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7546B -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7546B
CN101967546B CN201010501789.0A CN201010501789A CN101967546B CN 101967546 B CN101967546 B CN 101967546B CN 201010501789 A CN201010501789 A CN 201010501789A CN 101967546 B CN101967546 B CN 101967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king oven
heat treatment
treatment system
type heat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17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7546A (zh
Inventor
章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017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75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7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7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7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75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器衬片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它解决了现有设计不够合理,热处理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烘箱,在烘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环形输送带自进料口进入烘箱并从出料口穿出,相邻的两根环形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小于用于存放工件的框体的宽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强度高,省时省力。2、工作性能稳定,能源损耗少,工作噪音小。3、热处理效果好,产品品质高,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器衬片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制动器衬片的集中装箱热处理工艺步骤如下:装料筐放轨道车送进烘箱,关闭烘箱,启动燃油加热器燃烧加热,通过鼓风机把热空气源源不断地送入烘箱,送入烘箱内的热空气由风扇搅动循环使热量均匀散发,使产品由外到里互相传导逐步升温达到要求的热处理温度。烘箱两侧装8个测温点。夏天升温至160℃约4-5小时左右,冬天升温至160℃需要6-7小时,保证8个测温点160℃±10℃均匀程度约10-12小时。在160℃±10℃范围保持3小时,确保烘箱内产品都能达到要求的热处理效果后开始降温,降温至100℃以下出箱,全过程至少需要16小时,有的企业为了使产品达到需要的热处理质量效果甚至达到24小时的处理时间。
上述集中热处理方式的缺陷是:1、由于产品集中堆码,整体体积加大,每件产品通过由外而里地互相传导加热,热能利用效率低且加热时间长。2、由于热风不能直接对每件产品加热,依靠产品互相传导加热,故表面的产品加受时间长,里面的产品受热时间短,严重影响产品的热处理质量,大大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3、由于烘箱无法克服的热风循环死角的缺陷,温差一般很难控制在±10℃以下,也就是说温差往往都在16℃以上,甚至超过20℃,因此影响热处理效果。4、产品周转量大,一个烘箱处理一次是5000片以至上万片,按企业目前20000片/工作日产量,仅热处理工序就需要40000片以上的在制品量,按平均10元/片商品价值计算,仅热处理工序每天占用的流动资金需要40万元,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5、需要配备专门的2个工人和叉车装卸、转运,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热处理效果好,安全可靠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烘箱,在烘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自进料口至出料口依次设有预热区、保温区和降温区,所述的预热区、保温区和降温区内分别设有第一电热管、第二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在第一电热管、第二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的主动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主动轮,所述的从动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从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一一对应设置且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的环形输送带自进料口进入烘箱并从出料口穿出,相邻的两根环形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小于用于存放工件的框体的宽度。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烘箱的出料口一侧设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箱体,在箱体上设有冷却风机。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烘箱上设有能将进料口开启或封闭的升降门机构;所述的烘箱上设有能将出料口开启或封闭的另一升降门机构。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升降门机构包括门板和气缸,所述的气缸固定在烘箱上,气缸的活塞杆与门板固连。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烘箱上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与主控箱相连接。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主控箱上连接有超温报警机构、过流保护机构、断路器、接地保护机构、控制电路保护机构和续电控制机构,所述的进料口设有光电开关。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链轮,所述的环形输送带为环形链条。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输送带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框体的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固定在环形输送带上的定位板。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定位板与环形输送带连为一体式结构。更具体地说,定位板与环形链条的链节连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主动轴与步进式驱动机构相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强度高,省时省力。2、工作性能稳定,能源损耗少,工作噪音小。3、热处理效果好,产品品质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部分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放大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烘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烘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步进式驱动机构100、烘箱2、进料口21、出料口22、预热区23、保温区24、降温区25、第一电热管26、第二电热管27、第三电热管28、温度传感器29、主动轴3、主动轮31、从动轴4、从动轮41、第一风机51、第二风机52、第三风机53、环形输送带6、定位板61、框体7、冷却装置8、箱体81、冷却风机82、升降门机构9、门板91、气缸9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烘箱2,在烘箱2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22。在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轴3和从动轴4。主动轴3与步进式驱动机构100相连接。烘箱2上设有能将进料21开启或封闭的升降门机构9。烘箱2上设有能将出料22开启或封闭的另一升降门机构9。
升降门机构9包括门板91和气缸92,所述的气缸92固定在烘箱2上,气缸92的活塞杆与门板91固连。烘箱2的出料口22一侧设有冷却装置8,该冷却装置8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箱体81,在箱体81上设有冷却风机82。
烘箱2自进料口21至出料口22依次设有预热区23、保温区24和降温区25。预热区23、保温区24和降温区25内分别设有第一电热管26、第二电热管27和第三电热管28,在第一电热管26、第二电热管27和第三电热管28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风机51、第二风机52和第三风机53。主动轴3上设有至少两个主动轮31,从动轴4上设有至少两个从动轮41。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一一对应设置且在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之间设有环形输送带6。环形输送带6自进料21进入烘箱2并从出料口22穿出。
相邻的两根环形输送带6之间的间距小于用于存放工件的框体7的宽度。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均为链轮,环形输送带6为环形链条。环形输送带6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框体7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固定在环形输送带6上的定位板61。定位板61与环形输送带6连为一体式结构。更具体地说,定位板61与环形链条的链节连为一体式结构。
烘箱2上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29,温度传感器29均与主控箱相连接。主控箱上连接有超温报警机构、过流保护机构、断路器、接地保护机构、控制电路保护机构和续电控制机构,进料口21设有光电开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步进式驱动机构100、烘箱2、进料口21、出料口22、预热区23、保温区24、降温区25、第一电热管26、第二电热管27、第三电热管28、温度传感器29、主动轴3、主动轮31、从动轴4、从动轮41、第一风机51、第二风机52、第三风机53、环形输送带6、定位板61、框体7、冷却装置8、箱体81、冷却风机82、升降门机构9、门板91、气缸9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烘箱(2),在烘箱(2)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在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轴(3)和从动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2)自进料口(21)至出料口(22)依次设有预热区(23)、保温区(24)和降温区(25),所述的预热区(23)、保温区(24)和降温区(25)内分别设有第一电热管(26)、第二电热管(27)和第三电热管(28),在第一电热管(26)、第二电热管(27)和第三电热管(28)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风机(51)、第二风机(52)和第三风机(53),所述的主动轴(3)上设有至少两个主动轮(31),所述的从动轴(4)上设有至少两个从动轮(41),所述的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一一对应设置且在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之间设有环形输送带(6),所述的环形输送带(6)自进料口(21)进入烘箱(2)并从出料口(22)穿出,相邻的两根环形输送带(6)之间的间距小于用于存放工件的框体(7)的宽度;所述的烘箱(2)上设有能将进料口(21)开启或封闭的升降门机构(9);所述的烘箱(2)上设有能将出料口(22)开启或封闭的另一升降门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2)的出料口(22)一侧设有冷却装置(8),该冷却装置(8)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箱体(81),在箱体(81)上设有冷却风机(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门机构(9)包括门板(91)和气缸(92),所述的气缸(92)固定在烘箱(2)上,气缸(92)的活塞杆与门板(91)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2)上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29),所述的温度传感器(29)均与主控箱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箱上连接有超温报警机构、过流保护机构、断路器、接地保护机构、控制电路保护机构和续电控制机构,所述的进料口(21)设有光电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均为链轮,所述的环形输送带(6)为环形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输送带(6)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框体(7)的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固定在环形输送带(6)上的定位板(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61)与环形输送带(6)连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3)与步进式驱动机构(100)相连接。
CN201010501789.0A 2010-10-11 2010-10-11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75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789.0A CN101967546B (zh) 2010-10-11 2010-10-11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789.0A CN101967546B (zh) 2010-10-11 2010-10-11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7546A CN101967546A (zh) 2011-02-09
CN101967546B true CN101967546B (zh) 2015-08-12

Family

ID=4354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7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7546B (zh) 2010-10-11 2010-10-11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7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5217A (zh) * 2016-06-17 2016-08-10 洪明 一种石砖倒模烘干装置
CN106494694B (zh) * 2016-12-19 2019-04-09 山东力诺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热缩管热封用烘箱体及玻璃管热缩机
CN108866289A (zh) * 2018-07-10 2018-11-23 利辛县众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造热处理的材料的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7484Y (zh) * 1993-01-07 1993-11-24 刘健仁 多用途远红外涂层干燥烘道
CN1514196A (zh) * 2003-08-16 2004-07-21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双层组合式烘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7484Y (zh) * 1993-01-07 1993-11-24 刘健仁 多用途远红外涂层干燥烘道
CN1514196A (zh) * 2003-08-16 2004-07-21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双层组合式烘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7546A (zh)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7546B (zh) 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CN104681886B (zh) 动力电池包预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93369A (zh) 一种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534868A (zh) 热冲压成型板料加热炉
CN108598213B (zh) 一种热量回收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98280A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辊棒式快冷炉
CN102795764B (zh) 一种玻璃制品退火炉
CN207190786U (zh) 一种冷却系统热风回流挡板装置
CN202764655U (zh) 卫生防疫车加热系统
CN201834947U (zh) 电加热反射式烘道
CN203418681U (zh) 鼓式刹车片的自动固化线的烘箱结构
CN107881312A (zh) 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的高效热处理装置
CN203593357U (zh) 能够控制衬板温度的链板式钢球输送机
CN215711523U (zh) 一种用于冷链物流的堆高车
CN201423484Y (zh) 高效铝合金钎焊炉
CN203128617U (zh) 退火高温炉
CN206109470U (zh) 一种台车低温回火炉
CN203820838U (zh) 模块化组合设计的工业炉
CN104259358A (zh) 一种铝合金坯料的加热机构
CN105063298A (zh) 一种淬火油水双槽快速转换装置
CN104567311A (zh) 一种容器清洗后的高效节能烘干系统
CN203744634U (zh) 速冻机
CN205501363U (zh) 一种密封台车式热处理炉
CN203754768U (zh) 用于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的热处理冷却装置
CN206337165U (zh) 一种新型玻璃钢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