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9731A -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9731A
CN101979731A CN 201010536161 CN201010536161A CN101979731A CN 101979731 A CN101979731 A CN 101979731A CN 201010536161 CN201010536161 CN 201010536161 CN 201010536161 A CN201010536161 A CN 201010536161A CN 101979731 A CN101979731 A CN 101979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eeding
location
feeding hole
yarn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361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9731B (zh
Inventor
徐卫林
田野
沈小林
杨进
陈军
华永诚
甄雅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CITY XINHUI KEYI TEXTILE MACHINERY PARTS FACTOR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CITY XINHUI KEYI TEXTILE MACHINERY PARTS FACTOR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CITY XINHUI KEYI TEXTILE MACHINERY PARTS FACTOR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CITY XINHUI KEYI TEXTILE MACHINERY PARTS FACTORY
Priority to CN 2010105361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9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9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9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9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97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在牵伸机构的中皮辊的表面沿周向在不同位置开有定位环形的单槽或双槽,在中皮棍表面上套装上皮圈,在中罗拉表面上套装下皮圈,在细纱牵伸机构的后方设置有定位喂纱装置,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与开在中皮辊上定位环形槽相对应的定位喂纱孔,在定位喂纱装置上还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喂纱孔,定位喂纱孔和喂纱孔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发明所提供的细纱机的牵伸机构可改变现有细纱机的喂入和牵伸形式,适应多根由不同种类的单组份纤维构成的粗纱须条同时喂入并进行牵伸。

Description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组份纺织原料的服装在市场上非常流行。多组份纺织原料既能利用不同纺织纤维各自优点(如羊毛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弹性,蚕丝具有优雅的光泽),生产出与单一纺织原料面料在外观或功能上完全不同的服装,又可扩大纺织原料的使用范围。
目前,现有的环锭细纱机还不能出色地完成纺多组份纺织原料纱线的任务。这主要由于环锭细纱机的牵伸机构是针对某种纤维固有物理指标(如长度,细度等)的纺纱而设计的。其伸牵机构一般由前、中、后三对罗拉(其中上罗拉材质为像胶,一般称为皮辊)和分别加装在中下罗拉和中上皮辊上的双皮圈构成。三对罗拉将牵伸区化分为前、后两牵伸区。前牵伸区主要完成的是张力牵伸(牵伸倍数为1.03左右),而后牵伸区主要完成的是位移牵伸。对于单一纺织原料的纺纱,为了增强罗拉对纤维的控制及减小前牵伸区内的纤维拉断损伤,通过在中皮辊罗拉表面开很宽的凹槽,使该区域变成一个滑溜牵伸,由于纤维可在滑溜牵伸区内滑溜移动,这种情况下,三对罗拉形成的前、后牵伸区合并为一个牵伸区。牵伸隔距等于前、后罗拉间的中心距。国内专利CN97118463.1所公开的用于细纱机皮圈牵伸的罗拉对主要是为了解决滑溜牵伸区中的中皮辊表面凹槽变形的问题。但对于不同种类的纺织原料,尤其是天然纺织原料在物理指标上差异很大(如长度和长度差异率、细度和细度差异率、模量等)。当主体长度不同纺织原料所构成的单根粗纱须条喂入细纱机的这种牵伸机构进行牵时,牵伸区的隔距无法同时满足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的牵伸要求。例如,如果以两种纤维中短纤维的长度设定牵伸区的隔距,此时,对于长的那种纤维来讲,罗拉对所形成的牵伸力明显过大,会将长的这种纤维大部分拉断。
为了解决细纱机的牵伸隔距无法适应因纤维品种不同而引起的纤维主体长度不同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当两种纤维主体长度差异很大时,将较长的纤维拉断或切断而使之长度变短,使两种不同纤维的主体长度尽量相近,然后将两种纤维在混条工序混合,并通过后道的继续加工,将其制成粗纱须条,并将须条以细纱机的每一牵伸机构中喂入一根粗纱须条的方式进行牵伸。但是这种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长纤维的切断会损失纤维可纺性。因为一般来讲,纤维越长,纤维的可纺性越高。
2可行性有一定限制。因为如果以两种纤维中较短的那种纤维为标准,较长的那种纤维无法恰好以短纤维的整倍数进行切断。这意味着切断后的纤维间仍会存在一定的长度差异。
3前纺加工难度大。由于不同纤维在细度上存在很大差异,较细的纤维在前纺针梳加工时容易形成丝粒而影响纱线的质量和由这种纱线织成面料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在牵伸机构的中皮辊的表面沿周向开有定位环形的单槽或双槽,在中皮棍表面上套装皮圈,在中罗拉表面上套装皮圈,在后皮辊和后罗拉组成的皮辊对的后方设置有定位喂纱装置,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与开在中皮辊上定位环形槽相对应的定位喂纱孔,在定位喂纱装置上还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喂纱孔,定位喂纱孔和喂纱孔在同一水平线上。
定位环形槽开在中皮辊的一侧时,在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定位喂纱孔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的中线共线,喂纱孔位于定位喂纱孔的旁侧。
定位环形槽开在中皮辊的中间部位时,在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和两个喂纱孔,定位喂纱孔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的中线共线,两个喂纱孔分别位于定位喂纱孔的两侧。
中皮辊上的开有定位环形槽为双槽时,在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两个定位喂纱孔和一个喂纱孔,两个定位喂纱孔的轴线分别与两个定位环形槽的中线共线,喂纱孔位于两个定位喂纱孔的中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通过在中皮棍上沿周向在不同位置开有定位环形的单槽或双槽,并在中皮棍上套装上皮圈后,与套在中罗拉上的下皮圈在有槽处和无槽处分别形成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和双皮圈牵伸区。通过定位喂纱装置上的定位喂纱孔和喂纱孔可将粗纱须条分别定位进入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和双皮圈牵伸区。其中经定位喂纱孔喂入的粗纱须条是由长度相对长的短纤维构成,粗纱须条在定位喂纱孔的定位引导下,进入双皮圈滑溜牵伸区,握持它的双皮圈中的上皮圈存在开在中罗拉上的定位环形槽。而经喂纱孔喂入的粗纱须条是由长度相对短的短纤维构成,粗纱须条在喂纱孔的定位引导下,同时平行进入双皮圈牵伸区,但握持它的双皮圈中的上皮圈不存在开在中罗拉上的定位环形槽。
当中皮辊和中罗拉通过套在它们表面上皮圈和下皮圈挤压而握持经过它们的粗纱须条时,开有定位环形槽的中皮辊上的上皮圈会向着定位环形槽里凹动,因而在该处长度相对长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受到的握持力较小,粗纱须条的握持力主要分别来自由前罗拉与前皮辊形成的前握持嵌口和由后罗拉和后皮辊所形成的后握持嵌口;而未开有定位环形槽处的中皮辊是与上皮圈是紧密接触的,中皮辊和中罗拉通过分别套在它们表面的上皮圈和下皮圈,在中皮辊和中罗拉形成的中握持嵌口处牢牢地握持经过它们的由长度相对较短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此时的握持力主要分别来自由前罗拉与前皮辊形成的前握持嵌口和由中罗拉和中皮辊所形成的中握持嵌口。
纤维须条在上述握持状态下,当后罗拉与中罗拉转速比基本相同(1∶1.03)、前罗拉转速大于中罗拉时,首先通过调节前、后罗拉的中心距,设定适于对由长度相对长的纤维构成须条进行牵伸的牵伸隔距;再通过调节中罗拉的位置,改变中罗拉与前罗拉的中心距,确定适于对由长度相对短的纤维构成须条进行牵伸的牵伸隔距。因为由长度相对长的纤维构成须条内的纤维可在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内通过滑移而产生牵伸,因而中罗拉位置的改变不会对由长度相对长的纤维构成须条的牵伸产生影响。由于可根据不同纤维的主体长度分别设定牵伸隔距,因而无需对不同纤维进行拉断或切断的等长化处理。传统细纱机的牵伸机构上的中皮辊上开槽并未进行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和双皮圈牵伸区的定位分区,因而不能同时形成具有大、小不同的两个牵伸隔距的前牵伸区,无法满足对两根或三根由不同纺织原料组份的单一组份的粗纱须条同时进行牵伸。
下面根据中皮辊上定位环形槽和定位喂纱装置上的定位喂纱孔和喂纱孔来阐述本发明实现由多组份纺织原料分别组成的粗纱须条同时进行牵伸的具体形式。
1定位环形槽开在中皮辊的一侧时,在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定位喂纱孔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的中线共线,喂纱孔位于定位喂纱孔的旁侧。将两根分别由一种主体长度相对长和另一种主体长度相对短的纺织纤维构成的粗纱须条,分别通过定位装置上的定位喂纱孔和喂纱孔喂入细纱机的牵伸机构,通过调节后罗拉与前罗拉的中心距,使该间距值适宜主体长度相对较长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通过调节中罗拉与前罗拉的中心距,使该间距值适宜主体长度相对较短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达到使牵伸隔距同时满足主体长度不同的两种纺织原料分别所构成的两种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两种主体长度差异很大的天然纤维分别构成粗纱条的牵伸,长度上的这种差异已使通过传统细纱机无法将这两种纤维组成的共混粗纱须条正常进行纺纱。如羊毛纤维粗纱须条与羊绒纤维粗纱须条、羊毛纤维粗纱须条与棉纤维粗纱须条等。
2定位环形槽开在中皮辊的中间部位时,在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和两个喂纱孔,定位喂纱孔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的中线共线,两个喂纱孔分别位于定位喂纱孔的两侧。将三根粗纱须条分别通过定位装置上的定位喂纱孔和二个喂纱孔喂入细纱机的牵伸机构,其中喂入定位喂纱孔的须条是由长度相对较长的一种短纤维构成,纤维的品种可以是粘胶、涤纶、大豆纤维、水溶性维纶和锦纶、天丝、莫代尔等。而喂入二个喂纱孔的两根须条由长度相对较短的同一种短纤维构成,纤维品种主要为天然纤维,包括羊毛、棉纤维、麻纤维等;喂入二个喂纱孔的两根须条也可以是由长度相对较短的且主体长度相近的两种不同纤维所构成的单一组份的粗纱须条。通过调节后罗拉与前罗拉的中心距,使该间距值适宜主体长度相对较长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通过调节中罗拉与前罗拉的间距,使该间距值适宜主体长度相对较短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达到使细纱机牵伸机构的牵伸隔距同时满足主体长度不同的两种或多种纺织原料所构成的单一组份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两种或三种纤维分别构成的成粗纱条的牵伸。如羊毛纤维粗纱须条与涤纶纤维粗纱须条、羊毛纤维粗纱须条与涤纶短纤维粗纱须条及粘胶短纤维粗纱须条条等。最终所纺纱线的特征为通过两个喂纱孔喂入的主体长度相对较短的纤维分布在纱线的表面。通过这种方式纺某种化学纤维与某种天然纤维的混纺纱时,由这两种纤维分别组成的单一组份的粗纱须条可在细纱机上同时喂入,这样做可以降低整个纺纱过程的难度。这是由于当某种天然纤维粗纱须条和某种化学短纤维粗纱须条在细纱前的混条及针梳工序加工时生产难度较大且容易极易产生丝粒。
3中皮辊上的开有定位环形槽为双槽时,在定位喂纱装置上开有两个定位喂纱孔和一个喂纱孔,两个定位喂纱孔的轴线分别与两个定位环形槽和的中线共线,喂纱孔位于两个定位喂纱孔的中间。将三根粗纱须条分别通过定位装置上的二个定位喂纱孔和一个喂纱孔喂入细纱机的牵伸机构,其中喂入定位喂纱孔的两根须条是由长度相对较长的短纤维纤维构成,相对于两根中的一根须条来讲,两根须条可以是同一种短纤维构成的,也可以是不同纤维构成的。只要是市售的主体长度相近的两种化学纤维即可。这些纤维的品种可以是粘胶、涤纶、大豆纤维、水溶性维纶、腈纶、锦纶、天丝等。而喂入喂纱孔的一根须条由同一种纤维构成,纤维品种主要为天然纤维,包括羊毛、棉纤维、麻纤维等。通过调节后罗拉与前罗拉的中心距,使该间距值适宜对主体长度相对较长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进行牵伸的要求;通过调节中罗拉与前罗拉的中心距,使该间距值适宜主体长度相对较短的纤维所构成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达到使细纱机牵伸机构的牵伸隔距同时满足主体长度不同的两种或多种纺织原料所构成的单组份粗纱须条的牵伸要求。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两种或三种纤维分别构成的单组份粗纱须条的牵伸。如羊毛纤维粗纱须条与锦纶纤维粗纱须条、棉纤维粗纱须条与涤纶短纤维粗纱须条及粘胶短纤维粗纱须条等。最终所纺纱线的特征为通过两个喂纱孔喂入的主体长度相对较短的纤维分布在纱线的表面。
本发明所提供的细纱机的牵伸机构可改变现有细纱机的喂入和牵伸形式,适应多根由不同种类的单组份纤维构成的粗纱须条同时喂入并进行牵伸。达到解决混纺纱易产生丝粒的问题,同时无需对细纱机进行大的设备改造,且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牵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皮辊一侧开有一个定位环形槽和相应定位喂纱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皮辊中部开有一个定位环形槽和相应定位喂纱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皮辊中部开有双定位环形槽和相应双定位喂纱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见图1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牵伸机构由定位装置6、后皮辊4、后罗拉4’、中皮辊3、中罗拉3’及分别套装在中皮辊3和中罗拉3’上的上皮圈2、下皮圈2’、前皮辊1、前罗拉1’构成。在牵伸机构的中皮辊3的表面沿周向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定位环形槽5,在后皮辊4和后罗拉4’组成的皮辊对的后方设置有定位喂纱装置6,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与开在中皮辊3上定位环形槽5相对应的定位喂纱孔7,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还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8在同一水平线上。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见图2在细纱机的中皮辊3的一侧正中开一个宽度为12mm、深度为3mm的定位环形槽5,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一个孔径为5mm的定位喂纱孔7和一个孔径为5mm的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8在同一水平线上。定位喂纱孔7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5的中线共线,喂纱孔8位于定位喂纱孔7的旁侧。设定前罗拉1’、后罗拉4’中心距为140mm,设定前罗拉1’、中罗拉3’中心距为45mm。上述结构适用于毛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的牵伸。
将两根条重均为0.2g/m的羊毛短纤维粗纱和棉短纤维粗纱(其中羊毛纤维的主体长度为77mm,棉维的主体长度为30mm),分别引入喂纱装置6的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8,其中羊毛粗纱须条引入定位喂纱孔8,棉粗纱须条引入喂纱孔7。由于这时前伸区隔距小于羊毛的主体长度,为了保证羊毛纤维可在滑溜牵伸区内较自由的滑溜移动,定位环形槽5的深度较传统细纱中皮辊上的槽深度大1mm,传统细纱中皮辊上的槽深度一般为2mm。两根粗纱须条依次分别进入由后皮辊4和后罗拉4’构成的后握持嵌口、由中皮辊3和中罗拉3’及分别套装在中皮辊3和中罗拉3’上的上皮圈2、下皮圈2’所构成的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和双皮圈牵伸区、由前皮辊1、前罗拉1’构成的前握持嵌口。羊毛纤维粗纱须条和棉纤维粗须条纱经过这种牵伸后,再经过细纱机的加捻与卷绕作用,形成毛棉混纺纱线。这种纱线同时具有羊毛的弹性好及棉吸湿性好的特点。
实施例2
见图3在细纱机的中皮辊3的中间部位开一个宽度为10mm、深度为3.5mm定位环形槽5,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8及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8及喂纱孔8’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的孔径均为5mm。定位喂纱孔7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5的中线共线,喂纱孔8和喂纱孔8’分别位于定位喂纱孔7的两侧。设定前罗拉1’、后罗拉4’中心距为145mm,设定前罗拉1’与中罗拉3’的中心距为50mm。上述结构适用于羊绒、粘胶和涤纶短纤维混纺纱的牵伸。
将一根条重均为0.4g/m羊绒纤维粗纱须条和一根条重为0.2g/m粘胶纤维粗纱须条分别引入喂纱装置6的喂纱孔8和喂纱孔8’,将一根条重为0.15g/m涤纶短纤维粗纱须引入喂纱装置6的定位喂纱孔7。其中羊绒纤维的主体长度为40mm,粘胶短纤维的主体长度为45mm,涤纶短纤维主体长度为85mm。三根粗纱须条依次分别进入由后皮辊4和后罗拉4’构成的后握持嵌口、由中皮辊3和中罗拉3’及分别套装在中皮辊3和中罗拉3’上的上皮圈2、下皮圈2’所构成的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和双皮圈牵伸区、由前皮辊1、前罗拉1’构成的前握持嵌口。羊绒、粘胶和涤纶短纤维粗须条纱经过这种牵伸后,再经过细纱机的加捻与卷绕作用,形成羊绒、粘胶、涤纶三合一多组份混纺纱线。这种纱线同时具有羊绒手感好、粘胶可吸湿、涤纶可保持纱线的身骨好的特点。
实施例3
见图4在细纱机的中皮辊3的两侧正中部位分别开一个宽度为8mm、深度为4mm定位环形槽5和定位环形槽5’,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二个定位喂纱孔7和7’及一个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和7’及喂纱孔8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的孔径均为5mm。定位喂纱孔7和定位喂纱孔7’的轴线与分别与定位环形槽5和5’的中线共线,喂纱孔8位于定位喂纱孔7和定位喂纱孔7’的中间。设定前罗拉1’、后罗拉4’中心距为143mm,设定前罗拉1’、中罗拉3’中心距为42mm。上述结构适用于涤纶、棉和和天丝短纤维混纺纱的牵伸。
将二根条重均为0.18g/m涤纶短纤维粗纱须和天丝短纤维条分别引入喂纱装置6的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7’,将一根条重为0.2g/m棉纤维粗纱须引入喂纱装置6的喂纱孔8。其中棉纤维的主体长度为28mm,天丝短纤维和涤纶短纤维的主体长度分别为78mm和82mm,三根粗纱须条依次分别进入由后皮辊4和后罗拉4’构成的后握持嵌口、由中皮辊3和中罗拉3’及分别套装在中皮辊3和中罗拉3’上的上皮圈2、下皮圈2’所构成的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和双皮圈牵伸区、由前皮辊1、前罗拉1’构成的前握持嵌口。涤纶、棉和天丝短纤维构成的粗须条纱经过这种牵伸后,再经过细纱机的加捻与卷绕作用,形成涤、棉、天丝三合一多组份混纺纱线。这种纱线同时具有天丝光泽好、棉可吸湿、涤纶可保持纱线的身骨好的特点。
实施例4
见图4在细纱机的中皮辊3的两侧正中部位分别开一个宽度为8mm、深度为4mm定位环形槽5和定位环形槽5’,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二个定位喂纱孔7和7’及一个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和7’及喂纱孔8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的孔径均为5mm。定位喂纱孔7和定位喂纱孔7’的轴线与分别与定位环形槽5和5’的中线共线,喂纱孔8位于定位喂纱孔7和定位喂纱孔7’的中间。设定前罗拉1’、后罗拉4’中心距为149mm,设定前罗拉1’、中罗拉3’中心距为45mm。上述结构适用于腈纶、棉和和天丝短纤维混纺纱的牵伸。
将二根条重均为0.16g/m腈纶短纤维粗纱须和天丝短纤维条分别引入喂纱装置6的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7’,将一根条重为0.2g/m棉纤维粗纱须引入喂纱装置6的喂纱孔8。其中棉纤维的主体长度为30mm,天丝短纤维和腈纶短纤维的主体长度分别为76mm和74mm,三根粗纱须条依次分别进入由后皮辊4和后罗拉4’构成的后握持嵌口、由中皮辊3和中罗拉3’及分别套装在中皮辊3和中罗拉3’上的上皮圈2、下皮圈2’所构成的双皮圈滑溜牵伸区和双皮圈牵伸区、由前皮辊1、前罗拉1’构成的前握持嵌口。腈纶、棉和天丝短纤维构成的粗须条纱经过这种牵伸后,再经过细纱机的加捻与卷绕作用,形成腈纶、棉、天丝三合一多组份混纺纱线。这种纱线同时具有天丝光泽好、棉可吸湿、腈纶弹性好的特点。

Claims (6)

1.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包括细纱机的牵伸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牵伸机构的中皮辊(3)的表面沿周向开有定位环形槽(5),在中皮棍(3)表面上套装皮圈(2),在中罗拉(3’)表面上套装皮圈(2’),在后皮辊(4)和后罗拉(4’)组成的皮辊对的后方设置有定位喂纱装置(6),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与开在中皮辊(3)上定位环形槽(5)相对应的定位喂纱孔(7),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还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8)在同一水平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在中皮辊(3)上的定位环形槽(5)为单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在中皮辊(3)上的定位环形槽(5)为双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形槽(5)开在中皮辊(3)的一侧时,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7)和一个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5)的中线共线,喂纱孔(8)位于定位喂纱孔(7)的旁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环形槽(5)开在中皮辊(3)的中间部位时,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一个定位喂纱孔(7)和喂纱孔(8)和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的轴线与定位环形槽(5)的中线共线,喂纱孔(8)和喂纱孔(8’)分别位于定位喂纱孔(7)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皮辊(3)上的开有定位环形槽(5)和定位环形槽(5’)时,在定位喂纱装置(6)上开有定位喂纱孔(7)和定位喂纱孔(7’)及一个喂纱孔(8),定位喂纱孔(7)和定位喂纱孔(7’)的轴线与分别与定位环形槽(5)和(5’)的中线共线,喂纱孔(8)位于定位喂纱孔(7)和定位喂纱孔(7’)的中间。 
CN 201010536161 2010-11-08 2010-11-08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9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36161 CN101979731B (zh) 2010-11-08 2010-11-08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36161 CN101979731B (zh) 2010-11-08 2010-11-08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9731A true CN101979731A (zh) 2011-02-23
CN101979731B CN101979731B (zh) 2013-04-17

Family

ID=43600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361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9731B (zh) 2010-11-08 2010-11-08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973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5492A (zh) * 2012-03-30 2012-07-25 张家港市华鹿毛纺有限公司 细纱机用中皮辊
CN103320928A (zh) * 2013-07-05 2013-09-25 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亚麻湿纺中空纱的装置
CN104562338A (zh) * 2014-12-12 2015-04-29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CN109234867A (zh) * 2018-11-09 2019-01-18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细纱后皮辊的隔距装置
CN115058810A (zh) * 2022-04-05 2022-09-16 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 莫代尔、双抗腈纶、桑蚕丝纤维紧密赛络纺纱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9652A (zh) * 2005-05-27 2005-11-23 沈晓飞 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及罗拉牵伸机构
CN2878424Y (zh) * 2005-11-21 2007-03-14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细纱机的细纱断头粗纱停喂装置
CN201080516Y (zh) * 2007-08-24 2008-07-02 崔学斌 一种纺纱装置
CN201136922Y (zh) * 2007-09-24 2008-10-22 苏州新二纺机电有限公司 三罗拉牵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9652A (zh) * 2005-05-27 2005-11-23 沈晓飞 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及罗拉牵伸机构
CN2878424Y (zh) * 2005-11-21 2007-03-14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细纱机的细纱断头粗纱停喂装置
CN201080516Y (zh) * 2007-08-24 2008-07-02 崔学斌 一种纺纱装置
CN201136922Y (zh) * 2007-09-24 2008-10-22 苏州新二纺机电有限公司 三罗拉牵伸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5492A (zh) * 2012-03-30 2012-07-25 张家港市华鹿毛纺有限公司 细纱机用中皮辊
CN103320928A (zh) * 2013-07-05 2013-09-25 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亚麻湿纺中空纱的装置
CN103320928B (zh) * 2013-07-05 2016-03-09 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亚麻湿纺中空纱的装置
CN104562338A (zh) * 2014-12-12 2015-04-29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CN104562338B (zh) * 2014-12-12 2017-03-22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和色纺纱
CN109234867A (zh) * 2018-11-09 2019-01-18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细纱后皮辊的隔距装置
CN115058810A (zh) * 2022-04-05 2022-09-16 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 莫代尔、双抗腈纶、桑蚕丝纤维紧密赛络纺纱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9731B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9961B (zh) 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1498069B (zh) 一种新型粗纱赛络纺制方法
CN104060360B (zh) 一种长度差异化纤维纱线的赛络纺成纱方法、装置与纱线
CN103132198B (zh) 蚕蛹蛋白纤维天丝棉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9731B (zh)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CN102358972A (zh) 一种丝光毛与锦纶、抗起球腈纶的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65377A (zh) 木棉纤维混纺纱制造工艺
CN103668628A (zh) 一种集聚赛络菲尔弹力纱的加工方法
KR101432928B1 (ko) 흡한속건 및 항균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리오셀 에어젯트 혼합방적사의 제조방법
CN105019082B (zh) 一种竹纤维与腈纶纤维混纺涡流纺纱品及其纺织方法
CN105483884A (zh) 一种有色涤纶与粘胶混纺赛络紧密纺纱及制造工艺
CN103981612A (zh) 一种ab竹节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05236A (zh) 一种混纺断彩纱线制造方法
CN104153058A (zh) 一种新型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3422209A (zh) 咖啡炭赛络纺混色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8004634A (zh) 一种聚乳酸彩色长竹节纱及其加工用并条装置和加工方法
CN103911706A (zh) 一种涤棉混纺短纤纱的制造方法
CN104499137A (zh) 棉/木纤/羊绒/绢丝柔洁色纺针织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10079909A (zh) 双丝包芯包缠纱的生产方法
CN201850352U (zh) 一种在细纱机上实现不同原料混合喂入的牵伸装置
CN105714428A (zh) 一种棉型短纤维与长丝双赛络混纺纱线的纺纱方法
CN202116742U (zh) 粗纱机喇叭口
CN108691051B (zh) 一种羊绒粗纱双区牵伸与绢丝滑溜牵伸赛络纺纱装置及方法
CN101182660A (zh) 一种高支天丝纱线及制造方法
CN111501172A (zh) 一种棉壳聚糖混纺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