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9125A - 插座和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和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9125A
CN101919125A CN2008801231453A CN200880123145A CN101919125A CN 101919125 A CN101919125 A CN 101919125A CN 2008801231453 A CN2008801231453 A CN 2008801231453A CN 200880123145 A CN200880123145 A CN 200880123145A CN 101919125 A CN101919125 A CN 101919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plug
magnet
plug blades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31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稻毛敏明
冈村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19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9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9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ignal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4Indicating direction of current; Indicating polarity of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the switch being in series with coupling part, e.g. dead coupling, explosion proof coupling
    • H01R13/703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the switch being in series with coupling part, e.g. dead coupling, explosion proof coupling making use of a magnetically operated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和连接器。插座(1)构成为将直流电源的多个直流供电线(Wdc1、Wdc2)分别连线到连接插座用插头(2)的多个插头片(21)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13),对插座用插头(2)提供直流电力。插座(1)具备连线检测单元(3),用于检测是否以适当的极性将直流电源的多个直流供电线(Wdc1、Wdc2)连线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21)。

Description

插座和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和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前,提供一种连接器,设置在直流电源与直流负载(直流设备等)之间的电路上,用于布线与软线的连接或连接软线彼此。在连接器中,有卡口连接器,通过将卡口插头(插头)插拔于插头支座,可随时容易地进行布线与软线或软线彼此间的电连接和(或)断路。具体地将固定于墙壁等制造材料或设备等上的插头支座称为插座。
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4-31088中,公开了一种布线用卡口连接器,其由具备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的一对插头片的插座用插头(插头)、和具备分别连接一对插头片的一对插头片支座部的插座(插头支座)构成。另外,在所述日本公开专利公报中,设插座的插头片插入孔的方式为未插入现有交流电源用卡口插头的方式。
但是,直流电源与高电位侧(例如正极)与低电位侧(例如负极)随着时间而交替的交流电源不同,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不交替。另外,在直流负载中设置连接于直流电源高电位侧的端子与连接于低电位侧的端子。直流负载由施加于所述端子间的电压驱动。
即,直流负载有极性。因此,当连接直流电源与插座时或将插座用插头连接于插座时,必须注意不能进行将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连接反等误连线(误连接)。这里,若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连接反,则向直流负载的端子间施加相反电压。因而,担心会对直流负载施压,破坏直流负载。
但是,当将直流电源的两条供电线(直流供电线)连线于插座的一对端子部(分别电连接于一对插头片支座部的一对端子部)时,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可能会连接反。即,可能会将高电位侧的供电线连接于插座的低电位侧的端子部,将低电位侧的供电线连接于插座的高电位侧的端子部。
另外,有时插座的插头片支座部或插头片插入孔的形状相同,肉眼无法区别插头片支座部的极性。此时,当将插座用插头连接于插座时,高电位侧与低电位侧可能会连接反。即,可能会将插座用插头的高电位侧的插头片连接于插座低电位侧的插头片支座部,将插座用插头的低电位侧的插头片连接于插座高电位侧的插头片支座部。
这样,在现有的插座或连接器中,担心会由于误连线而对直流负载造成坏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可在多条直流供电线与插座的多极插头片支座部以错误的极性误连线的情况下,检测到该误连线,防止误连线引起的对直流设备的不良影响。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在以错误的极性将插头连接到插座的具有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的情况下,检测该错误连接,防止误连接引起的对直流设备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插座,构成为将多个直流供电线分别连线到分别连接插座用插头的多个插头片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对插座用插头提供直流电力。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插座具备连线检测单元,该连线检测单元检测是否以适当的极性将所述多个直流供电线连线到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
根据本发明,即便在对具有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因直流供电线的误连线而极性相反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连线检测单元来检测误连线。由此,容易确认误连线。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因误连线而对直流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在优选方式中,具备报告单元,该报告单元在由所述连线检测单元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报告误连线。
根据本发明,可检测误连线后立即让作业者知道。从而可更可靠地确认误连线。
在优选方式中,具备供电控制部,该供电控制部仅在所述连线检测单元未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才对所述插座用插头供电。
根据本发明,当误连线时,供电控制部停止供电。因此,即便在未发觉误连线而连接插座用插头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防止对直流负载造成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连接器构成为将插座用插头的多个插头片连接于插座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从插座对插座用插头提供直流电力。并且,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连接检测单元,该连接检测单元检测是否以适当的极性将所述插座用插头的所述多个插头片连接到所述插座的具有极性的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
根据本发明,在用户使用时以错误的极性将插头插座连接到插座的具有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的情况下,可由连接检测单元来检测误连接。由此,容易确认误连接。因此,可确实防止因误连接而对直流设备造成坏影响。
在优选方式中,所述连接检测单元由磁铁装置构成,该磁铁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插座的与所述插座用插头相对的一面侧的一对第1磁铁、与设置在所述插座用插头的与所述插座相对的一面侧的一对第2磁铁。所述一对第1磁铁在所述插座用插头侧的磁极彼此不同。所述一对第2磁铁在所述插座侧的磁极彼此不同。所述一对第1磁铁与所述一对第2磁铁配置成仅在以适当的极性对所述插座的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连接所述插座用插头的所述多个插头片的情况下彼此吸引。
根据本发明,在以正确的极性将插座用插头连接于插座时,第1磁铁和第2磁铁彼此吸引。另一方面,当以错误的极性将插座用插头连接于插座时,第1磁铁和第2磁铁彼此排斥。由此,能以使用磁铁的简单构造来构成连接检测单元。
在最佳方式中,具备供电控制部,该供电控制部仅在所述连接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所述插座用插头与所述插座的误连接的情况下,才对所述插座用插头供电。
根据本发明,仅在没有误连接时,供电控制部才供电,当误连线时,停止供电。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对直流负载造成坏影响。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方式1的插座,A是主视图,B是电路图。
图2表示同上插座的另一例,A是主视图,B是电路图。
图3是实施方式2的插座的框图。
图4A是同上插座的主视图,B~D是同上插座另一例的主视图。
图5表示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A是插座的主视图,B是框图,C、D是动作说明图。
图6是同上连接器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7是直流配电系统的示意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如图1A所示,是用于提供直流电力的直流插座。在插座1上,如图1B所示,连接作为直流电源用的插塞的插座用插头(下面简称为“插头”)2。
插头2例如具备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作为一例为酚醛树脂)形成为长方体状的容器体20。在容器体20的一个面(前面),突设多个(在图示例中为2个)插头片21。插头片21由金属材料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另外,一对插头片21的间隔随着从插头片21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的靠近逐渐变宽。
这里,两个插头片21中的一个连接于直流电源(未图示)的高电位侧(正极),另一个连接于直流电源的低电位侧(负极)。下面,根据需要将连接于直流电源的高电位侧的插头片21称为高电位侧插头片,用符号21H来表示。另外,根据需要将连接于直流电源的低电位侧的插头片21称为低电位侧插头片,用符号21L来表示。
将这种插头2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直流设备102(参照图7)等直流负载中。因此,向直流设备102提供施加于插头2的一对插头片21H、21L间的直流电压。
插座1例如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容器体10。此外,容器体10是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作为一例为酚醛树脂)构成的树脂成形品。
在容器体10的前面10a中形成多个(在图示例中为2个)插头片插入孔11。这些插头片插入孔11的开口形状为矩形形状,并且是可插入插头片21的大小。这里,在一个(图1A中的左侧)插头片插入孔11中插入高电位侧插头片21H,在另一(图1A中的右侧)插头片插入孔11中插入低电位侧插头片21L。下面,根据需要用符号11H来表示所述一个插头片插入孔11,并且根据需要用符号11L来表示所述另一个插头片插入孔11。另外,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的间隔与插头2的插头片21一样,随着从插头片插入孔11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图1A中的上侧)向另一端侧(图1A中的下侧)的靠近逐渐变宽。即,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以1次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于容器体10的前面10a。
此外,在容器体10的后面,形成分别插入来自直流电源(未图示)的多个(在图示例中为2个)供电线(直流供电线)Wdc1、Wdc2的多个电线插入孔(未图示)。这里,供电线Wdc1连接于直流电源的高电位侧,供电线Wdc2连接于直流电源的低电位侧。
在容器体10中,如图1A所示,容纳多个(在图示例中为2个)电源端子12和多个(在图示例中为2个)插头片支座部13。在一个电源端子12上连接高电位侧的供电线Wdc1,在另一电源端子12上连接低电位侧的供电线Wdc2。下面,根据需要用符号12H来表示所述一个电源端子12,并且根据需要用符号12L来表示所述另一电源端子12。一个插头片支座部13电连接于电源端子12H。另外,另一插头片支座部13电连接于电源端子12L。下面,根据需要用符号13H来表示所述一个插头片支座部13,根据需要用符号13L来表示所述另一插头片支座部13。此外,各插头片支座部13利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材弯曲而成。这种插头片支座部13可适当应用现有公知的片支座的构成来制作。
而且,在插座1中设有连线检测单元3。连线检测单元3检测是否对插座1的2极的插头片支座部13(或电源端子12)以适当的极性连线2条供电线Wdc1、Wdc2。
本实施方式中的连线检测单元3如图1B所示,由发光二极管30和电阻器31构成。将发光二极管30的正极端子电连接于电源端子12L上,将负极端子电连接于电源端子12H上。而且,发光二极管30的阈值电压被设定为比直流电源的电压值低的值。电阻器31被插入到发光二极管30的正极端子与电源端子12L之间。电阻器31是为了使发光二极管30中不流过过大的电流而设置的。
这里,当将供电线Wdc1连接于电源端子12H、将供电线Wdc2连接于电源端子12L时(换言之,当将供电线Wdc1连接于插头片支座部13H、将供电线Wdc2连接于插头片支座部13L时),插头片支座部13H的电位比插头片支座部13L的电位低。因此,电流不流过发光二极管30。因此,发光二极管30熄灭。
另一方面,当将供电线Wdc2连接于电源端子12H、将供电线Wdc1连接于电源端子12L时(换言之,当将供电线Wdc2连接于插头片支座部13H、将供电线Wdc1连接于插头片支座部13L时),插头片支座部13H的电位比插头片支座部13L的电位高。因此,电流如图1B所示的箭头A那样流过发光二极管30。其结果,发光二极管30点亮。
这样,发光二极管30在正确连线时熄灭,在误连线时点亮。
这里,在容器体10的前面10a设有透光窗部14。该透光窗部14由对发光二极管30放射的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插座1中规定发光二极管30与透光窗部14的位置关系,以便发光二极管30放射的光通过透光窗部14射出到容器体10的外部。另外,也可使用将发光二极管30放射的光引导到透光窗部14的棱镜等光学部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由于具备连线检测单元3,所以误连线的确认变容易,结果是能可靠地防止因误连线给直流设备102造成坏影响。尤其是在供电线Wdc1、Wdc2错误地以相反极性被误连线在插座1的具有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13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30点亮。另外,从发光二极管30放射的光通过容器体10的透光窗部14射出到容器体10的外侧。从而,可在检测到误连线后立即让作业者知道。因此,可进一步可靠地确认误连线。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线检测单元3在被连线检测单元3检测到误连接的情况下,也可用作报告检测到误连线的报告单元。因此,可简化插座1的电路构成。
但是,连线检测单元3的构成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连线检测单元3也可以是图2B所示的构成。图2B所示的连线检测单元3由二极管32与蜂鸣器33构成。将二极管32的正极端子电连接于电源端子12L上,将负极端子电连接于电源端子12H上。而且,二极管32的阈值电压被设定为比直流电源的电压值低的值。蜂鸣器33构成为在通电时发出规定的声音(电子音)。蜂鸣器33被插入到二极管32的正极端子与电源端子12L之间。
这里,当将供电线Wdc1连接于电源端子12H、将供电线Wdc2连接于电源端子12L时,电流不流经二极管32。因此,蜂鸣器33不发出电子音。另一方面,当将供电线Wdc2连接于电源端子12H、将供电线Wdc1连接于电源端子12L时,电流如图2B所示的箭头A那样流过二极管32。其结果,蜂鸣器33发出电子音。这样,蜂鸣器33仅在进行了误连线时发出电子音。这里,如图2A所示,在容器体10的前面10a设有声孔15来代替透光窗部14。该声孔15是为了将蜂鸣器33发出的电子音传递到容器体10的外侧而设置的。
图2所示的插座1中也可得到与上述一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如图3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供电控制部4。而且,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中与实施方式1一样的构成标注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供电控制部4构成为,在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不对插头2进行供电,而仅在未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才对插头2供电。下面,详细描述供电控制部4。供电控制部4例如由开闭端子部12与插头片支座部13之间的电路的继电器(未图示)构成。作为这种继电器,例如可使用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不限于电磁继电器,也可利用例如晶体管等的半导体开关元件。
这里,若电磁继电器为常闭型,则只要利用二极管等,当进行了误连线时电流流过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未图示),而当正确连线时电流不流过所述线圈即可。据此,电磁继电器当正确地进行连线时关闭接点(接通接点),当进行了误连线时打开接点(断开接点)。由此,仅在正确地进行了连线时端子部12与插头片支座部13才导通。
另一方面,若电磁继电器为常开型,则只要利用二极管等,当正确地进行连线时电流流过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未图示),当进行了误连线时电流不流过所述线圈即可。此时,也仅在正确地进行连线时端子部12与插头片支座部13才导通。
而且,在上述构成中,所述二极管被用作连线检测单元,检测是否多个供电线Wdc1、Wdc2以适当的极性被连线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13。这里,也可利用连线检测单元3的发光二极管30(参照图1B)或二极管32(参照图2B)来代替所述二极管。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由于具备连线检测单元3,所以可实现与实施方式1一样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供电控制部4仅在以正确的极性连线2条供电线Wdc1、Wdc2与插座1的2极的插头片支座部13的情况下才可供电。即,当误连线时,供电控制部4停止供电。因此,即便在未发觉误连线而连接了插头2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对直流设备102造成坏影响于未然。根据这种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可比实施方式1更可靠地防止对直流设备102造成坏影响。
但是,存在插头2以错误的极性误连接到插座1的情况。图4是用于防止该情况的一例。
在图4A所示的插座1中,如实施方式1所述,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的间隔随着从插头片插入孔11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图4A中的上侧)向另一端侧(图4A中的下侧)的靠近逐渐变宽。在图4B所示的插座1中,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相互平行。但是,使一个插头片插入孔11H的长度比另一插头片插入孔11L长。在图4C所示的插座1中,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的开口形状均为圆形。但是,使一个插头片插入孔11H的内径比另一插头片插入孔11L的大。
即,在图4A~B所示的实例中,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以1次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于容器体10的前面10a。因此,在图4A~C所示的实例中,插座1与插头2的连接方式唯一确定。由此,可防止插头2的误连接。另外,插座1的插头片支座部13或插头2的形状形成为对应于图4A所示插头片插入孔11的形状。
不过,在图4D所示的插座1中,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的开口形状相同,还相互平行。由此,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以2次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于容器体10的前面10a。但是,在图4D所示实例中,在容器体10的前面10a形成有嵌合凹部10b。在嵌合凹部10b的底面形成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在图示例中,虽然嵌合凹部10b的内周形状为梯形,但只要是1次旋转对称的形状即可。此时,将插头2的容器体20的外周形状形成为与嵌合凹部10b凹凸嵌合的形状。
即便在图4D所示的实例中,插座1与插头2的连接方式也唯一确定。因此,可防止插头2的误连接。图4D中的10c是形成于嵌合凹部10b底面中的凹部。在插头2的容器体20的前面,设置当正确地进行连接时与凹部10c凹凸嵌合的突部(未图示)。由此,可进一步防止误连接。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如图5B所示,构成为将插头2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插头片21连接于插座1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插头片支座部13上,从插座1对插头2提供直流电力。
本实施方式的插座1如图5B所示,具备与实施方式1一样的容器体10。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另外,一对插头片插入孔11的内径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容器体10中,如图5B所示,容纳端子部12、插头片支座部13、开闭部50和一对第1磁铁51。此外,由于端子部12与插头片支座部13与实施方式1一样,所以省略说明。
开闭部50设置在端子部12与插头片支座部13之间的电路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开闭部50由一对开关500构成。一个开关500设置在端子部12H与插头片支座部13H之间的电路中。另一开关500设置在端子部12L与插头片支座部13L之间的电路中。这些开关500是常闭型,仅在操作片501被按压时才接通(参照图5C、D)。
一对第1磁铁51如图5A所示,露出设置在容器体10的前面10a。即,一对第1磁铁51设置在插座1中与插头2的相对面(前面10a)侧。另外,一对第1磁铁51在容器体10的短方向(图5A中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插头片插入孔11的两侧。下面,为了区别一对第1磁铁51,根据需要用符号51A、51B来表示。
这里,第1磁铁51A配置成N极露出于容器体10的前面10a。另一方面,第1磁铁51B配置成S极露出于容器体10的前面10a。即,一对第1磁铁51在插头2侧的磁极彼此不同。
另外,一对第1磁铁51可前后方向移动地装配在容器体10中。并且,一对第1磁铁51中设有按压开关500的操作片501的滑动片510。第1磁铁51与开关500配置成如下的位置关系。即,当第1磁铁51位于容器体10的前面10a侧时,由滑动片510按压操作片501,开关500处于接通。另一方面,当第1磁铁51位于容器体10的后面侧时,滑动片510不按压操作片501,开关500处于断开。另外,在容器体10中设有向容器体10的后面侧对第1磁铁51施力的复位弹簧(未图示)。
本实施方式中的插头2如图5B所示,具备与实施方式2一样的容器体20。在容器体20中,设有插头片21与一对第2磁铁52。而且,插头片21除形状形成为圆棒状外,与实施方式1一样。
一对第2磁铁52露出设置于容器体20的前面。即,一对第2磁铁52设置在插头2中与插座1的相对面(前面)侧。下面,为了区别一对第2磁铁52根据需要用符号52A、52B表示。
这里,第2磁铁52A配置成S极从容器体20的前面露出。另一方面,第2磁铁52B配置成N极从容器体20的前面露出。即,一对第2磁铁52在插座1侧的磁极彼此不同。
这样一对第2磁铁52配置在当将插头2连接于插座1时、分别与一对第1磁铁51相对的位置上。这里,当将插头2正确地连接于插座1时,第2磁铁52A与第1磁铁51A相对,第2磁铁52B与第1磁铁51B相对。即,当将插头2正确地连接于插座1时,插座1侧为S极的第2磁铁52A与插头2侧为N极的第1磁铁51A相对。另外,插座1侧为N极的第2磁铁52B与插头2侧为S极的第1磁铁51B相对。由此,一对第2磁铁52与一对第1磁铁51彼此吸引。
这里,第1磁铁51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地配置在容器体10中。因此,当将插头2正确地连接于插座1时,第1磁铁51移动到容器体10的前面10a侧。作用于第1磁铁51与第2磁铁52之间的吸引力的大小被设定为可抵抗所述复位弹簧的施力地将第1磁铁51移动到容器体10的前面10a侧。
这样,若第1磁铁51移动到容器体10的前面10a侧,则如图5C所示,开关500处于接通。由此,端子部12与插头片支座部13导通。从而,可从插座1向插头2供电。
另外,若将插头2从插座1取下,则第1磁铁51变成没有被第2磁铁52吸引。因此,第1磁铁51因所述施力弹簧的施力而移动到容器体10的后面侧。由此,如图5D所示,开关500处于断开。此时,端子部12与插头片支座部13之间的电路被断开。
另一方面,当将插头2误连接于插座1时(误连接时),第2磁铁52B与第1磁铁51A相对,第2磁铁52A与第1磁铁51B相对。即,插座1侧为N极的第2磁铁52B与插头2侧为N极的第1磁铁51A相对。另外,插座1侧为S极的第2磁铁52A与插头2侧为S极的第1磁铁51B相对。从而,一对第2磁铁52与一对第1磁铁51彼此排斥。
此时,第1磁铁51位于容器体10的后面侧不变。因此,即便逆着第1磁铁51与第2磁铁52产生的排斥力将插头2连接于插座1上,如图5D所示,也由于开关500处于断开,所以不从插座1向插头2供电。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由开闭部50、一对第1磁铁51和一对第2磁铁52构成连接检测单元。所述连接检测单元构成为检测是否插头2的多个插头片21以适当的极性连接在插座1的具有极性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13。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用户使用时将插头2以错误极性连接在持有插座1极性的插头片支座部13的情况下,可由所述连接检测单元检测误连接。由此,误连接的确认变容易。因此,你可靠地防止因误连接而对直流设备102造成坏影响。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检测单元由磁铁装置构成,该磁铁装置具备设置在插座1的与插头2的相对的一面侧的一对第1磁铁51、和设置在插头2的与插座1的相对的一面侧的一对第2磁铁52。这里,一对第1磁铁51在插头2侧的磁极彼此不同。一对第2磁铁52在插座1侧的磁极彼此不同。一对第1磁铁51与一对第2磁铁52配置成仅在对插座1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13以适当极性连接有插头2的多个插头片21的情况下才彼此吸引。
因此,当以正确的极性将插头2连接于插座1时,第1磁铁51与第2磁铁52彼此吸引。另一方面,在以错误极性将插头2连接于插座1的情况下,第1磁铁51和第2磁铁52彼此排斥。由此能以使用磁铁的简单构造,构成所述连接检测单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检测单元也用作所述供电控制部。所述供电控制部构成为仅在所述连接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插头2与插座1的误连接的情况下才对插头2供电。由此,仅在不是误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供电控制部才进行供电,当误连线时停止供电。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对直流负载102造成坏影响。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另一例。图6所示的连接器中插座1的构成与图5所示的实例不同。
图6所示的插座1具备与图5所示的实例一样的容器体10。在容器体10中容纳有端子部12、插头片支座部13、一对第1磁铁51、检测部53和报告部54。而且,一对第1磁铁51的构成与图5所示的实例一样。其中,所述施力弹簧配置成向容器体10的前面10a侧而非后面侧对第1磁铁51施力。
检测部53构成为利用一对第1磁铁51来检测误连接。例如,检测部53具备一对检测开关(未图示)。检测开关例如为常闭型,构成为仅在操作片(未图示)被按压时才处于接通。另外,检测开关在第1磁铁51位于容器体10的前面侧时处于接通,在第1磁铁51位于容器体10的后面侧时处于断开。这里,在图6所示的实例中,所述施力弹簧配置成向容器体10的前面10a侧对第1磁铁51施力。由此,在连接插头2之前,检测开关处于接通。另外,当将插头2正确地连接于插座1时,由于第1磁铁51与第2磁铁52彼此吸引,所以第1磁铁51的位置没有变化。由此,检测开关处于接通不变。
另一方面,当将插头2误连接于插座1时(误连接时),如上所述,一对第2磁铁52与一对第1磁铁51彼此排斥。此时,第1磁铁51向容器体10的后面侧移动。因此,检测开关处于断开。作用于第1磁铁51与第2磁铁52之间的排斥力的大小被设定为可抵抗所述弹簧的施力地将第1磁铁51移动到容器体10的后面侧。
检测部53构成为当检测开关处于断开时,判断为进行了误连接。然后,若检测部53判断为进行了误连接,则使报告部54动作。这里,报告部54中例如可使用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发光二极管30或蜂鸣器33。另外,报告部54只要是可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来向用户报告的设备即可,不限于上述实例。另外,在上述实例中,当误连线时上述检测开关处于断开,但也可在误连线时要检测开关处于接通。此时,可将该检测开关兼用作用于驱动报告部54的开关,由此可简化构成。
这样,根据图6所示的连接器,当检测到误连接时,报告部54可通知用户进行了误连接。
上述本发明的连接器例如可用于图7所示的直流配电系统中。而且,图7中,作为适用直流配电系统的建筑物,例示了独户住宅的房屋H。但是,直流配电系统也可适用于公共住宅。
在房屋H中设置输出直流电力的直流电力供给部101与直流设备102。直流设备102是由直流电力驱动的负载。这里,通过连接于直流电力供给部101的输出端部上的直流供给线路Wdc,向直流设备102提供直流电力。另外,在直流电力供给部101与直流设备102之间设有直流断路器114。直流断路器114监视流过直流供给线路Wdc的电流,当检测到异常时,在直流供电线路Wdc上限制或截断从直流电力供给部101向直流设备102的供电。
直流供给线路Wdc兼用作直流电力的供电路径与通信路径。例如,通过将使用高频载波来传输数据的通信信号重叠于直流电压上,可在连接于直流供给线路Wdc的设备间通信。该技术是类似于提供交流电的电力线中使通信信号重叠于交流电压的电力线传输技术的技术。
上述直流供给线路Wdc经直流电力供给部101连接于信息断路器116上。信息断路器116是构筑屋内通信网(下面称为‘室内网’)的主装置。信息断路器116在室内网下与直流设备102构筑的子系统等通信。
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作为子系统,设有信息设备系统K101、照明系统K102、K105、正门系统K103和住宅报警器系统K104。各子系统构成自立分散系统。因此,子系统单独也可动作。另外,子系统不限于上述实例。
不过,直流断路器114与子系统建立关联地设置。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在信息设备系统K101、照明系统K102、门禁系统K103和住宅报警器系统K104、照明系统105上分别建立关联地各设置有1个直流断路器114。其中,在将多个子系统关联于一个直流断路器114的情况下,设有连接盒121。连接盒121构成为按每个子系统分割直流供给线路Wdc的系统。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在照明系统K102与门禁系统K103之间设有连接盒121。
信息设备系统K101由电脑、无线接入点、路由器、IP电话等信息系统的直流设备102构成。该直流设备102被连接到直流插座131,该直流插座131例如以壁式插座或地板式插座的方式先行配置(在建筑房屋H时施工)于房屋H。
照明系统K102、K105由照明器具等照明系统的直流设备102构成。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照明系统K102由先行配置于房屋H的照明器具(直流设备102)构成。这里,对照明系统K102的照明器具的控制的指示可使用红外线摇控装置来提供。另外,控制的指示也可使用通信信号从连接于直流供给线路Wdc上的开关141来提供。即,开关141与直流设备102都具有通信功能。并且,控制的指示也可使用通信信号从室内网的其它直流设备102或信息断路器116提供。对照明器具的指示内容例如是点亮、熄灭、调光、闪烁等。另一方面,照明系统K105由连接于先行配置于屋顶的天花板接线盒(ceiling)133上的照明器具(直流设备102)构成。天花板接线盒133中在房屋H的内部装修施工时由施工人员装配照明器具或由家里人自己装配照明器具即可。
门禁系统K103由执行来客应对或监视侵入者等的直流设备102构成。
住宅报警器系统K104由火灾感知器等警报系统的直流设备102构成。
可在上述插座1和天花板接线盒133上连接任意的直流设备102。插座1和天花板接线盒133向连接的直流设备102输出直流电力。由此,在下面不必区别插座1和天花板接线盒133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为“直流电源插座(outlet)”。在这些直流电源插座的容器体中,开口设有可插入直流设备102的触头的连接口(插入式的连接口)。另外,在该容器体中保持直接接触被插入到连接口的触头的触头支座。由此,具有这种构造的直流电源插座以接触的方式供电。在直流设备102具有通信功能的情况下,可通过直流供给线路Wdc来传输通信信号。不仅直流设备102,直流电源插座中也可设置通信功能。另外,上述触头可直接设置在直流设备102中,或经连接线设置在直流设备102中。
信息断路器116不仅连接到室内网,还连接到构筑因特网的广域网NT。在将信息断路器116连接到广域网NT的情况下,可享受基于连接到广域网NT的中心服务器(计算机服务器)200的服务。另外,虽未图示,但信息断路器116也可经具有DHCP服务器的功能的路由器连接到广域网NT。
中心服务器200例如提供可监视或控制通过广域网NT连接到室内网的设备(主要是直流设备102,但还包含具有通信功能的其它设备)的服务。利用该服务,可使用个人计算机、网络TV、移动电话等具备浏览功能的通信终端(未图示)来监视或控制连接到室内网的设备。
信息断路器116具备与中心服务器200通信用的作为通信中间件的功能、和与广域网NT连接的作为网络安全的功能。另外,信息断路器116还具备对时的功能、或取得与室内网的设备有关的识别信息(这里为使用IP地址的信息)的功能。
作为通信中间件,必须具备与连接于广域网NT的中心服务器200通信的功能、和与连接于室内网的设备通信的功能这两种功能。
这里,简单说明与中心服务器200通信的功能。室内设备对中心服务器200定期地进行单向查询通信,确认中心服务器200中有无内容。另一方面,若有来自连接于广域网NT的信息终端的监视或控制的请求,则中心服务器200生成并存储内容。若当从室内设备向中心服务器200查询时存储内容,则生成对设备的控制或监视的请求。若接收对该请求的响应,则中心服务器向信息终端发送响应内容。因此,可由信息终端执行涉及室内设备的控制或监视。
当室内设备发生了火灾检测等应通知给信息终端的事件时,室内设备通知中心服务器200事件的发生。之后,当从室内设备通知事件发生时,中心服务器200通过电子邮件向信息终端通知该事件的发生。此外,对中心服务器200的访问利用SSL(Secure Sockets Layer Protocol:安全套接层协议)被进行加密。另外,中心服务器200被多路复用,若在任一中心服务器200产生通信错误,则其它中心服务器200代替功能。
因此,信息断路器116中与室内网的通信功能中重要的功能是检测和管理构成室内网的设备的功能。信息断路器116自动检测应用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通用即插即用)连接于室内网的设备。另外,信息断路器116具备具有浏览功能的显示器117。而且,信息断路器116将检测到的设备一览显示于显示器117中。这里,显示器117构成为具有接触面板或其它操作部。因此,可从显示器117的画面中所显示的选择项中选择所期望的内容。因此,信息断路器116的利用者(施工人员或家里人)可在显示器117的画面上监视、控制设备。此外,显示器117也可与信息断路器116分离设置。
连接于室内网的各设备构成为在参加室内网时(连接到室内网时或连接后最初接通电源时)发送参加数据包。信息断路器116通过接收来自设备的参加数据包,可知道参加室内网的设备的种类或功能。设备地址(使用IP地址)由设备自动设定(当DHCP服务器存在时,设备从DHCP服务器取得地址)。另外,各设备具有返回生存确认响应数据包的功能。从信息断路器116接收到生存确认数据包的设备在执行地址变更等设备构成变更时,在生存确认响应数据包中包含状态变化通知标志后,对生存确认数据包响应。
信息断路器116管理与设备的连接相关的信息。例如,信息断路器116通过接收参加数据包和生存确认响应数据包,把握连接于室内网的设备种类或功能与地址。
然而,若连接于室内网的设备中发生任何一事件,则通知信息断路器116发生事件。此时,信息断路器116根据设备的种类或功能,以单点传送来向管理下的设备发送应用程序层中生成的事件数据包。设备判断从信息断路器116发送的事件数据包的内容。之后,如果是必要的事件数据包,则设备根据其内容动作,而如果是无需的事件数据包,则在设备侧废弃。因此,可使室内网的设备联动动作。例如,可通过操作作为设备的开关,进行作为设备的照明器具的点亮或熄灭动作。
另外,也可在使设备连动动作时,将个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连接于信息断路器116上,利用信息终端的浏览功能,通过地址来进行设备的关联。设备的连动动作的关系由各设备分别保持。因此,设备可不通过信息断路器116就连动动作。若各设备进行连动动作的关联,则例如可通过操作作为设备的开关,进行作为设备的照明器具的点亮或熄灭动作。另外,连动动作的关联多在子系统内进行,但也可以是超出子系统的关联。例如,若由住宅报警器系统K104检测到火灾,则可使照明系统K102闪烁来进行警报报告,或使相当于避难路径的照明系统K102点亮后来引导避难路径。
下面,简单说明信息断路器116中的网络安全功能。在室内的设备与中心服务器200之间,经由信息断路器116进行通信。这里,信息断路器116通过对应于SPI(Stateful Packet Inspection:状态数据包检测)的防火墙功能,管理室内的设备与中心服务器200之间的通信中的会话。因此,信息断路器116检测来自广域网NT的不正当访问,废弃不正当数据包。信息断路器116使用MAC地址进行访问限制,防止从没有被登录的信息终端访问。
如上所述,信息断路器116执行连接于室内网的设备间连动动作用管理的服务、和可由具备浏览器功能的通信终端监视和控制设备的服务。因此,信息断路器116对室内网具有作为室内服务器的功能。
然而,直流电力供给部101基本上通过交流电源(例如从室外提供的商用电源)AC的电力转换来生成直流电力。在图7所示的构成中,交流电源AC通过主断路器111被输入到包含开关电源的AC/DC转换器112。这里,主断路器111作为内设器件装配在配电板110中。从AC/DC转换器112输出的直流电力通过协调控制部113被提供给各直流断路器114。
在直流电力供给部101中,考虑不从交流电源AC供电的期间(例如商用电源的停电期间)而设有蓄电池162。另外,可兼用生成直流电力的太阳能电池161、燃料电池163。相对于具备AC/DC转换器112的主电源,太阳能电池161或蓄电池162、燃料电池163构成分散电源。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太阳能电池161、蓄电池162、燃料电池163包含控制输出电压的电路部。另外,蓄电池162还包含不仅控制放电还控制充电的电路部。
分散电源中太阳能电池161或燃料电池163也可以不必设置。但是,最好设置蓄电池162。蓄电池162由主电源或其它分散电源适时充电。不仅在不从交流电源AC供电的期间,还可在必要时适时进行蓄电池162的放电。由协调控制部113来进行蓄电池162的充放电或主电源与分散电源的协调。即,协调控制部113用作控制从构成直流电力供给部101的主电源和分散电源向直流设备102分配电力的直流电力控制部。也可将太阳能电池161、蓄电池162、燃料电池163的输出变换为交流电力后输入到AC/DC转换器112。
然而,从与设备对应的多种电压(例如5V、12V、24V、48V等)中来选择直流设备102的驱动电压。因此,最好协调控制部113具备将从主电源和分散电源得到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必要的电压的DC/DC转换器。通常,对1个系统的子系统(或1台直流断路器114上所连接的直流设备102)提供1种电压。但是,也可构成为对1个系统的子系统使用3线以上来提供多种电压。另外,在使用2线式直流供给线路Wdc的情况下,可采用使施加于线间的电压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化的构成。DC/DC转换器也可与直流断路器一样分散成多个来设置。
如上所述,通过直流供电线Wdc提供的直流电压与商用电源等交流电源AC相比,为低电压。另外,可流过1个系统的直流供电线Wdc的电流有限制。因此,难以用直流电力来支援对住宅内使用的电气设备中功耗较大的电气设备的供电。尤其是向洗衣机等动力系统的电气设备、电饭煲和电灶等热力系统的电气设备、或大画面电视显像器等供电必需交流电力。
对这种电气设备,在通过与连接于主断路器111一同,连接于设置在配电板110内的分支断路器(未图示)的交流供给线(未图示)来提供交流电。该交流供给线连接于以壁面插座或地板插座或天花板接线盒的方式先行配置的电源插座(未图示)上。电气设备通过将连接于自身的电源线的一端部上设置的电源插头(未图示)插入电源插座,来提供交流电力。另外,也可设置通过交流供给线Wac来进行直流断路器114与电气设备K101或电源的通信。若设置该功能,则可将室内网扩展到由交流电源驱动的电气设备。
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仅设有1个AC/DC转换器112。但是,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AC/DC转换器112。当设置多个AC/DC转换器112时,最好根据负载的大小来增减所运行的AC/DC转换器112的台数。
在上述的AC/DC转换器112、协调控制部113、直流断路器114、太阳能电池161、蓄电池162、燃料电池163中设有通信功能。由此,可进行应对包含主电源和分散电源或直流设备102的负载状态的连动动作。该通信中使用的通信信号以与直流设备102中使用的通信信号一样被重叠于直流电压的方式来传输。
在图7所示实例中,为了将从主断路器111输出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将AC/DC转换器112配置在配电板110内。但是,不一定需要将AC/DC转换器112配置在配电板110内。例如,也可利用在主断路器111的输出侧设置在配电板110内的分支断路器(未图示),使交流供电线路分支给多个系统,在各系统的交流供给线路中设置AC/DC转换器。即,也可采用按每个系统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构成。此时,能以房屋H的各层或各房间为单位,设置直流电力供给部101。因此,可按不同系统来管理直流电力供给部101。并且与利用直流电力的直流设备102之间的直流供给线路Wdc的距离变小。由此,可降低直流供给线路Wdc中的电压下降引起的电力损耗。另外,也可将主断路器111和分支断路器容纳在配电板110中,将AC/DC转换器112、协调控制部113、直流断路器114和室内服务器116容纳在与配电板110不同的板中。

Claims (6)

1.一种插座,是将多个直流供电线分别连线到分别连接插座用插头的多个插头片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对插座用插头提供直流电力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线检测单元,该连线检测单元检测是否以适当的极性将所述多个直流供电线连线到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具备报告单元,该报告单元在由所述连线检测单元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报告检测到误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具备供电控制部,该供电控制部仅在所述连线检测单元未检测到误连线的情况下,才对所述插座用插头供电。
4.一种连接器,是将插座用插头的多个插头片连接于插座的多个插头片支座部,从插座对插座用插头提供直流电力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接检测单元,检测是否以适当的极性对所述插座的具有极性的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连接所述插座用插头的所述多个插头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检测单元由磁铁装置构成,该磁铁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插座的与所述插座用插头相对的一面侧的一对第1磁铁、和设置在所述插座用插头中与所述插座相对的一面侧的一对第2磁铁,
所述一对第1磁铁在所述插座用插头侧的磁极彼此不同,
所述一对第2磁铁在所述插座侧的磁极彼此不同,
所述一对第1磁铁与所述一对第2磁铁配置成仅在以适当的极性对所述插座的所述多个插头片支座部连接所述插座用插头的所述多个插头片的情况下彼此吸引。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供电控制部,该供电控制部仅在所述连接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所述插座用插头与所述插座的误连接的情况下,才对所述插座用插头供电。
CN2008801231453A 2007-12-26 2008-12-26 插座和连接器 Pending CN1019191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5181 2007-12-26
JP2007335181A JP2009158303A (ja) 2007-12-26 2007-12-26 コンセント、並びに、コンセント及びコンセントプラグ
PCT/JP2008/073701 WO2009082001A1 (ja) 2007-12-26 2008-12-26 コンセントおよび接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9125A true CN101919125A (zh) 2010-12-15

Family

ID=4080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31453A Pending CN101919125A (zh) 2007-12-26 2008-12-26 插座和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10866B2 (zh)
EP (1) EP2234220A4 (zh)
JP (1) JP2009158303A (zh)
CN (1) CN101919125A (zh)
WO (1) WO200908200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9574A (zh) * 2012-12-27 2013-07-10 深圳市非凡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04054222A (zh) * 2011-12-22 2014-09-1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795063B (zh) * 2020-11-30 2023-03-01 日商松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Dc管槽系統、dc管槽、供電構件及電力供給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8160A2 (en) 2004-11-26 2006-06-01 Hologic, Inc. Integrated multi-mode mammography/tomosynthesis x-ray system and method
JP5330948B2 (ja) * 2009-09-25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差込プラグ
JP5319448B2 (ja) * 2009-08-07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5330926B2 (ja) * 2009-08-07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差込プラグ
JP5308272B2 (ja) * 2009-08-07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5319473B2 (ja) * 2009-09-24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差込接続器
JP5330949B2 (ja) * 2009-09-25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差込プラグ
JP5319470B2 (ja) * 2009-09-24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5319471B2 (ja) * 2009-09-24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5308271B2 (ja) * 2009-08-07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5319472B2 (ja) * 2009-09-24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5585316B2 (ja) 2009-09-28 2014-09-10 Tdk株式会社 差込プラグ、プラグ受けおよび配線用差込接続器
JP5351697B2 (ja) * 2009-10-05 2013-11-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配線装置
JP2011154978A (ja) * 2010-01-28 2011-08-11 Sony Corp コネクタ及び電力給電システム
EP2642611A1 (en) * 2012-03-19 2013-09-25 Nigel Greig Connector apparatus
US9590373B2 (en) 2012-11-19 2017-03-07 Intel Corporation Providing orientation support in receptacles
FR2998684B1 (fr) * 2012-11-28 2014-11-21 Soitec Solar Gmbh Controle d'un dispositif traqueur solaire
TWI535134B (zh) 2014-01-02 2016-05-21 萬國商業機器公司 電力互連裝置及插座結構及提供直流電的方法
US9209576B2 (en) * 2014-04-22 2015-12-08 Xyz Science Co., Ltd. Polarity-correctly-connectable intelligent insert-to-connect device
US10014632B2 (en) * 2014-07-17 2018-07-03 1593563 Ontario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external device to draw power from power source for video camera
US9742128B2 (en) 2015-06-29 2017-08-22 Grid Connect, Inc. Smart plug having plug blade detection
US20170372573A1 (en) * 2016-06-22 2017-12-28 Hanwha Techwin Co., Ltd.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6026252A (zh) * 2016-06-22 2016-10-12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配件
KR101824950B1 (ko) * 2016-07-08 2018-03-14 주식회사 솔루엠 암 커넥터, 이를 갖는 커넥터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 기기
CN108565977A (zh) * 2018-04-16 2018-09-2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无线充电器、充电方法及智能设备
DE102019105226B3 (de) * 2019-03-01 2020-07-09 Insta Gmbh Elektrisches Versorgung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selben
JP7471159B2 (ja) 2020-07-01 2024-04-19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KR102555854B1 (ko) * 2020-08-14 2023-07-14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직류 전원연결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CN113300141B (zh) * 2021-06-04 2022-08-23 东营东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设备用短路断路自动保护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35068A1 (fr) * 1975-12-12 1977-07-08 Parrier Andre Prise electrique equipee d'un dispositif de securite
US4097843A (en) * 1976-11-12 1978-06-27 Basile Sebastian B Warning device and receptacle adaptor
JP2594229Y2 (ja) 1991-03-22 1999-04-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Dcコネクタ
JPH09298076A (ja) 1996-05-01 1997-11-18 Kyushu Electric Power Co Inc 自動極性整合型直流用電源コード
US6350148B1 (en) * 1999-02-10 2002-02-26 Avaya Technology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patch cord connector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 system
US6688908B2 (en) * 2002-01-11 2004-02-10 Kycon, Incorporated Stacked DC power jack with LED
JP2004031088A (ja) 2002-06-25 2004-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配線用差込接続器
US20060145655A1 (en) * 2005-01-03 2006-07-06 Dhc Specialty Corp. Car battery jumper cable apparatus
US7331793B2 (en) * 2005-12-16 2008-02-19 Motorola, Inc. Magnetic connector
JP2008103125A (ja) * 2006-10-18 2008-05-01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力検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4222A (zh) * 2011-12-22 2014-09-1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199574A (zh) * 2012-12-27 2013-07-10 深圳市非凡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03199574B (zh) * 2012-12-27 2016-03-02 深圳市非凡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系统
TWI795063B (zh) * 2020-11-30 2023-03-01 日商松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Dc管槽系統、dc管槽、供電構件及電力供給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79532A1 (en) 2010-11-04
US8210866B2 (en) 2012-07-03
EP2234220A1 (en) 2010-09-29
WO2009082001A1 (ja) 2009-07-02
JP2009158303A (ja) 2009-07-16
EP2234220A4 (en)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9125A (zh) 插座和连接器
US9768562B2 (en) Modified electrical devices
CN101919127A (zh) 插座及插头
US4812827A (en) Detector and light assembly
US10658793B2 (en) Reversible power and data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9146781A (ja) 直流接続装置
JP2012248197A (ja) ビルディング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4974868B2 (ja) 直流接続装置
JP5032969B2 (ja)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2009146780A (ja) 直流接続装置
JP2009146777A (ja) 直流接続装置
TW200819087A (en) Item of furniture
US20190335599A1 (en) Integration device for integrating function modules
US10411401B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receptacle for magnetic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2009142012A (ja)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JP2009146783A (ja) 直流接続装置
KR102463505B1 (ko) 누전 차단 기능을 갖춘 공동주택 실내전기 배선 장치
CN101223814A (zh) 双布线系统
JP2009146827A (ja) 直流コンセント
JP2009146778A (ja) 直流接続装置
JP2000091033A (ja) 接続装置
CN101904057A (zh) 信息输出口
JP2009158297A (ja) 直流電源用スイッチ
CN111745647A (zh) 一种机器人
JP2009158212A (ja) 配電ケーブル、直流コンセント、配電ケーブル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kamato City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TO: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