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0760A - 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0760A
CN101930760A CN2010102032780A CN201010203278A CN101930760A CN 101930760 A CN101930760 A CN 101930760A CN 2010102032780 A CN2010102032780 A CN 2010102032780A CN 201010203278 A CN201010203278 A CN 201010203278A CN 101930760 A CN101930760 A CN 101930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tring
optical information
changing pattern
signal
signa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32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0760B (zh
Inventor
藤田五郎
上田大辅
小山田光明
岩村贵
齐藤公博
袁竟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30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0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0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0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2Recording involving bubble or bump for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10/00Nanotechnology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e.g. quantum computing or single electron logi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该光信息再现设备包括:照射部件,其将光束沿着记录介质上的虚拟轨道照射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其中,沿着所述虚拟轨道形成有孔;光接收部件,其接收当光束被光信息记录介质反射时的反射光束,并且继而生成与其光强相对应的光接收信号;检测部件,其检测当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根据孔而改变时出现的变化图样;以及代码串生成部件,其当与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相对应的生成代码串时,如果变化图样落在预定范围内时,则从变化图样生成与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如果变化图样超过预定范围,则从变化图样生成包括多个代码的代码串。

Description

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并且适于应用于从诸如光盘之类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再现信息的光信息再现设备。
背景技术
通过将光束照射到包括诸如BD(Blu-ray盘;注册商标)之类的光盘在内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并且读出反射光的已知光信息再现设备已经广泛普及。
此外,近年来,已经提出增大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的需求。因此,在光信息记录介质和光信息再现设备中,使用了通过缩短光束的波长以使得射束点变得微小来增大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标记(recording mark)的密度的技术、形成多个记录层的技术,等等。
此外,还提出了例如通过使用双光子吸收响应将记录标记形成为诸如光盘之类的记录介质上的孔(hole)来记录信息的方法以及通过将光束照射到气泡(bubble)上并且读反射光来再现信息的方法(例如,参考JP-A-2005-37658(第9页和第10页))。
即,当记录该信息时,图1中所示出的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在改变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与光学读写头(optical pickup)2的相对位置的同时,照射与通过对要被记录的信息编码而形成的代码串相对应的比较强的光束L1。
在该情况中,光学读写头2从激光器3发射光束L1,用准直透镜4将光束L1转换成平行光束,使得光束L1的某些光束通过分束器5,并且用物镜6将它们集聚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
结果,例如,如图2中所示,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生成了气泡并且继而形成了记录标记RM,记录标记RM是孔。
此外,当再现信息时,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将比记录时弱的光束L1照射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然后,光束L1被记录标记RM反射,并且因此,反射光束L2被生成。
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用物镜6将反射光束L2转换成平行光束,用分束器5反射光束L2中的某些光束,用聚光透镜7使它们集聚,并且用光接收元件8接收它们。结果,生成光接收信号S。
然后,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通过使用信号处理器(未示出)基于光接收信号S在识别出记录标记RM的存在与否、布置等之后执行预定的解调处理、解码处理等来再现信息。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当光束被集聚在合适的位置处并且通过操作光束或加热使得气泡被形成从而形成记录标记RM时,信息被正确地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
这里,假定在比较邻近的位置连续地形成多个记录标记RM的情况。例如,当将图3A中所示的代码串“01010”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时,如图3B中所示的是气泡的记录标记RM被形成在与代码“1”相对应的各个位置处的状态是理想的状态。
然而,在实际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当第一气泡形成位置熔融而形成气泡(图3C),第二气泡形成位置中的周边部分熔融并同时具有流动性(图3D)时,这两个熔融区域被融合(图3E)。
结果,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气化区域也被融合到熔融区域内,并且由于诸如表面张力之类的作用,只在熔融区域中央附近形成一个相对较大并且具有近似于真球形状的气泡(图3F)。这可以认为是信息未被正确地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状态。
在该情况中,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从图3F中所示的其中形成气泡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0生成错误的代码串,例如“00100”或“01110”,而不是与原始信息相对应的代码串“01010”。
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1基于错误的代码串再现出不正确的信息,并且因此很难正确地再现原始记录的信息。
因此,希望提出一种能够正确地再现原始记录的信息的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光束根据经编码的信息被沿着记录介质上的虚拟轨道照射到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其中,沿着所述虚拟轨道形成有孔,当光束被光信息记录介质反射时的反射光束被接收,并且继而与其光强相对应的光接收信号被生成。当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根据孔而改变时出现的变化图样被检测。当与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相对应的生成代码串时,如果变化图样落在预定范围内时,则从变化图样生成与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如果变化图样超过预定范围,则从变化图样生成包括多个代码的预定代码串。
在该情况中,即使原本应分开形成的多个孔被融合并且相应地在光接收信号中仅出现一个变化图样,也可以检查出该变化图样是由融合的孔形成的图样。结果,可以生成与这多个原来的孔相对应的代码串。此外,在该情况中,即使原本应当以预定长度形成的孔变短并且光接收信号中的变化图样的变化时段相应地减小,也可以检查出该变化图样是由变短的孔形成的样式。结果,可以生成与原来的孔相对应的代码串。
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即使原本应当分开形成的多个孔被融合并且相应地在光接收信号中仅出现一个变化图样,也可以检查出该变化图样是由融合的孔形成的图样。结果,可以生成与这多个原来的孔相对应的代码串。此外,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即使原本应当以预定长度形成的孔变短并且相对应地光接收信号中的变化图样的变化时段变短,也可以检查出该变化图样是由变短的孔形成的图样。结果,可以生成与原来的孔的长度相对应的代码串。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能够正确地再现原本要记录的信息的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气泡的形成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F是用于说明用气泡来形成记录标记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光信息再现设备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信号处理器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两种记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记录标记的融合与变形的示意图;
图8A至图8C是用于说明标记长度依存性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G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代码串的生成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信号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2A至图12D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光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3A至图13K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代码串的生成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信号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5A至图15E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代码串的生成的示意图;以及
图16是示出信号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此外,将按以下顺序来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例(标记位置记录方法,使用峰值电平的示例)
2.第二实施例(标记长度记录方法,使用峰值电平的示例)
3.第二实施例(标记长度记录方法,使用峰值时段的示例)
4.其它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1-1.光信息再现设备的配置]
图4中所示出的光信息再现设备10被配置来将光束L1照射到记录信息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接收作为该照射的结果获得的反射光束L2,并且基于该光接收结果再现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信息。
光信息记录介质100整体上具有近似于盘的形状。并且,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当光束被集聚在几乎均匀的记录介质上时,气泡通过双光子吸收响应等被生成,并且作为孔的记录标记RM(图2)被形成。此外,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气泡被沿着虚拟轨道排列,近似具有与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的代码串相对应的螺线形状。
光信息再现设备10具有作为主要组件的控制单元11。控制单元11被配置为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各种程序等的ROM(只读存储器)以及被用作CPU的工作区等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这些在图中都未被示出。
当从外部装置(未示出)接收到再现指令时,控制单元11使驱动控制器12来驱动主轴马达15旋转,使得被安装在转盘15T上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以希望的速度旋转。
此外,控制单元11控制驱动控制器12来驱动螺纹(thread)马达16,使得光学读写头2主要在沿移动轴G的跟踪方向上(即,在朝向光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方向上)移动。
光学读写头2具有如图1中那样组装的多个光学组件。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下,光学读写头2从激光器3发射光束L1,用物镜6集聚光束L1,并且将光束L1照射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
此外,光学读写头2通过检测反射光束L2来生成检测信号S,并且将检测信号S提供给信号处理器13,其中反射光束L2是光束L1被光信息记录介质100反射获得的。检测信号S等同于所谓的再现RF信号,并且具有与反射光束L2的光强相对应的信号电平。
信号处理器13与控制单元11类似地具有CPU、ROM和RAM(未示出),并且根据预定的信号处理程序执行各种信号处理。实践中,信号处理器13通过对检测信号S执行预定信号处理(稍后将详细描述)来再现被记录为记录标记RM的信息。
通过执行上述信号处理程序,信号处理器13可以实现如图5中所示的多个功能块。
变化检测部件21基于检测信号S来检测适合预定变化图样(variationpattern)的变化,并且将检测结果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22。代码串生成部件22继而根据变化检测部件21的检测结果来生成代码串C,并且将其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
解调处理部件23通过对代码串C执行预定解调处理来生成编码数据D,并且将其提供给解码处理部件24。解码处理部件24通过对编码数据D执行预定的解码处理来再现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信息,并且将其通过控制单元11发送给外部装置(未示出)。
这样,光信息再现设备10生成与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获得的反射光束L2的光强相对应的检测信号S,基于检测信号S的变化图样来生成代码串C,并且最终再现信息。
[1-2.信息记录方法和标记的形成]
一般,当将信息记录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时,例如通过对信息执行预定的编码处理或调制处理将信息被转换成具有值“0”或“1”的二值(binary)代码,并且将二值代码与记录标记RM(图1)的存在与否进行匹配。
这里,作为将二值代码的代码串记录到光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方法,已知与RZ(归零)码相对应的标记位置记录方法以及与NRZI(非归零反转)码相对应的标记长度记录方法等等。
在标记位置记录方法中,例如,在1-7调制的情况中,如图6A中所示,1到7个连续的代码“0”和1个代码“1”轮流出现。在该情况中,记录标记RM被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与代码“1”相对应的位置处。
另一方面,在标记长度记录方法中,在相同的1-7调制的情况中,例如,如图6B所示,2到8个连续的代码“0”和2到8个连续的代码“1”轮流出现。在该情况中,记录标记RM也被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与代码“1”相对应的位置处。
具体而言,具有与所谓的2T、3T和4T相对应的长度的记录标记RM2、RM3和RM4被分别与代码串“11”、“111”和“1111”相对应地形成。
这里,如图3C至图3F中所示,假定相对彼此邻近的记录标记RM被融合这样的情况。在标记位置记录方法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如与图6A相对应的图7A所示,相对较大的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将被形成于代码串“101”的中间的代码“0”的位置处。
并且,在标记长度记录方法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如与图6B相对应的图7B所示,相对较大的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FRM3和FRM4被形成在代码串“11”、“111”和“1111”中间部分的附近。
然后,当代码串“11”,即,所谓的2T的记录标记RM2被实际地重复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时的再现RF信号被测量,并且获得图8A中所示的测试结果。
类似地,当代码串“111”和“1111”,即,所谓的3T的记录标记RM3和4T的记录标记RM4被实际地重复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时的再现RF信号被测量,并且获得图8B和图8C中所示的测试结果。
这里,如果理想的记录标记RM2、RM3和RM4被如图6B所示地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则可以预见,随着连续的代码“1”的数目增多,再现RF信号中的高电平区间会变长。
然而,如果它们与实际的波形相比较(图8A和图8C),可以看到,随着连续的代码“1”的数目增多,高电平区间中的时间长度并没有与该增多成比例地大幅改变,而是,峰值电平逐渐增大。
在该情况中,认为不是记录标记RM2、RM3和RM4而是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FRM3和FRM4被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
因此,示出了:当记录标记RM被形成在相对比较邻近的位置时,可能是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FRM3和FRM4而不是记录标记RM2、RM3和RM4被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
这示出了:即使代码“0”或“1”是根据再现RF信号中的信号电平直接生成的,也可能不能正确地再现原始信息。
[1-3.代码串的生成]
接着,将描述光信息再现设备10的信号处理器13如何基于这样的再现RF信号(即,光接收信号S)来生成代码串C。
与图7A相对应的图9A和图9B所示,信息通过用标记位置记录方法形成各个记录标记RM而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此外,光信息记录介质100被配置为使得代码“1”之间的最小间隙(所谓的最小游程)是“1”,并且在代码“1”之间出现至少一个以上“0”。
这里,从光信息再现设备10的光学读写头2获得的光接收信号S如果与图9B中的各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地表示,则变成图9C中所示的信号波形。
从图9C中可以看出,当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形成时,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具有的峰值电平比与正常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要高。
然后,首先,信号处理器13的变化检测部件21(图5)以等于GND的参考信号电平为参考来判断光接收信号S是否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和第二信号电平V2,如图10A所示。
此外,第一信号电平V1基于之前的测试结果等被设置为:比与与正常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低并且比因噪声等产生的峰值电平高。类似地,第二信号电平V2也基于之前的测试结果等被设置为:比与正常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高并且比与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具有的峰值电平低。
然后,如图10C中所示,变化检测部件21生成第一检测信号SV1,并将第一检测信号SV1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22(图5),其中第一检测信号SV1在光接收信号S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的区间为高电平并且在其余区间为低电平。
此外,如图10B中所示,变化检测部件21生成第二检测信号SV2,并将第二检测信号SV2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22,其中第二检测信号SV2在光接收信号S超过第二信号电平V2的区间为高电平并且在其余区间为低电平。
代码串生成部件22通过分别将第一检测信号SV1中的低电平位置和高电平位置转换成值“0”和“1”来生成第一代码串CV1,如图10E中所示。
此外,代码串生成部件22通过分别将第二检测信号SV2中的低电平位置和高电平位置转换成值“0”和“1”来生成第二代码串CV2,如图10D中所示。
此外,代码串生成部件22被配置为例如在与和第一检测信号SV1的上升沿同步的具有预定周期的时钟信号匹配的定时,生成第一代码串CV1和第二代码串CV2的代码。
这里,如果第一代码串CV1是值“1”,则代码串生成部件22原则上将值“1”设置为最终代码。此外,如果第二代码串CV2是值“1”,则代码串生成部件22判定在原本应该分别形成两个记录标记RM的位置处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并且用与原本要形成的那两个记录标记RM相应的代码串来替换它。
即,如果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一信号电平V1并且小于第二信号电平V2,则代码串生成部件22判定该变化图样CH是用正常的记录标记RM生成的样式。此外,如果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二信号电平V2,则代码串生成部件22判定变化图样CH是用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生成的样式。
具体而言,代码串生成部件22用图10F中示出的置换代码串CR来替换代码串CB(用图中的点线指示),代码串CB包括第一代码串CV1中的5个连续的代码,它们以第二代码串CV2中的值“1”的位置(图中用实线环绕的部分)作为中间。结果,代码串生成部件22生成图10G中所示的代码串C。
这样,代码串生成部件22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实际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的位置生成与原本应该被记录的多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代码串C。
然后,代码串生成部件22将生成的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图5)。
[1-4.信号处理过程]
实践中,信号处理器13根据图11中所示的信号处理过程RT1来执行包括上述用于生成代码串的处理在内的一连串信号处理。当给出了光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再现指令,信号处理器13开始信号处理过程RT1并且进行到步骤SP1。
在步骤SP1中,信号处理器13的变化检测部件21将检测信号S与第一和第二信号电平V1和V2相比较,并且基于该比较结果来生成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SV1和SV2(图10B和图10C)。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2。
在步骤SP2中,信号处理器1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基于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SV1和SV2来生成第一和第二代码串CV1和CV2(图10D和图10E)。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3。
在步骤SP3中,信号处理器1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判断第二代码串CV2的代码是否是值“1”。在步骤SP3中获得肯定结果表示推测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这是因为变化图样CH中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二信号电平V2。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13进行到下一步骤SP4。
在步骤SP4中,信号处理器1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用置换代码串CR(图10F)替换第一代码串CV1中与第二代码串的值“1”相对应的部分(代码串CB)。在该情况中,代码串生成部件22生成代码串C(图10G)并且将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然后,该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6。
另一方面,在步骤SP3中得到否定结果表示不必替换代码串,这是因为没有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13进行到下一步骤SP5。
在步骤SP5中,信号处理器13将第一代码串CV1作为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6。
在步骤SP6中,信号处理器13通过使用解调处理部件23对代码串C执行预定的解调处理来生成编码数据D,并且将编码数据D提供给解码处理部件24。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7。
在步骤SP7中,信号处理器13通过使用解码处理部件24对编码数据D执行预定的解码处理来再现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信息,并且将再现的信息提供给控制单元11。之后,信号处理器13进行到下一步骤SP8并且信号处理过程RT1结束。
此外,信号处理器13被配置为继而通过重复执行信号处理过程RT1基于检测信号S来再现信息。
[1-5.操作和效果]
在以上配置中,光信息再现设备10通过将光束L1照射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并且接收作为该照射的结果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获得的反射光束L2来生成光接收信号S。
光信息再现设备10的信号处理器13通过使用变化检测部件21将光接收信号S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信号电平V1和V2相比较,来生成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SV1和SV2。
此外,信号处理器1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将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SV1和SV2分别转换成第一和第二代码串CV1和CV2。在该情况中,当第二代码串CV2是值“1”时,代码串生成部件22用置换代码串CR替换第一代码串CV1中的相邻代码串CB,并且将其设置为代码串C。
然后,信号处理器13使用解调处理部件23基于代码串C来生成编码数据D,并且使用解码处理部件24基于编码数据D来再现信息。
因此,即使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相互邻近的两个记录标记RM被融合而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光信息再现设备10也可以生成与原本要被记录的两个记录标记RM等同的代码串C。
即,因为即使正确的记录标记RM未被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光信息再现设备10仍然能够恢复与正确的记录标记RM被形成的情况中一样的代码串C,所以,光信息再现设备10最终能够再现与原始信息等同的信息。
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1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能够基于第二代码串CV2中的代码“1”的出现来检查变化图样CH中的峰值电平是否超过第二信号电平V2,即,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的存在与否。
换而言之,尽管基于第一信号电平L1的第一代码串CV1在正常代码生成处理中被设置为最终的代码串C,但是,信号处理器13可以通过一起使用基于第二信号电平的第二代码串CV2执行适当的校正来获得原本要被记录的代码串。
并且,在信号处理器13中,与一般的信号处理相比,仅增加了“添加一个信号电平以与检测信号S相比较并且在必要时替换某些代码串”这样的简单处理。因此,可以大大抑制处理负荷的增加。
另一方面,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代码“1”的位置不连续以在标记位置记录方法中将最小游程设置为1。通过使用这样的代码出现规则,光信息再现设备10可以识别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的位置是原本应当记录与代码串“101”相对应的两个记录标记RM的位置。因此,光信息再现设备10可以正确地恢复等同于原本要被记录的代码串的代码串C。
根据以上配置,光信息再现设备10通过使用信号处理器13的变化检测部件21来将检测信号S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信号电平V1和V2相比较,来生成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SV1和SV2。此外,信号处理器1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将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SV1和SV2分别转换成第一和第二代码串CV1和CV2。当第二代码串CV2是值“1”,信号处理器1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用置换代码串CR替换第一代码串CV1中的相邻代码串CB并且将其设置成代码串C。因此,即使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光信息再现设备10仍然能够生成与原本应当被记录的两个记录标记RM等同的代码串C。
<2.第二实施例>
[2-1.光信息再现设备的配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除了设置了信号处理器33来替代信号处理器13以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信息再现设备30(图4)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信息再现设备10相同的配置。
除了设置了变化检测部件41和代码串生成部件42来替代变化检测部件21和代码串生成部件22以外,信号处理器33(图5)具有与信号处理器13相同的配置。
在第二实施例中,信息通过用标记长度记录方法来形成各个记录标记RM而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如与图6B相对应的图12A和图12B所示。此外,最短的标记长度被设置为“2”,使得至少两个以上相同的代码被连续记录。
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各个记录标记RM被独立地形成,使得理想地,这些标记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内被彼此分离以免形成大的记录标记,如图12B中所示。然而,如图12C中所示,由于多个记录标记RM的融合可能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或FRM4。
这里,从光信息再现设备30的光学读写头2获得的光接收信号S如果与图12C中的各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地表示,则变成图12D中所示的信号波形。
如从图12D中可见,与和正常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在图中用点线指示)相比,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变化图样具有高峰值电平并且峰值部分的幅度小。
此外,与和正常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在图中用点线指示)相比,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变化图样具有高峰值电平并且峰值部分的幅度(即,时段)小。
[2-2.代码串的生成]
首先,信号处理器33的变化检测部件41(图5)以GND为参考来判断光接收信号S是否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第二信号电平V2、第三信号电平V3和第四信号电平V4,如图13A所示。
此外,第一信号电平V1和第二信号电平V2两者被设置为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值。第三信号电平V3基于之前的测试结果等被设置为:比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具有的峰值电平高,并且比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具有的峰值电平低。类似地,第四信号电平V4基于之前的测试结果等被设置为:比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具有的峰值电平高,并且比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相对应的变化图样CH具有的峰值电平低。
然后,如图13E中所示,变化检测部件41生成第一检测信号SV1,并且将第一检测信号SV1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图5),其中,第一检测信号SV1在光接收信号S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的区间中具有高电平,并且在其余区间中具有低电平。
此外,如图13D中所示,变化检测部件41生成第二检测信号SV2,并且将第二检测信号SV2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其中,第二检测信号SV2在光接收信号S超过第二信号电平V2的区间中具有高电平,并且在其余区间中具有低电平。
此外,如图13C中所示,变化检测部件41生成第三检测信号SV3,并且将第三检测信号SV3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其中,第三检测信号SV3在光接收信号S超过第三信号电平V3的区间中具有高电平,并且在其余区间中具有低电平。
此外,如图13B中所示,变化检测部件41生成第四检测信号SV4,并且将第四检测信号SV4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其中,第四检测信号SV4在光接收信号S超过第四信号电平V4的区间中具有高电平,并且在其余区间中具有低电平。
代码串生成部件42通过分别将第一检测信号SV1中的低电平位置和高电平位置转换成值“0”和“1”来生成第一代码串CV1,如图10I中所示。
此外,代码串生成部件42通过分别将第二检测信号SV2中的低电平位置和高电平位置转换成值“0”和“1”来生成第二代码串CV2,如图10H中所示。
代码串生成部件42通过分别将第三检测信号SV3中的低电平位置和高电平位置转换成值“0”和“1”来生成第三代码串CV3,如图10G中所示。
代码串生成部件42通过分别将第四检测信号SV4中的低电平位置和高电平位置转换成值“0”和“1”来生成第四代码串CV4,如图10F中所示。
与代码串生成部件22类似,如果第一代码串CV1是值“1”,代码串生成部件42原则上将值“1”设置为最终代码。
即,如果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一信号电平V1并且小于第二信号电平V2,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立即判定该变化图样CH是用正常的记录标记RM生成的样式。
另一方面,如果第二代码串CV2的值是“1”,则变化检测部件41判定在原本应该分别形成两个记录标记RM的位置处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并且用与原本要形成的那两个记录标记RM来替换它。
即,如果该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二信号电平V2并且小于第三信号电平V3,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定该变化图样CH是用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生成的样式。
此外,如果第三代码串CV3是值“010”并且第二代码串CV2是值“110”或“010”,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定在原本应当形成3个记录标记RM的位置处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在该情况中,代码串生成部件42用与原本要形成的3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代码串替换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
即,如果该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三信号电平V3并且小于第四信号电平V4,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定该变化图样CH是用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生成的样式。
具体而言,对于第三代码串CV3中的值“010”的位置(图中用实线围绕的部分),代码串生成部件42通过用图13J中所示出的置换代码串CR3来替换代码串CB3(图中用点线指示)来生成图13K中所示的代码串C,代码串CB3包括第一代码串CV1中的3个连续的代码。
此外,如果第四代码串CV4是值“01”或“10”并且第三代码串CV3是值“11”,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定在原本应当形成4个记录标记RM的位置处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在该情况中,代码串生成部件42用与原本要形成的4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代码串来替换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
即,如果该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四信号电平V4,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定该变化图样CH是用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生成的样式。
具体而言,代码串生成部件42通过用图13J中示出的置换代码串CR4替换代码串CB4(用图中的点线指示)来生成图13K中示出的代码串C,其中代码串CB4包括第一代码串CV1中的4个连续的代码,它们以第三代码串CV3中的值“11”的位置(图中用实现围绕的部分)作为中间。
因此,代码串生成部件42可以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实际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和FRM4的位置生成与原本应当记录的多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代码串C。
然后,代码串生成部件42将所生成的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图5)。
[2-3.信号处理过程]
实践中,信号处理器33根据与图11中的信号处理过程RT1相对应的信号处理过程RT2(图14)来执行一连串信号处理。即,当给出了光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再现指令时,信号处理器33开始信号处理过程RT2并且进行到步骤SP21。
在步骤SP21中,信号处理器33的变化检测部件41将检测信号S与第一至第四信号电平V1至V4相比较,并且基于该比较结果来生成第一至第四检测信号SV1至SV4(图13B至图13E)。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22。
在步骤SP22中,信号处理器3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42基于第一至第四检测信号SV1至SV4来生成第一至第四代码串CV1至CV4(图13F至图13I)。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23。
在步骤SP23中,信号处理器3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断第四代码串CV4的代码是否是值“10”或“11”以及第三代码串CV3的代码是否是值“11”。在步骤SP23中获得肯定结果表示推测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这是因为变化图样CH中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四信号电平V4。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33进行到下一步骤SP24。
在步骤SP24中,信号处理器33通过用置换代码串CR4(图13J)替换第一代码串CV1的代码串CB4来生成代码串C(图13K),并且将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然后,该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30。
另一方面,在步骤SP23中得到否定结果表示至少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未被记录。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33进行到下一步骤SP25。
在步骤SP25中,信号处理器3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断第三代码串CV3的代码是否是值“010”并且第二代码串CV2的代码是否是值“110”或“011”。在步骤SP25中得到肯定结果表示推测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这是因为该变化图样CH中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三信号电平V3并且小于第四信号电平V4。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33进行到下一步骤SP26。
在步骤SP26中,信号处理器33通过用置换代码串CR3(Fig.13J)替换第一代码串CV1的代码串CB3来生成代码串C(图13K),并且将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30。
另一方面,在步骤SP25中得到否定结果表示至少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和FRM4未被记录。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33进行到下一步骤SP27。
在步骤SP27中,信号处理器3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42判断第二代码串CV2的代码是否是值“1”。在步骤SP27中得到肯定结果表示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这是因为该变化图样CH中的峰值电平等于或大于第二信号电平V2并小于第三信号电平V3。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33进行到下一步骤SP28。
在步骤SP28中,信号处理器33通过用置换代码串(未示出)来替换第一代码串CV1的相对应的代码串(未示出)来生成代码串C,并且将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30。
另一方面,在步骤SP27中得到否定结果表示不必替换代码串,这是因为没有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FRM3和FRM4。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33进行到下一步骤SP29。
在步骤SP29中,信号处理器33将第一代码串CV1作为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与步骤SP5类似(图11)。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30。
然后,在步骤SP30至SP32中,信号处理器33执行与步骤SP6至SP8(图11)中一样的处理。从而,信号处理过程RT2结束
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信号处理器33被配置为继而通过重复执行信号处理过程RT2来基于检测信号S再现信息。
[2-4.操作和效果]
在以上配置中,光信息再现设备30通过将光束L1照射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并且接收作为该照射的结果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获得的反射光束L2来生成光接收信号S。
光信息再现设备30的信号处理器33通过使用变化检测部件41将光接收信号S分别与第一至第四信号电平V1至V4相比较,来生成第一至第四检测信号SV1至SV4。
此外,信号处理器3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42基于第一至第四检测信号SV1至SV4分别生成第一至第四代码串CV1至CV4。
这里,如果第四代码串CV4是值“10”或“01”并且第三代码串CV3是值“11”,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用与4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置换代码串CR4替换第一代码串CV1中的相邻代码串CB4,并且将其设置为代码串C。
并且,如果第三代码串CV3是值“010”并且第二代码串CV2是值“110”和“011”,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用与3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置换代码串CR3来替换第一代码串CV1中的相邻代码串CB3,并且将其设置为代码串C。
此外,当第二代码串CV2是值“1”时,代码串生成部件42用与2个记录标记RM相对应的置换代码串来替换第一代码串CV1中的相邻代码串,并且将其设置为代码串C。
然后,信号处理器33使用解调处理部件23基于代码串C来生成编码数据D,并且使用解码处理部件24基于编码数据D来再现信息。
因此,即使光信息记录介质100内相互邻近的2个到4个记录标记RM被融合而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至FRM4,光信息再现设备30也能够生成与原本要记录的多个记录标记RM等同的代码串C。
即,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为即使正确的记录标记RM未被形成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光信息再现设备30仍然能够生成与正确的记录标记RM被形成的情况中一样的代码串C,所以,光信息再现设备30最终可以再现与原始信息等同的信息。
特别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因为信息被使用标记长度记录方法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所以不仅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可以被形成,并且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和FRM4也可以被形成。
此外,信号处理器33可以通过将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与第一至第四信号电平V1至V4这4级相比较来识别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至FRM4。
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33可以通过恰当地设置第一至第四信号电平V1至V4这4级,基于第二至第四代码串CV2至CV4的每一个中代码“1”的出现样式来识别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至FRM4。
此外,光信息再现设备30能够实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信息再现设备10一样的操作和效果。
根据以上配置,光信息再现设备30通过使用信号处理器33的变化检测部件41,将检测信号S分别与第一至第四信号电平V1至V4相比较来生成第一至第四检测信号SV1至SV4。此外,信号处理器3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42将第一至第四检测信号SV1至SV4分别转换成第一至第四代码串CV1至CV4。在该情况中,当在第二至第四代码串CV2至CV4中形成包括代码“1”的预定代码样式时,信号处理器33将第一代码串CV1的代码串CB置换成置换代码串CR并将其设置为代码串C。因此,即使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至FRM4,光信息再现设备30仍然能够生成与原本应当记录的多个记录标记RM等同的代码串C。
<3.第三实施例>
[3-1.光信息再现设备的配置和信息再现方法]
除了设置了信号处理器53来替代信号处理器13以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信息再现设备50(图4)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信息再现设备10相同的配置。
除了设置了变化检测部件61和代码串生成部件62来替代变化检测部件21和代码串生成部件22以外,信号处理器53(图5)具有与信号处理器13相同的配置。
并且,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信息通过用如图6A和图7A中所示的标记位置记录方法来形成各个记录标记RM而被记录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
因此,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可能被形成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如图9C中所示。
[3-2.代码串的生成]
在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被形成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情况中,与正常的记录标记RM被记录的情况相比,认为第一检测信号SV1(图10C)的高电平时段较长。
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一检测信号SV1的高电平时段来判断是否存在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
首先,信号处理器53的变化检测部件61(图5)以GND为参考来判断光接收信号S是否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如图15A中所示。
然后,如图15B在所示,变化检测部件61生成第一检测信号SV1并且将第一检测信号SV1提供给代码串生成部件62(图5),其中,第一检测信号SV1在光接收信号S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的区间中具有高电平,并且在其余区间中具有低电平。
代码串生成部件62通过分别将第一检测信号SV1中的低电平位置和高电平位置转换成值“0”和“1”来生成第一代码串CV1,如图15C中所示。
与此同时,代码串生成部件62针对第一检测信号SV1具有高电平的每个位置,测量第一检测信号SV1的高电平时段(以下,称为检测时段TD)。
然后,代码串生成部件62将检测时段TD与预定参考时段TS相比较。如果检测时段TD等于或长于预定参考时段TS,则代码串生成部件62判定在原本应当分开形成两个记录标记RM的位置处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
即,如果变化图样CH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的时段(即,检测时段TD)比预定参考时段TS短,则代码串生成部件62判定该变化图样CH是用正常的记录标记RM生成的样式。此外,如果变化图样CH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的时段等于或长于预定参考时段TS,则代码串生成部件62判定该变化图样CH是用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生成的样式。
在该情况中,代码串生成部件62通过用图15D中所示的置换代码串CR来替换代码串CB(图15C),来生成图15E中所示的代码串C,其中代码串CB将第一代码串CV1的值“1”的位置作为中间。
此外,当检测时段TD短于预定参考时段TS时,代码串生成部件62将第一代码串CV1设置成代码串C。
然后,代码串生成部件62将生成的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图5)。
这样,信号处理器53基于第一检测信号SV1中的检测时段TD来判定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的存在与否,并且用置换代码串CR替换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等同的代码串CB,来生成代码串C。
[3-3.信号处理过程]
实践中,信号处理器53根据与图11相对应的图16中示出的信号处理过程RT3来执行包括所述生成代码串的处理在内的一连串信号处理。即,当给出了光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再现指令时,信号处理器53开始信号处理过程RT3并且进行到步骤SP41。
在步骤SP41中,信号处理器53的变化检测部件61将检测信号S与第一信号电平V1相比较,并且基于该比较结果来生成第一检测信号SV1(图15B)。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2。
在步骤SP42中,信号处理器5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62基于第一检测信号SV1来生成第一代码串CV1(图15C)。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3。
在步骤SP43中,信号处理器5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62测量第一检测信号SV1具有高电平的检测时段TD。然后,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4。
在步骤SP44中,信号处理器5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62判定检测时段TD是否等于或长于预定参考时段TS。在步骤SP44中得到肯定结果表示推测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这是因为此时的检测时段TD等于或长于预定参考时段TS。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53进行到下一步骤SP45。
在步骤SP45中,信号处理器53通过用置换代码串CR(图15D)替换代码串CB来生成代码串C(图15E),并且将代码串C提供给解调处理部件23,其中,代码串CB将第一代码串CV1的值“1”的位置作为中间。然后,该处理进行到下一步骤SP47。
另一方面,在步骤SP44中得到否定结果表示不必替换代码串,这是因为没有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53进行到下一步骤SP47。
然后,在步骤SP47至SP49中,信号处理器53执行与步骤SP6至SP8(图11)中相同的处理。这样,信号处理过程RT3结束。
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信号处理器53被配置为通过重复执行信号处理过程RT3来基于检测信号S再现信息。
[3-4.操作和效果]
在以上配置中,光信息再现设备50的信号处理器53通过使用变化检测部件61将检测信号S与第一信号电平V1相比较来生成第一检测信号SV1。
此外,信号处理器5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62将第一检测信号SV1转换成第一代码串CV1。此外,代码串生成部件62测量第一检测信号SV1具有高电平的检测时段TD。如果检测时段TD等于或长于预定参考时段TS,则代码串生成部件62用置换代码串CR替换第一代码串CV1中的相邻代码串CB,并且将其设置为代码串C。
然后,信号处理器53使用解调处理部件23基于代码串C来生成编码数据D,并且使用解码处理部件24基于编码数据D来再现信息。
因此,即使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内彼此相邻的两个记录标记RM被融合而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光信息再现设备50也能够生成原本要记录的2个记录标记RM等同的代码串C。
在该情况中,信号处理器53仅从第一检测信号SV1中的检测时段TD就可以检查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因此,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优选地,信号处理器53的变化检测部件61和代码串生成部件62使用一种第一信号电平V1来生成一种第一检测信号SV1。
此外,光信息再现设备50能够实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信息再现设备10相同的操作和效果。
根据以上配置,光信息再现设备50使用通过信号处理器53的变化检测部件61将检测信号S与第一信号电平V1相比较来生成第一检测信号SV1。此外,信号处理器5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62将第一检测信号SV1转换成第一代码串CV1。与此同时,如果检测时段TD等于或长于预定参考时段TS,则信号处理器53的代码串生成部件62用置换代码串CR替换代码串CB并且将其设置为代码串C。因此,即使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光信息再现设备50仍然能够生成与原本应当记录的两个记录标记RM等同的代码串C。
<4.其它实施例>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最小游程设置为“1”的代码串使用标记位置记录方法被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这样的情况。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最小游程设置为“2”的代码串使用标记长度记录方法被记录这样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情况,并且还可以适用于具有任意最小游程的代码串用标记位置记录方法被记录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情况或具有任意最短标记长度的代码串用标记长度记录方法被记录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情况。
在该情况中,如果基于可能出现的代码串的样式与可能形成的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判定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等,则代码串CB可以用与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等相对应的置换代码串CR来恰当地替换。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两个到四个记录标记FRM可能被融合而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至FRM4,4级信号电平V被设置,并且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存在与否基于4种代码串CV来确定。
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其还可以设置数目与可能形成的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种类数对应的信号电平V并且基于数目与级数对应的代码串CV来确定各个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存在与否。在该情况中,优选地,根据因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种类不同而不同的峰值电平来恰当地设置信号电平。
这可以概括如下。即,假定在信息被编码为具有最大代码长度n的二值代码的情形中(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信息用标记长度记录方法被记录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变化检测部件41将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与第一信号电平和第k个信号电平中的每一个相比较(k是满足2≤k≤n的所有自然数),并且生成第一检测信号SV1和第k检测信号SVk。
然后,代码串生成部件42从第一检测信号SV1和第k检测信号SVk分别生成第一代码串CV1和第k代码串CVk。此外,当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超过第一信号电平V1并且没有超过第二信号电平V2时,代码串生成部件42从第一代码串CV1和第k代码串CVk的代码样式生成第一代码串CV1,在第一代码串CV1中,变化图样CH被设置为一个记录标记RM对应于代码“1”。并且,当峰值电平超过第(k-1)信号电平V(k-1)并且没有超过第k信号电平Vk(其中,3≤k≤n),则代码串生成部件42用等同于与第(k-1)信号电平V(k-1)对应的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置换代码串CR来替换与第一代码串CV1的变化图样CH等同的部分。此外,当峰值电平超过第n信号电平Vn时,代码串生成部件42用等同于与第n信号电平对应的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置换代码串CR来替换与第一代码串CV1的变化图样CH等同的部分。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融合的记录标记FRM是基于第二代码串CV2中的代码的出现样式来形成的,具体而言,是在第二代码串CV2中的代码是值“1”时形成的。
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可以基于第二检测信号SV2来确定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简而言之,优选地,检查检测信号S中的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超过第二信号电平V2并且从检查结果确定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当第四代码串CV4是值“10”或“01”并且第三代码串CV3是值“11”时,确定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4。此外,当第三代码串CV3是值“010”并且第二代码串CV2是值“110”或“011”时,确定形成了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
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其可以基于其它任意代码串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形成了各个融合的记录标记FRM。
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检测信号S的高电平时段(检测时段TD)被与预定参考时段TS相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检测信号S的变化图样CH对应于正常的记录标记RM和融合的记录标记FRM中的哪个。
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例如,检测时段TD可以与两种参考时段TS1和TS2相比较,并且可以基于该比较结果来确定检测信号S的变化图样CH对应于正常的记录标记RM、融合的记录标记FRM2和融合的记录标记FRM3中的哪一个。即,可以使得检测时段TD对应于多种融合的记录标记FRM。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根据检测信号S中出现的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来确定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存在与否这样的情况。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描述了基于检测信号S的高电平时段(检测时段TD)来确定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存在与否这样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例如,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存在与否也可以通过检测信号S中出现的变化图样CH的峰值电平与检测信号S超过预定信号电平的时段的组合来确定。简而言之,融合的记录标记FRM的存在与否和种类可以根据变化图样CH的大小来确定。在该情况中,可以提高确定融合的记录标记FRM存在与否的准确度。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光信息再现设备10从具有近似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0再现信息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例如,光信息再现设备10可以从具有各种形状(例如,长方体形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再现信息。在该情况中,要点在于作为孔的记录标记RM优选地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沿虚拟轨道形成,并且光信息再现设备10优选地沿该轨道移动光束L1的焦点。这对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同样如此。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光信息再现设备10仅从光信息记录介质100再现信息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并且光信息再现设备10也可以被使得将信息记录到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即,光信息再现设备10可以被使得成为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这对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同样如此。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通过双光子吸收响应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形成是气泡的记录标记RM这样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并且可以通过其它各种方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形成是孔的记录标记RM。简而言之,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在形成是孔的记录标记RM时多个孔被融合来形成融合的记录标记FRM这样的情况。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信号处理器13基于代码串C来生成编码数据D并再现信息这样的情况。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例如,信号处理器13也可以被配置为在通过向外部解码器等提供编码数据D或代码串C之前进行最终的信息再现之前不执行处理。这对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同样如此。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当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没有记录标记RM并且检测信号S的信号电平相对较低时设置“0”,并且当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0上有记录标记RM并且检测信号S的信号电平相对较高时设置“1”。
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例如,与以上所述的相反,当没有记录标记RM并且检测信号S的信号电平V相对较低时,可以设置“1”,当有记录标记RM并且检测信号S的信号电平V相对较高时,可以设置“0”。
此外,在以上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作为光信息再现设备的光信息再现设备10由作为照射部件的激光器3和物镜6、作为光接收部件的光接收元件8、作为检测部件的变化检测部件21以及作为代码串生成部件的代码串生成部件22形成。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并且光信息再现设备也可以由具有各种配置的照射部件、光接收部件、检测部件和代码串生成部件形成。
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从光盘再现诸如图像或声音之类的信息或各种数据的光盘装置。
本申请包含与2009年6月18日于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09-145603中所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更改,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8)

1.一种光信息再现设备,包括:
照射部件,所述照射部件根据经编码的信息将光束沿着记录介质上的虚拟轨道照射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其中,沿着所述虚拟轨道形成有孔;
光接收部件,所述光接收部件接收当所述光束被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反射时的反射光束,并且继而生成与其光强相对应的光接收信号;
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当所述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根据所述孔而改变时出现的变化图样;以及
代码串生成部件,所述代码串生成部件当与所述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相对应的生成代码串时,如果所述变化图样落在预定范围内,则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如果所述变化图样超过所述预定范围,则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包括多个代码的预定代码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变化图样中相对参考信号电平的变化幅度最大的峰值电平是否超过预定的第一信号电平,以及所述峰值电平是否超过比所述第一信号电平高的预定的第二信号电平,并且
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不超过所述第二信号电平时,所述代码串生成部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二信号电平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所述预定代码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信息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部件生成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是否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而变成高电平或低电平,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是否超过所述第二信号电平而变成高电平或低电平,以及
所述代码串生成部件通过分别对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编码来生成第一代码串和第二代码串,并且基于所述第一代码串和所述第二代码串中出现的代码图样来生成与所述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或所述预定代码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信息再现设备,
其中,在所述信息被编码为具有最大编码长度n的二值代码的状态中,所述信息通过标记长度记录方法被记录在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其中,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
所述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峰值电平是否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还针对满足2≤k≤n的所有自然数k,检测所述峰值电平是否超过比预定的第(k-1)信号电平高的预定的第k信号电平,并且
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不超过所述第二信号电平时,所述代码串生成部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当对于满足3≤k≤n的所有自然数k,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k-1)信号电平并且不超过所述第k信号电平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第(k-1)信号电平相对应的预定代码串,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第n信号电平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第n信号电平相对应的预定代码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再现设备,
其中,在所述信息被编码为最小游程为1的二值代码的状态中,所述信息通过标记位置记录方法被记录在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上,以及
当所述变化图样落在预定范围内时,所述代码串生成部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一个反转的代码,当所述变化图样超过所述预定范围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所述预定代码串,所述预定代码串包括具有反转的代码、未反转的代码和反转的代码的连续代码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变化图样中相对参考信号电平的变化幅度最大的峰值电平是否超过预定的第一信号电平,以及所述变化图样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的超过时段是否长于预定的第一时段,以及
当所述峰值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所述超过时段比所述第一时段短时,所述代码串生成部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所述超过时段比所述第一时段长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所述预定代码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信息再现设备,
其中,在所述信息被编码为具有最大编码长度n的二值代码的状态中,所述信息通过标记长度记录方法被记录在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其中,n是2或更大的自然数,
所述检测部件检测所述峰值电平是否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还检测所述超过时段是否比预定的第一时段长,并且还针对满足2≤k≤n的所有自然数k,检测所述超过时段是否长于比第(k-1)时段长的预定的第k时段,以及
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所述超过时段短于所述第一时段时,所述代码串生成部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对于假定满足3≤k≤n的任意自然数k,所述超过时段长于所述第(k-1)时段并且短于所述第k时段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第(k-1)时段相对应的预定代码串,并且当所述峰值电平超过所述第一信号电平并且所述超过时段长于所述第n时段时,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所述第n时段相对应的预定代码串。
8.一种光信息再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经编码的信息将光束沿着记录介质上的虚拟轨道照射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其中,沿着所述虚拟轨道形成有孔,接收当所述光束被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反射时的反射光束,并且继而生成与其光强相对应的光接收信号;
检测当所述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根据所述孔而改变时出现的变化图样;以及
当与所述光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相对应的生成代码串时,如果所述变化图样落在预定范围内时,则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与一个孔相对应的代码,如果所述变化图样超过所述预定范围,则从所述变化图样生成包括多个代码的预定代码串。
CN2010102032780A 2009-06-18 2010-06-11 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0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5603 2009-06-18
JP2009145603A JP5257261B2 (ja) 2009-06-18 2009-06-18 光情報再生装置及び光情報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0760A true CN101930760A (zh) 2010-12-29
CN101930760B CN101930760B (zh) 2013-02-13

Family

ID=4279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327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0760B (zh) 2009-06-18 2010-06-11 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26289B2 (zh)
EP (1) EP2270782A3 (zh)
JP (1) JP5257261B2 (zh)
KR (1) KR20100136416A (zh)
CN (1) CN101930760B (zh)
TW (1) TW2011171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55149B2 (en) 2018-06-20 2022-06-07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information playback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ulti-values recording optical disc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0120A (zh) * 2021-08-12 2023-04-04 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息存储光盘的光道格式及其编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126A (en) * 1990-01-03 1994-07-26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336640A (zh) * 2000-04-12 2002-02-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重放设备、以及盘标识符选择装置
US20060221806A1 (en) * 2000-12-28 2006-10-05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substrate containing microscopic pattern of parallel groove and land section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equipment therefor
CN101364411A (zh) * 2007-08-08 2009-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再生信号测量方法、信号再生装置和光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4595B2 (ja) * 1989-10-17 1997-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4/11 記録符号の生成方法及び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3134508B2 (ja) * 1992-06-23 2001-0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の信号検出方法
JP3783281B2 (ja) * 1996-02-08 2006-06-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復号装置
JPH1064193A (ja) * 1996-08-21 1998-03-06 Sony Corp 2値化回路
US6810004B1 (en) * 1998-12-07 2004-10-26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recorder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rding the same, reproducing device and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for
SE0202584D0 (sv) 2002-09-02 2002-09-02 Micronic Laser Systems Ab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herence reduction
JP4465167B2 (ja) 2003-07-14 2010-05-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3次元光記録媒体記録方法、3次元光記録媒体再生方法
JP2006185542A (ja) * 2004-12-28 2006-07-13 Canon Inc 多値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4577581B2 (ja) * 2007-08-30 2010-1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126A (en) * 1990-01-03 1994-07-26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336640A (zh) * 2000-04-12 2002-02-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重放设备、以及盘标识符选择装置
US20060221806A1 (en) * 2000-12-28 2006-10-05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substrate containing microscopic pattern of parallel groove and land section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equipment therefor
CN101364411A (zh) * 2007-08-08 2009-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再生信号测量方法、信号再生装置和光记录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55149B2 (en) 2018-06-20 2022-06-07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information playback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ulti-values recording optical dis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0782A2 (en) 2011-01-05
US8526289B2 (en) 2013-09-03
KR20100136416A (ko) 2010-12-28
CN101930760B (zh) 2013-02-13
TW201117198A (en) 2011-05-16
US20100322063A1 (en) 2010-12-23
JP5257261B2 (ja) 2013-08-07
EP2270782A3 (en) 2011-11-30
JP2011003245A (ja) 201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030860A5 (zh)
MXPA04011555A (es) Medio de registro de forma de disco, dispositivo de impulsion de disco y metodo de produccion de disco.
US200502681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 concatenated manner
CN101930760B (zh) 光信息再现设备和光信息再现方法
US20160155468A1 (en) Optical medium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optical medium
JPH11110923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の検査方法
JP2000132850A (ja) 記録情報再生装置
JP2002042346A (ja) 記録媒体及び記録媒体の再生装置並びに再生方法
JP2008293632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信号の処理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647833B1 (ko) 광 디스크 장치
CN100573688C (zh) 错误修正装置及光盘装置
JPWO2009051246A1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1359482B (zh) 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US804543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to an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JP2001184678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その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5210658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再生のためのターゲットレベル設定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処理装置、ターゲットレベル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1154413B (zh) 一种判断盘片型态的方法
US7911929B2 (en) Optical disk read only memory
WO2003083844A3 (fr) Procede d&#39;asservissement radial pour un dispositif de reproduction d&#39;informations d&#39;un disque optique et dispositif de reproduction mettant en oeuvre ce procede
JP2009123322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9026427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3094486A1 (ja) 露光装置、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再生装置
JP2006338809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の球面収差補正方法
JP2001101808A (ja) 光ディスクと信号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10040068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トラッキング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