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7288A - 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7288A CN101947288A CN2010102600736A CN201010260073A CN101947288A CN 101947288 A CN101947288 A CN 101947288A CN 2010102600736 A CN2010102600736 A CN 2010102600736A CN 201010260073 A CN201010260073 A CN 201010260073A CN 101947288 A CN101947288 A CN 1019472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enteritis
- medicine
- spleen
- rad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中医理论,全方配伍,紧扣病因病机,攻补兼施,共奏健脾止泻,理气止痛之效的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为:黄芪、山药、元胡、厚朴、刺五加、白头翁、马芷苋、黄柏、牡蛎、乌贼骨、儿茶、白芨、甘草。本发明适应症:(1)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慢性结肠炎、直肠炎;(2)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3)中医辩证属于肝郁脾虚证型。本发明商品名暂定为肠炎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由脾胃所主,而小肠有“受盛化物、分清别浊”的功能,大肠主“传导糟粕”,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变有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胃功能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有外邪影响、脾胃先天虚弱、肝脾不和以及肾阳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本病。
综观UC(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可发本病。湿热、寒湿之邪壅塞肠中,气血与之相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中所说:“湿盛则飧泄,乃独有于湿而,不知风寒热虚,虽皆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脾虚失运,可造成湿盛,后者又可影响脾的运化,脾虚与湿盛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本病初期多以湿邪蕴滞肠胃为主,病情进一步发展,损伤脾胃,出现脾虚湿热并存,久病不愈,累及于肾,以致脾肾两亏,虚实夹杂。因此,UC总属本虚标实之疾病。另肝脾关系密切,情志夫调,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每致脾失健运,反之,脾运失健,气滞于中,湿阻于内,亦能影响肝气的疏泄。因此,脾胃虚弱为其根本,湿热为其标实,肝郁、气滞、血淤贯穿在本病的整个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中医理论,全方配伍,紧扣病因病机,攻补兼施,共奏健脾止泻,理气止痛之效的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 芪25-35、山 药15-25、元 胡10-20、厚朴20-30、
刺五加20-30、白头翁25-35、马芷苋25-35、黄柏20-30、
牡 蛎25-35、乌贼骨25-35、儿 茶3-5、 白芨20-30、
甘 草3-5。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最佳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 芪30、山 药20、元胡15、厚朴25、刺五加25、
白头翁30、马芷苋30、黄柏25、牡蛎30、乌贼骨30、
儿 茶5、白 芨25、 甘草5。
本发明舒肝理气,健脾止泻,全方配伍,紧扣病因病机,攻补兼施,共奏健脾止泻,理气止痛之效,可谓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不失为治疗的良方。应了《兰台轨范》序中之“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之义,尤其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疗效。本发明适应症:(1)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慢性结肠炎、直肠炎;(2)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3)中医辩证属于肝郁脾虚证型。本发明商品名暂定为肠炎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 芪25-35、山 药15-25、元 胡10-20、厚朴20-30、
刺五加20-30、白头翁25-35、马芷苋25-35、黄柏20-30、
牡 蛎25-35、乌贼骨25-35、儿 茶3-5、 白芨20-30、
甘 草3-5。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最佳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 芪30、山 药20、元胡15、厚朴25、刺五加25、
白头翁30、马芷苋30、黄柏25、牡蛎30、乌贼骨30、
儿 茶5、 白 芨25、甘草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以上13味中医加入10倍量水,浸泡20分钟煎煮1小时滤过,浓缩至1000ml(相对密度1.01-1.06 20℃测)加入苯甲酸钠混匀滤过、分装、即得每袋为100ml。
实施例1: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 芪25、山 药15、元 胡10、厚朴20、
刺五加20、白头翁25、马芷苋25、黄柏20、
牡 蛎25、乌贼骨25、儿 茶3、 白芨20、
甘 草3。
其制备方法是:
以上13味中医加入10倍量水,浸泡20分钟煎煮1小时滤过,浓缩至1000ml(相对密度1.01-1.06 20℃测)加入苯甲酸钠混匀滤过、分装、即得每袋为100ml。
实施例2: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 芪30、山 药20、元胡15、厚朴25、刺五加25、
白头翁30、马芷苋30、黄柏25、牡蛎30、乌贼骨30、
儿 茶5、 白 芨25、甘草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 芪35、山 药25、元 胡20、厚朴30、
刺五加30、白头翁35、马芷苋35、黄柏30、
牡 蛎35、乌贼骨35、儿 茶5、 白芨30、
甘 草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药品检查
(1)本品的相对密度应为1.01-1.05(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IJ)
(2)本品的PH值应为4.00-5.50(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IJ)
长春市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书
检品编号:2000050 报告书编号:2000045
(3)检验结果
方解
因UC脾虚为本,故健脾益气是本病的根本治法。方中选用味甘之品:黄芪,山药,健脾益气,使脾气得健,正气得旺,而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目的,二者相须为用共为君药。湿热为标,故择性寒之品黄柏,马齿苋、白头翁以清热化湿理肠,为臣药。患者多有情志失调之症,思伤脾,怒伤肝,忧思郁怒最易致肝郁脾虚,肝郁横逆犯脾,脾之虚上加虚而致疾病不易向愈。故方中择用刺五加除取其健脾益气补中益精之功,更发挥其强意志安心神之效。与质重咸寒之牡蛎,行气止痛之元胡、厚朴共用,疏肝理气,安神定志。叶天士说“初病在气,久必入血”,故UC久病常有气滞而兼血瘀之象,故择元胡、厚朴、元胡味辛苦,苦能降气,辛能散血,则能达乎经脉矣。厚朴苦燥辛散,最长行湿阻之气滞,二者相辅相成使瘀血去,新血生,肠络和,腐肉去而新肌生。则更有行血而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意。涩可固脱,UC常迁延难愈,泻痢不止,故以白芨、乌贼骨、儿茶之涩以固之。尤白芨涩而质粘,为收敛止血之要药。而牡蛎煅之其质稍软且燥而兼涩,故能相宜于脾胃且固下焦而除湿浊。甘草性微温,其味至甘,甘者主和,故有调和脾胃之功,甘者主缓,故虽补脾胃而实非峻补。故其得土气最全,复归土而化,故能解一切毒性,而调和诸药。与白芨、厚朴、元胡、乌贼骨、儿茶、煅牡蛎、刺五加共为佐药。《医略》云:“治痢之法,当参与治痈之义”。黄芪性温升阳,能托毒生肌,素有“疮家圣药”之美称。配儿茶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可收到异曲同工,相得益彰之效。
药理学实验研究
通过药效学试验观察肠炎康口服液的抗炎、抗镇痛、抗腹泻的作用以及对溃疡结肠炎(UC)的大鼠免疫学、病理学的研究来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肠炎康口服液治疗UC病疗效的机理。
1、抗炎实验
观察角叉菜胶对大鼠足跖趾肿胀的影响
(1)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肠炎康口服液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趾肿胀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
(2)实验材料
1)药物及试剂
肠炎康口服液:(处方组成:黄芪、山药、元胡、刺五加、儿茶、白芨、白头翁等。由白求恩医大一院制剂室提供。
原煎剂为上述中药加水浓煎成每100ml溶液含生药量160克,并以此为临床标准浓度,根据中药药效学浓度对比关系,用0.5%甲基纤维素(MC)配制成250g/ml、500g/ml、1000g/ml浓度,分别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4℃保存,使用时加热至15℃左右。
柳氮磺胺吡啶(SASP):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107020。标准文号沪卫药准字(1995)第002083号;去糖衣粉碎,过筛,用蒸馏水配制成1.5%混悬液,4℃保存。
阿司匹林:长春经开制药厂,批号20010211,用0.5%甲基纤维素配制成1.0%的混悬液;用于ig。
角叉菜胶:由吉大基础医学院药理科提供;干燥粉剂,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浓度,用于皮下注射。
2)仪器:毛细管放大三通装置:药理科提供。
3)动物:Wster大白鼠,共54只,体重在180-220g左右,雄性,由吉大实验动物部提供,合格证号10-1028。
(3)方法:
1)分组:将大白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组、SASP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阿司匹林组。在给药期间SASP组、大剂量组分别死亡1只。
2)给药:连续ig给药5天,1次/日,20.0ml/kg,空白组ig 0.5%纤维素,最后一次给药1小时后于动物右后足跖趾皮下注射上述1.0%角叉菜胶溶液0.1ml/只致炎,并于致炎前及致炎后1、2、4、5小时用毛细管放大测量足跖趾容积法测量大鼠右后足跖趾容积:取三通开关一只,一端与5ml注射器相连,另一端与倒置的1ml刻度吸管(作毛细管用)相连,中间连一玻管(内径2cm,长8cm),内盛滴有红墨水的0.1%洗衣粉溶液。通过三通开关,使注射器与玻管相通,液体抽入注射器,用记号笔在大鼠后肢踝关节周围作上记号,并拉直放入玻管,使踝关节上的记号与玻管标记线相平,把注射器内液体注入玻管达标记线。使三通开关与刻度吸管相通,把注射器内多余的液体注入刻度吸管,读出其高度。记录读数,该读数代表踝关节的容积。观察给药前后各鼠踝关节容积(即肿胀度)的变化;以致炎前容积为基础,计算各组不同时间肿胀率(致炎后容积增加百分比),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肠炎康口服液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跖肿胀的影响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不同时间比较△P<0.05
结果显示,中、小剂量组有明显的抗足跖趾肿胀作用(P<0.05)而与SASP组无明显差别(P>0.05),三者的抗炎作用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大剂量组无显著抗炎作用(P>0.05)。说明该中药复方制剂在中、小剂量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此作用与SASP显示的作用不相上下。
2、镇痛实验
(1)实验目的:观察肠炎康口服液不同浓度及阳性药对冰醋酸引起小鼠扭体的缓解作用比较。
(2)实验试剂及动物:
肠炎康口服液:同上。
SASP混悬液:同上。
99%冰醋酸:由开原化学试剂厂提供,批号:20010601;酌加蒸馏水配制成0.7%冰醋酸,即配即用。
动物:
昆明种小鼠,35只,雄性,体重在18-22g左右,购于吉大动物实验部。合格证号10-1134。
(3)方法:将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0.5%MC,20.0ml/kg)、SASP组(0.50g/kg)、中药大剂量组(8.33g/kg)、中剂量组(4.16g/kg)、小剂量组(2.08g/kg)。动物连续ig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0.7%冰醋酸0.1ml/只。观察并记录每只在注射后30min内扭体发生的次数,表现为腹部收缩内陷,躯体扭曲,后肢伸展及蠕动。
(4)结果:采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注:*P<0.05
结果提示:中、小剂量组与SASP组可明显减少扭体次数,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中、小剂量组与SASP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组无明显镇痛作用(P>0.05)。
3、抗腹泻实验
(1)实验目的:观察肠炎康口服液不同浓度对潘泻叶煎剂引起
小鼠腹泻的拮抗作用。
(2)实验器材:
1)药物及试剂:
肠炎康口服液:同上。
SASP混悬液:同上。
潘泻叶煎剂:白求恩医大一院制剂室提供,每8g生药加水100ml,浸泡1h后,文火浓煎。煮沸30min,过滤,再加等量水,煮沸20min后,过滤,与第一次滤液合并。浓缩成1g/1ml溶液。
2)动物:昆明种小鼠,35只,雄性,体重18-22g之间,购于吉大动物实验部,合格证号:10-1134。
(3)方法:将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0.5%MC,20.0ml/kg)、SASP组(0.50g/kg)、中药大剂量组(8.33g/kg)、中剂量组(4.16g/kg)、小剂量组(2.08g/kg)。动物连续ig给药7天,末次给药30后,灌服潘泻叶煎剂0.5ml/只,将小鼠分别放在垫有白纸的观察盒内,每隔1h换纸;并记录灌服潘泻叶后1-6h内小鼠排异常便次数。小鼠粪便可分为5种:正常便、外型正常含水较多的软便、外型不正常软便、水样便及粘液便。将前两种视为正常便,后3种视为异常便。
(4)结果:所得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对各组及不同时间的异常便次数进行方差检验,并计算腹泻次数最多的时间段的腹泻抑制率:
注:**P<0.01 *P<0.05
各组间进行比较后发现,肠炎康口服液组大、中、小剂量组均有明显抗腹泻作用,其中中、小剂量组与SASP组无明显差别(P>0.05),而大剂量组抗腹泻作用明显低于小剂量组与SASP组(P<0.05)。从时间上统计结果显示,灌服潘泻叶后2h各组小鼠腹泻次数最多,2h时腹泻抑制率显示小剂量组与空白组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本中药小剂量在2h内即有明显的抗腹泻作用,此作用不与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四、对UC大鼠粘膜免疫学、病理学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动物
Wistar雄性大鼠85只,购自吉林大学动物实验部,合格证号10-1026。体重150-200g,8-10周龄,实验期间自由进食水。
(2)药物制备
1)肠炎康口服液(处方:黄芪、山药、元胡、刺五加、儿茶、白芨、白头翁等)
由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药制剂室提供。用0.5%甲基纤维素(MC)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为:250%、500%、1000%。置4℃冰箱保存。应用时加热至15℃左右。
2)柳氮磺胺吡啶(SASP)片由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107020,批批准文号:沪卫药准字(1995)第002083号。粉碎过100目筛,用MC配制成1.5%的混悬液。使用时充分摇匀。
(3)动物模型建立
1)实验材料
人术后新鲜结肠(吉大一院普外科提供)。卡介苗(75mg/支,长春生物制品所),不完全弗氏佐剂(美国Gibco产品)。玻璃匀浆器,电动搅拌机(杭州仪表电机厂),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索福公司)。
2)抗原制备
①取人术后新鲜结肠,翻转肠腔,暴露粘膜层,充分用蒸馏水清洗后,用牙科镊子剥离粘膜,并将其剪碎,用电动搅拌机搅匀,然后置玻璃匀浆器内,加生理盐水少许,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②用细胞筛将匀浆过筛;③反复冻融3次;④融冻后以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后,再以20000转/分离心20分钟;⑤双缩脲法测上清蛋白含量。上清液冰箱冷冻保存备用,使用时加完全弗氏佐剂(FA)。
3)完全FA的制备
以1ml不全FA加入3mg卡介苗为比例配制成完全FA。
4)模型制作方法
①动物称重,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4只,造模组71只;②模型制作前将抗原上清液与完全FA用混合仪按体积1∶1配制成油包水乳液;③模型组大鼠首次每只足跖趾内注射乳剂(含抗原量约2.5mg),于第10、17、24、31天分别于后腿内侧皮下、背部皮下、腹股沟、腹腔内注射乳剂(含抗原量约5.0mg)。末次不加佐剂;④造模期间,每日视察大鼠大便情况,活动等状况。每3天测一次使潜血;①造模时间40天。造模结束后,在正常组、模型组各随机抽取4只,观察结肠粘膜病理改变,观察造模是否成功。
(4)分组,给药及观察方法
造模结束后,将模型组(61只,造模期间本组大鼠死亡10只)和正常对照组大鼠(14只)各随机抽取4只,戊巴比妥钠全麻(50mg/kg)后剖取结肠标本,观察病理学改变。从第41天起,将模型组(57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和肠炎康口服液大剂量组各10只、SASP组和肠炎康口服液中、小剂量组各9只。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0.5%MC,阳性对照组即SASP组,给予SASP混悬液,肠炎康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1000%、500%、250%的0.5%MC溶液。每只大鼠每次灌胃量10ml/kg,每天两次。治疗时间为5周。
(5)检测指标,材料及方法
1)材料
主要试剂:
a.CD4+、CDS+单克隆抗体分别标异硫氰酸荧(FITC)和藻红蛋白(PE)均为小鼠抗大鼠单克隆抗体美国caltag产品
b.MTT美国sigma产品
c SOD、MDA、NO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细胞株: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保存
主要仪器
流式生田胞仅 美国 Becton Dickinson(BD)
酶标仪 美国 Bio-Rod 500型
721分光光度计 中国 上海
2)检测指林和方法
1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
1.1淋巴细胞的分离:大鼠用戊巴比妥钠全麻(50mg/kg),剖腹,自腹主动脉无菌取血2ml;置肝素抗凝瓶,摇匀;加生理盐水稀释至4.0ml;先将3.0ml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离心管中,然后将稀释的血液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在分离液面上;2500r/min离心30min,室温18-20℃。离心后分4层,中层为分离液层(即淋巴细胞所在的液面);用吸管将中间层的细胞吸出,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离心洗涤3次,均1500r/min,30min。调整浓度为1×106/ml。
1.2淋巴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将单细胞悬液加入小试管中,轻轻倾斜试管,将上清液吸出;以冷PBA200μl,离心,洗涤弃上清液。PBA,即等渗磷酸盐缓冲液(PBS)加0.1%叠氮钠;加入用PBA稀释的抗CD4-FITC,CD8-PE单克隆抗体200μl,其中一组试管中加入同样荧光标记的正常小鼠IgG作为对照。用微量加液器轻轻吹打混匀。40℃,孵育30min;离心弃上清液;加入冷PBS200μl,离心洗涤2次,以除去未结合的多余抗体成分;向细胞中加入冷PBS200μl吹打混匀,置测试管中。
1.3流式细胞仪检测:光源为575nm的氢离子激光,FITC和PE受激发后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上机前以标准微球调整仪器,使变异系数在2%以内。上机后,收集2000-5000个细胞,荧光强度以对数放大,光散射数据存软盘。测试完在Macintosh 650计算机上用Cell Quest Plot软件程序(美国BD司)分析数据。用Hp-1200c/PS打印结果。
结果判定方法:二维点阵图。横坐标是CD8+淋巴细胞的相对含量,纵坐标是CD4+淋巴细胞的相对含量。图中每个点与纵轴的距离即表示该点的相对CD8+T细胞值,相应横轴的距离即表示该点的相对CD4+T细胞值。
2TNF的测定(MTT比色法)
大鼠全麻,无菌取血,离心取上清;取对数生长期的L929细胞,用10%NCS-IMDM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2×105/ml;将血清样品按不同稀释度(1∶2,1∶4,1∶8,1∶16)加于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00μl,设三复孔;每孔加入L929细胞悬液100μl,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及单独细胞对照组;置37℃,50%CO2温箱孵育24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细胞三次,每孔加入MTT10μl,37℃培养4小时,使活细胞充分着色;用生理盐水冲洗二次,凉干,每孔加入脱色液二甲基亚矾150μl;5分钟后,以酶标仪测各孔OD值(A530nm).
结果判定方法:
细胞死亡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将能导致细胞50%死亡的最大稀释倍数定为1单位/ml。
3 SOD、MDA、NO的检测
3.1结肠组织匀浆的制备:戊巴比妥销麻醉大鼠,剖腹去近肛门约8cm处结肠约4-5cm;在冰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称重,放入5-10ml小烧杯内;用量筒取预冷的生理盐水,总量为组织块重量的9倍,用滴管取总量的2/3生理盐水于烧杯中,用眼科剪尽快剪碎组织块(烧杯要放入冰水中);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1/3冷生理盐水用来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10次,使组织匀浆化,制成10%组织匀浆;3000-4000r/min离心15分钟;取适量上清液,双缩脲定蛋白,余量进行指标测定。
3.2指标的检测:
SOD活性的测定:
严格按照SOD测定试剂盒要求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于1cm光径比色杯中,蒸馏水调零,波长550nrn处比色。
计算公式:
MDA的测定:
严格按照MDA测定试剂盒要求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置1cm光径比色杯,于532urn处比色测吸光度。
计算公式:
NO的测定:
严格按照NO测定试剂盒要求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于0.5cm光径比色杯中,波长530nm处比色,测吸光度。
计算公式:
(6)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情况
模型组大鼠2周左右出现粘液稀便,使潜血阳性。4周左右出现脓血便,伴食欲减退,消瘦,倦怠做动,竖毛,皮毛不洁等。经肠炎康口服液及SASP治疗大鼠均在3周左右止泻,5周左右便潜血消失。模型对照组部分大鼠实验结束时仍有粘液便。治疗期间,有大鼠死亡:模型对照组和肠炎康口服液大剂量组各2只,SASP组及肠炎康口服液中小剂量组各1只。
2、造模结束时正常组与模型组结肠病理改变
(1)肉眼所见:正常组肠粘膜表面光滑,附有少许粘液,粘膜皱壁规整,绒裘下血管纹理清晰可见。模型组肠粘膜形态不规整,颜色较暗,血管纹理模糊,有较多污秽分泌物。
(2)光镜所见:正常组结肠粘膜上皮完整,腺体及杯状细胞较多且排列规整,粘膜固有层有少量淋巴细胞存在。模型组结肠粘膜缺损,肠腔表面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组织。其下方,为肉芽组织和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腺体被破坏消失,杯状细胞减少。
上述病理表现提示模型制作成功。
3、治疗后,各组间免疫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5;与SASP组比较☆P<0.05,☆☆P>0.05。
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活性、MDA和NO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其比值无明显变化,经治疗后亦无显著变化。肠炎康口服液各治疗组均对TNF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中、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小剂量组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SASP对TNF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SASP组与肠炎康口服液大、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小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肠炎康口服液各治疗组对SOD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与SASP组作用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肠炎康口服液各剂量组对MDA水平均有显著下调作用(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ASP对MDA水平无显著下调作用(P<0.05),但与肠炎康口服液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肠炎康口服液各剂量组对NO水平均有下调作用,其中中、小剂量有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小剂量无差异(P>0.05),大剂量有差异(P<0.05)。提示:UC大鼠存在多种免疫异常,在肠粘膜中SOD活性下降,MDA和NO水平升高,外周血中TNF活性增强。肠炎康口服液和SASP可调节这种免疫异常。肠炎康口服液小剂量组对TNF活性的抑制和中、小剂量组对NO的下调作用优于SASP组。
4、治疗后结肠粘膜病理变化
(1)肉眼所见:正常对照组肠粘膜表面光滑,附有少许粘液,粘膜皱襞规整,皱襞下血管纹理清晰可见。模型对照组肠粘膜形态不规整,颜色较暗,血管纹理模糊。各肠炎康口服液治疗组及SASP治疗组部分大鼠肠粘膜轻度充血,血管纹理欠清晰,附少许粘液,部分大鼠肠粘膜基本恢复正常。
(2)光镜所见:正常对照组结肠粘膜上皮完整,腺体较多且排列规整,粘膜固有层有少量淋巴细胞存在。模型对照组结肠粘膜不完整。肠腺隐窝仍有坏死组织。粘膜固有层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病灶周围腺体有不同程度变形。肠炎康口服液各组及SASP组肠粘膜上皮明显恢复,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炎症细胞明显减少,基本恢复正常。
药物毒理学实验研究
一、急性毒性实验
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灌胃给药,肠炎康口服液浓度:生药含量为4.5g/ml,给药最大体积为0.4ml/10g体重,最大药物用量为364g/kg,连续观察7日,无死亡。
1、目的
了解小鼠对肠炎康口服液的急性毒性作用
受试药物
肠炎康口服液(复方制剂),提供单位:白求恩医大一院制剂室。
2、动物
昆明种小鼠,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8-22g,雌雄各半,共使用小鼠40只。合格证号:930000015(吉林省实验动物管委会签发)。
3、试验方法
健康小鼠于禁食16小时后,按0.4ml/10g体重(1.82/10g体重),于24小时内分别灌胃给药2次(两次间隔12小时),最后综合用药总量为364g/kg体重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299倍。(成人每日用量为50ml,相当于生药73g)。
4、实验结果
小鼠于给药后,出现活动减少,食欲减退,聚堆,36小时后恢复正常,连续观察7天,全部小鼠无死亡。
5、结论
肠炎康口服液在小鼠口服用量达到364g/kg体重(相当成人临床用量的299倍)时,仍无明显毒性,从而证明肠炎康口服液毒性很低。限于药物浓度及容积无法再增加,故未能求出肠炎康口服液的半数致死量,即肠炎康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364g/kg体重。
二、肠炎康口服液长期毒性试验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材料,以不同剂量的肠炎康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12周,按规定记录大鼠的体重及一般状况。然后于停药时及停药一周后处死各50%的大鼠。惧血液及各种病理标本,检查血常规,肝功能(GPT)、肾功能(BUN)、脾及肾上腺的湿重,各种脏器的病理切片均以光镜观察。结果发现不同剂量下肠炎康口服液对大鼠的行为状态,体重增长,血象及肝肾功能均无影响,对脾和肾上腺的相对湿重及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均未见药物所致的明显影响。从而证明不同剂量的肠炎康口服液毒性很小。
1、试验目的
为观察长期使用肠炎康口服液是否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连续给药毒性资料,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
2、受试药物
肠炎康口服液由白求恩医大一院制剂室提供。
3、动物
Wistar大鼠,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90-110g,雌雄各半,共使用动物80只。合格证号:9300016
4、试验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实验设三组,另组对照、实验组以160g/kg(生药量,浓度再大难以维持)作高剂量组,98.8g/kg为中剂量组,9.1g/kg(略高于临床试用量)为低剂量组。对照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灌胃一次,连续12周,第12周未处死一半,另一半停药一周后处死。
5、观察指标
一般表现:包括行为状态、食欲、粪便、毛色,每周称体重一次。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记数、血红蛋白、血不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
肾功能:血清尿素氮定量;
脾和肾上腺的相对湿重;
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
心、肝、脾、肾、肺的脏体比值
6、结果
1)用肠炎康口服液灌胃12周后,各组大鼠一般行为活动、粪便、毛色,食欲无异常变化;体重亦无明显差异(P>0.05),体重变化情况见表1。
2)各组大鼠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脾和肾上腺的相对湿重试验结果分别见表2-4。各组试验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
3)病理切片检查:除肝、肺、肾有轻微改变外,其余脏器均未见异常改变,结果见表5
7、结论
在12周内给大鼠连续灌胃结果表明:在所使用剂量下(高、中、低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31倍、81倍和7.5倍),对大鼠的行为状态、体重增长、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对脾及肾上腺的相对湿重及心、肝、脾、肺、肾及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心、肝、脾、肾、肺的脏体比值亦未见药物所致的明显影响,停药一周后也未见异常改变(于肺、肾、病理切片所见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肺组织中的瘀血可能为动物本身的非特异性改变)。
表1肠炎康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D)(g)
表2肠炎康给药12周后及停药一周后对大鼠肝、肾功能影响(X±SD)(g)
表3肠炎康给药12周后及停药一周后对大鼠血象影响(X±SD)
注:对=对照组 高=高剂量组 中=中剂量组 低=低剂量组
表4肠炎康给药12周后及停药一周后对脾、肾腺相对湿重的影响(mg/100g)(X±S)
表5大鼠病理切片镜检报告统计表
卡方检验,给药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肠炎康口服液通过急性、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说明其药性稳定,对机体无任何损伤作用,是一种对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临床实验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大肠(结肠和直肠)粘膜与粘膜下炎症的病变为特点,临床上以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腹痛、腹胀和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
一、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治疗肝郁脾虚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主症: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时作时止,发作时腹痛、泻后痛减,时有粘液便或脓血便伴有胸脘痞满纳差乏力,舌质淡或淡紫,苔薄,脉沉滑或弦滑。中医辩证为肝郁脾虚型。
2、肝郁脾虚证主症评级表
二、西医诊断(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究会制定标准)
1、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粘液脓血便,伴有全身乏力、贫血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如关节炎、口腔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2、客观检查:纤维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血便常规等。
三、试验病例标准
1纳入病例标准
明确诊断为肝郁脾虚证,而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药物疗效评价的各种疾病(如合并有各种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2、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1)可能影响肝郁脾虚证或药物疗效评价的各种疾病(如合并有各种严重的慢性病)
(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3)合并有心血管系统、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四、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根据纳入病例标准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有粘液便或脓血便,伴全身乏力,睡眠欠佳,舌质淡或淡紫,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脉沉滑或沉弦滑,西医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辩证泻泄(肝郁脾虚型)病例取自1998年5月至2001年5月,三年间门诊患者共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最小者为23岁,年龄最大者65岁。其中35-50岁之间发病率较高,占72.3%,病程5年以上者占42%,病程最长者为10年之久。除了观察自觉症状、脉象舌象外均做了血、便常规和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必要时做病理活检。12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肠炎康口服液)为90例,对照组(硫氮黄胺吡啶SASP)为30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并对治疗组中的30例进行中药治疗前后的免疫复合物CLC,淋巴细胞转化率(LT)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测定。
2、检查方法:
1)凡属观察之例,经肝功能、心电检查和HbsAg(-)者,均做电子纤维结肠镜(日本Olypas)检查,主要观察肠粘膜形态、色泽、分泌情况及有无炎症、充血、水肿、溃疡、息肉及肿物如有可疑增生或肿物存在均取肠粘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共120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其结果见下表。
2)免疫指标测定LT:用形态法进行测定,刺激原使用Con-A,使用终浓度为5.0μg/m,CLC:使用聚乙二醇沈降法;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的百分率及计算CD4 +CD8 +的比值。
3、治疗方法:
1)药物来源:治疗组肠炎康口服液为院内用药制剂(吉药监制字(2000)第0031号)是在张仲景《伤寒论》白头翁汤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化裁而成。组方药物:黄芪、山药、元胡、刺五加、儿茶、白芨、白头翁等。对照组SASP是由哈尔滨第二制药厂生产。
2)服用方法:肠炎康口服液是袋装中药制剂,100ml/袋,一日二次,每次一袋,加热后口服。SASP一次1g,一日三次口服。上述二种药物治疗30天为一疗程,疗程前后进行症状,舌象、脉象、纤维结肠镜,病理检查对照,用药期间停用治疗UC的其他药物。
4、治疗结果
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肠镜复查粘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肠镜复查粘膜慢性炎症好转。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肠镜复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和肠镜检查无改善。
2)临床治疗效果
①临床自觉症状改善见表1
表1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自觉症状改善对照
从表中看出,肠炎康口服液对改善腹胀、腹泻及神疲乏力症状效果较为突出。
②肠炎康口服液对病变的肠粘膜有治疗和保护作用见表2
表2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肠粘膜病理改变的对照
从表中可见,肠炎康口服液对病变的肠粘膜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③中药肠炎康口服液对体内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见表3、表4
*P<0.05
从表3、表4中所见,治疗后患者血浆中免疫复合物下降明显(P<0.05),外周血CD3 +、CD4 +、CD8 +、CD4 +/CD8 +有下降趋势,LT和CD8 +有增高趋势,说明中药肠炎康口服液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④疗效结果:
肠炎康口服液(治疗组)和SASP(对照组)两组疗效对照
从表中可见,治疗组临床痊愈率:9%,显效率:43%,有效率:44%,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10%,显效率:40%,有效率:47%,总有效率:97%。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临床实验研究证明肠炎康口服液是治疗UC有效并安全的中药制剂。
Claims (2)
1.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芪25-35、山药15-25、元胡10-20、厚朴20-30、
刺五加20-30、白头翁25-35、马芷苋25-35、黄柏20-30、
牡蛎25-35、乌贼骨25-35、儿茶3-5、白芨20-30、
甘草3-5。
2.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最佳原料重量份组成为:
黄芪30、山药20、元胡15、厚朴25、刺五加25、
白头翁30、马芷苋30、黄柏25、牡蛎30、乌贼骨30、
儿茶5、白芨25、甘草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00736A CN101947288A (zh) | 2010-08-20 | 2010-08-20 | 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00736A CN101947288A (zh) | 2010-08-20 | 2010-08-20 | 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7288A true CN101947288A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3450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600736A Pending CN101947288A (zh) | 2010-08-20 | 2010-08-20 | 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4728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6090A (zh) * | 2013-12-12 | 2014-03-26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液及其应用 |
CN104922224A (zh) * | 2015-06-23 | 2015-09-23 | 兰毅 | 一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灌肠液 |
CN105412609A (zh) * | 2015-12-30 | 2016-03-23 | 张晓莉 |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CN115887567A (zh) * | 2022-10-31 | 2023-04-04 | 中国农业大学 | 山药在制备改善肠道炎症症状的产品中的应用 |
-
2010
- 2010-08-20 CN CN2010102600736A patent/CN101947288A/zh active Pending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中医杂志》 20030831 高文艳等 肠炎康口服液治疗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622-624 1-2 第44卷, 第8期 2 *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0630 李有田等 复方山芪颗粒对实验大鼠抗炎、止泻作用的影响 30-32 1-2 第10卷, 第3期 2 *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331 许丹等 复方山芪颗粒剂的初步药理研究 285 1-2 第31卷, 第2期 2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6090A (zh) * | 2013-12-12 | 2014-03-26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液及其应用 |
CN103656090B (zh) * | 2013-12-12 | 2015-11-04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液及其应用 |
CN104922224A (zh) * | 2015-06-23 | 2015-09-23 | 兰毅 | 一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灌肠液 |
CN105412609A (zh) * | 2015-12-30 | 2016-03-23 | 张晓莉 |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CN115887567A (zh) * | 2022-10-31 | 2023-04-04 | 中国农业大学 | 山药在制备改善肠道炎症症状的产品中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41395B (zh) | 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947288A (zh) | 一种治疗肠炎疾病的药物 | |
CN101843840B (zh) |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药复方颗粒 | |
CN104189776B (zh) |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24291A (zh) | 一种治疗大肠湿热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022993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6237090A (zh) |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中药组合物 | |
CN105194460A (zh) | 治疗风湿热型痛风发作急性期的中药制剂 | |
CN105381039A (zh) | 一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12246B (zh) | 一种治疗肾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7320659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90012A (zh) | 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435314B (zh) | 一种治疗骨关节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860743A (zh) |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24593B (zh) |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成药 | |
CN104887766A (zh) |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复方胶囊及制备方法 | |
CN103169847A (zh) | 治疗肾虚精亏阳痿早泄的中药萃仙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06993A (zh)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10756B (zh) | 一种治疗肾性血尿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861192B (zh) | 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腹膜纤维化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707011A (zh) |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复方中药及应用 | |
CN107596109A (zh) | 一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缓解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793826A (zh) | 一种治疗小儿骨折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406869B (zh) | 护肠清毒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5749021A (zh) | 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