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1350A -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1350A
CN101991350A CN 201010549285 CN201010549285A CN101991350A CN 101991350 A CN101991350 A CN 101991350A CN 201010549285 CN201010549285 CN 201010549285 CN 201010549285 A CN201010549285 A CN 201010549285A CN 101991350 A CN101991350 A CN 101991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dual
steamed tool
outer cov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492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1350B (zh
Inventor
梁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492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1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1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1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1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13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加热蒸具,其包括壳体、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罩、内筒和电热管;所述外罩套设在内筒上,并与内筒形成用于盛水和容纳电热管的腔体,且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蒸汽出孔;所述电热管装设所述腔体中,并与所述外罩的侧壁,及内筒的底面和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热风产生装置位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下方,且所述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的热风通过所述蒸汽出孔吹入蒸具的烹食区。本发明提供的双重加热蒸具,只需通过电热管加热其表面一层薄薄的水膜,使蒸汽产生的速度快。并且,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同时,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使烹食区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在超过蒸汽温度以上的高温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具产品,特别涉及一种双重加热的蒸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具一般为单层或多层笼式结构,其包括蒸具本体和蒸笼,往壳体内加入足量的水后,再将蒸笼放在蒸具本体上,并在蒸笼内放好食物,便可以对食物进行蒸煮加热。
在所述蒸具本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内设置有电热管,通过电热管发热将水加热从而产生蒸汽将食物加热或者蒸熟。
但是,上述的蒸具在蒸煮时,由于蒸汽发生器需加热的水比较多,导致产生蒸汽速度慢,使蒸笼内的温度上升慢,温度低,而且食物受热也不均匀,并且该蒸具加热时会产生大量的水汽,导致蒸煮的食物散失香味。
因而现有蒸具的结构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加热蒸具,能将食物快速加热,而且能使食物受热均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其包括壳体,其中,还包括装设在壳体内的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罩、内筒和电热管;所述外罩套设在内筒上,并与内筒形成用于盛水和容纳电热管的腔体,且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蒸汽出孔;所述电热管装设所述腔体中,并与所述外罩的侧壁,及内筒的底面和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热风产生装置位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下方,且所述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的热风通过所述蒸汽出孔吹入蒸具的烹食区。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风叶,带动风叶旋转的电机和将冷风加热变成热风的发热架;所述电机与风叶同轴连接,所述发热架装设在所述内筒内。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还包括自动注水系统,所述自动注水系统包括:水箱,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水阀和检测腔体内的液面高度的传感器;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外罩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导水管连通;所述水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内筒的侧壁上,所述水阀与所述传感器电联接。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还包括手柄,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外注水口,所述外注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所述蒸汽出孔位于外罩侧壁的顶端。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在所述水箱上方设置有接汁盘。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所述传感器为水位感应器。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且所述水箱底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时最高液面的高度。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所述电热管与所述外罩的侧壁,及内筒的底面和侧壁之间的间隙为1mm。
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中,还包括蒸笼,所述蒸笼设置在壳体的顶部。
本发明提供的双重加热蒸具,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蒸具在加热时,只需通过电热管加热其表面一层薄薄的水膜,使蒸汽产生的速度快,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同时,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并通过蒸汽出孔吹入烹食区,使烹食区(即蒸笼)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在超过蒸汽温度以上的高温状态,同时加速了蒸具内的蒸汽流动,从而使食物受热均匀,蒸食速度加快;另外该蒸具蒸煮时避免食物表面水汽聚集而影响食物口味,能保持食物自身的香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双重加热蒸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双重加热蒸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加热蒸具,电热管只需加热其表面一层薄薄的水膜,使蒸具产生蒸汽的速度快,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同时,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并通过蒸汽出孔吹入烹食区,使烹食区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在超过蒸汽温度以上的高温状态,同时加速了蒸汽流动,从而使食物受热均匀,蒸食速度加快;另外该蒸具蒸煮时避免食物表面水汽聚集而影响食物口味,能保持食物自身的香味。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包括壳体11、蒸汽发生装置12、热风产生装置13和蒸笼(图中未示出)。
所述壳体11的顶端开口,可将蒸笼放置在壳体11的顶端,用于加热放置在蒸笼内的食物。所述蒸汽发生装置12设置在壳体11内,用于快速将水加热产生蒸汽,所述热风产生装置13设置在蒸汽发生装置的下方,用于向蒸具的烹食区吹入热风。
其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12包括外罩121、内筒122和电热管123,所述外罩121呈圆筒状,其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出孔(图中未标出)。所述内筒122的底边向外折弯,其顶部呈敞开状态,所述外罩121套设在所述内筒122上,并与该内筒122形成一底部封闭的腔体124。
所述腔体124用于盛水和容纳所述电热管123,所述电热管123环绕呈螺纹状,装设在内筒122与外罩121形成的腔体124中,并且所述电热管123与所述外罩121的侧壁及内筒122的底面和侧壁之间均保持有较小的间隙,使电热管123通电加热时,始终只加热电热管123表面一层薄薄的水膜。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13位于蒸汽发生装置的下方,使其产生的热风吹入所述内筒122中,并通过所述蒸汽出孔进入蒸具的烹食区(即蒸笼内),该热风产生装置能使烹食区的温度迅速上升,并且该温度可超过蒸汽的温度,使蒸笼内一直保持高温状态,同时还加速蒸汽的流动,使食物受热均匀,且使蒸煮食物的速度加快。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热风产生装置13位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12下方的中心位置,其包括风叶131、电机132和发热架133。所述风叶131和电机132装设在所述内筒122的下方,用于向内筒122内吹入冷风,所述电机132与风叶131同轴连接,用于带动风叶131旋转,并且该电机132安装在壳体11的底面上。
所述发热架133由电热丝绕制而成,并安装在所述内筒122内,使蒸具的结构紧凑,该发热架133用于将风叶131产生的冷风加热变成热风,吹入所述腔体124内,并经过外罩121上的蒸汽出孔进入蒸具的烹食区。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呈圆形,并且蒸汽出孔环绕外罩121侧壁的顶端设置,使蒸汽发生装置12产生的蒸汽和热风产生装置13产生的热风形成热风环道,并且该热风能加速蒸汽流动,使烹食区的食物受热均匀,并且使烹食区的温度比单纯蒸汽更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重加热蒸具还包括一自动注水系统14,其包括水箱141、水阀142和传感器143。在所述水箱141上设置有出水口1411,所述外罩121上设置有进水口1211,并且所述进水口1211和出水口1411通过导水管144连通,用于根据需要将水箱141里的清水注入所述腔体124内。
其中,所述水阀142为一电磁阀,其与蒸具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连接,用于通过控制电路的控制指令控制流进所述腔体124中的水量。
所述传感器143装设在所述内筒122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腔体124中。该传感器143为水位感应器,其与所述控制电路和水阀142电性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腔体124中的液面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管123与外罩121的侧壁和内筒122的底面及侧壁之间的间隙均为1mm(毫米),并且所述电热管123与和水位感应器143之间的距离也为1mm,使电热管123始终只加热其表面1mm厚的水膜,从而使蒸汽产生的速度快。
当然,在其它实施中,所述外罩121和内筒122与电热管123的间隙还可以采用其它值,相似的,所述水位感应器143和腔体124的底面与电热管123的距离也可以采用其它值,只需保证蒸汽发生装置能快速产生蒸汽即可。
其中,所述自动注水系统14的工作原理为:当腔体124内的液面高度低于水位感应器143的高度时,控制电路使水阀142打开,向所述腔体124内注入清水,并且当腔体124内的液面达到水位感应器143的位置时,控制电路使水阀142关闭。此处,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还包括手柄(即提手)111,所述手柄111为两个,并与壳体11一体化设置。至少在一个手柄111上设置有外注水口1111,该外注水口1111与所述水箱141连通,当水箱141里的水位过低时,只需通过该外注水口1111向水箱141内注入清水即可。
本发明采用将外注水口1111设置在手柄111上的方式,增加了蒸具的整体美观,同时操作方便且节省壳体的空间。
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还包括一接汁盘150,该接汁盘150在所述水箱141上方,能有效防止烹食区产生的汽水或者汤汁落入壳体11内。
所述接汁盘150的上下缘分别与壳体11之间,且在外注水口1111所在的手柄111处保持一定的间隙,使蒸笼内大部分的蒸汽通过接汁盘150的上缘与壳体11之间的间隙,从外注水口1111中排出,减少了蒸笼内的热量散失,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同时还使从外注水口1111中注入的清水通过接汁盘的下缘与壳体11之间的间隙流入水箱141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41与所述壳体11一体化设置,且该水箱呈环状,环绕在外罩121的周围,其中,所述水箱141底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时最高液面的高度;所述出水口1411位于水箱141的底部,进水口1211位于外罩121的侧壁的下部,在水阀142打开时,利用水的重力将水注入腔体124中。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一水泵(图中未示出)将水箱141中的水注入所述腔体124内。其中,所述水泵、电热管、电机和发热架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通过控制电路对其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双重加热蒸具,只需通过电热管加热其表面一层薄薄的水膜,使蒸汽产生的速度快。并且,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同时,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并通过蒸汽出孔吹入烹食区,使烹食区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在超过蒸汽温度以上的高温状态,同时加速了蒸具内的蒸汽流动,从而使食物受热均匀,蒸食速度加快。
本发明的双重加热蒸具采用蒸汽和热风同时给食物加热的方式,使该蒸具蒸煮时避免了食物表面水汽聚集而影响食物口味,能保持食物自身的香味,提升了蒸具蒸食的效率和效果。
本发明的双重加热蒸具采用了自动注水系统,能根据腔体内的液面高度实时注入适量的清水,实现了蒸具自动化作业,保证了操作安全性,并且采用了外注水口设置在手柄上的方式,增加了蒸具的整体美观,同时操作方便且节省壳体的空间。
同时,本发明的双重加热蒸具还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等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重加热蒸具,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壳体内的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罩、内筒和电热管;所述外罩套设在内筒上,并与内筒形成用于盛水和容纳电热管的腔体,且在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蒸汽出孔;所述电热管装设所述腔体中,并与所述外罩的侧壁,及内筒的底面和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位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下方,且所述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的热风通过所述蒸汽出孔吹入蒸具的烹食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风叶,带动风叶旋转的电机和将冷风加热变成热风的发热架;所述电机与风叶同轴连接,所述发热架装设在所述内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注水系统,所述自动注水系统包括:水箱,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水阀和检测腔体内的液面高度的传感器;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外罩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导水管连通;所述水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内筒的侧壁上,所述水阀与所述传感器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外注水口,所述外注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孔位于外罩侧壁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上方设置有接汁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水位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水箱的底面,且所述水箱底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时最高液面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与所述外罩的侧壁,及内筒的底面和侧壁之间的间隙为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加热蒸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笼,所述蒸笼设置在壳体的顶部。
CN2010105492856A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1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92856A CN101991350B (zh)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92856A CN101991350B (zh)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1350A true CN101991350A (zh) 2011-03-30
CN101991350B CN101991350B (zh) 2012-07-25

Family

ID=43782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92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1350B (zh)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135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7179A (zh) * 2011-09-02 2012-01-25 中山市康柏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熏蒸足浴盆的自动加水装置及熏蒸足浴盆
CN102697381A (zh) * 2012-05-18 2012-10-0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蒸炉
CN103654371A (zh) * 2013-12-13 2014-03-26 黄家亨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CN104921590A (zh) * 2015-07-02 2015-09-23 上海术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烹制不同食材的餐台
CN113521322A (zh) * 2020-04-16 2021-10-22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的衣物杀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4536Y (zh) * 1999-05-05 2000-09-06 李孟玉 内循环电热蒸箱
CN2826209Y (zh) * 2005-05-11 2006-10-11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热风强制对流式电蒸炉
EP1921387A2 (en) * 2006-11-03 2008-05-14 ANGELO PO GRANDI CUCINE S.p.A. Cooking apparatus
KR20080114508A (ko) * 2007-06-27 2008-12-31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가열 조리기
CN201277623Y (zh) * 2008-09-27 2009-07-22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高温蒸汽热风对流式电蒸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4536Y (zh) * 1999-05-05 2000-09-06 李孟玉 内循环电热蒸箱
CN2826209Y (zh) * 2005-05-11 2006-10-11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热风强制对流式电蒸炉
EP1921387A2 (en) * 2006-11-03 2008-05-14 ANGELO PO GRANDI CUCINE S.p.A. Cooking apparatus
KR20080114508A (ko) * 2007-06-27 2008-12-31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가열 조리기
CN201277623Y (zh) * 2008-09-27 2009-07-22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高温蒸汽热风对流式电蒸炉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7179A (zh) * 2011-09-02 2012-01-25 中山市康柏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熏蒸足浴盆的自动加水装置及熏蒸足浴盆
CN102697381A (zh) * 2012-05-18 2012-10-0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蒸炉
CN102697381B (zh) * 2012-05-18 2015-01-2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蒸炉
CN103654371A (zh) * 2013-12-13 2014-03-26 黄家亨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CN104921590A (zh) * 2015-07-02 2015-09-23 上海术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烹制不同食材的餐台
CN113521322A (zh) * 2020-04-16 2021-10-22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的衣物杀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1350B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1350B (zh)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CN201042379Y (zh) 一种多功能蒸汽烤箱
CN103284588B (zh) 节能密闭蒸汽传导式食品烹饪装置
CN104510325A (zh)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87990A (zh) 供应饮用水的自动煮食设备
CN107319914B (zh) 蒸汽内锅双腔式蒸汽锅
CN102178466A (zh) 蒸汽烤箱
CN109124343B (zh) 烹饪厨具盖体和烹饪厨具及破泡防溢方法
CN104622304A (zh) 蒸汽烹饪器具及其托盘
CN103690029A (zh) 具有制冷功能的蒸煮装置
CN102429570A (zh) 全自动数控煲粥煲汤机
CN203388675U (zh) 节能密闭蒸汽传导式食品烹饪装置
CN201861415U (zh) 一种蒸具的自动注水系统
CN105615629A (zh) 一种连通有水位监测室的蒸汽发生器
CN204970818U (zh) 蒸汽烹饪设备
CN213721364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2908510U (zh) 电能独立式蒸柜
CN201905196U (zh) 电蒸器具
CN208925956U (zh) 炖蒸器具
CN103654371A (zh)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CN208658748U (zh) 抽屉式烹饪器具
CN206630492U (zh) 料理机和养生机
CN206651759U (zh) 料理机和养生机
CN209284981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容器及蒸汽加热式电饭煲
CN216438482U (zh) 汤类食品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ouble-heating steaming utensi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Pledgee: Shenzhen SME credit financing guarantee Group Co., Ltd.

Pledgor: Shenzhen Newplan Design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2990000755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