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0634B - 摩托车用轮胎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用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0634B CN101920634B CN201010198379.3A CN201010198379A CN101920634B CN 101920634 B CN101920634 B CN 101920634B CN 201010198379 A CN201010198379 A CN 201010198379A CN 101920634 B CN101920634 B CN 1019206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inclination ditch
- rubber
- ditch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motorcycles, scoote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通过防止胎面胶的剥离损伤等而能够提高耐久性。摩托车用轮胎具备由橡胶带层叠体构成的胎面胶,并且指定了转动方向。在胎面部的外表面上,仅形成从轮胎赤道侧向胎面端部侧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着地侧倾斜的倾斜沟。倾斜沟在轮胎赤道两侧具有第一倾斜沟,该第一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内端位于轮胎赤道的附近,并且轮胎轴向的外端位于胎面端部的附近。第一倾斜沟包括:内侧部,其从内端起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5~40度的角度θ1倾斜;中间部,其与内侧部相连,并以大于角度θ1的角度θ2倾斜;外侧部,其与中间部相连,并以角度θ2以上的角度θ3延伸到外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湿路性能,并且通过防止胎面胶的剥离损伤等能够提高耐久性的摩托车用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已知具有由橡胶带层叠体构成的胎面胶的充气轮胎,其中上述橡胶带层叠体是通过将带状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螺旋状重叠缠绕而形成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胎面胶与将一体挤压的橡胶部件的两端部接合而形成的胎面胶相比,具有提高均匀性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1931号公报
图6(a)是具有使用上述那样的橡胶带层叠体形成的胎面胶g的摩托车用轮胎的胎面部a的展开图,(b)是其X部的放大立体图,各图中虚线表示橡胶带b的交界面。
通常在摩托车用轮胎的胎面部a的外表面与路面接地进行旋转时,会受到从轮胎赤道c侧向胎面端e侧朝向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倾斜的方向的外力f。因此,如上述X部那样,在与外力f大致呈直角延伸的倾斜沟d中,会对该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的沟缘dt作用使橡胶带b剥离的方向的力。胎面胶g的各橡胶带b通过硫化而相互一体化,然而橡胶带b的截面bs的部分相对而言接合强度较弱。因此,在上述那样的倾斜沟d中,如图6(b)放大表示的那样,存在后着地侧的沟缘dt处易产生使橡胶带b的局部剥离等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中该摩托车用轮胎以在由橡胶带层叠体构成的胎面胶上,只形成从轮胎赤道侧向胎面端侧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着地侧倾斜的倾斜沟,其中橡胶带层叠体是通过将宽度窄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螺旋状卷绕而形成,且该倾斜沟中,轮胎轴向的内端位于轮胎赤道附近并且轮胎轴 向的外端位于上述胎面端附近的第一倾斜沟,相对于的轮胎周向的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为基本,保持湿路性能并且能够防止胎面胶的剥离损伤等提高耐久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胎面端部之间的外表面向轮胎径向外侧以凸出的圆弧状弯曲地延伸,并且上述胎面端部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即胎面宽度为轮胎最大宽度,上述摩托车用轮胎被指定了轮胎转动方向,其特征在于,配置于上述胎面部的胎面胶是由橡胶带层叠体构成的,上述橡胶带层叠体是通过将宽度窄的带状橡胶带沿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在上述胎面部的外表面上,仅形成从轮胎赤道侧向胎面端侧并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着地侧倾斜的倾斜沟,上述倾斜沟在轮胎赤道两侧具有第一倾斜沟,其中该第一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内端位于轮胎赤道附近,并且轮胎轴向的外端位于上述胎面端部的附近,上述第一倾斜沟包括:内侧部,其从上述内端起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5~40度的角度θ1倾斜;中间部,其与上述内侧部相连,并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30~65度且大于上述角度θ1的角度θ2倾斜;外侧部,其与上述中间部相连,并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45~85度且在上述角度θ2以上的角度θ3延伸到上述外端。
另外,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优选地,上述第一倾斜沟的上述内侧部在中央区域延伸,上述中央区域是以轮胎赤道为中心的且是胎面展开宽度的1/3的展开宽度区域,上述第一倾斜沟的上述外侧部在胎肩区域延伸,上述胎肩区域是从上述胎面端部朝向轮胎赤道侧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6的展开宽度区域,上述第一倾斜沟的上述中间部在上述中央区域与上述胎肩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延伸。
另外,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优选为上述胎面胶的上述中央区域的橡胶硬度Ga、上述中间区域的橡胶硬度Gb以及上述胎肩区域的橡胶硬度Gc,满足以下的关系:
橡胶硬度Ga≥橡胶硬度Gb≥橡胶硬度Gc ...(1)
橡胶硬度Ga>橡胶硬度Gc ...(2)
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未特殊预先说明,轮胎各部的尺寸等为在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正规状态下确定的值。另外,上 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Design Rim”,或者如果是ETRTO,则为“Measuring Rim”。此外“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橡胶硬度是基于JIS-K6253,用A型硬度计测量的硬度计A硬度。
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配置于上述胎面部的胎面胶是由橡胶带层叠体构成的,其中该橡胶带层叠体是通过将窄宽度带状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并且在该胎面部的外表面上,仅形成从轮胎赤道侧向胎面端侧并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着地侧倾斜的倾斜沟。在该倾斜沟中包括第一倾斜沟,其中该第一倾斜沟的构成包括:内侧部,其从内端起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5~40度的角度θ1倾斜;中间部,其与上述内侧部相连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30~65度,并以大于角度θ1的角度θ2倾斜;外侧部,其与上述中间部相连,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45~85度,并以角度θ2以上的角度θ3延伸到上述外端。这样,所有的倾斜沟均向特定方向倾斜,并且使长度较大的第一倾斜沟沿着因胎面部的外表面与路面接地而受到的外力而形成,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倾斜沟的轮胎转动方向后着地侧的沟缘上产生橡胶带剥离等损伤。因此能够提高胎面胶的耐久性。
另外,第一倾斜沟的轮胎轴向内端位于轮胎赤道附近,并且轮胎轴向外端位于胎面端部附近,因此能够通过轮胎的接地而产生的压力有效地将胎面部的外表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膜向胎面端侧引导进行排水。因此,能够发挥优越的湿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橡胶带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1的胎面花纹的局部平面展开表示的胎面展开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a)是表示实施例的第一倾斜沟的角度的图,(b)~(e)表示比较例的第一倾斜沟的角度的图。
图6(a)是以往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展开图,(b)是其X部的放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摩托车用轮胎;2...胎面部;2G...胎面胶;2S...外表面;12...倾斜沟;13...第一倾斜沟;13A...内侧部;13B...中间部;13C...外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用轮胎1设置有:胎体6,其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到达胎圈部4的胎圈芯5;胎面加强层7,其配置在上述胎体6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的内部。这里,该摩托车用轮胎1形成为指定了安装于车辆时轮胎转动方向R(图3所示)的后轮用轮胎。这里,图1中表示摩托车用轮胎1的正规状态。
另外,摩托车用轮胎1,为了即使在有外倾角的转弯时也能够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胎面部2的胎面端部2t、2t之间的外表面2S向轮胎径向外侧以凸出的圆弧状弯曲形成,并且在上述正规状态下,胎面端部2t、2t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即胎面宽度TW为轮胎最大宽度。这里如上所述,这样弯曲胎面部2的外表面2S,因行驶而受到从轮胎赤道C侧向胎面端部2t侧朝向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倾斜的方向的外力F(参照图3)。
如图1所示,上述胎体6例如由一张胎体帘布6A构成。胎体帘布6A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主体部6a,其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到达埋设于胎圈部4的胎圈芯5;折返部6b,其与上述主体部6a相连并且绕胎圈芯5折返。另外,胎体帘布6A具有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呈75~90°,更优选为80~90°的角度倾斜排列的胎体帘线,其中该胎体帘线例如适合采用尼龙、聚酯或人造纤维等有机纤维帘线等。另外,在胎体帘布6A的主体部6a与折返部6b之间,配置有由硬质橡胶构成的胎圈三角胶8。
上述胎面加强层7是使轮胎径向内、外两张带束层帘布7A、7B在带束层帘线相互交叉的方向上重叠而构成,其中带束层帘布7A、7B通过将带束层帘线以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呈10~40°的小角度倾斜排列而成。另外,带束层帘线例如适合采用钢帘线、芳香族聚酰胺或人造纤维等。
另外,在胎面部2上且在上述胎面加强层7的外侧配置有胎面胶2G,并且在胎侧部3上且在胎体6的外侧配置有胎侧胶3G。
上述胎面胶2G由橡胶带层叠体11形成,其中该橡胶带层叠体11是通过将图2所示的宽度窄且带状的橡胶带GS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例如相对于轮胎周向呈5度以下的小角度重叠卷绕而形成的。
本实施方式的橡胶带GS形成为:与厚度t相比宽度W较大的截面大致矩形状。虽未特殊限定,然而鉴于生产性和操作性等,优选橡胶带GS的宽度W为5~30mm,厚度t为0.3~1.5mm左右。
如图3所示,在胎面部2的外表面2S上,仅形成从轮胎赤道C侧向两侧的胎面端部2t、2t侧朝向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倾斜的倾斜沟12。另外,这里所说的沟是指,具有对排水性有影响的深度和沟宽度的沟。因此,在本发明的摩托车用轮胎的胎面部2上,对于沟宽度为1.5mm以下的刀槽状或深度为2mm以下的装饰用浅沟而言,则不受上述限制可以在各种方向上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倾斜沟12形成为包括:长度最大且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倾斜沟13、配置在该第一倾斜沟13、13之间的第二倾斜沟14、以及第三倾斜沟15。各倾斜沟13、14、15优选形成为隔着轮胎赤道C线对称配置或者轮胎周向具有花纹变位地线对称配置在两侧的胎面部2的外表面2S上。由此能够防止左右转弯时的刚性不平衡。
如图3、图4放大所示,上述第一倾斜沟13的轮胎轴向内端13i位于轮胎赤道C附近的R1,并且轮胎轴向外端13o位于胎面端部2t附近的R2,并延伸。这样,第一倾斜沟13具有从轮胎赤道C附近延伸到胎面端部2t附近的较大的长度,因此,能够以与轮胎接地而产生的压力有效地将套面部2的外表面2S与路面之间的水,引导到胎面端部2t附近进行排水。因此,能够提高轮胎的湿路性能。
上述“轮胎赤道C附近的R1”是指,当然包括上述内端13i在轮胎赤道C上,然而也包括以该轮胎赤道C为中心至少是胎面展开宽度Td(图3所示)的12%的宽度区域。如果上述内端13i位于该范围外,则有可能降低轮胎赤道附近的排水性。同样,上述“胎面端部2t附近的R2”是指,当然包括在胎面端部2t上,然而也包括从胎面端部2t到轮胎赤道C侧至少是胎面展开宽度Td的6%的宽度区域。如果上述外端13o位于比胎面端部2t的附近R2更靠近轮胎轴向内侧,则有可能使胎面部2的外表面2S与路面之间的水无法充分地排出到轮胎外侧。
另外,第一倾斜沟13包括:内侧部13A,其从上述内端13i起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5~40度的角度θ1倾斜;中间部13B,其与上述内侧部13A相连,并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30~65度的角度θ2倾斜;外侧部,其与上述中间部13B相连,并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45~85度的角度θ3(θ3≥θ2)延伸到上述外端13o。这样,通过规定第一倾斜沟13的各部分的角度,从而能够使第一倾斜沟13更接近上述外力F的方向。
这样,通过沿着上述外力F的方向形成长度较大的第一倾斜沟13,由此第一倾斜沟13的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的沟缘13t,主要受到与该沟缘13t平行的力的作用,因而几乎不受图6(b)那样的使橡胶带GS剥离的力的作用。因此,能够长期抑制在胎面胶2G的外表面2A以橡胶带的交界面为起点的剥离损伤,进而提高胎面胶2G的耐久性。这里,在展开图中,第一倾斜沟13的内端13i和外端13o的端部均形成为圆弧状。这样的沟的端部处理也有效的抑制橡胶带的剥离损伤。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倾斜沟13的上述内侧部13A、中间部13B以及外侧部13C,一边平滑地改变角度一边弯曲延伸。这样的倾斜沟中,各内侧部13A、中间部13B以及外侧部13C优选分别在上述角度θ1、θ2以及θ3的范围内倾斜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各角度θ1、θ2、θ3是以第一倾斜沟13的沟中心线13L为基准测量的。然而,不言而喻第一倾斜沟13的内侧部12A、中间部13B以及外侧部13C也可以分别以直线状形成。
另外,为了使第一倾斜沟13沿着上述外力F,因此优选规定上述内侧部13A、中间部13B以及外侧部13C的配置区域。具体而言,设想将胎面部2的外表面2S划分为:中央区域Cr、胎肩区域Sh以及中间区域Md时,优选地分别将内侧部13A形成于中央区域Cr、外侧部13C形成于胎肩区域Sh、中间部13B形成于中间区域Md,其中,中央区域Cr是以轮 胎赤道C为中心的胎面展开宽度Td(图3所示)的1/3的展开宽度区域;胎肩区域Sh是从胎面端部2t到轮胎赤道C侧为胎面展开宽度Td的1/6的展开宽度区域;中间区域Md是中央区域Cr与胎肩区域Sh之间的区域。由此,能够进一步切实地抑制在第一倾斜沟13的后着地侧的沟缘13t上橡胶带GS产生损伤。
另外,上述外力F与胎面部2的外表面2S的接地压的大小成正比增大。即,在直行行驶时,上述外力F的大小越靠近轮胎赤道C侧越大,进一步换而言之,在中央区域Cr为最大,其次是中间区域Md,胎肩区域Sh为最小。因此,着眼于这样的外力F的大小,为了抑制橡胶带的剥离损伤,希望配置与外力F的大小对应的配比以及硬度的橡胶。具体而言,中央区域Cr的橡胶硬度Ga、中间区域Md的橡胶硬度Gb以及胎肩区域Sh的橡胶硬度Gc,优选满足以下关系式(1)和(2)。
橡胶硬度Ga≥橡胶硬度Gb≥橡胶硬度Gc ...(1)
橡胶硬度Ga>橡胶硬度Gc ...(2)
这样,将外力F最大的中央区域Cr的橡胶硬度,与外力最小的胎肩区域Sh相比设定得较大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在中央区域Cr的橡胶带GS的剥离损伤,并且在转弯时相对柔软的胎肩区域Sh的橡胶能够获得足够的初始抓地性能。这里,如上所述由于橡胶硬度不同,因此各区域可以分别由配比不同的橡胶带形成
上述中央区域Cr的橡胶硬度Ga虽未特殊限定,然而为了充分地抑制橡胶带GS的损伤,并且确保直行行驶时的稳定性,优选为60度以上,更优选为62度以上,最优选为64度以上,另外,优选为76度以下,更优选为74度以下,最优选为72度以下。
另外,胎肩区域Sh的橡胶硬度Gb也未特殊限定,然而为了充分地发挥转弯时的抓地力并且抑制橡胶带GS的损伤,优选为56度以上,更优选为58度以上,最优选为60度以上,另外,优选为72度以下,更优选为70度以下,最优选为68度以下。
这里,中间区域MD的橡胶硬度,希望中央区域Cr与胎肩区域Sh的各橡胶硬度的中间的硬度,以缓和从直行向转弯过渡时较大的刚性变化和抓地力的变,因此,优选为58度以上,更优选为60度以上,最优选为 62度以上,另外,优选为74度以下,更优选为72度以下,最优选为70度以下的橡胶硬度。即,中央区域Cr的橡胶硬度Ga、中间区域Md的橡胶硬度Gb以及胎肩区域Sh的橡胶硬度Gc,优选满足以下关系式(3)。
橡胶硬度Ga>橡胶硬度Gb>橡胶硬度Gc ...(3)
上述第二倾斜沟14由在中央区域Cr延伸的第二内侧部14A和在中间区域Md延伸的第二外侧部14B构成,其中该第二倾斜沟14未到达胎肩区域Sh。另一方面,上述第三倾斜沟15由在中间区域Md延伸的第三内侧部15A和在胎肩区域Sh延伸的第三外侧部15B构成,其中该第三倾斜沟15未到达中央区域Cr。
而且,第二倾斜沟14与第三倾斜沟15彼此不相交,而是沿轮胎周向错位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湿路性能和胎面部的花纹刚性,第一倾斜沟至第三倾斜沟13~15实质上以相同的轮胎周向间距而形成。
另外,第二内侧部14A优选为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上述角度θ1、即5~40度倾斜。另外,第二外侧部14B和第三内侧部15A优选为,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上述角度θ2、即30~65度倾斜。此外,第三外侧部15B优选为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上述角度θ3、即45~85度倾斜。
此外,第二倾斜沟至第三倾斜沟14、15的沿着沟中心线的沟长度,确保是第一倾斜沟13的沿着沟中心线的沟长度的30~40%左右较好。
以上那样的第二倾斜沟至第三倾斜沟14、15不会引起花纹刚性的显著降低,而且均匀地提高第一倾斜沟13、13间的排水性,并且由于是沿着与上述外力F大致相同的方向倾斜,由此能够抑制以各后着地侧的沟缘为起点的橡胶带GS的剥离损伤。
上述各倾斜沟12,例如沟宽度12w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mm以上,最优选为3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9mm以下,最优选为8mm以下。另外,沟深度(省略图示)优选为2~10mm左右。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倾斜沟12的沟宽度12w在该倾斜沟12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设定为相同,然而例如为了提高该倾斜沟12的湿路性能,也可以设定为朝向胎面端部2t宽度逐渐增加。
以上,针对本发明特别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然而本发明不限 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试制构成图1所示的轮胎构造并具有表1所示的胎面胶的摩托车用轮胎,并在以下条件下将各测试轮胎安装于摩托车(排气量1000cc)的后轮,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这里,前轮在各例中均相同。
轮胎尺寸:190/50R17
轮辋尺寸:17×MT6.00
内压:290KPa
第一倾斜沟的轮胎轴向间距数:15
测试方法如下。
(橡胶带的剥离数量)
在上述条件下,将各测试轮胎安装于上述摩托车,并且在沥青路面上以半径40m速度80km/h沿相同方向进行恒定环形。而且,在进行了40圈和80圈的时刻,检查了认为原因是在转弯内侧的第一倾斜沟的沟缘上产生橡胶带剥离的所有的损伤的个数。评价是通过对第一倾斜沟中的各中央区域Cr、中间区域Md、胎肩区域Sh,只要橡胶带有一处损伤则计数“1”而进行的。这里,数值越小则表示损伤越少、胎面胶的耐久性越好。
(湿路性能)
使上述摩托车一边阶段性提速一边进入半径40m的沥青路面上设有水深5mm、长度20m的水坑的路线,测量横向加速度(横G)并计算出速度50~80km/h时后轮的平均横向加速度G。结果是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表示,。数值越大越优越。
测试结果表示于表1。
表1:
测试结果确认了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能够抑制橡胶带的剥离损伤,能够提高胎面胶的耐久性。而且确认了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能够保持湿路性能。
Claims (3)
1.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其胎面端部之间的外表面向轮胎径向外侧以凸出的圆弧状弯曲并延伸,并且所述胎面端部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即胎面宽度为轮胎最大宽度,所述摩托车用轮胎被指定了轮胎转动方向,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胎面胶是由橡胶带层叠体构成的,
所述橡胶带层叠体是通过将宽度窄的带状橡胶带沿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
在所述胎面部的外表面上,仅形成从轮胎赤道侧向胎面端侧并朝向轮胎转动方向后着地侧倾斜的倾斜沟,
所述倾斜沟在轮胎赤道两侧具有第一倾斜沟以及第二倾斜沟,其中,该第一倾斜沟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该第一倾斜沟的轮胎轴向的内端位于轮胎赤道附近、且轮胎轴向的外端位于所述胎面端部的附近,该第二倾斜沟配置于在所述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倾斜沟之间,
所述第一倾斜沟包括:
内侧部,其从所述内端起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5~40度的角度θ1倾斜;
中间部,其与所述内侧部相连,并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30~65度且大于所述角度θ1的角度θ2倾斜;
外侧部,其与所述中间部相连,并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呈45~85度且在所述角度θ2以上的角度θ3延伸到所述外端,
所述第一倾斜沟的所述内侧部在中央区域延伸,所述中央区域是以轮胎赤道为中心的且是胎面展开宽度的1/3的展开宽度区域,
所述第一倾斜沟的所述外侧部在胎肩区域延伸,所述胎肩区域是从所述胎面端部朝向轮胎赤道侧为胎面展开宽度的1/6的展开宽度区域,
所述第一倾斜沟的所述中间部在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胎肩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延伸,
所述第二倾斜沟包括在所述中央区域延伸的内侧部、以及在所述中间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所述第二倾斜沟未到达所述胎肩区域,
所述第二倾斜沟的内侧部相对于轮胎周向以5~40度的角度倾斜,
所述第二倾斜沟的外侧部相对于轮胎周向以30~65度的角度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沟包括第三倾斜沟,该第三倾斜沟配置于在所述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倾斜沟之间,
所述第三倾斜沟包括在所述中间区域延伸的内侧部、以及在所述胎肩区域延伸的外侧部,所述第三倾斜沟未到达所述中央区域,
所述第三倾斜沟的内侧部相对于轮胎周向以30~65度的角度倾斜,
所述第三倾斜沟的外侧部相对于轮胎周向以45~85度的角度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胶的所述中央区域的橡胶硬度Ga、所述中间区域的橡胶硬度Gb以及所述胎肩区域的橡胶硬度Gc,满足以下的关系:
橡胶硬度Ga≥橡胶硬度Gb≥橡胶硬度Gc...(1)
橡胶硬度Ga>橡胶硬度Gc...(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41337 | 2009-06-12 | ||
JP2009141337A JP5351627B2 (ja) | 2009-06-12 | 2009-06-12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0634A CN101920634A (zh) | 2010-12-22 |
CN101920634B true CN101920634B (zh) | 2014-09-17 |
Family
ID=4333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837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0634B (zh) | 2009-06-12 | 2010-06-07 | 摩托车用轮胎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51627B2 (zh) |
CN (1) | CN1019206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61530B2 (ja) * | 2011-04-05 | 2013-08-1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CN103826871B (zh) * | 2011-09-28 | 2016-12-07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
JP5385997B2 (ja) * | 2012-02-03 | 2014-01-0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5827631B2 (ja) * | 2013-01-07 | 2015-12-02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5767659B2 (ja) * | 2013-02-18 | 2015-08-1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5870062B2 (ja) * | 2013-04-11 | 2016-02-2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6088376B2 (ja) * | 2013-07-10 | 2017-03-0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の耐摩耗性能評価方法 |
JP5941565B2 (ja) * | 2015-01-15 | 2016-06-2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6506060B2 (ja) * | 2015-03-20 | 2019-04-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6060217B2 (ja) * | 2015-06-23 | 2017-01-1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230549B2 (ja) * | 2019-02-06 | 2023-03-0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EP4035910A4 (en) * | 2019-09-24 | 2022-10-26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MOTORCYCLE TIRES |
JP7434795B2 (ja) * | 2019-10-11 | 2024-02-2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CN113370720B (zh) * | 2021-07-23 | 2024-08-20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01207A (ja) * | 1992-01-27 | 1993-08-10 | Bridgestone Corp | モーターサイクル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H1067207A (ja) * | 1996-07-29 | 1998-03-10 |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 二輪車用のタイヤ |
WO2008093473A1 (ja) * | 2007-02-01 | 2008-08-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2009061920A (ja) * | 2007-09-06 | 2009-03-26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とそ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116907A (ja) * | 1986-11-05 | 1988-05-21 | Bridgestone Corp |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
JP4566903B2 (ja) * | 2005-12-20 | 2010-10-20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
2009
- 2009-06-12 JP JP2009141337A patent/JP535162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6-07 CN CN201010198379.3A patent/CN10192063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01207A (ja) * | 1992-01-27 | 1993-08-10 | Bridgestone Corp | モーターサイクル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H1067207A (ja) * | 1996-07-29 | 1998-03-10 |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 二輪車用のタイヤ |
WO2008093473A1 (ja) * | 2007-02-01 | 2008-08-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2009061920A (ja) * | 2007-09-06 | 2009-03-26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とそ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51627B2 (ja) | 2013-11-27 |
CN101920634A (zh) | 2010-12-22 |
JP2010285103A (ja) | 2010-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0634B (zh) | 摩托车用轮胎 | |
CN105980173B (zh) | 充气轮胎 | |
JP6358030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206754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6170400B (zh) | 充气轮胎 | |
US9346323B2 (en) | Pneumatic tire | |
JP6327100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6232383B (zh) | 充气轮胎 | |
EP2546079B1 (en) | Motorcycle tire for running on rough terrain | |
JP6332481B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5358339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5829136A (zh) | 演变的轮胎胎面 | |
CN105339188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4275990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5473349A (zh) | 充气轮胎 | |
JP2007045367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8430803A (zh) | 噪音降低胎面 | |
JP5344064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3071633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109823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149618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0290937A (zh) | 充气轮胎 | |
JP2019137334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6159664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0177699A (zh) | 充气轮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