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5870B - 识别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识别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5870B
CN102025870B CN201010283781.1A CN201010283781A CN102025870B CN 102025870 B CN102025870 B CN 102025870B CN 201010283781 A CN201010283781 A CN 201010283781A CN 102025870 B CN102025870 B CN 102025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event
transmission source
mfp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37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5870A (zh
Inventor
竹尾明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25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5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5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5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17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only involving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e.g. SMTP, WAP or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by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 H04L63/1416Event detection, e.g. attack signatur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识别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正确地识别发送了事件通知的图像处理设备。例如PC等的信息处理设备将在MFP中发生事件时请求MFP发送事件通知的事件通知请求包发送至例如MFP等的图像处理设备,从响应于事件通知请求而自MFP发送来的应答包中获取发送源地址,并登记所获取的地址。当从任意MFP接收到事件通知包时,PC从事件通知包获取发送源地址,并将所获取的地址与所登记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所获取的地址与所登记的地址的其中之一一致,则判断为已发送了事件通知包的MFP是所登记的MFP的其中之一。

Description

识别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处理从图像处理设备接收到的包来管理图像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设备,并涉及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办公环境中,通常通过运行在网络连接信息处理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软件来管理和控制图像处理设备或其它网络连接装置。
为了通过信息处理设备管理网络连接装置和运行在网络连接装置上的作业,已经提出了用于预先将识别ID分配给多个装置并利用从这些装置发送至信息处理设备的事件通知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7-317087号公报)。还已知基于作为网络节点识别用的信息的网络连接装置的IP地址来识别网络连接装置。
随着网络连接装置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作为传统使用版本的因特网协议的)IPv4产生了IP地址耗尽的问题以及其它问题,并且广泛地使用IPv6来消除这些问题。
由于IPv6允许一个网络接口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评论请求(RFC:RequestforComments)3484中定义被称为最长匹配(longestmatch)的地址选择规则。该最长匹配规则用来从发送源IP地址中选择具有最长前缀长度的地址。
然而,为了基于IPv6地址识别网络连接装置,应用程序软件需要预先获知这些装置的IP地址。如果所接收到的包的发送源的IP地址是未知的,则信息处理设备不能判断已从哪个装置发送了该包,因此不能正确地处理该包。
如在日本特开2007-3170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为了识别装置,除了IP地址以外,还可以提供这些装置的识别ID。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从这些装置发送至信息处理设备的包必须均包含相应的识别ID,因此带来了如下问题:现存装置和现存包结构在没有更改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并且必须更改这些装置处的处理以及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正确地识别具有多个地址且发送了事件通知的图像处理设备来进行适当的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并且提供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能够经由网络与图像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请求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向所述信息处理设备通知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事件发生的第一数据;登记单元,用于登记响应于由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而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数据的发送源地址;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将由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来的用以通知事件发生的第三数据的发送源地址与登记在所述登记单元中的发送源地址进行比较;以及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表示所述第三数据的发送源地址与登记在所述登记单元中的发送源地址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对由所述第三数据通知的事件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送步骤,用于发送请求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向所述信息处理设备通知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事件发生的第一数据;登记步骤,用于登记响应于所述发送步骤中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而发送来的第二数据的发送源地址;比较步骤,用于将由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来的用以通知事件发生的第三数据的发送源地址与所述登记步骤中所登记的发送源地址进行比较;以及处理步骤,用于在所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表示所述第三数据的发送源地址与所述登记步骤中所登记的发送源地址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对由所述第三数据通知的事件的处理。
利用本发明,即使事件通知请求的发送目的地地址与事件通知的发送源地址不同,该信息处理设备也能够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图像处理设备与发送了事件通知的图像处理设备相关联。当从具有多个地址的图像处理设备通知了(图像处理设备的状态或作业状态等)事件的发生时,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正确地识别发送了事件通知的图像处理设备,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PC)的网络系统的典型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PC的典型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构成网络系统的MFP的典型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从PC其中之一发送至MFP其中之一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响应于事件通知请求而从MFP发送至PC的应答包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从MFP发送至PC的事件通知包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保持在PC中的MFP管理表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保持在MFP中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的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由PC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登记至MFP管理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PC基于从MFP接收到的事件通知包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由MFP进行的用以响应于从PC发送的事件通知请求而发送应答包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由MFP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发送至PC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保持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C中的MFP管理表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出由PC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各MFP的地址登记至MFP管理表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C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各MFP的地址登记至MFP管理表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网络系统的示例结构。
如图1所示,网络系统包括为了通信而经由网络相互连接的图像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MFP(多功能外围设备)101、102实现图像处理设备,通过PC(个人计算机)103、104实现信息处理设备,并且通过LAN110实现网络。
MFP101、102各自包括图像读取单元(扫描器引擎)和图像形成单元(打印机引擎),并且均具有图像读取功能和图像形成功能。MFP101、102进行扫描以通过扫描器引擎读取来自原稿的图像,将所读取的图像复制到记录薄片,将所读取的图像发送至LAN110,并进行打印以通过打印机引擎将经由LAN110接收到的图像形成在记录薄片上。在本实施例中,假定MFP101具有2001:db8:aaaa::a/64和2001:db8:bbbb::b/64两个IPv6地址,并且MFP102也具有两个IPv6地址。
PC103、104经由LAN110连接至MFP101、102,并且能够对MFP的状态和正在MFP中处理的作业(扫描、打印或复制等)进行管理。在本实施例中,假定PC103具有2001:db8:abcd::e/64和2001:db8:cccc::c/64两个IPv6地址,并且PC104也具有两个IPv6地址。
图2以框图示出PC103、104的示例硬件结构。
如图2所示,PC103、104各自包括连接至系统总线210的CPU201、RAM202、LCD(液晶显示器)203、输入单元204、ROM205、盘206以及网络I/F(接口)207。
CPU201控制PC的各部件,经由网络I/F207和LAN110与连接至CPU201的MFP进行通信,使LCD203向用户显示消息,并经由输入单元204接受用户的输入。基于控制程序(控制代码),CPU201进行将在稍后参考图9、10、14和15的流程图所述的处理。
CPU201使用RAM202作为工作区和临时存储区。将要由PC处理的数据和PC的控制程序存储在ROM205或盘206中。根据需要将控制程序读取至RAM202,并由CPU201来执行。通过硬盘等实现盘206。
LCD203在CPU201的控制下呈现各种显示。用户使用输入单元204将各种数据或指示输入至PC。网络I/F207提供PC和MFP之间的通信用的接口。通过例如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I/F、USB标准兼容串行I/F、IEEE1394标准兼容串行I/F、或者蓝牙或其它无线通信网络I/F来实现网络I/F207。
在本实施例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PC的CPU201经由系统总线210接收来自输入单元204的用户输入,并经由系统总线210控制PC的各部件(包括从RAM202到网络I/F207),以执行各种处理。
图3以框图示出MFP101、102的示例硬件结构。
如图3所示,MFP101、102各自包括连接至系统总线310的CPU301、RAM302、LCD303、输入单元304、ROM305、扫描器引擎306、打印机引擎307、盘308以及网络接口(I/F)309。
CPU301控制MFP的各部件,经由网络I/F309和LAN110与连接至MFP的PC进行通信,使LCD303向用户显示消息,并经由输入单元304接受用户的输入。基于控制程序,CPU301执行将在稍后参考图11和12的流程图所述的处理。
CPU301使用RAM302作为工作区和临时存储区。将MFP的控制程序存储在ROM305或盘308中,并根据需要将该控制程序读取至RAM302,并由CPU301来执行。将表示要由MFP处理的作业的功能和状态的属性信息、要打印输出的作业数据以及在外部接收并存储的作业数据等存储在ROM305或盘308中。通过例如硬盘实现盘308。
LCD303在CPU301的控制下呈现各种显示。用户使用输入单元304将各种数据或指示输入至MFP。扫描器引擎306进行扫描以读取来自原稿的图像。打印机引擎307进行复制以将原稿图像复制到记录薄片,并进行打印以将外部接收到的图像形成在记录薄片上。网络I/F309提供MFP和PC之间的通信用的接口。通过例如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I/F、USB标准兼容串行I/F、IEEE1394标准兼容串行I/F、或者蓝牙或其它无线通信网络I/F来实现网络I/F309。
MFP能够通过使用扫描器引擎306进行扫描作业以读取纸件原稿并创建图像数据,通过使用打印机引擎307进行打印作业以输出外部接收到的数据,并且通过使用扫描器引擎306和打印机引擎307进行复制作业以复制纸件原稿。
在本实施例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MFP的CPU301经由系统总线310接收来自输入单元304的用户输入,并经由系统总线310控制MFP的各部件(包括从RAM302到网络I/F309),以执行各种处理。
下面是与本实施例的PC和MFP中的各种处理以及涉及PC和MFP之间的相互通信的现象有关的术语的定义。术语“作业”是指由各MFP进行的诸如打印(印刷、复制)、扫描、传真发送、传真接收、文档存储以及文档发送等的处理。术语“作业状态变化通知”是指(等待要执行作业或正在执行作业或已经处理了作业的)作业状态的变化的通知。
术语“事件”是指发生在任意一个MFP中并且包括任意一个MFP中处理的作业(扫描作业、复制作业、打印作业等)的状态变化的现象。术语“事件通知”是指事件的发生及内容的通知,其中在事件发生于任意一个MFP时,将该通知从该MFP发送至预先登记的通知目的地PC。术语“事件通知请求”是指如下请求:在事件发生于各MFP时,该MFP将根据该请求将事件通知发送至PC。
接着,参考图4,将给出对由PC103生成的并从PC103发送至MFP101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结构的说明。可以将类似的事件通知请求包从PC103发送至MFP102以及从PC104发送至MFP101、102。
图4示出事件通知请求包的结构。应该注意,图4所示的包结构是一个示例。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时,包内容、识别符、存储顺序以及其它细节并非限制性的。
如图4所示,事件通知请求包包括应用层数据410和传输层数据420。应用层数据410包括报头(Header)部401和块编号(BlockNo)部402、操作代码(OperationCode)部403、大小(Size)部404以及参数(Parameter)部405。参数部405包括IP部411、端口(Port)部412以及事件ID(EventID)部413。传输层数据420包括报头部421、发送源地址部422以及发送目的地地址部423。
报头部401存储适合于应用协议并且不依赖于存储在操作代码部403中的代码的信息(包括协议识别符、协议版本以及应答请求标志)。当从PC103接收到事件通知请求包时,MFP101能够通过参考存储在报头部401中的信息判断协议是否是可处理的。
块编号部402存储表示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发送源的块编号值(是由PC103分配的任意值)。将与存储在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块编号部402中的块编号值相对应的块编号值存储在响应于事件通知请求包而发送回的应答包中。换句话说,使事件通知请求包和与其相关联的应答包彼此相对应。
操作代码部403存储识别应用协议的操作类型的代码(例如,表示事件通知请求的“SubscribeEvent(预订事件)”代码)。参数部405存储与存储在操作代码部403中的代码相对应的参数。由于存储在参数部405中的参数是长度可变的,因此大小部404存储表示存储在参数部405中的参数的大小的信息。
参数部405的IP部411存储事件发生于任意一个MFP时的事件通知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即,接收事件通知包的PC103的IP地址(在图4的情况下为2001:db8:abcd::e/64))。端口部412存储用于在IP部411中所存储的IP地址处接收事件通知包的端口编号(在图4的情况下为端口90050)。如果在一个端口接收来自MFP101、102的事件通知包,则端口编号为固定值。事件ID部413存储表示要请求事件通知的事件的识别符。在图4中,存储在事件ID部413中的“JobStateChanged(作业状态已改变)”识别符表示作业状态变化事件。
传输层数据420的报头部421存储传输层的报头信息。发送源地址部422存储发送源PC103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发送目的地地址部423存储发送目的地MFP101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
接着,参考图5,将给出对响应于图4中的事件通知请求包而从MFP101发送(送回)至PC103的应答包的结构的说明。可以将类似的应答包从MFP102发送至PC103以及从MFP101、102发送至PC104。
图5示出从MFP101发送至PC103的应答包的结构。应该注意,图5所示的应答包的结构是一个示例。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时,应答包内容、识别符、存储顺序以及其它细节并非限制性的。
如图5所示,应答包包括应用层数据510和传输层数据520。应用层数据510包括报头部501、块编号部502、操作代码部503、大小部504以及状态代码(StatusCode)部505。传输层数据520包括报头部521、发送源地址部522以及发送目的地地址部523。
报头部501存储适合于应用协议并且不依赖于存储在操作代码部503中的代码的信息(包括协议识别符、协议版本以及应答请求标志)。当从MFP101接收到应答包时,PC103能够通过参考存储在报头部501中的信息判断协议是否是可处理的。
块编号部502存储使事件通知请求包与关联于该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应答包相对应的块编号值。作为块编号值,存储与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块编号部402中所存储的块编号值相对应的序列号或其它值。
基于从MFP101发送回的应答包的块编号部502中的块编号值以及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块编号部402中的块编号值,PC103能够识别应答包对哪个事件通知请求包进行了应答。
操作代码部503存储识别应用协议的操作类型的代码。存储在操作代码部503中的代码与对应于应答包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操作代码部403中的代码相同。状态代码部505存储与操作代码部503中的代码相对应的信息。在图5中,存储在状态代码部505中的信息是表示对“SubscribeEvent(预订事件)”代码的处理结果的状态代码(如果已经正常完成了处理,则结果为“OK”)。大小部504存储表示存储在状态代码部505中的参数的大小的信息。
传输层数据520被同样地配置为图4所示的传输层数据420。发送源地址部522存储MFP101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例如,2001:db8:aaaa::a/64和20001)。发送目的地地址部523存储PC103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例如,2001:db8:abcd::e/64和10001)。
根据与存储在发送目的地地址部523中的IP地址的最长匹配,从MFP101的IP地址中选择要存储在发送源地址部522中的IP地址。例如,将MFP101的两个IP地址2001:db8:aaaa::a/64和2001:db8:bbbb::b/64各自与存储在图5的发送目的地地址部523中的IP地址2001:db8:abcd::e/64进行比较,由此选择出地址2001:db8:aaaa::a/64。
接着,参考图6,将给出对由MFP101生成然后发送至PC103的事件通知包的结构的说明。可以将类似的事件通知包从MFP102发送至PC103以及从MFP101、102发送至PC104。
图6示出事件通知包的结构。应该注意,图6所示的事件通知包的结构是一个示例。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时,事件通知包内容、识别符、存储顺序以及其它细节并非限制性的。
如图6所示,事件通知包包括应用层数据610和传输层数据620。应用层数据610包括报头部601、操作代码部602、大小部603以及参数部604。参数部604包括事件ID部611、作业ID(JobID)部612、作业状态(JobState)部613以及原因(Reason)部614。传输层数据620包括报头部621、发送源地址部622以及发送目的地地址部623。
报头部601存储适合于应用协议并且不依赖于存储在操作代码部602中的代码的信息(包括协议识别符和协议版本)。当从MFP101接收到事件通知包时,PC103能够通过参考存储在报头部601中的信息判断协议是否是可处理的。
操作代码部602存储识别应用协议的操作类型的代码(例如,表示从MFP101发送至PC103的事件通知的“Notify(通知)”代码)。大小部603存储表示存储在参数部604中的参数(事件通知内容)的大小的信息。
参数部604的事件ID部611存储表示从MFP101通知给PC103的事件的识别符。图6中的“JobStateChanged(作业状态已改变)”识别符表示作业状态变化事件。作业ID部612存储表示要进行事件通知的作业的识别符。PC103接收来自MFP101的事件通知,处理该事件通知,并指定例如1001的值作为作业识别符,从而能够参考并操作已进行了事件通知的作业。
作业状态部613存储表示作业状态的识别符。图6中的“OperatorCall(操作者呼叫)”识别符表示已发生了需要操作者操作的错误。原因部614存储表示发生由存储在作业状态部613中的识别符所表示的作业状态的原因的识别符。图6中的“MemoryFull(存储器满)”识别符表示在MFP101中已发生了存储器不足。
传输层数据620被同样地配置为图4和5所示的传输层数据420、520。发送源地址部622存储MFP101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例如,2001:db8:aaaa::a/64和20001)。发送目的地地址部623存储PC103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例如,2001:db8:abcd::e/64和10001)。
应该注意,图6所示的事件通知包的示例结构用于向PC103通知MFP101中处理的作业的状态变化事件。事件通知包可以包括诸如表示作业名的字符串和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事件通知的显示字符串等(除图示内容以外的)内容。事件通知包结构可以在要通知的事件之间改变。即使要通知的事件彼此相同,该包结构也可以根据要通知的状态或根据预先登记的事件通知请求而改变。
接着,参考图7,将给出对保持在PC103的存储装置(ROM或盘)中的MFP管理表的结构的说明。在PC104中可以设置类似的MFP管理表。
图7示出由PC103所保持的MFP管理表的结构。
如图7所示,MFP管理表包括管理ID区域701、装置ID区域702、事件登记区域703以及IP地址区域704。管理ID区域701存储编号与PC103所管理的MFP相同的索引编号。装置ID区域702存储能够使PC103识别各个MFP(装置)的ID。这些ID可以通过PC103生成,或者可以从各个MFP获取。
事件登记区域703存储各自表示是否已对由装置ID区域702中的ID所识别出的相应一个MFP进行了事件通知请求的多个信息。如果事件登记区域703中的信息为ON,则表示已对相应的MFP进行了事件通知请求。如果区域703中的信息为OFF,则表示没有对相应的MFP进行事件通知请求。IP地址区域704存储由PC103识别出的、LAN110上的MFP的IPv4地址或IPv6地址。
接着,参考图8,将给出对保持在MFP101的存储装置(ROM或盘)中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的结构的说明。在MFP102中设置类似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
图8示出保持在MFP101中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的结构。
如图8所示,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包括管理ID区域801、通知目的地IP地址区域802、通知目的地端口编号区域803以及通知对象事件区域804。管理ID区域801存储编号与登记在MFP101中的事件通知目的地PC相同的索引编号。
通知目的地IP地址区域802存储要将事件通知从MFP101发送至的各发送目的地PC的IP地址。通知目的地端口编号区域803存储要将事件通知从MFP101发送至的各通知目的地(发送目的地)PC的端口编号。通知对象事件区域804存储表示要从MFP101通知给PC的各个事件(下文中称之为通知对象事件)的标识符。
接着,将参考图9~12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操作。
图9以流程图示出由PC103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登记至MFP管理表的处理。
参考图9,在步骤S901,PC103的CPU201确定事件通知请求应该发送至的MFP,并确定通知对象事件。可以通过用户来设置事件通知请求应该发送至的MFP,或者可以通过利用广播MFP搜索包找到LAN上的管理对象MFP来确定事件通知请求应该发送至的MFP。作为通知对象事件,可以设置将从MFP接收到并由PC103处理的事件。
在步骤S902,CPU201创建用于事件通知请求并具有图4所示的结构的事件通知请求包。此外,将事件通知请求应该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存储至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部423中,并且将PC103的IP地址存储至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发送源地址部422中。
在步骤S903,CPU201经由网络I/F207和LAN110向步骤S901中确定出的MFP的IP地址发送步骤S902中创建的事件通知请求包。
在步骤S904,CPU201接收具有图5所示的结构并响应于步骤S903中发送的事件通知请求而从MFP发送来的应答包。如前所述,CPU201能够通过参考应答包的报头部501、块编号部502以及操作代码部503中的值,判断为响应于步骤S903中发送的事件通知请求已发送了该应答包。
在步骤S905,CPU201通过参考存储在步骤S904中从MFP接收到的应答包的状态代码部505中的信息,判断对MFP的事件通知请求是成功(OK)还是失败(NG)。如果对MFP的事件通知请求已成功,则流程进入步骤S906。如果对MFP的事件通知请求已失败,则本处理完成。
在步骤S906,CPU201从应答包的发送源地址部522读取IP地址。应该注意,步骤S906中从发送源地址部522读取的IP地址可能与步骤S902中创建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部423中的IP地址不一致。
在步骤S907,PC103的CPU201将步骤S906中从发送源地址部522读取的IP地址登记至MFP管理表的IP地址区域704,作为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具体地,从响应于PC103的事件通知请求而自MFP发送来的应答包获取发送源地址,并将所获取的地址登记为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设备的地址。此外,将MFP管理表的事件登记区域703中的信息设置为ON,从而表示进行了事件登记。然后,本处理完成。
图10以流程图示出PC103基于从MFP101接收到的事件通知包所进行的处理。
参考图10,在步骤S1001,PC103的CPU201经由LAN110和网络I/F207接收从MFP101发送的且具有图6所示的结构的事件通知包。然后,CPU201从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地址部622读取IP地址。
在步骤S1002,为了判断从MFP101接收到的事件通知包是否是从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所发送的,CPU201通过使用步骤S1001中从事件通知包读取的IP地址作为关键字,搜索图7所示的MFP管理表。
在步骤S1003,CPU201判断步骤S1002中进行的搜索的结果。如果通过搜索找到了MFP管理表中的MFP101的条目(即,如果从事件通知包读取的IP地址与登记在MFP管理表中的任一IP地址一致),则流程进入步骤S1004。如果没有找到MFP管理表中的MFP101的条目,则丢弃接收到的事件通知包,并且本处理完成。
在步骤S1004,CPU201对从MFP101接收到的事件通知包进行分析。在图6所示的事件通知包的情况下,通过读取包的报头部601~参数部604中的信息,应该理解,已从MFP101发送了事件通知包,并且由于在执行包的作业ID部612中的识别符1001所表示的作业期间发生存储器满,因而已将作业状态改变为操作者呼叫状态。
在步骤S1005,PC103的CPU201进行与步骤S1004中对事件通知包进行的分析的结果相对应的处理,由此本处理完成。
应该注意,在PC103从MFP101接收到图6所示的事件通知包的情况下,(尽管并非限制性),然而可以设置用户接口(UI)显示器以通知通过操作者呼叫停止作业,并且可以发送作业取消命令等。对来自MFP102的事件通知包进行类似于来自MFP101的事件通知包的处理。PC104也能够进行上述处理。
图11以流程图示出由MFP101进行的用以响应于从PC103发送来的事件通知请求包而发送应答包的处理。
参考图11,在步骤S1101,MFP101的CPU301经由LAN110和网络I/F309接收从PC103发送的并具有图4所示的结构的事件通知请求包。
在步骤S1102,CPU301对从PC103接收到的事件通知请求包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登记至图8所示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中。具体地,将图4所示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IP部411、端口部412以及事件ID部413中的值分别登记至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的通知目的地IP地址区域802、通知目的地端口编号区域803以及通知对象事件区域804中,由此更新该管理表。
在步骤S1103,MFP101的CPU301确定要响应于事件通知请求而将应答包发送至的应答目的地地址(即,图5所示的应答包的发送源地址部522中的IP地址)。具体地,CPU301从步骤S1101中接收到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发送源地址部422获取IP地址和端口编号,并将根据与所获取的IP地址的最长匹配而从这些IP地址中选择出的MFP101的其中一个IP地址设置为应答目的地地址。
在步骤S1104,CPU301基于步骤S1102中更新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和步骤S1103中确定出的应答目的地地址来生成图5所示的应答包。
在步骤S1105,CPU301经由网络I/F309和LAN110向步骤S1103中确定出的PC103的IP地址发送步骤S1104中生成的应答包,由此本处理完成。应该注意,MFP102能够进行类似的应答包生成和发送处理,并且MFP101、102均能够将应答包发送至PC104。
图12以流程图示出由MFP101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发送至PC103的处理。
参考图12,在步骤S1201,MFP101的CPU301判断MFP101中是否发生了事件。如果MFP101中已发生了事件,则流程进入步骤S1202。
在步骤S1202,为了检查PC103是否已经对步骤S1201中检测出的事件进行了事件通知请求,CPU301搜索图8所示并保持在MFP101中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
在例如表示发生事件的识别符为(表示作业状态变化的)“JobStateChanged”识别符的情况下,通过使用“JobStateChanged”识别符作为关键字来搜索图8中的事件通知目的地管理表的通知对象事件区域804。在图8的示例中,存在如下相应的条目:这些相应的条目包括它们的通知对象事件区域804中的“JobStateChanged”识别符,并且由它们的管理ID区域801中的索引编号1和2来识别这些相应的条目。如果在步骤S1202中找到了一个或多个条目,则流程进入步骤S1203。如果没有找到条目,则本处理完成。
在步骤S1203,CPU301对步骤S1202中找到的一个或多个条目的每一个,确定事件通知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在图8的示例中,将索引编号为1和2的条目的通知目的地IP地址区域802中的IP地址和通知目的地端口编号区域803中的端口编号确定为事件通知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
在步骤S1204,CPU301基于步骤S1201中检测到的事件、步骤S1203中对一个或多个条目的每一个确定出的事件通知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和端口编号、以及MFP101的IP地址,生成一个或多个(各自具有图6所示的结构的)事件通知包。
应该注意,利用与图6所示的事件通知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部623中的IP地址的最长匹配,从MFP101的多个IP地址中选择要设置在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地址部622中的IP地址。例如,通过与事件通知发送目的地IP地址2001:db8:abcd::e/64进行比较,从地址2001:db8:aaaa::a/64和2001:db8:bbbb::b/64中选择地址2001:db8:aaaa::a/64。
在步骤S1205,CPU301经由网络I/F309和LAN110将步骤S1204中生成的一个或多个事件通知包的每一个发送至各自具有步骤S1203中确定出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和端口编号的一个或多个PC(本示例中为PC103),由此本处理完成。应该注意,MFP102能够进行类似的事件通知发送处理,并且可以将事件通知发送至PC10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具体地,即使事件通知的发送源IP地址与已预先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不同,各PC也能够将事件通知发送源MFP识别为已将事件通知请求从PC发送至的MFP。
更具体地,即使事件通知请求发送目的地IP地址与事件通知发送源IP地址不同,PC也能够基于存储在从MFP发送的事件通知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部623中的PC的IP地址,来确认已由PC进行了事件通知请求的MFP和已将事件通知发送至PC的MFP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当从各自具有多个IP地址的任意MFP发送表示MFP状态或作业状态的事件通知时,PC能够正确地识别事件通知发送源MFP,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将在以下参考图13和14进行说明。在其它方面,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图1~3)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13示出保持在第二实施例的PC103中的MFP管理表的结构。
如图13所示,MFP管理表包括管理ID区域1301、装置ID区域1302、事件登记区域1303、第一IP地址区域1304以及第二IP地址区域1305。管理ID区域1301存储编号与PC103所管理的MFP相同的索引编号。
装置ID区域1302存储使PC103能够识别各MFP(装置)的ID。这些ID可以通过PC103生成,或者可以从各MFP获取。事件登记区域1303存储各自表示是否已对由装置ID区域1302中的ID所识别出的相应一个MFP进行了事件通知请求的多个信息。如果事件登记区域1303中的信息为ON,则表示已对相应的MFP进行了事件通知请求。如果区域1303中的信息为OFF,则表示未对相应的MFP进行事件通知请求。
第一IP地址区域1304存储由PC103识别出的、LAN110上的MFP的第一IP地址(IPv4地址或IPv6地址)。第二IP地址区域1305存储这些MFP的第二IP地址(IPv4地址或IPv6地址)。
应该注意,图13所示的MFP管理表被配置为存储MFP101和102各自的两个IP地址(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但这并非是限制性的。MFP管理表能够被配置为存储三个或更多个IP地址。
图14以流程图示出由PC103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各MFP的地址登记至MFP管理表的处理。
参考图14,在步骤S1401~S1406,进行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图9的步骤S901~S906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对步骤S1401~S1406中的处理的说明。
在步骤S1407,PC103的CPU201将步骤S1406中从应答包的发送源地址部522读取的地址登记至图13所示的MFP管理表的第一IP地址区域1304中,作为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第一IP地址。此外,将MFP管理表的事件登记区域1303中的信息设置为ON,由此表示进行了事件登记。
在步骤S1408,CPU201从步骤S1403中发送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部423中读取已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并将所读取的IP地址登记至MFP管理表的第二IP地址区域1305中,作为该MFP的第二IP地址。具体地,从响应于事件通知请求而自MFP发送回的应答包中所获取的发送源地址和已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地址被登记为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设备的地址。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具体地,各PC能够接收从与已预先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不相同的IP地址发送来的事件通知,并且还能够接收从已预先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发送来的事件通知。所接收到的事件通知能够各自被作为来自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事件通知进行处理。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将在以下参考图15进行说明。在其它方面,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图1~3)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15以流程图示出由第三实施例的PC103进行的用以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各MFP的地址登记至MFP管理表的处理。
参考图15,在步骤S1501~S1506,进行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图9的步骤S901~S906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对步骤S1501~S1506中的处理的说明。
在步骤S1507,PC103的CPU201从步骤S1503中发送的事件通知请求包的发送目的地地址部423读取已将事件通知请求包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然后,CPU201将从发送目的地地址部423读取的IP地址与步骤S1506中从应答包的发送源地址部522读取的IP地址进行比较。
在步骤S1508,CPU201判断步骤S1507中的比较结果。如果两个IP地址彼此一致,则流程进入步骤S1509。如果IP地址彼此不同,则流程进入步骤S1510。步骤S1509中的处理与已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9的步骤S907中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1510,CPU201向已在步骤S1503中将事件通知请求包发送至的MFP的地址发送用于删除事件通知请求的请求。
接着,CPU201将步骤S1506中读取的IP地址设置为要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地址,由此流程返回至步骤S1502。在步骤S1502,再次生成事件通知请求包。然后,将该包发送至具有与包含在应答包中的发送源地址相同的地址的MFP。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在任意PC接收到从与已预先自PC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的IP地址不同的IP地址发送来的应答的情况下,该PC能够将事件通知请求重新发送至已发送了应答包的IP地址。当接收到响应于发送至MFP的事件通知请求而从MFP发送来的事件通知时,PC能够将所接收到的事件通知作为从已将事件通知请求发送至的MFP发送来的事件通知进行处理。
其它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网络系统进行配置,但这并非是限制性的。能够根据要构建的网络环境来选择网络连接信息处理设备的数量(上述实施例中为2个)以及图像处理设备的数量和类型(上述实施例中为2个和MFP)。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的装置)以及如下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该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目的,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该程序。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9年9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21049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4)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能够经由网络与具有多个IP地址的图像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请求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向所述信息处理设备通知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事件发生的事件通知请求包;以及
接收单元,用于响应于由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事件通知请求包,接收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来的应答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登记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应答包的情况下,登记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的发送源IP地址;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由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来的用以通知事件发生的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IP地址是否与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发送源IP地址中的任一发送源IP地址一致;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IP地址与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发送源IP地址中的任一发送源IP地址一致的情况下,显示所述事件通知包所表示的事件;以及
丢弃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IP地址与所述登记单元所登记的任何发送源IP地址都不一致的情况下,丢弃所述事件通知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单元登记所述事件通知请求包的目的地IP地址以及所述应答包的发送源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应答包的发送源IP地址与所述事件通知请求包的目的地IP地址进行比较,
其中,在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表示所述应答包的发送源IP地址与所述事件通知请求包的目的地IP地址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事件通知请求包的目的地IP地址改变为所述应答包的发送源IP地址,并将所述事件通知请求包重新发送至改变后的目的地IP地址。
4.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能够经由网络与具有多个IP地址的图像处理设备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步骤,用于发送请求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向所述信息处理设备通知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事件发生的事件通知请求包;以及
接收步骤,用于响应于所述发送步骤中发送的所述事件通知请求包,接收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来的应答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登记步骤,用于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所述应答包的情况下,登记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应答包的发送源IP地址;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由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发送来的用以通知事件发生的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IP地址是否与所述登记步骤中所登记的发送源IP地址中的任一发送源IP地址一致;
显示步骤,用于在所述判断步骤判断为所述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IP地址与所述登记步骤中所登记的发送源IP地址中的任一发送源IP地址一致的情况下,显示所述事件通知包所表示的事件;以及
丢弃步骤,用于在所述判断步骤判断为所述事件通知包的发送源IP地址与所述登记步骤中所登记的任何发送源IP地址都不一致的情况下,丢弃所述事件通知包。
CN201010283781.1A 2009-09-11 2010-09-13 识别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025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0493A JP5561976B2 (ja) 2009-09-11 2009-09-11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10493 2009-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5870A CN102025870A (zh) 2011-04-20
CN102025870B true CN102025870B (zh) 2016-02-17

Family

ID=43428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3781.1A Active CN102025870B (zh) 2009-09-11 2010-09-13 识别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38728B2 (zh)
EP (1) EP2296317B1 (zh)
JP (1) JP5561976B2 (zh)
KR (1) KR101337151B1 (zh)
CN (1) CN1020258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678A (zh) * 2011-06-27 2011-11-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782925B2 (ja) * 2011-08-31 2015-09-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966368B2 (ja) * 2012-01-11 2016-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661017B1 (en) * 2012-05-04 2014-12-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trap configuration i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JP6323099B2 (ja) * 2014-03-20 2018-05-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22132B2 (ja) * 2016-05-24 2018-11-14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端末状態通知システム、端末状態通知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9068296A (ja) * 2017-10-02 2019-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855A (zh) * 2006-05-29 2007-12-05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系统以及监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4108B2 (ja) * 1999-06-11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01282471A (ja) * 2000-03-29 2001-10-12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と印刷装置と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4859276B2 (ja) * 2001-03-21 2012-01-25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4000803B2 (ja) * 2001-09-25 2007-10-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状態監視装置、デバイス状態監視方法、デバイス状態監視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
JP2005135374A (ja) * 2003-10-06 2005-05-26 Seiko Epson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印刷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装置、印刷装置、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印刷方法
JP2005130096A (ja) * 2003-10-22 2005-05-19 Canon Inc 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69998A (ja) * 2003-12-15 2005-06-30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016979B2 (ja) * 2004-09-30 2007-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アドレス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ドレス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
JP4403135B2 (ja) 2005-03-17 2010-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Webサービス利用システム
JP2007011700A (ja) * 2005-06-30 2007-01-18 Brother Ind Ltd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10358B2 (ja) * 2006-08-29 2011-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8072519A (ja) * 2006-09-14 2008-03-27 Ricoh Co Ltd 機器検索装置、機器検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84195B2 (en) * 2006-11-08 2013-11-12 Mcafee, Inc Identities correl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passive network monitoring
CN100525251C (zh) * 2006-11-30 2009-08-0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方法
JP2008160531A (ja) 2006-12-25 2008-07-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ファクシミリ通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58611B2 (ja) * 2007-04-10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304407A (zh) * 2007-05-09 2008-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源地址认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JP5164450B2 (ja) 2007-06-28 2013-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09015716A (ja) * 2007-07-06 2009-01-22 Canon Inc 複数ipアドレスに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218180B2 (en) * 2007-12-20 2012-07-1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hibi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document data
JP4858435B2 (ja) * 2007-12-28 2012-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26038B2 (en) * 2009-01-26 2013-09-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ransmitting a print job, including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from a network terminal to a printing apparatus through a print serv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855A (zh) * 2006-05-29 2007-12-05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系统以及监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66698A1 (en) 2011-03-17
JP5561976B2 (ja) 2014-07-30
EP2296317A2 (en) 2011-03-16
US8738728B2 (en) 2014-05-27
JP2011060095A (ja) 2011-03-24
EP2296317B1 (en) 2013-11-06
KR101337151B1 (ko) 2013-12-05
EP2296317A3 (en) 2011-10-05
CN102025870A (zh) 2011-04-20
KR20110028223A (ko)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5870B (zh) 识别发送源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2099757B2 (en) Server acquire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a current device of devices and sends user list including one or more identifiers corresponding to all users to the current device
US820815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unction offer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1690030B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496650B1 (ko) 유선 및 무선의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각각을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네트워크 연결 방법
JP2004234664A (ja) 仮想媒体トレイに関連する処理を実行する方法
US20100103450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data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US834691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of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to perform control method
US2011022211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862206B2 (ja) 画像出力装置、中継装置、画像出力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309073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7191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29911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user information
JP5380343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27185B (zh) 信息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237757B2 (ja) 画像出力装置、中継装置、画像出力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09878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7795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受信fax管理サーバ装置
CN109639921A (zh) 通信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5111325B2 (ja) 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049308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having registration determining unit
JP2006195722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JP2002271559A (ja) データ通信方法、データ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23551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ユーザ情報取得方法,ユーザ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ユーザ情報利用システム
JP2005229481A (ja) Ippfax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