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4371A -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4371A
CN103654371A CN201310677201.0A CN201310677201A CN103654371A CN 103654371 A CN103654371 A CN 103654371A CN 201310677201 A CN201310677201 A CN 201310677201A CN 103654371 A CN103654371 A CN 103654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eamed tool
dual
dish
electrotherma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77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家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 Bingy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772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4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4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4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包括蒸具壳体,装设在蒸具壳体内的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盘和电热管,所述电热管设置在盛水盘中;所述盛水盘外围套设有外罩,并与盛水盘之间形成一空腔,盛水盘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热风的出风孔;所述热风产生装置的热风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同时,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使烹食区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在超过蒸汽温度以上的高温状态,蒸食速度快;另外该蒸具蒸煮时避免食物表面水汽聚集而影响食物口味,能保持食物自身的香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厨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具一般为单层或多层笼式结构,其包括蒸具壳体和蒸笼,往壳体内加入足量的水后,再将蒸笼放在蒸具壳体上,并在蒸笼内放好食物,便可以对食物进行蒸煮加热。在所述蒸具壳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内设置有电热管,通过电热管发热将水加热从而产生蒸汽将食物加热或者蒸熟。
但是,上述的蒸具在蒸煮时,由于蒸汽发生器需加热的水比较多,导致产生蒸汽速度慢,使蒸笼内的温度上升慢,温度低,而且食物受热也不均匀,并且该蒸具加热时会产生大量的水汽,导致蒸煮的食物散失香味。
因而现有蒸具的结构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能将食物快速加热,而且能使食物受热均匀,保证食物口味的同时还保留食物的水分和营养成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包括蒸具壳体和装设在蒸具壳体内的蒸汽发生装置,其中,还包括热风产生装置;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盘和电热管,所述电热管设置在盛水盘中;
所述盛水盘外围套设有外罩,并与盛水盘之间形成一空腔,盛水盘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热风的出风孔;所述热风产生装置的热风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风叶,带动风叶旋转的电机,将冷风加热变成热风的发热架,及容纳所述风叶、电机和发热架的筒体;所述电机与风叶同轴连接,所述发热架位于风叶的上方。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还包括自动注水系统,所述自动注水系统包括:水箱,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水阀和用于检测盛水盘的液面高度的水位感应器;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盛水盘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导水管连接;所述水阀位于进水口处,水位感应器装设在盛水盘上。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还包括提手,在所述提手上设置有外注水口,所述外注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在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所述电热管呈盘状,在电热管与盛水盘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电热管与盛水盘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在所述盛水盘的上方设置有接汁盘,且所述接汁盘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水蒸汽和热风的出风口。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所述水位感应器的下缘的高度比电热管的高度高1mm。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所述电热管与盛水盘底面之间的第一间隙为1mm。
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中,所述电热管与盛水盘侧壁之间的第二间隙的最小值为1mm。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同时,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该热风加快了盛水盘上方的蒸汽的流动,并和蒸汽一起吹入蒸具的烹食区(即蒸笼内),使烹食区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在超过蒸汽温度以上的高温状态,食物受热均匀,蒸食速度快;另外该蒸具蒸煮时避免食物表面水汽聚集而影响食物口味,能保持食物自身的香味。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由于将电热管盘旋成盘状,扩大了蒸具的加热面积,使蒸汽产生的速度更快,并且在电热管与盛水盘的底面及侧壁之间设置较小的间隙,盛水盘中的液面略高于电热管上表面,使蒸具在加热时始终只需加热电热管周围表面一层薄薄的水膜,进一步提高了蒸汽产生的速度,使食物迅速蒸熟,提高了蒸具的蒸煮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由于采用了自动注水系统,能根据盛水盘中的液面情况及时给停水,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 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位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包括蒸具壳体11、蒸汽发生装置12和热风产生装置13。
所述蒸具壳体11的顶端呈敞开状态,可与蒸笼适配,用于加热放置在蒸笼内的食物。所述蒸汽发生装置12设置在蒸具壳体11内,用于快速将水加热产生蒸汽。
其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12包括盛水盘121和电热管122,所述盛水盘121的顶端开口,该盛水盘121呈碟状,使电热管122加热产生的蒸汽直接进入蒸笼内。所述电热管122呈盘状,水平安装在盛水盘121内,且该电热管122绕制成蚊香的形状(即呈盘状),扩大了蒸汽发生装置12的加热面积,使蒸汽产生的速度快。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管122与盛水盘12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图中未标出),在电热管122与盛水盘12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图中未标出),使电热管加热时只需加热电热管122周围一层薄薄的水膜,进一步加快了蒸汽产生的速度。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所述盛水盘121的外围套设有一外罩14,且盛水盘121的顶端向外折弯成一凸缘1211,使外罩14与盛水盘121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腔141。所述热风产生装置13位于蒸具壳体11内的一侧,并且该热风产生装置13的热风出口131与所述空腔141连通,从而使热风吹入该空腔141中。
为了节省蒸具的空间,所述外罩14相对盛水盘121偏心设置,使空腔141呈一偏心的环状,所以该空腔也称为蒸具的热风环道。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盛水盘121和外罩14还可同心设置。
为了使空腔141中的热风排出,并吹入蒸笼内,在所述盛水盘121的侧壁顶端设置有出风孔1212,该出风孔1212为长圆孔,且环绕盛水盘121的侧壁设置,使从热风环道中(即空腔中)吹出的热风呈环形,然后通过盛水盘121的顶端吹入蒸笼内,而且所述热风产生装置13产生的热风还加快了水蒸汽的流动,避免了食物表面水汽聚集而影响食物口味,能保持食物自身的香味,提升了蒸具蒸食的效率和效果。
其中,所述热风产生装置13包括风叶132、电机133、发热架134和筒体135。所述风叶132、电机133和发热架134装设在筒体135中,电机133与风叶132同轴连接,用于带动风叶132旋转产生冷风。
所述发热架134由电热丝绕制而成,且该发热架134位于风叶132的上方,用于将风叶132产生的冷风加热生成热风,通过筒体135上端的开口(即热风出口131)吹入所述空腔141内,并经过盛水盘121上的出风孔1212进入蒸具的烹食区。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还包括一自动注水系统15,其包括水箱151、水阀152、水位感应器153和水泵154。
在所述水箱151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口1511,所述盛水盘121的底部中央设置有进水口1512,并且所述进水口1512和出水口1511通过导水管1513连接,用于根据需要将水箱151中的清水注入所述盛水盘121内。
所述水阀152为一电磁阀,其位于进水口1512处,并与蒸具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连接,用于通过控制电路的控制指令控制盛水盘121中的水位高度。
所述水位感应器153装设在所述盛水盘121的底面上,并位于所述盛水盘121中。该水位感应器153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盛水盘中的液面高度。所述水位感应器153的感应头位于电热管122的上方,且水位感应器153的感应头的下缘的高度比电热管122的高度高1mm,使盛水盘121中的液面高度始终保持在电热管的上方1mm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水盘121位于蒸具壳体11的顶端,水箱151位于蒸具壳体11内的一侧,所述盛水盘121位于水箱151的上方,因此需要在导水管1513上设置水泵154。该水泵154与控制电路和水位感应器153连接,其与水阀152同时开启或者关闭,用于向盛水盘121内供给清水。
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水箱151位于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液面的上方时,所述的水泵154还可以省去,在水阀152打开时,只需利用水的重力将水注入盛水盘121中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电热管122与盛水盘121底面之间的第一间隙为1mm(毫米),电热管122与盛水盘121侧壁之间的第二间隙的最小值也为1mm。所述水位感应器153实时检测盛水盘121中液面高度,使液面高度始终保持在高于所述电热管122的上表面1mm的位置,使电热管122始终只加热其表面一层1mm厚的水膜,从而使蒸汽产生的速度快。
当然,在其它实施中,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还可以采用其它值,相似的,所述水位感应器检测液面的高度也可以采用其它值,只需保证蒸汽发生装置能快速产生蒸汽即可。
本发明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蒸具的自动注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水位感应器153检测到盛水盘121内的液面高度下降至其检测不到水位高度时,控制电路使水阀152和水泵154打开,向所述盛水盘121内注入清水,并且当盛水盘121内的液面达到水位感应器能检测到的高度时,控制电路控制水阀152和水泵154关闭;并且在盛水盘内没有水,或者盛水盘的液面低于水位感应器153能检测到的高度时,使电热管断电,增加蒸具的安全性能。此处,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还包括提手111,所述提手111为两个,并与蒸具壳体11一体化设置。在提手111上设置有至少一外注水口112,该外注水口112与所述水箱151连通,当水箱151里的水位过低时,只需通过该外注水口112向水箱151内注入清水即可。
本发明采用将外注水口112设置在提手111上的方式,增加了蒸具的整体美观,同时也节省蒸具壳体的空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还包括一接汁盘16,该接汁盘16位于盛水盘121的上方,能防止烹食区产生的汽水或者汤汁落入盛水盘121内。在所述接汁盘16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161,用于水蒸汽和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的热风通过,使水蒸汽和热风进入蒸笼内加热食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热风产生装置,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同时,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热风,该热风加快了盛水盘上方的蒸汽的流动,并和蒸汽一起吹入蒸具的烹食区,使烹食区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在超过蒸汽温度以上的高温状态,同时加速了蒸具内的蒸汽流动,从而使食物受热均匀,蒸食速度加快。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采用蒸汽和热风同时给食物加热的方式,使该蒸具蒸煮时避免了食物表面水汽聚集而影响食物口味,能保持食物自身的香味,提升了蒸具蒸食的效率和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由于将电热管盘旋成盘状,扩大了蒸具的加热面积,使蒸汽产生的速度更快,并且在电热管与盛水盘的底部及侧壁之间设置较小的间隙,盛水盘中的液面略高于电热管上表面,使蒸具在加热时始终只需加热电热管周围表面一层薄薄的水膜,进一步提高了蒸汽产生的速度,使食物迅速蒸熟,提高了蒸具的蒸煮效率。
本发明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采用了自动注水系统,能根据盛水盘内的液面高度实时注入适量的清水,实现了蒸具自动化给停水,而且在无水时断电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该蒸具还采用了将外注水口设置在提手上的方式,增加了蒸具的整体美观,同时也节省蒸具壳体的空间。
同时,本发明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包括蒸具壳体和装设在蒸具壳体内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产生装置;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盘和电热管,所述电热管设置在盛水盘中;
所述盛水盘外围套设有外罩,并与盛水盘之间形成一空腔,盛水盘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热风的出风孔;所述热风产生装置的热风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风叶,带动风叶旋转的电机,将冷风加热变成热风的发热架,及容纳所述风叶、电机和发热架的筒体;所述电机与风叶同轴连接,所述发热架位于风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注水系统,所述自动注水系统包括:水箱,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水阀和用于检测盛水盘的液面高度的水位感应器;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盛水盘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导水管连接;所述水阀位于进水口处,水位感应器装设在盛水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在所述提手上设置有外注水口,所述外注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呈盘状,在电热管与盛水盘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电热管与盛水盘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盛水盘的上方设置有接汁盘,且所述接汁盘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水蒸汽和热风的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感应器的下缘的高度比电热管的高度高1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与盛水盘底面之间的第一间隙为1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与盛水盘侧壁之间的第二间隙的最小值为1mm。
CN201310677201.0A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Pending CN103654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7201.0A CN103654371A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7201.0A CN103654371A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4371A true CN103654371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294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77201.0A Pending CN103654371A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437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350A (zh) * 2010-11-18 2011-03-30 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CN201861415U (zh) * 2010-11-18 2011-06-15 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蒸具的自动注水系统
CN201905196U (zh) * 2010-12-16 2011-07-27 王永才 电蒸器具
CN201958599U (zh) * 2010-12-16 2011-09-07 王永才 蒸具
US20120017770A1 (en) * 2009-04-16 2012-01-26 Yasuaki Sakane Cooking applian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7770A1 (en) * 2009-04-16 2012-01-26 Yasuaki Sakane Cooking appliance
CN101991350A (zh) * 2010-11-18 2011-03-30 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CN201861415U (zh) * 2010-11-18 2011-06-15 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蒸具的自动注水系统
CN201905196U (zh) * 2010-12-16 2011-07-27 王永才 电蒸器具
CN201958599U (zh) * 2010-12-16 2011-09-07 王永才 蒸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3906A (zh) 煮饭器
CN102599808A (zh)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
CN104510325A (zh)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43904B (zh) 防串味蒸锅
CN207084694U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和电饭煲及其上盖组件
CN108030386B (zh) 蒸箱
CN101991350B (zh) 一种双重加热蒸具
CN109068696A (zh) 能够用电磁炉烹饪的速食食品制备方法和烹饪方法以及加热烹饪装置
CN109124343A (zh) 烹饪厨具盖体和烹饪厨具及破泡防溢方法
CN106175429A (zh) 蒸箱装置及其蒸汽冷凝方法
CN103690029B (zh) 具有制冷功能的蒸煮装置
CN115005669A (zh) 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
CN204336635U (zh) 一种高效节能蒸柜
CN202919893U (zh) 电饭煲
CN102429570A (zh) 全自动数控煲粥煲汤机
JP2011056058A (ja) 炊飯器
CN201861415U (zh) 一种蒸具的自动注水系统
CN103654371A (zh) 一种具有双重加热装置的蒸具
CN204146827U (zh) 烹饪装置
CN104398146A (zh) 电饭煲
CN201905196U (zh) 电蒸器具
CN105455615A (zh) 一种储能式蒸煮炉和加热方法
CN213721364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1911867U (zh) 电蒸炉
CN205831626U (zh) 蒸汽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NG BINGYA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NG JIAHENG

Effective date: 201406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Bingyan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a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HUANG JIAHENG TO: HUANG BINGYA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28137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28599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23

Address after: Gaoming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528599 city streets Wenhua Road No. 5 Lane 1 staircase 701 Guihua

Applicant after: Huang Bingyan

Address before: Sanjiang ancient kiln village of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West 528137 North Lane No. 44

Applicant before: Huang Jiaheng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