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2617A -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转印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转印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2617A
CN101992617A CN2010102511037A CN201010251103A CN101992617A CN 101992617 A CN101992617 A CN 101992617A CN 2010102511037 A CN2010102511037 A CN 2010102511037A CN 201010251103 A CN201010251103 A CN 201010251103A CN 101992617 A CN101992617 A CN 101992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ayer
offset medium
resin
atta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11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2617B (zh
Inventor
松桥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2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2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2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26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1/00Ink ribbons; Renovating or testing ink ribbons
    • B41J31/05Ink ribbons having coatings other than impression-material coatings
    • B41J31/08Ink ribbons having coatings other than impression-material coatings the coatings being superimposed on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12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e.g. decalcomanias

Landscapes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介质制造方法和转印介质,其能够提高着色层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力,并能对标的实施良好的转印。在通过将能够转印在标的上的色材附着在薄膜(13)上而形成的转印介质(58)的制造过程中,具有:使含有色材的油墨附着在薄膜(13)而形成着色层(51)的阶段,以及在已附着在薄膜(13)上的油墨上,且在该油墨干燥之前的阶段,使含有树脂的粘接液附着在该油墨上而形成粘接层(64)、且形成由油墨和粘接液混合而成的第2中间层(63)的阶段。

Description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转印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在基材上形成的图案转印到标的上的转印介质以及用于制造转印介质的转印介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转印介质,是将由油墨(第1液体)附着在基材上形成的文字或图像等图案(着色层)转印到标的上。即,在转印图案时,将可转印地形成在片材(基材)上的图案利用涂敷在该图案上的粘接剂(树脂层)粘接在标的上,由此将图案从片材上剥离而转印到标的上。
关于这种转印介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近期有一种方法是根据图案的形状在该图案上涂敷粘接剂(第2液体)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特开平7-314879号
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是使用网板印刷版来印刷图案,同时利用在该图案的印刷过程中使用的网板印刷版在图案上涂敷粘接剂。即,在涂敷粘接剂时,为了避免与在片材上形成的未干燥的图案接触而破坏该图案,必须等到图案干燥固化后才能涂敷粘接剂。
因此,对于转印介而言,图案与粘接剂是以表面相互接触地形成,从而会使该图案与粘接剂之间的密合力减弱,在将图案转印到目标物(标的)上时,可能发生图案与粘接剂剥离而不能转印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印介质制造方法和转印介质,能够提高着色层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力,能够对标的实施良好的转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转印介质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一种转印介质,该转印介质通过将能够转印在标的上的色材附着在基材上而形成,本发明的转印介质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液体附着阶段,在该第1液体附着阶段,使含有所述色材的第1液体附着在所述基材上而形成着色层;第2液体附着阶段,在该第2液体附着阶段,在已在该第1液体附着阶段附着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第1液体上、且在该第1液体干燥之前的阶段,使含有树脂的第2液体附着而形成树脂层,并形成由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第2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树脂层。
上述方法是通过在第1液体附着于基材上干燥之前且具有的流动性的状态下使第2液体附着于第1液体上,而能够制造出具有由第1液体与第2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树脂层的转印介质。即,由第1液体形成的着色层和由第2液体形成的树脂层由于形成由第1液体与第2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树脂层,能够获得比譬如着色层与树脂层图表面接触时的密合力更强的密合力。从而可提高着色层与树脂层间的密合力,制造出能够对于标的进行良好的转印的转印介质。
在本发明的转印介质制造方法中,还具有第3液体附着阶段,在该第3液体附着阶段,在比所述第1液体附着阶段早的阶段,将透明的第3液体附着到所述基材上要附着所述第1液体的区域而形成保护层,该透明的第3液体用于在所述色材被转印到所述标的上时保护该色材的表面,在所述第1液体附着阶段,在已通过所述第3液体附着阶段而附着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第3液体上,且在该第3液体干燥之前的阶段,使所述第1液体附着于所述第3液体上而形成所述着色层,并形成由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第3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保护层。
上述方法是通过在已附着了第3液体的区域附着第1液体,能够用保护层来保护着色层的表面,并提高转印到标的上的着色层的耐久性。另外,通过在第3液体附着在上述基材上干燥之前且具有的流动性的状态下使第1液体附着,能够制造出具有由第3液体与第1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保护层的转印介质。即,由第1液体形成的着色层和由第3液体形成的保护层通过形成由第1液体与第3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保护层,能够获得比譬如着色层与保护层按照以表面接触的方式形成的着色层与保护层间的密合力更强的密合力。
本发明的转印介质是将能够转印到标的上的色材附着在基材上而形成,其中,在上述基材上形成有:由包含上述色材的第1液体形成的着色层、由包含树脂的第2液体形成的树脂层、以及由上述第1液体与上述第2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树脂层。
上述结构通过形成由上述第1液体与上述第2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树脂层,与譬如由第1液体形成的着色层与由第2液体形成的树脂层按照以表面接触的方式形成的着色层和树脂层相比,能够获得更强的密合力。从而能够提高着色层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力,能够对于标的实施良好的转印。
本发明的转印介质在上述基材上形成有:在所述色材被转印到所述标的上时用于保护该色材的表面、且由透明的第3液体形成的保护层;由所述第1液体形成的所述着色层;由所述第3液体与所述第1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保护层。
上述结构通过形成由第3液体与第1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保护层,与譬如由第1液体形成的着色层与由第3液体形成的保护层按照以表面接触的方式形成的着色层和保护层相比,能够获得更强的密合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转印介质制造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记录头的喷嘴形成面的示意图。
图3是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4是转印介质的平面示意图。
图5(a)~(d)是沿图4中5-5线的向视剖视图,说明转印介质的制造过程。
符号说明:
13...薄膜(基材);51...着色层;58...转印介质;61...保护层;62...第1中间层(着色保护层);63...第2中间层(着色树脂层);64...粘接层(树脂层);A...转印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在薄膜上喷射油墨来制造转印介质的转印介质制造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凡是“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均以图1等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为基准。
如图1所示,转印介质制造装置11具有长方体的本体外壳12。在本体外壳12内设有:将作为长带状基材的薄膜13抽出的抽出部14、通过喷射作为第1液体的油墨而在该薄膜13上实施印刷的印刷室15、对通过印刷而附着了油墨的薄膜13实施干燥处理的干燥装置16、以及将实施了上述干燥处理后的薄膜13加以卷绕的卷绕部17。
即,在本体外壳12内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稍偏上的位置上,设有将本体外壳12内部上下分隔的平板状的基台18,该基台18上方的区域成为印刷室15,该印刷室15是将矩形板状的压印板19支承在基台18上而成。在基台18的下方区域,且在薄膜13的输送方向上游、即左侧位置上配设着抽出部14,同时在下游、即右侧位置上配设着干燥装置16及卷绕部17。
如图1所示,在抽出部14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自如的卷轴20,薄膜13以预先卷绕成滚筒状的状态支承在卷轴20上而能够与卷轴20一体旋转。即,薄膜13由于输送马达55(参照图3)的驱动力而旋转,从而被从抽出部14抽出而被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而且从卷轴20抽出的薄膜13依次缠绕在第1辊子21、第2辊子22、第3辊子23以及第4辊子24上而被改变方向,然后被设在卷绕部17、且利用输送马达55(参照图3)的驱动力而旋转的卷绕轴25卷绕。
在印刷室15内,隔着压印板19而在左右方向相向的第2辊子22及第3辊子23各自的设置位置调节成如下状态:各自的圆周面的顶部与压印板19的上表面为同一高度。因此在印刷室15内,在第2辊子22与第3辊子23之间向下游侧输送的薄膜13的背面就与压印板19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另外,如图1所示,在印刷室15内的压印板19的前后两侧,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26(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导轨26的上表面高于压印板19的上表面,在两条导轨26的上表面上支承着长方体的滑架27,该滑架27利用图中未示的驱动机构的驱动而可沿导轨26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在该滑架27的下表面侧隔着支承板28而支承着记录头29。
该记录头29通过对支承在压印板19上的薄膜13喷射油墨而实施印刷(记录),同时作为液体附着装置发挥作用,即,喷射作为第2液体的粘接液和作为第3液体的保护液以使这些液体附着于薄膜13。另外,在印刷室15内,在第3辊子23右侧的区域设有非印刷时对记录头29进行维护的维护机构30。
如图2所示,在支承在滑架27的下表面侧的支承板28上,支承着多个(本实施方式为6个)记录头29,这些记录头29沿着与薄膜13的输送方向(图2中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呈交错配置。而且在各记录头29的下表面、即喷嘴形成面39上,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有规则地形成有由多个喷嘴40沿前后方向排列形成的多列(本实施方式为8列)喷嘴列、即第1~第8喷嘴列41~48。对于如此形成的第1~第8喷嘴列41~48,从与各喷嘴列41~48对应的墨盒(图中省略)分别供给多种液体,同时随着与各喷嘴40对应设置的压电元件49(参照图3)的振动而使每个喷嘴40喷射。
即,对于第1~第5喷嘴列41~45,从位于输送方向最上游(左侧)的第1喷嘴列41开始,依次供给包含了青、红、黄、黑、白各色色材的油墨。而对于位于左侧起第6列的第6喷嘴列46则供给金属油墨。而且从第1~第6列喷嘴列41~46喷射的油墨附着在薄膜13上,由此形成作为图案的着色层51(参照图5)。所谓金属油墨,是指在液体中分散了作为色材的金属性颜料而形成的油墨,是能够通过附着在薄膜13上而形成金属箔状着色层51的油墨。
另外,对于位于左侧起第7列的第7喷嘴列47,则供给粘接液。本实施方式中的粘接液是将内含粘接剂成分的微型胶囊分散在液体中而成,其中的粘接剂中含有树脂,这种液体可通过实施加热处理或加压处理等附加处理来破坏微型胶囊,从而提高粘接性。对于位于薄膜13的输送方向最下游侧(右侧)的第8列喷嘴列48,则供给透明的保护液。
如图3所示,在转印介质制造装置11中设有由微电脑等构成的控制部53,该控制部53对该转印介质制造装置11的驱动作统一控制。该控制中53根据来自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54的输入而控制压电元件49和输送马达55的驱动。
以下结合图4、图5来说明使用上述转印介质制造装置11制造转印介质58时的制造方法。
如图5(a)所示,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薄膜13的上表面13a和下表面13b分别用硅等分型剂进行涂覆,且利用这些涂覆层形成上侧分型层59和下侧分型层60。在转印介质58的制造开始时刻,薄膜13以其输送方向下游端部被卷绕在卷绕轴25上的状态定位在输送路径上。
如图4及图5(a)所示,作为形成转印图案用的文字或图像等的印刷数据,一旦输入譬如字母R这样的印刷数据,控制部53就首先设定使油墨附着的转印区域A。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的转印介质58是将在该转印介质58上形成的转印图像左右反转后转印到标的(图中省略)上。因此控制部53是针对已被转印的转印图像而设定左右反转的转印区域A。另外,标的是用塑料、金属、布等各种材质形成的,或是将各种材质复合后形成的。而且标的可以是柔软的或具有可挠性的。标的的转印面既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立体形状的。
一旦使用者操纵操作部54而开始转印介质58的制造,控制部53便使压电元件49振动,以使保护液、油墨、粘接液分别附着在薄膜13上。
具体是,控制部53首先配合滑架27的移动而使与第8喷嘴列48对应的压电元件49振动,且如图5(b)所示,使保护液附着在转印区域A。这样一来,便在薄膜13上形成保护层61(第3液体附着阶段)。
接着控制部53配合滑架27的移动而使与第1~第6喷嘴列41~46对应的压电元件49振动,且如图5(c)所示,对已形成保持层61的转印区域A喷射油墨以形成着色层51(第1液体附着阶段)。即,在制造譬如用于箔转印的转印介质58时,用金属油墨形成着色层51。具体是,首先使金属油墨附着于转印区域A,然后使白色油墨附着于转印区域A,由此形成银色的着色层51。
不过,控制部53是在保护液干燥固化前且具有流动性的状态下使油墨附着。这样一来,保护液与油墨混合形成作为着色保护层的第1中间层62。即,在薄膜13上,层叠状地形成由保护液构成的保护层61、由保护液和油墨混合而成的第1中间保护层62、以及由油墨构成的着色层51。
然后,控制部53配合滑架27的移动而使与第7喷嘴列47对应的压电元件49振动,且如图5(d)所示,使粘接液附着于转印区域A(第2液体附着阶段)。
不过,控制部53是在油墨干燥固化之前阶段且具有的流动性的状态下使粘接液附着。这样一来,油墨与粘接液混合形成作为着色树脂层的第2中间层63。即,在着色层51上,层叠状地形成由油墨和粘接液混合而成的第2中间层63、以及由粘接液构成的、作为树脂层的粘接层64。
而一旦对薄膜13的印刷结束,控制部53便驱动输送马达55而将薄膜13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且在干燥处理装置16中进行干燥处理。这样一来,溶剂便蒸发,保护层61、第1中间层62、着色层51、第2中间层63、粘接层64便固定在薄膜13上。然后,薄膜13以粘接层64与下侧分型层60接触的方式被卷绕在卷绕轴25上。
干燥装置16的温度被设定在不会破坏粘接层64中的微型胶囊的程度。因此下侧分型层60与粘接层64之间的密合力比形成第1中间层62及第2中间层63而形成层叠状的保护层61、着色层51、粘接层64之间的密合力弱。因此,当将卷绕的薄膜13解开时,下侧分型层60和粘接层64之间剥离,且在薄膜13的上表面13a上,从该薄膜13起依次层叠状地形成保护层61、第1中间层62、着色层51、第2中间层63、粘接层64。
而形成第1中间层62及第2中间层63、从而形成为层叠状的保护层61、着色层51、粘接层64之间的密合力比保护层61与上侧分型层59之间的密合力强。因此当要在标的上转印着色层51时,首先对粘接层64实施附加处理,以破坏微型胶囊。而且使出现粘接性的粘接层64与标的粘接,以将薄膜13剥离,由此将上侧分型层59和保护层61剥离,使着色层51以该着色层51的表面被保护层61保护的状态下转印到标的上。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效果。
(1)在油墨附着于薄膜13上干燥前且具有流动性的状态下使粘接液附着于油墨上,能够制造出具有由油墨与粘接液混合而成的第2中间层63的转印介质58。即,由油墨形成的着色层51和由粘接液形成的粘接层64通过形成由油墨和粘接液混合而成的第2中间层63,使密合力比譬如着色层51与粘接层64以表面接触时的密合力强。从而能够提高着色层51与粘接层64间的密合力,从而制造出能够在标的上进行良好转印的转印介质58。
(2)在已附着了保护液的转印区域A附着油墨,能够利用保护层61来保护着色层51的表面,提高转印到标的上的着色层51的耐久性。另外,在保护液附着于薄膜13上干燥前且具有流动性的状态下使油墨附着,能够制造出具有由保护液和油墨混合而成的第1中间层62的转印介质58。即,由油墨形成的着色层51和由保护液形成的保护层61通过形成由油墨和保护液混合而成的第1中间层62,使密合力比譬如着色层51与保护层61以表面接触时的着色层51和保护层61强。
(3)通过形成由油墨和粘接液混合而成的第2中间层63,能够使密合力比譬如由油墨形成的着色层51与由粘接液形成的粘接层64以表面接触的方式形成时的着色层51和粘接层64强。从而能够提高着色层51与粘接层64之间的密合力,能够在标的上进行良好的转印。
(4)在薄膜13与着色层51之间形成保护层61,无论薄膜13与油墨的相合性如何,都能形成着色层51。即,即使譬如在具有防水性的树脂薄膜13上用被染料或颜料这类色材着色的液体(油墨)来进行印刷,也能通过采用包含了硅石等无机微粒子或膨润性树脂的透明涂覆剂来形成保护层61,从而提高油墨的定影性。
(5)使压电元件49振动来喷射粘接液,能够在维持微型胶囊的状态下使粘接液附着于薄膜13上。即,由于能够在降低粘接液的粘接力的状态下喷射粘接液,因此可防止喷嘴40堵塞。
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作如下变更。
.可以设置埋设于压印板19中对该压印板加热的加热器,或是向压印板19上放射电磁波进行加热的放射式加热器,或吹风(温风)的送风装置等干燥装置来对支承在压印板19上的薄膜13作干燥处理。即,附着在薄膜上的保护液和油墨以及油墨和粘接液利用相互间的流动性而混合。因此在促进了附着在薄膜上的油墨的溶剂蒸发后,能够促进保护液和油墨的流动性降低,减少保护液和油墨、以及油墨和粘接液的混合量。从而,能够通过实施干燥处理来调节第1中间层62和第2中间层63的厚度。
喷射油墨、保护液、粘接液的喷射头可以分开设置。
也可以不附着保护液、不形成保护层61。另外,也可以利用已形成保护层的薄膜。
还可以设置向记录头29喷射分型材料的机构,对薄膜13喷射分型材料来形成上侧分型层59。在这种场合,可以对转印区域A喷射分型材料,且配合着色层51的形状来形成上侧分型层59。
·也可将热固化树脂或加热即软化、遇冷即硬化的热可逆性树脂等作为粘接剂使用。
具体是,作为热可逆性树脂,可以使用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硅酮树脂、松脂.改性松脂及其衍生物、聚氨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等。
·也可将紫外线固化剂作为粘接剂使用,且照射紫外线作为附加处理。另外,也可以将含有增粘剂、填充剂、分散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阻燃剂、防老化剂、热稳定剂等的液体作为粘接液使用。
·也可将譬如含有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的液体作为保护液使用。
·也可将譬如含有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丙烯酸多元醇树脂等的液体作为油墨使用。

Claims (4)

1.一种转印介质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下的转印介质,该转印介质是通过将能够转印在标的上的色材附着在基材上而形成的,所述转印介质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1液体附着阶段,在该第1液体附着阶段,使含有所述色材的第1液体附着在所述基材上而形成着色层;
第2液体附着阶段,在该第2液体附着阶段,在已在该第1液体附着阶段附着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第1液体上,且在该第1液体干燥之前的阶段,使含有树脂的第2液体附着而形成树脂层,并形成由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第2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树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介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3液体附着阶段,在该第3液体附着阶段,在比所述第1液体附着阶段早的阶段,将透明的第3液体附着到所述基材上的要附着所述第1液体的区域而形成保护层,该透明的第3液体用于在所述色材被转印到所述标的上时保护该色材的表面,
在所述第1液体附着阶段,在已通过所述第3液体附着阶段而附着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第3液体上,且在该第3液体干燥之前的阶段,使所述第1液体附着而形成所述着色层,并形成由所述第1液体和所述第3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保护层。
3.一种转印介质,其是通过将能够转印到标的上的色材附着在基材上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上形成有:由包含所述色材的第1液体形成的着色层、由包含树脂的第2液体形成的树脂层、以及由所述第1液体与所述第2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树脂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介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上形成有:在所述色材被转印到所述标的上时用于保护该色材的表面、且由透明的第3液体形成的保护层;由所述第1液体形成的所述着色层;由所述第3液体与所述第1液体混合而成的着色保护层。
CN201010251103.7A 2009-08-10 2010-08-09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转印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2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5929 2009-08-10
JP2009-185929 2009-08-10
JP2010-157046 2010-07-09
JP2010157046A JP5609340B2 (ja) 2009-08-10 2010-07-09 転写媒体製造方法、転写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2617A true CN101992617A (zh) 2011-03-30
CN101992617B CN101992617B (zh) 2014-10-15

Family

ID=4353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110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2617B (zh) 2009-08-10 2010-08-09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转印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077B2 (zh)
JP (1) JP5609340B2 (zh)
CN (1) CN1019926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4990A (zh) * 2020-10-28 2022-05-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0873A (ja) * 2011-03-23 2012-10-22 Seiko Epson Corp 転写媒体、転写媒体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5942370B2 (ja) * 2011-09-15 2016-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転写媒体の製造方法
JP5942369B2 (ja) * 2011-09-15 2016-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転写媒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44A (zh) * 1993-03-08 1995-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立体花纹的形成方法及热复制箔
CN1112361A (zh) * 1993-06-08 1995-1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凹凸图案复制用的模片与凹凸图案的复制方法
JP2003246198A (ja) * 2002-02-27 2003-09-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転写シート及び化粧材
JP2005022373A (ja) * 2003-07-03 2005-01-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インキ組成物
CN1703326A (zh) * 2002-10-07 2005-11-30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转印材料
US20060029765A1 (en) * 2003-02-14 2006-02-09 Truog Keith L Dry paint transfer laminate
CN200995575Y (zh) * 2006-12-18 2007-12-26 汕头市东田转印有限公司 一种能使装饰层得到很好保护的转印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4385A (ja) * 1988-07-25 1990-02-05 Print Tekunika:Kk 印刷パターン膜
JPH07314879A (ja) 1994-05-27 1995-12-05 Toyo Mark Seisakusho:Kk 転写印刷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52982A (ja) * 1995-03-16 1996-10-01 Kao Corp 熱転写型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H09228263A (ja) * 1996-02-22 1997-09-02 Matsui Shikiso Kagaku Kogyosho:Kk 可変虹彩色転写シート及び可変虹彩色物品
US6984440B2 (en) * 2002-02-07 2006-01-10 C.I. Kasei Company, Limited Decorative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644072B2 (ja) * 2009-08-10 2014-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転写媒体製造方法、転写方法、転写媒体製造装置、及び転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44A (zh) * 1993-03-08 1995-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立体花纹的形成方法及热复制箔
CN1112361A (zh) * 1993-06-08 1995-1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凹凸图案复制用的模片与凹凸图案的复制方法
JP2003246198A (ja) * 2002-02-27 2003-09-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転写シート及び化粧材
CN1703326A (zh) * 2002-10-07 2005-11-30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转印材料
US20060029765A1 (en) * 2003-02-14 2006-02-09 Truog Keith L Dry paint transfer laminate
JP2005022373A (ja) * 2003-07-03 2005-01-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インキ組成物
CN200995575Y (zh) * 2006-12-18 2007-12-26 汕头市东田转印有限公司 一种能使装饰层得到很好保护的转印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4990A (zh) * 2020-10-28 2022-05-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73437A (ja) 2011-04-14
US20110032321A1 (en) 2011-02-10
US8363077B2 (en) 2013-01-29
JP5609340B2 (ja) 2014-10-22
CN101992617B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1110B (zh) 记录产品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中间转印体和图像记录设备
TWI787240B (zh) 印花製造方法和印花以及印花製造裝置和物體表面的裝飾方法
JP4227642B2 (ja) 立体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立体物の製造装置
JP6452430B2 (ja) 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パターンの製造装置、立体物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01992617B (zh)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转印介质
CN102825937B (zh) 印刷方法、转印材料及喷墨喷出装置
US10081175B2 (en) Auxiliary liquid, liquid set,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992618B (zh)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及转印介质
CN101480867A (zh) 实现多色组定位冷烫转移印刷的方法
CN101607490A (zh) 图像记录用组合物、图像记录用墨水组和记录装置
CN109203682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6086000U (zh) 一种玻璃喷绘设备
JP2012145849A (ja) 型抜き状シールの製造法
JP3958014B2 (ja) パター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8851650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transfer medium, set of ink and adhesive liquid used for the method, transfer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transfer medium
JP2006218862A (ja) インモールド加飾方法
KR102585438B1 (ko) 열전사 프린터용 보호 패치 리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14119739A1 (ja) 衣料用マーキング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転写方法
CN101734019B (zh) 喷墨打印机
CN101021688A (zh) 薄膜图案层的制造方法
JP3109454U (ja) 基材転写の印刷層構造
CN102463740A (zh) 一种物体表平面数码彩色喷印方法
CN113878991B (zh) 个性化防伪元件制备装置
JP201719311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200743A (ja) プリント面の耐候性被膜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