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3152A - 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3152A
CN101903152A CN2008801219517A CN200880121951A CN101903152A CN 101903152 A CN101903152 A CN 101903152A CN 2008801219517 A CN2008801219517 A CN 2008801219517A CN 200880121951 A CN200880121951 A CN 200880121951A CN 101903152 A CN101903152 A CN 101903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machine
casting
primary product
meta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19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埃哈德
H·丹南曼
J·库尔兹
K·摩根斯特恩
W·南德尔
T·朱克
B·齐默
M·考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car Fritz & Co KG GmbH
Oskar Frech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scar Fritz & Co 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car Fritz & Co KG GmbH filed Critical Oscar Fritz & Co 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903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31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84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15The materials being injected at different moulding stations
    • B29C45/162The materials being injected at different moulding stations using means, e.g. mould parts, for transferring an injected part between mould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2045/169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injecting metallic layers and plastic material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其具有第一铸造机(1)和与之分开的第二铸造机(2),其中第一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或第一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属的方法。按本发明的铸造机包含传送设备(6),用来把在第一铸造机中通过第一铸造工艺制成的初级产品(4)传送至第二铸造机,在此第二铸造机通过第二铸造工艺由初级产品构成金属/塑料-混合零件;所述铸造机还包含调温设备(6),用来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初级产品之后并在第二铸造工艺开始之前能够控制地调节初级产品的温度。应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和方法。金属/塑料-混合零件在此理解为这样的零件,即它由金属和塑料组成并通过以下方式制成,即首先由这两个材料中的一个铸造出初级产品,然后此初级产品经受第二铸造过程,它在此过程中配备另一材料。例如,首先金属部件作为初级产品在金属铸造工艺中例如借助压铸制成,然后它在相应的塑料铸造过程例如塑料注塑过程中借助塑料得到包封、部分覆层和/或喷塑。备选的是,首先塑料部件可作为初级产品在塑料铸造工艺中制成,随后金属在金属铸造工艺中注入此塑料部件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是,例如金属的初级产品在第一个场所中制成,并在运输路径上带到第二场所中,并在该处通过第二铸造工艺由初级产品制成混合零件。在此,第二铸造工艺与第一铸造工艺不再有时间上的关联,而是例如在数天或数个星期之后才进行,必要时还会中途存放这些初级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备选的是,在唯一一个具有相当复杂的模具的机器中制造这种混合零件,该模具既用来提供至少一个金属-铸造型腔,也用来提供至少一个塑料-铸造型腔。例如专利申请文件EP 1718451A1、JP 06-246783A和JP 2000-280277A提到这一点。如同在专利申请文件WO 2005/053930A中所公开的一样,在这种类型的其它混合铸造机器中还额外地监控温度,它包含下面的措施,即测量在第一铸造工艺中获得的初级产品的温度,并传递到控制系统中,此控制系统根据此温度信息来控制第二铸造工艺。在此,第一铸造工艺可以是金属铸造工艺,但也备选地可以是塑料注塑工艺,第二铸造工艺作为塑料注塑工艺或金属铸造工艺接在后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金属/塑料-混合零件提供铸造机系统以及所属的制造方法,它们以更灵活的铸造机使用率和相对更少的成本和/或时间来实现这种混合零件的生产。
通过提供具有权利要求1或7的特征的铸造机系统,并通过提供具有权利要求10或13的特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此问题。
按本发明的铸造机系统包含金属铸造机和塑料铸造机作为两个分离的即独立的铸造机。这可使这两个机器在需要时可灵活地应用在其它方面,例如制造单纯的金属铸件或单纯的塑料注塑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把两个铸造机安放在同一制造场地中,可避免更大的运输/输送费用。一个传送设备负责把在第一铸造工艺中得到的初级产品转送到第二个铸造机中,然后在此第二铸造机中通过第二铸造工艺由初级产品构成期望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
按权利要求1的铸造机系统包含调温设备,设置它的目的在于,在初级产品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之后并在经受第二铸造工艺之前能受控地得以调温。调温这一概念在此是指,分别可选地通过相应备好的加热或冷却设备来主动地加热和/或冷却初级产品。按照需要和应用情况,调温的可控性是指纯粹地控制或(备选地)调整涉及到的调节过程或初级产品的温度。因此,金属/塑料-混合零件可相应地例如通过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来制造。
在本发明的在构造和功能上有利的构造方案中,调温设备完全是或部分是传送设备的集成部分。在此措施的另一构造方案中,传送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工件载体,初级产品可放置在此工件载体上。并且调温设备作为工件载体的集成部分具有温度传感器和/或调温器件以用来主动地加热或冷却初级产品。在初级产品从第一铸造工艺传送到第二铸造工艺的过程中,它能以这种方式受控地保持在期望的温度上。
本发明的构造方案包含余热利用。为此,调温设备可具有余热利用器件,当混合零件在第二铸造工艺中制造出来之后可借助此余热利用器件来利用混合零件的余热,以用来加热在第一铸造工艺中得到的初级产品。
在本发明的构造方案中,调温设备具有用来获取和监控初级产品的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后的温度的器件。这有利于受控地调节初级产品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后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扩展结构中,初级产品在它被带到第二铸造机中之前在加工站中经受相应的加工工艺。在此加工工艺之前、之中和/或之后,初级产品通过调温设备保持在期望的、相对于室温更高的温度上。加工工艺在此也可以是安装工艺,或者可包含这种安装工艺。
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包含加工站,用来容纳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的初级产品,并且用来在冷却阶段中实施可预定的加工工艺,在冷却阶段中初级产品在第二铸造工艺开始之前从第一铸造工艺结束时的温度降到更低的可预定的额定温度上,其中此额定温度具有比室温预定得更高的温度值。此措施可使初级产品在冷却所需的时间段中在执行第二铸造工艺之前经受涉及到的铸造工艺,如同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工艺一样,从而可再次优化混合零件的所有制造时间。为此可顾及的是,一旦初级产品达到了预先规定的额定温度,则此加工工艺就结束。在这种情况下,调温在主动加热和/或冷却的意义方面不是强制必需的,但也能任选地设置,例如为了使初级产品还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在额定温度上。
在本发明的构造方案中,冷却-额定温度在60℃和190℃之间,从而可确保最佳地与接下来的第二铸造工艺相连或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扩展结构中,传送设备包含操作机器人。因此,初级产品能以非常舒适且自动的方式进行运输,包括从第一铸造机上取下和/或带到传送设备中和/或带到任选的加工站中和/或带到第二铸造机中。
在本发明的构造方案中,在第一铸造工艺中在金属铸造机中制成金属初级产品,它的浇口至少保留至到第二铸造机中的传送结束。此浇口因此可在传送过程中使用,以实现操纵目的。在其它的构造方案中,金属的浇口通过第二铸造工艺用塑料材料得到压力注塑包封,以用来以这种方式构成相应形状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并在下面进行描述。其中:
图1在示意性的方块图中示出了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方法,并示出了适合此方法的铸造机系统;
图2在俯视图中示出了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的具体构造;
图3在示意性的方块图中示出了具有直线传送设备的铸造机系统;
图4在示意性的方块图中示出了具有循环传送设备的铸造机系统;
图5在示意性的方块图中示出了具有迂回传送设备的铸造机系统;
图6在前视的方块图中示出了具有立方体式传送设备的铸造机系统;
图7在俯视的方块图中示出了图6的铸造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的铸造机系统包含第一铸造机,它以压铸机1的形式用于金属压铸;并包含第二铸造机,它的形式是塑料注塑机2并与第一铸造机1是分开的,但是设置得与它具有一定的空间关系。此铸造机1以常规的构造方式具有一个或多个金属-铸造型腔,用来由备好的金属熔融物3中铸造成相应的金属的初级产品,例如由锌、铝、镁或其它非铁(NE)金属构成的熔融物。在初级产品从压铸机1的提供了所属的金属-铸造型腔的铸模中取出后,金属初级产品4上的浇口可通过常规的浇口系统5去除,并再次导回,用来准备金属熔融物。
因此在金属的铸造过程中(作为第一铸造工艺)得到的金属初级产品4在从铸造机1中取出时处于温度水平T1,此温度水平T1与铸造工艺和使用的金属有关,然后通过传送和调温设备6带到第二铸造机2的场地,并调整到合适的、预先规定的温度水平T2,此温度水平T2适合通过第二铸造机2来实施第二铸造工艺(在此是指塑料注塑工艺)。然后,保持在此目标温度T2中的金属初级产品4’安放在塑料注塑机2的相应铸造型腔中,并用导入的塑料材料包上、部分涂敷和/或喷塑。从而,得到期望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8,它随后可从在塑料注塑机2中取出。
传送和调温设备包含合适的传送和调温器件,用来从铸造机1的场地转到塑料注塑机2的场地,并在此把它从金属铸造工艺结束时的温度T1带到适合执行塑料注塑工艺的合适温度T2。典型的是,这两个铸造机在空间上相邻地设置在同一个制造车间中,因此用于初级产品的传送路程保持得相当短,例如几米至几十米。调温器件可按需要或使用情况下进行合适的设置,用来在它从第一铸造机1的场地上传送到第二铸造机2之前、之中或之后,如期望的那样对初级产品进行调温,即从温度水平T1带到温度水平T2。按照情况,所述调温包含,通过合适的加热单元对初级产品进行主动加热,或通过相应的冷却单元对它进行主动冷却。在此,调温器件并且因而由它构成的调温设备全部或局部地集成在传送器件或由它构成的传送设备中。此外,一个或多个加工站可完全或局部地集成在传送和调温设备,用来在初级产品安放在塑料注塑机中之前以期望的方式对它进行加工。
如同从图1和上述阐述中可看到的一样,图1既是考虑的铸造机系统的主要部件,同时也是用来制造相应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方法流程。图2在俯视图中进一步具体地示出了按图1的类型的铸造机系统的可能有利的构造。如图2所示,整个铸造机系统位于生产平面9内,例如所属的制造车间内。常规类型的操作机器人10作为传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在中间区域内,其它的系统部件设置在它的周围,包括第一铸造机或金属铸造机1和第二铸造机或塑料注塑机2。除了这两个铸造机1、2外,在操作机器人10的抓取范围之内设置了多个加工站12a至12e和调温站13,此调温站具有所属的输送带单元14。控制整个铸造机系统的控制单元11设置在操作机器人10的抓取范围之外的合适位置上。
当在第一铸造机1中制造出初级产品之后,此初级产品被操作机器人10从所属的铸模中取下,并按需要直接传送到第二铸造机2中,或首先带到调温站13或带到加工站12a至12e中的至少一个中。每个加工站12a至12e都设置得,用来对安放在该处的初级产品实施某种常规类型的加工工艺。在此也可以指纯粹的安装工艺,或此加工工艺可包含这种安装工艺。按照应用情况,初级产品可只在一个或可连续地在多个加工站12a至12e中进行加工。初级产品通过输送带单元14输送到调温站13中,并在该处进行主动地加热或冷却,以便达到并保持期望的温度水平,以便放置在第二铸造机2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输送带单元14直接与最后一个加工站12e相连。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初级产品的输送通过操作机器人10也在加工站之间进行,而在备选的实施例中设置有用于此目的输送带单元,它将加工站12a至12e彼此连接起来。
调温站1为实现它的调温功能而进行适应地布置,并且为此尤其具有加热设备和/或冷却设备以及温度感应器,用来获取放置在调温站13中的初级产品的温度。所属的温度控制单元评价从温度传感器中获得的有关初级产温度的信息,并依据它来控制加热设备或冷却设备。然后,这个如此保持在期望温度水平T2下的初级产品由操作机器人10从调温站13中取出,并安放第二铸造机2中,用来实施第二铸造工艺。随后,第二铸造机2的操作机器人10取出已制好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
在图1和2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铸造机1是金属铸造机,而第二铸造机2是塑料注塑机。对于在第一铸造工艺中制成的金属初级产品4’来说,在带入第二铸造机2时,适合在第二铸造机2中执行塑料注塑工艺的温度水平T2典型地高于室温,例如在60℃和190℃之间的温度值中。按照初级产品4从第一铸造机1中取出之后的温度T1,按照初级产品4的冷却率,并按照直到安放在第二铸造机2中的时间段,调温设备或调温站13会采取适当的调温措施。如果初级产品例如还太热,即它的温度高于带到第二铸造机2所期望的额定温度值,则调温设备可主动地冷却初级产品。这缩短了将初级产品一直带到第二铸造机2中的时间,并因此缩短了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整个制造时间。相反,如果初级产品已经达到或低于用于带到第二铸造器2中的额定温度值T2,则在它已准备安放在第二铸造机2之前,调温设备通过主动的加热,使初级产品在安放于第二铸造机2时达到额定温度值T2。
典型的是,在金属压铸工艺结束时的温度水平T1明显高于温度水平T2,把初级产品4带到塑料注塑机2中或用来实施该处的塑料注塑工艺期望具有此温度水平T2。此温度水平T2一方面还明显高于室温,即高于约20℃。在传送初级产品4之前、之中和/或之后,以及必要时在加工站12a至12e中的一个中进行各自的加工工艺时,可对初级产品进行冷却,直到它到达额定温度水平T2,以便将它带入塑料注塑机2中。温度传感器在此可这样进行布置,即它在初级产品被带入调温站3之前也已经获取了它的温度,例如通过相应的热敏元件,此热敏元件设置在操作机器人10(尤其是它的抓取部件)上,和/或设置在各自的加工站12a至12e上。
如果通过温度监控已经确定,初级产品已经达到带入塑料注塑机2中所需的额定温度值,则按本发明的相应实施例可规定,如果此初级产品之前还位于加工站12a至12e或在操作机器人10中,则在此时间点把它安放在第二铸造机2中。在此情况下,可取消主动的加热措施或冷却措施,如同它们在调温站13的其它方面存在的一样。
如同在上述解释中明显可知的一样,本发明还通过以下方式优化/减少了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循环时间,即通过监控在第一铸造工艺中制成的初级产品的温度,则初级产品依据此温度在合适的时间点安放在第二铸造机中或实施第二铸造工艺,只要初级产品达到了期望的温度水平;或通过使初级产品经由主动的加热或冷却保持或更快地达到期望的温度水平。冷却阶段或通常说的调温阶段可同时用来加工初级产品。尽管在图2中调温站13与加工站12a至12e是分开的,但调温设备在备选实施例中也可完全地或局部地集成在加工站12a至12e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和/或集成在传送设备(如操作机器人10)中。
按本发明的铸造机系统的另一优点在于,对于这两个铸造机1、2来说,可使用常规类型的金属压铸机和塑料注塑机,它们有时也可用来制造纯粹的金属工件或纯粹的塑料部件。为了按本发明地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不需要复杂的模型,所述的复杂模型联合地包含一个或多个金属-铸造型腔和一个或多个塑料-铸造型腔。而是通过金属压铸机1来提供一个或多个金属-铸造型腔,并通过塑料注塑机2来提供一个或多个塑料-铸造型腔,就足够了。
迄今主要是讨论这样的情况,即在第一铸造工艺中通过金属铸造机来制造金属初级产品,然后此初级产品经受塑料注塑过程。但可选的是,本发明也能以相同的方式具有这样的应用,即第一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而第二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然后,塑料部件作为初级产品在第一铸造工艺中制造出来,它在第二、金属铸造过程中用金属包封或注入,用来构成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金属-铸造型腔。
在另一有利的、未详细示出的实施例设置了余热利用,调温设备(例如按图1和2所示的那种)为此包含相应的余热利用器件。此余热利用包含这样的措施,即用分别在第二铸造工艺中获得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余热用来加热分别在第一铸造工艺中获得的初级产品。为此所需的热量传输可例如通过通常流体的或气状的热量载体介质来实现。在此,它例如可指调温介质,它配备了相应的调温循环,已制成的混合零件可借助它主动地冷却,初级产品可借助它可主动地加热。
另一余热利用在于,把通过图1的浇口系统5从初级产品上分开的、仍然热着的浇口送到金属熔融物准备步骤3中,因此不只导回材料,还导回了热量。在本发明的备选方案中,浇口留在初级产品上,并在朝第二铸造机的传送过程中可作为操纵辅助部位来用。在初级产品到达第二铸造机之后再将此浇口去除,或备选地继续保留并在第二铸造工艺中用塑料挤压包封或喷溅。用来制造相应形状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在本发明的框架中通常的是,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之前、紧接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之后、在把初级产品带入第二铸造机之前、在把初级产品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之后并在经历一个或多个操纵过程和/或加工过程之后、在把初级产品安放在第二铸造机之后,浇口可按需要地去除或根本不去除。
图3至7示出了传送设备的几个特别的实施例,其必要时具有集成的调温和/或加工措施,来代替或补充操作机器人和/或加工站12a至12e(其具有耦合的按图2的调温站13)。
图3特别示出了第一铸造机1和第二铸造机2之间的单轨线状传送设备。此传送设备包含多个连续的工件载体15,其数量由这两个铸造机1、2中的铸造循环时间、可能的加工过程和调温措施来确定。单个的工件载体15相互之间可例如通过输送带单元或以其它方式耦合在一起,和/或通过操作机器人来输送。每个工件载体15都具有容纳部,用来放置从第一铸造机1中取出的初级产品。按照使用情况,各自的工件载体15设计成加工站或包含这样的加工站,在初级产品在工件载体15上从第一铸造机传送到第二铸造机2时,可使初级产品在工件载体上经历相应的加工过程。在到达第二铸造机2时,初级产品从工件载体15上取下并放入第二铸造机2的相应铸造型腔中。装载着各自的初级产品的工件载体15水平地从第一铸造机1运动到第二铸造机2,并通过竖直的运动回到第一铸造机1。初级产品从第一铸造机1至工件载体15的过渡以及从工件载体15到第二铸造机2的过渡能以通常的方式借助夹钳(即所说的操作机器人)来实现。通过所属的传送设备(其具有可选的集成的调温设备)的相应的传送/调温自动控制回路,来适当地控制或调节工件载体15的运动以及它的传送速度,包括初级产品在工件载体15上的可能的加工工艺,如上面针对图1和2所述的一样。换言之,工件载体15是图1的传送设备6的组成部分,加工站和/或调温设备可完全或局部地集成在工件载体15中。
作为图3的备选方案,图4同样在只示意示出的俯视图中示出了循环的传送设备。在这种类型中,单个的工件载体15循环地例如在水平平面中借助合适的传送单元(例如输送带或类似物体)进行运动。通常,所有在上面针对图1的传送设备所述的性能和优点也同样以相同的方式适用于图5的传送设备。在此提到,工件载体15例如可以是所有的塑料注塑机的注塑工具的部件。
图5示出了迂回类型的传送设备,作为另一传送方案,其中单个的工件载体15在迂回单元16中围绕着迂回轴17运动,此迂回轴例如具有竖直或水平的位置。图5示出了这种情形,即第一工件载体15a直接耦合到第一铸造机1上。在此,可通过相应集成的加工工具使金属插件成型在初级产品上。例如调温措施(形式是对初级产品进行主动加热或冷却)和/或初级产品的其它加工可在第二工件载体15b上进行。第三工件载体15c直接耦合到第二铸造机2上,经过此处的初级产品在该处实施塑料注塑过程。在迂回方向中的第四个工件载体15d在需要时可进一步地加工从第二铸造机2中取出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或可取出已制好的混合零件。还应理解,图3和4所示的传送设备可实现类似的加工流程。
图6和7在示意性的侧视图和俯视图中示出了立方体类型的传送设备,其具有立方体状的工件载体15’,它在它的四个侧面上都具有单个工件载体15(用来容纳初级产品),并在它的底面上围绕着竖直的轴线可旋转运动地得到支承。备选的是,工件载体15’可具有棱柱的形状,其具有相应数量的棱柱侧面或单个工件载体。借助两个相对而置的侧面或单个工件载体,工件载体15’面对着第一或第二铸造机1、2。另外两个侧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备了调温站13’或取出站18。在调温站13’中,初级产品在从第一铸造机1中取出后能以期望的方式进行调温。可选的是,加工单元可集成在调温站13’中,以便使初级产品能额外地经历期望的加工过程。在取出站18上取出已制好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可选的是,也可以在该处设置加工站,以便使金属/塑料-混合零件在从第二铸造机2中取出后还能经历进一步的加工过程。
如上面的实施例明确阐述的一样,本发明实现了常规金属铸造机和单独的常规塑料铸造机的灵活应用,用来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其中金属或塑料-铸造型腔的数量是可变化的,并例如可依据各自的铸造循环时间和构件尺寸来确定。例如,可在第一铸造工艺(例如金属压铸工艺)中制造金属初级产品,这包含在相同的时间段中同时地制造预先规定的第一数量的初级产品(例如一次两个初级产品),在此时间段中在第二铸造工艺(塑料注塑工艺)中预先规定的第二数量的初级产品(例如一次四个初级产品)经受第二铸造工艺。此第一和第二数量在此可与两个铸造工艺的可能的不同循环时间相协调,亦可选地与第一和第二铸造工艺之间的可能的加工工艺的持续时间相协调。金属和塑料-铸造型腔的数量适当地与同时制成的初级产品的确定的、最佳的第一数量相适应,并与同时制成的最终产品(即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第二数量相适应。
应理解的是,除了上面详细提到的类型,一方面每个常规的用于金属铸造机的机器类型,另一方面塑料铸造都可应用在本发明的铸造机系统中。
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相应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可加入到在第一铸造机中制成的初级产品中,例如加入传送设备或加工站中,在这个以这种方式补充或修改的初级产品在第二铸造机中经受第二铸造工艺之前。在这个方面尤其可规定,第二铸造机配属于多个第一铸造机,并例如通过相应的传送设备与它相连。在传送设备中或在其它的位置上,在以这种程度完成的初级产品在第二铸造机中经历第二铸造工艺之前,从其它的第一铸造机中得到的(各)初级产品加入多个第一铸造机中的初级产品中,例如通过安装或接合过程。

Claims (15)

1.一种用来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具有:
-第一铸造机(1)和与之分开的第二铸造机(2),其中第一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或第一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
-传送设备(6、10),用于将在第一铸造机中通过第一铸造工艺制成的初级产品(4)传送至第二铸造机,在第二铸造机中通过第二铸造工艺由初级产品构成金属/塑料-混合零件(8);以及
-调温设备(6、13),用来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初级产品之后并在第二铸造工艺开始之前能够控制地调节初级产品的温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其中调温设备完全或部分地集成在传送设备中。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其中传送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工件载体(15),初级产品能够安置在此工件载体(15)上,并且调温设备作为工件载体的集成部分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或调温器件以用于主动地加热或冷却初级产品。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其中调温设备包含余热利用器件,分别在第二铸造工艺中得到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余热被用来加热分别在第一铸造工艺中得到的初级产品。
5.按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其中调温设备具有用来获取和监控初级产品的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后的温度的器件。
6.按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其中设置了加工站(12a至12e)以用来容纳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的初级产品并用来在把初级产品安放在第二铸造机中之前实施能够预定的加工工艺,其中调温设备在所述加工工艺之前、之中和/或之后这样对初级产品进行调温,即,在初级产品被安放在第二铸造机中之前,它被保持在相对于室温更高的温度中。
7.一种尤其按权利要求1至6之任一项所述的用来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具有:
-第一铸造机(1)和与之分开的第二铸造机(2),其中第一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或第一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
-传送设备(6、10),用于将在第一铸造机中通过第一铸造工艺制成的初级产品(4)传送至第二铸造机,在第二铸造机中通过第二铸造工艺由初级产品构成金属/塑料-混合零件(8);以及
-至少一个加工站(12a至12e)以用来容纳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的初级产品并且用来在冷却阶段中实施能够预定的加工工艺,在冷却阶段中初级产品在第二铸造工艺开始之前从第一铸造工艺结束时的温度被冷却到更低的能够预定的额定温度上,其中此额定温度预定在比室温更高的温度值上。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其中冷却-额定温度预定在60℃和190℃之间的温度值上。
9.按权利要求1至8之任一项所述的铸造机系统,其中传送设备包括操作机器人。
10.一种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第一铸造机(1)中通过第一铸造工艺铸造初级产品(4);
-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初级产品;
-控制地对取出的初级产品进行调温并把它传送到第二铸造机(2)中;并且
-用放入到第二铸造机中的初级产品实施第二铸造工艺以构成金属/塑料-混合零件(8),
-其中第一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或第一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分别在第二铸造机中形成的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余热用于对分别在第一铸造工艺中获得的初级产品进行调温。
12.按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初级产品在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之后并在放置于第二铸造机中之前放置在加工站(12a至12e)中并在那里进行加工,并且在所述加工之前、之中和/或之后通过受控的调温将初级产品保持在能够预定的、比室温更高的温度上。
13.一种尤其按权利要求10至12之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第一铸造机(1)中通过第一铸造工艺铸造初级产品(4);
-从第一铸造机中取出初级产品;
-把初级产品放置在加工站(12a至12e)中并在冷却阶段期间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在此冷却阶段期间将初级产品从第一铸造工艺结束时的温度(T1)冷却到更低的能够预定的额定温度(T2)上,其中所述额定温度预定在比室温更高的温度值上;
-把得到加工的初级产品传送至第二铸造机(2);以及
-用放入到第二铸造机中的初级产品实施第二铸造工艺以构成金属/塑料-混合零件,
-其中第一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或第一铸造机是塑料铸造机且第二铸造机是金属铸造机。
14.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作为通过第一铸造工艺铸造的初级产品在金属铸造机中制成金属初级产品,所述金属初级产品的浇口至少保留至到第二铸造机中的传送结束。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初级产品的金属浇口通过第二铸造工艺用塑料材料得到挤压包封。
CN2008801219517A 2007-12-21 2008-12-19 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19031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62829 2007-12-21
DE102007062829.5 2007-12-21
PCT/EP2008/010955 WO2009083196A1 (de) 2007-12-21 2008-12-19 Giessmachinen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kunststoff-hybridbauteil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3152A true CN101903152A (zh) 2010-12-01

Family

ID=40561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19517A Pending CN101903152A (zh) 2007-12-21 2008-12-19 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76025B2 (zh)
EP (1) EP2219844B1 (zh)
JP (1) JP2011506147A (zh)
CN (1) CN101903152A (zh)
WO (1) WO20090831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5584B2 (en) 2011-09-29 2018-03-27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e casting a hybrid component
DE202012006529U1 (de) * 2012-07-09 2012-11-07 Steinhoff & Braun's Gmbh Halte-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DE202013101844U1 (de) 2013-04-29 2013-05-23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Chemnitz Spielfreie Hybrid-Elastomerkupplung
US9586352B2 (en) * 2015-03-11 2017-03-07 Guangdong Meijie Faucet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aucet component
DE102020129794A1 (de) * 2019-11-22 2021-05-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ruckgießen von Metall
DE102020129793A1 (de) * 2019-11-22 2021-05-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ruckgießen von Meta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37550A (en) * 1939-08-21 1943-12-28 Hydraulic Dev Corp Inc Die casting-plastic injection method of molding
JPS5739922A (en) * 1980-08-22 1982-03-05 Idemitsu Kosan Co Ltd Molding method for insert
JPS59120427A (ja) * 1982-12-28 1984-07-12 Katashi Aoki 射出延伸吹込成形機における2層プリフオ−ム成形装置
JPS6440313A (en) * 1987-08-05 1989-02-10 Aisin Seiki Method for molding high precision molded item
JP3236394B2 (ja) * 1993-02-26 2001-12-10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多材質成形品
JPH07108559A (ja) 1993-10-12 1995-04-25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型内メッキ成形方法
JPH10180797A (ja) * 1996-12-26 1998-07-07 Canon Inc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JP2000280277A (ja) 1999-03-30 2000-10-10 Hitachi Metals Ltd 金型構造
JP2004082129A (ja) 2002-08-22 2004-03-18 Nissei Plastics Ind Co カーボンナノ材と低融点金属との複合金属製品及び成形方法
DE10325530A1 (de) 2003-06-04 2004-12-30 Dat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mit Formteil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SE527681C2 (sv) 2003-12-02 2006-05-09 Polyzink Ab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framställning av en kompositkropp
JP2006246783A (ja) 2005-03-10 2006-09-21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選別装置
WO2006113758A2 (en) * 2005-04-19 2006-10-26 Cool Options, Inc. Method of two shot mold metallizing of polymer components
GB2432549A (en) 2005-11-25 2007-05-30 Motorola Inc Moulded structural member,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member and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83196A1 (de) 2009-07-09
US20110000634A1 (en) 2011-01-06
US8376025B2 (en) 2013-02-19
EP2219844B1 (de) 2015-12-09
WO2009083196A8 (de) 2009-09-17
JP2011506147A (ja) 2011-03-03
EP2219844A1 (de)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3152A (zh) 用于制造金属/塑料-混合零件的铸造机系统和方法
JP7149411B2 (ja) 成形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60096326A1 (en) Selective zone temperature control build plate
US9656416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for multi-color molded article
US20220110336A1 (en) Transport system for an industrial confectionery machine
CN102223993B (zh) 具有传送系统的塑料注射装置以及所执行的包括所述塑料注射装置的塑料注射方法
US8469689B2 (en) Industrial product production facility and production method
JPH07232344A (ja)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方法とその成形金型及びその成形品
CN104884227A (zh) 模制系统
KR101912181B1 (ko) 자동차 부품용 무인 자동화 연속 주단조 장치
KR101762567B1 (ko) 왁스패턴 제작용 자동화장치
CN202169368U (zh) 自动浇铸流水线
CN107530921A (zh) 粉末搪塑成形机以及粉末搪塑成形法
CN206089440U (zh) 散热结构及具有该散热结构的玻璃三维成型热压系统
CN102858515B (zh) 用于取出注塑品的方法
CN206200119U (zh) 一种加工汽车部件用无人自动化连续铸锻造系统
CN106007344A (zh) 弧形玻璃的制备方法、弧形玻璃、模具及冰箱
JP5111970B2 (ja) 予備成形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03534149A (ja) 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CA2534611A1 (en) Method for efficiently manufacturing various molded products
CN109910230A (zh) 一种全自动螺母埋入成型系统
CN110539445A (zh) 用于制造注塑坯的方法和装置
CN218857533U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18361990U (zh) 一种自动压铸生产线
CN101421087B (zh) 制造预型件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