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247A - 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7247A
CN101997247A CN2010102594877A CN201010259487A CN101997247A CN 101997247 A CN101997247 A CN 101997247A CN 2010102594877 A CN2010102594877 A CN 2010102594877A CN 201010259487 A CN201010259487 A CN 201010259487A CN 101997247 A CN101997247 A CN 101997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conductor
conductor
insulator
cylindrical portion
out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94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7247B (zh
Inventor
随念贵男
的场怜
北村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7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7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7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7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15Connection to a rigid planar substrate,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确保可靠性且外形小型化、低高度化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其包括:外导体(40),其具有筒状部(41);中心导体(501),其具有在筒状部(41)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以及绝缘体(61),其以绝缘状态保持外导体(40)和中心导体(501),该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具有沿与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垂直的面方向伸出的外导体(40)和绝缘体(61)的伸出区域。在该伸出区域内,外导体(40)具有外导体伸出部(42a、42b、42c),绝缘体(61)具有绝缘体伸出部。中心导体(501)的中心导体引出部以外的区域具有在俯视中心导体(501)时的翼状的突出部(54a、54b、54c)。

Description

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轴连接器用插座,特别涉及外形为小型、高度较低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背景技术
作为在高频信号的传送中使用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例如专利文献1已进行了公开。基于图1说明其结构。
该同轴连接器用插座1包括:具有圆筒部的外部导体10;和具有在该圆筒部的内部空间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接触部的中心导体20,在外部导体10与中心导体20之间的下部,经由模塑成型的电介质(绝缘体)30将两者保持为一体。
在外部导体10的圆筒部形成有用于防止插塞脱出的锁止槽13。此外,为了防止由于插塞安装时的应力导致中心导体20从电介质(绝缘体)30向背面方向脱出,在中心导体20的内方端部设置有面加工部(没入部)22A。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105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中,覆盖外部导体的上部而成型有树脂,因此外部导体的厚度与树脂的厚度累积,相应地产品的外形尺寸变大。此外,在为了防止插塞的脱出而在外部导体的圆筒部设置的锁止用的槽13的位置,由于树脂的厚度累积,而相应变高,因此在将插塞安装于插座的状态下的整体的高度也变高。
此外,会产生下述问题:不能够确保作为用于安装插塞所必需的高度的外部导体10的圆筒部的锁止槽13与电介质(绝缘体)30的上表面的距离。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其能够确保可靠性并且能够实现小型、低高度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下述结构。
(1)一种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其包括:外导体,其具有筒状部;中心导体,其具有在该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以及绝缘体,其以绝缘状态保持上述外导体和上述中心导体,该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具有沿与上述外导体的筒状部垂直的面方向伸出的上述外导体和上述绝缘体的伸出区域,其中,
上述外导体具有外导体伸出部,其配置在上述伸出区域内,除了规定部分以外沿与上述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面方向从上述筒状部的底部向外方伸出,
上述中心导体具有中心导体引出部,其配置在上述伸出区域内的上述规定部分内,沿与上述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
上述绝缘体具有绝缘体伸出部,其配置在上述伸出区域内的上述规定部分,部分地覆盖上述中心导体引出部,
上述中心导体的上述中心导体引出部以外的区域具有在俯视上述中心导体时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部位和没有突出的部位。
(2)优选在上述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部位上具有贯通孔。
(3)上述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部位例如为翼状的突出部。
通过采用这些结构,中心导体与绝缘体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防止中心导体从绝缘体脱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构成机械强度高且小型、低高度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的截面图;
图2是同轴连接器用插座101和相对于其装卸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塞110的截面图,图2(A)是两者分离的状态,图2(B)是安装后的状态;
图3是表示插座的结构的图,图3(A)是插座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插座101整体的立体图,图3(C)是通过中心导体501的短边方向的中心的插座101的截面图,图3(D)是通过中心导体50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的插座101的截面图;
图4是从中心导体引出部52的引出方向看的主视图;
图5(A)是中心导体501的俯视图,图5(B)是其主视图,图5(C)是图5(A)所示的直线X-X的截面图,图5(D)是其右侧面图,图5(E)是图5(A)所示直线Y-Y的截面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2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3的俯视图;
图8(A)、图8(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4A、504B的俯视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5的俯视图;以及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6的俯视图。
附图符号说明
40 外导体;41 筒状部;42 外导体伸出部;51 中心导体接触部;52 中心导体引出部;54a、54b、54c 翼状突出部;55a、55b 翼状突出部;56a~56g 翼状突出部;57a、57b 翼状突出部;58a、58b 突出部位;61 绝缘体;71 外导体;81 内导体;101 同轴连接器用插座;110同轴连接器用插塞;501~503、504A、504B、505、506 中心导体;P 突起部;S 槽;SH 贯通孔;TP1、TP2、TP3 锥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2~图5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的结构。
图2是同轴连接器用插座(以下简称为插座)101和相对其装卸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塞(以下简称为插塞)110的截面图。图2(A)是两者分离的状态,(B)是安装后的状态。
插座101包括:具有筒状部41的外导体40;具有在该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的中心导体501;以及以绝缘状态保持外导部40和中心导体501的绝缘体61。
中心导体501具有沿与外导体40的筒状部的轴(点划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引出的中心导体引出部52。此外,外导体40在除去中心导体引出部52所通过的位置之外(相避开)的位置,具有沿与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从筒状部41的底部向外方伸出的外导体伸出部42。
从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向垂直的方向扩展的伸出区域,从厚度方向看,包括绝缘体61的绝缘体伸出部所存在的区域和外导体伸出部42所存在的区域。绝缘体伸出部的厚度尺寸tb和外导体伸出部42的厚度尺寸ta大致相同,上述内容在后面将会详细叙述。
此外,中心导体引出部52部分的包含绝缘体的厚度尺寸也与绝缘体伸出部的厚度尺寸tb大致相同。
插塞110具有外导体71和内导体81,在图2(B)所示的将插塞110安装于插座101的状态下,插塞110的外导体71与插座101的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接触,插塞110的内导体81与插座101的中心导体的接触部51接触。
如图2(A)所示,在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的外周面形成有槽S,在插塞110的外导体71的内周面形成有突起部P,两者卡合。
这样,因为绝缘体61的伸出部的厚度尺寸tb与外导体伸出部42的厚度尺寸ta以及中心导体引出部52部分的厚度尺寸大致相等,所以能够充分确保插塞110的外导体71的下端面与插座101的外导体伸出部42以及中心导体引出部52部分的上表面的距离。
图3是表示插座101的结构的图,图3(A)是插座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插座101整体的立体图,图3(C)是通过中心导体501的短边方向的中心(图3(B)的直线X-X)的插座101的截面图,图3(D)是通过中心导体50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图3(B)的直线Y-Y)的插座101的截面图。
如图3(A)所示,外导体40包括:筒状部41;沿与该筒状部41的轴向垂直的面方向从筒状部41的底部向外方伸出的外导体伸出部42a、42b和42c。此外,中心导体501包括在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和沿与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的中心导体引出部52。
上述外导体40的外导体伸出部42a、42b、42c在除了中心导体引出部52所通过的位置之外(相避开)的位置形成。
绝缘体61通过树脂模塑成型而形成以绝缘状态保持外导体40和中心导体501的形状,在外导体伸出部42a、42b、42c不存在的区域具有绝缘体伸出部。此外,绝缘体伸出部部分覆盖中心导体引出部52。
如图3(B)所示,在从外导体40的筒状部41向垂直方向扩展的伸出区域(大致为正方形)中,从厚度方向看,包括仅存在绝缘体61的绝缘体伸出部的区域和仅存在外导体伸出部42a、42b、42c的区域。即,在外导体伸出部42a、42b、42c的上表面不配置绝缘体。由此,绝缘体61的绝缘体伸出部的厚度与外导体伸出部42a、42b、42c的厚度大致相同。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从插座的底面到绝缘体61的绝缘体伸出部上表面的高度变低,能够使支配插座的外形的伸出区域的厚度变薄。例如在图1所示的现有结构中,插座的高度尺寸为0.27mm,但本发明的结构能够薄至0.12mm。随之,能够实现产品的外形形状的小型化、低高度化。
此外,在现有结构中,在端子的上表面成型树脂,因此需要通过加工空腔而形成,但是根据本发明,绝缘体(树脂)的形状简单,能够减少模塑的模具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在现有结构中,在端子上表面成型树脂,因此树脂流动变得复杂,但是根据本发明,绝缘体(树脂)的形状简单,因此难以发生卷入空气等导致的成型不良(short shot,缺注)。
另外,如图2所示,外导体筒状部41的内部的绝缘体61的厚度尺寸(tc)形成得比外导体筒状部41外部的区域中的绝缘体61的厚度尺寸(tb)厚。由此,能够提高绝缘体61与中心导体501的一体化强度。
图4是中心导体引出部52的从引出方向看的主视图。如该图4所示,绝缘体61与外导体伸出部42a、42b的边界部分的截面形状具有从外导体伸出部42a、42b的上表面到下表面逐渐变细的形状的锥部TP1。图3所示的外导体伸出部42c与绝缘体61的关系也是同样的该形状。
此外,绝缘体61与中心导体引出部52的边界部分的截面形状也具有从中心导体引出部52的下表面到上表面逐渐变细的形状的锥部TP2。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中心导体引出部52卡止于绝缘体61,能够防止中心导体引出部52从绝缘体61向其底面方向脱出。同样,绝缘体61卡止于外导体伸出部42a、42b,能够防止绝缘体61向底面方向脱出。中央的外导体引出部42c也是同样。
图5(A)是上述中心导体501的俯视图,图5(B)是其主视图,图5(C)是图5(A)所示的直线X-X的截面图,图5(D)是其右侧面图,图5(E)是图5(A)所示直线Y-Y的截面图。
中心导体501在其中心导体引出部52以外的区域具有在俯视中心导体501时翼状的突出部54a、54b、54c。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中心导体501与绝缘体61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提高锚定效果,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导体501从绝缘体61脱出。
此外,中心导体501的突出部54a、54c具有它们的前端向上翘曲的形状。而且,在突出部54b的前端部具有与绝缘体61的边界部分的截面形状从上表面到下表面逐渐变细的形状的锥部TP3。因此,即使对中心导体501施加向下方的应力,突出部54a、54c也能可靠地与绝缘体61卡合,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导体501向下方脱出。
进一步,因为突出部54a、54b、54c与绝缘体61卡合,所以在以中心导体501的中心导体连接部51为中心轴的旋转方向上难以有偏移。因此,在将插塞从插座分离时,即使一边旋转一边进行分离,也能够防止中心导体501从绝缘体61分离。
另外,突出部54a、54c的翘曲形状通过弯曲加工而形成,因此厚度一定,不会降低与绝缘体接触而卡合的部分的强度。
通过采用以上所示的结构,能够防止由于安装图2所示的插塞110时的应力而导致中心导体501和绝缘体61从外导体40脱出。
根据该发明,能够防止插塞插入时的中心导体从绝缘体的脱出,能够防止绝缘体从外部端子的脱出,因此不需要将外导体40和中心导体501形成为复杂的形状(压纹形状),外导体伸出部42、中心导体引出部52和翼状突出部54a、54b、54c的端面,能够通过压印加工、型锻加工、侧面压入加工等压力成型而容易地成型。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2的俯视图。
中心导体502包括在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和沿与外导体的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的中心导体引出部52。
此外,中心导体502在其中心导体引出部52以外的区域具有在俯视中心导体502时翼状的突出部55a、55b。翼状的突出部55a、55b分别形成为前端扩展的板羽球拍的形状。
其它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相同。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中心导体502与绝缘体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导体502从绝缘体脱出及分离。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3的俯视图。
中心导体503包括在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和沿与外导体的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的中心导体引出部52。
此外,中心导体503在其中心导体引出部52以外的区域中具有在俯视中心导体503时翼状的突出部56a、56b、56c、56d、56e、56f、56g。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相同。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中心导体503与绝缘体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导体503从绝缘体脱出或分离。
(第四实施方式)
图8(A)、图8(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4A、504B的俯视图。
图8(A)、图8(B)所示的中心导体504A、504B包括,在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和沿与外导体的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的中心导体引出部52。
此外,中心导体504A、504B在其中心导体引出部52以外的区域中具有在俯视中心导体504A、504B时翼状的突出部57a、57b。
在中心导体504A的突出部57a、57b分别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SH。在中心导体504B的突出部57a、57b分别形成有三角形的贯通孔SH。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相同。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贯通孔SH的内部填充有绝缘体(树脂),因此贯通孔SH的内表面也有效地发挥作用,中心导体504A、504B与绝缘体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导体504A、504B从绝缘体脱出及分离。
(第五实施方式)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5的俯视图。
图9所示的中心导体505包括在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和沿与外导体的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的中心导体引出部52。在接触部51的周围的凸缘状的部分辐射状地配置有多个贯通孔SH。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相同。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贯通孔SH的内部填充有绝缘体(树脂),因此贯通孔SH的内表面也有效地发挥作用,中心导体505与绝缘体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导体505从绝缘体脱出或分离。
(第六实施方式)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插座所具有的中心导体506的俯视图。
中心导体506包括在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51和沿与外导体的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的中心导体引出部52。
此外,中心导体506在其中心导体引出部52以外的区域中具有在俯视中心导体506时从中心导体的中心向外侧沿半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位58a、58b和没有突出的部位Vo。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相同。
另外,在突出部位58a、58b也可以形成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所示的贯通孔。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中心导体506与绝缘体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导体506从绝缘体脱出或分离。
如该第六实施方式所示,突出部也并非必须为翼状,只要具有在俯视中心导体时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部位和没有突出的部位即可。

Claims (3)

1.一种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其包括:外导体,其具有筒状部;中心导体,其具有在该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的接触部;以及绝缘体,其以绝缘状态保持所述外导体和所述中心导体,该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具有沿与所述外导体的筒状部垂直的面方向伸出的所述外导体和所述绝缘体的伸出区域,其中,
所述外导体具有外导体伸出部,其配置在所述伸出区域内,除了规定部分以外沿与所述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面方向从所述筒状部的底部向外方伸出,
所述中心导体具有中心导体引出部,其配置在所述伸出区域内的所述规定部分内,沿与所述筒状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引出,
所述绝缘体具有绝缘体伸出部,其配置在所述伸出区域内的所述规定部分,部分地覆盖所述中心导体引出部,
所述中心导体的所述中心导体引出部以外的区域具有在俯视所述中心导体时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部位和没有突出的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其中,
在所述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部位上具有贯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用插座,其中,
所述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部位为翼状的突出部。
CN201010259487.7A 2009-08-25 2010-08-19 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Active CN101997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4737 2009-08-25
JP2009194737 2009-08-25
JP2010130626A JP5370276B2 (ja) 2009-08-25 2010-06-08 同軸コネクタ用レセプタクル
JP2010-130626 2010-06-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7247A true CN101997247A (zh) 2011-03-30
CN101997247B CN101997247B (zh) 2014-07-02

Family

ID=4362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9487.7A Active CN101997247B (zh) 2009-08-25 2010-08-19 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76315B2 (zh)
JP (1) JP5370276B2 (zh)
CN (1) CN101997247B (zh)
TW (1) TWI3972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7202A1 (ja) * 2009-01-30 2010-08-0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Rf用プラグコネクタ、rf用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rf用コネクタ
JP4325885B1 (ja) * 2009-03-27 2009-09-02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CN201498718U (zh) * 2009-07-24 2010-06-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5209027B2 (ja) * 2010-11-01 2013-06-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CN202111264U (zh) * 2011-03-25 2012-01-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
JP5979407B2 (ja) 2012-02-23 2016-08-2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同軸コネクタ
JP5569548B2 (ja) * 2012-03-13 2014-08-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202759104U (zh) * 2012-07-18 2013-02-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9130289B2 (en) * 2012-08-02 2015-09-08 Google Inc. Power connector
US8911240B2 (en) * 2013-03-15 2014-12-16 Samtec, Inc. Right-angle board-mounted connectors
TWI573354B (zh) 2014-10-31 2017-03-0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頻連接器
JP6588403B2 (ja) * 2016-08-09 2019-10-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CN209526303U (zh) * 2016-10-18 2019-10-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同轴连接器
CN211126359U (zh) * 2019-10-17 2020-07-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193A (zh) * 2000-01-07 2001-07-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移动端子,同轴连接器及由此组合而成的通信装置
CN1338879A (zh) * 2000-08-11 2002-03-0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动端子、同轴连接器及通信装置
US6474995B1 (en) * 2001-10-30 2002-11-0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ow profile RF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RF connector
JP2004221055A (ja) * 2002-12-26 2004-08-05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4327A (en) * 1979-12-21 1982-06-15 University Of Utah Ureteral prosthesis
JPH0724791Y2 (ja) * 1989-10-25 1995-06-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同軸コネクタ
JP2002231394A (ja) * 2001-01-30 2002-08-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D513606S1 (en) * 2003-07-16 2006-01-17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053950B2 (ja) * 2003-08-08 2008-02-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及びノート型パソコン
JP2006066384A (ja) * 2004-07-27 2006-03-09 Hosiden Corp 基板対基板接続用同軸コネクタ
JP4382834B2 (ja) * 2007-04-25 2009-12-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US7651334B2 (en) * 2007-11-02 2010-01-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404276B (zh) * 2008-01-30 2013-08-01 Harumoto Prec Co Ltd Coaxial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1013747A1 (ja) * 2009-07-31 2011-02-0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同軸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193A (zh) * 2000-01-07 2001-07-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移动端子,同轴连接器及由此组合而成的通信装置
CN1338879A (zh) * 2000-08-11 2002-03-0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可动端子、同轴连接器及通信装置
US6474995B1 (en) * 2001-10-30 2002-11-0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ow profile RF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RF connector
JP2004221055A (ja) * 2002-12-26 2004-08-05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7494A (en) 2011-05-16
JP5370276B2 (ja) 2013-12-18
US20110053411A1 (en) 2011-03-03
JP2011071094A (ja) 2011-04-07
US7976315B2 (en) 2011-07-12
CN101997247B (zh) 2014-07-02
TWI397223B (zh) 201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7247B (zh) 同轴连接器用插座
JP6662369B2 (ja) コネクタ
US7985076B2 (en) Receptacle for coaxial connector
US6074217A (en) Coaxial connector receptacle
CN104242189B (zh) 电气接线盒
CN105723565A (zh) 具有端子的电线
US20060094297A1 (en) Terminal structure of a coaxial connector
US20140295709A1 (en) Connector
US11114791B1 (en) Connector
JP6334456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727014B2 (en) Coaxi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tegrated insulative member
US8585446B2 (en) Connector housing including cavity having draft angle with rib having same
US7785110B2 (en) Connector
WO2021117477A1 (ja) 端子台
US6511353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right angled contact elements
US20100277269A1 (en) Structure of base of fuse
US644731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tabilizer
US903946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211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eformable engaging post
US20160278213A1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6424302B1 (en) Simplified dual-frequency antenna for mobile phone
US9083164B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boss
CN109390807B (zh) 屏蔽件、屏蔽体组件、插接件以及连接器
JP3949566B2 (ja) アンテナコードプラグ構造
CN110011128A (zh) 一种盲插射频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