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6545B - 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6545B
CN101896545B CN200880120740.1A CN200880120740A CN101896545B CN 101896545 B CN101896545 B CN 101896545B CN 200880120740 A CN200880120740 A CN 200880120740A CN 101896545 B CN101896545 B CN 101896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keric substance
length
ethylene
aliphatic polyester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07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6545A (zh
Inventor
三宅裕一
西村拓也
森富悟
岛野光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96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6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6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65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89Impact strength or toughn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8L23/0869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23/0884Epoxide containing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的组合物,提供面冲击性优异且形状稳定性优异的成型体,并且提供成型加工时不易发生层剥离现象的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该成型体含有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在将最大流动长度记为L时,上述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在流动长度0.1L处的长径比A1为1.0~3.6、流动长度0.9L处的长径比A2为1.0~3.8。

Description

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含有聚乳酸等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和聚烯烃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多种聚合物混合而制造具有所需物性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聚合物合金技术。例如,提出过如下的尝试:通过对已知为通用性聚合物的聚烯烃系聚合物混合所谓生物降解性塑料,试图得到具有生物降解性的成型材料。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在聚烯烃系聚合物和生物降解性塑料的聚合物合金中进一步混合酸或含环氧基聚烯烃,从而提高聚烯烃系聚合物和生物降解性塑料的分散状态的技术。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含有聚乳酸树脂、含环氧基聚烯烃树脂及环氧树脂的聚合物合金。根据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制成这样的组成,能够成为耐冲击性、耐水解性及热稳定性得以改善的聚乳酸系树脂组合物。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虽然可以提高使用了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的成型品的耐冲击性,但是对于其他特性尤其是尺寸稳定性这样的诸物性无法期待特别提高。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中,虽然可以实现对于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聚乳酸树脂的物性的改善,但是无法实现对于作为通用性聚合物的聚烯烃系聚合物的物性改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70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52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的组合物中,面冲击性优异且形状稳定性优异的成型体,并且提供在成型加工时不易发生层剥离现象的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如下所述的新见解:对于在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和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的组合物中混合特定弹性体类的树脂组合物而言,通过使用具有规定长径比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能够成为面冲击性优异且形状稳定性优异的成型体,并且能够防止成型加工时发生层剥离现象,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方面。
(1)一种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在将最大流动长度记为L时,上述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在流动长度0.1L处的长径比A1为1.0~3.6、且流动长度0.9L处的长径比A2为1.0~3.8,并且,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
就本发明的成型体而言,优选:将上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合计含量作为100重量%时,(A)的含量为30~90重量%,(B)的含量为1~50重量%,(C)的含量为1~40重量%,(D)的含量为0.02~20重量%。另外,优选:上述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在190℃、21N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5~3.0g/10分钟,密度为0.855~0.875g/cm3。特别优选:本发明的成型体的上述最大流动长度L为200mm以上。优选:上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为结晶性聚丙烯系聚合物。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提供通过成型将上述的树脂组合物加工成规定形状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本说明书包含作为本申请优先权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324583号的说明书和/或附图中记载的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成型体可以通过将由规定组成构成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型来得到。这里,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在将最大流动长度记为L时,上述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在流动长度0.1L处的长径比A1为1.0~3.6、且流动长度0.9L处的长径比A2为1.0~3.8,并且,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下面详细说明各成分。
聚烯烃系聚合物(A)
所谓聚烯烃系聚合物(A),是指含有聚烯烃作为主成分的聚合物。作为聚烯烃系聚合物(A),优选使用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结晶区域的聚合物。即,作为聚烯烃系聚合物(A),优选使用结晶性聚烯烃系聚合物。这里,作为聚烯烃系聚合物(A),也可以是非结晶状态的聚合物。当使用结晶性的聚合物作为聚烯烃系聚合物(A)时,较理想的是由X射线衍射法求得的结晶度为25%以上,优选35%以上,更优选40%以上。这里,作为聚烯烃,可以举出丁烯系聚合物、甲基戊烯系聚合物、聚乙烯系聚合物、以及聚丙烯系聚合物等。另外,聚烯烃系聚合物(A)也可以是将这些聚烯烃混合两种以上的组成。
作为聚乙烯系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聚乙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甲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聚丙烯系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均聚全同立构聚丙烯、含有乙烯或1-丁烯的全同立构聚丙烯无规共聚物、含有乙烯丙烯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系全同立构聚丙烯、茂金属催化剂系全同立构聚丙烯、茂金属催化剂系间同立构聚丙烯、无规立构聚丙烯等聚丙烯、聚丙烯与橡胶的聚合物合金、聚丙烯/填料复合物、氯化聚丙烯等功能化聚丙烯。
另外,对于聚烯烃系聚合物(A)在230℃、负荷21N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称为MFR)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100g/10分钟,更优选为10~80g/10分钟,最优选为30~60g/10分钟。进而,对于聚烯烃系聚合物(A)在23℃时的弯曲弹性模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0~2000Mpa。
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
所谓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可以举出聚乳酸、聚乙醇酸、聚(3-羟基丁酸)、聚(4-羟基丁酸)、聚(4-羟基戊酸)、聚己内酯等开环加聚系脂肪族聚酯;以及聚酯碳酸酯、聚琥珀酸乙二醇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聚琥珀酸己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己二醇酯、聚草酸乙二醇酯、聚草酸丁二醇酯、聚草酸己二醇酯、聚癸二酸乙二醇酯、聚癸二酸丁二醇酯等缩聚反应系脂肪族聚酯。其中,作为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优选聚乳酸、聚乙醇酸等聚(α-羟基酸),特别优选聚乳酸。通常的聚乳酸以通式H-[O-CH(CH)3-C(O)]n-OH表示,是熔点为160~170℃左右、玻璃化温度为58℃左右的生物降解性优异的结晶性聚合物。
另外,作为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可以单独使用所述脂肪族聚酯,也可以是它们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或者共聚物。作为这样的脂肪族聚酯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乳酸和乳酸以外的羟基酸的共聚物、聚亚丁基琥珀酸酯己二酸酯等。作为脂肪族聚酯的混合物,优选例如以聚乳酸为基础的聚乳酸系树脂,作为混合在聚乳酸中的其他树脂,可以举出聚乳酸以外的所述脂肪族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芳香族聚酯;尼龙6、尼龙6,6、尼龙6,9、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1、尼龙12等聚酰胺;天然橡胶等。这种聚乳酸系树脂中的聚乳酸以外的树脂的比率优选为4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
另外,当使用聚乳酸作为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时,作为聚乳酸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D-乳酸、L-乳酸直接聚合,也可以是作为乳酸的环状二聚体的D-丙交酯、L-丙交酯、meso-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另外,作为聚乳酸,可以仅由源自L-乳酸的单体单元和源自D-乳酸的单体单元中的任一方构成,也可以是具有双方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另外,也可以使用以任意比例含有源自L-乳酸的单体单元和源自D-乳酸的单体单元的比率不同的多个聚乳酸的混合物作为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
进而,作为聚乳酸,也可以使用除了上述乳酸或丙交酯成分以外,进一步聚合乙交酯、己内酯等其他聚合性单体成分而制成共聚物的聚乳酸。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其他聚合性单体单独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与聚乳酸混合后的物质作为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
对于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在190℃、21N的MFR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5~50g/10分钟,更优选为1~30g/10分钟,最优选为10~20g/10分钟。
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
所谓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是指具有乙烯-α烯烃系骨架的橡胶状的弹性体。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包括:在分子内具有交联点的橡胶;通过分子内的硬质层的分子组使分子成为约束状态的热塑性弹性体。尤其优选将弹性体类(C)规定为在190℃、负荷21N测得的MFR为0.5~3.0g/10分钟这样的物性。MFR是指按照JIS K 7210“热塑性塑料的流动试验方法”测定的值。
作为弹性体类(C)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聚亚丁基琥珀酸酯碳酸酯等脂肪族聚酯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共聚物、乙烯-丁烯-1共聚物、乙烯-己烯-1共聚物、乙烯-辛烯-1共聚物等聚烯烃系弹性体;各种丙烯酸橡胶、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其碱金属盐(所谓离聚物)、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等丙烯酸系弹性体;酸改性乙烯-丙烯共聚物、二烯橡胶(例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氯丁烯)、二烯与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对聚丁二烯接枝共聚苯乙烯而成的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聚异丁烯、异丁烯与丁二烯或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天然橡胶、聚硫橡胶、多硫化橡胶、丙烯酸橡胶、硅酮橡胶、聚氨酯橡胶、聚醚橡胶、氯醚橡胶等各种弹性体。
这里,关于上述的弹性体类(C)在190℃、负荷21N测得的MFR可以在聚合弹性体类时通过适当调节其聚合度,从而调节在0.5~3.0g/10分钟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弹性体类(C),优选使用密度0.855~0.875g/cm3的弹性体。这里,密度是指按照JIS K 7112“塑料的密度和比重的测定方法”测定的值。要想把密度调节在0.855~0.875g/cm3的范围内,可以适当调节在制造弹性体类(C)时使用的单体的比率。例如,为乙烯-1-丁烯共聚物时,将乙烯和1-丁烯的重量比(乙烯/1-丁烯)调节在78/22~85/15的范围即可。
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
所谓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是指将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接枝到聚烯烃上得到的聚合物;将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和乙烯、α-烯烃共聚而成的聚烯烃共聚物。这些聚烯烃系聚合物(D)具体地可以通过接枝反应或共聚反应来得到。
接枝反应通过在聚烯烃骨架上接枝聚合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来进行。作为接枝反应的方法,可以举出在二甲苯、甲苯等芳香族烃化合物、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化合物等溶剂中,将聚烯烃、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和自由基引发剂加热混合而制造的方法;以悬浮状态进行接枝聚合的方法;将聚烯烃、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和自由基引发剂预先在自由基引发剂实质上不会分解的条件下混合,然后使用挤出机、班伯里混合机、捏合机等通常用于合成树脂领域的混炼机进行熔融混合的方法等。
采用熔融混合的方法时,对于接枝的条件,考虑聚烯烃的劣化、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的分解、自由基引发剂的分解温度等来适当选择,通常为80~350℃,适宜为100~300℃。
另外,作为用于接枝反应的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具体地可以举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等。
另外,作为在接枝反应中使用的自由基引发剂,自由基引发剂的一分钟半衰期温度通常为80℃以上。作为在采用熔融混合的接枝中使用的自由基引发剂的代表例,可以举出二枯基过氧化物、苯甲酰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等有机过氧化物。作为用于悬浮接枝的自由基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叔丁基过氧化氢、二枯基过氧化物等有机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二甲基戊腈)等偶氮化合物等。
另外,接枝反应中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和自由基引发剂相对于聚烯烃100重量份的使用比例如下所述。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通常为0.1~20重量份。如果在0.1重量份以下,则存在聚酯改性效果差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超过20重量份,则在接枝反应时存在不进行接枝反应而形成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的均聚物的情况。另外,自由基引发剂通常为0.001~5重量份。如果自由基引发剂的使用比例小于0.001重量份,则接枝反应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超过5重量份,则存在分解和交联反应变得显著的情况。
共聚反应优选使用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的制造设备来进行。用于共聚反应的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是与接枝反应的情况相同的化合物,其共聚比例通常为0.2~20摩尔%,尤其适宜为0.5~15摩尔%。另外,对于使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和乙烯或α-烯烃共聚而得的聚烯烃也可以进一步共聚其他共聚单体。该共聚单体有不饱和羧酸酯、乙烯基酯。
该不饱和羧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其中,就(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而言,碳原子数通常为3~30个,尤其优选4~20个。就(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而言,碳原子数通常为4~35个,尤其优选4~20个。
就乙烯酯而言,碳原子数通常最多为20个,优选4~16个,例如可以举出乙酸乙烯基酯、丙酸乙烯基酯、丁酸乙烯基酯等,特别优选乙酸乙烯基酯。
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在190℃、负荷21N的MFR优选为0.1~30g/10分钟,更优选为1~15g/10分钟,最优选为1~10g/10分钟。
本发明的成型品是通过将上述的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及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树脂组合物注射成型而以所需形状制造出来的。将树脂组合物加工成为所需形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使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吹胀成型、异形挤出成型、注射吹塑成型、真空压空成型、纺丝等任意方法。
就通过成型树脂组合物而得的成型品而言,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具有特征如下:在将最大流动长度记为L时,流动长度0.1L处的长径比A1为1.0~3.6,且流动长度0.9L处的长径比A2为1.0~3.8,并且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这里,最大流动长度L的可以定义为,在注射成型时,从浇注口向模具注入的熔融树脂在模具中流过的最大距离。所谓流动长度0.1L,是指如上所述定义的最大流动长度L的0.1倍的流动长度。所谓流动长度0.9L,是指如上所述定义的最大流动长度L的0.9倍的流动长度。
长径比A1和A2是指,测量出成型体中以粒子状分散着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最长径的长度、以及与该最长径正交的方向的直径的长度,用最长径的长度除以与该最长径正交的方向的直径的长度而得的值。
作为观察粒径的方法,可以举出:从成型品切出观察部分后,用切片机制作切片,用四氧化钌进行蒸气染色(聚乳酸以外被染色)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时,拍摄图像,分析图像,就可以求出粒径和长径比。
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在成型体中的长径比可以如下操作来控制。例如,将成型温度、模具温度保持在高温,减少施加于熔融树脂的剪切力,来减少长径比。
另外,本发明的成型品中,流动长度0.9L处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平均粒径优选在1.0μm以下。要想使成型品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平均粒径在1.0μm以下,例如使成分(A)的含量为30~90重量%,成分(B)的含量为1~50重量%,成分(C)的含量为1~40重量%,(成分D)的含量为0.02~20重量%来进行混合,例如使用双螺杆混炼机等充分熔融混炼即可。
这里,本发明的成型品中,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存在方式为:在将最大流动长度记为L时,流动长度0.1L处的长径比A1为1.0~3.6,且流动长度0.9L处的长径比A2为1.0~3.8,进而,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通过如上规定成型品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粒子形状,能够将成型加工时在剪切场(せん断埸)接受的分散粒子的取向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由此,能够显著提高成型品的面冲击性和尺寸稳定性。另外,就本发明的成型品而言,通过如上规定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粒子形状,能够控制成型品的局部发生层剥离现象。
当成型品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1超过3.6时,有可能会导致成型品的面冲击性、尺寸稳定性下降、发生层剥离现象这样的问题。进而,当成型品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2超过3.8时,有可能会导致成型品的面冲击性、尺寸稳定性下降、发生层剥离现象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成型品中,通过使流动长度0.9L处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平均粒径小于1.0μm,能够更加微细化成型品中的成分(B)的粒子形状,能够更加提高上述的面冲击性、尺寸稳定性。
另一方面,就上述的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弹性体类(C)和聚烯烃系聚合物(D)而言,优选以如下方式被混合:当合计为100重量%时,(A)的含量为30~90重量%,(B)的含量为1~50重量%,(C)的含量为1~40重量%,(D)的含量为0.02~20重量%。
当成分(A)的含量小于30重量%时,有可能产生弯曲弹性模量下降、热变形温度下降的这样问题。另外,当成分(A)的含量超过90重量%时,有可能产生耐冲击性下降这样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成分(A)优选为30~90重量%。
当成分(B)的含量小于1重量%时,有可能产生生物降解性下降这样的问题。另外当成分(B)的含量超过50重量%时,有可能产生耐水解性恶化或者成型加工性恶化这样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成分(B)优选为1~50重量%。
当成分(C)的含量小于1重量%时,有可能产生耐冲击性下降这样的问题。另外,当成分(C)的含量超过40重量%时,有可能产生弯曲弹性模量下降、热变形温度下降这样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成分(C)优选为1~40重量%。
当成分(D)的含量小于0.02重量%时,有可能产生在成型加工时发生层剥离现象或者耐冲击性下降这样的问题。另外,当成分(D)的含量超过20重量%时,有可能产生弯曲弹性模量下降、热变形温度下降这样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成分(B)优选为0.02~20重量%。
进而,组合物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量(重量%)除以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中包含的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的量(重量%)的值优选为60以下。如果该值超过60,则成分(B)的平均粒径、长径比增大,有可能产生面冲击强度下降、尺寸稳定性下降、发生层剥离现象这样的问题。
通过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制造各种成型品。作为成型品,尤其可以是注射成型品、挤出成型品、压缩成型品、吹塑成型品、片、膜、线、织物等的任一种。更具体地,可以举出保险杠、散热器护栅、车侧装饰条(サイドモ一ル)、装饰物、轮罩、空气动力零部件(aero parts)、仪表盘、车门内装饰、座椅织物、门把手、地垫等汽车部件;家电制品的壳体、制品包装用膜、防水板、各种容器、瓶子等。当使用所制造的成型品作为片时,也可以与纸或其他聚合物片层叠而制成多层结构的层叠体来使用。
作为制造成型品的方法,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采用常规方法。例如,可以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后,加工成所需形状,从而制造成型品。这里,通过在此时加入添加剂,赋予成型品以所需的物性。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进一步添加填充剂、增塑剂、颜料、稳定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阻燃剂、脱模剂、润滑剂、染料、抗菌剂、封端剂等添加剂。这样的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优选在1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在50重量份以下。
另外,熔融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时的温度例如可以为180~300℃。如果该温度小于上述下限值,则树脂组合物的熔融会变得不充分,有可能难以使诸成分均匀地分散。另一方面,如果该温度超过上述上限值,则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分子量会降低而有可能使成型体的物性受损。
实施例
下面,使用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聚烯烃系聚合物(A),准备作为含有乙烯丙烯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且MFR=50g/10分钟的Nobrene WPX5343(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另外,作为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准备作为聚乳酸且MFR=15g/10分钟的Terramac TE2000C(尤尼吉可株式会社制造)。另外,作为弹性体类(C),准备作为乙烯-1-辛烯共聚物且MFR=1.2g/10分钟的Engage EG8842(陶氏化学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另外,作为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准备作为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且MFR=3g/10分钟的BONDFAST E(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这里,对本实施例中准备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测定190℃时的MFR的结果为3g/10分钟。这里,MFR是使用宝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Melt-indexer L207,在负荷21N测得的值。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准备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为12wt%。
在本实施例中,将如上所述准备的成分(A)~(D)按照规定比例投入到双螺杆混炼机,在190℃熔融混炼后,制成颗粒。使用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注射成型机SE180D,以料筒温度200℃、模具温度30℃,将得到的颗粒成型为长度(L)400mm、宽度100mm、厚度2mm的形状的试验片。
切出试验片的距浇口侧40mm(0.1L)和360mm(0.9L)的位置的宽度中央部分,相对于树脂的流动方向,从垂直方向对厚度中央测定分散状态。测定方法是,对于从规定位置切出的样品,使用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作的切片机FCS+UCT,在-70℃切断成厚度120nm,用四氧化钌蒸气染色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以外后,使用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作的TEM H-7650观察,并得到图像照片。
使用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造的扫描仪GT96FLU,将得到的图像照片导入计算机中,使用高精细图像分析系统IP-1000PC,进行二值化后,由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的重均粒径及粒子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求出长径比。
另外,使用所得的试验片,如下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收缩率如下求出:使用成型后放置48小时后的磁栅尺,测定流动方向(MD)和相对于流动方向为垂直方向(TD)的尺寸,以模具尺寸为基准求出收缩率。面冲击强度试验如下进行:将试验片设置在内径2英寸的固定器上,用相同型号的气动卡盘夹住,在样品中央部放置前端1/2英寸的镖(ダ一ト),将重量3kg的负荷从规定高度自由降落到镖上,进行破坏试验,求出多个样品半数被破坏的高度,从高度和负荷的乘积求出破坏能量(kg·cm)。胶带剥离试验如下进行:在试验片表面粘贴米其邦株式会社制造的CELLOTAPE CT-18,从试验片以垂直方向剥下粘贴的胶带,评价试验片表面是否有剥离。将剥离了的情况记为×,未剥离的情况记为○,将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作为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使用作为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且MFR=9g/10分钟的BONDFAST 7M(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并且变更组成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这里,对本实施例中准备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测定190℃时的MFR的结果为9g/10分钟。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准备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为6wt%、丙烯酸甲酯含量为30wt%。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使注射成型时的料筒温度为220℃、且将注射速度提高为1.7倍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使用注射成型机使流动长度(L)为240m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使用注射成型机使流动长度(L)为240mm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比较例1
在本比较例中,除了变更聚烯烃系共聚物(A)和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共聚物(D)的组成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比较例2
在本比较例中,除了作为聚烯烃系共聚物(D),使用作为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且MFR=3g/10分钟的BONDFAST 2C(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并且变更组成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比较例3
在本比较例中,除了不含弹性体类(C)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比较例4
在本比较例中,除了不含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共聚物(D)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比较例5
在本比较例中,除了使用注射成型机使流动长度(L)为240mm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比较例6
在本比较例中,除了使用注射成型机使流动长度(L)为240mm以外,与比较例3同样地操作而制作试验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收缩率(MD/TD)、面冲击强度试验以及胶带剥离试验。
结果
将上述的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4中制作的试验片的组成以及各种试验结果总汇于表1。
表1
Figure GPA00001159362100151
从表1可以确认,当使用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弹性体类(C)和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树脂组合物制作成型品时,当该成型品中含有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1在1.0~3.6的范围、且该成型体中含有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2在1.0~3.8的范围、进而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在小于1μm的范围时,面冲击强度优异并且收缩率(MD/TD)也显示低值。从该结果可以清楚地知道,当该成型品中含有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1在1.0~3.6的范围、且该成型体中含有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2在1.0~3.8的范围、进而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在小于1μm的范围时,能够制造出耐冲击性和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成型品。
另外,可以清楚地知道,当该成型品中含有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1在1.0~3.6的范围、且该成型体中含有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长径比A2在1.0~3.8的范围、进而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在小于1μm的范围时,胶带剥离试验的结果也良好。
进而,可以清楚地知道,组合物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量除以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共聚物(D)中包含的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的量而得到的值为60以下时,面冲击强度优异并且收缩率(MD/TD)也显示低值,胶带剥离试验的结果也良好。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全部出版物、专利以及专利申请是直接作为参考引入本说明书中的。

Claims (12)

1.一种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
在将最大流动长度记为L时,所述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在流动长度0.1L处的长径比A1为1.0~3.6,且流动长度0.9L处的长径比A2为1.0~3.8,并且,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
所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是选自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甲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均聚全同立构聚丙烯、含有乙烯或1-丁烯的全同立构聚丙烯无规共聚物、含有乙烯丙烯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系全同立构聚丙烯、茂金属催化剂系全同立构聚丙烯、茂金属催化剂系间同立构聚丙烯、无规立构聚丙烯、聚丙烯与橡胶的聚合物合金、聚丙烯/填料复合物和氯化聚丙烯中的1种聚烯烃系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合计含量作为100重量%时,(A)的含量为30~90重量%,(B)的含量为1~50重量%,(C)的含量为1~40重量%,(D)的含量为0.02~2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量除以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中包含的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的量而得到的值为6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在190℃、21N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3.0g/10分钟,密度为0.855~0.875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流动长度L为200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为结晶性聚丙烯系聚合物。
7.一种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成型将含有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树脂组合物加工成规定形状的工序,
在将最大流动长度记为L时,存在于成型体中的所述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在流动长度0.1L处的长径比A1为1.0~3.6,且流动长度0.9L处的长径比A2为1.0~3.8,并且,流动长度0.9L处的成分(B)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
所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是选自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甲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均聚全同立构聚丙烯、含有乙烯或1-丁烯的全同立构聚丙烯无规共聚物、含有乙烯丙烯的全同立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系全同立构聚丙烯、茂金属催化剂系全同立构聚丙烯、茂金属催化剂系间同立构聚丙烯、无规立构聚丙烯、聚丙烯与橡胶的聚合物合金、聚丙烯/填料复合物和氯化聚丙烯中的1种聚烯烃系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以及聚烯烃系聚合物(D)的合计含量作为100重量%时,(A)的含量为30~90重量%,(B)的含量为1~50重量%,(C)的含量为1~40重量%,(D)的含量为0.02~2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脂肪族聚酯系聚合物(B)的量除以具有环氧基的聚烯烃系聚合物(D)中包含的具有环氧基的乙烯单体的量而得到的值为6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α烯烃系弹性体类(C)在190℃、21N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3.0g/10分钟,密度为0.855~0.875g/cm3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流动长度L为200mm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聚合物(A)为结晶性聚丙烯系聚合物。
CN200880120740.1A 2007-12-17 2008-12-15 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65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4583 2007-12-17
JP2007324583 2007-12-17
PCT/JP2008/072763 WO2009078375A1 (ja) 2007-12-17 2008-12-15 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6545A CN101896545A (zh) 2010-11-24
CN101896545B true CN101896545B (zh) 2013-01-09

Family

ID=40795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074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6545B (zh) 2007-12-17 2008-12-15 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80194A1 (zh)
EP (1) EP2233524B1 (zh)
JP (1) JP5328673B2 (zh)
CN (1) CN101896545B (zh)
WO (1) WO20090783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2462B (zh) * 2009-09-11 2014-05-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
EP2895549B1 (de) * 2012-09-11 2019-06-12 Sika Technology AG Vernetzungsmittel-freie thermoplastische mischung mit hoher flexibilität und hohem schmelzpunkt
US11965083B2 (en) 2013-06-12 2024-04-2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olyolefin material having a low density
EP3008118B1 (en) 2013-06-12 2020-01-2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olyolefin film for use in packa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3117B2 (ja) * 1992-12-28 2002-12-03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微生物崩壊性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
JP2003313434A (ja) * 2002-02-25 2003-11-06 Sumitomo Chem Co Ltd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JP4622259B2 (ja) * 2004-02-17 2011-02-02 東ソー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JP2006052248A (ja) * 2004-08-10 2006-02-2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ポリ乳酸系樹脂組成物
JP2006077063A (ja) 2004-09-08 2006-03-23 Kaneka Corp 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4904865B2 (ja) * 2006-03-17 2012-03-28 東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07277444A (ja) * 2006-04-10 2007-10-2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樹脂組成物
JP2007324583A (ja) 2006-05-01 2007-12-1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集積型半導体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98467B2 (ja) * 2006-07-12 2013-09-25 東レ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077063A 2006.03.23
JP特开2007-277444A 2007.10.25
JP特开平6-263892A 1994.09.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33524A4 (en) 2011-03-16
JP5328673B2 (ja) 2013-10-30
EP2233524A1 (en) 2010-09-29
CN101896545A (zh) 2010-11-24
WO2009078375A1 (ja) 2009-06-25
JPWO2009078375A1 (ja) 2011-04-28
EP2233524B1 (en) 2012-05-30
US20100280194A1 (en)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8779B1 (en) Polyolefin composition intended for producing a cover for housing a motor vehicle safety airbag
JP2002513439A (ja) 低モジュラス熱可塑性オレフィン組成物
EP2233523B1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the same
CN101896545B (zh) 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EP3024909A1 (en) Metallic acrylate salts to increase polymer melt streingth
US20030130420A1 (en) Polyolefin powder, processes for making and using slush molded articles made from the same
DE102013005011A1 (de) Propylenharzzusammensetzung und spritzgegossener Gegenstand daraus
EP0431733A1 (en)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impact strength
US5147932A (en)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impact strength
US8658739B2 (en) Polyolefin-base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H08164588A (ja) 複合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品
US6187869B1 (en) Modifiers based on ethylenes or amorphous olefin elastomers for reducing the surface tack of amorphous polypropylenes
WO2021197926A1 (en) Recycled resin composition
WO2012162285A2 (e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moldable under low shear conditions
CN107722570A (zh) 生物可分解淀粉膜材料及其膜
CN111925563A (zh) 一种高抗冲注塑级生物淀粉塑料及制备方法
CN106661298A (zh) 包含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和多层结构体
JP3478288B2 (ja) カレンダー成形用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カレンダー成形用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7259473B2 (ja) 樹脂組成物、成形体及び積層体
EP0246558B1 (en) High-tenacity, high-flexibility polymeric blend
JPH04277508A (ja) 強度,透明性に優れた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
JP2533977B2 (ja) 低温成形性に優れた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3390246B2 (ja) 離型性の改善されたゴム変性ポリスチレン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からなる射出成形体
JP3017318B2 (ja) 強度、成形性に優れたスチレン系樹脂
CN116218127A (zh) 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冰箱内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