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1227B - 液体承载容器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体承载容器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1227B
CN102001227B CN201010267450.9A CN201010267450A CN102001227B CN 102001227 B CN102001227 B CN 102001227B CN 201010267450 A CN201010267450 A CN 201010267450A CN 102001227 B CN102001227 B CN 102001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taining
supply port
liquid
ink
s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74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1227A (zh
Inventor
坂内昭子
得能敏郎
竹内正太郎
楠雅统
加藤知己
桑田正弘
早川直志
僧伟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01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1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2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承载容器,该液体承载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上。该液体承载容器包括包含液体的液体容纳袋;以及供给口部分,该供给口部分具有可弹性变形部分,通过该可弹性变形部分,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一侧刺入;其中所述供给口部分直接保持在所述液体容纳袋上形成的凹陷部分中,并且,中空喷嘴元件穿过供给口部分和液体容纳袋,以面对液体容纳袋内侧。

Description

液体承载容器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一种液体承载容器和成像设备,且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排出液滴的记录头的成像设备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上的液体承载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打印机、传真机、复印单元、绘图机以及具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单元的成像设备,例如,喷墨记录设备公知为一种排出液体记录型成像设备,该设备利用排出液滴的记录头。
排出液体记录型成像设备将墨滴从记录头排出到被传送的片材(不局限于纸张,并包括OHP片、表示液滴和其他液体等可以附着于其上的材料;也成为被记录的介质或者记录介质、记录纸张、记录片材),从而执行成像(记录、打印、成像等也可以互换使用)。排出液体型成像设备包括串列式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在记录头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排出液滴,并包括行式成像设备,该行型成像设备利用行式记录头,在该记录头不移动的同时排出液滴,从而执行成像。
再次,排出液体型“成像设备”表示向介质,如纸张、丝线、纤维、布、毛皮、金属、塑料、玻璃、木、陶瓷等排出液滴的装置,同时“成像”表示不仅给介质提供具有意义(例如,字符或曲线)的图像,而且给介质提供没有意义的图像(仅导致液滴撞击介质,即,排出液体设备)。此外,“墨水”并不局限于所谓的墨水,而是任何类型可以成像的液体,例如,如所谓的记录液体、定影溶液、液体等,并且包括DNA样本、抗蚀剂、构图材料、树脂等。
成像设备(下面仅称为喷墨型记录设备)是公知的,其中副液箱(也称为缓冲液箱或者头液箱)安装到字车上,该字车已经安装到记录头上,墨水从副液箱提供到记录头,主墨盒(也称为主液箱)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下面也称为设备主体)的一侧上,并且液体从在成像设备主体的一侧上的主墨盒补充到副液箱。
例如,已知这样一种墨盒,在分开的墨盒壳体内塞入墨水容纳袋,该墨水容纳袋的主体通过焊接等固定到具有墨水供给口部分和墨水填充口部分的保持元件上,且保持元件由墨盒壳体的保持单元所保持(专利文件1和2)。此外,也已知这样一种墨盒,其包括外壳在前内表面的下部处设置有开口部分,并且设置有袋,袋可以收缩成片状构型,且袋的前边缘连接到喷管上,而喷管固定到开口部分上(专利文件3)。
此外,已知这样一种墨盒,其被构造成直接焊接或者粘接到存放墨水的柔性袋状主体上,后者是一个橡胶状主体,吸取针可以插入到其中(专利文件4)。
此外,公开了一种墨水承载容器,它是由柔性材料形成,通过固定供给部分而被保持在硬的外壳中,并且通过直接吹塑而形成,其中,为了减少墨水的剩余量,可以有效收缩的支撑皱褶模制有线性突起部分,该线性突起部分形成在用于吹塑的金属模具的内表面上(专利文件5)。
专利文件1:JP3919734
专利文件2:JP2004-276538
专利文件3:JP2004-034696
专利文件4:日本文实用新型申请公开说明书第02-144438号
专利文件5:JP2005-059482
但是,如上所述,存在一个问题,即:对于利用墨水袋的墨盒,该墨水袋的主体通过焊接等固定到保持元件上,保持元件具有供给口部分,零件数量变得较多,并且在焊接保持元件和袋主体等时,灰尘易于驻留于其间。袋的前边缘连接到喷管上的那种墨盒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此外,对于直接焊接或者粘接到墨水容纳部分上的具有橡胶状主体的结构,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墨水容纳部分由低粘性的树脂制成时,橡胶状主体不容易直接焊接或者粘接,使得所关注部分的耐久性不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零件数量,并且可以防止污染物进入到制造过程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液体承载容器。该液体承载容器包括:包含液体的液体容纳袋、以及供给口部分,该供给口部分具有可弹性变形部,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一侧刺穿过该可弹性变形部,其中,供给口部分被直接保持在所述液体容纳袋上形成的凹陷部分中,并且所述中空喷嘴元件刺穿所述供给口部分和液体容纳袋,从而面对液体容纳袋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液体承载容器。该液体承载容器包括:由低粘性树脂材料制成并且通过吹塑形成的液体容纳部分;以及供给口部分,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一侧刺穿过该供给口部分,其中,供给口部分被焊接或者粘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陷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液体承载容器。该液体承载容器包括:由低粘性树脂材料制成并且通过吹塑形成的液体容纳部分;以及供给口部分,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一侧刺穿过该供给口部分,其中,所述供给口部分布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陷部分内,并且所述供给口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元件制成,且所述弹性元件用绷紧元件从凹陷部分的外周绷紧,同时被压缩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在其上可拆卸地安装本发明前述实施方式的液体承载容器。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并且防止污染物进入到制造过程中。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图1是示意性解释图,用于解释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承载容器的墨盒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特征横截面解释图;
图3是示意性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示意性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5A和5B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四实施方式阀示意性解释图;
图6是示意性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塞入硬壳体中的墨盒的透视解释图;
图8A到8D是示意性横截面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六实施方式及其制造过程;
图9是外透视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七实施方式;
图10是示意性横截面解释图,用于解释第七实施方式;
图11是外透视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八实施方式;
图12是外透视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九实施方式;
图13是外透视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十实施方式;图14是外透视解释图,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15是外透视解释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该成像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墨盒;
图16是横向解释图,示出设备的机械部分的概要;以及
图17是用于相同目的的特征平面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局限于在此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变型和改进。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和2解释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承载容器的墨盒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墨盒的示意性解释图,而图2是放大特征的横截面解释图。
墨盒1包括包含墨水的墨水容纳袋2和供给口部分3,该供给口部分3具有可弹性变形部,中空喷嘴元件5从成像设备一侧穿过该可弹性变形部。然后,供给口部分3被布置成直接由墨水容纳袋2保持,使得中空喷嘴元件5刺穿供给口部分3和墨水容纳袋2,而面对墨水容纳袋2的内侧。
在此,墨水容纳袋2,它是由柔性薄膜元件制成的密封的袋形元件,例如在其外侧上一体地形成配合部分2a,在配合部分2a内形成凹陷部分4,供给口部分3可以配装在该凹陷部分4中。然后,供给口部分3配装在墨水容纳袋2的配合部分2a之内的凹陷部分4中,且配合部分2a和供给口部分3通过焊接或者粘接(如连接部分6所示)密封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墨水容纳袋2的配合部分2a,薄膜元件优选的做得比墨水容纳袋2的其他部分更厚,从而增加其强度。
用于墨水容纳袋2的材料不特别限制,只要它是柔性薄膜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包含一种类型的树脂成份的薄膜元件或者具有包括多种类型的树脂成份的层状结构的薄膜元件。此外,可以是在表面上具有金属薄膜层或者金属薄膜层用于中间层的结构。树脂成份优选的是烯树脂成份,更具体地说,从相对于墨水的液体接触能力(contactability)来说,优选的是聚乙烯树脂。此外,作为金属薄膜层,例如,可以抑制水分对薄膜渗透的金属薄膜层、或者提供薄膜刚性的金属薄膜层、或者更具体地说,铝薄膜层是优选的。
此外,将墨水填充到墨水容纳袋2内可以在将墨水容纳袋2与供给口部分3相连接之前进行,或者在连接之后进行,在连接之后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当在连接之后进行填充时,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如:在墨水容纳袋2的一部分钻孔以填充墨水并且然后通过热密封来封闭该孔等;或者在围绕墨水容纳袋2焊接时将与墨水容纳袋2相同成份的管状元件放入,并且密封且焊接该管状元件,用针形喷嘴从该管状元件填充入墨水并然后作为整体焊接该管的方法。
供给口部分3可以整体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通过该可弹性变形材料,中空喷嘴元件5可以刺穿,或者可以是可弹性变形元件,围绕该元件连接环形加强元件。作为可弹性变形元件,例如,可以采用硅橡胶、氟橡胶、丁基合成橡胶、乙烯-丙烯橡胶(EPM或EPDM)等。此外,当考虑到与墨水的液体接触能力时,根据墨水的成份,EPDM是优选的,由于它在耐热、抵抗环境影响和耐臭氧方面是优异的。此外,对于要在长时间与墨水接触的结构来说,也需要注意添加在弹性元件中的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剂催化剂、填料、抗氧化剂等。
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墨盒包括墨水容纳袋和供给口部分,该墨水容纳袋包含墨水,而该供给口部分具有可弹性变形部,中空喷嘴元件通过该可弹性变形部从成像设备侧刺穿,并且将供给开口部分设置成直接由墨水容纳袋保持,使得中空喷嘴元件刺穿供给口部分和墨水容纳袋,从而面对墨水容纳袋的内侧,这使得可以保持零件数量少,并且防止污染物进入到墨水容纳袋中,后者在制造过程中被密封。
接着,参照图3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盒。图3是如上所述的墨盒的示意性解释图。
墨盒1具有墨水容纳袋2的配合部分2a,该墨水容纳袋2用捆扎带(binding band)11与供给口部分3固定到一起,从而以密封方式将供给口部分3与墨水容纳袋2保持在一起。
接着,参照图4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盒。图4是如上所述的墨盒的示意性解释图。
墨盒1具有墨水容纳袋2的配合部分2a,该墨水容纳袋2用金属线元件12与供给口部分3固定,从而以密封方式保持供给口部分3和墨水容纳袋2。
接着,参照图5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盒。图4是如上所述的墨盒的示意性解释图。
如图5A所示,墨盒1的墨水容纳袋2具有配合部分2a,该配合部分2a具有部分2c,在供给口部分3配合到其中之前的状态下,该部分2c突出成乳头形状的台,并且如图5B所示,供给口部分3推动该部分2c,使得配合部分2a凹进,并且覆盖供给口部分3的外周。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口部分3以及墨水容纳袋2的配合部分2a用如在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粘合带或金属线元件来固定。
接着,参照图6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墨盒。图4是如上所述的墨盒的示意性解释图。
墨盒1用墨水容纳袋2将供给口部分3包裹起来,该供给口部分3被保持在墨水容纳袋2的内侧,使得它不与墨水接触。
在此,相对于供给口部分和液体接触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即使在供给口部分3配合在墨水容纳袋2的外侧,中空喷嘴元件2在装载墨盒1之后刺穿它,使得供给口部分3与墨水形成接触。但是,所接触的墨水量非常少并且接触周期是从墨盒1被装载到墨盒1的墨水被用光(例如,大约六个月,这是保证期间)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是非常短的时间段。另一方面,当墨盒1的供给口部分3配合到墨水容纳袋2的内侧时,所接触的墨水量相当大并且接触时间是直到墨盒的失效日期(use-by date)的时间段,这是相对长的时间段。因此,对于本申请的发明,优点在于不需要供给口部分的高液体接触能力,这是由于供给口部分被相对于墨水容纳袋保持,使得它不与墨水接触。
虽然根据上述每个实施方式的墨盒1已经被描述为使得它不具有外侧的硬壳体,它也可以布置成将墨水容纳袋2塞入到硬壳体20中,该硬壳体20被分成两个,壳体21和壳体22。这种结构改善了更换墨盒时的使用便利性并且可以保护免受外界冲击。
接着,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墨盒及其制造方法,图8是示意性横截面解释图,用于解释墨盒。
由低粘性树脂材料制成的墨盒101具有墨水容纳部分102作为墨水容纳部分和供给口部分103,该墨水容纳部分通过吹塑形成,而供给口部分102由柔性材料形成,中空喷嘴元件通过该供给口部分103从成像设备主体一侧刺穿,并且供给口部分103通过焊接或者粘接固定到形成在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壁面上的凹陷部分104上。对于吹塑,可以使用直接吹塑、注坯吹塑等。
为了制造如上所述的墨盒101,首先,如图8A所示,通过直接吹塑或者注坯吹塑形成具有凹陷部分104的墨水容纳部分102;如图8B所示,在从墨水容纳部分102通风的同时,墨水105填充到墨水容纳部分102中;如图8C所示,供给口部分103以压缩的方式被推入到凹陷部分104中,通过粘合或粘接固定于其上;并且如图8D所示,完成了墨盒101。
在此,虽然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保持填充在其中的墨水量并且可以抵抗外界冲击的范围内即可,但优选的是该厚度被调整成取100-1000微米的范围,并优选的是300-600微米的范围内。
此外,从成本、与墨水的接触能力以及强度方面考虑,制造墨水容纳部分102的材料优选的是烯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但不局限于此。这些树脂的极大的优点在于易于模制,但是,它们粘性低的事实使得易于有可能在安装柔性材料中带来妨碍。
用于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坯料的材料可以包括一种类型的低粘性树脂、或者可以具有包括多种类型树脂的层状结构。此外,可以是在表面上具有金属薄膜或者金属薄膜用于中间层的结构。金属薄膜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他具有抑制水分渗透薄膜的目的或者具有提供薄膜刚性而提供优点的目的,但是优选的是铝。
通过吹塑形成的墨水容纳部分102可以安装原样安装到成像设备中,也可以塞入到硬壳体(保护壳体)中,以便提高更换墨水承载容器时所使用便利性或者保护它免受外界冲击。
为了将墨水填充到上述墨水容纳部分102中,在模制墨水容纳部分102之后,例如,坯料流出孔102b被封闭且墨水从坯料流入孔102a填充。至于墨水填充,在给墨水容纳部分102内的空气通风时之后,可以填充去除空气的墨水,或者在填充墨水之后,墨水容纳部分102内的墨水被除去空气并且流入孔102a被焊接,或者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内侧可以首先被氮气替代,然后在将氮气从墨水容纳部分102抽出的同时将墨水填充进去。此外,在墨水容纳部分102吹塑时的气体流入孔102a在墨水填充之后用热密封部分111a密封,同时,在墨水填充之前,将气体流出孔102b用热密封部分111b密封。此外,可以设置成从气体流出孔102b将墨水填充进去。
然后,在墨水填充到墨水填充部分102中之后,供给口部分103安装到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凹陷部分104的一部分上。
供给口部分103不特别限制,只要它在至少一部分上包括弹性元件(弹性部分)。弹性元件可以优选的包括橡胶元件,并且作为成份可以使用尤其是硅橡胶、氟橡胶、丁基合成橡胶、乙烯-丙烯橡胶(EPM或EPDM)等。此外,当考虑到与墨水的液体接触能力时,根据墨水的成份,EPDM是优选的,由于它在耐热、抵抗环境影响和耐臭氧方面是优异的。此外,对于要在长时间与墨水接触的结构来说,也需要注意添加在弹性元件中的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剂催化剂、填料、抗氧化剂等。
此外,优选的是供给口部分103外周(外周直径)稍大于形成在墨水容纳部分102上的凹陷部分104的内周(内周直径)。通过使得供给口部分104的尺寸稍大,当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凹陷部分104安装时,沿着供给口部分103的压缩方向施加压力,使得可以防止墨水泄漏,即使在用于供墨的中空喷嘴元件拔出和插入时。
然后,供给口部分103被推入到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凹陷部分104中。然后,供给口部分103的外周(外周直径)被形成为大于凹陷部分104的内周(内周直径),使得供给口部分以压缩状态配合到其中。在这种状态下,施加在供给口部分103上的压力优选的是这样程度的压力,即:使得当中空喷嘴元件拔出和插入时,该压力能够使得插入孔封闭。此外,作为墨水容纳部分102中的中空喷嘴元件插入的部分的部分与供给口部分103焊接或者粘接。
以这种方式,低粘性树脂制成的墨水容纳部分通过吹塑形成,这可以大规模生产,且弹性元件制成的供给口部分被以简单方式构造,使得它通过模制或者粘接固定到墨水容纳部分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陷元件上,从而实现了低成本。此外,由于密封的中空形状的墨水容纳部分可以通过吹塑一体形成,在不使用时它被密封起来,且设置成供给口部分从墨水容纳主体的外侧安装,从而可以减少灰尘等进入其中。此外,由于供给口部分插入到墨水容纳部分的凹陷部分中,即使在墨水容纳部分由低粘性树脂制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易进行随后的焊接和粘接。
此外,密封的中空形墨水容纳部分可以利用吹塑一体形成,且弹性元件制成的供给口部分被设置成焊接或者粘接到墨水容纳部分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陷部分,使得可以防止墨水泄漏。此外,通过吹塑,可以形成三维墨水容纳部分,且它的固定很容易,而不象袋形墨水容纳部分那样,即使在它没有塞入到保护壳体中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的固定。即使没有保护壳体,它也可以相对于成像设备装入和取出。
此外,供给口部分中的插入到凹陷部分中的部分由弹性元件制成,并且通过将其推入而插入到凹陷部分中,供给口部分随着喷嘴元件的插入和取出,使得可以防止在喷嘴元件取出后墨水泄漏。
此外,如上所述,在吹塑时,在用于吹塑的原材料的坯料中的气体流入孔迹线和气体流出孔迹线位于墨水容纳部分的凹陷部分处,该部分将被供给口部分覆盖,使得仅有可能泄漏墨水的坯料孔部分被供给口部分堵塞,使得可以更精确地防止液体泄漏,并且不需要提供密封墨水容纳部分的过程。
此外,在吹塑时的气体流入孔迹线和气体流出孔迹线被设置,以成形作为向其中注入墨水(液体)的孔,从而在墨水注入之后,供给口部分的安装过程也用作密封过程,从而简化了过程和降低了成本。
接着,参照图9和1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墨盒。图9是解释墨盒的外透视解释图,而图10是它的示意性横截面解释图。
在此,形成凹陷部分104,该凹陷部分从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外表面向内侧形成,供给口部分103安装在凹陷部分104之内。
接着,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墨盒,图11是解释墨盒的外透视解释图。
由低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这个墨盒包括吹塑形成的墨水容纳部分102和元件103,该元件103的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主体一侧刺穿该部分。供给口部分103布置在凹陷部分104内,而凹陷部分104形成在墨水容纳部分102的壁面上。供给口部分103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形成,该供给口部分103用捆扎带106绷紧,该捆扎带106作为从凹陷部分104的外周绷紧的元件,同时弹性元件被压缩在墨水容纳部分102中。
以这种方式,供给口部分用绷紧元件固定到墨水容纳部分的凹陷部分中,使得可靠地将供给口部分固定到低粘性树脂制成的墨水容纳部分成为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供给口部分103粘接(或焊接)到墨水容纳部分102中中空喷嘴元件所刺穿的部分及其四周。以这种方式,可以可靠的防止由于中空喷嘴元件取出和插入,墨水从墨水容纳部分102中的中空喷嘴元件所刺穿的部分泄漏。
接着,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墨盒,图12是用于解释该墨盒的外透视解释图。在此可变形的丝线元件用作上述第八实施方式的绷紧元件。
接着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墨盒,图13是用于解释该墨盒的外透视解释图。
在此,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墨水容纳部分102处,在虚线位置处,可折叠地形成折叠部108。
作为在墨水容纳部分102形成折叠部108的方法,成为折叠部的部分可以形成为用于模制坯料的模具或者成为折叠部的部分形成在坯料被放入的模具中。
由于墨水容纳部分102包括折叠部108,墨水供给到成像设备主体一侧,使得随着剩余量的减少墨水容纳部分102压缩,因此可以减少残留墨水并且可以平稳提供墨水。
接着,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墨盒,图14是用于解释墨盒的外透视解释图。
在此,在第九实施方式的墨水容纳部分102上在虚线位置处可收缩地形成折叠部108。
如前面所描述的,根据第六实施方式及其后的实施方式的墨盒(液体承载容器)具有墨水容纳部分(液体包含部分),在它刚使用时形状接近立方体,没有硬壳体(保护壳体)它也很容易设置到成像设备中。但是,它也可以被包含在硬壳体中,用于在更换墨水承载容器时增加使用便利性或者出于保护它免受外界冲击的目的。虽然硬壳体在材料或结构方面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能耐受外界冲击即可,但优选的是它具有握住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5到17描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图15是该成像设备的外透视解释图,图16是示出该成像设备的机械部分的概要,而图17是该成像部分的特征平面解释图。
作为串列式喷墨记录设备的成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201、供纸盒202和纸张排出托盘203,其中供纸盒202可以被拔出到预定的纸张补充位置而仍装载在设备主体201内,而纸张排出托盘203作为供纸盒202的盖元件并且可摆动地安装到设备主体201上,以可以打开和关闭供纸盒202的上部。在供纸盒202内,堆叠着要供入设备主体1内的纸张,而对于纸张排出托盘203,堆叠其上记录(形成)图像的纸张。此外,在设备主体201的前表面的一个边缘的一侧上,包括用于装载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墨盒装载部分204,墨盒装载部分204的上表面布置为操作/显示部分205,提供有操作按钮和显示设备。
然后,在设备主体201内,字车233由主和副导杆231和232保持而能够自由滑动,所述导管231和232是导引元件,横向跨过左侧板221A和右侧板221B,字车233通过主扫描电机(未示出)经同步带在箭头所示的方向(字车主扫描4方向)上移动和扫描。
字车233具有记录头234a和234b(当不在二者之间作出区分时称作记录头),该记录头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排出液体头,该排出液体头用于排出黄色(Y)、青色(C)、品红色(M)和黑色(K)每一种颜色的墨滴,该记录头具有喷嘴序列,该喷嘴序列包括多个喷嘴,这些喷嘴沿着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排列,并且以墨滴排出方向朝下的方式安装。
记录头234分别具有两个喷嘴序列,记录头234a的一个喷嘴序列排出黑色(K)墨滴,而记录头234a的另一个喷嘴序列排出青色(C)墨滴,记录头234b的一个喷嘴序列排出品红色(M)墨滴,而记录头234b的另一个喷嘴序列排出黄色(Y)墨滴。
此外,字车233安装有头液箱235a、235b(当在二者之间不做区分时称为头液箱),用于对应于记录头234的喷嘴序列供给每种颜色的墨水。这个副液箱235通过每种颜色的供给管236从根据本发明的每种颜色的墨盒210(图7中显示的具有硬壳体塞入型)补充每种颜色的墨水。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供给供纸盒202的装纸部分241(压板)上装载的纸张242的供纸部分,设置有月牙辊(供纸辊)243和分离垫244,该供纸辊将装纸部分上装载的纸张一张一张地供给,而分离垫244对这供纸辊243,并且由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该分离垫244被偏压向供纸辊243一侧。
然后,为了将来自供纸部分的纸张242供给到记录头234的下侧,设置有导引纸张242的导引元件245、对辊236、传送导引元件247和具有末端压力辊249的加压元件248、以及传送带251,该传送带是传送单元,用于静电吸附被供给的纸张,以将静电吸附的纸张242传送到与记录头234相对的位置。
作为环形带的这个传送带251布置成位于传送辊252和张紧辊253之间,以在带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回转。此外,提供了充电辊256,该充电辊作为充电单元,用于给传送带251表面充电。与传送带251的表面相接触的充电辊256布置成它随着传送带251的转动而转动。这个传送带251沿着带传送方向被传送辊252环形移动,而传送辊252由副扫描电机(未示出)经同步带转动地驱动。
此外,作为将用记录头234记录的纸张242输出的纸张输出部分,提供了用于将纸张242从传送带251分离的分离爪、以及纸张输出辊262和纸张输出辊263,且在纸张输出辊262之下设置纸张输出托盘203。
此外,双面单元271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201的背面部分。这个双面单元271,该双面单元取出沿着传送带251的反向转动而返回的纸张来翻转纸张,以便将纸张242再次供给到对辊246和传送带251之间。此外,这个双面单元271的上表面布置成手动旁通托盘272。
此外,在字车233的扫描方向的一侧的非打印区域中,布置了维护和恢复机构281,该机构是用于维护和恢复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头的装置,并且包括恢复单元,用于维护和恢复记录头234的喷嘴的状态。这个维护和恢复机构281包括:封盖282a、282b(当在二者之间不做区分时称为封盖),用于盖住记录头234的每个喷嘴面;擦拭刮刀283,该擦拭刮刀是刮刀元件,用于擦拭喷嘴头;以及非贡献排出接收器284,该接收器284在排出不用于记录的墨滴时接收墨滴,以排出浓稠的记录液体等。
此外,在字车233扫描方向的另一侧的非打印区,布置有墨水回收单元(非贡献排出接收器)288,它是用于在排出不用于记录的墨滴时接收墨滴的液体回收容器,以便排出在记录等过程中浓稠的记录液体,该墨水回收单元288沿着记录头234的喷嘴序列方向设置有开口部分289。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成像设备中,纸张242从供纸盒202被单独地一张接一张地供给,基本上垂直向上供给的纸张242用导引元件245导引,放置于传送带251和对辊246之间,以被传送,并进一步使其末端部被传送导引元件247导引,以压在传送带251上,相对于其传送方向被转动基本上90度,被吸附在充电的传送带251上,并且纸张242随着传送带251的回转运动而沿着副扫描方向被传送。
然后,根据图像信号,在字车233移动的同时,记录头234被驱动,以将墨滴排出到静止的纸张242上,以记录一行的量,并且在纸张242被传送预定量之后,记录下一行。当接收到记录终止信号或者纸张242的后边缘已经到达记录区的信号时,记录操作终止,使得纸张242排出到纸张排出托盘203。
可拆卸地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这种成像设备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本申请基于2009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申请2009-200053和2009年3月17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申请2009-064346,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16)

1.一种液体承载容器,该液体承载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包括:
包含液体的液体容纳袋;以及
供给口部分,该供给口部分具有可弹性变形部分,通过该可弹性变形部分,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一侧刺入;其中
所述供给口部分直接保持在所述液体容纳袋上形成的凹陷部分中,并且,中空喷嘴元件穿过供给口部分和液体容纳袋,以面对液体容纳袋内侧;
其中所述液体容纳袋是由柔性薄膜元件制成的密封的袋形元件,在其外侧上一体地形成有配合部分,在配合部分内形成凹陷部分,供给口部分配装在该凹陷部分中;且
其中对于液体容纳袋的配合部分,薄膜元件做得比液体容纳袋的其他部分更厚,
其中液体容纳袋的配合部分以与液体容纳袋相同的方式由柔性薄膜元件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供给口部分通过配合到其中而固定到所述凹陷部分上,所述凹陷部分形成在液体容纳袋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供给口部分通过粘接、焊接或者绷紧元件固定到液体容纳袋的凹陷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袋的凹陷部分通过将向外突出的部分推入其中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供给口部分被保持在所述液体容纳袋的内侧,使得其不与液体形成接触。
6.一种液体承载容器,该液体承载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并且包括:
液体容纳部分,该液体容纳部分由低粘性树脂制成并且通过吹塑形成;
供给口部分,通过该供给口部分,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主体一侧刺入,其中
所述供给口部分焊接或粘接到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陷部分上;
所述液体容纳部分是密封的柔性的中空形液体容纳部分,在其外侧上一体地形成有配合部分,在配合部分内形成所述凹陷部分;
其中液体容纳部分的配合部分做得比液体容纳部分的其他部分更厚,且
其中液体容纳部分的配合部分以与液体容纳部分相同的方式由柔性薄膜元件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
所述供给口部分具有由弹性元件形成的一部分,该部分配合到所述凹陷部分中;且
所述供给口部分的外周直径大于所述凹陷部分的内周直径,且所述供给口部分被推入到所述凹陷部分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在吹塑模制坯料时的气体流入孔迹线和气体流出孔迹线位于用液体容纳部分的凹陷部分中的供给口部分所覆盖的部分,所述坯料是吹塑的原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流入孔迹线和流出孔迹线成形为用于注入液体的孔。
10.一种液体承载容器,该液体承载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并且包括:
液体容纳部分,该液体容纳部分由低粘性树脂制成并且通过吹塑形成;
供给口部分,通过该供给口部分,中空喷嘴元件从成像设备主体一侧刺入,其中
所述供给口部分布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分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陷部分内;
所述供给口部分具有弹性元件形成的至少一部分,该弹性元件用绷紧元件从凹陷部分的外周绷紧,同时被压缩在液体容纳部分中,
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是密封的柔性的中空形液体容纳部分,在其外侧上一体地形成有配合部分,在配合部分内形成所述凹陷部分;
其中液体容纳部分的配合部分做得比液体容纳部分的其他部分更厚;且
其中液体容纳部分的配合部分以与液体容纳部分相同的方式由柔性薄膜元件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在吹塑模制坯料时的气体流入孔迹线和气体流出孔迹线位于用液体容纳部分的凹陷部分中的供给口部分所覆盖的部分,所述坯料是吹塑的原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流入孔迹线和流出孔迹线成形为用于注入液体的孔。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供给口部分粘接或者焊接到液体容纳部分中的中空喷嘴元件穿过的一部分及其周边上。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所述绷紧元件是捆扎带或者可变形丝线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其中,在液体容纳部分上形成折叠部。
16.一种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设备可拆卸地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承载容器。
CN201010267450.9A 2009-03-17 2010-08-27 液体承载容器和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4346 2009-03-17
JP2009200053A JP5353565B2 (ja) 2009-03-17 2009-08-31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53/09 2009-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227A CN102001227A (zh) 2011-04-06
CN102001227B true CN102001227B (zh) 2014-04-16

Family

ID=43094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74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1227B (zh) 2009-03-17 2010-08-27 液体承载容器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54142B2 (zh)
JP (1) JP5353565B2 (zh)
CN (1) CN102001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7806B2 (ja) 2010-09-16 2015-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646889B2 (en) * 2012-01-13 2014-0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JP5879015B2 (ja) * 2012-04-23 2016-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収容容器
JP6085922B2 (ja) 2012-09-13 2017-03-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6120954A1 (ja) * 2015-01-26 2016-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72510B2 (ja) 2016-03-30 2020-10-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用キャップ、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891481B2 (ja) * 2016-12-21 2021-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921A (zh) * 1995-04-17 2000-12-27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CN1376585A (zh) * 2001-02-09 2002-10-30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用于液体容器的弹性件和记录设备
CN1410270A (zh) * 2001-09-28 2003-04-16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用于液体容器的连接单元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CN1468719A (zh) * 2002-06-28 2004-01-21 - 墨水容器
CN2614901Y (zh) * 2003-01-14 2004-05-1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密封圈、墨盒
CN2726880Y (zh) * 2004-09-13 2005-09-21 珠海市辉盛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CN1697736A (zh) * 2003-03-18 2005-11-16 株式会社理光 墨囊、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填墨及再填墨方法,墨盒制造方法以及墨盒重复利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62242U (ja) * 1983-04-15 1984-10-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トリツジ
JP2536758Y2 (ja) * 1987-07-17 1997-05-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置
JPH02144438A (ja) 1988-11-25 1990-06-04 Nagawa:Kk 組立式建築物
US6264314B1 (en) * 1991-05-27 2001-07-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3207908B2 (ja) * 1992-03-13 2001-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
JP3633960B2 (ja) * 1994-07-14 2005-03-30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
TW332188B (en) * 1996-11-06 1998-05-21 Riso Kagaku Corp The ink-supplying apparatus for printer
US5860363A (en) * 1997-01-21 1999-01-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jet cartridge with separately replaceable ink reservoir
ATE353764T1 (de) * 1998-12-24 2007-03-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ack fü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packung zum verpacken eines solchen sackes
JP4852203B2 (ja) 2001-09-18 2012-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供給装置の空気排出方法
CN100448675C (zh) 2002-02-07 2009-01-07 株式会社理光 喷墨装置、压强调节机构及喷墨打印机
JP3919734B2 (ja) 2002-12-06 2007-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筺体、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69966B1 (ko) 2003-03-18 2007-01-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잉크 주머니, 잉크 카트리지 및 잉크젯 기록 장치, 잉크충전 방법, 잉크 재충전 방법, 잉크 카트리지의 제조 방법및 잉크 카트리지의 리사이클 방법
JP2005014437A (ja) * 2003-06-26 2005-01-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04373B2 (ja) * 2003-04-18 2009-0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収容袋、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液体収容袋の封止方法及び封止装置
JP2005059482A (ja) * 2003-08-18 2005-03-1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06281588A (ja) * 2005-03-31 2006-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100020142A1 (en) 2006-12-28 2010-01-28 Akiko Bannai Refill ink and ink cartridge
JP5141348B2 (ja) 2008-04-14 2013-0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液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921A (zh) * 1995-04-17 2000-12-27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CN1376585A (zh) * 2001-02-09 2002-10-30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用于液体容器的弹性件和记录设备
CN1410270A (zh) * 2001-09-28 2003-04-16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用于液体容器的连接单元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CN1468719A (zh) * 2002-06-28 2004-01-21 - 墨水容器
CN2614901Y (zh) * 2003-01-14 2004-05-1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密封圈、墨盒
CN1697736A (zh) * 2003-03-18 2005-11-16 株式会社理光 墨囊、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填墨及再填墨方法,墨盒制造方法以及墨盒重复利用方法
CN2726880Y (zh) * 2004-09-13 2005-09-21 珠海市辉盛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50819A1 (en) 2011-03-03
US8454142B2 (en) 2013-06-04
JP5353565B2 (ja) 2013-11-27
CN102001227A (zh) 2011-04-06
JP2010241104A (ja)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227B (zh) 液体承载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082896C (zh) 制造用于喷墨记录装置中的墨盒的方法
US8454143B2 (en) Liquid container, methods of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1546C (zh) 包装套及其开启方法
CN101318410B (zh) 流体容纳容器以及使用该流体容纳容器的再填充方法
CN101767487B (zh) 墨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50660B (zh) 液体容器
CN1285464C (zh) 打印机用墨盒
AU766921B2 (en) Ink tan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for
US8540352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13164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322835B2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fl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reusing fluid container
US20080211891A1 (en) Liquid storage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357538B (zh) 供墨系统和图像记录设备
US20080231672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supply method
CN101058262B (zh) 液体容器
CN101386231A (zh) 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液体容器
JP2007145032A (ja) 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4141873B2 (ja) 液体収容体形成用部材及び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200234725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106046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ユニットおよび該記録ユニット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4613983B2 (ja) 液体貯留手段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8025358B2 (en) Recording head protective cap,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200137B (zh) 填充和检测液体容纳部件方法和液体填充装置
JP2004322506A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