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9593A - 打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9593A
CN102029593A CN2010102906968A CN201010290696A CN102029593A CN 102029593 A CN102029593 A CN 102029593A CN 2010102906968 A CN2010102906968 A CN 2010102906968A CN 201010290696 A CN201010290696 A CN 201010290696A CN 102029593 A CN102029593 A CN 102029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eezing
test section
main part
squeeze
gu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06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角田信幸
石川直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9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95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工具,在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中,为了防止其不小心的打入动作而具备接触臂。以往,由于接触臂的前端部形成为圆环形并以包围打入部位的周围的状态配置,所以存在打入部位的视认性降低而难以使用的问题。在本发明中,以具备同样功能的接触臂、并提高打入部位的视认性为目的。在打入通路(21)的左右侧方配置接触臂(30、30),将其前端的检测部(31、31)配置成能够在与射出口(22)的打入轴线(J22)不同的轴线(J31、J31)上在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打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打钉机等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在以压缩空气、燃烧气体等作为动力源的打入工具中,为了防止其不小心的打入动作而进行研究。例如公知有如下技术,在射出口的周围配置被称作接触臂的检测部件的前端部(检测部),将该接触臂的前端部按压在打入材料上而未使其对射出口相对地进行击打时,使用者所进行的打入操作(例如开关杆的勾动操作)无效,无法进行打入操作。
在大多情况下,上述接触臂具备处于在供打入用具打击的打入通路(驱动件引导部)的前端的周围卷绕的状态的圆环部、从该圆环部延伸至用于进行打入操作的触发器形式的开关杆附近的动作臂部,因而该接触臂配置成能够分别沿着驱动引导部的侧方进行击打。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239731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接触臂中,由于射出口的周围是以将驱动引导部的前端围起的状态配置了圆环部的圆环双层构造,所以相应地驱动件引导部的前端部变粗而无法看清被打入材料的打入部位,结果使用者需要以不舒畅的姿势窥视打入部位,在这一点上存在该打入工具的视认性以及使用性能受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在打入时不损害打入部位视认性的接触臂的打入工具。
因此,本发明采用权利要求范围的各项所记载的结构的打入工具。
根据技术方案1的打入工具,由于接触臂的检测部是在与射出口(打入通路)不同的轴线上移动的结构,所以该检测部不是像以往那样处于卷绕在射出口的周围的状态,而是配置在向其侧方偏离的位置,因此打入部位的视认性不会被接触臂的检测部妨碍,因而使用者能够以舒适的姿势目视打入部位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打入作业。
根据技术方案2的打入工具,例如在利用左右的检测部的仅一个检测部的移动使ON操作有效的情况下、在左右的检测部双方移动到ON位置时使ON操作有效的情况下等,能够配合作业方式使接触臂区别移动状态而起作用。
根据技术方案3或4的打入工具,如果左右的一个检测部移动到ON位置,则另一个检测部也一体地移动到ON位置,因此能够进行使该打入工具相对于被打入材料倾斜放置着进行的倾斜打入。
与此相对,根据技术方案5的打入工具,左右一对检测部相互独立且能够在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移动,左右一个检测部向ON位置移动,而另一个检测部还是位于OFF位置不变,使用者的ON操作无效而不能进行打入动作。仅在左右的检测部都移动到ON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者的ON操作有效而进行打入动作。由此,能够禁止仅一个检测部向ON位置移动,而另一个检测部位于OFF位置不变的倾斜打入。在该情况下,仅在将打入工具相对于被打入材料笔直地按压而使左右双方的检测部同时移动到ON位置的状态下,使用者的ON操作才有效而进行打入动作(直角打入)。
另外,对于左右一对检测部,在采用相互独立且能够在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仅一个检测部向ON位置移动,则也能够使使用者的ON操作有效而进行倾斜打入。
根据技术方案6的打入工具,接触臂的检测部以能够在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支承在设于驱动件引导部的前端的引导圆筒内,该检测部的内周孔作为打入通路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因此该检测部的内周孔前端作为射出口发挥作用而打出打入件。由此,与以往按照包围具有射出口的驱动件引导部的外周的方式配置接触臂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射出口的视认性被该检测部妨碍。
根据技术方案7的打入工具,与检测部的主体部的连接是借助动作杆完成的,因此通过将具有圆环形状的检测部的范围(大小)设为必要最小限度,能够最小限度地构成引导筒部的轴向的范围而实现驱动件引导部周边的紧凑化并确保打入件射出口的视认性。
根据技术方案8的打入工具,由于能够利用接触臂的动作进行所谓的防空打,所以能够实现驱动件引导部和打入件钉仓周边结构的紧凑化并使该打入工具具有防空打功能。
根据技术方案9的打入工具,将检测部的范围设为必要最小限度并通过动作杆进行对该检测部的主体部的连接,且通过借助检测杆而利用检测部的动作进行防空打,因此能够实现驱动件引导部和打入件钉仓周边结构的紧凑化,并能够确保打入件射出口的视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中从箭头(II)方向观察打入工具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打入工具的(III)-(III)线剖视图。本图表示接触臂位于OFF位置的状态。
图4是图1中打入工具的(III)-(III)线剖视图。本图表示接触臂位于ON位置的状态。
图5是从主体部卸下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接触臂和可动汽缸后的作为装配零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入工具的前端部、且驱动件引导部周边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入工具的前端部、且驱动件引导部周边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主体部卸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接触臂和可动汽缸后的作为装配零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W...打入材料;n...打入件;1...打入工具;2...主体部;3...手柄部;4...打入件钉仓;4a...供给口;4b...推板;4c...限制突部;5...开关杆;6...可动汽缸;7...燃烧室阀;10...活塞;11...驱动件;12...汽缸;12a...燃烧室;13...搅拌风扇;14...风扇电机;15...储气瓶;16...火花塞;18...风扇开关;19...点火开关;20...驱动件引导部;21...打入通路;22...射出口;23...支承孔;30...接触臂(第一实施方式);31...检测部;32...动作板;33...压缩弹簧;40...接触臂(第二实施方式);41...检测部;42...动作杆;43...检测杆;44...结合环;46...动作板。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图1~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入工具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打入工具1例示了将通过可然性气体的燃烧(燃烧气体)得到的推力利用为打击力的气体燃烧式打钉机。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在用于防止该打入工具1的不小心的误动作的接触臂30方面具有特征,而打入工具1的基本结构方面与现有公知的结构同样即可,本实施方式中未作特别变更,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打入工具1具备:主体部2,其内装有通过燃料气体的推力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10;驱动件引导部20,其以从主体部2的下部向下方(打入方向前侧)延伸的状态设置;手柄部3,其以从主体部2的侧部向侧方延伸的状态设置;和打入件钉仓4,其以从手柄部3的前端架设至驱动件引导部20的状态设置。
活塞10被收容在内装于主体部2的汽缸12内。用于打击打入件n(参照图3、4)的细长板状的驱动件11,以从活塞10的下面中心向下方变长延伸的状态安装。驱动器11的下部侧进入到驱动引导部20的打入通路21内。该打入通路21沿着驱动件引导部20的大致中心的轴线J22设置。从打入件钉仓4向该打入通路21内一个一个地供给打入件n。该打入通路21的下端部成为供打入件n打出的射出口22。因而,上述轴线J22成为射出口22的打入轴线。打入件n被在图1中朝下移动(向下运动)的驱动件11打击而从射出口22射出,直接打入打入材料W。
在主体部2的上部,汽缸12的上室成为燃烧室12a。该燃烧室12a通过燃烧室阀7上下变位而进行开闭。在该燃烧室12a内配置有用于搅拌被供给的可然性气体和空气的搅拌风扇13。该搅拌风扇13通过风扇电动机14进行旋转。风扇电机14在风扇开关18为ON时启动。可然性气体被从盒安装式的储气瓶15每次以一定量进行供给。此外,在燃烧室12a配置有火花塞16。在通过燃烧室阀7关闭了该燃烧室12a的状态下,如果用指尖勾动操作在手柄部3的基部配置的扳机形式的开关杆5,则点火开关19接通,从火花塞16产生火花。由于该火花塞16的火花而使可然性气体瞬间燃烧,活塞10借助由此产生的推力向打入方向前侧(图1中朝下)移动。由于活塞10的向下移动,打入件n被驱动件11的下端打击而从射出口22打出。
为了进行该打入动作,需要进行接触臂30的ON操作。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沿着打入通路21左右对称地配置两根接触臂30、3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细径的棒材作为原材料来制作接触臂30、30。
在驱动件引导部20上,沿着中央的打入通路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承孔23、23。两支承孔23、23相互平行地沿着打入通路21平行地设置。接触臂30以能够上下移动的状态分别支承于两支承孔23、23。如图3~图5所示,两接触臂30、30分别在其长度方向大致中途弯曲,比该弯曲部更靠下侧的直线部分插通到支承孔23内。该直线部分的下端部成为检测部31,从射出口22的左右两侧向打入方向前侧突出。因此,两检测部31、31被支承为能够在与射出口22的打入轴线J22不同的轴线J31、J31上移动,并且被支承为在相对于射出口22左右偏离了的位置上能够在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移动。
两接触臂30、30的上侧的弯曲成L字形的部分,进入到主体部2的壳体2a内。在两接触臂30的上端部,分别结合有动作板32、32。两动作板32、32的上端部弯曲成L字形。该L字形的弯曲部32a与可动汽缸6的卡合部6a连接。可动汽缸6被支承为能够在汽缸12的外周侧上下变位。在可动汽缸6的上部连接有燃烧室阀7。当可动汽缸6上下移动时,燃烧室阀7与该可动汽缸6一体地上下变位而对燃烧室12a进行开闭。
两接触臂30、30和可动汽缸6在上下方向一体地变位,而且两接触臂30、30一体地上下变位。在两弯曲部32a、32a与设置于汽缸12的外周的凸缘部12a之间分别夹入安装有压缩弹簧33。利用这两个压缩弹簧33、33对可动汽缸6和两接触臂30、30向下侧施力。
此外,通过利用两压缩弹簧33、33对两接触臂30、30向下侧施力,两检测部31、31分别从支承孔23突出,被向比射出口22更靠前侧突出的OFF位置侧施力。图3表示两检测部31、31位于OFF位置的状态,图4表示两检测部31、31克服压缩弹簧33、33的作用力而位于收纳在支承孔23、23内的ON位置的状态。
在主体部2的打入动作之前,如果将接触臂30的检测部31、31向打入对象物W按压而使其相对地向上移动,则可动汽缸6和燃烧室阀7与该检测部31、31一体地向上移动而气密地关闭燃烧室12a,之后通过开关杆5的勾动操作进行打入动作。
在未将两接触臂30、30的检测部31、31向被打入材料W按压而使其向上移动的状态下,由于无法关闭燃烧室12a,所以开关杆5的勾动操作无效,不能进行打入动作。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用于使开关杆5的勾动操作有效的接触臂30的检测部31,不是如以往那样处于卷绕在射出口22的周围的状态,而是配置成能够在向该射出口22的左右侧方偏离的不同的轴线J31上的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移动。因此,与以往相比,该检测部31、31对被打入材料W的打入部位的视认性造成妨碍的情况减少,因此使用者能够以舒适的姿势目视打入部位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打入作业。
此外,由于一对接触臂30、30是与可动汽缸6连接而一体地上下移动的结构,所以如果左右的一个检测部31向ON位置移动则另一个检测部31也一体地向ON位置移动。因此,能够进行使该打入工具1相对于被打入材料W倾斜地放置着而进行的倾斜打入。
进而,不是现有的将圆环形的检测部以包围射出口的周围的状态配置的圆环双层构造,而是在向射出口的侧方偏离的位置配置例如细径棒形的检测部的结构,因此能够使位于驱动件引导部的前端部的该射出口附近的粗细变细,由此例如能够有效地对墙底材料(C形管槽材料)的底面等的狭小部位进行打入作业。
能够对以上例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例如,例示了如下结构,如果使左右的检测部31、31一体化并仅将其一个检测部31向被打入材料W按压而使其向ON位置移动,则另一个检测部31也一体地向ON位置移动而使开关杆5的勾动操作有效,结果能够进行倾斜打入,但也能够将该左右的检测部31、31作成可相互独立地移动的结构。例如,在不是气体燃烧式的打入工具而是压缩空气驱动式的打入工具中,当相互独立移动的一对接触臂同时向ON位置移动时,开关杆的勾动操作相对于扳机阀有效而进行打入动作,由此能够构成为禁止仅一个接触臂向ON位置移动操作的倾斜打入。
此外,例示了左右的接触臂30、30在其后端侧经由可动汽缸6相互结合的结构,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或取而代之而作成将两接触臂在其前端侧(检测部侧)相互结合并一体地移动的结构。例如,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左右的检测部31、31的前端部之间安装有一个圆环形的环形板,两检测部31、31一体地移动。在该结构中,在两检测部31、31位于OFF位置的状态下,由于能够经由环形板的内周侧容易地目视打入部位,所以与以往包围打入部位的周围的圆筒形的检测部相比,能够确保更高的视认性。
进而,虽然以相对于射出口22配置左右一对检测部31、31的结构进行了例示,但也可以采用仅在左右单侧配置检测部的结构。
此外,作为打入工具,例示了气体燃烧式的打入工具,但同样也能够适用于以压缩空气作为驱动源的打入工具。
接着,在图6~图8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接触臂40。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接触臂40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设置于气体燃烧式的打钉机(打入工具1)。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同样的部件或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图示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臂40的检测部4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臂40,具备圆筒形状的检测部41。在驱动件引导部20的前端设置有内径比打入通路21大的引导筒部20a。检测部41沿着打入方向能够进退地支承在该引导筒部20a的内周侧。检测部41相对于该引导筒部20a向打入方向前侧突出的位置是该检测部41的OFF位置,不突出的位置成为该检测部41的ON位置。图6和图7表示检测部41的OFF位置。检测部41的内周孔41a作为打入通路的前端侧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41的内周孔41a的前端作为射出口发挥作用。
在检测部41的左右两侧部结合有动作杆42和检测杆43。动作杆42和检测杆43分别沿着打入通路21向上方延伸。如图所示,与检测杆43相比动作杆42向上方较长地延伸。检测部41经由向上方较长地延伸的动作杆42与主体部2侧的可动汽缸6连接。动作杆42的上端部与圆环形状的结合环44结合。在该结合环44的内周侧插通驱动件11。
两个中间杆45、45从该结合环44的左右两侧部相互对称地向上方L字形延伸。两中间杆45、45的上端部,分别与动作板46的下端部结合。该左右的动作板46、46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板32、32,各自的上端L字形弯曲部46a与可动汽缸6的左右两侧部连接。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接触臂40与可动汽缸6一体地上下移动。如果可动汽缸6上下移动,则燃烧室阀7与其一体地上下变位而对燃烧室12a进行开闭。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两动作板46、46与汽缸12之间分别设置有压缩弹簧33、33。利用该压缩弹簧33、33对可动汽缸6和接触臂40向打入方向前侧(图中下侧)施力,因而,接触臂40被向其OFF位置侧施力。
另一个短的检测杆43,具有使其上端部位于打入件钉仓4的供给口4a附近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检测杆43具有所谓的防空打功能。以从驱动件引导部20向侧方突出的状态设置的钉仓4具备推板4b,该推板4b用于将装填的打入件n~n推向打入通路21侧。虽然省略图示,但该推板4b被螺旋弹簧等施力单元向打入件供给侧(在图7中为左方向)施力。装填的多根打入件n~n被该推板4b推向打入通路21侧,向该打入通路21内一个一个地供给打入件n。
在该推板4b上设置有限制突部4c。当钉仓4内的打入件n用完时,推板4b进入打入通路21内,该限制突部4c进入检测杆43的打入方向后侧,结果,检测杆43向上方的变位被该限制突部4c限制。由于检测杆43向上方的变位被限制,所以与该检测杆43一体结合的检测部41以及接触臂40向ON位置侧的压入操作被限制。在接触臂40向ON位置侧的压入操作被限制的状态下,由于可动汽缸6和燃烧室阀7不向上移动,所以燃烧室12a没有被关闭,因而使用者的ON操作无效,而不能进行在主体部2的打入动作,因此能够防止所谓的空打。
在向打入通路21内供给一根打入件n的状态下,由于推板4b的限制突部4c没有到达检测杆43的上侧,所以是容许该检测杆43向上方变位的状态,因而,通过接触臂40向ON位置侧的压入操作而关闭燃烧室12a,通过使用者的ON操作进行打入动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接触臂40的检测部41不配置在设于驱动件引导部20的前端的引导筒部20a的外周侧而配置在内周侧,因此不会妨碍该驱动件引导部20的前端部的视认性。
此外,由于是检测部41及其外周侧的引导筒部20a的圆环双层构造,所以能够使该检测部41的内周孔41a作为打入通路21发挥作用,并且能够将该内周孔41a的端部作为供打入件n打出的实际的射出口发挥作用,因此在这一点上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射出口的视认性。
进而,在对接触臂40的检测部41进行支撑的动作杆42和检测杆43之中,能够使一个检测杆43具有用于防空打的功能,因此能够实现该防空打机构以及接触臂40的结构的紧凑化,并且能够提高其附加价值。
也能够对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例如,例示了在检测部41的左右侧部的一个侧部设置动作杆42,在另一个侧部设置检测杆43,通过利用推板4b的限制突部4c限制另一个检测杆43的向上移动来防空打的结构,但也可以在检测部41的左右两端侧部左右对称地设置动作杆42、42,将两动作杆42、42分别与动作板46结合而省略例示的结合环44并使该检测部41与主体部2连接,并且省略检测杆43,对于防空打而言使用其他的机构(不直接利用接触臂40的动作的防空打机构)。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检测部41的左右两侧部,分别相互左右对称地设置动作杆42,在此基础上在该检测部41的侧部设置检测杆43来进行防空打。
进而,在图2中,例示了将引导筒部20a的外径尺寸形成得比驱动件引导部20的其他部位大的结构,但并不是一定要形成为大径,也能够采用形成为与其他部位相同的粗细,并且将该引导筒部20a的内径尺寸形成为大径以能够收容检测部41的结构。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对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接触臂40,也并不限定于气体燃烧式的打入工具1,能够适用于压缩空气驱动式的打入工具。

Claims (9)

1.一种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部,其通过使用者的ON操作进行打入动作;
驱动件引导部,其对通过该主体部的打入动作而向打入方向前侧移动的打入件打击用的驱动件进行引导;和
接触臂,其用于检测所述使用者的ON操作是有效还是无效,
该接触臂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支承为能够在向比所述驱动件引导部前端的射出口更靠打入方向前侧突出的OFF位置、和不突出的ON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检测部位于所述OFF位置时,所述使用者的ON操作无效而不能进行所述主体部的打入动作,
所述检测部被支承为能够在与所述射出口不同的轴线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相对于所述射出口左右设置一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的检测部在打入方向后端部相互结合而一体地在所述ON位置和所述OFF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的检测部在打入方向前端部相互结合而一体地在所述ON位置和所述OFF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左右独立且设置为能够在所述ON位置和所述OFF位置之间移动,当该两检测部移动到所述ON位置时ON操作有效,当一个检测部位于OFF位置时ON操作无效。
6.一种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部,其通过使用者的ON操作进行打入动作;
驱动件引导部,其具备打入通路,用于对通过该主体部的打入动作而向打入方向前侧移动的打入件打击用的驱动件进行引导;和
接触臂,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检测使用者的ON操作是有效还是无效,在为有效的情况下容许所述主体部的打入动作,
该接触臂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支承为能够在比所述驱动件引导部前端更向打入方向前侧突出的OFF位置、和不突出的ON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检测部位于所述OFF位置时,所述使用者的ON操作无效,不能进行所述主体部的打入动作,
在所述驱动件引导部的前端设置内径比所述打入通路大的引导筒部,所述检测部以能够在所述OFF位置和所述ON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该引导筒部的内周侧,该检测部的内周孔作为所述打入通路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部的左右两侧部的至少一个侧部结合有动作杆,所述检测部经由该动作杆与所述主体部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引导部具备打入件钉仓,所述打入件钉仓收容多根打入件并将所述多根打入件一个一个地供给到所述打入通路内,
该检测部具有防空打用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仅在从该打入件钉仓向所述打入通路内供给打入件的状态下容许所述检测部向所述ON位置的移动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引导部具备打入件钉仓,所述打入件钉仓收容多根打入件并将所述多根打入件一个一个地供给到所述打入通路内,
在所述检测部的左右两侧部的一个侧部结合有动作杆,在另一个侧部结合有检测杆,所述检测部经由所述动作杆与所述主体部侧连接,并且具有仅在从该打入件钉仓向所述打入通路内供给打入件的状态下容许所述检测杆的移动并容许所述检测部向所述ON位置的移动操作的防空打功能。
CN2010102906968A 2009-09-25 2010-09-20 打入工具 Pending CN1020295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0313 2009-09-25
JP2009-220313 2009-09-25
JP2009-297466 2009-12-28
JP2009297466A JP2011088269A (ja) 2009-09-25 2009-12-28 打ち込み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9593A true CN102029593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416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06968A Pending CN102029593A (zh) 2009-09-25 2010-09-20 打入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77078B2 (zh)
EP (1) EP2301718B1 (zh)
JP (1) JP2011088269A (zh)
CN (1) CN10202959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00025A1 (de) * 2006-01-25 2007-07-26 Hilti Ag Setzgerät
US8336748B2 (en) * 2009-09-15 2012-12-25 Robert Bosch Gmbh Fastener driver with driver assembly blocking member
US8631986B2 (en) * 2009-12-04 2014-01-21 Robert Bosch Gmbh Fastener driver with an operating switch
US9492915B2 (en) 2011-08-31 2016-11-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High efficiency engine for combustion nailer
JP2013111719A (ja) * 2011-11-30 2013-06-10 Makita Corp 打込み工具
US11325235B2 (en) 2016-06-28 2022-05-10 Black & Decker, Inc. Push-on support member for fastening tools
US11267114B2 (en) 2016-06-29 2022-03-08 Black & Decker, Inc. Single-motion magazine retention for fastening tools
US11279013B2 (en) 2016-06-30 2022-03-22 Black & Decker, Inc. Driver rebound plate for a fastening tool
US10987790B2 (en) 2016-06-30 2021-04-27 Black & Decker Inc. Cordless concrete nailer with improved power take-off mechanism
US11400572B2 (en) 2016-06-30 2022-08-02 Black & Decker, Inc. Dry-fire bypass for a fastening tool
FR3054156B1 (fr) * 2016-07-25 2018-07-13 Airbus Operations Effecteur comprenant une surface de contact avec une interface en materiau ductile
US10926385B2 (en) 2017-02-24 2021-02-23 Black & Decker, Inc. Contact trip having magnetic filter
EP3600779A2 (de) * 2017-05-03 2020-02-05 Signode Industrial Group LLC Elektrisch angetriebene heftvorrichtung
JP6938256B2 (ja) * 2017-07-19 2021-09-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US11352262B2 (en) 2017-12-18 2022-06-07 Praxair Technology, Inc. Methods for automatic filling, charging and dispensing carbon dioxide snow block
US11090794B2 (en) 2018-01-22 2021-08-17 Black & Decker Inc. Cable staple tool assembly with a self-adjusting cable guide
US11130221B2 (en) 2019-01-31 2021-09-2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0812A (en) * 1954-12-22 1957-02-12 Remington Arms Co Inc Multiple work feeler safety control
US3762620A (en) * 1972-05-15 1973-10-02 Fastener Corp Safety assembly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H04101784A (ja) * 1990-08-10 1992-04-03 Hitachi Koki Co Ltd ガス燃焼式釘打機
CN1494989A (zh) * 2002-08-09 2004-05-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以燃气为动力的射钉枪
CN1689762A (zh) * 2004-04-19 2005-11-0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燃烧式动力工具
CN1816424A (zh) * 2003-07-04 2006-08-09 美克司公司 动力驱动打钉机
CN1929957A (zh) * 2004-03-12 2007-03-14 美克司株式会社 燃烧气体式打钉机
CN101020307A (zh) * 2007-03-28 2007-08-22 浙江工业大学 具有防空打功能的射钉枪
CN101175609A (zh) * 2005-05-10 2008-05-07 美克司株式会社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CN101193729A (zh) * 2005-06-08 2008-06-04 美克司株式会社 打入工具
WO2008069215A1 (ja) * 2006-12-05 2008-06-12 Max Co., Ltd.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JP2008255813A (ja) * 2007-04-02 2008-10-23 Max Co Ltd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WO2009096395A1 (ja) * 2008-01-31 2009-08-06 Max Co., Ltd. 釘打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8782Y2 (ja) * 1978-12-19 1984-08-1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止金打込機の安全装置
US4403722A (en) * 1981-01-22 1983-09-13 Signode Corporation Combustion gas powered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5685473A (en) * 1996-06-07 1997-11-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astener-driving tool having adjustable controlling mechanism
JP3620346B2 (ja) * 1999-05-27 2005-02-1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テープル打ち機のドライバガイドプレート
EP1642648A1 (de) 2004-09-30 2006-04-05 Roche Diagnostic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Temperatur einer Flüssigkeit
JP4650431B2 (ja) * 2007-01-19 2011-03-1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燃焼式打込工具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0812A (en) * 1954-12-22 1957-02-12 Remington Arms Co Inc Multiple work feeler safety control
US3762620A (en) * 1972-05-15 1973-10-02 Fastener Corp Safety assembly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H04101784A (ja) * 1990-08-10 1992-04-03 Hitachi Koki Co Ltd ガス燃焼式釘打機
CN1494989A (zh) * 2002-08-09 2004-05-1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以燃气为动力的射钉枪
CN1816424A (zh) * 2003-07-04 2006-08-09 美克司公司 动力驱动打钉机
CN1929957A (zh) * 2004-03-12 2007-03-14 美克司株式会社 燃烧气体式打钉机
CN1689762A (zh) * 2004-04-19 2005-11-0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燃烧式动力工具
CN101175609A (zh) * 2005-05-10 2008-05-07 美克司株式会社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CN101193729A (zh) * 2005-06-08 2008-06-04 美克司株式会社 打入工具
WO2008069215A1 (ja) * 2006-12-05 2008-06-12 Max Co., Ltd.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CN101020307A (zh) * 2007-03-28 2007-08-22 浙江工业大学 具有防空打功能的射钉枪
JP2008255813A (ja) * 2007-04-02 2008-10-23 Max Co Ltd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WO2009096395A1 (ja) * 2008-01-31 2009-08-06 Max Co., Ltd. 釘打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77078B2 (en) 2014-07-15
JP2011088269A (ja) 2011-05-06
US20110073630A1 (en) 2011-03-31
EP2301718A3 (en) 2013-03-06
EP2301718A2 (en) 2011-03-30
EP2301718B1 (en)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9593A (zh) 打入工具
CN101511547B (zh)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TWI389775B (zh) Nailing machine
TW201209369A (en) Magazine device of pneumatic toy gun
TWI341771B (zh)
CN102398250B (zh)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CN101180160A (zh)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JP2009083091A (ja) 打込機
JP5003344B2 (ja)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JP2008149404A (ja) 打込機
TW200948555A (en) Nail driver
JP5003259B2 (ja)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JP2008213109A (ja) 打ち込み機
US8893670B2 (en) Gas combustion type driving tool
JP6599011B2 (ja) 燃焼力駆動打ち込み装置、及び、そのような打ち込み装置の作動方法
JP2010280040A (ja) 打ち込み工具
JP5110251B2 (ja)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JP2008173723A (ja) 燃焼式打込工具
JP5645071B2 (ja) 打込機
JP2019025577A (ja) 打込み工具
JP5259498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JP4052251B2 (ja) 釘打機の起動装置
JP2010194644A (ja) 打ち込み工具
JP2005205523A (ja) 釘打機の起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