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0002B - 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0002B
CN101900002B CN 201010178758 CN201010178758A CN101900002B CN 101900002 B CN101900002 B CN 101900002B CN 201010178758 CN201010178758 CN 201010178758 CN 201010178758 A CN201010178758 A CN 201010178758A CN 101900002 B CN101900002 B CN 101900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shaft
mentioned
cut
aggregate
reserv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787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0002A (zh
Inventor
根来正明
山本俊朗
落合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0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0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0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00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提高凸轮轴的制造效率,能够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的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凸轮轴是轴部(11)和凸轮部(12)一体成形的凸轮轴(10),在成形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凸轮轴(10)由设置于轴部(11)的切断预定部(22)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凸轮轴集合体(20)后,在切断预定部(22)切断,制造多根凸轮轴(10)。

Description

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发动机的吸气阀以及排气阀进行开闭控制的凸轮轴,分别单独制造轴部和凸轮部进行组装的组装型凸轮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一体成形轴部和凸轮部的一体型凸轮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已被公知。组装型凸轮轴由挤压材料成形轴部以及凸轮部,通过将此挤压材料切断成规定的长度,能够由相同的挤压材料效率良好地形成多个轴部以及凸轮部,而一体型凸轮轴由于轴部和凸轮部一体成形,所以,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同时,能够降低组装工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008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242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组装型凸轮轴中,因为零件数量以及组装工时多,所以,制造效率低,难以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一体型凸轮轴中,虽然是通过以铸钢的方式进行铸造来成形空心凸轮轴,但是,因为形状复杂,必须一根根地铸造,所以,制造效率低,难以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凸轮轴的制造效率,能够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的凸轮轴以及 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是一种凸轮轴,是轴部和凸轮部一体成形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轮轴通过将凸轮轴集合体在切断预定部切断分割成多根而形成,该凸轮轴集合体是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凸轮轴由设置于上述轴部的上述切断预定部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 
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轮轴集合体,在上述凸轮轴被搭载在发动机上时,配置在相同侧的端部彼此被接合,形成上述切断预定部。 
第三发明是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切断预定部的上述凸轮轴的端部是配置水泵的一侧。 
第四发明是在第三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轮轴集合体在内部具备在轴向延伸的空心部,形成在上述切断预定部的内部的上述空心部的内径比形成在上述切断预定部以外的部位的内部的上述空心部的内径大。 
第五发明是一种轴部和凸轮部一体成形的凸轮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成形凸轮轴集合体的成形工序,该凸轮轴集合体是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凸轮轴由设置于上述轴部的切断预定部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将上述凸轮轴集合体在上述切断预定部切断分割成多根上述凸轮轴的分割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因为成形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凸轮轴由切断预定部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凸轮轴集合体,将此凸轮轴集合体在切断预定部切断,形成多根凸轮轴,所以,与一根根制造凸轮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凸轮轴的制造效率,能够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另外,在零件输送中,由于若以切断前的凸轮轴集合体的状态进行输送,则能够削减流通零件数量,所以,能够降低流通成本。 
根据第二发明,因为凸轮轴集合体,在凸轮轴被搭载在发动机上 时,配置在相同侧的端部彼此被接合,形成切断预定部,所以,通过对切断后的各根端部实施相同的加工,能够得到凸轮轴,因此,能够谋求加工设备的共用化。另外,由于能够削减加工工时,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 
根据第三发明,因为构成切断预定部的凸轮轴的端部是配置水泵的一侧,所以,凸轮轴的水泵侧的端部平坦地形成。由此,由于能够将平坦的凸轮轴的端部彼此接合,使切断预定部的形状一致,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 
根据第四发明,因为凸轮轴集合体在内部具备在轴向延伸的空心部,形成在切断预定部的内部的空心部的内径比形成在切断预定部以外的部位的内部的空心部的内径大,所以,能够从切断预定部大的空心部容易地进行铸造后的型芯的除去,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型芯除去作业。另外,由于能够将在成形时产生的气体等储存在切断预定部的空心部中,在切断时放出,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凸轮轴的制造效率。 
根据第五发明,因为具备成形凸轮轴集合体的成形工序和将凸轮轴集合体在切断预定部切断分割成多根凸轮轴的分割工序,该凸轮轴集合体是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凸轮轴由切断预定部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所以,能够由一根凸轮轴集合体制造多根凸轮轴。由此,与一根根地制造凸轮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凸轮轴的制造效率,能够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凸轮轴集合体能够挪用多汽缸发动机用的现有设置来制造(例如,使用四汽缸发动机用的凸轮轴的设备,制造两汽缸发动机用的凸轮轴),所以,不需要新的设备投资,能够进一步降低凸轮轴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采用了有关本发明的凸轮轴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的右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的切掉一部分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向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和换挡机构的结构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曲轴箱的内部的放大右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缸头的周边的切掉一部分的右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凸轮轴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凸轮轴的切掉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9是凸轮轴集合体的切掉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凸轮轴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序图,(a)是凸轮轴切断前的切掉一部分的侧视图,(b)是凸轮轴切断时的切掉一部分的侧视图,(c)是凸轮轴切断后的切掉一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图应该是按照符号的方向看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是按照从驾驶者看的方向,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Rr表示后方,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U表示上方,D表示下方。 
首先,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80,如图1所示,由下述部件构成车体框架,即,头管81、从头管81向斜后方延伸的主框架82、从主框架8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中央框架83、从头管81向下方延伸的下框架84、从中央框架83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座椅支架85、架在中央框架83的后部和座椅支架85的后部的中间框架86。 
支承前轮WF的前叉87由头管81可转向地支承,在前叉87的上部连结了转向车把88。另外,支承后轮WR的后叉89可在上下方向摆动地被支承在中央框架83的后部。 
发动机E是直列两汽缸的发动机,被固定在主框架82、中央框架83以及下框架84上。发动机E的动力经组装在发动机E上的变速器7以及驱动链条56向后轮WR传递。另外,在左右的主框架82以及 中央框架83上以位于发动机E的上方的方式搭载了燃料箱91。另外,在座椅支架85上安装了驾驶者用和同乘者用的串联型座椅92。 
如图1以及图6所示,节气门体40经吸气管48连接在形成于发动机E的后部的进气歧管38上,在此节气门体40的上游端连接了空气滤清器93。另外,在发动机E的前方配置了散热器94。另外,通过发动机E的下部向车体后部延伸的排气管95连接在形成于发动机E的前部的排气歧管39上,在此排气管95的下游端连接了消音器96。另外,在排气管95的发动机E的前方位置设置了收容催化剂98的催化剂箱97。另外,燃料箱91的燃料经燃料泵99向设置在进气歧管38上的喷射器(燃料喷射阀)41输送,向形成在进气歧管38内的吸气口38a供给。 
发动机E,如图2以及图3所示,是变速器一体型的发动机,其壳体主要由下述部件构成,即,由上部曲轴箱1A和下部曲轴箱1B构成的上下二分割的曲轴箱1、与上部曲轴箱1A一体成形的缸体2、缸头3、缸头罩4、安装在下部曲轴箱1B的下面上的油盘5、安装在曲轴箱1的左侧面上的左曲轴箱盖47L、以及安装在曲轴箱1的右侧面上的右曲轴箱盖47R。 
在上下曲轴箱1A、1B的分割面上设置了与曲轴6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7的副轴9。另外,在曲轴6以及副轴9的中间下方设置变速器7的主轴8。另外,在副轴9的下方且主轴8的后方设置换挡机构26。另外,在曲轴6的斜后上方设置上侧配重27A,在曲轴6的斜前下方,在上侧配重27A的对称位置设置下侧配重27B,这些配重27A、27B由曲轴6直接驱动。另外,在下侧配重27B的轴端设置机油泵28。另外,在副轴9的左端固定了绕挂驱动链条56的后轮驱动链轮57。 
在缸体2中,如图3所示,形成了两个汽缸29,在各汽缸29内可滑动地嵌装了活塞30。活塞30经连杆31与曲轴6连结。另外,在活塞30的上面和缸头3的下面之间形成了燃烧室32。 
另外,如图3所示,在曲轴6的左端设置了交流发电机42,此交 流发电机42由左曲轴箱盖47L覆盖。 
另外,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缸头3中配设了开闭进气歧管38内的吸气口38a的吸气阀33、开闭排气歧管39内的排气口39a的排气阀34、使摆动自由地支承在摇臂轴37上的摇臂36摆动,并使吸气阀33以及排气阀34开闭的凸轮轴10。在凸轮轴10的左端部设置了使冷却水循环的水泵43。另外,在凸轮轴10的右端部固定了凸轮轴从动链轮44,曲轴6的旋转力经绕挂在此从动链轮44与设置在曲轴6上的凸轮轴驱动链轮45之间的凸轮链条46向此凸轮轴从动链轮44传递(参照图3)。 
主轴8以及副轴9,如图3所示,与曲轴6平行配设。另外,如图4所示,在主轴8的右端设置了多板式离合器49,此多板式离合器49由右曲轴箱盖47R覆盖。 
设置在曲轴6的右端的初级驱动齿轮50与可空转地嵌合在主轴8上的初级从动齿轮51啮合。而且,初级从动齿轮51由初级驱动齿轮50的旋转进行旋转驱动,与初级从动齿轮51连接的多板式离合器49的离合器外构件52的旋转经多个摩擦板53向离合器内构件54传递,固定了离合器内构件54的主轴8被进行旋转驱动。由此,曲轴6的旋转经多板式离合器49向主轴8传递。另外,若通过离合器操作,多板式离合器49的加压板55的推压力被解除,则多个摩擦板53的摩擦力减小,多板式离合器49成为切断状态。 
接着,参照图4,说明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器7。在主轴8上设置M1~M6的六个齿轮,在副轴9上,与齿轮M1~M6对应地设置与它们常时啮合的C1~C6的六个齿轮。另外,M表示主轴附属齿轮,C表示副轴附属齿轮,附加数字1~6表示决定1速~6速的变速比的齿轮。另外,附加字母X表示与轴一体或由花键固定在轴上的固定齿轮,附加字母W表示能够在轴上的规定的位置相对于轴旋转的空转齿轮,附加字母S表示在与轴进行花键嵌合并以相对于轴限制了旋转的状态能够在轴向移动的滑动齿轮。 
固定齿轮(附加字母X)和滑动齿轮(附加字母S)啮合的对方 侧的齿轮是空转齿轮(附加字母W)。空转齿轮(附加字母W)不能单独地发挥作为齿轮的功能,为了发挥作为齿轮的功能,需要由邻接的滑动齿轮(附加字母S)固定在轴上。另外,在滑动齿轮(附加字母S)上,为了在轴向驱动此齿轮,设置卡合拨叉58a、58b、58c的卡合槽G。主轴8的滑动齿轮M3S、M4S,两个成为一体,在其中央部形成卡合槽G。另外,拨叉58a、58b、58c由换挡机构26驱动。 
换挡机构26,如图4以及图5所示,具备被支承在两根拨叉支承轴66A、66B上的三根拨叉58a、58b、58c和拨叉58a、58b、58c的销59卡合的变速鼓(shift drum)60以及转换轴(change spindle)62。而且,拨叉58a与副轴9的滑动齿轮C6S的卡合槽G卡合,拨叉58b与主轴8的滑动齿轮M3S、M4S的卡合槽G卡合,拨叉58c与副轴9的滑动齿轮C5S的卡合槽G卡合。 
如图5所示,换挡机构26由变速鼓60、星型板61、转换轴62、焊接在转换轴62的端部的转换臂(change arm)63、限制螺栓64以及转换臂复位弹簧65等构成,通过转换轴62的转动操作,转换臂63运动,星型板61和变速鼓60间歇地转动。与此相应,拨叉58a、58b、58c经销59运动,进行变速器7的升挡、降挡的操作。 
在油盘5中设置了具备机油过滤网68的机油吸入管69,此机油吸入管69的上端与机油泵28的机油吸入口70连接。另外,机油泵28的旋转轴与下侧配重27B的旋转轴75直接连结。机油泵28的排出口71与机油过滤器72相连,被进行了净化的机油经主油道(maingallery)73向发动机E的各润滑部位供给。 
凸轮轴10,如图7以及图8所示,具备轴部11、一体成形在轴部11的规定的位置的多个凸轮部12、以及在轴部11的内部在轴向延伸的空心部13,转动自由地被支承于缸头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各汽缸上各设置了两个吸气阀33以及排气阀34,所以,在凸轮轴10上合计形成了八个凸轮部12。 
另外,如图8所示,在凸轮轴10的右端部形成了内螺纹14、销孔15、以及小直径部16。而且,凸轮轴从动链轮44嵌合于小直径部 16上,止转销23穿插在销孔15内,螺栓24旋合于内螺纹14上,由此,凸轮轴从动链轮44被固定在凸轮轴10的右端部。 
另外,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凸轮轴10的左端部形成了内螺纹17,在此内螺纹17内旋合了将凸轮轴10和水泵43的泵轴43a连结的连结部件25。另外,连结部件25和泵轴43a通过使形成在连结部件25的左端部的凸部25a和形成在泵轴43a的右端部的凹部43b嵌合连结。由此,与凸轮轴10的旋转联动,泵轴43a旋转,水泵43被驱动。 
摇臂轴37,如图6所示,被配置在凸轮轴10的上方,在一端设有在各凸轮部12上滚动的未图示的辊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八个)摇臂36摆动自由地与此摇臂轴37嵌合。另外,摇臂36的另一端与吸气阀33以及排气阀34的上端抵接,按照各凸轮部12的凸轮曲线,在规定的时机使吸气阀33以及排气阀34开闭。 
接着,参照图9以及图10,说明凸轮轴10的制造方法。 
如图9所示,凸轮轴集合体20被做成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在案实施方式中为两根)凸轮轴10在轴向接合的形状,例如通过铸钢一体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两根凸轮轴10的作为凸轮轴10的端部的接合部21、21,在凸轮轴10被搭载在发动机E上时,配置在相同侧的端部彼此(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水泵43的一侧)被接合。另外,在接合部21、21的大致中间部设置后述的切断凸轮轴集合体20时的切断预定部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轮轴集合体20的内部设置了在轴向延伸的空心部13,形成在接合部21(切断预定部22)的内部的空心部13A的内径D1设定得比接合部21以外的部位,即形成在轴部11的内部的空心部13B的内径D2大(D1>D2)。另外,接合部21的空心部13A提供凸轮轴10(连结部件25)和水泵43(泵轴43a)的连结空间。另外,两根凸轮轴10也可以在配置凸轮轴从动链轮44的一侧接合成一根。 
如图10(a)所示,两根凸轮轴10在轴向被接合地铸造的凸轮轴 集合体20在切断预定部22被切断(参照图10(b)),被分割成两根凸轮轴10(参照图10(c))。接着,将残留在空心部13内的未图示的型芯从接合部21的空心部13A除去。此时,由于接合部21的空心部13A的内径D1设定得比其它部位的空心部13B的内径D2大,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除去型芯。然后,实施规定的机械加工,做成凸轮轴1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0,因为成形凸轮轴集合20,该凸轮轴集合20是将具有相同形状的两根凸轮轴10由切断预定部22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并将此凸轮轴集合体20在切断预定部22切断,形成两根凸轮轴10,所以,与一根根制造凸轮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凸轮轴10的制造效率,能够降低凸轮轴10的制造成本。另外,在零件输送中,由于若以切断前的凸轮轴集合体20的状态进行输送,则能够削减流通零件数量,所以,能够降低流通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0,因为凸轮轴集合体20当凸轮轴10被搭载在发动机E上时配置在相同侧的端部彼此被接合,形成切断预定部22,所以,通过对切断后的各个端部实施相同的加工,能够得到凸轮轴10,因此,能够谋求加工设备的共用化。另外,由于能够削减加工工时,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凸轮轴10的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0,因为构成切断预定部22的凸轮轴10的端部是配置水泵43的一侧,所以,凸轮轴10的水泵43侧的端部平坦地形成。由此,由于能够将平坦的凸轮轴10的端部彼此接合,使切断预定部22的形状一致,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凸轮轴10的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0,因为在凸轮轴集合体20的内部设置在轴向延伸的空心部13,在此空心部13内,形成在接合部21的内部的空心部13A的内径D1比形成在作为接合部21以外的部位的轴部11的内部的空心部13B的内径D2大,所以,能够从接合部21的大的空心部13A容易地进行铸造后的型芯的除去,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型芯除去作业。另外,由于能够将在成形时产生的气体等储存 在接合部21的空心部13A中,在切断时放出,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凸轮轴10的制造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0的制造方法,因为具备成形凸轮轴集合体20的成形工序和将凸轮轴集合体20在切断预定部22切断分割成两根凸轮轴10的分割工序,该凸轮轴集合体20是将具有相同形状的两根凸轮轴10由切断预定部22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所以,能够由一根凸轮轴集合体20制造两根凸轮轴10。由此,与一根根地制造凸轮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凸轮轴10的制造效率,能够降低凸轮轴10的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凸轮轴集合体20能够挪用多汽缸发动机用的现有设备来制造(例如,使用四汽缸发动机用的凸轮轴的设备,制造两汽缸发动机用的凸轮轴),所以,不需要新的设备投资,能够进一步降低凸轮轴10的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不是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列举的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接合了两根凸轮轴的凸轮轴集合体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接合了两根以上的凸轮轴的凸轮轴集合体。 
符号说明 
10:凸轮轴;11:轴部;12:凸轮部;13:空心部;13A:空心部;13B:空心部;20:凸轮轴集合体;21:接合部(端部);22:切断预定部;43:水泵;D1:空心部的内径;D2:空心部的内径;E:发动机。 

Claims (6)

1.一种凸轮轴,是轴部和凸轮部一体成形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轴通过将凸轮轴集合体在切断预定部切断分割成多根而形成,该凸轮轴集合体是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凸轮轴由设置于上述轴部的上述切断预定部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
上述凸轮轴集合体,在上述凸轮轴被搭载在发动机上时,配置在相同侧的端部彼此被接合,形成上述切断预定部;
构成上述切断预定部的上述凸轮轴的端部是配置水泵的一侧;
在作为上述凸轮轴的另一端部的与构成上述切断预定部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固定凸轮轴从动链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在作为上述凸轮轴的端部的构成上述切断预定部的端部,形成了内螺纹,在此内螺纹内旋合了将凸轮轴和水泵的泵轴连结的连结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上述凸轮轴的另一端部的与构成上述切断预定部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形成了内螺纹、销孔以及小直径部,将上述凸轮轴从动链轮与小直径部嵌合,将止转销穿插在上述销孔内,将螺栓旋合于内螺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轴集合体在内部具备在轴向延伸的空心部,
形成在上述切断预定部的内部的上述空心部的内径比形成在上述切断预定部以外的部位的内部的上述空心部的内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轴集合体在内部具备在轴向延伸的空心部,
形成在上述切断预定部的内部的上述空心部的内径比形成在上述切断预定部以外的部位的内部的上述空心部的内径大。
6.一种凸轮轴的制造方法,是轴部和凸轮部一体成形的凸轮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成形凸轮轴集合体的成形工序,该凸轮轴集合体是将具有相同形状的多根凸轮轴由设置于上述轴部的切断预定部在轴向接合而构成的;
将上述凸轮轴集合体在上述切断预定部切断分割成多根上述凸轮轴的分割工序;
对多根上述凸轮轴的上述切断预定部,实施相同的加工的加工工序。
CN 201010178758 2009-05-29 2010-05-12 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0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0660 2009-05-29
JP2009130660A JP5224136B2 (ja) 2009-05-29 2009-05-29 カムシャフト及びカム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0002A CN101900002A (zh) 2010-12-01
CN101900002B true CN101900002B (zh) 2013-06-19

Family

ID=4322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7875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0002B (zh) 2009-05-29 2010-05-12 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24136B2 (zh)
CN (1) CN101900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51480B4 (de) * 2011-06-30 2014-11-20 Thyssenkrupp Presta Teccenter Ag Nockenwelle mit axial verschiebbarem Nockenpaket
CN104985410A (zh) * 2015-06-12 2015-10-21 镇江新区创新钻石工具厂 一种凸轮轴及其制造方法
JP6272615B2 (ja) * 2016-02-19 2018-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補機取り付け構造
JP6914173B2 (ja) * 2017-11-10 2021-08-04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軸肥大加工方法
CN108000071A (zh) * 2017-12-26 2018-05-08 徐州孝科编织有限公司 一种轴的加工工艺
CN108049927A (zh) * 2018-01-19 2018-05-18 亚新科凸轮轴(仪征)有限公司 组装凸轮轴及其制造方法
JP6628824B2 (ja) * 2018-02-09 2020-0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393A (zh) * 2002-06-28 2004-01-14 ���\�й�ҵ��ʽ���� 凸轮轴
CN2781000Y (zh) * 2005-04-11 2006-05-17 台州华盖机械有限公司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用凸轮轴组件
CN1834412A (zh) * 2005-03-18 2006-09-20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门装置
CN1922389A (zh) * 2004-02-23 2007-02-28 泰森克鲁普汽车股份公司 组装式多路凸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5430B2 (ja) * 1983-01-20 1994-08-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カムシヤフトの製造方法
JP2001105100A (ja) * 1999-09-30 2001-04-17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鋳造中空カムシャフト
JP2007270786A (ja) * 2006-03-31 2007-10-18 Honda Motor Co Ltd V型内燃機関の燃料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393A (zh) * 2002-06-28 2004-01-14 ���\�й�ҵ��ʽ���� 凸轮轴
CN1922389A (zh) * 2004-02-23 2007-02-28 泰森克鲁普汽车股份公司 组装式多路凸轮
CN1834412A (zh) * 2005-03-18 2006-09-20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门装置
CN2781000Y (zh) * 2005-04-11 2006-05-17 台州华盖机械有限公司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用凸轮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0002A (zh) 2010-12-01
JP2010276147A (ja) 2010-12-09
JP5224136B2 (ja)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002B (zh) 凸轮轴以及凸轮轴的制造方法
CA2598773C (en) Engine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A2609666C (en) Engine including speed-change actuator
JP4384457B2 (ja) エンジン
CN104619967B (zh) 带增压器的发动机
KR20020064673A (ko) 자동이륜차용 엔진
EP2239430B1 (en) Oil storage structure for engine
CN100404368C (zh) 摩托车
US7438031B2 (en) Layout structure of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for valve train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3867837B2 (ja) 内燃機関
JP2003166619A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付き内燃機関
JP6864663B2 (ja) 内燃機関の油路構造
US10082075B2 (en) Oil filter layout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motorcycle
JP2011179482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
US9261045B2 (en) Casing structur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953901B2 (ja) 水冷式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冷却装置
JP2012228982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のアシストモータ配置構造
JP2011064116A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
JP5351588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通路構造
JP2003166617A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付き内燃機関
CN101713332B (zh) 内燃机
JPH11182260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1190787A (ja) 内燃機関のブローバイガス換気構造
JPH0763034A (ja) ドライサンプエンジンのオイル通路
CN100564145C (zh) 跨乘式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