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6171B -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6171B
CN101966171B CN201010297959A CN201010297959A CN101966171B CN 101966171 B CN101966171 B CN 101966171B CN 201010297959 A CN201010297959 A CN 201010297959A CN 201010297959 A CN201010297959 A CN 201010297959A CN 101966171 B CN101966171 B CN 101966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ed coenzyme
coenzyme
hydrosoluble
reduced enzyme
compos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7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6171A (zh
Inventor
蒋风
王维
周建仁
毛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DONG PHARMACEUTICAL GROUP KANGR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DONG PHARMACEUTICAL GROUP KANGR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DONG PHARMACEUTICAL GROUP KANGR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DONG PHARMACEUTICAL GROUP KANGR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97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6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6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6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6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6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包括原料及其质量份组成为:还原型辅酶Q105-15、水溶性载体10-120、乳化剂0.5-40;其中所述的水溶性载体为麦芽糊精、CMC、纯胶、可溶性淀粉、乳糖、果糖、山梨醇、甘露醇、阿拉伯胶、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难溶性的还原型辅酶Q10与水溶性载体、乳化剂混合制成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综合了包合技术与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解决了还原型辅酶Q10难溶性的问题,经过一系列试验证明其具有水溶性且溶解度高;溶出速度快,稳定性高,有效物质含量高。

Description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是在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的生物体中广泛分布的必需成分。辅酶Q的基本结构是含有类异戊二烯侧链的2, 3-二甲氧基-5-甲基苯醌核,在人体中的辅酶Q含有十个这样的基本结构,即辅酶Q10, 1957年首次由Frederrick从牛心肌中分离得到。已知在人体中,辅酶Q的侧链具有10个重复结构即辅酶Q10为主要成分。辅酶Q10(分子式C59H90O4)是作为生物体的细胞中的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体系构成成分存在的生理学成分,在生物体内反复进行氧化和还原而在电子传递体系中作为传递成分而起作用。
已知辅酶Q10具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在生物体内通常约40-90%以还原型存在。与氧化型辅酶Q10相比,还原型辅酶Q10显示高水平的口服可吸收性。
还原型辅酶Q10是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还原型辅酶Q10对光、热、空气不稳定在空气暴露极短时间即被氧化,变成辅酶Q10,生物活性大大降低。针对这种情况,近年已经开发出多种提高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及注射给药技术的方法,如包合技术、自乳化技术、脂质体等。包合技术是解决还原型辅酶Q10溶解度和提高其稳定的一个较好方法。
CN03802446.2公开了一种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和组合物, 其方法是将还原型辅酶Q10、油脂(其中橄榄油除外)和/或多元醇制成实质上不阻碍还原型辅酶 Q10的稳定化的组合物。另外,还制成含有还原型辅酶Q10、聚甘油脂肪酸酯与油脂和/或多元醇的组合物。
另外CN02813705.1和CN02824009.X02824009.X也公开了还原型辅酶Q10的稳定方法,其方法是将氧化型辅酶Q10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成还原型辅酶Q10使其稳定。
然而,以上专利均未报道有如何制备稳定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它的溶解度高、有效物质含量高、稳定性高、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包括原料辅酶Q10、水溶性载体和乳化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组成为:还原型辅酶Q10 5-15、水溶性载体 10-120、乳化剂0.5-40;
其中所述的水溶性载体为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CMC)、纯胶、可溶性淀粉、乳糖、果糖、山梨醇、甘露醇、阿拉伯胶、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固体分散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技术,它的优点是可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缺点是固体分散体的分散状态稳定性不高。本发明采用包合技术与固体分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难溶性的还原型辅酶Q10、水溶性载体与乳化剂混合制成一种新的固体分散体,它是一种新的物相,即还原型辅酶Q10被分散包合在水溶性载体中,并通过喷雾干燥获得喷雾粉,即粉状固体,扩大了表面积;另外,本发明的水溶性载体本身对药物的溶出有促进作用,从而使药物的溶解度大大提高,改善了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通过水溶性载体与乳化剂材料的选择及配比试验,发现制得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溶出速度快,无悬浮或沉淀,且不易被氧化成氧化型辅酶,稳定性提高。
所述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还包括0.1-2质量份的活性成分,所述的活性成分为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多酚、有机酸、糖类、肽或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乳化剂为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蔗糖脂肪酸酯类、甘油脂肪酸酯类、聚甘油脂肪酸酯类、吐温类、山梨醇脂肪酸酯类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卖泽类、苄泽类、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类、泊洛沙姆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更优选地,所述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
一种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用还原型辅酶Q10与乳化剂直接加热熔融制备或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后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制备:
所述还原型辅酶Q10与乳化剂直接加热熔融制备的方法是:按质量份取还原型辅酶Q10、水溶性载体和乳化剂,溶于相当于水溶性载体10-20倍水中,加热至40-60℃,然后用剪切分散机或均质机使溶液均一,再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所述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后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制备的方法是:按质量份取还原型辅酶Q10和乳化剂,加入相当于还原型辅酶Q10的10倍量的有机溶剂中,搅拌成澄清透明溶液作备用液;然后按质量份取水溶性载体,溶于相当于水溶性载体10-20倍的40-60℃水中,搅拌成澄清溶液,以0.2-0.5ml/s的滴加速率加入备用液,然后用均质机均质两次后,取出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所述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制备的方法还包括在搅拌澄清溶液前按质量份加入活性成分。
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丙酮、乙酸乙酯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喷雾干燥的参数为:进风150-190℃,出风70-110℃。
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粉状固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难溶性的还原型辅酶Q10、水溶性载体(如麦芽糊精、CMC、纯胶、可溶性淀粉、乳糖、果糖、山梨醇、甘露醇、阿拉伯胶、卡拉胶)、乳化剂(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制成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综合了包合技术与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解决了还原型辅酶Q10难溶性的问题,经过一系列试验证明其具有水溶性且溶解度高;溶出速度快,无悬浮或沉淀,且不易被还原成还原型辅酶,因此稳定性高;选用的水溶性载体和乳化剂在市面上容易获得,成本低;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效物质即还原型辅酶Q10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采用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后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的方法制备:
取10g还原型辅酶Q10和20g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溶解在20ml乙酸乙酯中,搅拌成澄清透明溶液作备用液;取1000ml的50℃热水,加入69g纯胶和1g维C,在氮气气氛下搅拌溶解使溶液澄清的同时,以0.35 ml/s的滴加速率加入备用液,用均质机以80MPa、160MPa均质两次,每次20min后取出,在进风170℃、出风9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以下是对所得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性能测试: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是取适量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用甲醇定容至规定浓度后,过滤,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进样,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无水乙醇=1:1,检测波长291nm,外标法定量。
1.稳定性试验
氧化型辅酶Q10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5±1nm,还原型辅酶Q10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91±1 nm nm。本实验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在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无水乙醇=1:1,检测波长275nm)下检测值为0,证明本实验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稳定,不会转化成氧化型辅酶Q10。而传统的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至少15%转化成氧化型辅酶Q10。
取以往专利制备的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与本实施例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
(1)           光影响试验
取本实施例组合物(5%)、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5%)、原料还原型辅酶Q10在4000LX光下放置10天,分别于0天、5天、10天取样测定,结果见表1。
    表1表明光对辅酶Q10有较大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稳定性最高,其次是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稳定性最低。
(2)           高温影响试验
    取本实施例组合物、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在60℃下放置10天,分别于0天、5天、10天取样测定,结果见表2。
表2表明高温对原料还原型辅酶Q10影响最大,对实施例一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和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影响小。
2. 溶解度测定:分别取本实施例组合物、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适量,加入到10ml纯水中,超声振荡10分钟,过滤,取滤液为供试液,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组合物以C59H90O4计溶解度为250μg/ml,而以往专利制备的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为210μg/ml,原料还原型辅酶Q10的溶解度为0。
3. 溶出度测定:分别取本实施例组合物、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以C59H90O4计为10mg)、原料还原型辅酶Q10 10mg,加入到10ml纯水中,超声振荡10分钟,过滤,取滤液为供试液,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结果见表3。
表3表明本实施例组合物溶出度在15min内达到最大值99,较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的溶出度快;而且证明本实施例组合物溶解度最大。
4.生物利用度试验
10名健康男性,体重60-80公斤,年龄20-30岁,无肝肾功能及心功能异常,两周内未服用其他药物,无过敏史,受试者均填写知情志愿书。血浆中辅酶Q10组合物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无水乙醇:水:冰乙酸=90:2:0.7,检测波长275nm。血浆样品处理,于暗室中,取肝素化的血浆适量,加辅酶Q9为内标溶液(15μg/ml),经处理得供试品溶液。
试验采用交叉实验设计,分别服用本实施例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连续服用5天,采血测定及数据统计,得出本实施例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的195%,因此证明实施例一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有效物质含量高。
实施例二
采用还原型辅酶Q10与乳化剂直接加热熔融的方法制备:
取10g还原型辅酶Q10、80g纯胶、30g蔗糖脂肪酸酯和0.5g维生E,溶于200ml水中,加热至60℃熔融,然后用均质机以100MPa、180MPa均质两次,每次15min后取出,在进风170℃、出风9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所得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一。
1. 稳定性试验
本实验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在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无水乙醇=1:1,检测波长275nm)下检测值为0,证明本实验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稳定,不会转化成氧化型辅酶Q10。
取以往专利制备的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与本实施例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
(1)光影响试验
取本实施例组合物(5%)、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5%)、原料还原型辅酶Q10在4000LX光下放置10天,分别于0天、5天、10天取样测定,结果见表1。
表1表明光对辅酶Q10有较大影响。本发明实施例2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稳定性最高,其次是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稳定性最低。
(2) 高温影响试验
    取本实施例组合物、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在60℃下放置10天,分别于0天、5天、10天取样测定,结果见表2。
表2表明高温对原料还原型辅酶Q10影响最大,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和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影响小。
2. 溶解度测定:分别取本实施例组合物、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适量,加入到10ml纯水中,超声振荡10分钟,过滤,取滤液为供试液,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组合物以C59H90O4计溶解度为230μg/ml,而以往专利制备的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为210μg/ml,原料还原型辅酶Q10的溶解度为0。
3. 溶出度测定:分别取本实施例组合物、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以C59H90O4计为10mg)、原料还原型辅酶Q10 10mg,加入到10ml纯水中,超声振荡10分钟,过滤,取滤液为供试液,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结果见表3。
表3表明本实施例组合物溶出速度较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快,溶解度高。
4.生物利用度试验
检测方法同实施例一。
试验采用交叉实验设计,分别服用本实施例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连续服用5天,采血测定及数据统计,得出本实施例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的190%,因此证明实施例二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有效物质含量高。
实施例三
采用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后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的方法制备:
取15g还原型辅酶Q10、20g山梨醇脂肪酸酯和20g泊洛沙姆,溶解在150ml乙酸乙酯中,搅拌成澄清透明溶液作备用液;取3000ml的40℃热水,加入60g乳糖和40g阿拉伯胶,搅拌溶解使溶液澄清的同时,以0.5 ml/s的滴加速率加入备用液,用用均质机以70MPa均质75min后取出,在进风190℃、出风11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所得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一,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表1表明光对辅酶Q10有较大影响。本发明实施例3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稳定性最高,其次是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原料还原型辅酶Q10稳定性最低。
表2表明高温对原料还原型辅酶Q10影响最大,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和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影响小。
表3表明本实施例组合物溶出速度较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快,溶解度高。
反映有效物质含量的生物利用度试验同实施例一,结果表明本实施例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的185%,因此证明本发明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有效物质含量高。
实施例四
采用还原型辅酶Q10与乳化剂直接加热熔融的方法制备:
取10g还原型辅酶Q10、30g卡拉胶、30g麦芽糊精和1.5g蛋白质,溶于100ml水中,加热至50℃熔融,然后用剪切分散机以2000rpm速度剪切50min后取出,在进风160℃、出风8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所得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性能测试方法同实施例一,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反映有效物质含量的生物利用度试验同实施例一,结果表明本实施例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辅酶Q10的环糊精包合物的180%,因此证明本发明的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的有效物质含量高。
实施例五
采用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后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的方法制备:
取10g还原型辅酶Q10、15g聚甘油脂肪酸酯和15g吐温20,溶解在100ml丙酮中,搅拌成澄清透明溶液作备用液;取2000ml的40℃热水,加入70g果糖、50g甘露醇和2g肽,搅拌溶解使溶液澄清的同时,以0.4 ml/s的滴加速率加入备用液,用用均质机以100MPa均质65min后取出,在进风150℃、出风7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实施例六
采用还原型辅酶Q10与乳化剂直接加热熔融的方法制备:
取10g还原型辅酶Q10、30g水溶性淀粉、30gCMC,溶于100ml水中,加热至45℃熔融,然后用剪切分散机以2500rpm速度剪切70min后取出,在进风175℃、出风10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实施例七
采用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后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的方法制备:
取10g还原型辅酶Q10、30g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溶解在100ml乙酸乙酯中,搅拌成澄清透明溶液作备用液;取1000ml的65℃热水,加入100g纯胶和0.3g苯二酚,搅拌溶解使溶液澄清的同时,以0.25 ml/s的滴加速率加入备用液,用用均质机以80MPa均质20min、以280MPa均质12min后取出,在进风175℃、出风7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Claims (1)

1.一种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是先把还原型辅酶Q10溶于有机溶剂后再与乳化剂混合溶解制备: 
取10g还原型辅酶Q10和20g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溶解在20ml乙酸乙酯中,搅拌成澄清透明溶液作备用液;取1000ml的50℃热水,加入69g纯胶和1g维C,在氮气气氛下搅拌溶解使溶液澄清的同时,以0.35 ml/s的滴加速率加入备用液,用均质机以80MPa、160MPa均质两次,每次20min后取出,在进风170℃、出风90℃的干燥参数下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过筛得成品。
CN201010297959A 2010-09-30 2010-09-30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966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7959A CN101966171B (zh) 2010-09-30 2010-09-30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7959A CN101966171B (zh) 2010-09-30 2010-09-30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6171A CN101966171A (zh) 2011-02-09
CN101966171B true CN101966171B (zh) 2012-10-24

Family

ID=4354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7959A Active CN101966171B (zh) 2010-09-30 2010-09-30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6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D20110196A1 (it) * 2011-12-02 2013-06-03 Asoltech S R L Composizione a base di ubidecarenone
CN104119209B (zh) * 2013-04-25 2018-03-02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一种还原型辅酶q10干粉及其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
CN106137787B (zh) * 2015-04-10 2019-07-26 伊比西(北京)植物药物技术有限公司 还原型辅酶q10的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T3410851T (pt) * 2016-02-02 2020-08-28 Evonik Degussa Gmbh Formulações em pó de substâncias tensioativas em transportadores sólidos solúveis em água, processo para a sua produção, assim como a sua aplicação
CN111374965B (zh) * 2018-12-28 2024-01-16 上海融澈水性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高的水溶性辅酶q10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9218241A1 (de) * 2019-11-26 2021-05-27 Beiersdorf Ag Wirkstoffkombinationen aus Ubichinol und Carrageenan und kosmetische oder dermatologische Zubereitungen, solche Wirkstoffkombinationen enthaltend
CN111700197A (zh) * 2020-06-30 2020-09-25 海南大白康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辅酶q10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2256A (zh) * 2006-04-28 2009-05-13 株式会社钟化 稳定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
CN101472573A (zh) * 2006-06-22 2009-07-01 株式会社钟化 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2256A (zh) * 2006-04-28 2009-05-13 株式会社钟化 稳定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
CN101472573A (zh) * 2006-06-22 2009-07-01 株式会社钟化 含有还原型辅酶q10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6171A (zh)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6171B (zh) 水溶性还原型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0564A (zh) 水溶性辅酶q10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i et al. Naringenin-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controlled delivery, cellular uptake, and pulmonary pharmacokinetics
Zaki Strategies for oral delivery and mitochondrial targeting of CoQ10
Wang et al. Formul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evaluation of a paclitaxel nanosuspension for intravenous delivery
Wang et al. Syntheses and evaluation of drug-like properties of CO-releasing molecules containing ruthenium and group 6 metal
JP5103476B2 (ja) シクロデキストリン・ドセタキセルの包接体を含む薬物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Inou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clusion complex of coenzyme Q10 with the new carrier CD-MOF-1 prepared by solvent evaporation
Campani et al. Skin permeation and thermodynamic features of curcumin-loaded liposomes
CN102232937A (zh) 一种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iamantis et al. Exploring the oxidation and iron binding profile of a cyclodextrin encapsulated quercetin complex unveiled a controlled complex dissociation through a chemical stimulus
CN105213316A (zh) 一种含番茄红素、白藜芦醇或褪黑素的肠溶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502654A (ja) シクロデキストリン・パクリタクセルの包接体を含有する薬物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im et al. The increased cellular uptake and biliary excretion of curcumin by quercetin: a possible role of albumin binding interaction
CN102429897B (zh) 一种提高桑色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药物组合物
Üner et al. Development of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transdermal loteprednol etabonate delivery
Yu et al. The discovery of berberine erythrocyte-hemoglobin self-assembly delivery system: a neglected carrier underlying its pharmacokinetics
Cherag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evaluation of oxaliplatin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CN105944108A (zh) 含薄荷缩酮的脂质体pH敏感性修饰剂以及紫杉醇-姜黄素复方脂质体制剂
CN102451176B (zh) 多西紫杉烷/类固醇复合物
CN103330941B (zh) 一种紫杉醇注射剂的药物组合物
CN104257603A (zh) 含有依达拉奉/环糊精包合物的水溶性药物组合物
CN102293753A (zh) 辅酶q10纳米混悬剂冻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53551C (zh) 南蛇藤素的碱金属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Garduño-Ramírez et al. Skin permeation of cacalol, cacalone and 6-epi-cacalone sesquiterpenes from a nanoemul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