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5600A - 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5600A
CN102005600A CN2010101800025A CN201010180002A CN102005600A CN 102005600 A CN102005600 A CN 102005600A CN 2010101800025 A CN2010101800025 A CN 2010101800025A CN 201010180002 A CN201010180002 A CN 201010180002A CN 102005600 A CN102005600 A CN 102005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e
rechargeable battery
dividing plate
electrode assembl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00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世源
金性洙
金兑根
洪琎圭
金俊植
韩万锡
崔南顺
李宗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0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5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3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具有多个第一孔隙,每个所述第一孔隙沿第一方向延长;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具有多个第二孔隙,每个所述第二孔隙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长。

Description

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方面涉及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与不能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能够被重复充电和放电。低容量可再充电电池被用于便携式紧凑型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可携式摄像机,而高容量可再充电电池被广泛用作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或其它期望设施的电源。
目前,开发出了一种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的高输出可再充电电池。通过将多个单元可再充电电池串联,高输出可再充电电池被配置具有高容量,以用于驱动需要大量电力的设备(例如,电动汽车)的电机。
此外,一个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由多个串联联接的可再充电电池形成,可再充电电池可被形成为圆柱形、棱柱形或袋形。
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设置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的隔板。在此,隔板将正电极与负电极分隔开以防止短路,并吸收电池反应所需的电解质溶液以维持高的离子电导率。
为了维持稳定的输出,隔板应该吸收足够量的电解质溶液。然而,当反复充电和放电时,正电极和负电极膨胀使得隔板中的电解质溶液被向外挤出。
如上所述,当隔板中没有包含足够量的电解质溶液时,离子运动无法正常进行使得输出恶化,并且可再充电电池的寿命将由于电极组件的退化而缩短。
在本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被提供用来增进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本国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被配置为利于电解质溶液置换(displacement)的电极组件和具有该电极组件可再充电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具有多个第一孔隙,每个所述第一孔隙沿第一方向延长;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具有多个第二孔隙,每个所述第二孔隙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层叠或围绕轴线卷绕在一起。所述第一方向可以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层叠并且围绕轴线卷绕在一起。所述第一方向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可以相对于所述轴线成斜角。所述电极组件可以具有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形状具有贯穿所述轴线的大体上椭圆形或圆形剖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和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具有大体上椭圆形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具有的长度大于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具有的宽度,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具有的长度大于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具有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在重叠区域与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重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以包括电解质,所述第一孔隙和所述第二孔隙可以具有相互不重叠的非重叠区域,并且所述隔板被配置为在所述非重叠区域比在所述重叠区域包含更大量的所述电解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被所述第一隔板或所述第二隔板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分隔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具有的尺寸和/或形状与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的尺寸和/或形状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中的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具有多个第一孔隙,每个所述第一孔隙沿第一方向延长;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具有多个第二孔隙,每个所述第二孔隙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长;以及关闭所述开口以密封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电极组件的盖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并通过所述盖板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侧的第一端子,和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并通过所述盖板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侧的第二端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隔板可以被层叠或围绕轴线卷绕在一起。所述第一方向可以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层叠并且围绕轴线卷绕在一起。所述第一方向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可以相对于所述轴线成斜角。所述电极组件可以具有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形状贯穿所述轴线具有大体上椭圆形或圆形剖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的第一孔隙和所述多个第二孔隙的第二孔隙具有大体上椭圆形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具有的长度大于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具有的宽度,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具有的长度大于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具有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的第一孔隙在重叠区域与所述多个第二孔隙的第二孔隙重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壳体中的电解质,所述第一孔隙和所述第二孔隙可以具有相互不重叠的非重叠区域,并且所述隔板被配置为在所述非重叠区域比在所述重叠区域包含更大量的所述电解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各方面,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正电极中,正电极活性材料被涂覆在正电极集流体上,在负电极中,负电极活性材料被涂覆在负电极集流体上,第一隔板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孔隙并被布置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相隔一段距离位于正电极或负电极的相反侧上并具有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孔隙。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相互垂直,并且电极组件可以通过将正电极、第一隔板、负电极和第二隔板顺序层叠并将它们相对于螺旋旋转轴线螺旋卷绕来形成。
第一方向可以垂直于螺旋旋转轴线,并且可以相对于螺旋旋转轴线倾斜或偏斜。另外,电极组件可以通过交替地层叠多个正电极和负电极,并将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插入于其间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各方面,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将电极组件安装于其中的壳体和电连接到电池组件并暴露于壳体的外侧的端子,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正电极中,正电极活性材料被涂覆在正电极集流体上,在负电极中,负电极活性材料被涂覆在负电极集流体上,第一隔板被布置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孔隙,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相隔一段距离位于正电极或负电极的相反侧上并具有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孔隙。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相互垂直,并且电极组件可以通过将正电极、第一隔板、负电极和第二隔板顺序层叠并将它们相对于螺旋旋转轴线螺旋卷绕来形成。
第一方向可以垂直于螺旋旋转轴线,并且可以相对于螺旋旋转轴线倾斜或偏斜。另外,电极组件可以通过交替地层叠多个正电极和负电极,并将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插入于其间来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方面,形成在第一隔板中的孔隙的方向与形成在第二隔板中的孔隙的方向相互不同,从而利于电解质溶液置换。进一步,能够使可再充电电池的输出稳定并提高可再充电电池的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且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2的电极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1.对指代附图中的一些元件的附图标记的描述
100:可再充电电池       10:电极组件
11:正电极              11a:正电极集流体
11b:正电极活性材料层
11c:正电极未涂覆区域
12:负电极                 12a:负电极集流体
12b:负电极活性材料层
12c:负电极未涂覆区域
13:第一隔板               13a、14a:孔隙
13aa、14aa:重叠区域       13ab、14ab:非重叠区域
14:第二隔板               20:壳体
21:正电极端子             22:负电极端子
25:盖板                   Z1:螺旋旋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完整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改。另外,贯穿本说明书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1和图2,可再充电电池100包括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电极组件10、电极组件10安装或容纳于其中的壳体20和覆盖或封闭壳体20的盖板25。
壳体20形成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外部,并提供用于安装电极组件10的空间。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0具有棱柱矩形袋形,在其一侧具有用于接纳具有相应的矩形形状的电极组件10的开口。可替代地,壳体20以及电极组件10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0由例如铝、铝合金、镀镍钢等金属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或者可替代地可以由形成袋的层压薄膜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25具有板形并被联接到壳体20以封闭或密封形成在壳体20中的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电极端子21和负电极端子22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并且正电极端子21和负电极端子22伸出到壳体20的外侧。正电极端子21被电连接到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c,而负电极端子22被电连接到负电极未涂覆区域12c。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电极端子21和负电极端子22穿过盖板25并伸出到壳体20的外侧,并且垫圈23和24被分别设置在正电极端子21与盖板25之间和负电极端子22与盖板25之间。
如图2所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包括正电极11、负电极12、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第一隔板13被布置在正电极11与负电极12之间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或延长的孔隙13a,第二隔板14被布置在正电极11与负电极12之间并具有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或延长的孔隙14a。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孔隙13a和14a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长,并且具有大体上椭圆形形状。可替代地,孔隙13a和14a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和/或尺寸,并且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和/或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0具有正电极11、第一隔板13、负电极12和第二隔板14被交替叠放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0包括多个正电极11和/或多个负电极12。
正电极11或负电极12被布置在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之间,并且第二隔板14与第一隔板13相隔一定的距离位于正电极11或负电极12的相反侧。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被交替地布置在第一隔板13与第二隔板14之间。此外,第一隔板13或第二隔板14被布置在正电极11与负电极12之间,并且第一隔板13或第二隔板14被交替地布置在正电极11与负电极12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电极11被形成为以下结构,在该结构中正电极活性材料层11b被涂覆在正电极集流体11a上,正电极集流体11a被形成为基本上方形或矩形板形,并且由例如铝、不锈钢等材料或其它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正电极活性材料层11b在一个实施例中由LiCoO2、LiMnO2、LiFePO4、LiNiO2、LiMn2O4、碳类活性材料、三价活性材料、导电剂、黏合剂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正电极活性材料层11b在一个实施例中没有形成在正电极11的上端上,而集流体11a被暴露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11c被形成在正电极11的上端上。
负电极12在一个实施例中被形成为以下结构,在该结构中负电极活性材料层12b被涂覆在负电极集流体12a上,负电极集流体12a被形成为基本上方形或矩形板形,并且由例如铜、不锈钢、铝等材料或其它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负电极活性材料层12b在一个实施例中由Li4Ti5O12、碳类材料、导电剂、黏合剂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负电极活性材料层12b在一个实施例中没有形成在负电极12的上端上,而集流体12a被暴露的负电极未涂覆区域12c被形成在负电极12的上端上。
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在一个实施例中由多孔材料制成,例如聚烯烃类单膜或复合膜,比如聚乙烯、聚丙烯或马尼拉纸。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孔隙13a被形成在第一隔板13中,并且第一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指图2中示出的x轴方向。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孔隙14a被形成在第二隔板14中,并且第二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指图2中示出的y轴方向。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x轴方向与y轴方向相互垂直。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或基本上垂直,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以其它角度相互交叉,例如以斜角相互交叉。
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层叠电极组件10中,如图3所示,第一隔板13的孔隙13a与第二隔板14的孔隙14a相互交叉,并且第一隔板13的孔隙13a包括与第二隔板14的孔隙14a重叠的被重叠或重叠区域13aa以及未与第二隔板14的孔隙14a重叠的单独或非重叠区域13ab。此外,第二隔板14的孔隙14a包括与第一隔板13的孔隙13a重叠的被重叠或重叠区域14aa以及未与第一隔板13的孔隙13a重叠的单独或非重叠区域14ab。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的孔隙13a和14a被形成为相互交叉,并且孔隙13a与14a重叠的部分被减小使得足够量的电解质溶液可以被容纳在孔隙中。
在孔隙重叠处,电解质溶液可能被通过孔隙向下挤出,使得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极组件的下部的电解质溶液密度增加而电极组件的上部的电解质溶液密度降低。当电极组件上部中的电解质溶液密度降低时,电极组件的退化被加速且寿命被缩短。
然而,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孔隙13a和14a相互交叉,大量的电解质溶液被保留在孔隙13a和14a中,使得在电极组件10的上部中的电解质溶液密度的降低可以被减小或防止,因此电极组件10的退化可以被减小或最小化。
另外,当压力因电极组件10的膨胀而被施加到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上时,通过孔隙13a和14a挤出的电解质溶液的量与传统电极组件相比被显著减小。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0被配置为将足够量的电解质容器保留在隔板13和14中,因而可以提供稳定的输出并且可减小或防止电极组件10的退化,从而增加寿命。
另外,由于施加到隔板13和14上的压力被分散,减小或防止了隔板13和14因内热的增加而被熔化,使得发生内部短路的可能性被降低。典型地,隔板可能由于热量和压力的增加而熔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隔板13和14的熔化由于压力被分散而能够被减小或防止。于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和电极组件10的可靠性被提高。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参见图4,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40包括正电极41、负电极42、布置在正电极41与负电极42之间的第一隔板43和布置在负电极42的外侧或可替代地布置在正电极41的外侧的第二隔板4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43被布置在正电极41与负电极42之间,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二隔板44可以被布置在正电极41与负电极42之间,而第一隔板43可以被布置在负电极42的外侧或正电极41的外侧。
电极组件40被形成为围绕螺旋旋转轴线Z1的胶卷形状(例如,通过螺旋式卷绕),使得正电极41、第一隔板43、负电极42和第二隔板44被顺序地布置或层叠。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40在螺旋式卷绕之后被压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电极41、负电极42、第一隔板43和第二隔板44被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带形。未涂覆正电极活性材料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41a沿一个方向形成在正电极41的一侧上,而未涂覆负电极活性材料的负电极未涂覆区域42a形成在负电极42的另一侧上。
沿垂直于螺旋旋转轴线Z1的y轴方向延伸的孔隙43a形成在第一隔板43中,而沿平行于螺旋旋转轴线Z1的z轴方向延伸的孔隙44a形成在第二隔板44中。
于是,形成在第一隔板43中的孔隙43a延伸的第一方向与形成在第二隔板44中的孔隙44a延伸的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在图4的电极组件40中,第一隔板43的孔隙43a与第二隔板44的孔隙44a的形状和/或尺寸可能会在围绕螺旋旋转轴线Z1卷绕的过程中因应力或张力而变形(例如,被拉伸)。因为孔隙43a与孔隙44a相对于彼此沿着不同的方向伸长(延伸),所以孔隙43a与孔隙44a的变形量或拉伸量并不相同。因此,孔隙43a可以具有与孔隙44a不同的形状或尺寸。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隔板的孔隙和第二隔板的孔隙可以因除了卷绕过程中的应力或张力之外的原因而具有不同的尺寸和/或形状。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参见图5,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50具有正电极51、负电极52、布置在正电极51与负电极52之间的第一隔板53和布置在负电极52的外侧或可替代地布置在正电极51的外侧的第二隔板5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53被布置在正电极51与负电极52之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二隔板54可以被布置在正电极51与负电极52之间,并且第一隔板53可以被布置在负电极52或正电极51的外侧。
电极组件50被形成为围绕螺旋旋转轴线Z1的胶卷形状(例如,通过螺旋式卷绕),使得正电极51、第一隔板53、负电极52和第二隔板54被顺序层叠。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50在螺旋式卷绕之后被压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电极51、负电极52、第一隔板53和第二隔板54被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带形。未涂覆正电极活性材料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51a沿着一个方向形成在正电极51的一侧上,而未涂覆负电极活性材料的负电极未涂覆区域52a形成在负电极52的另一侧上。
沿相对于螺旋旋转轴线Z1倾斜或偏斜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孔隙53a形成在第一隔板53中,而沿对于螺旋旋转轴线Z1倾斜或偏斜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孔隙54a形成在第二隔板54中。
在该情况下,第二方向的倾斜与第一方向相反使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交叉。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参见图6,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60包括正电极61、负电极62、布置在正电极61与负电极62之间的第一隔板63和布置在负电极62的外侧或可替代地布置在正电极61的外侧的第二隔板6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63被布置在正电极61与负电极62之间,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二隔板64可以被布置在正电极61与负电极62之间,而第一隔板63可以被布置在负电极62或正电极61的外侧。
电极组件60被形成为围绕螺旋旋转轴线Z1的圆柱体形状(例如,通过螺旋式卷绕),使得正电极61、第一隔板63、负电极62和第二隔板64被顺序地布置或层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电极61、负电极62、第一隔板63和第二隔板64被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带形,并且未涂覆正电极活性材料的正电极未涂覆区域61a形成在正电极61的一侧上,而未涂覆负电极活性材料的负电极未涂覆区域62a形成在负电极62的另一侧上。未涂覆区域61a可以位于正电极61的任何合适的侧部或端部,例如顶端、底端或侧端。相似地,未涂覆区域62a可以位于负电极62的任何合适的侧部或端部,例如顶端、底端或侧端。
沿垂直于螺旋旋转轴线Z1的y轴方向延伸的孔隙63a形成在第一隔板63中,而沿平行于螺旋旋转轴线Z1的z轴方向延伸的孔隙64a形成在第二隔板64中。
于是,形成在第一隔板63中的孔隙63a延伸的第一方向与形成在第二隔板64中的孔隙64a延伸的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尽管结合目前认为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然而相反,本发明致力于覆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与范围中的各种变更和等同装置。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具有多个第一孔隙,每个所述第一孔隙沿第一方向延长;和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具有多个第二孔隙,每个所述第二孔隙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层叠或围绕轴线卷绕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层叠并且围绕轴线卷绕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对于所述轴线成斜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具有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形状具有贯穿所述轴线的椭圆形或圆形剖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和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具有椭圆形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具有的长度大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具有的宽度,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具有的长度大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所具有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在重叠区域与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解质,所述第一孔隙和所述第二孔隙具有相互不重叠的非重叠区域,所述隔板被配置为在所述非重叠区域比在所述重叠区域包含更大量的所述电解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每个所述第一电极被所述第一隔板或所述第二隔板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分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孔隙中的第一孔隙的尺寸和/或形状与所述多个第二孔隙中的第二孔隙的尺寸和/或形状不同。
15.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以及
关闭所述开口以密封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电极组件的盖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并通过所述盖板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侧的第一端子,和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并通过所述盖板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侧的第二端子。
CN2010101800025A 2009-09-02 2010-05-14 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Pending CN1020056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931909P 2009-09-02 2009-09-02
US61/239,319 2009-09-02
US12/638,828 US8568929B2 (en) 2009-09-02 2009-12-15 Electrode assembly including separators having crossing pore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2/638,828 2009-1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5600A true CN102005600A (zh) 2011-04-06

Family

ID=4160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00025A Pending CN102005600A (zh) 2009-09-02 2010-05-14 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68929B2 (zh)
EP (1) EP2302717A1 (zh)
JP (1) JP2011054555A (zh)
KR (1) KR101147207B1 (zh)
CN (1) CN1020056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228A (zh) * 2013-10-31 2015-05-0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36768A1 (en) 2012-03-08 2013-09-12 Lg Chem, Ltd. Battery pack of stair-like structure
KR20130105271A (ko) 2012-03-16 2013-09-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대칭 구조의 전지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130113301A (ko) 2012-04-05 2013-10-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계단 구조의 전지셀
KR20130133640A (ko) 2012-05-29 2013-12-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코너부 형상이 다양한 단차를 갖는 전극 조립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전지팩 및 디바이스
KR101483505B1 (ko) 2012-11-13 2015-01-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단차 구조가 형성된 전극조립체
US9318733B2 (en) 2012-12-27 2016-04-19 Lg Chem, Ltd. Electrode assembly of stair-like structure
US9444096B2 (en) * 2013-01-30 2016-09-13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Organometallic-inorganic hybrid 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US9484560B2 (en) 2013-02-13 2016-11-01 Lg Chem, Ltd. Electric device having a round corner and including a secondary battery
US9954203B2 (en) 2013-03-08 2018-04-24 Lg Chem, Ltd. Stepped electrode group stack
US9786874B2 (en) 2013-03-08 2017-10-10 Lg Chem, Ltd. Electrode having round corner
WO2014137018A1 (ko) * 2013-03-08 2014-09-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계단 구조의 전극군 적층체
JP6135628B2 (ja) * 2014-09-22 2017-05-3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WO2016071967A1 (ja) * 2014-11-05 2016-05-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51581B1 (ko) * 2017-03-14 2022-01-13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184A (ja) * 1997-07-17 1999-02-12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二次電池用電極体及び二次電池
CN200997421Y (zh) * 2006-12-19 2007-12-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8585A (en) * 1952-06-23 1961-06-13 Accumulatoren Fabrik Ag Hermetically sealed alkaline storage battery
FR1224366A (fr) * 1960-08-09 1960-06-23 Foundry Equipment Ltd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d'alimentation pour machine à mouler de fonderie
JPS5912559A (ja) 1982-07-09 1984-01-23 Hitachi Maxell Ltd 有機電解質電池
JPS63126159A (ja) 1986-11-15 1988-05-30 Hitachi Maxell Ltd リチウム電池
FR2652950B1 (fr) * 1989-10-10 1996-07-19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Batterie secondaire alcaline etanche.
TW297171B (zh) * 1994-12-20 1997-02-01 Hoechst Celanese Corp
JP2732370B2 (ja) 1995-07-20 1998-03-3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渦巻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732371B2 (ja) 1995-07-20 1998-03-3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渦巻電極の製造方法
JP3370534B2 (ja) 1996-11-27 2003-01-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非水系二次電池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
KR100696452B1 (ko) 1999-11-25 2007-03-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이온이차전지
JP2004349174A (ja) 2003-05-23 2004-12-09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19699B2 (ja) 2004-05-31 2012-09-0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多孔性フィルムおよび電池
JP2007242348A (ja) 2006-03-07 2007-09-20 Nec Tokin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5181426B2 (ja) 2006-04-05 2013-04-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24083B2 (ja) 2006-10-23 2013-07-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184A (ja) * 1997-07-17 1999-02-12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二次電池用電極体及び二次電池
CN200997421Y (zh) * 2006-12-19 2007-12-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228A (zh) * 2013-10-31 2015-05-0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
CN104600228B (zh) * 2013-10-31 2017-08-29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25023A (ko) 2011-03-09
US20110052952A1 (en) 2011-03-03
JP2011054555A (ja) 2011-03-17
KR101147207B1 (ko) 2012-05-25
US8568929B2 (en) 2013-10-29
EP2302717A1 (en)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5600A (zh) 电极组件和具有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
US913653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current collection plate with protrusion
JP4276102B2 (ja) パウチ型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EP2750221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having superior electrode tab-joining properties, battery cell and device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assembly
EP2254176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429016B1 (en) Battery cell
US7659014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having super-capacitor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KR101915325B1 (ko) 이차전지
JP2009087612A (ja) 積層式電池
EP2736102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KR20180032083A (ko) 이차전지
US20230395949A1 (en) Battery unit,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battery unit
CN215896616U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US11043689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CN112886144B (zh) 一种分隔膜、电池组合及用电设备
EP371297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4310968A1 (en)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prismatic battery comprising electrode structure
CN117691168B (zh) 电芯、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250406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ystem,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utilization apparatus
WO2023133781A1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制造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设备
WO2024148474A1 (zh) 电池的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0017096A1 (ja) 二次電池
JPH08293325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7561646A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KR100599755B1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