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1578A -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1578A
CN102051578A CN 201110023116 CN201110023116A CN102051578A CN 102051578 A CN102051578 A CN 102051578A CN 201110023116 CN201110023116 CN 201110023116 CN 201110023116 A CN201110023116 A CN 201110023116A CN 102051578 A CN102051578 A CN 102051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nductive metal
metal film
thickness
vacuum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231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1578B (zh
Inventor
毕晓昉
李颖
黄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231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1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1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1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1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15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方法,该薄膜的材料为非晶态的金属铜,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厚度为7~30nm,电阻率为10-5~10-4Ωcm。当透明导电金属薄膜优选为7~12nm时,透光率高达78~85%。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具有双层结构,最外层是氧吸附层,厚度稳定在3~5nm,氧吸附层的厚度不随透明导电金属薄膜整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使得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反射率降低,透光率增大。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明导电膜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几年,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称为半导体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类禁带宽度在3.0eV左右的宽禁带半导体,经过元素掺杂使得电阻率处在10-4~10-3Ωcm的材料,这类材料对可见光的透光率在85%左右,使得它们可以作为硅太阳能电池的上电极;还可以用于液晶显示,电致发光领域中作为透明电极(详见参考文献1:O.Nakagawa,Y.Kishimoto,H.Seto,Y.Koshido,Y.Yoshino,and T.Makino,Appl.Phys.Lett.89,091904(2006)中)。当前Sn掺杂的In2O3膜(简称为ITO)已经实现商业化生产,但是由于In资源的稀缺,使得In2O3膜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的研究多致力于寻找性能与ITO接近的其他较为廉价的材料,如:SnO2,ZnO,CdO,TiO2,CdIn2O4,CdSnO4等体系。但是需要在较高的基片温度下,或者厚度较大时,才能达到这样的性能。因此,室温条件下制备低电阻率和高透光率的薄膜,依然是当前的研究目标。同时,对于掺杂半导体,过高的载流子浓度,将使得电子之间的散射增强,同时会降低材料中电子的迁移率,如参考文献2:H.Han,N.D.Theodore and T.L.Alford,J.Appl.Phys.103,013708(2008)中记载。为此一部分人开始以半导体薄膜中间插入金属层(Ag,Cu,Pt)的方式,在不牺牲透光率的基础上,降低材料的电阻率。参考文献2和参考文献3:C.Guillén and J.Herrero,Sol.Energy Mater.Sol.Cells 92,938(2008)和参考文献中可知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仅具有60%左右的透光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的困难与性能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出厚度在纳米量级的Cu薄膜,然后在空气中静置氧化,获得了电阻率在5.2×10-5~3.5×10-4Ωcm,透光率在32~85%的薄膜。
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该薄膜的材料为非晶态的金属铜,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厚度为7~30nm,电阻率为5.2×10-5~3.5×10-4Ωcm,透光率为32%~85%,当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厚度优选为7~12nm时,其透光率高达78~85%。所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具有双层结构,内层为纯金属Cu层,外层是氧吸附层,厚度稳定在3~5nm,氧吸附层的厚度不随透明导电金属薄膜整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准备基片,将基片先使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以上,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10min以上,吹干。所述的丙酮超声清洗和乙醇溶液超声清洗各洗一遍以上。
所述的基片为7095玻璃基片、石英基片或NaCl单晶基片,基片的厚度为0.5~2mm。
步骤二:将基片固定在磁控溅射仪的样品台上,然后将样品台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
步骤三:将Cu靶(纯度大于等于99.99%)放入真空室,固定在靶位上。
步骤四:将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抽真空,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4.0~5.0×10-4Pa后,向真空室中充入高纯Ar气,待真空室内气体压力稳定在1.0~3.5Pa,打开射频电源加电压300~500V,开始沉积。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达到28~120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3~20h,温度稳定在10~30℃,完成氧化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该薄膜具有特殊的表层结构即氧吸附层,厚度为3~5nm。使表面反射率远远地低于普通金属Cu(95%),反射率约在13~32%。
2、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该薄膜的透光率较高,当薄膜厚度在7~12nm时,透光率高达78~85%。
3、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该薄膜的电阻率低,仅为5.2×10-5~3.5×10-4Ωcm。
4、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厚度、透光率和光波波长的关系曲线图;
图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电阻率、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随薄膜厚度的变化曲线;
图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厚度为7nm和12nm时薄膜成分随表层深度的变化图;
图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厚度、反射率和光波波长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该薄膜的材料为非晶态的金属铜,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厚度为7~30nm,优选为7~12nm,电阻率为5.2×10-5~3.5×10-4Ωcm,透光率为32%~85%,具有双层结构,内层为纯金属Cu层,外层是氧吸附层,厚度稳定在3~5nm,氧吸附层的厚度不随透明导电金属薄膜整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准备基片,将基片先使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以上,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10min以上,吹干。所述的丙酮超声清洗和乙醇溶液超声清洗各洗一遍以上
所述的基片为7095玻璃基片、石英基片或NaCl单晶基片,基片的厚度为0.5~2mm。
步骤二:将基片固定在磁控溅射的样品台上,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
步骤三:将Cu靶(纯度大于等于99.99%)放入真空室,固定在靶位上。
步骤四:将磁控溅射仪抽真空,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4.0~5.0×10-4Pa后,向真空室中充入高纯Ar气,待真空室内气体压力稳定在1.0~3.5Pa,打开射频电源加电压300~500V,开始沉积。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达到28~120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3~20h,温度稳定在10~30℃,完成氧化处理。
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如图1和图2所示,当光波波长为560nn时,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厚度为7~30nm,透光率高达32~85%,反射率为13~32%。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电阻率测试,如图2,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薄膜电阻率为5.2×10-5~3.5×10-4Ωcm。
实施例1:制备厚度为7nm的Cu透明导电薄膜。
步骤一:准备7095玻璃基片,先使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后,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10min,吹干。
步骤二:将基片固定在磁控溅射的样品台上,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
步骤三:将Cu靶(纯度99.99%)放入真空室,固定在靶位上。
步骤四:将磁控溅射仪抽真空,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5.0×10-4Pa后,向真空室中充入高纯Ar气,待真空室内气体压力稳定在3.5Pa,打开射频电源加电压300V,开始沉积。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达到28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厚度为7nm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3h,温度稳定在10℃,完成氧化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当光波波长为560nm时,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透光率高达85%,如图1。同时利用AES进行了薄膜厚度方向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到在薄膜表面向内的0~3nm的范围内有吸附氧存在,吸附氧层的厚度为3nm,见附图3。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电阻率测试,如图2,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薄膜电阻率为3.5×10-4Ωcm,迁移率为9.3cm2/Vs,载流子浓度为1.9×1021cm-3,如此高的载流子浓度说明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是金属态的。
实施例2:制备厚度为12nm的Cu透明导电薄膜。
步骤一:将石英基片先使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后吹干,再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10min后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10min后吹干。
步骤二:将清洗后的基片固定在磁控溅射的样品台上,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
步骤三:将Cu靶(纯度大于等于99.99%)放入真空室,固定在靶位上。
步骤四:将磁控溅射仪抽真空,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4.0×10-4Pa后,向真空室中充入高纯Ar气,待真空室内气体压力稳定在1.0Pa,打开射频电源加电压500V,开始沉积。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达到40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厚度为12nm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15h,温度稳定在15℃,完成氧化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当光波波长为560nm时,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透光率高达78%,如图1。同时利用AES进行了薄膜厚度方向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到在薄膜表面向内的0~3nm的范围内有吸附氧存在,深度超过3nm时氧含量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吸附氧层的厚度为3nm,如图3。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电阻率测试,如图2,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薄膜电阻率为6.7×10-5Ωcm,迁移率为1.44cm2/Vs,载流子浓度为6.6×1022cm-3,如此高的载流子浓度说明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是金属态的。
实施例3:制备厚度为15nm的Cu透明导电薄膜。
步骤一:将石英基片先使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后吹干,再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10min后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10min后吹干。
步骤二:将清洗后的基片固定在磁控溅射的样品台上,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
步骤三:将Cu靶(纯度等于99.99%)放入真空室,固定在靶位上。
步骤四:将磁控溅射仪抽真空,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4.0×10-4Pa后,向真空室中充入高纯Ar气,待真空室内气体压力稳定在3.0Pa,打开射频电源加电压420V,开始沉积。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为57s,制备出厚度为15nm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15h,温度稳定在20℃,完成氧化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当光波波长为560nm时,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透光率高达68%,如图1。同时利用AES进行了薄膜厚度方向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到在薄膜表面向内的0~5nm的范围内,有吸附氧存在,吸附氧层厚度为5nm。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电阻率测试,如图2,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薄膜电阻率为6.1×10-5Ωcm,迁移率为1.7cm2/Vs,载流子浓度为6.2×1022cm-3
实施例4:制备厚度为30nm的Cu透明导电薄膜。
步骤一:将石英基片先使用丙酮超声清洗20min后吹干,再用丙酮超声清洗20min,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20min后吹干,再用乙醇溶液(分析醇)超声清洗20min后吹干。
步骤二:将清洗后的基片固定在磁控溅射的样品台上,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
步骤三:将Cu靶(纯度等于99.99%)放入真空室,固定在靶位上。
步骤四:将磁控溅射仪抽真空,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4.0×10-4Pa后,向真空室中充入高纯Ar气,待真空室内气体压力稳定在1.0Pa,打开射频电源加电压360V,开始沉积。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为120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厚度为30nm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20h,温度稳定在30℃,完成氧化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当光波波长为560nm时,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透光率高达32%,如图1。同时利用AES进行了薄膜厚度方向的成分分析,可以看到在薄膜表面0~3nm的范围内,有吸附氧存在,为吸附氧层,厚度为3nm。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电阻率测试,如图2,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薄膜电阻率为5.2×10-5Ωcm。
实施例5:制备厚度为9nm的Cu透明导电薄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五和步骤六,分别为: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为35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厚度为9nm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8h,温度稳定在12℃,完成氧化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如图1,当光波波长为560nm时,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透光率高达80%。
实施例6:制备厚度为20nm的Cu透明导电薄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五和步骤六,分别为: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为76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厚度为20nm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10h,温度稳定在28℃,完成氧化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当光波波长为560nm时,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透光率高达50%。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电阻率测试,如图2,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薄膜电阻率为5.8×10-5Ωcm。
实施例7:制备厚度为25nm的Cu透明导电薄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步骤五和步骤六,分别为: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为95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厚度为25nm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18h,温度稳定在25℃,完成氧化处理。
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透光率测试,当光波波长为560nm时,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透光率高达42%。将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进行电阻率测试,如图2,发现该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薄膜电阻率为5.7×10-5Ωcm。

Claims (9)

1.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材料为非晶态的金属铜,厚度为7~3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具有双层结构,外层是氧吸附层,厚度为3~5nm,内层为纯金属Cu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电阻率为5.2×10-5~3.5×10-4Ωcm,透光率为32~8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厚度为7~12nm,透光率为78~85%。
5.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准备基片并清洗基片;
步骤二:将基片固定在磁控溅射的样品台上,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
步骤三:将Cu靶放入真空室,固定在靶位上;
步骤四:将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抽真空,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4.0~5.0×10-4Pa后,向真空室中充入高纯Ar气,待真空室内气体压力稳定在1.0~3.5Pa,打开射频电源加电压300~500V,开始沉积;
步骤五:控制沉积时间达到28~120s后,停止沉积,制备出透明导电金属薄膜;
步骤六:将制备出的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在空气中静置3~20h,温度稳定在10~30℃,完成氧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为7095玻璃基片、石英基片或NaCl单晶基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清洗基片具体为:将基片先使用丙酮超声清洗并吹干,再用乙醇溶液超声清洗并吹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酮超声清洗和乙醇溶液超声清洗各洗一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片的厚度为0.5~2mm。
CN2011100231163A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1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31163A CN102051578B (zh)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31163A CN102051578B (zh)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1578A true CN102051578A (zh) 2011-05-11
CN102051578B CN102051578B (zh) 2012-07-04

Family

ID=4395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31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1578B (zh)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157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3733A (zh) * 2013-03-08 2013-06-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导电性能Ag掺杂Cu2O基p型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9270A (zh) * 2016-01-20 2016-04-13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夹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1916A (zh) * 2016-03-09 2016-07-0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45196A (zh) * 2015-02-04 2016-08-10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锰锡氧化物类透明导电氧化物及利用其的多层透明导电膜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4110A (zh) * 2016-05-29 2016-10-1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锡酸锶基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9327A (ja) * 2005-08-22 2006-02-16 Idemitsu Kosan Co Ltd 導電性積層体
CN1938791A (zh) * 2004-09-13 2007-03-28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导电性基材、发光装置
CN101052744A (zh) * 2005-03-17 2007-10-10 株式会社爱发科 成膜装置及成膜方法
CN101432081A (zh) * 2006-04-28 2009-05-13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导电性覆膜的制造方法
CN101921991A (zh) * 2010-09-07 2010-12-22 上海交通大学 提高铜膜抗氧化性能的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8791A (zh) * 2004-09-13 2007-03-28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导电性基材、发光装置
CN101052744A (zh) * 2005-03-17 2007-10-10 株式会社爱发科 成膜装置及成膜方法
JP2006049327A (ja) * 2005-08-22 2006-02-16 Idemitsu Kosan Co Ltd 導電性積層体
CN101432081A (zh) * 2006-04-28 2009-05-13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导电性覆膜的制造方法
CN101921991A (zh) * 2010-09-07 2010-12-22 上海交通大学 提高铜膜抗氧化性能的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3733A (zh) * 2013-03-08 2013-06-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导电性能Ag掺杂Cu2O基p型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3733B (zh) * 2013-03-08 2014-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导电性能Ag掺杂Cu2O基p型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45196A (zh) * 2015-02-04 2016-08-10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锰锡氧化物类透明导电氧化物及利用其的多层透明导电膜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45196B (zh) * 2015-02-04 2017-10-31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锰锡氧化物类透明导电氧化物及利用其的多层透明导电膜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9270A (zh) * 2016-01-20 2016-04-13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夹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1916A (zh) * 2016-03-09 2016-07-0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1916B (zh) * 2016-03-09 2017-08-25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4110A (zh) * 2016-05-29 2016-10-1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锡酸锶基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4110B (zh) * 2016-05-29 2017-08-29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锡酸锶基柔性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1578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1578B (zh) 一种透明导电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17890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ransistor substrat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993288B (zh) 一种透明导电FTO/Ag/FTO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582149A (zh) 一种多层非晶透明导电薄膜
CN103173733B (zh) 一种高导电性能Ag掺杂Cu2O基p型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4625B (zh) 一种提高ZnO/Ag/ZnO透明导电膜光电性能的方法
Nguyen et al. Bias–stress-induced threshold voltage shift dependence of negative charge trapping in the amorphous indium tin zinc oxide thin-film transistors
CN102517554A (zh) 一种azo膜层室温沉积方法
CN108193179B (zh) 一种多层红外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Bahadoran et al. The Ag layer thickness effect on the figure of merit of the AZO/Ag bilayer prepared by DC sputtering of AZO and thermal evaporation method of Ag
CN102134699A (zh) 一种多层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薄膜和应用
CN102134704A (zh) 一种多层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薄膜和应用
CN105957924A (zh) 一种利用ZnO缓冲层制备择优取向ITO光电薄膜的方法
CN207009459U (zh) 一种正反两面均可发电的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CN102277570A (zh) ZnO/Cu/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695856B (zh) 柔性F掺杂SnO2透明导电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05489270A (zh) 一种夹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1907A (zh) 一种具有全铝透明源漏电极的透明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07144B1 (ko) 마그네슘 산화아연을 포함하는 다층 투명 전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20028505A (ko) 플렉시블 다층 투명 전극
Lo et al. Forming-free, bipolar resistivity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fully transparent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with IZO/α-IGZO/ITO structure
CN102650034A (zh) 多层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薄膜和应用
CN102650044A (zh) 一种SGZO-Au-SGZO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207834308U (zh) 一种具有全铝透明源漏电极的透明薄膜晶体管
WO2022032784A1 (zh) 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制程方法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