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4548A - 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4548A
CN102024548A CN 201010275349 CN201010275349A CN102024548A CN 102024548 A CN102024548 A CN 102024548A CN 201010275349 CN201010275349 CN 201010275349 CN 201010275349 A CN201010275349 A CN 201010275349A CN 102024548 A CN102024548 A CN 102024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olateral
iron core
wire
lead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753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4548B (zh
Inventor
小林一三
国塚光祐
岩仓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4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4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4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45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小尺寸化的线圈部件。具备:铁心罩(4),其收容铁心(3)且成为大致环状体;第一、第二导线,它们卷绕于铁心罩(4)而形成线圈;基体部(2),其具有连结第一、第二导线的端部的一对端子台(21、21)和将一对端子台(21、21)相互连接的连结部(25),且安装铁心罩(4),在铁心罩(4)上设置与一对导线分隔部(42、42),所述一对导线分隔部(42、42)包含从下表面(41A)向下侧突出且沿径向延伸的下侧肋部(42A),在下侧肋部(42A)上形成有沿径向延伸且让连结部(25)卡合的下侧槽(42a),连结部(25)的下端缘成为基体部(2)的下端部而位于与下侧肋部(42A)的下端部大致同一平面上,连结部(25)的上端缘收容在下侧槽(42a)内而与铁心罩(4)卡合,且连结部(25)的上下方向的距离与下侧槽(42a)的深度大致相同。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尤其是涉及作为使用了环形铁心的线路滤波器而使用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使用了环形铁心的线路滤波器。作为一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有一种线路滤波器,具备:收容环形铁心的铁心罩;卷绕在铁心罩上的导线;载置在基板上的基体部。该线路滤波器在基体部上安装铁心罩并通过该基体部安装在基板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25015号公报
在现有的线路滤波器中,如上所述,由于是在基体部上安装铁心罩的结构,因此线路滤波器的高度由基体部的厚度与铁心罩的厚度的和决定。
而且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等的小型化不断推进,因此要求线路滤波器即线圈部件小尺寸化,但是在上述结构的线路滤波器中,铁心罩的厚度包含在距基板的高度中,而无法实现小尺寸化。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小尺寸化的线圈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具备:环形铁心;铁心罩,其收容环形铁心且形成有贯通孔而成为大致环状体;多根导线,它们卷绕于铁心罩而分别形成线圈;基体部,其具有连结多根导线的各自的端部的多个端子台和将多个端子台相互连接的连结部,且安装铁心罩。在该线圈部件中,在铁心罩上设置与导线的根数同数的导线分隔部,并且在相邻的导线分隔部之间限定卷绕一导线的导线卷绕区域,该导线分隔部包含从环状体的轴向的一端面向轴向的一端侧突出且沿环状体的径向延伸的一端侧肋部,在一端侧肋部上形成有沿径向延伸且让连结部卡合的一端侧槽。连结部具有轴向一端侧的一端缘和轴向另一端侧的另一端缘,并且另一端缘收容在一端侧槽内而与铁心罩卡合,且另一端缘上设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延伸到贯通孔内且在贯通孔内配置在与导线分隔部协作来划分多个导线卷绕区域的位置。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由于在一端侧槽内收容连结部,因此能够缩小(小尺寸化)将铁心罩和基体部组合而成的线圈部件的环状体轴向的距离(高度)。
在上述结构的线圈部件中,优选,一端缘成为基体部的一端侧端部而位于与一端侧肋部的突出方向的端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从一端缘到另一端缘的距离与一端侧槽的深度大致相同或比其短。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由于设有导线分隔部的铁心罩的一端侧端部与基体部的一端侧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能够使由铁心罩和基体部构成的线圈部件的一端侧端部与铁心罩的一端侧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由此,安装有铁心罩的基体部的厚度不包含在线圈部件的高度中,从而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尺寸化。
另外,优选,各个导线分隔部具有从铁心罩的构成贯通孔的内周面朝环状体的中心突出且在内周面上沿轴向延伸的内周肋部,分隔板具有与导线分隔部的个数同数的侧缘,该侧缘沿延伸到贯通孔内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与内周肋部卡合,内周肋部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且与分隔板的一侧缘卡合的内周侧槽,在各个端子台上具有相对于导线分隔部配置在一方的导线卷绕区域侧和另一方的导线卷绕区域侧的一对继线部,一导线在卷绕于一方的导线卷绕区域的状态下,分别将两端与位于和一方的导线卷绕区域相邻的一端子台的一方的导线卷绕区域侧的继线部、以及位于和一方的导线卷绕区域相邻的另一端子台的一方的导线卷绕区域侧的继线部连接。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由于是内周肋部的内周侧槽与分隔板的侧缘卡合的结构,因此相辅于连结部与一端侧端的卡合,能够更可靠地在基体部安装铁心罩。而且,分隔板及导线分隔部将分别卷绕在不同的卷绕区域的导线分隔,但是由于以使侧缘嵌入内周侧槽的方式将内周肋部与分隔板卡合,因此能够取得沿面距离,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测量相邻的导线间的绝缘。
另外,优选,一端侧肋部形成为与连结部的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相等的突出量,一端侧槽形成为与连结部的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相等的深度。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能够使一端侧肋部的突出量最优化,并抑制一端侧肋部从一端面的突出量,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尺寸化。
另外,导线分隔部具有从铁心罩的轴向的另一端面向轴向的另一端侧突出且沿径向延伸的另一端侧肋部(42B),一端侧肋部的突出量构成为与从导线卷绕区域的一端面到卷绕在导线卷绕区域上的导线的轴向的一端的距离大致相等,另一端侧肋部(42B)的突出量构成为与从导线卷绕区域的另一端面到卷绕在导线卷绕区域上的导线的轴向的另一端的距离大致相等。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设有导线分隔部的铁心罩的从一端侧到另一端侧的距离,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尺寸化。
另外,优选,铁心罩在轴向上形成为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对称的形状。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在轴向上能够将铁心罩形成没有表背的结构。由此,制造时无需考虑铁心罩的表背,而能够使制造简单。
另外,优选,分隔板在延伸到贯通孔内的延伸方向的前端具有沿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端缘,端缘和另一端侧肋部(42B)的轴向另一端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抑制分隔板比铁心罩向另一端侧突出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尺寸化。
另外,优选,在端子台中的连接连结部的部位上设有一对挂止部,所述一对挂止部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并将连结部夹在之间,在铁心罩上设有一对挂止部进行挂止的被挂止部。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能够以使挂止部及被挂止部不从线圈部件突出的状态将铁心罩安装于基体部。而且,通过在端子台的连接连结部的部位上设置挂止部,能够使挂止部向被挂止部挂止的结构和连结部向一端侧槽的卡合相互补充,从而能够增加铁心罩向基体部的安装强度。
另外,优选,基体部具有与多个端子台相同个数的将多个端子台之间连接的连接部,多个连接部分别成为沿铁心罩的环状体的圆弧形状。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能够增加基体部的强度。而且,由于沿铁心罩配置连接部,因此能够通过连接部保护铁心罩。
另外,优选,导线分隔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在从环状体的中心朝向外侧的方向上逐渐变成宽幅的形状。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在铁心罩中能够可靠地确保环状体的外周位置上的绝缘距离。
另外,优选,多个端子台上具有连接导线的继线部,多根导线的两端附近分别与继线部连接,并且将最端部分作为与安装基板电连接的安装端子使用。
形成为此种结构时,不用新设置端子管脚等,从而能够简化线圈部件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能够形成小尺寸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基体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铁心罩的(a)俯视图,(b)主视图,(c)侧视图。
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铁心罩和基体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线圈部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线路滤波器
2··基体部
2a··收容空间
3··铁心
4··铁心罩
4A··第一导线卷绕区域
4B··第二导线卷绕区域
4a··贯通孔
5··第一导线
5A··线圈
6··第二导线
6A··线圈
21··端子台
22··侧壁部
23··平板部
23a··第一继线用凹部
23b··第二继线用凹部
24··连接部
24A··肋
25··连结部
26··分隔板
26A··端缘
26B··侧缘
27··挂止部
27A··挂止爪
27B··挂止爪
41··铁心收容部
41A··下表面
41B··上表面
41C··内周面
41D··外周面
42··导线分隔部
42A··下侧肋部
42B··上侧肋部
42C··内周肋部
42a··下侧槽
42b··上侧槽
42c··内周侧槽
43··被挂止部
43A··被挂止爪
43B··被挂止爪
43C··模拟被挂止部
43D··模拟被挂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即线路滤波器1包括基体部2、铁心3、圆环状体的铁心罩4、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在以下的记述中,将成为圆环状体的铁心罩4的中心轴Z延伸的方向定义为轴向,将中心轴Z的周围定义为周向,以轴向的一端侧为下侧,以另一端侧为上侧进行说明。
基体部2为树脂制,如图2所示,主要具备一对端子台21、21、一对连接部24、24、连结部25、分隔板26、一对挂止部27、27而构成。而且,基体部2在绕中心轴Z旋转180°时成为同一形状。
一对端子台21、21分别成为同形状,且在中心轴Z上分别配置在相反位置。由于为同形状,因此仅说明一方的端子台21。端子台21包括侧壁部22和平板部23。侧壁部22沿轴向竖立设置,且由包含内面的壁构成,该内面具有与连接部24的后述的圆弧形状相同的曲率半径。侧壁部22与连接部24协作而形成收容铁心罩4的收容空间2a。而且,在侧壁部22中的内面的周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即轴向上的下端位置上连接有连结部25。
平板部23从侧壁部22的上端位置向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即离开中心轴的方向延伸,且构成为与轴向正交的平面状。而且,在平板部23的从侧壁部22的延伸方向端部即与轴向及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部附近分别形成有第一继线用凹部23a、第二继线用凹部23b。第一继线用凹部23a、第二继线用凹部23b是分别与第一导线5的一端附近和第二导线6的另一端附近连接的继线部。第一继线用凹部23a、第二继线用凹部23b以将平板部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贯通的方式呈狭缝状地与轴向大致平行地形成。而且,第一继线用凹部23a、第二继线用凹部23b的保持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的位置的宽度形成为比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的外形略小。
一对连接部24、24分别夹设在一对端子台21、21之间并将一端子台21和另一端子台21连接。具体来说,一端子台21的周向一端及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连接部24和另一连接部24,另一端子台21的周向一端及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另一连接部24和一连接部24。连接部24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与侧壁部22相同且与侧壁部22为一体,构成为以中心轴Z为中心的圆弧状。连接部24与端子台21协作而形成收容铁心罩4的收容空间2a。而且,如图2及图4所示,连接部24的下端缘与侧壁部22的下端缘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2所示,连接部24的下端连续地设有朝中心轴Z突出的大致环状的肋24A。肋24A的周向一端及另一端延伸到一端子台21的侧壁部22和另一端子台21的侧壁部22。通过设置肋24A,增加连接部24的强度,并增加基体部2的刚性。
连结部25通过与中心轴Z相交的位置,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而分别与一端子台21和另一端子台21连接。连结部25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成为以轴向为长边的长方形。如图4所示,在连结部25中,下端缘与侧壁部22、连接部24的下端缘位于同一平面上,从下端缘到上端缘的距离(连结部25的轴向长度,以下定义为连结部25的高度)成为与后述的下侧槽42a(图3(c))的槽深度大致相同。而且,在连结部25中,上述的截面中的短边方向的距离(以下,定义为连结部25的宽度)与后述的下侧槽42a的宽度大致相等。
如图2所示,分隔板26从连结部25的上端缘朝上方延伸,并与连结部25一体构成,该连结部25在从一端子台21朝另一端子台21的方向上成为大致中央位置。在从一端子台21朝另一端子台21的方向即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端缘26A被分隔板26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限定。一对侧缘26B、26B被从分隔板26的端缘26A的两端延伸到连结部25的上端缘之间的缘部限定。
在分隔板26中,从一侧缘26B到另一侧缘26B之间的距离与铁心罩4的后述的贯通孔4a(图3(a))的直径大致相同。如图4所示,从分隔板26的基部即连结部25的上端缘到端缘26A的距离与铁心罩4的从后述的下表面41A到上侧肋部42B的上端缘的距离大致相等。而且,在分隔板26中,其板厚与连结部25的宽度相等。
如图2所示,一对挂止部27、27分别设置于一端子台21和另一端子台21。由于一对挂止部27、27为大致相同形状,因此仅说明一端子台21上设置的卡止部27。挂止部27包含隔着连结部25而在周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配置成与连结部25相接的挂止爪27A和挂止爪27B。挂止爪27A及挂止爪27B分别从侧壁部22的内面朝中心轴Z侧突出,且具备朝向轴向下侧的向下面。
如图1所示,铁心3是截面为大致长方形(图4)的环状体的环形铁心,并收容在铁心罩4内。此外,由于铁心3收容在铁心罩4内,因此不特别需要绝缘性,可以将导体、绝缘体的任一原料作为基材。
如图3(a)~(c)所示,铁心罩4主要包括铁心收容部41、一对导线分隔部42、以及一对被挂止部43,且在中央形成有贯通孔4a而大致成为环状体。铁心罩4的铁心收容部41构成为能够沿上下方向分割而形成上下二部分。而且,铁心罩4在轴向上构成为下侧与上侧对称的形状,并且绕中心轴Z旋转180°时成为同一形状。
如图3(a)所示,铁心收容部41构成为,截面为大致长方形(图4)的环状体,且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收容铁心3的空间。而且,如图3(a)~(c)所示,位于下端侧的下表面41A、位于上端侧的上表面41B、构成贯通孔4a 且将下表面41A和上表面41B连接的内周面41C、将下表面41A和上表面41B连接的外周面41D被铁心收容部41的表面限定。而且,通过一对导线分隔部42、42将上表面41A~外周面41D在周向上分割成二部分,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被限定在分割成两部分的一方的区域,而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被限定在另一方。
一对导线分隔部42、42分别形成同形状,在铁心罩4的中心轴Z上位于相反的位置。一导线分隔部42对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的周向一端侧和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的周向另一端侧进行划分,另一导线分隔部42对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的周向另一端侧和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的周向一端侧进行划分。由于一对导线分隔部42、42为相同形状,因此仅说明一方的导线分隔部42。导线分隔部42构成为,如图3(b)及(c)所示从下表面41A朝下侧突出的下侧肋部42A、从上表面41B朝上侧突出的上侧肋部42B、以及如图3(a)所示从内周面41C朝中心轴Z突出的内周肋部42C成为一连串。如图3(c)所示,下侧肋部42A上形成有沿相对于中心轴的径向延伸的下侧槽42a。上侧肋部42B上形成有沿相对于中心轴Z的径向延伸的上侧槽42b。如图3(a)所示,内周肋部42C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侧槽42c。所述下侧槽42a、内周侧槽42c、上侧槽42b成为一连串。
在下侧槽42a及上侧槽42b内,槽的底面分别与下表面41A及上表面41B齐面,在内周侧槽42c中,槽的底面形成为与内周面41C齐面。而且,下侧肋部42A及上侧肋部42B的从下表面41A及上表面41B的突出量与连结部25的高度相等。因而,下侧槽42a及上侧槽42b的槽深度与连结部25的高度相等。而且,下侧肋部42A、内周肋部42C、上侧肋部42B的下侧槽42a、内周侧槽42c、上侧槽42b的宽度与连结部25的宽度相等。
另外,在上侧肋部42B中,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在从中心轴Z朝径向外方的方向上逐渐成为宽幅的形状,同样地,在下侧肋部42A中,也形成为宽幅的形状。
如图3(b)所示,一对被挂止部43、43分别设置在与一导线分隔部42和另一导线分隔部42相对应的外周面41D上,且成为相互大致相同形状,因此仅说明一被挂止部43。在外周面41D的下端位置,被挂止部43包含隔着下侧槽42a而在周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配置成与下侧肋部42A相接的被挂止爪43A和被挂止爪43B。被挂止爪43A及被挂止爪43B分别从外周面41D朝中心轴Z相反侧突出,且具备朝向轴向上侧的向上面。而且,在外周面41D的上端位置,被挂止部43具备隔着与轴向正交的平面而呈镜面状构成的模拟被挂止部43C、模拟被挂止部43D。如上所述,由于铁心罩4成为上下对称的形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未特别使用,但是考虑制造时的便利性而形成此种结构。
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都是覆盖有绝缘体的包覆导线。如图1所示,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分别卷绕在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及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而形成线圈5A、6A。该线圈5A、6A的轴向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侧肋部42B(图3)的上端缘及下侧肋部42A(图3)的下端缘大致相同,或者在轴向上以位于比上侧肋部42B的上端缘及下侧肋部42A的下端缘靠内方的方式卷绕。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及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由一对导线分隔部42、42分隔,因此防止卷绕于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的第一导线5与卷绕于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的第二导线6相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短路等。
在铁心收容部41内收容铁心3,且在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及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卷绕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而形成线圈5A、5B的状态下,将铁心罩4安装基体部2上。在安装时,将铁心罩4与基体部2组合。具体来说,在一对导线分隔部42、42的各自的下侧槽42a、42a内收容连结部25,在各自的内周侧槽42c、42c内收容分隔板26的各自的侧缘26B、26B。而且,铁心罩4的一对被挂止部43、43超过基体部2的一对挂止部27、27,而使被挂止爪43A、43B的向上面与挂止爪27A、27B的向下面抵接。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能抑制铁心罩4从基体部2脱落。而且,下侧槽42a与连结部25卡合,且内周侧槽42c与分隔板26卡合,从而抑制铁心罩4相对于基体部2的摇摆等并进一步抑制脱落。
在铁心罩4向基体部2的安装的同时或前后,将第一导线5的两端及第二导线6的两端安装在一对端子台21、21上。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将第一导线5的一端附近插入到与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相邻的一端子台21的第一继线用凹部23a并使一端从平板部23向下方垂下,将另一端附近插入到与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相邻的另一端子台21的第二继线用凹部23b并使另一端从平板部23向下方垂下。同样地,将第二导线6的一端附近插入到另一端子台21的第一继线用凹部23a并使一端从平板部23向下方垂下,将另一端附近插入到一端子台21的第二继线用凹部23b并使另一端从平板部23向下方垂下。如上所述,由于各个第一继线用凹部23a、第二继线用凹部23b比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的外径窄,因此仅通过将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插入到各个第一继线用凹部23a、第二继线用凹部23b,就能够通过端子台21、21可靠地保持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
在基体部2上安装铁心罩4,并将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与端子台21、21连接的状态下完成线路滤波器1。在该线路滤波器1中,如上所述,通过将连结部25收容在下侧肋部42A的下侧槽42a内而将铁心罩4安装在基体部2上。在该状态下,如图4所示,由于设有导线分隔部42的铁心罩4的一端侧端部即下侧肋部42A的突出方向前端缘与基体部2的一端侧端部即连结部25的下端缘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能够使线路滤波器1的一端侧端部与铁心罩4的一端侧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由此,安装有铁心罩4的基体部2的壁厚不包含在线路滤波器1的高度中,而能够通过铁心罩4的高度决定线路滤波器1的高度,从而能够实现线路滤波器1的小尺寸化。
另外,在线路滤波器1中,将铁心罩4安装在基体部2上时,内周肋部42C的内周侧槽42c与分隔板26的侧缘26B卡合。尤其是由于分隔板26的从一侧缘26B到另一侧缘26B的距离与贯通孔4a的直径大致相等,因此内周侧槽42c与分隔板26卡合成无间隙状态,该内周侧槽42c的槽的底面与内周面41C齐面且槽的宽度与分隔板26的厚度大致相等。由此,相辅于连结部25与导线分隔部42的下侧肋部42A的卡合,通过使内周侧槽42c与侧缘26B卡合而能够可靠地在基体部2上安装铁心罩4。而且,分隔板26及导线分隔部42分别将卷绕于第一导线卷绕区域4A和第二导线卷绕区域4B的不同卷绕区域的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分隔,但是由于内周肋部42C与分隔板26卡合成内周侧槽42c和侧缘26B之间不形成间隙,因此能够取得从第一导线5到第二导线6之间的沿面距离,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实现相邻的导线间的绝缘。
另外,下侧肋部42A的突出量被最优化成与连结部25的高度相等。具体来说,由于成为在下侧槽42a内能够收容连结部25的最低限度的突出量,因此能抑制从下表面41A的突出量。如上所述,线路滤波器1的高度以铁心罩4的高度为起因,因此通过成为此种结构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线路滤波器1的小尺寸化。
另外铁心罩4在上下方向上成为对称的结构,因此在制造时无需考虑铁心罩4的上下,从而能够使制造简单。而且,由于上侧肋部42B也成为与下侧肋部42A相同的突出量,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从设有导线分隔部42的铁心罩4的下侧到上侧的距离。因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线路滤波器1的小尺寸化。
另外,如上所述,分隔板26构成为,从连结部25到端缘26A的距离与从下表面41A到上侧肋部42B的上端缘的距离大致相等。通过形成为此种结构,如图4所示,上下方向的端缘26A的位置与上侧肋部42B的上端缘大致相等。因而能够抑制分隔板26比铁心罩4向上侧突出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线路滤波器1的小尺寸化。
另外,挂止部27隔着连结部25在周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配置成与连结部25相接,通过将被挂止部43与该挂止部27挂止,能够以使挂止部27及被挂止部42不从线路滤波器1突出的状态将铁心罩4安装在基体部2上。而且,通过在端子台21的连接连结部25的部位上设置挂止部27,而使挂止部27向被挂止部42的挂止和连结部25向下侧槽42a内的卡合相互补充,从而能够增加铁心罩4向基体部2的安装强度。
另外,在基体部2中,具备将一对端子台21、21连接的一对连接部24、24,通过所述连接部24、24,能够增加基体部2的强度。而且,由于沿铁心罩4配置连接部21、21,因此能够通过连接部21、21保护铁心罩4。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导线分隔部42形成为在从中心轴Z朝外侧的方向上逐渐变成宽幅的形状,因此在铁心罩4中能够可靠地确保环状体的外周位置上相邻的第一导线5与第二导线6之间的绝缘距离。此外,通过将导线分隔部42形成为宽幅,而使被挂止部43相接的下侧肋42A的外周面41D侧成为宽幅。如上所述,被挂止部43在外周面41D上与下侧肋部42A相接,但是通过使该相接的部分成为宽幅,而能够较大地确保能够配置被挂止部43的位置,从而能够增加被挂止部43的设置的自由度。而且,能够增大被挂止部43。
另外,第一导线6及第二导线6的各自的两端分别从平板部23垂下,但是形成为此种结构时,能够将第一导线6及第二导线6的各自的两端使用作为与未图示的基板电连接的端子管脚。因此无需新设置端子管脚等,从而能够简化线路滤波器1的结构。
本发明的线圈部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在专利申请的范围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或变形。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两根导线的情况,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三根导线。这种情况下,将环状的铁心罩沿周向三等分而形成线圈且在所述线圈之间配置导线分隔部及分隔板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使用了图5所示的基体部102的线路滤波器101。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铁心罩4、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的结构为与图1等所示的铁心罩4等相同的结构,省略详细的说明。而且,在基体部102中,由于基本的结构与图1等所示的基体部2相同,因此仅说明差异部分。在基体部102的一对端子台121中的一端子台121的平板部123上,在第一继线用凹部123a附近即第一继线用凹部123a与导线分隔部41之间设有限制第一导线5的一端侧部分向上方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件123A,在第二继线用凹部123b附近即第二继线用凹部123a与导线分隔部41之间设有限制第二导线6的另一端侧部分向上方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件123B。
具体来说,第一限制部件123A、第二限制部123B这双方都具备与平板部123平行地延伸的腕部,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以通过各自的腕部与平板部123之间的方式布线,然后,与第一继线用凹部123a、第二继线用凹部123b连接。
另外,在分隔板126中,端缘126A包含与平板部123平行且宽度比分隔板126的板厚宽的平面而构成,且能够对该平面进行封印等。
如上所述,利用第一继线用凹部123a、第二继线用凹部123b连接的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的各自的端部从平板部123垂下而起到作为端子管脚的作用。然而,仅通过将起到作为端子管脚的作用的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的各自的端部插入到第一继线用凹部123a、第二继线用凹部123b而不会受到过度的限制,因此在向未图示的基板安装时有可能从第一继线用凹部123a、第二继线用凹部123b脱落。然而,通过第一限制部件123A、第二限制部件123B限制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的各自的端部向上方的移动,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第一导线5及第二导线6的各自的端部作为端子管脚发挥作用。

Claims (11)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环形铁心(3);
铁心罩(4),其收容该环形铁心(3)且形成有贯通孔(4a)而成为大致环状体;
多根导线(5、6),它们卷绕于该铁心罩(4)而分别形成线圈;
基体部(2),其具有连结该多根导线(5、6)的各自的端部的多个端子台(21、21)和将该多个端子台(21、21)相互连接的连结部(25),且安装铁心罩(4),
在该铁心罩(4)上设置与该导线(5、6)的根数同数的导线分隔部(42、42),并且在相邻的导线分隔部(42、42)之间限定卷绕一该导线(5)的导线卷绕区域(4A),该导线分隔部(42、42)包含从该环状体的轴向的一端面(41A)向该轴向的一端侧突出且沿该环状体的径向延伸的一端侧肋部(42A),
在该一端侧肋部(42A)上形成有沿该径向延伸且让该连结部(25)卡合的一端侧槽(42a),
该连结部(25)具有该轴向一端侧的一端缘和该轴向另一端侧的另一端缘,并且该另一端缘收容在该一端侧槽(42a)内而与该铁心罩(4)卡合,且该另一端缘上设有分隔板(26),该分隔板(26)延伸到该贯通孔(4a)内且在该贯通孔(4a)内配置在与该导线分隔部(42、42)协作来划分多个该导线卷绕区域(4A)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一端缘成为该基体部(2)的一端侧端部而位于与该一端侧肋部(42A)的突出方向的端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从该一端缘到该另一端缘的距离与该一端侧槽(42a)的深度大致相同或比其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各个该导线分隔部(42、42)具有从该铁心罩(4)的构成该贯通孔(4a)的内周面朝该环状体的中心突出且在该内周面上沿该轴向延伸的内周肋部(42C),
该分隔板(26)具有与该导线分隔部(42、42)的个数同数的侧缘,该侧缘沿延伸到该贯通孔(4a)内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与内周肋部(42C)卡合,
该内周肋部(42C)上形成有沿该轴向延伸且与该分隔板(26)的一该侧缘卡合的内周侧槽(42c),
在各个该端子台(21)上具有相对于该导线分隔部(42、42)配置在一方的该导线卷绕区域(4A)侧和另一方的该导线卷绕区域(4A)侧的一对继线部(23a、23b),
一该导线在卷绕于一方的该导线卷绕区域(4A)的状态下,分别将两端与位于和一方的该导线卷绕区域(4A)相邻的一该端子台(21)的一方的该导线卷绕区域(4A)侧的该继线部(23a、23b)、以及位于和一方的该导线卷绕区域(4A)相邻的另一该端子台(21)的一方的该导线卷绕区域(4A)侧的该继线部(23a、23b)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一端侧肋部(42A)形成为与该连结部(25)的从该一端到该另一端的该距离相等的突出量,该一端侧槽(42a)形成为与该连结部(25)的从该一端到该另一端的该距离相等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导线分隔部(42、42)具有从该铁心罩(4)的该轴向的另一端面向该轴向的另一端侧突出且沿该径向延伸的另一端侧肋部(42B),
该一端侧肋部(42A)的突出量构成为与从该导线卷绕区域(4A)的一端面(41A)到卷绕在该导线卷绕区域(4A)上的该导线的轴向的一端的距离大致相等,
该另一端侧肋部(42B)的突出量构成为与从该导线卷绕区域(4A)的该另一端面到卷绕在该导线卷绕区域(4A)上的该导线的该轴向的另一端的距离大致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铁心罩(4)在该轴向上形成为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对称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分隔板(26)在延伸到该贯通孔(4a)内的延伸方向的前端具有沿与该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端缘,
该端缘和该另一端侧肋部(42B)的该轴向另一端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该端子台(21)中的连接该连结部(25)的部位上设有一对挂止部(27、27),所述一对挂止部(27、27)沿与该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列并将该连结部(25)夹在之间,
在该铁心罩(4)上设有该一对挂止部(27、27)进行挂止的被挂止部(43、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基体部(2)具有与该多个端子台(21、21)相同个数的将该多个端子台(21、21)之间连接的连接部(24、24),
该多个连接部(24、24)分别成为沿该铁心罩(4)的该环状体的圆弧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导线分隔部(42、42)的与该轴向正交的截面采用在从该环状体的中心朝向外侧的方向上逐渐变成宽幅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多个端子台(21、21)上具有连接该导线的继线部(23a、23b),
该多根导线(5、6)的两端附近分别与该继线部(23a、23b)连接,并且将最端部分作为与安装基板电连接的安装端子使用。
CN 201010275349 2009-09-17 2010-09-06 线圈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4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5725 2009-09-17
JP2009215725A JP4877616B2 (ja) 2009-09-17 2009-09-17 コイル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4548A true CN102024548A (zh) 2011-04-20
CN102024548B CN102024548B (zh) 2013-03-06

Family

ID=4386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753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4548B (zh) 2009-09-17 2010-09-06 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77616B2 (zh)
CN (1) CN1020245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976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载用电动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6425B2 (en) * 2012-07-13 2017-10-10 Hitachi Metals, Ltd. Case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075126B2 (ja) * 2013-03-06 2017-02-08 F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6161206B2 (ja) * 2014-03-05 2017-07-12 コーセル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
JP2017073485A (ja) * 2015-10-08 2017-04-13 Fdk株式会社 巻線部品
JP7225547B2 (ja) * 2018-03-22 2023-02-21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トランス
JP7506982B2 (ja) * 2020-01-16 2024-06-27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インダクタ
KR102611501B1 (ko) 2020-07-31 2023-12-07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공통모드필터
KR20220075635A (ko) * 2020-11-30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라인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0573U (zh) * 1978-09-08 1980-03-15
CN1901106A (zh) * 2005-07-19 2007-01-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0573A (en) * 1978-09-16 1980-03-22 Daiya Mahoubin Kogyo Kk Water leakage preventing apparatus in air pressure utilizing type magic pot at falll down case
JPS57201829A (en) * 1981-06-08 1982-12-10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Detecting device for abnormality of conductor connection part
JPS6329907A (ja) * 1986-07-24 1988-02-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部品の電極処理方法
JPS6367211A (ja) * 1986-09-02 1988-03-26 丸善工業株式会社 バンド式梱包機における極薄バンドによる包装方法
JPH1041140A (ja) * 1996-07-23 1998-02-13 Hitachi Ferrite Denshi Kk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
JP2008172053A (ja) * 2007-01-12 2008-07-24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TWM346127U (en) * 2008-08-15 2008-12-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t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0573U (zh) * 1978-09-08 1980-03-15
CN1901106A (zh) * 2005-07-19 2007-01-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976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载用电动压缩机
CN110318976B (zh) * 2018-03-30 2020-05-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车载用电动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77616B2 (ja) 2012-02-15
CN102024548B (zh) 2013-03-06
JP2011066217A (ja)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4548B (zh) 线圈部件
JP5533838B2 (ja) 同軸コネクタプラグ
US8878640B2 (en) Common-mode choke coil
CN104681991B (zh) 三轴线天线
TWI420546B (zh) 一種電感器模組及其基座
JP6299567B2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89336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
JP5385083B2 (ja) ラインフィルタ
JP5488771B2 (ja) 同軸コネクタプラグ及び同軸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
US20130307657A1 (en) Surface mount inductor
JP6393578B2 (ja) 台座付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7173573A (ja) コイル部品
JP2017152534A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9841395B (zh) 绕组部件
CN103887747A (zh) 电接线箱
JP2014132602A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
US8451081B2 (en) Coil assembly having pin support portions of different length
JP2013168476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03825128A (zh) 网线连接器
US20130076455A1 (en) Modularized signal filter
KR200312344Y1 (ko) 초크 코일
US20150107887A1 (en) Electric-element mount seat
JP2010123291A (ja) 圧着端子
TWM346127U (en) Filter assembly
JP4930809B2 (ja) トラン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