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6339B -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6339B
CN101966339B CN2010102798060A CN201010279806A CN101966339B CN 101966339 B CN101966339 B CN 101966339B CN 2010102798060 A CN2010102798060 A CN 2010102798060A CN 201010279806 A CN201010279806 A CN 201010279806A CN 101966339 B CN101966339 B CN 101966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s
styrene
content
isoprene
framework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98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6339A (zh
Inventor
侯玉庆
史关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798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6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6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6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6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6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机挤出涂布的热性弹性体SIS骨架材料,其特别适应于医学外用制剂。该材料是以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原料构成的线型三嵌段共聚物(SIS),以聚异戊二烯链段为中间链段,两端为聚苯乙烯链段,其中该三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在12万~15万之间,分子量分布较窄,苯乙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异戊二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5%~85%,该骨架材料的特征在于还含有苯乙烯和异戊二烯构成的二嵌段共聚物,该二嵌段质量百分比在15%~50%之间。以该共聚物用于药物透皮、保健品贴剂与化妆品的贴膜剂中,其载药量大,透皮吸收效果好,适应于人体皮肤黏贴,降低了高温成型时易挥发成分和热不稳定性成分的挥发和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机挤出涂布的热性弹性体SIS骨架材料,尤其是作为透皮贴剂的骨架材料,其具有一定分子量范围和线性结构并含有的三嵌段和二嵌段的新型SIS聚合物结构,更适应于制备含有医疗、保健、化妆品等活性成分的透皮贴剂。
背景技术
透皮吸收贴剂的质量除了药物因素外,主要由粘着剂的性质所决定,而骨架材料又是决定粘着剂性质的主要因素。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isoprene-styrene简称SIS)作为骨架材料已经用于透皮吸收贴剂,特开2000-136128(P2000-136128A)、CN1197389A、CN 1252005A等国外专利,但重点集中在具体的透皮贴剂制备应用和粘着剂的处方研究上,适应与人体皮肤、药物和成型工艺要求的SIS结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前,用市售的SIS制备而成的透皮贴剂主要存在的缺陷是:
1.透皮吸收贴剂成型工艺温度高,活性成分破坏严重:现有热熔法成型工艺都在130℃以上,加之长时间的混合、涂布加热,导致药物破坏严重,特别热敏性和挥发性药物,不能应用“热熔法成型工艺”。所以,目前,透皮吸收贴剂多以“溶剂法成型工艺”为主,该工艺不仅能耗大、成本高、安全性差、溶剂残留,而且有机溶剂污染严重。
2.SIS粘着剂与皮肤的生物相容性差:由于吸湿、透气性差,容易产生“汗水滞留症”;同时,适应与人体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需要改善,存在拉皮、疼痛等现象。或者出现内聚力不足,导致残胶、溢胶、背衬渗胶等现象。
3.SIS粘着剂与药物相容性差:由于药物的极性不同,特别是中药成分,相容性性差,膏体量大。导致载药量低,释放度、透皮速率小,严重影响药物疗效。
4.目前,市售的SIS含有大量的苯乙烯单体和锂(Li+)杂质,对人体有皮肤等毒性,不适合医学应用。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对SIS结构与透皮吸收贴剂性质进行了相关研究,合成了新型的SIS共聚物结构,并对不同的SIS制备的透皮吸收贴剂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SIS共聚物结构,以适应于透皮吸收制剂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缺陷,对SIS共聚物进行了新型结构的设计,对不同分子量、嵌段比、二嵌段含量、苯乙烯含量等进行了比较试验、加药试验,筛选出适应透皮吸收贴剂应用的SIS共聚物,以适应医学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优选出与人体皮肤有很好的生物学相容性和对药物有很好的相容性的SIS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制备出适合医用的粘着剂。具有如下特点:
1.适应人体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和相容性,如初粘力、持粘力、剥离力、可反复揭贴、减轻汗水滞留症。增加用药的顺应性;
2.增加活性成分的相容性:提高制剂的载药量和透皮速率,增强疗效;
3.降低熔胶、加药、混合、涂布的成型工艺温度,可达到低温混合、涂布成型,最大限度的保持活性成分成分,提高疗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对SIS的结构进行系统的优选,并调节二嵌段(苯乙烯-异戊二烯链段即SI链段,不同于SIS链段)结构,根据二嵌段的含量,并通过调节二嵌段部分的分子量、苯乙烯含量等结构,优选出软化点低的新型透皮吸收贴剂骨架材料,使之制成的粘着剂有较低的熔融黏度;使透皮吸收贴剂成型工艺制备温度较低(在70-100℃),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热敏性或挥发性的活性成分。避免使用“溶剂法成型工艺”,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和有机溶剂污染严重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改善SIS粘着剂与皮肤的生物相容性差,增加吸湿性、透气性、减少“汗水滞留症”;同时,改善与人体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解决拉皮、疼痛等现象。或者出现内聚力不足,导致残胶、溢胶、背衬渗胶等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改善SIS粘着剂与药物相容性,提高药物的载药量、释放度和透皮速率,以提高药物疗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SIS结构体系中引入了二嵌段(苯乙烯-异戊二烯链段即SI链段,不同于SIS链段)结构,根据二嵌段的含量,并通过调节二嵌段部分的分子量、苯乙烯含量等结构,制备出更适用于中药贴剂的SIS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对SIS合成工艺的改进,大大的降低了聚合物中苯乙烯单体和Li+的含量,以保证用于人体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本发明的SIS共聚物作为外用化妆品的粘着剂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本发明的SIS共聚物作为外用保健品的粘着剂应用。
一种适应透皮贴剂的骨架材料,包括一种至少由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原料构成的线型三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含量为15%-25%,异戊二烯的含量为75%-85%,其特征在于,该骨架材料还引入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结构,该二嵌段结构在骨架材料中含量为15%-50%。
基于上述目的,对SIS进行了分子量分布范围、构型、二嵌段分子量与含量、嵌段比等进行了筛选研究,经过试验确定适应透皮吸收贴剂的新型SIS结构为:
①分子构型:线型
②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确定SIS的分子量在12万~15万之间,分子量分布控制较窄为宜。
③嵌段比:三嵌段部分(即SIS链段)的苯乙烯含量为15%-25%,优选15%-19%;三嵌段部分的异戊二烯的含量为75%-85%,优选81%-85%;
④二嵌段分子量与含量范围:选择在15%-50%之间;优选为35%-50%。
为了降低苯乙烯单体和锂杂质含量,采用延长各段反应时间和控制引发剂用量等措施,控制苯乙烯单体含量<10μg/g;Li+<0.2mg/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皮贴剂粘着剂,包括上述骨架材料1%-55%,软化剂或增塑剂30%-60%,增粘剂10%-60%,抗氧剂0.1%-5%。
进一步,该粘着剂还包含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天然或化学改性聚合物,或者合成聚合物,含量为0-10%;更进一步,还包括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一种包含上述粘着剂的透皮贴剂,其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能,载药量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新型SIS的制备:采用三步法合成SIS。
1:配方计算
设计:苯乙烯/异戊二烯=15/85;分子量:120000;正丁基锂浓度为1mol/L;[THF]/[活性中心]=2
注:苯乙烯和异戊二烯均为聚合级;THF为活化剂,其要求为分析纯。计算:三嵌段单体重量比如下: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7.5∶85∶7.5
第一段苯乙烯加料量:m×7.5%=m1;分子量为:120000×7.5%=M1。
第二段异戊二烯加料量:m×85%=m2;分子量:120000×85%=M2。
第三段苯乙烯加料量:m×7.5%=m3;分子量为:120000×7.5%=M3.
活性中心=m1/M1=m2/M2=m3/M3=a mol
则正丁基锂加入体积为:V=a mol/1(mol/L)=a L
有机溶媒:环己烷,要求分析纯。
具体工艺:按以上计算第一段单体苯乙烯的量和计算量的溶剂环己烷、活化剂THF,破杂净化(或与引发同时)后由丁基锂引发聚合成活性聚苯乙烯基锂,引发温度为25-90℃,反应约25-55min后,加入以上第二段计算量的经过精制合格的异戊二烯,生成具有活性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基锂的两段嵌段物,随单体异戊二烯的反应,釜内温度迅速升高,最高温度控制在80-130℃以内,反应约25-55min,最后加入经净化处理的第三段计算量的苯乙烯进行第三段聚合,得到三嵌段共聚物SIS/环己烷溶液。
生产的SIS胶液需经过凝聚过程脱除溶剂。经混配合格的胶液被送往凝聚釜后,在釜内搅拌的机械作用下,胶液呈液滴状分散于热水中,通入水蒸汽,靠部分蒸汽冷凝放出的潜热来加热热水,溶剂受热变为气态,然后被水蒸汽按一定比例带出凝聚釜,采用双釜或多釜凝聚工艺以提高凝聚的效果和效率。
经凝聚后,所形成的胶粒中含有少量的溶剂(约0.01-0.03%)和大量的水(50-70%)。因此在制成成品胶之前,必需进行干燥,将残留的溶剂和大量的水分除掉,使产品的挥发份达到要求的指标。干燥的方法是采用挤压脱水机加膨胀干燥机的两机模式。含大量水分的胶粒通过挤压脱水机脱除大部分游离水和表面水,然后经过膨胀干燥机的经一步干燥、切粒后,送往包装岗位进行包装。
为了降低苯乙烯单体和锂杂质含量工艺中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1.从反应开始到结束都要保持反应体系和试剂净化,避免活性中心失活;
2.为保证各段反应完全,可适当延长各段的反应时间;
3.在反应末期,适当的升高反应温度;
4.在生产时严格控制引发剂的用量,以防止过多的锂杂质引入;
5.在用水为终止剂时增加淋洗次数,尽可能的除去生成的LiOH。
实施例2
制备透皮贴剂粘着剂:
本发明中用来合成粘着剂的SIS为本专利中要求保护的SIS,其含量范围为粘着剂体系的1%-55%;
软化剂、增塑剂:环烷油、氢化环烷油、液体石蜡、蓖麻油、氢化蓖麻油、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含量范围为粘着剂体系的30%-60%;
增粘剂:包括C5石油树脂及其氢化物、C9石油树脂及其氢化物、C5-C9石油树脂及其氢化物,氢化松香类树脂、松香类树脂、其它松香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含量范围为粘着剂体系的10%-60%;
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商品名)、抗氧剂264(商品名)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含量范围为粘着剂体系的0.1%-5%。
特殊功能的添加物:如可以增加与极性药物相容性的成分,同时调节药物的控释速率,用本发明中的SIS合成粘着剂透皮贴剂时添加了以下特殊功能添加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天然水溶性高分子: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提取而得。如淀粉类、纤维素、植物胶、动物胶等,添加量为药胶总量的0-10%;
2、天然(或化学改性)聚合物:主要有生物胶如海藻胶等、改性淀粉和改性纤维素。如海藻胶、芦荟胶、甲壳素、羧甲基淀粉、醋酸淀粉、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环糊精等,添加量为药胶总量的0-10%;
3、合成聚合物:有聚合类树脂和缩合类树脂两类,如聚丙烯酰胺(PAM)、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丙烯酸长链烷基酯(RA)、高吸水性树脂(如交联聚丙烯酸盐类、淀粉-聚丙烯酸盐共聚物、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氧乙烯交联体、交联异丁烯-马来酸盐共聚物系等)、等,添加量为药胶总量的0-10%。
本发明中还包含以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增加极性药物与粘着剂的相容性及药物稳定性,其中优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山梨醇4.5油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衍生物、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衍生物、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2EO)油醇醚、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月桂醇硫酸钠、聚氧乙烯(5EO)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聚氧乙烯羊毛脂衍生物类等。其添加量为药胶总量的0-10%之间。
实施例3
不同结构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前,用市售的SIS很难制备出理想的透皮吸收贴剂,由于透皮贴剂的初粘力、持粘力、剥离力(三力)不仅影响贴剂的粘附性能,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用药的顺应性,通过大量人体贴敷试验,本发明摸索出了适合人体皮肤的透皮贴剂最佳力学性质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测试):
  初黏力/钢球号   持黏力/min   剥离强度/(N/mm)
  16-35   8-30   0.02-0.6
目前,市售SIS型号制备粘着剂很难符合如上要求。或初黏力过小,不易粘结皮肤;或初黏力和剥离强度过大,去除困难,同时皮肤感觉剧烈疼痛;或背衬容易出现渗胶和皮肤残留;易产生溢胶;易卷边等问题;选用本发明中的SIS结构,能满足透皮贴剂最佳力学性能,不同SIS粘着剂加药涂布后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表:市售SIS型号与加药粘着剂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GDA0000151354110000061
注:SIS种类:国产:1209、1105、1124、1126、1106(中国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分公司);进口:日本3421;
上表表明,不同结构的SIS对粘着剂的力学性质影响较大,本专利结构适应用于透皮吸收贴剂,与皮肤有良好的粘附性能。
实施例4
不同结构的SIS成型温度比较:
通过研究市售的SIS与本发明中的SIS成型温度进行比较,所用药物为伤痛宁浸膏,加药量为13%,测定加药成型工艺中的温度,结果如下:
不同SIS加药成型温度比较表
  SIS种类   1209   1105   1106   1124   3421   本专利SIS
  加药成型温度/℃   135   127   118   113   132   75-95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SIS相对于现有的市售SIS,其加药成型温度低,所以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药物有效成分,特别是药物中的热敏性和易挥发成分。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专利中,我们考察了在苯乙烯含量一定的情况下,二嵌段含量对加药温度与成型工艺温度的影响;以苯乙烯含量为18%,不同二嵌段含量的SIS为骨架材料的粘着剂与加药温度/成型工艺温度关系图
  二嵌段含量(%)   SIS软化点/℃   加药温度/℃   成型工艺温度/℃
  0   126   138   123
  20   117   130   116
  30   112   117   103
  40   104   106   92
  50   97   89   81
由上表可知,二嵌段的含量对SIS的软化点、加药温度乃至成型工艺温度的影响很大,适当调节二嵌段的含量可以降低加药及成型工艺温度。在本发明的SIS中,我们通过调节二嵌段的含量极其分子量等并通过综合考虑药物释放、粘结性能等各方面的因素,选取了二嵌段(SI链段)含量为15%-50%的SIS,优选二嵌段含量范围为25%-50%。
实施例5
不同结构SIS的载药量研究:
本专利中我们选取了市售的几种SIS(国产1105、1124、日本3421)与本发明中的SIS进行了载药量研究,发现二嵌段的含量、三嵌段部分的苯乙烯含量等对载药量有一定的影响,且本发明中的SIS的载药量相对于市售的SIS较高,以下是具体实验结果,其中载药量以加药后剥离强度的变化来衡量;
不同结构的SIS对载药量的影响
说明:
1、剥离强度存留率低于50%时的载药量设定为最大载药量;
2、剥离强度存留率=加药后的贴剂剥离强度/对应空白胶贴剂的剥离强度×100%;
3、本专利中所选用的不同种类的SIS粘着剂均为其粘结性能相对较好的粘着剂;
4、本专利中所选用的药物为伤痛宁浸膏;
5、同一剥离强度存留率下含药量高的对应其最大载药量高或者同一含药量下剥离强度存留率高的表明其最大载药量高。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SIS的载药量比现有市售的SIS的载药量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本发明中的SIS的载药量在20%时,其剥离强度的存留率为70%左右,性能要明显的优于现有的市售SIS。
实施例6
药物成分存留率与加药成型温度及放置时间变化关系
在本专利中选择了维生素C作为药物成分,分别用本专利中要求保护的SIS和市售的SIS为骨架材料的粘着剂,并将维生素C加入到以上的粘着剂中,分别考察了在各自适合的加药温度下,且在相同时间里成型过程中维生素C的留存率和在132℃下(此时所用的粘着剂都可以进行加药实验)各自混合均匀所需的最佳时间里成型过程中维生素C的存留率。
1、在不同的SIS粘着剂中,维生素C在其各自适合的加药温度下且相同时间的成型过程中的存留率
取4份维生素C,每份10g,分别加入到四种不同的SIS粘着剂中进行成型实验,并将成型的时间设定为40min,测维生素C的残留量,并以10g为原始量,计算残留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在不同的SIS粘着剂中,维生素C在其各
自适合的加药温度下且相同时间的成型过程中的存留率
Figure GDA0000151354110000081
由上表可知,在相同的成型时间内,以本发明中的SIS为基体树脂的粘着剂在加药成型过程中,维生素C的存留率最高,达到了92%,同时成型贴剂还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
2、在不同的SIS粘着剂中,维生素C在130℃加药成型温度下各自混合均匀所需的最佳时间里成型过程中维生素C的存留率。
取4份维生素C,每份10g,分别加入到四种不同的SIS粘着剂中进行成型实验,并将成型的温度设定为132℃,测维生素C的残留量,并以10g为原始量,计算残留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不同SIS粘着剂维生素C的存留率
Figure GDA0000151354110000091
由上表可知,在相同的成型温度下,本发明中的SIS加药混匀所需时间远远短于市售的SIS,所以成型过程中成份药的存留率要远远高于市售的SIS品种。
实施例7
不同SIS的释放度比较:
在此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以几种市售的SIS(国产1106、1105、日本3421)和本发明中的SIS合成粘着剂并加入雌二醇制成贴剂进行释放度实验,考察了本发明中的SIS与市售SIS的药物释放度,其中雌二醇占胶药总量的3%。
a:释放度实验
试验方法:
将已脱气的水900ml加入到溶出杯内,水温保持在32℃,将雌二醇贴剂(4.0cm×2.6cm)揭掉衬垫,固定于两层碟片之间,释放面朝上,再将网碟置于烧杯下部,并使贴剂与桨底旋转面平行,两者相距25mm,以每分钟50转的速度,进行试验。
试验开始3小时后,在滚筒中间,取样,取样位置在介质面与桨叶上端之间正中,离杯壁大于1cm,取10ml,定量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样后,将10ml的32℃水立即加到杯内,进行补充。
另精确称量20mg雌二醇标准品,加入甲醇稀释至50ml,摇匀。取该溶液5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再取上述溶液2ml加水稀释至50ml,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即制成每1ml中约含0.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5℃,理论板数按雌二醇峰计算不低于2000。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3小时后的雌二醇的释放度按下式计算:
3小时后雌二醇的释放度(%)=Ws×(At3/As)×5
上式中,Ws表示雌二醇标准品的取样量(mg),At3表示3小时后试料溶液的峰面积,As表示标准溶液的峰面积。下表即表示3小时后的放出试验结果。
b:性能测试
表:加雌二醇后各项性能测试结果
  SIS种类   SIS(1106)   SIS(1209)  SIS(日本3421)   本发明中SIS
  释放度%(3h)   16   21  24   32
注:1、雌二醇占胶药总量的3%;
2、采用相同的其他填料和不同的SIS结构制备粘着剂,进行释放度实验;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SIS结构对药物的释放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适应于药物贴剂的SIS结构。
从上表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以本发明中的SIS制成药物贴剂比市售的SIS制成的药物贴剂的释放度相对较高。
实施例8
不同SIS透皮贴剂的透气性能比较:
通过实验测试表明,不同SIS的结构的透皮贴剂的透气性能有很大的影响,SIS中三嵌段部分的聚苯乙烯链段的含量与SIS中二嵌段(SI链段)的含量多少对透气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聚苯乙烯链段含量过少,其透气性较差;聚苯乙烯链段的含量过多,透气性能也会下降;含有一定量的二嵌段(SI链段)可以提高SIS贴剂的透气性;这是因为含有一定量的聚苯乙烯链段增大了SIS分子链间距,从而增加了透气性。
用本发明中的SIS与现有市售的SIS空白贴进行透气性(水蒸气透过性)比较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条件:温度T=38℃,湿度=95%;
实验样品要求:样品平均厚度h=120μm,样品规格:直径为7cm的圆形贴片,均匀性要求:涂布厚度要均匀。
试验方法:将一定量的变色硅胶装入到口径为7cm的透湿杯中,称量其重量并记录,同时将涂布均匀的空白的SIS透皮贴片剪成直径为7cm的圆形贴片,除去防粘层,密封在口径为7cm的上透湿杯上,放入到以上实验条件下的恒温恒湿箱中进行试验,实验时间定为12h和24h,通过称量变色硅胶12h和24h重量的变化来考察透气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
表:不同SIS透皮贴剂透气性测试结果
Figure GDA0000151354110000101
由上表测试结果可知,用本发明中的SIS制备的透皮贴剂的透气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要比现有的市售的SIS更好,经试用后发现,皮肤发白现象(“汗水滞留症”)得到明显的改善。
实施例9
苯乙烯单体含量、Li+杂质的毒性与含量试验:
苯乙烯对人和动物的急性毒性主要引起皮肤粘膜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苯乙烯引起粘膜刺激的阈值浓度为0.02mg/L。当浓度达0.8mg/L时,可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直接接触苯乙烯可导致皮肤粗糙、湿疹,皲裂,疱疹和皮炎。血清Li+水平>1.4mmol/L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局部和全身2个方面。局部危害主要是对皮肤和粘膜的直接腐蚀和强刺激作用,全身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等的影响。
通过文献学和本发明试验研究表明,SIS苯乙烯单体含量和Li+杂质分别控制在<10μg/g和<0.2mg/g,所制备的透皮吸收贴剂安全好,没有发现皮肤等毒性反应。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二部附录VD和附录IV D的方法分别测定苯乙烯单体含量和锂含量。市售SIS大部分超过的以上标准,而本专利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SIS苯乙烯单体含量和Li+杂质分别均在10μg/g和0.2mg/g以下。通过工艺控制,达到上述要求,保证在医学应用上的安全性。

Claims (8)

1.一种适应透皮贴剂的骨架材料,包括一种至少由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原料构成的线型三嵌段共聚物SIS,其中苯乙烯含量为15%—25%,异戊二烯的含量为75%—85%,其特征在于,该骨架材料还引入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结构,该二嵌段结构在骨架材料中含量为15%—50%,所述的线型三嵌段共聚物SIS的分子量分布在12万~15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苯乙烯单体的含量<10μg/g。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锂杂质含量<0.2mg/g。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型三嵌段共聚物SIS中,苯乙烯含量为15%—25%;异戊二烯的含量为75%—85%。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骨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嵌段结构在骨架材料中含量为15%—50%。
6.一种透皮贴剂粘着剂,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骨架材料1%—55%,软化剂或增塑剂30%—60%,增粘剂10%—60%,抗氧剂0.1%—5%。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透皮贴剂粘着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天然水溶性高分子或合成聚合物,含量为0—10%。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透皮贴剂粘着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N2010102798060A 2009-12-22 2010-09-14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Active CN101966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98060A CN101966339B (zh) 2009-12-22 2010-09-14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59490.6 2009-12-22
CN200910259490 2009-12-22
CN2010102798060A CN101966339B (zh) 2009-12-22 2010-09-14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6339A CN101966339A (zh) 2011-02-09
CN101966339B true CN101966339B (zh) 2012-07-25

Family

ID=43545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98060A Active CN101966339B (zh) 2009-12-22 2010-09-14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6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6100A (zh) * 2011-03-10 2012-09-1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医用热熔压敏胶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2936475B (zh) * 2011-08-15 2014-10-1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膏药、贴剂用载体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417B (zh) * 2012-07-24 2014-01-29 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包载睾酮的自黏性弹性体基质的周效经皮贴剂及制法
CN102850710B (zh) * 2012-08-21 2013-10-16 侯玉庆 一种用于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9100A (zh) * 2012-12-03 2014-06-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膏药或贴剂的载体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组合物及胶粘剂的制备
CN105250241B (zh) * 2014-07-18 2018-09-21 南京蓝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透皮贴剂的制备工艺
CN106822049B (zh) * 2015-12-07 2020-10-20 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 新型化药贴剂酮洛芬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2736B (zh) * 2016-01-15 2018-06-12 如皋市嘉好热熔胶有限公司 一种创可贴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468B (zh) * 2016-02-17 2020-01-14 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 一种具有缓解视疲劳及眼周护理双重功效的双亲凝胶眼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4480A (zh) * 2019-10-30 2020-01-24 江苏嘉好热熔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汗防水型创可贴专用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3955A (ja) * 2001-08-29 2003-03-05 Nichiban Co Ltd 経皮吸収型貼付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红星等.《苯乙烯_异戊二烯两嵌段对线型三嵌段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弹性体》.2008,第18卷(第3期),第45-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6339A (zh)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6339B (zh) 一种适应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
EP3253840B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CN102803420B (zh) 基于硅氧烷丙烯酸杂化聚合物的粘合剂
CN101926833B (zh) 水凝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050037079A1 (en) Temperature sensitive state-changing hydroge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CN101885853B (zh) 熟化交联黏米粉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16955B (zh) 一种改良的巴布剂的基质及其运用
CN104337796A (zh) 一种高分子水凝胶儿童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502430A (ja) 医療用感圧接着物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非接触印刷法
CN101693043A (zh) 药用贴膏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50710B (zh) 一种用于医药贴剂的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0101A (zh) 一种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EP3506889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KR20050120636A (ko) 첩부제용 기제 및 이를 사용한 첩부제
CN108451934B (zh) 一种含有罗替高汀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1957B (zh) 有机硅交联的聚乙烯醇涂膜剂和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0160374954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Viyoch et al.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patch containing tamarind fruit extract by using the blended chitosan–starch as a rate‐controlling matrix
CN110090198A (zh) 一种具有生物粘附性的缓释型口腔溃疡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2049A (zh) 新型化药贴剂酮洛芬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251668C (zh) 中药贴膏基质、使用该基质的中药贴膏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Jelvehgari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in vitro release and mucoadhesivity of gastric compacts composed of multiple unit system/bilayered discs using direct compression of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CN110169960B (zh) 热熔压敏胶型经皮给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JPS593966B2 (ja) 貼付剤
Li et al. An optimized and feasib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hydrogel patc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