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0552B - 等离子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0552B
CN101960552B CN2009801078617A CN200980107861A CN101960552B CN 101960552 B CN101960552 B CN 101960552B CN 2009801078617 A CN2009801078617 A CN 2009801078617A CN 200980107861 A CN200980107861 A CN 200980107861A CN 101960552 B CN101960552 B CN 101960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de
pdp
data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78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0552A (zh
Inventor
沟上要
石野真一郎
坂元光洋
宫前雄一郎
大江良尚
河原崎秀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60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0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5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0Layers for protecting or enhancing the electron emission, e.g. MgO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基板,被配置在保持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底架构件上、并经由柔性布线板连接到显示电极的电极端子部、用于对显示电极施加驱动电压;以及多个数据驱动器,在底架构件中配置在与数据电极的电极端子部接近的下端部、并经由柔性布线板连接到电极端子部、且用于对数据电极施加驱动电压。通过在覆盖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上形成基底膜,并且使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按照遍布整个面分布的方式附着在此基底膜上,从而来构成等离子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设备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等离子显示面板(下面称为“PDP”)可实现高精细化、大画面化,所以65英寸的电视机等已产品化。近年来,与现有的NTSC方式相比,正推进PDP向扫描线数为2倍以上的高清晰度电视机的应用,同时考虑环境问题要求不含铅成分的PDP。 
PDP基本上由前面板和背面板构成。前面板由以下构成:通过悬浮法(float)制成的硼硅酸钠类玻璃的玻璃基板;在玻璃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条纹状的由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覆盖显示电极作为电容器进行工作的电介质层;以及在电介质层上形成的由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层。另一方面,背面基板由以下构成:玻璃基板;在其一个主面上形成的条纹状的数据电极;覆盖数据电极的基底电介质层;形成在基底电介质层上的隔壁;以及形成在隔壁间且分别发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光的荧光体层。 
此外,通过在由金属板构成的底架构件的前面侧保持PDP,在此底架构件的背面侧配置用于驱动PDP的驱动电路块而构成PDP模块,并将此PDP模块容纳在罩壳内,从而构成使用此PDP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近年来,电视机逐步高精细化,市场方面要求低成本·低耗电量·高亮度的高清晰度(1920×1080像素:逐行扫描(progressive))PDP。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1218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底架构件、驱动电路基板、以及多个数据驱动器。 
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结构为:由前面板和背面板构成,并且相对配置前面板和背面板以便在其间形成放电空间,其中,上述前面板具有在相对的两侧端部设置了电极端子部的多个显示电极,上述背面板具有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并在一个端部设置了电极端子部的多个数据电极。 
底架构件,保持此等离子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基板,被配置在此底架构件上,并且经由布线基板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电极的电极端子部,上述驱动电路基板用于对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电极施加驱动电压。 
多个数据驱动器,在底架构件中被配置在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数据电极的电极端子部接近的一个端部,并且经由布线基板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数据电极的电极端子部,上述多个数据驱动器对数据电极施加驱动电压。 
通过在覆盖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上形成基底膜,并且使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按照遍布整个面分布的方式附着在此基底膜上,从而构成等离子显示面板。 
通过这种结构,由于构成能充分发挥电子释放性能良好且具有高电荷保持性能的PDP性能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高精细、具备高亮度的显示性能,且低耗电量、低价格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使用的PDP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同一PDP的电极排列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框电路图。 
图4是同一装置的驱动电压波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从背面侧看同一装置的PDP模块部分的平面图。 
图7A是从背面侧看同一PDP模块的PDP的平面图。 
图7B是从前面侧看同一PDP模块的PDP的平面图。 
图8是放大表示同一PDP模块的主要部位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PDP的前面板结构的剖面图。 
图10是用于在同一PDP的保护层中说明凝聚粒子的放大图。 
图11是在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结果中表示PDP的电子释放性能和Vscn点亮电压的研讨结果的特性图。 
图12是表示结晶粒子的阴极发光的测量结果的特性图。 
图13是表示结晶粒子的粒径和电子释放性能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4是表示结晶粒子的粒径和隔壁的破损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PDP中,结晶粒子的粒度分布的一例的特性图。 
符号说明 
1前面板             2背面板 
3放电空间           4扫描电极 
5维持电极           6显示电极 
7黑色条带(遮光层)   8电介质层 
81第一电介质层      82第二电介质层 
9保护层             10数据电极 
11基底电介质层      12隔壁 
13荧光体层          14等离子显示面板(PDP) 
14a、14b、14c电极端子部 
16数据电极驱动电路  17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18维持电极驱动电路  20底架构件 
25、28柔性布线板    26、27、30驱动电路基板 
29数据驱动器        91基底膜 
92凝聚粒子          92a结晶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PDP 14结构的斜视图。如图1所示,PDP 14相对配置由前面玻璃基板等构成的前面板1、和由背面玻璃基板等构成的背面板2。PDP 14的外周部被由玻璃粉等构成的密封材料所气密封。作为密封的PDP 14的内部,在形成在前面板1和背面板2之间的放电空间3中按400Torr~600Torr的压力封入Ne及Xe等放电气体。 
在前面板1的前面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分别配置多列由1对带状的扫描电极4及维持电极5组成的多个显示电极6和黑色条带(遮光层)7。在前面玻璃基板上形成作为电容器进行工作的电介质层8,以便覆盖显示电极6和遮光层7。并且,在电介质层8的表面形成由氧化镁(MgO)等构成的保护层9。 
此外,在背面板2的背面玻璃基板上,在与前面板1的扫描电极4及维持电极5相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配置多个带状的数据电极10。而且,基底电介质层11覆盖数据电极10。并且,在数据电极10间的基底电介质层11上形成区分放电空间3的规定的高度的隔壁12。在隔壁12间的沟中按每一数据电极10顺序涂敷并形成通过紫外线分别发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的荧光体层13。在扫描电极4及维持多久5与数据电极10相交叉的位置形成放电单元,在显示电极6方向上排列的具有红色、绿色、蓝色的荧光体层13的放电单元成为用于彩色显示的像素。 
图2是PDP 14的电极排列图。在PDP 14中,排列有在行方向上延长的n条(在本实施方式中n=1080)扫描电极SC1~SCn(图1的扫描电极4)及n条维持电极SU1~SUn(图1的维持电极5),排列有在列方向上延长的m条(在本实施方式中m=5760)的数据电极D1~Dm(图1的数据电极10)。而且,在1对扫描电极SCi(i=1~n)及维持电极SUi和1个数据电极Dj(j=1~m)相交叉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放电空间内形成m×n个放电单元。 
图3是使用此PDP 14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方框图。此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PDP 14、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5、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6、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7、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8、计时产生电路19、以及电源电路(未图示)。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5将图像信号sig转换为每一子场(subfield)的图像数据。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6将每一子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与各数据电极D1~Dm对应的信号,并驱动各数据电极D1~Dm。计时产生电路19,以水平同步信号H及垂直同步信号V为基础产生各种计时信号,提供给各驱动电路块。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7基于计时信号向扫描电极SC1~SCn提供驱动电压波形,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8基于计时信号向维持电极SU1~SUn提供驱动电压波形。 
接着,使用图4说明用于驱动PDP 14的驱动电压波形及其工作。图4是表示施加给PDP 14的各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将1场分割为多个子场(SF),各个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 
在第1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将数据电极D1~Dm及维持电极SU1~SUn保持在0(V)。然后,对扫描电极SC1~SCn施加从成为放电开始电压以下的电压Vi1(V)向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电压Vi2(V)缓慢上升的斜坡电压(ramp voltage)。于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引起第一次的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其结果,在扫描电极SC1~SCn上蓄积负的壁电压,并且在维持电极SU1~SUn上及数据电极D1~Dm上蓄积正的壁电压。在此,电极上的壁电压是指由在覆盖电极的电介质层和荧光体层上等蓄积的壁电荷产生的电压。 
此后,将维持电极SU1~SUn保持在正的电压Vh(V)。然后,在扫描电极SC1~SCn上施加从电压Vi3(V)向电压Vi4(V)缓慢下降的斜坡电压。于是,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引起第二次的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其结果,减弱扫描电极SC1~SCn上和维持电极SU1~SUn上之间的壁电压,将数据电极D1~Dm上的壁电压也调整为适合写入工作的值。 
接着在写入期间,将扫描电极SC1~SCn暂时保持在Vc(V)。接着,对第一行的扫描电极SC1施加负的扫描脉冲电压Va(V),并且对数据电极 D1~Dm中应该在第一行显示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k=1~m)施加正的写入脉冲电压Vd(V)。此时,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1的交叉部的电压成为在外部施加电压(Vd-Va)(V)上加上数据电极Dk上的壁电压和扫描电极SC1上的壁电压的电压。其结果,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1的交叉部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而且,在数据电极Dk和扫描电极SC1之间以及维持电极SU1和扫描电极SC1之间引起写入放电。并且,在此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SC1上蓄积正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1上蓄积负的壁电压,在数据电极Dk上蓄积负的壁电压。 
如此这样,在应该在第一行显示的放电单元中引起写入放电,进行在各电极上蓄积壁电压的写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施加写入脉冲电压Vd(V)的数据电极D1~Dm和扫描电极SC1的交叉部的电压没有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不发生写入放电。按顺序进行以上的写入工作直到第n行的放电单元,结束写入期间。 
接着,在维持期间,分别在扫描电极SC1~SCn上施加正的维持脉冲电压Vs(V)作为第一电压,在维持电极SU1~SUn上施加接地电位即0(V)作为第二电压。此时,在引起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SCi上和维持电极SUi上之间的电压成为在维持脉冲电压Vs(V)上加上扫描电极SCi上的壁电压和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的电压。其结果,扫描电极SCi上和维持电极SUi上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而且,在扫描电极SCi和维持电极SUi之间引起维持放电。由于此时发生的紫外线而使得荧光体层13发光。而且,在扫描电极SCi上蓄积负的壁电压,在维持电极SUi上蓄积正的壁电压。此时,在数据电极Dk上也蓄积正的壁电压。 
在写入期间没有引起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发生维持放电,保持初始化期间的结束时的壁电压。接着,对扫描电极SC1~SCn施加第2电压即0(V)。此外,对维持电极SU1~SUn施加第一电压即维持脉冲电压Vs(V)。于是,在引起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维持电极SUi上和扫描电极SCi上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其结果,再一次在维持电极SUi和扫描电极SCi之间引起维持放电,在维持电极SUi上蓄积负的壁电压,在扫描电极SCi上蓄积正的壁电压。 
以后同样地,通过对扫描电极SC1~SCn和维持电极SU1~SUn交替地 施加对应亮度权重的数目的维持脉冲,从而在写入期间引起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继续进行维持放电。如此,结束维持期间的维持工作。 
接着,由于子场中的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维持期间的工作也与第一子场中的工作几乎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图5中示出组装了上述说明的结构的PDP 14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例。此外,在图6中示出了从背面侧看的PDP模块的驱动电路块的配置一例。并且,在图7A、图7B中示出了从背面板2的一侧及前面板1的一侧看PDP 14的平面图。此外,在图8中示出了从背面侧看的PDP模块的主要部位。 
在图5中,作为保持板的底架构件20兼为金属制的散热板。在底架构件20的前面侧,通过在PDP 14和构件部件20之间插入散热片21并用粘合材料等进行粘合,从而来保持PDP 14。此外,如图5所示,在底架构件20的背面侧配置用于显示驱动PDP 14的多个驱动电路块22。由它们构成PDP模块。再有,在设置在底架构件20上的针脚20a上通过小螺钉等安装驱动电路块22。 
如图5所示,将这样结构的PDP模块,容纳在具有配置在PDP 14的前面侧的前面保护盖23、和配置在底架构件20的背面侧的金属制的后盖24的筐体内,由此,完成等离子显示装置。在后盖24上设置用于将由模块产生的热向外部排放的多个通气孔24a。 
接着,通过图6、图7A、图7B、图8更详细地说明PDP 14的面板部及PDP模块。 
首先,如图7A、图7B所示,PDP 14在前面板1的相对的两侧端部设置有与构成多个显示电极6的扫描电极4及维持电极5连接的电极端子部14a、14b。此外,在背面板2的一个端部即下端部设置与多个数据电极10连接的电极端子部14c。 
而且,如图6所示,在PDP 14的两侧端部设置与扫描电极4及维持电极5的电极端子部14a、14b连接的作为显示电极用的布线基板的柔性布线板25。柔性布线板25通过底架构件20的外周部而绕到背面侧。柔性布线板25经由连接器连接到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7的驱动电路基板26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8的驱动电路基板27。驱动电路基板27配置在底架构 件20上。如上所述,驱动电路基板26、27经由作为布线基板的柔性布线板25与PDP 14的显示电极6的电极端子部14a、14b连接,对PDP 14的显示电极6施加驱动电压。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PDP 14的下端部设置与数据电极10的电极端子部14c连接的作为数据电极用的布线基板的多个柔性布线板28。而且,这些柔性布线板28通过底架构件20的外周部绕到背面侧。此外,柔性布线板28分别与用于对数据电极10施加驱动电压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6的多个数据驱动器29电连接。此外,柔性基板28与配置在底架构件20的背面侧的下部位置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6的驱动电路基板30电连接。再有,在图8中,在散热板上配置半导体芯片构成数据驱动器29。而且,数据驱动器29具有将这些半导体芯片的多个电极焊盘分别连接到柔性布线板28的布线图形上的结构。此外,在驱动电路基板30中设置用于连接柔性布线板28的连接器30a。如上所述,多个数据驱动器29在底架构件20中,配置在与PDP 14的数据电极10的电极端子部14c接近的一个端部,并且经由作为布线基板的柔性布线板28连接到PDP 14的数据电极10的电极端子部14c上,并且对数据电极10施加驱动电压。 
控制电路基板31基于从具备输入端子部的输入信号电路块32发送的视频信号,将图像数据转换成与PDP 14的像素数对应的图像数据信号,并提供给数据电极驱动电路16的驱动电路基板30,其中,输入端子部可拆装地连接用于与电视调谐器等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电缆。此外,控制电路基板31产生放电控制计时信号,提供给各个扫描电极驱动电路17的驱动电路基板26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18的驱动电路基板27,进行灰度控制等显示驱动控制。控制电路基板31配置在底架构件20的大致中央部。 
电源块33对各电路块提供电压。电源块33与控制电路基板31相同,也配置在底架构件20的大致中央部。在电源块33中,通过安装着电源电缆(未图示)的连接器提供商用电源电压。此外,在驱动电路基板26、27的附近,在角部保持并配置冷却风扇(未图示)。通过从此冷却风扇送来的风来冷却驱动电路基板26、27。 
接着,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PDP 14的结构。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中的PDP 14的前面板1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9 所示,在前面板1中,在通过悬浮法等制造的前面玻璃基板上构图形成由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构成的显示电极6及遮光层7。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分别由以下构成:由铟锡氧化物(ITO)、氧化锡(SnO2)等构成的透明电极4a、5a;和形成在透明电极4a、5a上的金属总线电极4b、5b。金属总线电极4b、5b用作在透明电极4a、5a的长边方向上给予导电性的目的,由主成分为银(Ag)材料的导电性材料形成。 
电介质层8至少为以下的2层结构:为了覆盖形成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的这些透明电极4a、5a、金属总线电极4b、5b、和遮光层7而设置的第一电介质层81;和形成在第一电介质层81上的第二电介质层82。并且,在第二电介质层82上形成保护层9。保护层9由形成在电介质层8上的基底膜91和附着在此基底膜91上的凝聚粒子92构成。 
在此,详细地说明构成前面板1的电介质层8的第一电介质层81和第二电介质层82。 
首先,第一电介质层81的电介质材料由以下材料成分构成。即,含20重量%~40重量%的氧化铋(Bi2O3),含0.5重量%~12重量%的选自氧化钙(CaO)、氧化锶(SrO)、氧化钡(BaO)中的至少1种物质,含0.1重量%~7重量%的选自氧化钼(MoO3)、氧化钨(WO3),氧化铈(CeO2)、二氧化锰(MnO2)中的至少1种物质。 
再有,可以代替氧化钼(MoO3)、氧化钨(WO3),氧化铈(CeO2)、二氧化锰(MnO2),而含0.1重量%~7重量%的选自氧化铜(CuO)、氧化铬(Cr2O3)、氧化钴(Co2O3)、氧化钒(V2O7)、氧化锑(Sb2O3)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此外,作为上述以外的成分,也可以含0重量%~40重量%的氧化锌(ZnO)、0重量%~35重量%的氧化硼(B2O3)、0重量%~15重量%的氧化硅(SiO2)、0重量%~10重量%的氧化铝(Al2O3)等不含铅成分的材料成分,不特别限定这些材料成分的含量。 
将由这些组成成分构成的电介质材料用湿式喷射磨机、球磨机进行粉碎使其成为平均粒径0.5μm~2.5μm,制作电介质材料粉末。接着,用三根辊充分捏炼(kneading)55重量%~70重量%的此电介质材料粉末、和30重量%~45重量%的粘合剂(binder)成分,制作模压涂覆(die coat)用或印刷用的第一电介质层用膏。 
粘合剂成分是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或含1重量%~20重量%的丙烯酸(acrylic)树脂的松油醇(terpineol),或二甘醇丁醚醋酸酯(butyl carbitol acetate)。此外,可以按照要求在膏中添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磷酸三丁酯(tributyl phosphate)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作为可塑剂,添加甘油单油酸酯(glycerol monooleate)、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sorbitan sesquioleate:ソルビタンセスキオレヘ一ト)、Homogenol(ホモゲノ一ル(花王(Kao)公司的产品名))、烷基烯丙基的磷酸酯(alkylallyl phosphate)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作为分散剂,来提高印刷性。 
使用此第一电介质层用膏通过模压涂覆法或丝网印刷法在前面玻璃基板上进行印刷并使其干燥,以覆盖显示电极6,此后,用比电介质材料的软化点稍高的温度575℃~590℃进行焙烧。 
接着,说明第二电介质层82。第二电介质层82的电介质材料由以下材料成分构成。即,含11重量%~20重量%的氧化铋(Bi2O3),并且含1.6重量%~21重量%的选自氧化钙(Cao)、氧化锶(SrO)、氧化钡(BaO)中的至少1种物质,含0.1重量%~7重量%的选自氧化钼(MoO3)、氧化钨(WO3),氧化铈(CeO2)中的至少1种物质。 
再有,可以代替氧化钼(MoO3)、氧化钨(WO3),氧化铈(CeO2),而含0.1重量%~7重量%的选自氧化铜(CuO)、氧化铬(Cr2O3)、氧化钴(Co2O3)、氧化钒(V2O7)、氧化锑(Sb2O3)、氧化锰(MnO2)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此外,作为上述以外的成分,也可以含0重量%~40重量%的氧化锌(ZnO)、0重量%~35重量%的氧化硼(B2O3)、0重量%~15重量%的氧化硅(SiO2)、0重量%~10重量%的氧化铝(Al2O3)等不含铅成分的材料成分,不特别限定这些材料成分的含量。 
将由这些组成成分构成的电介质材料用湿式喷射磨机、球磨机进行粉碎使其成为平均粒径0.5μm~2.5μm,制作电介质材料粉末。接着,用三根辊充分捏炼55重量%~70重量%的此电介质材料粉末、和30重量%~45重量%的粘合剂成分,制作模压涂覆用或印刷用的第二电介质层用膏。粘合剂成分是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或含1重量%~20重量%的丙 烯酸(acrylic)树脂的松油醇(terpineol),或二甘醇丁醚醋酸酯(butyl carbitol acetate)。此外,可以按照要求在膏中添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磷酸三丁酯(tributyl phosphate)作为可塑剂,添加甘油单油酸酯(glycerol monooleate)、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sorbitan sesquioleate:ソルビタンセスキオレヘ一ト)、Homogenol(ホモゲノ一ル(花王(Kao)公司的产品名))、烷基烯丙基的磷酸酯(alkylallyl phosphate)等作为分散剂,来提高印刷性。 
使用此第二电介质层用膏通过丝网印刷法或模压涂覆法在第一电介质层81上进行印刷并使其干燥,此后,用比电介质材料的软化点稍高的温度550℃~590℃进行焙烧。 
再有,关于电介质层8的膜厚,为了确保可见光透射率优选第一电介质层81和第二电介质层82合计为41μm以下。第一电介质层81为了抑制与金属总线电极4b、5b的银(Ag)反应,而使氧化铋(Bi2O3)的含量比第二电介质层82的氧化铋(Bi2O3)的含量多,为20重量%~40重量%。为此,由于第一电介质层81的可见光透射率比第二电介质层82的可见光透射率低,所以第一电介质层81的膜厚比第二电介质层82的膜厚更薄。 
再有,虽然在第二电介质层82中氧化铋(Bi2O3)是不足11重量%时很难产生着色,但在第二电介质层82中容易产生气泡,所以不优选。此外,当超过40重量%时,就会变得容易着色,对于提高透射率的目的而言不优选。 
此外,由于电介质层8的膜厚越小,所谓面板亮度提高和降低放电电压的效果就变得越显著,所以如果是绝缘耐压不下降的范围内,则希望尽可能小的设定膜厚。基于这样的观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电介质层8的膜厚设定为41μm以下,设第一电介质层81为5μm~15μm,第二电介质层82为20μm~36μm。 
如此这样制造的PDP 14,即使在显示电极6中使用银(Ag)材料,前面玻璃基板的着色现象(变黄)也很少,而且在电介质层8中没有气泡的产生等。因此,能实现绝缘耐压性能优良的电介质层8。 
即,本发明的PDP 14的电介质层8抑制在与由银(Ag)材料构成的 金属总线电极4b、5b相连的第一电介质层81中变黄现象和气泡产生。此外,电介质层8借助于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81上的第二电介质层82实现高的光透射率。其结果,作为电介质层8整体,能实现气泡和变黄极少发生、透射率高的PDP 14。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PDP 14的保护层9的结构及制造方法。 
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PDP 14中构成保护层9。保护层9在电介质层8上形成由含杂质Al的MgO构成的基底膜91。然后,在此基底膜91上离散地散布凝聚了多个金属氧化物即MgO的结晶粒子92a的凝聚粒子92。如此这样,通过使多个凝聚粒子92按照遍布整个面大致均匀分布的方式来进行附着,就构成保护层9。再有,也可以在覆盖显示电极6的电介质层8上形成基底膜91,并且使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92a按照遍布整个面分布的方式附着在基底膜91上,来构成电介质层8上的保护层9。 
在此,如图10所示,凝聚粒子92是规定的一次粒径的结晶粒子92a凝聚或颈缩(necking)的状态的粒子。作为固体不是具有大的结合力进行结合,而是通过静电、范德瓦尔斯(van der Waals)力等使多个一次粒子成为集合体的体。即,结晶粒子92a通过超声波等之外的刺激,在其一部分或全部成为一次粒子的状态的程度下进行结合。作为结晶粒子92的粒径,约为1μm左右,作为结晶粒子92a,希望其具有14面体、12面体等具有7面以上的面的多面体形状。 
此外,此MgO的结晶粒子92a的一次粒子的粒径可根据结晶粒子92a的生成条件来控制。例如,在焙烧生成碳酸镁、氢氧化镁等的MgO前驱体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焙烧温度、焙烧气氛就能控制粒径。通常,虽然焙烧温度可在700℃左右到1500℃左右的范围内选择,但通过使焙烧温度为比较高的1000℃以上,就能将一次粒径控制在0.3μm~2μm左右。并且,通过加热MgO前驱体得到结晶粒子92a,从而在生成过程中能产生所谓多个一次粒子彼此之间都凝聚或颈缩的现象,能获得结合了的凝聚粒子92。 
图11是表示为了确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PDP 14的效果而调查了电子释放性能和电荷保持性能的实验结果的图。在图11中,试验品1是仅 形成了基于MgO的保护层的PDP。试验品2是形成了基于掺杂了Al、Si等杂质的MgO的保护层的PDP。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试验品3是使凝聚了MgO的单结晶粒子的多个结晶粒子92a按照遍布整个面大致均匀分布的方式附着在基于MgO的基底膜91上的PDP。再有,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试验品3中,对附着在基底膜91上的结晶粒子92a测量阴极发光时,具有针对图12所示这样的波长的发光强度的特性。再有,用相对值表示发光强度。 
此外,在图11中,电子释放性能是表示其值越大则电子释放量越多的数值,用放电的表面状态及气体种类和由该状态决定的初始电子释放量来表现。关于初始电子释放量虽然能用对表面照射离子、或电子束并测量从表面释放的电子电流量的方法来测量,但不破坏地实施PDP的前面板表面的评价有困难。因此,如特开2007-48733号公报中所述,测量放电时的延迟时间中、称为统计延迟时间的、成为产生放电容易度的基准的数值。然后,通过对此数值的倒数进行积分,计算出与初始电子释放量线性地对应的数值。在此,使用这样计算出的数值来评价初始电子释放量。此放电时的延迟时间是指从脉冲上升开始放电延迟进行的放电延迟的时间,放电延迟考虑在放电开始时成为触发的初始电子从保护层表面难以释放到放电空间中的情形作为重要原因。 
电荷保持特性,作为其指标,使用在作为PDP来作成时对电荷释放现象进行抑制所需的、对扫描电极施加的电压(以下称为“Vscn点亮电压”)的电压值。即,Vscn点亮电压低代表电荷保持性能高。此情况即使在PDP的面板设计上由于能以低电压驱动,所以为优点。即,作为PDP的电源、各电气部件可使用耐压及容量小的部件。在现有的产品中,在用于对面板顺序施加扫描电压的MOSFET等半导体开关元件中,使用耐压150V左右的元件。为此,作为Vscn点亮电压,考虑温度的变动,希望将其抑制在120V以下。 
如图11所表明的,试验品3,在电荷保持性能的评价中,能使Vscn点亮电压在120V以下,而且电子释放性能能得到6以上的良好性能。 
如此,本发明的PDP 14,电子释放性能是6以上的特性,能使作为电荷保持性能的Vscn点亮电压为120V以下。由此,即使通过高精细化而增加扫描线数并且减小单元尺寸,在规定的写入期间,也可以在各放电单元 中蓄积充分的壁电压。因此,如图6、图7A、图7B所示,由于能构成仅在下端部侧配置用于对数据电极施加驱动电压的数据驱动器的驱动电路结构,能减少数据驱动器的个数,所以就能在降低装置整体的耗电量的同时,实现成本的削减。 
在此,说明结晶粒子92a的粒径。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粒径是指平均粒径,代表体积累计平均直径(D50)。 
图13示出图11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PDP 14中,使MgO的结晶粒子的粒径发生变化来调查电子释放性能的实验结果。再有,在图13中,通过对结晶粒子进行SEM观察来测量MgO的结晶粒子的粒径。 
如此图13所示可知,当粒径小到0.3μm左右时,电子释放性能会降低,如果是差不多0.9μm以上的话,则可得到高的电子释放性能。 
但是,为了增加放电单元内的电子释放数,希望基底膜上的每单位面积的结晶粒子数多。根据本发明者们的实验,通过使结晶粒子存在于相当于与前面板的保护层紧密接触的背面板的隔壁的顶部的部分,就会使隔壁的顶部破损。其结果,可知,由于此材料搭载在荧光体之上,而发生相应的单元没有正常地点亮、熄灭的现象。由于如果在与隔壁顶部对应的部分不存在结晶粒子的话,此隔壁破损的现象很难发生,所以如果附着的结晶粒子数增多,则隔壁的破损发生率变高。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试验品3中,每单位面积散布粒径不同的相同数目的结晶粒子,对隔壁破损的关系进行实验的结果的图。 
如此图14所表明的,当结晶粒子直径变大到2.5μm左右时,隔壁破损的概率急剧升高。但是,可知如果结晶粒子直径比2.5μm小,则隔壁破损的概率能抑制得比较小。 
根据以上的结果,作为本实施方式的PDP 14的结晶粒子,考虑优选粒径为0.9μm以上、2.5μm以下。但是,作为PDP在实际进行量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结晶粒子制造上的偏差、和形成保护层时的制造上的偏差。为了考虑这种制造上的偏差等要因,使用粒度分布不同的结晶粒子进行实验。图1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PDP 14中,结晶粒子的粒度分布的一例的特性图。纵轴的频率(%)示出对横轴所示的结晶粒子的粒径范围进行分割,存在于各个范围中的结晶粒子的量相对于整体的比例(%)。实 验结果,如图15所示可知,如果使用处于平均粒径0.9μm以上、2μm以下的范围的结晶粒子,则能稳定地获得上述的本发明的效果。 
再有,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保护层虽然列举了MgO,但基底膜所要求的性能只不过是具有用于保护电介质不受离子的撞击的高的耐溅射性能,电子释放性能不太高也可以。现有的PDP中,为了使固定以上的电子释放性能和耐溅射性能这2个性能并存,形成主成分为MgO的保护层的情形非常多。但是,由于采用主要由金属氧化物的单结晶粒子控制电子释放性能的结构,所以完全不必是MgO,也可以使用Al2O3等耐撞击性优良的其它的材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使用MgO粒子作为单结晶粒子,但也可以是其它的单结晶粒子。即,即使使用具有与MgO同样高的电子释放性能的Sr、Ca、Ba、Al等金属氧化物的结晶粒子,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因此,作为粒子种类,不限于MgO。 
如上所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作为PDP 14是在覆盖显示电极6的电介质层8上形成基底膜91,并且使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凝聚粒子92以遍布整个面分布的方式附着在此基底膜91上的结构。而且,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保持PDP 14的底架构件20;配置在此底架构件20上,并且经由柔性布线板25连接到PDP 14的显示电极6的电极端子部14a、14b,用于对PDP 14的显示电极6施加驱动电压的驱动电路基板26、27;以及在底架构件20中配置在与PDP 14的数据电极10的电极端子部14c接近的一个端部,并且经由柔性布线板28连接到PDP 14的数据电极10的电极端子部14c,并且用于对数据电极10施加驱动电压的多个数据驱动器29。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通过高精细化来增加扫描线数,并且减小单元尺寸,在规定的写入期间,也可以在各放电单元中蓄积充分的壁电压。因此,由于能构成仅在下端部侧配置用于对数据电极施加驱动电压的数据驱动器的驱动电路结构,且能减少数据驱动器的个数,所以就能在降低装置整体的耗电量的同时,实现成本的削减。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适用于具备高精细、高亮度的显示性能并可实现低耗电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laims (2)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结构为:由前面板和背面板构成,并且相对配置上述前面板和上述背面板以便在上述前面板和上述背面板之间形成放电空间,其中,上述前面板具有在相对的两侧端部设置了电极端子部的多个显示电极,上述背面板具有在与上述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并且在一个端部设置了电极端子部的多个数据电极;
底架构件,其用于保持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
驱动电路基板,其被配置在上述底架构件上,并且经由布线基板连接到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上述显示电极的上述电极端子部,上述驱动电路基板用于对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上述显示电极施加驱动电压;以及
多个数据驱动器,在上述底架构件中被配置在与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上述数据电极的上述电极端子部接近的一个端部,并且经由布线基板连接到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上述数据电极的上述电极端子部,上述多个数据驱动器用于对上述数据电极施加驱动电压,
通过在覆盖上述显示电极的电介质层上形成基底膜,并且使凝聚了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多个结晶粒子的凝聚粒子按照遍布整个面离散地分布的方式附着在上述基底膜上,从而构成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结晶粒子的平均粒径处于0.9μm以上、2μm以下的范围内。
CN2009801078617A 2008-03-06 2009-02-25 等离子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05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6103A JP5272450B2 (ja) 2008-03-06 2008-03-06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8-056103 2008-03-06
PCT/JP2009/000825 WO2009110196A1 (ja) 2008-03-06 2009-02-25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552A CN101960552A (zh) 2011-01-26
CN101960552B true CN101960552B (zh) 2012-06-27

Family

ID=4105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786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0552B (zh) 2008-03-06 2009-02-25 等离子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8852A1 (zh)
EP (1) EP2136387B1 (zh)
JP (1) JP5272450B2 (zh)
KR (1) KR101137679B1 (zh)
CN (1) CN101960552B (zh)
WO (1) WO20091101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1863A (ja) * 2008-03-03 2009-09-17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4202A1 (de) * 1999-09-15 2001-03-22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Plasmabildschirm mit UV-Licht reflektierender Frontplattenbeschichtung
JP2003295786A (ja) * 2002-02-01 2003-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50088092A1 (en) * 2003-10-17 2005-04-28 Myoung-Kon Kim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US7508673B2 (en) * 2004-03-04 2009-03-24 Samsung Sdi Co., Ltd.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for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4541840B2 (ja) * 2004-11-08 2010-09-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399344B2 (ja) * 2004-11-22 2010-01-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11057B2 (ja) * 2005-03-01 2011-01-12 宇部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交流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誘電体層保護膜形成用の酸化マグネシウム微粒子分散液
JP4839937B2 (ja) 2005-07-14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酸化マグネシウム原材料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802661B2 (ja) 2005-10-31 2011-10-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717977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8154476B2 (en) * 2006-02-28 2012-04-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4819554B2 (ja) * 2006-04-05 2011-11-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129288B2 (ja) * 2006-04-28 2008-08-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774329B2 (ja) * 2006-05-16 2011-09-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EP2031630A4 (en) * 2006-05-31 2010-07-21 Panasonic Corp PLASMA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1883092A3 (en) * 2006-07-28 2009-08-05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8053012A (ja) * 2006-08-23 2008-03-06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構体の製造方法、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542080B2 (ja) * 2006-11-10 2010-09-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63960B1 (ko) * 2006-12-01 2008-10-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080160346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Masaharu Terauchi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8293772A (ja) * 2007-05-24 2008-12-04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9129619A (ja) * 2007-11-21 2009-06-11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9129617A (ja) * 2007-11-21 2009-06-11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5194738B2 (ja) * 2007-11-21 2013-05-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9146686A (ja) * 2007-12-13 2009-07-02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18852A1 (en) 2011-01-27
KR20090122388A (ko) 2009-11-27
EP2136387A1 (en) 2009-12-23
JP2009212036A (ja) 2009-09-17
EP2136387B1 (en) 2012-09-19
KR101137679B1 (ko) 2012-04-20
JP5272450B2 (ja) 2013-08-28
WO2009110196A1 (ja) 2009-09-11
EP2136387A4 (en) 2010-04-28
CN101960552A (zh)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1761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1681760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110514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1681765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1627453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1960552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681772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1681766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1652828A (zh) 等离子显示板
KR10115063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1689455A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EP2239756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113763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681767B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1636809B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01896989A (zh)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US8183777B2 (en) Low power consump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1681756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2804324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1681768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