驱动转矩增大至与加速转矩Tq11r和分离转矩Tq12r的总和相等的分离转矩Tq1r。
接着,下面考虑低温顺序P2来说明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的时刻Tr处的旋转体驱动转矩。首先,在低温环境下,如上所述,与能移动部件的滑动部接合的本体侧支持部收缩,且用于降低该滑动部与支持部之间接触阻力的润滑剂的粘度减小。因此,能移动部件受到较大的阻力。由于上述原因,旋转体驱动转矩增大与低温转矩增量ΔTq相等的量。
另外,当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旋转体驱动转矩增大如上所述由分离转矩Tq22r指示的量。由此,在低温环境下,当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由于分离操作本身、与能移动部件的滑动部接合的本体侧支持部的收缩、以及用于降低该滑动部与支持部之间接触阻力的润滑剂的粘度的减小,能移动部件受到更大的阻力。
旋转体驱动转矩由于上述两个因素而增大。更具体的,旋转体驱动转矩增大直至与低温转矩增量ΔTq和分离转矩Tq22r的总和相等的分离转矩Tq2r。低温顺序P2中的分离转矩Tq2r等于或小于通常顺序P1中的分离转矩Tq1r。
若低温环境下采用通常顺序P1,则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阶段的旋转体驱动转矩由于以下原因而增大作用于能移动部件的阻力。也就是说,原因在于上述脱离、旋转体的加速、与能移动部件的滑动部接合的本体侧支持部的收缩、以及用于降低该滑动部与支持部之间接触阻力的润滑剂的粘度的减小。
更具体的,旋转体驱动转矩增大直至加速转矩Tq11r、低温转矩增量ΔTq和分离转矩Tq22r的总和。另一方面,若采用低温顺序P2,在旋转体C以预定速度V1转动时,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
更具体的,当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增大旋转体驱动转矩的因素是当旋转体C以预定速度V2转动时所需的定速转矩Tq23r,而非加速转矩Tq11r(即旋转体加速因素)。一般,定速转动所需的转矩小于加速转矩,即,Tq11r>Tq23r。换句话说,通过采用低温顺序P2,可减小联接器150脱离所需的旋转体驱动转矩。因此,将旋转体驱动顺序切换至专用于低温环境的低温顺序P2可有效地防止旋转体驱动转矩过度增大。
如上所述,在低温环境下切换旋转体驱动顺序至低温顺序P2可抑制当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旋转体驱动转矩的增大。这是本发明当前示范实施例的效果之一。
本示范实施例中,上述设定温度为7℃。若采用上述低温顺序P2,与采用通常顺序P1的情况相比,额外提供使旋转体C以预定速度V2转动的时间间隔T11b。旋转体C以预定速度V1转动的时间间隔变短。
如上所述,旋转体C在旋转体驱动顺序过程中转动的角度恒定,与该旋转体驱动顺序的内容无关。另外,如上所述,预定速度V1高于预定速度V2。因此,在旋转体C以预定速度V2转动长时间的低温顺序P2中,与通常顺序P1相比,转动相同角度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更具体的,若采用低温顺序P2,则需要旋转体转动的成像时间变得比采用通常顺序P1时所需的时间长。换句话说,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每单位时间输出的片材数减少。
然而,若本体内温度在低温环境下变得等于或低于上述设定温度且依据低温顺序P2驱动旋转体C执行成像,则本体内温度由于各驱动部件的摩擦热、电机的发热、以及设在设备本体内的其它热源的影响而逐渐增大。于是,若本体内温度超过上述设定温度,则采用通常顺序P1且每单位时间的输出片材数增多。
也就是说,当在低温环境下采用低温顺序时,设备每单位时间的输出片材数暂时减少。换句话说,若本体内温度在成像过程中升高,则设备每单位时间的输出片材数增加至通常水平。由此,依据本示范实施例,因为对设备在低温环境下每单位时间的输出片材数的影响能够最小化,所以可采用低成本的小型旋转体驱动电机。
概括地说,假设温度为T1的情况下盒B(旋转体C)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的时刻具有加速度α1,且温度为T2的情况下盒B(旋转体C)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的时刻具有加速度α2。此情况下,驱动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旋转体C的加速度,以满足若T1等于或小于T2(即T1≤T2)则α1等于或小于α2(即α1≤α2)的关系。
另外,温度为T1的情况下盒B(旋转体C)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的时刻具有速度Vr1,且温度为T2的情况下盒B(旋转体C)在联接器150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的时刻具有速度Vr2。此情况下,驱动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旋转体C的速度,以满足若T1等于或小于T2(即T1≤T2)则Vr1等于或小于Vr2(即Vr1≤Vr2)的关系(参见图28)。
本示范实施例中,当温度等于或低于7℃时,加速度α1被设定为0且速度Vr1被设定为定速。当考虑到控制容易性和成像产量时,上述控制是优选的。
如自前述说明显而易见的,上述示范实施例能够防止低温环境下在显影装置的联接部件脱离设备本体侧接合部时能移动部件过度地受到移动负载。结果,上述示范实施例提供使用这样一种显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该显影装置可采用低成本且小型的能移动部件驱动电机。
下面说明采用依据本发明第二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例可应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图4)本身。与上述第一示范实施例中所述的部件类似的部分用相同附图标记指示,并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
首先,下面参照图31至图33说明可作为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显影装置操作的显影盒(以下,称为“盒”)B21。图31是表示盒B21的剖视图。图32是表示盒B21的透视图。图33是表示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本体(以下,称为“设备本体”)A2的剖视图。
类似于第一示范实施例,用户可把显影盒B21附接在设于设备本体A2内的显影旋转体C2上的显影盒收容部2130a上(参见图33)。当旋转体C2单向转动时,盒B21的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后述)与设在设备本体A2上的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接合,并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
如图34A和34B所示,显影齿轮2145同轴设置且固定在显影辊2110上,显影剂供给齿轮2146与显影剂供给辊2115(参见图31)同轴设置且固定在显影剂供给辊2115上。另外,显影齿轮2145和显影剂供给齿轮2146与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啮合。
由此,当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从设备本体A2接收旋转力时,所接收的旋转力能够经由显影齿轮2145传递给显影辊2110并经由显影剂供给齿轮2146传递给显影剂供给辊2115。此情况下,从设备本体A2传递且被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接收的旋转力也传递给除显影辊2110和显影剂供给辊2115以外的旋转部件。
接着,下面更详细地说明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
如图34A所示,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在其能够与显影齿轮2145和显影剂供给齿轮2146啮合的位置可转动地附接在显影单元2119上。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包括从动传递部2150a、以及分别与显影齿轮2145和显影剂供给齿轮2146啮合的显影齿轮部(即第一齿轮部)2150b和显影剂供给齿轮部(即第二齿轮部)2150c。
从设备本体A2传递且被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接收的旋转力传递给显影辊2110和显影剂供给辊2115。另外,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可绕轴线L24转动且附接在显影单元2119上。
上述从动传递部可变形为图34B所示的形状,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功能。更具体的,在图34B所示的示范实施例中,从动传递部由斜齿轮构成。另外,图34A和34B所示的示范实施例可变形为采用例如正齿轮、斜齿轮或磁性联接的各种方式。更具体的,从动传递部可变形为任何形状,只要其能够传递旋转力给显影齿轮2145和显影剂供给齿轮2146。
当盒B21停在设备本体A2的预定位置时或者紧接其之前,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与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接合。另外,当盒B21在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转动预定时间后移离设备本体A2的预定位置时,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脱离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
接着,下面参照图35A和35B说明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与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的脱离。图35A和35B是表示从轴线L24的方向看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示例构造的侧视图。图35A表示盒B21位于设备本体A2的预定位置处的状态。图35B表示从图35A所示的状态起已沿箭头X24所示的方向转动的旋转体C2。
首先,当旋转体C2(即能移动部件)沿箭头X24所示的方向转动时,盒B21从设备本体A2的预定位置起移动。此情况下,当盒B21正移动时,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与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之间的接合被维持。
另外,在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与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之间的分离距离变得足够的时刻,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参见图35B)。更具体的,在盒B21开始移动后,维持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与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之间的接合直至该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
此情况下,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与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旋转体C2的转动而变化。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依据位置关系的上述变化而沿箭头X25所示的方向加速或转动。
此情况下,若当旋转体C2转动时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正转动,则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加速。若当旋转体C2转动时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停止,则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转动。
如上所述,需要足够大的力来加速或转动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更具体的,给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提供加速度。此情况下的力可通过旋转体C2的转动来提供。也就是说,旋转体C2的转矩能够提供力来加速或转动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更具体的,给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提供加速度所需的力增大旋转体的驱动转矩。
依据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的位置或者该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在转动方向X26的方向,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可在该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时减速。此情况下,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可受到沿着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的加速力。由此,利用旋转体的驱动转矩提供用于获得加速度的力。由此,类似于上述情况,旋转体的驱动转矩增大。
接着,下面参照图36说明取决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的旋转体驱动顺序的示例变化。本示范实施例中,旋转体驱动顺序指示旋转体C2的转速随时间的变化。
图36表示可在低温环境下采用的旋转体驱动顺序和可在除低温环境以外的环境下采用的旋转体驱动顺序。图36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旋转体驱动速度。除低温环境以外的旋转体驱动顺序(以下,称为“通常顺序”)用顺序P21表示。
低温环境下的旋转体驱动顺序(以下,称为“低温顺序”)用顺序P22表示。另外,时刻Tr2指示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时的时刻。通过时刻Tr2的竖直线分别在点R21和点R22处与通常顺序P21和低温顺序P22相交。
旋转体驱动顺序可依据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在通常顺序P21与低温顺序P22之间切换。首先,依据一种示例切换方法,设在设备本体A2内的温度检测单元203检测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
若所检出的本体内温度高于任意设定温度,则控制旋转体驱动电机202的驱动控制单元201选择采用通常顺序P21。若所检出的本体内温度等于或低于任意设定温度,则选择采用低温顺序P22。
另外,当依据旋转体驱动顺序驱动旋转体C2时,该旋转体C2在旋转体驱动顺序的开始与结束之间的时间间隔内转动从某盒位于显影位置的状态移动至下一盒位于显影位置的状态所需的角度。此情况下,所需的角度是恒定的,与旋转体驱动顺序的内容无关。
依据通常顺序P21,旋转体C2在第一时间间隔T21的过程中从0加速至预定速度V21,在第二时间间隔T22的过程中以预定速度V21持续转动,然后在第三时间间隔T23的过程中从预定速度V21减速至0。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在时间间隔T21的过程中即在旋转体加速的过程中(参见图36中所示的点R21)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
另一方面,依据低温顺序P22,旋转体C2在第一时间间隔T211a的过程中从0加速至预定速度V22并在第二时间间隔T211b的过程中以预定速度V22持续转动。然后,旋转体C2又在第三时间间隔T211c的过程中从预定速度V22加速至预定速度V21并在第四时间间隔T212的过程中以预定速度V21持续转动。最后,旋转体C2在第五时间间隔T213的过程中从预定速度V21减速至0。
预定速度V21高于预定速度V22。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在时间间隔T211b的过程中即在旋转体定速转动的过程中(参见图36中所示的点R22)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
概括地说,如上所述在除低温环境以外的环境下采用通常顺序P21且在低温环境下采用低温顺序P22可有效地抑制当驱动力接收部件2150脱离驱动力传递部件2180时旋转体驱动转矩的增大。这是本发明当前示范实施例的效果之一。
如自前述说明显而易见的,上述示范实施例能够防止低温环境下在显影装置的从动传递部件脱离设备本体侧驱动传递部件时能移动部件过度地受到移动负载。结果,上述示范实施例能够提供使用这样一种显影装置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该显影装置可采用低成本且小型的能移动部件驱动电机。
尽管已参照示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范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与最宽解释一致,以涵盖所有变形、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3)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显影装置,包括:承载用于使静电图像显影的显影剂的显影辊,和被构造用以接收转动所述显影辊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件;
能移动部件,被构造用以保持所述显影装置,且在所述显影装置执行显影的显影位置与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分离的回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显影装置;
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被构造用以传递驱动力给所述能移动部件以移动所述显影装置;
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被构造用以在所述显影装置位于所述显影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接合并传递所述驱动力给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
传感器,被构造用以检测所述成像设备的本体内温度;以及
控制器,被构造用以基于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温度来对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驱动控制;
其中,若α1代表在由所述传感器检出的所述温度为T1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伴随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至所述回缩位置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装置的加速度,α2代表在由所述传感器检出的所述温度为T2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伴随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至所述回缩位置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装置的加速度,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所述驱动控制以满足当T1≤T2时α1≤α2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若V1代表在由所述传感器检出的所述温度为T1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伴随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至所述回缩位置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装置的移动速度,V2代表在所述传感器检出的所述温度为T2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伴随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至所述回缩位置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装置的移动速度,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所述驱动控制以满足当T1≤T2时V1≤V2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部件执行所述驱动控制,使得在由所述传感器检出的所述温度等于或低于预定温度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件伴随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显影位置至所述回缩位置的移动而脱离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影装置的加速度变成0。
CN2010105199121A 2009-10-30 2010-10-26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35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0819 2009-10-30
JP2009250819A JP5523061B2 (ja) 2009-10-30 2009-10-30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528A true CN102053528A (zh) 2011-05-11
CN102053528B CN102053528B (zh) 2013-05-29

Family

ID=4392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991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3528B (zh) 2009-10-30 2010-10-26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9722B2 (zh)
JP (1) JP5523061B2 (zh)
CN (1) CN10205352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3339A1 (zh) * 2013-09-29 2015-04-02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力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CN105137734A (zh) * 2014-05-31 2015-12-09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960610A (zh) * 2014-02-04 2016-09-21 静态控制元件公司 用于延长的驱动轴的驱动齿轮
CN110426938A (zh) * 2013-09-12 2019-11-08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的盒和鼓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5087A (ja) * 2008-02-29 2009-09-1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127584B2 (ja) * 2008-06-2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558083B2 (ja) 2008-06-20 2010-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JP5683281B2 (ja) 2010-02-02 2015-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
US8644733B2 (en) * 2011-03-29 2014-02-04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Cartridge drive shaft gear
JP5304847B2 (ja) * 2011-05-27 2013-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ベルトユニット
JP5943716B2 (ja) 2012-06-04 201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20140041476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Shih-Hsiung Huang Driving gear photosensitive drum
JP6728292B2 (ja) 2013-09-12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カートリッジ、ドラムユニット
JP6655964B2 (ja) 2014-11-28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7390485A (zh) * 2017-07-25 2017-11-24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组件和传动件以及具有该传动件的感光鼓单元
CN208796036U (zh) * 2018-08-29 2019-04-26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件及具有该连接件的电子成像装置的传动单元
KR20220041478A (ko) * 2020-09-25 2022-04-01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토너 카트리지와의 연결을 위한 연결 구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8939A (ja) * 2005-01-31 2006-08-1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40796A1 (en) * 2007-03-23 2008-10-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5192A (ja) * 1990-01-18 1991-09-20 Tokyo Electric Co Ltd 印字装置
JPH08305159A (ja) * 1995-04-28 1996-11-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277872B2 (ja) * 1997-12-05 2002-04-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
JP4296383B2 (ja) * 2002-08-29 2009-07-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86929A (ja) * 2003-03-20 2004-10-14 Minolta Co Ltd ベルト定着装置
JP4363241B2 (ja) * 2004-04-13 2009-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121931A (ja) * 2005-10-31 2007-05-17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8513A (ja) * 2006-08-30 2008-03-1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8939A (ja) * 2005-01-31 2006-08-1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40796A1 (en) * 2007-03-23 2008-10-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938A (zh) * 2013-09-12 2019-11-08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的盒和鼓单元
US11199807B2 (en) 2013-09-12 2021-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drum unit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579561B2 (en) 2013-09-12 2023-0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drum unit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5043339A1 (zh) * 2013-09-29 2015-04-02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力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CN105960610A (zh) * 2014-02-04 2016-09-21 静态控制元件公司 用于延长的驱动轴的驱动齿轮
CN105137734A (zh) * 2014-05-31 2015-12-09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23061B2 (ja) 2014-06-18
US20110103812A1 (en) 2011-05-05
US8369722B2 (en) 2013-02-05
CN102053528B (zh) 2013-05-29
JP2011095603A (ja) 201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3528B (zh) 成像设备
RU2642162C2 (ru) Проя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оявочный картридж, передающая вращающую силу часть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RU2758763C1 (ru)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проя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элемент муфты
RU2751461C1 (ru)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в котором используется картридж
CN104345623A (zh) 成像装置
CN102556710A (zh) 片材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11095604A (ja) 現像装置、回転力伝達部品、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74648A (zh) 片材检测设备以及成像装置
JP2010079284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回転力伝達部品
CN106375617B (zh) 片材传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24670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7052267B2 (ja) 駆動力伝達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