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3744A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3744A
CN102043744A CN2010105148261A CN201010514826A CN102043744A CN 102043744 A CN102043744 A CN 102043744A CN 2010105148261 A CN2010105148261 A CN 2010105148261A CN 201010514826 A CN201010514826 A CN 201010514826A CN 102043744 A CN102043744 A CN 102043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external device
contro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48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3744B (zh
Inventor
宫坂昌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382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4670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379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0352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43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3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9Mechan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连接于外部装置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接口基板能可拆装地连接于主体基板。第1接口设置于所述接口基板侧,可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第2接口设置于所述主体基板侧,可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选择部选择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第2接口的任意一个接口。通信部经由所述选择部所选择的所述接口在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收发信息。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之中预先指定的接口、或者优先选择先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信号的接口。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周知一种电子设备,经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这些装置通常具有如下结构,尽管以一对一的方式与外部装置连接,但例如经由USB切换器来切换连接,从而对一台电子设备以USB连接多个外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53145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所述,作为将以一对一方式连接于外部装置的电子设备与多个外部装置连接的方法,其较合理的结构是进行外部装置的切换从而任意的外部装置都能与电子设备通信。不过,尽管电子设备自身可以设置多个接口,但这种情况下也要选择其中一个接口从而以一对一的方式使外部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但是,从多个接口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接口是不容易的,需要一种高效选择接口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电子设备具有多个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接口的情况下,能快速且高效地选择其中一个接口。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与外部装置连接,具备:主体基板;接口基板,可拆装地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第1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第2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选择部,其选择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第2接口的任意一个接口;以及通信部,经由所述选择部所选择的所述接口在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收发信息,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的预先被指定的接口,或者优先选择先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信号的接口。
根据上述结构,在接口基板具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第1接口,另一方面,在主体基板具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第2接口。选择任意一个接口的选择部选择预先指定的接口,或者优先选择先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接口。由此,因为选择2个接口之中预先被指定的接口或用户已连接外部装置的接口,所以能快速且高效地选择所需要的接口,进而与外部装置实行通信。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也可以具备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的任意一个接口的开关、或者存储指定任意一个接口的信息的存储部,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接通时、或者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复位命令或复位信号时,取得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指定信息,选择由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开关或存储于存储部中的指定信息容易地指定出第1以及第2接口之中要选择的接口。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当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规定命令时,所述选择部可以选择由所述规定命令的所述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该规定命令包含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的任意一个接口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从外部装置发送命令,能够容易地指定选择第1以及第2接口之中选择的接口。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选择部可以在由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所述第1接口时,在所述接口基板没有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接口。
根据上述结构,在不能使预先被指定的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情况下,选择其他的接口,也可以与外部装置通信。例如,即便因维护时的关系或误操作,从而被指定的接口基板没有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其他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由此,在无法选择被指定的接口的情况下,能够与指定无关地选择其他接口,从而总维持外部装置的连接可能性。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具备:第3接口,其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被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2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所述第1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和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所述接口基板具备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判别并分离经由所述第1接口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和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所述分离部将分离出来的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所述控制信息经由所述第3接口输出至所述被控制装置,将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输出至所述主体基板。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3接口与被控制装置连接,将经由第1或第2接口从外部装置输入的信息分离为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和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并输出至主体基板和被控制装置。由此,接口基板具备对被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息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选择该接口基板的第1接口和主体基板的第2接口之中所需要的接口,从而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以及对被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息。
在上述电子设备中,经由所述第2接口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由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分离部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被所述选择部选择之后,可以输入至共同的所述通信部。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能够由共同的通信部处理从第1接口输入并分离出来的电子设备用的控制信息、和从第2接口输入的控制信息,所以通过使电路通用化,能够省去不需要的电路结构,使结构和动作高效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具备:主体基板;接口基板,可拆装地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第1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以及第2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特征在于,具备:选择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第2接口之中的预先被指定的接口的步骤、或者优先选择先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信号的接口的步骤;以及经由所选择的所述接口在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收发信息的步骤。
根据上述结构,在接口基板具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第1接口,另一方面,在主体基板具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第2接口。在选择任意一个接口时,选择预先指定的接口,或者优先选择检测出先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接口。由此,因为选择预先被指定的接口或用户已连接外部装置的接口,所以能快速且高效地选择所需要的接口,进而与外部装置实行通信。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具备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的任意一个接口的开关、或者存储指定任意一个接口的指定信息的存储部,所述控制方法还具备: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接通时、或者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复位命令或复位信号时,取得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指定信息的步骤,在所述选择的步骤中,选择由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开关或存储于存储部中的指定信息能够容易地指定第1以及第2接口之中要选择的接口。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在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规定命令的情况下,在所述选择的步骤中,可以选择由所述规定命令的所述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该规定命令包含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的任意一个接口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从外部装置发送命令,从而能够容易地指定第1以及第2接口之中选择的接口。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在由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所述第1接口时,所述接口基板没有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选择的步骤中,选择所述第2接口。
根据上述结构,在不能使预先被指定的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情况下,选择其他的接口,也可以与外部装置通信。例如,即便因维修时的关系或误操作,从而被指定的接口基板没有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其他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由此,即使在无法选择被指定的接口的情况下,能够与指定无关地选择其他接口,从而总维持外部装置的连接可能性。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具备第3接口,该第3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被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2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所述第1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和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方法还具备:由所述接口基板判别并分离经所述第1接口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和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的步骤;将分离出来的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所述控制信息经由所述第3接口输出至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步骤;以及将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输出至所述主体基板的步骤。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3接口与被控制装置连接,将经由第1或第2接口从外部装置输入的信息分离为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和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并输出至主体基板和被控制基板。由此,接口基板具备对被控制基板输出控制信息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选择该接口基板的第1接口和主体基板的第2接口之中所需要的接口,从而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以及对被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息。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可以将经由所述第2接口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和由所述接口基板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输入至共同的所述通信部。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能够由共同的通信部处理从第1接口输入并分离出来的电子设备用的控制信息、和从第2接口输入的控制信息,所以通过使电路通用化,能够省去不需要的电路结构,使结构和动作高效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使电子设备的控制部实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程序的存储介质,该电子设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其具备:主体基板,具有控制部;接口基板,可拆装地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第1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以及第2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基板,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具备:选择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第2接口之中的预先被指定的接口的步骤、或者优先选择先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信号的接口的步骤;以及经由所选择的所述接口在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收发信息的步骤。
根据上述结构,在接口基板具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第1接口,另一方面,在主体基板具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第2接口。在选择任意一个接口时,选择预先指定的接口,或者优先选择检测出先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接口。由此,因为选择预先被指定的接口或用户已连接外部装置的接口,所以能快速且高效地选择所需要的接口,进而与外部装置实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在具备多个能连接外部装置的接口的结构中,能够快速且高效地选择所需要的接口,进而与外部装置实现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POS终端系统的概要结构框图。
图2是打印机的概要结构框图。
图3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结构框图。
图4是表示打印机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打印机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选择部的具体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OS终端系统的概要结构框图。
POS终端系统10经由未图示的网络与未图示的POS管理计算机连接。POS终端系统10具备:作为进行POS终端系统10中的各种控制的外部装置的主计算机11、多个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接口的一部分),还具备:打印机12,经由这些USB连接器之中的任意一个与主计算机11连接,作为进行收据或票单等的打印处理的电子设备;和显示器13(顾客显示器),与打印机12连接,并且经由打印机12在主计算机11的控制下作为其他被控制装置进行各种信息显示,并与RS232C连接器32(第3接口的一部分,参照图2)。
图2是打印机的概要结构框图。
打印机12大致构成为具备:主板21(主体基板),中枢控制打印机12;打印引擎22,包括在主板21控制下进行实际打印的机构;通用串行接口板(UIB)23(接口基板),作为主板21上具备的与未图示的选择板连接的扩展板;和USB连接器24(第2接口的一部分),设置在打印机主体12A上。
主板21具备:主控制器25,对主板21进行中枢控制;USB控制器26(通信部),进行USB信号的接口动作;切换开关27(选择部),将对应从UIB23或USB连接器24输入的打印机控制用的控制信号的USB信号B(控制信号B)排他地切换,并输出至USB控制器26。
UIB23具备:USB连接器31(第1接口的一部分),从主计算机11输入用于控制显示器13的USB信号A(控制信息A)、和用于控制打印机12的USB信号B的任意的USB信号(A+B);和RS232C连接器32,连接显示器13;和控制器33,其对UIB23进行中枢控制。
在此,USB信号(A+B)实际上是用于控制显示器13的一系列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打印机12的一系列控制信号隔开时间差按时间序列进行发送的信号。此外,包含USB信号A的USB信号(A+B)输入至USB连接器24的情况下,由于在USB控制器26中无法对USB信号(A+B)进行合适的处理,因此不能正常地动作。
因此,输出USB信号(A+B)的主计算机11需要与USB连接器31连接。
相反,USB信号B输入至USB连接器24或USB连接器31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USB控制器26中对USB信号B进行合适的处理,因此输出USB信号B的主计算机11X可以与USB连接器24或USB连接器31的任意一个连接。不过,在与USB连接器24连接的情况下,并不进行对显示器13的显示。
此外,切换开关27使用基于存储开关、或DIP开关的信号选择电路等。
控制器33构成为具备未图示的CPU、ROM、RAM等的微型计算机,ROM存储包含打印机12的控制体系和显示器13的控制体系的程序,CPU具备:信号分离电路34(分离部),判断从USB连接器31输入的USB信号(A+B)分别是基于哪一个控制体系的控制信息,将其分离为USB信号A和USB信号B,将USB信号B输出至切换开关27;和信号变换电路35(变换部),输入由信号分离电路34分离之后的USB信号A,将该USB信号A信号变换为RS232C接口用,作为用于控制显示器13的显示控制信号信号X经由RS232C连接器32输出至显示器13(变换部)。USB信号(A+B)可以在一系列的控制信号的开头包含表示是打印机12或显示器13的哪一个的ID信息,控制器33根据该ID信息,分离出USB信号A和USB信号B。
接下来,对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将USB连接器31与输出USB信号(A+B)的主计算机11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其中USB信号(A+B)是用于控制打印机12及显示器13的其中一个的信号。
该情况下,切换开关27预先切换至UIB23侧(USB连接器31侧)。
主计算机11经由USB连接器31将USB信号(A+B)输出至UIB23。
UIB23的信号分离电路34,当经由USB连接器31输入USB信号(A+B)时,将USB信号(A+B)分离为显示器13的控制信息的USB信号A、和打印机12的控制信息的USB信号B。然后,将USB信号A输出至信号变换电路35,将USB信号B输出至切换开关27。
输入了USB信号A的信号变换电路35对USB信号A进行信号变换,使其成为RS232C的接口用,作为显示控制信号X经由RS232C连接器输出至显示器13。
其结果,在显示器13的显示画面显示商品价格、名称、购买金额的合计金额等信息、或折扣信息等,顾客能够对其进行确认。
另一方面,USB信号B经由切换开关27输入至USB控制器26。
由此,USB控制器26将对应USB信号B的控制信息提供给主控制器25。
主控制器25根据控制信息控制打印引擎22,执行收据或票单的打印等各种打印。
接下来,对将USB连接器24与输出USB信号B的主计算机11X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其中的USB信号B作为用于控制打印机12(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
在该情况下,切换开关27预先切换至USB连接器24侧(主体侧)。
当主计算机11X经由USB连接器31输出USB信号B时,USB信号B经由切换开关27输入至USB控制器26。
由此,USB控制器26将对应USB信号的控制信息提供给主控制器25,主控制器25根据控制信息控制打印引擎22,执行收据或票单的打印等各种打印。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将USB连接器24与主计算机11X连接的情况以及将USB连接器31与主计算机11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兼用一个USB控制器26。
因此,因为不需要在UIB23侧另外设置USB控制器,所以可抑制UIB23的制造成本,进而能够降低POS终端系统10的导入成本。此外,可实现主板21和打印机12的小型化。
此外,在UIB23侧具备可与显示器13连接的RS232C连接器32,USB连接器24是从主计算机11输入控制打印机12的控制信息的连接器,USB连接器31是从主计算机11输入控制打印机12的控制信息、和控制显示器13的控制信息的连接器,UIB23具备信号分离电路34,该信号分离电路34对经由USB连接器31从主计算机11输入的打印机12的控制信息和显示器13的控制信息进行判别并分离,将由信号分离电路34分离之后的显示器13的控制信息经由RS232C连接器32输出至显示器13,将由信号分离电路34分离之后的打印机12的控制信号输出至主板21,因此,能够迅速选择具备对显示器13的控制信息输出功能的UIB23侧的USB连接器31、和主板21侧的USB连接器24之中所需的连接器,可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以及对显示器13的控制信息输出。
此外,从USB连接器24输入的控制打印机12的控制信息、和由UIB23的信号分离电路34分离之后的打印机12的控制信息,由切换开关27进行切换,输入至共同的USB控制器26,因此,能够由共同的通信部处理从USB连接器31输入并分离的打印机12用的控制信息、和从USB连接器24输入的控制信息。由此,通过使电路通用化,就能够省去不需要的电路结构,使结构以及动作都有效率。
在以上的第1实施方式中,对预先根据POS终端系统10的结构将切换开关27切换至UIB23侧或USB连接器24侧的情况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可以构成为:图2中如单点划线所示,由输入状态检测信号ST检测切换开关27中的信号输入状态,在先输入了信号一侧(UIB23侧或USB连接器24侧),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开关切换信号CSW对切换开关27进行切换,切换至先输入了信号的一侧。
或者也可以构成为:由开关切换信号CSW优先切换UIB23侧或USB连接器24侧的其中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代替输入状态检测信号ST的检测,检测出UIB23已安装,由主控制器25优先切换至UIB23侧。
[第2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结构框图。
打印机100与作为外部装置的主计算机11连接,根据从主计算机11输入的数据,将文字或图像等打印(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热敏打印机进行说明,该热敏打印机在其主体收容作为记录介质的热敏卷纸,由具备发热元件的打印头117对热敏卷纸的记录面加热,从而打印文字或图像等。
打印机100构成为具备:打印引擎110、其控制打印动作;主接口基板120(主体基板),控制与主计算机11之间的通信,主计算机11与打印机100进行外部连接;以及辅助基板130(接口基板)。
打印引擎110具备:控制部111,其控制打印机100的各部;非易失性存储器112,存储由控制部11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数据等;缓冲存储器113,暂时存储从主计算机11接收到的数据;以及驱动器114(驱动电路),控制打印机100具有的驱动部执行打印,控制部111与用纸端传感器115以及用纸剩余量传感器116连接。非易失性存储器112具体而言由EEPROM或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元件构成。缓冲存储器113是按照接收顺序存储从主接口基板120输入至控制部111的命令和数据等的易失性存储装置。
打印机100具备:打印头117,对热敏卷纸进行打印;传送电动机118,使传送热敏卷纸的传送滚轴(省略图示)转动;以及切割单元119,其切割打印之后的热敏卷纸。
驱动器114与打印机100具备的传送电动机118以及切割单元119连接,对传送电动机118输出驱动电流和驱动脉冲,从而使其传送需要量的热敏卷纸,通过对切割单元119输出驱动电流,在规定时刻切割热敏卷纸。
此外,连接于控制部111的用纸端传感器115,在热敏卷纸的传送路线上检测有无热敏卷纸,用纸剩余量传感器116是检测热敏卷纸的剩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的传感器,分别将检测值输出至控制部111。
控制部111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12读出的程序,根据存储于缓冲存储器113中的命令和数据、用纸端传感器115以及用纸剩余量传感器116的检测值,驱动连接于打印头117的头驱动器(省略图示),从而进行对各发热元件的通电控制,并且通过控制驱动器114使传送电动机118以及切割单元119进行动作,从而进行对热敏卷纸的打印。
控制部111与安装于主接口基板120的主控制器121连接。与主控制器121一起安装于主接口基板120的USB控制器123以及选择部124分别连接于主控制器121。USB控制器123控制经由USB的通信,对于主计算机11(主设备)作为从属设备(从设备)进行动作。
打印机100具备2个USB连接器,分别是:连接器142(第2接口的一部分),设置于打印机100的主体侧面并露出至外部;以及连接器141(第1接口的一部分),设置于打印机100的背面并露出至外部。这些连接器141、142基于USB标准,例如具备2根电源端子和2根数据端子(D+、D-),能够经由USB线缆53、54连接主计算机11。
连接器141设置在经由连接器131与主接口基板120连接的辅助基板130上。连接器141经由连接器131与安装在主接口基板120上的选择部124连接。此外,连接器142直接连接于选择部124。
连接器141、142与USB控制器123协作,从而具有第1接口以及第2接口的功能。
选择部124介于连接器141、142和USB控制器123之间。选择部124按照主控制器121的控制,选择连接器141、142之中的任意一方,从而连接于USB控制器123。对连接器141、142的连接是排他、择一的,连接器141、142的双方无法同时与主计算机11连接。因此,图3中假设由实线表示与连接器141相联系的主计算机11,由虚线表示与连接器142相联系的主计算机11。
连接器141、142与主计算机11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控制器121的功能进行与主计算机11间的通信控制,根据从主计算机11发送的命令以及数据,由打印引擎110进行打印。在该动作中,主控制器121通过选择部124选择连接器141、142之中的任意一个。
主控制器121具备存储器122。存储器122是存储对选择部124选择连接器141、142的哪一个进行指定的指定信息的存储部。将该存储的指定信息称为存储开关。也能够由来自主计算机11的命令进行指定。该情况下,主计算机11需要与预先选择侧的连接器连接。基于命令的指定之后,可以从指定的连接器进行通信。主接口基板120在可以使用连接器141、142双方的情况下,由选择部124选择连接器141、142之中通过存储器2的指定信息所指定的连接器。也可以将DIP开关搭载于主接口基板120,来指定连接器141、142的其中一个。在由并未图示的打印机100的电源开关的操作接通电源时、从主计算机11接收到复位命令时、从主计算机11接收到指示复位的复位信号时,主控制器121取得存储开关或DIP开关的指定,指定连接器141、142的其中一个。
此外,辅助基板130也可以从打印机100的主体上拆下,能以电气方式对主接口基板120进行拆装。因此,在打印机100起动时,存在没有连接辅助基板130而打印机100仅经由连接器142可与主计算机11连接的情况。该情况下,主控制器121即使通过存储于存储器122中的指定信息指定连接器141,由选择部124也选择作为唯一可以使用的接口的连接器142。
当通过并未图示的电源开关的操作接通电源时,打印机100执行检测主计算机11是否已连接于连接器141、142的动作。由于连接器141、142已连接于USB控制器26,因此可通过USB标准中规定的步骤,自动地检测主计算机11的连接。
图4是表示打印机100的动作流程图,表示直至通过主控制器121的控制选择部124选择连接器141、142的其中一个的动作。
当打印机100的电源被接通时(步骤S101),主控制器121判别打印机100与辅助基板130是否已连接(步骤S102)。在没有连接辅助基板130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主控制器121控制选择部124,从而选择连接器142(步骤S103),转移至可与主计算机11进行通信的状态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已连接辅助基板130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主控制器121判别由存储于存储器122中的指定信息是否指定了优先选择连接器141、142之一的一侧(步骤S104)。由指定信息指定其中一个连接器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主控制器121选择连接器141、142之中由指定信息指定的连接器(步骤S105),转移至可与主计算机11通信的状态并结束本处理。
此外,由存储于存储器122中的指定信息没有指定连接器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主控制器121判别是否进行与连接器141、142的指定相关的设定(步骤S106)。也就是说,判别是否在存储器122中存储新的指定信息、或进行更新指定信息的处理。是否进行设定能通过预先存储于存储器122中的指定信息进行指定。
在此,不进行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主控制器121转移至用于优先选择连接器141、142之中、事先已与主计算机连接的连接器的待机状态(步骤S107),并进行等待直至检测主计算机11的连接(步骤S108)。检测到主计算机11与其中一个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主控制器121控制选择部124,由选择部124选择检测出的一侧的连接器(步骤S109),转移至可与主计算机11通信的状态并结束本处理。
在打印机100中,进行与连接器的指定相关的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主控制器121检测从主计算机11输入的命令(步骤S110),判别检测到的命令是否是设定用的命令(步骤S111)。如果检测到的命令不是设定用的命令(步骤S112:否),转移至步骤S107;如果是设定用的命令(步骤S112:是),按照命令生成或更新指定信息并存储在存储器122中,由选择部124选择由该指定信息所指定一侧的连接器(步骤S112),转移至可与主计算机通信的状态,并结束本处理。
图5是表示打印机1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5(A)表示主计算机11的动作,图5(B)表示USB控制器123的动作,图5(C)表示主控制器121的动作。
当打印机100的电源被切换至导通时(步骤S131),USB控制器123检测对连接器141、142的总线功率电压(步骤S132)。在该步骤S132中,可以从连接器141、142的其中一个经由选择器124对USB控制器123输入电压及信号,即使主计算机11与连接器141、142的其中一个连接,也可对USB控制器123施加总线功率电压。
连接器141、142的其中一个已与主计算机11连接的情况下,由于从主计算机11经由USB线缆53、54提供+5V的电压,因此USB控制器123检测该电压。
检测到总线功率电压的USB控制器123转移至连接检测(Attached)的状态(步骤S133),在主计算机11中,检测从设备的Attach(连接)(步骤S121)。之后,USB控制器123变化至电源接通状态、即可进行通常动作的状态(步骤S134),主计算机11对打印机100发送复位信号(步骤S122)。
在此,主控制器121检测从连接器141、142之一对USB控制器123输入了复位信号(步骤S141),确定输入该复位信号的连接器是连接器141、142的哪一个(步骤S142)。并且,主控制器121使选择部124选择所确定侧的连接器(步骤S143)。
由此,经由选择部124已连接主计算机11的连接器,连接于USB控制器123。
USB控制器123接收从主计算机11输入的复位信号(步骤S135),进行通信状态的初始化,并且对控制部111发送复位信号从而使打印机1的打印所涉及的动作初始化(步骤S136)。之后,USB控制器26和主计算机11相互收发设定值等从而执行配置(步骤S123、步骤S137),转移至通常的动作。
这样,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可与主计算机11连接的打印机100具备:主接口基板120;辅助基板130,在打印机100内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于主接口基板120;连接器141,设置于辅助基板130,可与主计算机11连接;连接器142,设置在打印机100的主接口基板120侧,可与主计算机11连接;选择部124,选择辅助基板130侧的连接器141、和主接口基板120侧的连接器142的其中一个连接器;和打印引擎110,经由通过选择部124选择的接口在与主计算机11之间收发信息。选择部124通过主控制器121的控制选择连接器141和连接器142之中预先指定的连接器,或者优先选择已检测到与主计算机11的连接的连接器。
由此,在辅助基板130具备可与主计算机11连接的连接器141,另一方面在主接口基板120侧具备连接器142,在这种结构中,选择其中一个的选择部124选择预先指定的连接器,或者优先选择已检测到与主计算机11的连接的连接器。由此,因为选择所指定的连接器或用户实际连接主计算机11一侧的连接器,所以能迅速且高效地选择所需要的连接器(接口),从而与主计算机11实行通信。
此外,打印机100具备存储器122,该存储器122存储指定连接器141、142之中任意的连接器的指定信息,控制选择部124的主控制器121在打印机100的电源接通时、或从主计算机11接收到复位命令时、或者从主计算机11接收到复位信号时,取得存储器122的指定信息,根据指定信息选择所指定的连接器,因此,能通过指定信息容易地指定要选择的接口。
进而,当打印机100从主计算机11接收包含指定某一接口的信息的规定命令时,选择部124选择由规定命令所指定的接口,因此,通过从主计算机11发送命令,能够容易地指定选择的连接器。
再有,在打印机100中,由于即使选择部124通过主控制器121的控制,预先指定基于存储器122的指定信息选择连接器141时,在辅助基板130没有与主接口基板120的情况下,也选择连接器142,因此即便因维护或误操作而没有连接器基板130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连接器142与主计算机11连接,从而实行通信。由此,在不能选择所指定的连接器的情况下,与指定无关地选择其他的连接,从而总能够维持外部装置的连接可能性。
此外,在打印机100中,由于连接器141、142双方是可以检测与主计算机11的连接状态的USB连接器,选择部124选择连接器141、142之中先检测到已与主计算机11连接的连接器,因此能迅速地选择连接器从而实现与主计算机11的通信。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预先指定优先选择连接器141、142的方法,以将指定信息存储于存储器122中的方法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如下构成:设置表示优先选择的连接器的DIP开关,通过切换该DIP开关也能够指定连接器141、142的其中一个。该情况下,由开关的物理状态指定连接器。通过一边目测该开关的状态一边以手动操作打印机100的物理开关,从而能够容易指定连接器141、142。
此外,对于选择部124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硬件电路实现选择部124,也可通过软件虚拟实现选择部124。
图6是表示选择部124的具体结构例的图。如该图6所示,选择部124也可以构成为由门元件161、162、163表现的电路。表示选择部124的逻辑结构的门元件161是在输入端子164、165的输入一致的情况下输出为高电平的AND元件,门元件162是输入端子166、167的输入一致的情况下输出为高电平的AND元件。此外,门元件163是门元件161、162的任意一个输出为高电平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的OR元件。
输入端子164与连接器141连接,输入端子166与连接器142连接。此外,输入端子165、167与主控制器121连接,主控制器121能够切换对输入端子165、167的输入。
初期状态、即选择部124尚未选择连接器141、142的任意一个的状态下,由主控制器121使输入端子165、167的输入保持在高电平。当连接器141与主计算机11连接、输入端子164的输入变为高电平时,门元件161的输出从低(Low)切换至高(High)。由此,门元件163的输出切换至高,从而主控制器121检测主计算机11已连接。在此,主控制器121将对门元件161、162之中输出变为低的一侧的门元件(在此为门元件162)的输入元件的输出切换为低。由此,门元件162的输出保持在低。此外,输出被切换为高的门元件161,之后与从输入端子164输入的信号同样变化。也就是说,从而先输入了来自主计算机11的信号的连接器,经由门元件163输出信号。这样,能够由硬件的电路结构实现按照主控制器121的控制选择连接器的选择部124的功能。此外,在图6的结构中,构成为门元件163的输出被输入至USB控制器123即可。
上述各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构成为USB接口的连接器142、和构成为传统接口(legacy interface)的连接器14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设有多个传统接口,也可以作为带检测功能接口设有IEEE1394接口等,接口的总数和种类没有限定。
另外,连接器24、142,也可以设置于主机板21、120.
此外,可应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可控制对记录介质的记录速度的打印机即可,例如对点冲击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热升华型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也可应用,还可应用于组装于其他装置的打印机,其应用对象没有限定。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作为电子设备对打印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具有一个通信控制器、和可连接外部主计算机的多个接口的电子设备都可应用。具体而言,可应用于硬盘装置和光盘记录装置等。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具备:主体基板;
接口基板,能拆装地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
第1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
第2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
选择部,其选择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第2接口的任意一个接口;以及
通信部,经由所述选择部所选择的所述接口在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收发信息,
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预先被指定的接口,或者优先选择先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信号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任意一个接口的开关、或者存储指定任意一个接口的信息的存储部,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接通时、或者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复位命令或复位信号时,取得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指定信息,选择由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规定命令时,该规定命令包含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任意一个接口的信息,
所述选择部选择由所述规定命令的所述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在由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所述第1接口时,在所述接口基板没有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3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被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第2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
所述第1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和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
所述接口基板具备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判别并分离经由所述第1接口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和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
所述分离部将分离出来的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所述控制信息经由所述第3接口输出至所述被控制装置,将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输出至所述主体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经由所述第2接口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由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分离部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被所述选择部选择之后,输入至共同的所述通信部。
7.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能与外部装置连接,具备:主体基板;接口基板,可拆装地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第1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以及第2接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基板侧,能与所述外部装置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选择所述接口基板的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主体基板的所述第2接口之中预先被指定的接口的步骤、或者优先选择先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信号的接口的步骤;以及
经由所选择的所述接口在与所述外部装置之间收发信息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具备: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任意一个接口的开关、或者存储指定任意一个接口的指定信息的存储部,
所述控制方法还具备: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接通时、或者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复位命令或复位信号时,取得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指定信息的步骤,
在所述选择的步骤中,选择由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规定命令的情况下,该规定命令包含指定所述第1接口和所述第2接口之中任意一个接口的信息,在所述选择的步骤中,选择由所述规定命令的所述信息预先指定的所述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开关或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指定信息预先指定所述第1接口时,所述接口基板没有与所述主体基板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选择的步骤中,选择所述第2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具备:第3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基板侧,能与被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第2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
所述第1接口构成为从所述外部装置接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和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
所述控制方法还具备:由所述接口基板判别并分离经所述第1接口从所述外部装置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信息和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信息的步骤;
将分离出来的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所述控制信息经由所述第3接口输出至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步骤;以及
将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输出至所述主体基板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经由所述第2接口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和由所述接口基板分离出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输入至共同的所述通信部。
CN201010514826.1A 2009-10-15 2010-10-15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043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8268 2009-10-15
JP2009238268A JP5446708B2 (ja) 2009-10-15 2009-10-15 プリンター
JP2010-137997 2010-06-17
JP2010137997A JP2012003525A (ja) 2010-06-17 2010-06-17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744A true CN102043744A (zh) 2011-05-04
CN102043744B CN102043744B (zh) 2014-04-02

Family

ID=4350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4826.1A Active CN102043744B (zh) 2009-10-15 2010-10-15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89798B2 (zh)
EP (2) EP2312450B1 (zh)
KR (1) KR101711654B1 (zh)
CN (1) CN102043744B (zh)
BR (1) BRPI1005612A2 (zh)
ES (1) ES2428394T3 (zh)
RU (1) RU2475825C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3390A (zh) * 2009-11-11 2011-05-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9459918A (zh) * 2017-09-06 2019-03-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096971A (zh) * 2019-04-12 2019-08-06 江西财经大学 一种模式识别器和模式识别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22367B1 (ko) * 2010-08-17 2013-01-15 홍운식 모바일 기기 사용자를 위한 개인용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그 개인용 컴퓨터 시스템의 운용방법
CN103984657B (zh) * 2013-09-26 2017-05-10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控制器、外接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635056B2 (en) * 2014-05-15 2017-04-25 Dell Products L.P. Cable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ystem
BR112017005333B1 (pt) * 2014-09-25 2021-12-14 Micro Motion, Inc. Método para ajuste de sincronização de pilha para comunicações seriais, dispositivo usb com ajuste de sincronização de pilha,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com ajuste de sincronização de pilha para comunicações seriais
KR20160041282A (ko) * 2014-10-07 2016-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2023047182A (ja) * 2021-09-24 2023-04-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949A (zh) * 2004-03-25 2005-09-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CN1858813A (zh) * 2005-04-30 2006-11-08 深圳市证通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固定电话网络通信的银行终端及其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3927A (ja) * 1989-06-29 1991-02-14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H1032691A (ja) * 1996-07-15 1998-0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ジタル複合機
JP2000353145A (ja) 1999-06-10 2000-12-1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Usb切替器
JP2001060961A (ja) * 1999-08-20 2001-03-0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Usbハブ
JP2001184296A (ja) 1999-12-27 2001-07-06 Toshiba Corp Usb通信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コンピュータ、ハブ、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における機能切換方法
US6857034B1 (en) * 2000-04-14 2005-02-15 Sigmatel, Inc.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incorporating infrared transmissions
EP1326417B1 (en) * 2001-12-28 2012-04-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interface i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thereof
RU2243689C2 (ru) * 2002-12-11 2005-01-10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онсервной и овощесуши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нсервированного компота
US7177972B2 (en) * 2004-04-27 2007-02-13 Oki Data Corporation Peripherals of computer
US20050280835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Debusschere Eric T Mouse support for a printing device
JP4630766B2 (ja) * 2005-08-26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ライマリシステムとセカンダリシステムを有するシステム
US7523243B2 (en) * 2006-04-14 2009-04-21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Multi-host USB device controller
JP4858472B2 (ja) 2008-03-26 2012-01-18 パルステ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記録装置及びホログラム再生装置
JP2010033519A (ja) 2008-07-31 2010-02-12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82582B2 (ja) 2008-12-09 2013-04-17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立方晶窒化ホウ素の合成方法および立方晶窒化ホウ素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949A (zh) * 2004-03-25 2005-09-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CN1858813A (zh) * 2005-04-30 2006-11-08 深圳市证通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固定电话网络通信的银行终端及其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YNE FISCHER: "IEEE Standard for a Common Mezzanine Card (CMC) Family", 《IEEE STD 1386-2001》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3390A (zh) * 2009-11-11 2011-05-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063390B (zh) * 2009-11-11 2014-1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9459918A (zh) * 2017-09-06 2019-03-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459918B (zh) * 2017-09-06 2023-01-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096971A (zh) * 2019-04-12 2019-08-06 江西财经大学 一种模式识别器和模式识别方法
CN110096971B (zh) * 2019-04-12 2023-03-10 江西财经大学 一种模式识别器和模式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12450B1 (en) 2013-09-11
CN102043744B (zh) 2014-04-02
EP2541429B1 (en) 2014-03-12
KR101711654B1 (ko) 2017-03-02
RU2010142177A (ru) 2012-04-20
RU2475825C2 (ru) 2013-02-20
EP2312450A1 (en) 2011-04-20
US8489798B2 (en) 2013-07-16
BRPI1005612A2 (pt) 2013-02-13
EP2541429A1 (en) 2013-01-02
ES2428394T3 (es) 2013-11-07
US20110093642A1 (en) 2011-04-21
KR20110041421A (ko) 201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3744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063390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JP327839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CN101638009B (zh)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CN10201422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H09267538A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CN101951453B (zh) 具有省电模式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09225B (zh) 控制装置、记录系统和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40248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3963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printer by using an external memory
JP5954467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03525A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80785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1295728B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EP1273532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supplement of production supplies for printing system
US20040019495A1 (en) System for setting up a point-of-sale system, a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point-of-sale system, and a data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the same
WO2006088977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nor material use
JPH1124257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H1124257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H08324074A (ja) ネットワーク対応プリンタ
JPS63188224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404736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004368A (ja) 携帯端末を用いた印刷システム
JP200309139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出力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