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9132B - 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9132B
CN101889132B CN2008801193714A CN200880119371A CN101889132B CN 101889132 B CN101889132 B CN 101889132B CN 2008801193714 A CN2008801193714 A CN 2008801193714A CN 200880119371 A CN200880119371 A CN 200880119371A CN 101889132 B CN101889132 B CN 101889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d
washer jet
cleaning solution
flow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93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9132A (zh
Inventor
野田宏志
天池克裕
吉田真人
大浦隆
原田弘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89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9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91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93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08B9/0933Removing sludge or the like from tank botto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异物的去除率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对气缸盖1进行清洗,在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形成有水套15,在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与水套15连通的多个孔部12A~12R、13、14、16A~16C,所述水套包括:狭小空间部Z,其流道窄;以及大空间部Y,其流道比狭小空间部Z的所述流道宽,从多个孔部12A~12R、13、14、16A~16C中选出的孔部16A、16C向水套15内插入清洗喷嘴28A、28C,从清洗喷嘴28A、28C向狭小空间部Z喷出清洗液,将从狭小空间部Z流向大空间部Y的清洗液从与大空间部Y连通的孔部16B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

Description

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洗气缸盖内的水套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出于减轻重量或冷却性能的构造以及其他的目的,汽车的发动机广泛地采用了铝合金制的气缸盖和气缸体。其中,气缸盖形成以下的复杂构造,即在气缸盖的内部具有:安装有进气阀的进气口、安装有排气阀的排气口、安装有火花塞的火花塞孔、使燃料爆发的燃料室的一部分、以及用于使冷却水流通的水套等。通常,为了一体地形成进气口、排气口以及水套等,使用很多型芯砂通过铸造来形成气缸盖。因此,在气缸盖上设置有出砂孔,以在气缸盖被从铸模中取出之后,粉碎型芯并去除。去除了型芯的气缸盖被实施机械加工,例如通过钻头等开设螺栓孔或者研磨开口的表面等。如果型芯的砂或由机械加工产生的切削屑等异物残留在气缸盖的内部,则恐怕会降低发动机的产品质量。因此,以往,为了去除异物而对加工完的气缸盖进行了清洗。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在通过夹板把持气缸盖并使其旋转的情况下,从配置在气缸盖的周围的清洗喷嘴向气缸盖喷出清洗液,由此对气缸盖进行清洗。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中,设置成使清洗喷嘴靠近气缸盖或者远离气缸盖,并将清洗喷嘴和气缸盖的距离始终维持为恒定,因此从各清洗喷嘴喷射的清洗液能够有效地作用在气缸盖的全部的清洗面上,从而能够得到更加优良的清洗效果。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从旋转的气缸盖的外侧喷出清洗液。因此,浸入到水套内的清洗液的流速较小仅为0.5m/s,并且流量也小,从而无法在水套内形成液流。被清洗后的气缸盖通常情况下由人通过显微镜等进行目视检查,以确认残留在气缸盖内部的异物的有无,并且被发现的异物通过手工作业被一个一个地去除。对于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清洗了的气缸盖,从一个气缸盖发现的异物中,约80%的异物是从水套内发现的。因此,无法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来充分地清洗水套。
对此,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提出了清洗容易残留异物的水套内部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如图24A~图24C所示的第一~第三清洗工序那样,在向与形成在气缸盖101的内部的水套102的凹部102a、102b、102c连通的孔部103c、103d、103e输送压缩空气的状态下,依次转换清洗喷嘴104、105、106使其紧贴于与水套102连通的孔部103a、103b、103f,从紧贴的清洗喷嘴104、105、106喷出清洗液W。由此,在水套102的凹部102a、102b、102c的附近形成不同的液流,残留在凹部102a、102b、102c的异物与清洗液W一起被排到气缸盖101的外部而被去除。
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如图25所示,通过移动装置209使设置在清洗槽201中的多个喷嘴204、205、206、207、208和密封垫213紧贴在开设于气缸盖210的多个孔部210b~210j中的选出的孔部210b~210g。然后,将在清洗液处理装置202中被过滤器212过滤了的清洗液W从清洗液供应泵203送往各喷嘴204~208,并在高压下喷到孔部210b~210g。清洗液W在水套210a内产生紊流的情况下形成液流,并对水套210a内进行清洗。残留在水套210a内的异物被卷入到清洗液W的液流中,与清洗液W一起从孔部210h、210i、210j被排到清洗槽201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专利第2589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昭61-153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1114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和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在从清洗喷嘴104~106、204~208喷出的清洗液到达水套102、210a的流道变窄的部分(以下称为“狭小空间部”)之前使流速和流体压下降,从而无法去除卡在狭小空间部的异物。如下地进行具体说明。
水套102、210a例如包括多个以下的狭小空间部:在火花塞孔的孔壁与进气口的壁之间形成的流道宽度为4.67mm左右,在火花塞孔的孔壁与排气口的壁之间形成的流道宽度为3.50mm左右,从而流道变窄。在粉碎了的型芯中有大于上述流道宽度3.50mm的型芯。另外,在切削屑中有很多作成卷边或新月形等的。因此,粉碎了的型芯或切削屑等异物容易卡在水套102、210a的狭小空间部而难以取下。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和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如图24B、图24C所示,使清洗喷嘴104~105分别紧贴于在气缸盖101的上表面开口的孔部103a、103b,向水套102的下表面侧喷出清洗液W。从清洗喷嘴104~106喷出的清洗液W碰到水套102的下壁而使能量大大衰减了之后,流向孔部103f、103g侧。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和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如图24A、图24C所示,在使清洗喷嘴106紧贴在气缸盖101的侧表面开口的孔部103f并喷出清洗液W的情况下,清洗液W最初也碰到水套102的内壁并使能量大大衰减了之后,流向从孔部103f离开的孔部103a、103b、103g。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和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在清洗液到达狭小空间部之前衰减了能量,使流速和流体压下降,从而无法冲走卡在狭小空间部的异物并将其去除。
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和气缸盖清洗装置中,使清洗喷嘴204~208紧贴在气缸盖201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开口的孔部210b、210d~210g上,并喷出清洗液W。在此情况下,清洗液在刚喷出后也碰到水套210a的内壁而使能量衰减、并到达狭小空间部时,由于其流速和流体压比喷出时显著下降,因此无法冲走卡在狭小空间部的异物并将其去除。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异物的去除率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气缸盖清洗方法,对气缸盖进行清洗,在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形成有水套,在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套连通的多个孔部,所述水套包括:狭小空间部,其流道窄;以及大空间部,其流道比所述狭小空间部的所述流道宽,所述气缸盖清洗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孔部中以使清洗液隔着所述大空间部而相对的方式来选择所述孔部,从选出的孔部向所述水套内插入清洗喷嘴,从所述清洗喷嘴向所述狭小空间部喷出所述清洗液,将从所述狭小空间部流向所述大空间部的清洗液从与所述大空间部连通的所述孔部排到所述气缸盖的外部。
(3)在(1)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所述气缸盖包括:多个火花塞孔,用于安装火花塞;进气口,分别与对应于所述多个火花塞孔而设置的多个燃烧室连通并进行进气;以及排气口,与所述多个燃烧室连通并进行排气;所述狭小空间部是形成在所述火花塞孔的孔壁与所述进气口的壁或所述排气口的壁之间的空间,所述大空间部是形成在所述火花塞孔的孔壁之间的空间。
(4)在(1)或(3)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所述清洗喷嘴在所述水套内转动。
(5)在(1)、(3)或(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在向所述选出的孔部插入所述清洗喷嘴并实施了清洗之后,向未选出的所述孔部插入所述清洗喷嘴并实施清洗。
(6)在(1)、(3)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当将与所述大空间部连通的孔部之一作为所述清洗液的排出孔部时,将设置在所述排出孔部的两侧的孔部选为插入所述清洗喷嘴的孔部。
(7)在(1)、(3)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从设置在当清洗所述气缸盖时成为下表面的面上的孔部向所述水套供应所述清洗液。
(8)在(1)、(3)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将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清洗液排出部件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与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孔部连通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所述清洗喷嘴贯穿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并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侧开口,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使所述清洗喷嘴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水套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以外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
(9)在(1)、(3)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通过使靠近所述多个孔部中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开口的孔部的清洗喷嘴摆动,而向所述狭小空间部喷出所述清洗液,并将从所述狭小空间部流向所述大空间部的清洗液从与所述大空间部连通的所述孔部排到所述气缸盖的外部。
(10)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气缸盖清洗装置,对气缸盖进行清洗,在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形成有水套,在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套连通的多个孔部,所述水套包括:狭小空间部,其流道窄;以及大空间部,其流道比所述狭小空间部的所述流道宽,所述气缸盖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载放台,用于定位保持所述气缸盖;第一清洗喷嘴,与在被所述载放台保持的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所述孔部中的使清洗液隔着所述大空间部而相对的所述孔部对应地配置在所述载放台的上方;以及驱动单元,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相对于所述载放台在上下垂直方向上直线往复运动。
(11)在(10)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所述驱动单元使喷出所述清洗液的所述第一清洗喷嘴转动。
(12)在(10)或(11)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具有第二清洗喷嘴,所述第二清洗喷嘴向在被所述载放台保持的所述气缸盖的下表面开口的所述孔部供应所述清洗液。
(13)在(10)至(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
具有清洗液排出部件,所述清洗液排出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并包括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清洗喷嘴贯穿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并在所述清洗液排出部件的侧表面开口,所述驱动单元是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停在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水套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的单元。
(14)在(10)至(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具有:第三清洗喷嘴,被设置成能够靠近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开口的所述孔部;以及摆动装置,使所述第三清洗喷嘴摆动。
发明的效果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中,使清洗喷嘴(第一清洗喷嘴)插入或靠近气缸盖的多个孔部中选出的孔部,向卡在水套的狭小空间部的异物直接喷出清洗液。清洗液在维持了从清洗喷嘴喷出时的初速、流量以及流体压等的情况下撞到异物上,将异物从狭小空间部冲向大空间部。流向大空间部的异物与清洗液一起从与大空间部连通的孔部被排到气缸盖的外部,并被去除。这样,根据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即使是卡在水套的狭小空间部的异物,也能够充分地去除,因此能够提高异物的去除率。
由此,当由人目视检查了由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清洗了的气缸盖的内部时,异物的发现率减少,通过手工作业来去除异物的工夫和时间会大幅度地下降。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使清洗喷嘴插入或靠近以使清洗液隔着大空间部而相对的方式选出的孔部,使从清洗喷嘴喷出的清洗液在大空间部合流并从与大空间部连通的孔部排出,因此能够使异物不会再次侵入到其他的狭小空间部,而排到气缸盖的外部。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从形成在火花塞孔的孔壁和进气口的壁或排气口的壁之间的狭小空间部向形成在火花塞孔的孔壁之间的大空间部喷出清洗液,因此狭小空间部与大空间部以短距离连通,能够将异物在不使其再次侵入到其他的狭小空间部的情况下去除。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中,使插入或靠近选出的孔部的清洗喷嘴转动或摆动来进行清洗,因此能够从一个孔部瞄准多个狭小空间部来喷出清洗液进行清洗,清洗效率好。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向选出的孔部插入清洗喷嘴来实施对水套的清洗,在从预定的清洗空间去除了异物之后,向未选出的孔部插入清洗喷嘴来实施对水套的清洗,并从其他的清洗空间去除异物。这样,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将水套分为多个清洗空间来间歇地进行清洗,并且对水套内普遍地进行清洗,因此能够防止从某个狭小空间部去除的异物卡在其他的狭小空间部上而残留在水套内。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当将与大空间部连通的孔部之一作为清洗液的排出孔部时,将设置在该排出孔部的两侧的孔部选为插入清洗喷嘴的孔部,因此从清洗喷嘴喷出的清洗液在大空间部相对并互相撞击,容易从排出孔部流向气缸盖的外部。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向设置在当清洗气缸盖时成为下表面的面上的孔部供应清洗液,使水套成为与水中类似的状态。由此,浮力作用在残留在水套中的异物,容易从狭小空间部等去除异物。另外,从清洗喷嘴喷出的清洗液与不使水套内浸在水中的气中状态相比,在从狭小空间部流向大空间部的期间难以衰减能量。根据这样的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流速和流体压在清洗液从喷出后经过狭小空间部到达大空间部的期间难以减少,容易将异物从狭小空间部冲向大空间部并去除,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异物的去除率。
在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中,在当清洗气缸盖时在气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孔部上连接清洗液排出部件的第一流道,将第一清洗喷嘴插入到第一流道。并且,将与选出的孔部对应的第一清洗喷嘴插入到水套内并使其停在第一停止位置,另一方面使与未选出的孔部对应的第一清洗喷嘴停在第二流道从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然后,从插入到选出的孔部的第一清洗喷嘴喷出清洗液。与未被选出的孔部连通的第一流道的上方开口部被第一清洗喷嘴阻塞。因此,清洗液从与未被选出的孔部连接的第一流道在第二流道中流动,并流向气缸盖的侧表面侧。因此,根据上述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能够防止去除到气缸盖的外部的异物再次侵入到气缸盖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气缸盖的与气缸盖罩接触的面(上表面)侧观看气缸盖的上表面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气缸盖的与气缸体接触的面(下表面)侧观看气缸盖的下表面图;
图3是从图1所示的箭头A方向观看图1所示的气缸盖的侧面图;
图4是图3的B-B截面图;
图5是图4的C-C截面图;
图6是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的清洗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7是图6的D-D截面图;
图8是图6所示的清洗液排出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图8的E-E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气缸盖与图6所示的第一~第三清洗喷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气缸盖与图6所示的第一~第三清洗喷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2是简要表示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的水套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3是详细表示第一工序中的驱动马达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
图14是详细表示第二工序中的驱动马达与摆动装置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清洗气缸盖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按照每个清洗工序改变栏并用箭头表示喷出清洗液的方向,来记载清洗方法;
图16是表示模拟了气中清洗了图1所示的气缸盖时的清洗液的流速的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模拟了气中清洗了图1所示的气缸盖时的清洗液的流动分布的结果的图;
图18是表示模拟了类似水中清洗了图1所示的气缸盖时的清洗液的流速的结果的图;
图19是表示模拟了类似水中清洗了图1所示的气缸盖时的清洗液的流动分布的结果的图;
图20是图19的F-F截面图;
图21是表示通过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清洗三气缸的气缸盖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按照每个清洗工序改变栏并用箭头表示喷出清洗液的方向,来记载清洗方法;
图22是表示通过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清洗五气缸的气缸盖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按照每个清洗工序改变栏并用箭头表示喷出清洗液的方向,来记载清洗方法;
图23是表示通过图6所示的清洗装置清洗六气缸的气缸盖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按照每个清洗工序改变栏并用箭头表示喷出清洗液的方向,来记载清洗方法;
图24A是说明现有的气缸盖清洗方法的图,并表示第一清洗工序;
图24B是说明现有的气缸盖清洗方法的图,并表示第二清洗工序;
图24C是说明现有的气缸盖清洗方法的图,并表示第三清洗工序;
图25是现有的气缸盖清洗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标号说明
1气缸盖
2A、2B、2C、2D火花塞孔
7A、7B、7C、7D燃烧室
8A、8B、8C、8D进气口
10A、10B、10C、10D排出口
12A、12B、12C、12D、12E、12F冷却水连通路(孔部)
13水套口(孔部)
14冷却水出口(孔部)
15水套
16A、16B、16C出砂孔(孔部)
20气缸盖清洗装置
22载放台
23清洗液排出部件
25A、25B、25C第一流道
26A、26B、26C第二流道
28A、28B、28C第一清洗喷嘴
30A、30B、30C驱动马达(驱动单元)
32A、32B、32C、32D、32E、32F第二清洗喷嘴
34A、34B第三清洗喷嘴
40A、40B摆动装置
ZA1~ZA4狭小空间部
YA~YE大空间部
X1第一停止位置
X2第二停止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中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气缸盖的简要结构>
图1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气缸盖1的与气缸盖罩(未图示)接触的面(上表面)1A侧观看气缸盖的上表面图。图2是从图1所示的气缸盖1的与气缸体(未图示)接触的面(下表面)1B侧观看气缸盖的下表面图。图3是从图1所示的箭头A方向观看图1所示的气缸盖的侧面图。图4是图3的B-B截面图。图5是图4的C-C截面图。
图1~图5所示的气缸盖1被用于四气缸发动机。气缸盖1以铝合金为材质,形成复杂的形状,并包括形成为与多个燃烧室7A~7D连通的部件的安装孔2A~2D、3A~3D、4A~4D、5A~5D、6A~6D以及冷却水在其中流动的水套15等。
如图2所示,气缸盖1在与气缸体(未图示)接触的下表面1B与发动机的气缸数对应地形成有四个燃烧室7A、7B、7C、7D。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气缸盖1与各燃烧室7A、7B、7C、7D对应地以从上表面1A贯穿到下表面1B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安装火花塞(未图示)的火花塞孔2A、2B、2C、2D。并且,气缸盖1在各火花塞孔2A、2B、2C、2D的周围以从上表面1A贯穿到下表面1B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安装进气阀的一对进气口3A和4A、3B和4B、3C和4C、3D和4D以及用于安装排气阀的一对排气口5A和6A、5B和6B、5C和6C、5D和6D。如图2所示,在气缸盖1的下表面1B,定位孔9、9被设置在对角位置。
如图4所示,一对进气口3A、3B、3C、3D、4A、4B、4C、4D与连接在进气岐管(未图示)上的进气口8A、8B、8C、8D连通。另外,一对排气口5A、5B、5C、5D、6A、6B、6C、6D与连接在排气岐管(未图示)上的排气口10A、10B、10C、10D连通。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气缸盖1的内部(上表面1A与下表面1B之间),在火花塞孔2A、2B、2C、2D的孔壁、进气口8A、8B、8C、8D的壁、排气口10A、10B、10C、10D的壁之间形成有水套15。水套15与在气缸盖1的右侧面1C开口的水套口13(“孔部”的一个例子)以及在气缸盖1的左侧面1D开口的冷却水出口14连通。如图2所示,在气缸盖1的下表面开设有在发动机组装时与形成在气缸体(未图示)上的水套(未图示)连接并连通的冷却水连通路12A~12R(“孔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5所示,水套15设置有流道窄的多个狭小空间部ZA1、ZA2、ZA3、ZA4、ZB 1、ZB2、ZB3、ZB4、ZC1、ZC2、ZC3、ZC4、ZD1、ZD2、ZD3、ZD4,在这些狭小空间部中,形成在火花塞孔2A、2B、2C、2D的孔壁与进气口8A、8B、8C、8D的壁之间的流道的宽度窄至4.67mm,形成在火花塞孔2A、2B、2C、2D的孔壁与排气口10A、10B、10C、10D的壁之间的流道的宽度窄至3.50mm。流道宽度比这些狭小空间部ZA1、ZA2、ZA3…扩大的大空间部YA、YB、YC、YD、YE分别与狭小空间部ZA1、ZA2…连通。冷却水连通路12A~12R分别与大空间部YA、YB、YC…连通。另外,出砂孔16A、16B、16C(参照图1)与大空间部YB、YC、YD连通。
图1~图5所示的气缸盖1通过使用了多个型芯砂的铸造或机械加工等形成有水套15、火花塞孔2A…、进气口3A、4A…、排气口5A、6A…、水套口13、冷却水出口14、冷却水连通路12A~12R等。用于形成水套15的型芯砂在铸造后被粉碎,从出砂孔16A、16B、16C(“孔部”的一个例子)等被去除。在本实施方式中,气缸盖1在设置于下表面1B的冷却水连通路12D、12E、12F的大致正上方(同轴上)设置有出砂孔16A、16B、16C。
<气缸盖清洗装置>
图6是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1的气缸盖清洗装置20的简要结构图。图7是图6的D-D截面图。图10和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气缸盖1与图6所示的第一~第三清洗喷嘴28A、28B、28C、32A~32F、34A、34B的位置关系的图。另外,图10的P表示卡在了狭小空间部ZA1、ZA2…的异物。
如图6和图7所示,气缸盖清洗装置20的外框21由下段框21A和上段框21B构成。在下段框21A中相对于地面水平地架设有载放气缸盖1的载放台22。气缸盖1被放置在载放台22上,并使其下表面1B与载放台22接触。
在载放台22的下方配置有可动板31。可动板31与液压缸33连结并可在图中上下垂直方向上直线往复运动。在可动板31上直立设置有六个第二清洗喷嘴32A、32B、32C、32D、32E、32F。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清洗喷嘴32A~32F与气缸盖1的冷却水连通路12A~12F对应地配置在可动板31上。第二清洗喷嘴32A~32F的截面形状呈可与气缸盖1的冷却水连通路12A~12F内接的圆柱形状,在第二清洗喷嘴32A~32F的顶端部设置有喷出清洗液的喷出口38A、38B、38C。第二清洗喷嘴32A~32F连接于未图示的控制阀,而被控制清洗液的供应和停止。
如图6和图7所示,载放台22包括通过液压缸33而上升的可动板31插入其中的开口部22a。载放台22在开口部22a的外侧的对角位置处立设有定位销39、39,通过将该定位销39、39插入到气缸盖1的定位孔9、9中,可以定位保持气缸盖1。液压缸33使可动板31上升到使第二清洗喷嘴32A~32F靠近被定位在载放台22上的气缸盖1的冷却水连通路12A~12F的开口部的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在载放台22的上方配置有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被设置成与被定位保持在载放台22上的气缸盖1的上表面1A开口的出砂孔16A、16B、16C对应。如图11所示,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在顶端部侧面设置有喷出清洗液的喷出口29A、29B、29C。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与未图示的控制阀连接,被控制清洗液的供应和停止。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段框21B上固定有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在图中上下垂直方向上直线运动的直线运动装置41A、41B、41C。并且,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与驱动马达30A、30B、30C连结,能够在正向K或逆向-K上转动。
另外,在载放台22的上方配置有清洗液排出部件23。液压缸27被固定在下段框21A上,并与清洗液排出部件23连结。液压缸27使清洗液排出部件23相对于载放台22在图中上下垂直方向上直线往复运动,使清洗液排出部件23与气缸盖1的上表面1A抵接或离开该上表面1A。
清洗液排出部件23形成底面积比气缸盖1大且薄的长方体板状。清洗液排出部件23在与气缸盖1抵接的面(底面)上突出设置有插入部24A、24B、24C。插入部24A、24B、24C形成能够与气缸盖1的上表面1A开口的出砂孔16A、16B、16C嵌合的形状(圆柱形状)。插入部24A、24B、24C与出砂孔16A、16B、16C对应地设置在清洗液排出部件23上。
图8是图6所示的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图8的E-E截面图。
在清洗液排出部件23上形成有第一流道25A、25B、25C以及第二流道26A、26B、26C。第一流道25A、25B、25C被形成为贯穿清洗液排出部件23,以从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上表面经由插入部24A、24B、24C向下表面侧开口。另一方面,第二流道26A、26B、26C以从第一流道25A、25B、25C分叉并向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侧表面开口的方式被形成在清洗液排出部件23上。
如图9所示,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可滑动地插穿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第一流道25A、25B、25C。直线运动装置41A、41B、41C(参照图6和图7)在气缸盖1的清洗作业时如图9所示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的顶端部停止在使其从插入部24A、24B、24C的下表面向水套15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X1”或者停止在第二流道26A、26B、26C从第一流道25A、25B、25C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X2”。另外,直线运动装置41A、41B、41C在不清洗气缸盖1的期间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停止在从第一流道25A、25B、25C拔出的“退避位置”(参照图6和图7)。
如图6所示,气缸盖清洗装置20在隔着气缸盖1的左右两侧配置有第三清洗喷嘴34A、34B。第三清洗喷嘴34A、34B与被固定在下段框21A上的液压缸35A、35B和摆动装置40A、40B连结。液压缸35A、35B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相对于载放台22在图中左右水平方向上直线往复运动,并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靠近或者退避气缸盖1的水套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摆动装置40A、40B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摆动,以改变设置在第三清洗喷嘴34A、34B的顶端的喷出口36A、36B的朝向。第三清洗喷嘴34A、34B与未图示的控制阀连接,被控制清洗液的供应和停止。
<气缸盖清洗方法>
接着,对使用了气缸盖清洗装置20的气缸盖1的清洗方法进行说明。图12是简要表示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1的水套15的动作的时序图。图13是详细表示第一清洗工序S1中的驱动马达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图14是详细表示第二清洗工序S2中的驱动马达与摆动装置的动作关系的时序图。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6所示的气缸盖清洗装置20清洗气缸盖1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5所记载的S1、S2表示第一清洗工序S1和第二清洗工序S2,图中箭头表示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在反转位置喷出清洗液的方向以及第三清洗喷嘴34A、34B在与水套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同一个轴上喷出清洗水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气缸盖清洗装置20在不清洗气缸盖1的期间直线运动装置41A、41B、41C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上升,并从清洗液排出部件23中拔出,使其停在退避位置上。另外,液压缸33使可动板31下降,使第二清洗喷嘴32A~32F退避在载放台22的下方。另外,液压缸35A、35B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在离开气缸盖1的方向上退避。
之后,在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气缸盖1被放置在载放台22上,并且载放台22的定位销39、39插穿气缸盖1的定位孔9、9。由此,气缸盖1被定位保持在载放台22上。
然后,如图12的T0所示,液压缸27使清洗液排出部件23下降,使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插入部24A、24B、24C与气缸盖1的出砂孔16A、16B、16C嵌合。由此,清洗液排出部件23将气缸盖1按压在载放台22上,防止气缸盖1晃动。
之后,如图12的T1所示,在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液压缸33使可动板31上升,使第二清洗喷嘴32A~32F分别靠近气缸盖1的冷却水连通路12A~12F。
然后,如图12的T2所示,通过从第二清洗喷嘴32A~32F以低压(0.15MPa)喷出清洗液,在图3的水套口13内如以虚线所示那样使清洗液存积到水套15的一半左右(从气缸盖1的下表面1A起30mm左右的深度),使水套15内成为与水中状态相同的状态(以下称为“类似水中状态”)。另外,来自第二清洗喷嘴32A~32F的清洗液的供应持续到气缸盖1的清洗结束,在清洗气缸盖1的期间,在水套15内存积规定量的清洗液。
之后,气缸盖清洗装置20开始第一清洗工序S1。
具体地说,如图12的T3所示,直线运动装置41A、41B、41C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下降。在第一清洗工序S1中,例如选择出砂孔16A、16B、16C实施清洗。在此情况下,直线运动装置41A、41C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停在第一停止位置X1,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C的顶端部插入到水套15内(参照图9和图11)。此时,驱动马达30A、30C朝向正侧面停止以使其面对第一清洗喷嘴28A、28C的喷出口29A、29C(以下将该第一清洗喷嘴28A、28C的位置称为“第一反转位置”。)。另一方面,直线运动装置41B使第一清洗喷嘴28B停在第二停止位置X2,使其不配置在水套15内,通过第一清洗喷嘴28B阻塞第一流道25B的上表面开口部(参照图9)。
之后,如图12的T4所示,使驱动马达30A、30C旋转,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C转动。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在被驱动马达30A、30C转动的期间持续喷出高压(例如10~30MPa)的清洗液。
具体地说,如图13和图15所示,当驱动马达30A、30C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C从第一反转位置在正向K和逆向-K上分别以相同的转速转动180度,使喷出口29A、29C朝向相反的方向时,分别使转动方向反转(以下将使该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反转的位置称为“第二反转位置”。)。
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在转动的同时喷出清洗液,并连续地改变喷出清洗液的空间。例如,如图13和图15所示,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在从第一反转位置分别在正向K和逆向-K上转动使喷出口29A、29C的朝向移动约90度为止的期间,向图10所示的狭小空间部ZB3、ZB1、ZC4、ZC2喷出清洗液。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从狭小空间部ZB3、ZB1、ZC4、ZC2经由ZB4、ZB2、ZC3、ZC1向大空间部YC流入,并互相碰撞,从与大空间部YC连通的出砂孔16B喷起。
这里,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插入部24B与出砂孔16B嵌合,第一流道25B与出砂孔16B连通。由于第一流道25B通过第一清洗喷嘴28B阻塞了上表面开口部,因此从出砂孔16B喷起的清洗液从第一流道25B流向第二流道26B,与异物P一起被排出到气缸盖1的侧面。由于清洗液排出部件23比气缸盖1大,第二流道26B的开口部比气缸盖1的侧表面位于外侧,因此包含异物P的清洗液在不会洒在气缸盖1上的情况下排出。
如图15所示,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在从相对于第一反转位置移动约90度的位置转动到第二反转位置,使喷出口29A、29C的朝向进一步在正向K和逆向-K上分别移动约90度为止的期间,向图10所示的狭小空间部ZA2、ZA4、ZD1、ZD3喷出清洗液。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从狭小空间部ZA2、ZA4、ZD1、ZD3经由ZA1、ZA3、ZD2、ZD4流向大空间部YA、YE,并分别从冷却水出口14和水套口13排出。由于水套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分别在气缸盖1的侧表面1C、1D开口,因此包含从水套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排出的异物P的清洗液不会再侵入到水套15中。
在正向K和逆向-K上转动到第二反转位置的第一清洗喷嘴28A、28C被反转,以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向狭小空间部ZA4、ZA2、ZB1、ZB3、ZD3、ZD1、ZC2、ZC4喷出清洗液。然后,在逆向-K和正向K上转动到第一反转位置的第一清洗喷嘴28A、28C被反转,以与上述同样的顺序向狭小空间部ZB3、ZB1、ZA2、ZA4、ZC4、ZC2、ZD1、ZD3喷出清洗液。这样,第一清洗喷嘴28A、28C连续地改变喷出清洗液的空间以及排出清洗液的孔部16B、13、14,直接瞄准卡在狭小空间部ZA2、ZA4、ZB 1、ZB3、ZC2、ZC4、ZD1、ZD3的异物P来喷出清洗液,将异物P从狭小空间部ZA2、ZA4、ZB 1、ZB3、ZC2、ZC4、ZD1、ZD3冲向大空间部YA、YC、YE,并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
如图12的T5所示,当驱动马达30A、30C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在第一和第二反转位置之间转动规定数量时,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停止清洗液的喷出。由此,第一清洗工序S1结束。
接着,气缸盖清洗装置20开始第二清洗工序S2。
即,如图12的T6所示,直线运动装置41A、41C使插入到在第一清洗工序S1中选出的出砂孔16A、16C中的第一清洗喷嘴28A、28C从第一停止位置上升,并配置在第二停止位置,另一方面,直线运动装置41B使第一清洗喷嘴28B从第二停止位置下降,并配置在第一停止位置上。由此,第一清洗喷嘴28B被插入到在第一清洗工序S1中未被选出的出砂孔16B。此时,第一清洗喷嘴28B以使喷出口29B朝向第三清洗喷嘴34A侧的正侧面的方式配置在出砂孔16B上(以下,将该第一清洗喷嘴28B的位置称为“第三反转位置”。)。另外,液压缸35A、35B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向靠近气缸盖1的方向突出,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的喷出口36A、36B分别靠近水套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
然后,在图12的T7中,使驱动马达30B旋转。第一清洗喷嘴28B在被驱动马达30B转动的期间从喷出口29B连续喷出高压(例如10~30MPa)的清洗液。另外,第三清洗喷嘴34A、34B在驱动马达30B使第一清洗喷嘴28B转动的期间从喷出口36A、36B间断地喷出高压(例如10~30MPa)的清洗液。摆动装置40A、40B与第三清洗喷嘴34A、34B喷出清洗液的时刻同步,分别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摆动。
具体地说,如图14和图15所示,驱动马达30B当使第一清洗喷嘴28B从第三反转位置在正向K上转动180度,使喷出口29B朝向第三清洗喷嘴34B侧的正侧面时,进行反转(以下,将该第一清洗喷嘴28B的反转位置称为“第四反转位置”。)。摆动装置40A在驱动马达30B使第一清洗喷嘴28B从第三反转位置在正向K上转动约90度为止的期间,使第三清洗喷嘴34A摆动。另一方面,摆动装置40B在驱动马达30B使第一清洗喷嘴28B从相对于第三反转位置移动了约90度的位置转动到第四反转位置的期间使第三清洗喷嘴34B摆动。
例如,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清洗喷嘴28B在从第三反转位置在正向K上转动约90度而使喷出口29B的朝向移动约90度为止的期间,向图10所示的狭小空间部ZC3、ZC1喷出清洗液。与此对应地,第三清洗喷嘴34A被摆动装置40A以成为与第一清洗喷嘴28B的转动方向K相反的相位的方式在图中J方向上摆动,同时向图10所示的狭小空间部ZD4、ZD2喷出清洗液。从第一清洗喷嘴28B和第三清洗喷嘴34A喷出的清洗液从狭小空间部ZC3、ZC1、ZD4、ZD2经由狭小空间部ZC4、ZC2、ZD3、ZD1向大空间部YD流入并互相撞击,从与大空间部YD连通的出砂孔16C喷起。然后,从出砂孔16C喷起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液排出部件23被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该清洗液的排出方法与从上述的出砂孔16B排出清洗液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15所示,第一清洗喷嘴28B在从相对于第三反转位置移动了约90度的位置转动到第四反转位置而使喷出口29B的朝向进一步在正向K上移动约90度为止的期间,向图10所示的狭小空间部ZB2、ZB4喷出清洗液。一旦第一清洗喷嘴28B超过了相对于第三反转位置移动了90度的位置,则第三清洗喷嘴34A停止清洗液的喷出,并被停止基于摆动装置40A的摆动,与此相对,第三清洗喷嘴34B被摆动装置40B以与第一清洗喷嘴28B相反的相位摆动的方式在图中J方向上摆动,同时向图10所示的狭小空间部ZA1、ZA3喷出清洗液。从第一清洗喷嘴28B和第三清洗喷嘴34B喷出的清洗液从狭小空间部ZB2、ZB4、ZA1、ZA3经由狭小空间部ZB1、ZB3、ZA2、ZA4向大空间部YB流入并相互撞击,从与大空间部YB连通的出砂孔16A喷起。然后,从出砂孔16A喷起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液排出部件23被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该清洗液的排出方法与从上述的出砂孔16B排出清洗液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正方向K上转动到第四反转位置的第一清洗喷嘴28B被反转,以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向狭小空间部ZB4、ZB2、ZC1、ZC3喷出清洗液。然后,第三清洗喷嘴34A、34B以成为与第一清洗喷嘴28B的转动方向-K相反的相位的方式根据第一清洗喷嘴28B的转动角度在-J方向上摆动,并分别向狭小空间部ZA3、ZA1、ZD2、ZD4喷出清洗液。然后,在逆向-K上转动到第三反转位置的第一清洗喷嘴28B进一步被反转,以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向狭小空间部ZC3、ZC1、ZB2、ZB4喷出清洗液。与此对应地,第三清洗喷嘴34A、34B也以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在J方向上摆动,同时喷出清洗液。这样,第一清洗喷嘴28B和第三清洗喷嘴34A、34B连续地改变喷出清洗液的空间和排出清洗液的孔部16A、16C,使水套15内产生紊流,同时直接瞄准卡在狭小空间部ZA1、ZA3、ZB2、ZB4、ZC1、ZC3、ZD2、ZD4的异物P来喷出清洗液,将异物P从狭小空间部ZA1、ZA3、ZB2、ZB4、ZC1、ZC3、ZD2、ZD4冲向大空间部YB、YD,并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
如图12的T8所示,一旦驱动马达30B使第一清洗喷嘴28B在正向K和逆向一K上转动规定数量,则第一~第三清洗喷嘴28A、28B、28C、32A~32F、34A、34B停止清洗液的喷出。另外,与驱动马达30B停止旋转同时地,摆动装置40A、40B停止摆动第三清洗喷嘴34A、34B。
之后,如图12的T9所示,直线运动装置41A、41B、41C使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上升到退避位置。并且,液压缸35A、35B使第三清洗喷嘴34A、34B向离开气缸盖1的方向后退。由此,第二清洗工序S2结束。
然后,在图12的T10中,液压缸33使可动板32下降,使第二清洗喷嘴32A~32F离开气缸盖1。
然后,在图12的T11中,液压缸27使清洗液排出部件23上升,从出砂孔16A、16B、16C取出插入部24A、24B、24C。
之后,气缸盖1被提起,从定位孔9、9拔出定位销39、39,气缸盖1被运送到下一个作业场所。
被清洗后的气缸盖1被移动到检查异物场所,由人来目视检查水套15等中是否残留有异物P。
<流体解析模拟>
接着,对发明人进行的流体解析模拟进行说明。
发明人针对以下的情况使用流体解析软件来模拟了在水套15中流动的清洗液的流速和流动:不从第二清洗喷嘴32A、32B、32C、32D、32E、32F向水套15供应清洗液,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向火花塞孔2B、2C侧以10~30MPa喷射清洗液,来清洗气缸盖1的情况(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气中清洗”);从第二清洗喷嘴32A、32B、32C、32D、32E、32F向水套15以0.15MPa供应清洗液,同时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向火花塞孔2B、2C侧以10~30MPa喷射清洗液,来清洗气缸盖1的情况(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类似水中清洗”。)。图16~图19表示该模拟的结果。另外,图16~图19记载了水套15内的清洗液的流速和流动,但是由于表示解析结果的关系而形状与图4所示的截面形状不完全一致。
图16是表示模拟了气中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1时的清洗液的流速的结果的图。
在被进行气中清洗的气缸盖1中,将清洗液的流速在狭小空间部ZB1、ZB3、ZC2、ZC4和大空间部YC中确保了2m/sec左右。尤其是,在狭小空间部ZB1、ZB3、ZC2、ZC4中,清洗液被以初速喷射,流速大于等于4m/sec。另外,排出清洗液的出砂孔16B附近的流速能够确保在1m/sec左右。
图17是表示模拟了气中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1时的清洗液的流动分布的结果的图。
在被进行气中清洗的气缸盖1中,从被插入第一清洗喷嘴28A、28C的出砂孔16A、16C朝向大空间部YC的出砂孔16B,在水套15中形成有2L/min左右的清洗液的流动。
因此,气缸盖1在气中清洗的情况下形成了由第一清洗喷嘴28A、28C面向狭小空间部ZB1、ZB3、ZC2、ZC4喷出的清洗液在大空间部YC中合流并从出砂孔16B排出的流动。
图18是表示模拟了类似水中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1时的清洗液的流速的结果的图。
在被进行类似水中清洗的气缸盖1中,除了狭小空间部ZB1、ZB3、ZC2、ZC4以外,清洗液的流速在狭小空间部ZB2、ZB4、ZC1、ZC3中也大于等于4m/sec。另外,在大空间部YC中,出砂孔16B附近的清洗液的流速大于等于5m/sec,流速在整个大空间部中也大于等于2.5m/sec。
图19是表示模拟了类似水中清洗图1所示的气缸盖1时的清洗液的流动分布的结果的图。图20是图19的F-F截面图。
在被进行水中清洗的气缸盖1中,在从狭小空间部ZB1~ZB4、ZC1~ZC4到大空间部YC的整个流道中形成有2.5L/min~5.0L/min的清洗液的流动。尤其是,在大空间部YC中撞击了的清洗液从出砂孔16B以约3L/min迅猛地喷出。
因此,在气缸盖1中,在类似水中清洗的情况下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保持着初速而在狭小空间部ZB1~ZB4、ZC1~ZC4中流动并流入大空间部YC。在大空间部YC正面撞击的清洗液迅猛地流向在大空间部YC开口的出砂孔16B。
对类似水中清洗与气中清洗进行比较的话,图18所示的类似水中清洗与图16所示的气中清洗相比,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维持初速的范围大,并且大致覆盖了配置在第一清洗喷嘴28A、28C之间的狭小空间部ZB1~ZB4、ZC1~ZC4(参照涂黑部分)。由于流速的平方成为流体压,因此流速大的范围越大,则意味着冲走异物P的力越大。另外,在类似水中清洗中,在排出清洗液的出砂孔16B附近,流速确保了5m/sec以上,得到了气中清洗的约5倍的流速。
另外,图19和图20所示的类似水中清洗与图17所示的气中清洗相比,在从清洗液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而来的狭小空间部ZB1、ZB3、ZC2、ZC4到它们之间的大空间部YC的流道中流动的清洗液的流量多。因此,类似水中清洗与气中清洗相比,迅猛地形成了从清洗液的喷出位置到排出位置的流动,不会使异物P沉在水套15的底部,从而容易将异物P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
这样,类似水中清洗比气中清洗能够确保流速快的范围和流量多的范围的理由可以认为是:通过从第二清洗喷嘴32A~32F向水套15供应清洗液,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在改变方向的情况下在狭小空间部ZB1~ZB4、ZC1~ZC4中流动时,在与水套内壁之间不易损失能量,不会使流速和流体压衰减。另外,可以认为是:在类似水中清洗中,从排出清洗液的出砂孔16B的正下方向上喷出清洗液,与从狭小空间部ZB1、ZB3、ZC2、ZC4流向大空间部YC的清洗液在出砂孔16B的正下方合流,可以促进向出砂孔16B侧的流速和流动。
<基于实际机器的异物的排出确认>
接着,对基于实际机器的异物的排出确认实验进行说明。
在该实验中,在气缸盖1的水套15中作为切削粉末等异物的替代物,使用了O环。并且,在由形成在火花塞孔2的周围的狭小空间部Z构成的各狭小区域(例如,与火花塞孔2A对应的狭小区域由狭小空间部ZA1、ZA2、ZA3、ZA4构成)分别设置了七个O环(合计28个)。并且,在实验中,将在各狭小区域设置有O环的气缸盖安放在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对安放好的气缸盖1进行气中清洗或类似水中清洗,调查了O环的移动率和去除率。实验针对气中清洗和类似水中清洗的每一个各进行五次,求出了O环的移动率和去除率的平均值。
结果,当气中清洗了气缸盖1时,O环的去除率为57.1%,移动率是78.6%。
另一方面,当类似水中清洗了气缸盖1时,O环的移动率是97.9%,去除率是94.3%。
另外,发明人在使气缸盖1在清洗槽中用水淹没的状态下与类似水中清洗同样地清洗气缸盖(以下称为“水中清洗”),结果O环的移动率是100%,去除率是92.9%。
因此,气中清洗虽然异物的去除率低,但是异物的移动率高达80%,能够有效地从狭小空间部Z移动异物。另外,在类似水中清洗中,通过使水套15成为类似水中状态,使异物移动率比气中清洗大幅度地提高,并接近于水中清洗。并且,气中清洗中也能够移动接近80%的异物,但是通过类似水中清洗能够得到大约100%的异物移动率。并且,类似水中清洗的异物去除率比水中清洗高。
在该实验中,确认了:无论气中清洗还是类似水中清洗,均能够从冷却水出口14排出设置在包含火花塞孔2A的狭小区域的O环,能够从出砂孔16B排出设置在包含火花塞孔2B、2C的狭小区域的O环,能够从水套口13排出设置在包含火花塞孔2D的狭小区域的O环。
即,确认了:卡在狭小空间部Z上的异物不管是气中清洗还是类似水中清洗,通过改变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的喷出口29A、29B、29C的朝向,并瞄准不同的狭小空间部Z来喷出清洗液,均能够从处于插入了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的孔部的两侧、未插入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的孔部排出。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气缸盖1的多个孔部12A~12R、13、14、16A、16B、16C中,例如选择出砂孔16A、16C,从出砂孔16A、16C向水套15内插入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向卡在水套的狭小空间部ZB1、ZB3、ZC2、ZC4的异物P直接喷出清洗液。清洗液在仍维持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时的流速、流量以及流体压等的情况下撞到异物P上,将异物P从狭小空间部ZB1、ZB2、ZB3、ZB4、ZC1、ZC2、ZC3、ZC4冲向大空间部YC。流向大空间部YC的异物P与清洗液一起从与大空间部YC连通的出砂孔16B被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并被去除。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即使是卡在水套15的狭小空间部ZB1、ZB2、ZB3、ZB4、ZC1、ZC2、ZC3、ZC4的异物P,也能够充分地去除,因此能够提高异物P的去除率。
由此,当由人目视检查了由本发明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清洗了的气缸盖1的内部时,异物P的发现率减少,通过手工作业来去除异物的工夫和时间会大幅度地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例如将第一清洗喷嘴28A、28C插入到以使清洗液隔着大空间部YC而相对的方式选择出的出砂孔16A、16C中,使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在大空间部YC中合流,从其他的出砂孔16B排出,因此能够使异物P在不会再次侵入到其他的狭小空间部ZA2、ZA4、ZD1、ZD3…中的情况下排到气缸盖1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例如,从形成在火花塞孔2B、2C的孔壁和进气口8B、8C的壁或排气口10B、10C的壁之间的狭小空间部ZB1、ZB2、ZB3、ZB4、ZC1、ZC2、ZC3、ZC4向形成在火花塞孔2B、2C的孔壁之间的大空间部YC喷出清洗液,因此狭小空间部ZB1、ZB2、ZB3、ZB4、ZC1、ZC2、ZC3、ZC4与大空间部YC以短距离连通,能够将异物P在不使其再次侵入到其他的狭小空间部ZA1、ZA2、ZA3、ZA4、ZD1、ZD2、ZD3、ZD4的情况下去除。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例如,使从出砂孔16A、16C插入到水套15内的第一清洗喷嘴28A、28C转动来进行清洗。另外,例如使从出砂孔16B插入到水套15内的第一清洗喷嘴28B转动,使靠近水套口13和冷却水出口14的第三清洗喷嘴34A、34B摆动来进行清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各出砂孔16A、16C能够瞄准多个狭小空间部ZA2、ZA4、ZB1、ZB3、ZC2、ZC4、ZD1、ZD3喷出清洗液来进行清洗,清洗效率好。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例如,向出砂孔16A、16C插入第一清洗喷嘴28A、28C来实施对水套15的清洗(第一清洗工序S1),在从预定的清洗空间(大空间部YA、YC、YE)去除了异物P之后,向未选择的另一个出砂孔16B插入第一清洗喷嘴28B来实施对水套15的清洗(第二清洗工序S2),从另一个清洗空间(大空间部YB、YD)去除异物P。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将水套15分为多个清洗空间来间歇地进行清洗,并且对水套15内普遍地进行清洗,因此能够防止例如从狭小空间部ZB1去除的异物卡在其他的狭小空间部ZA2上而残留在水套15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中,例如当将与大空间部YC连通的出砂孔16B作为清洗液的排出孔部时,将设置在该排出孔部的两侧的出砂孔16A、16C选择为插入第一清洗喷嘴28A、28C的孔部,因此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在大空间部YC正面相撞,容易从排出孔部16B流向气缸盖1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向设置在当清洗气缸盖1时成为下表面1B的面上的冷却水连通路12A~12F供应清洗液,使水套15成为与水中类似的状态。如图5所示,水套15在火花塞孔2A、2B、2C、2D的周围越靠近气缸盖1的下表面1B侧,流道宽度越窄,并且形成有狭小空间部ZA1、ZA2、ZA3…。当使水套15成为类似水中状态时,浮力作用在异物P上,作用在异物P上的重力的影响变小,异物P容易从狭小空间部Z脱落。并且,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的清洗液在通过存积在水套15中的清洗液而在狭小空间部ZA1、ZA2…中流动时在与水套15的内壁之间不易损失能量。由此,清洗液能够在保持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时的初速的情况下在狭小空间部ZA1、ZA2…流动。另外,由于喷出清洗液的狭小空间Z与大空间部Y之间的流量变动小,因此在排出清洗液的出砂孔16B附近也能够确保大流量,从而在清洗液从狭小空间部Z流入大空间部Y之后也不易降低流速。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容易从狭小空间部Z去除异物P,并且在异物P不会卡在其他的狭小空间部Z上的情况下形成冲向出砂孔16B的清洗液的流动,异物P的去除率更进一步得以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通过进行类似水中清洗,能够得到与水中清洗同等以上的异物去除率,因此无需用于使清洗液淹没气缸盖1的罐,在成本和空间方面有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中,在当清洗气缸盖1时在气缸盖1的上表面开口的出砂孔16A、16B、16C上连接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第一流道25A、25B、25C,将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插入到第一流道25A、25B、25C。并且,例如,将与出砂孔16A、16C对应的第一清洗喷嘴28A、28C插入到水套15内并使其停在第一停止位置X1,另一方面使与出砂孔16B对应的第一清洗喷嘴28B停在第二流道26B从第一流道25B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X2。然后,从第一清洗喷嘴28A、28C喷出清洗液。与出砂孔16B连通的第一流道25B的上方开口部被第一清洗喷嘴28B阻塞。因此,清洗液从与出砂孔16B连接的第一流道25B在第二流道26B流动,并流向气缸盖1的侧表面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20,能够防止去除在气缸盖1的外部的异物P再次侵入到气缸盖1内。
尤其是,清洗液排出部件23的平面面积比气缸盖1大,第二流道26A、26B、26C的开口部位于气缸盖1的外部,因此排出的清洗液不会落在气缸盖1上,异物P不会再次附着在气缸盖1上。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用于四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的清洗方法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气缸盖清洗装置20和气缸盖清洗方法应用到用于图21~图23所示的三气缸或五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51、52、53的清洗上。在此情况下,如图21~图23的图中箭头所示,当将与大空间部连通的出砂孔16作为排出孔部时,选择位于该排出孔部的两侧的出砂孔16并将第一清洗喷嘴28插入到第一停止位置,并且使排出孔部的第一清洗喷嘴28停在第二停止位置来实施清洗即可。另外,当清洗时,在正向K和逆向-K上改变插入到选出的出砂孔16中的第一清洗喷嘴28来使其转动(其中,对第三清洗喷嘴34A、34B进行摆动),由此瞄准多个狭小空间部来喷出清洗液进行清洗即可。从这样选出的出砂孔16插入第一清洗喷嘴28来实施清洗之后,使选出的出砂孔16的第一清洗喷嘴28从第一停止位置后退到第二停止位置,使未选出的出砂孔16的第一清洗喷嘴28从第二停止位置前进到第一停止位置,来实施清洗即可。这样一来,通过将第一清洗喷嘴28依次插入到出砂孔16中来进行清洗,能够普遍地清洗气缸盖51~53的整个水套。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清洗喷嘴28A、28B、28C与出砂孔16A、16B、16C对应地设置,使其仅在上下垂直方向上移动。与此相对,也可以将第一清洗喷嘴28设置成能够在上下垂直方向以及左右和前后水平方向上移动,使第一清洗喷嘴28在左右和前后水平方向上移动来配置在选出的孔部上,并使第一清洗喷嘴28下降来插入到选出的孔部中。

Claims (19)

1.一种气缸盖清洗方法,对气缸盖进行清洗,在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形成有水套,在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套连通的多个孔部,所述水套包括:狭小空间部,其流道窄;以及大空间部,其流道比所述狭小空间部的所述流道宽,所述气缸盖清洗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孔部中以使清洗液隔着所述大空间部而相对的方式来选择所述孔部,从选出的孔部向所述水套内插入清洗喷嘴,从所述清洗喷嘴向所述狭小空间部喷出所述清洗液,将从所述狭小空间部流向所述大空间部的清洗液从与所述大空间部连通的所述孔部排到所述气缸盖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盖包括:多个火花塞孔,用于安装火花塞;进气口,分别与对应于所述多个火花塞孔而设置的多个燃烧室连通并进行进气;以及排气口,与所述多个燃烧室连通并进行排气;
所述狭小空间部是形成在所述火花塞孔的孔壁与所述进气口的壁或所述排气口的壁之间的空间,
所述大空间部是形成在所述火花塞孔的孔壁之间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喷嘴在所述水套内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选出的孔部插入所述清洗喷嘴并实施了清洗之后,向未选出的所述孔部插入所述清洗喷嘴并实施清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将与所述大空间部连通的孔部之一作为所述清洗液的排出孔部时,将设置在所述排出孔部的两侧的孔部选为插入所述清洗喷嘴的孔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设置在当清洗所述气缸盖时成为下表面的面上的孔部向所述水套供应所述清洗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清洗液排出部件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与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孔部连通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所述清洗喷嘴贯穿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并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侧开口,
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使所述清洗喷嘴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水套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以外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靠近所述多个孔部中的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开口的孔部的清洗喷嘴摆动,而向所述狭小空间部喷出所述清洗液,并将从所述狭小空间部流向所述大空间部的清洗液从与所述大空间部连通的所述孔部排到所述气缸盖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设置在当清洗所述气缸盖时成为下表面的面上的孔部向所述水套供应所述清洗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清洗液排出部件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与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孔部连通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所述清洗喷嘴贯穿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并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侧开口,
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使所述清洗喷嘴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水套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以外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清洗液排出部件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与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孔部连通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所述清洗喷嘴贯穿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并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侧开口,
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使所述清洗喷嘴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水套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使与所述选出的孔部以外的孔部对应的所述清洗喷嘴停在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盖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靠近所述多个孔部中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开口的孔部的清洗喷嘴摆动,而向所述狭小空间部喷出所述清洗液,并将从所述狭小空间部流向所述大空间部的清洗液从与所述大空间部连通的所述孔部排到所述气缸盖的外部。
13.一种气缸盖清洗装置,对气缸盖进行清洗,在所述气缸盖的内部形成有水套,在所述气缸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套连通的多个孔部,所述水套包括:狭小空间部,其流道窄;以及大空间部,其流道比所述狭小空间部的所述流道宽,所述气缸盖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载放台,用于定位保持所述气缸盖;
第一清洗喷嘴,与在被所述载放台保持的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开口的所述孔部中的使清洗液隔着所述大空间部而相对的所述孔部对应地配置在所述载放台的上方;以及
驱动单元,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相对于所述载放台在上下垂直方向上直线往复运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缸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使喷出所述清洗液的所述第一清洗喷嘴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气缸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清洗喷嘴,所述第二清洗喷嘴向在被所述载放台保持的所述气缸盖的下表面开口的所述孔部供应所述清洗液。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气缸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清洗液排出部件,所述清洗液排出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并包括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清洗喷嘴贯穿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并在所述清洗液排出部件的侧表面开口,
所述驱动单元是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停在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水套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的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气缸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三清洗喷嘴,被设置成能够靠近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开口的所述孔部;以及
摆动装置,使所述第三清洗喷嘴摆动。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缸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清洗液排出部件,所述清洗液排出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并包括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清洗喷嘴贯穿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并在所述清洗液排出部件的侧表面开口,
所述驱动单元是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停在使所述第一清洗喷嘴从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水套内突出的第一停止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第一流道分叉的第二停止位置的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缸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三清洗喷嘴,被设置成能够靠近在所述气缸盖的侧表面开口的所述孔部;以及
摆动装置,使所述第三清洗喷嘴摆动。
CN2008801193714A 2007-12-13 2008-12-09 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9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1978A JP4832415B2 (ja) 2007-12-13 2007-12-13 シリンダヘッド洗浄方法及びシリンダヘッド洗浄装置
JP2007-321978 2007-12-13
PCT/JP2008/072287 WO2009075254A1 (ja) 2007-12-13 2008-12-09 シリンダヘッド洗浄方法及びシリンダヘッド洗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9132A CN101889132A (zh) 2010-11-17
CN101889132B true CN101889132B (zh) 2012-11-28

Family

ID=4075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937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9132B (zh) 2007-12-13 2008-12-09 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079224B2 (zh)
EP (1) EP2230392B1 (zh)
JP (1) JP4832415B2 (zh)
KR (1) KR101128755B1 (zh)
CN (1) CN101889132B (zh)
BR (1) BRPI0820887B1 (zh)
WO (1) WO20090752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029B (zh) * 2010-05-18 2013-01-02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缸盖气流吹吸振荡清洗方法及装置
CN102787913A (zh) * 2011-05-19 2012-11-21 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歧管内部清洁装置
US9170210B2 (en) * 2011-06-06 2015-10-27 Federal-Mogul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cylindrical part inner surface inspection
CN102635458A (zh) * 2012-05-06 2012-08-15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 新型的柴油机气缸盖
SG2013082060A (en) * 2013-11-05 2015-06-29 Neutrinos Engineering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drogen basedengine decarbonization
JP6156582B2 (ja) * 2014-06-30 2017-07-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CN104690025B (zh) * 2015-03-27 2017-01-25 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盖自动清洗装置
CN105396818B (zh) * 2015-11-27 2017-12-15 全椒县新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转型柴油机气缸盖清洗装置
CN105436120B (zh) * 2015-11-27 2017-11-10 全椒县新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转型柴油机气缸盖清洗控制设备
CN105537161B (zh) * 2015-11-27 2017-10-13 全椒县新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周型柴油机气缸缸盖清理控制设备
CN107654292B (zh) * 2017-09-27 2020-07-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积碳清理装置
CN111456864B (zh) * 2019-01-22 2022-09-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气缸盖组件及车辆
CN110252725B (zh) * 2019-06-06 2024-01-30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副车架清洗吹干装置
US11645437B2 (en) 2020-05-28 2023-05-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irtual debris simulator for analyzing debris clogging areas and washing cycle of a machined object
CN111957682A (zh) * 2020-08-13 2020-11-20 芜湖科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防溅射式缸盖内置管道清洗线
CN112246792A (zh) * 2020-10-30 2021-01-2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油道内杂质铁屑的清理方法及工装
AT524842B1 (de) * 2021-06-30 2022-10-15 Ess Holding Gmbh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unterschiedlicher Zylinderköpfe als Reinigungsobjekte
CN116351816B (zh) * 2023-04-26 2023-09-29 安徽高芯众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零部件微孔清洗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1444A (ja) * 2003-10-10 2005-04-28 Isuzu Motors Ltd 洗浄方法
CN1745911A (zh) * 2004-09-10 2006-03-15 株式会社杰维思 清洗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清洗液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9537A (en) * 1975-07-11 1976-11-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bration cleaning of workpieces such as engine blocks
JPS5559876A (en) * 1978-10-31 1980-05-06 Isuzu Motors Ltd Removing device of chip in casting
JPS61101281A (ja) 1984-10-24 1986-05-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洗浄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61153187A (ja) * 1984-12-25 1986-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洗浄方法
US4665655A (en) * 1985-07-17 1987-05-19 Ampro Equipment, Inc. Apparatus for cleaning of engine cylinder heads, blocks and other components
JPS62279256A (ja) * 1986-05-27 1987-12-04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ブロツク構造
JP2589637B2 (ja) * 1992-11-24 1997-03-12 鬼頭工業株式会社 洗浄装置
JP3890787B2 (ja) * 1998-11-30 2007-03-07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洗浄方法及び装置
KR100444469B1 (ko) * 2002-05-28 2004-08-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냉각수의 냉각성능 강화를 위한 엔진구조
JP2004116350A (ja) * 2002-09-25 2004-04-15 Aazu Plan Kiko:Kk エンジン自動洗浄装置
JP4100279B2 (ja) * 2003-07-16 2008-06-1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ッド先行冷却式のエンジン
JP2007192089A (ja) * 2006-01-18 2007-08-02 Toyota Motor Corp シリンダヘッド又は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構造
DE102007012979C5 (de) * 2007-03-14 2017-09-07 Fuco-Heg 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pülen von maschinell gefertigten Bauteilen
KR20090086813A (ko) * 2008-02-11 2009-08-14 김성기 내연기관 연소실 및 피스톤 링 세척장치와 그 방법
JP5590807B2 (ja) * 2009-02-10 2014-09-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洗浄方法
AT506473B1 (de) * 2009-04-23 2010-12-15 Avl List Gmbh Zylinderkopf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1444A (ja) * 2003-10-10 2005-04-28 Isuzu Motors Ltd 洗浄方法
CN1745911A (zh) * 2004-09-10 2006-03-15 株式会社杰维思 清洗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清洗液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820887B1 (pt) 2019-10-08
EP2230392B1 (en) 2012-08-15
JP4832415B2 (ja) 2011-12-07
JP2009144585A (ja) 2009-07-02
KR101128755B1 (ko) 2012-03-27
US9776220B2 (en) 2017-10-03
CN101889132A (zh) 2010-11-17
EP2230392A1 (en) 2010-09-22
KR20100075481A (ko) 2010-07-02
US9079224B2 (en) 2015-07-14
BRPI0820887A2 (pt) 2015-06-16
EP2230392A4 (en) 2011-10-26
US20150165487A1 (en) 2015-06-18
US20100236578A1 (en) 2010-09-23
WO2009075254A1 (ja) 200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9132B (zh) 气缸盖清洗方法以及气缸盖清洗装置
CN102397849B (zh) 转塔式清洁设备
US20080267723A1 (en) Machine tool
CN106076621A (zh) 一种水法矿粉除杂设备
CN110280982A (zh) 一种阀门制造工艺
JP2007113072A (ja) 機械部品等のワーク洗浄装置
CN204546679U (zh) 高压水去毛刺清洗机
CN206997755U (zh) 一种浇铸机
CN109454075A (zh) 一种酒瓶清洗装置
JP3916982B2 (ja) 研削液供給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3124319U (zh) 一种全自动通过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CN102091700B (zh) 晶圆的喷雾清洗方法
JP2010184180A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洗浄方法
CN205868538U (zh) 一种水法矿粉除杂设备
CN2882872Y (zh)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喷液装置
CN101363475A (zh) 一种轴承冷却循环结构
CN101244411A (zh) 一种自清洗气水雾化喷嘴
CN214324621U (zh) 一种平面打印机
JPH09207046A (ja) 洗浄装置
JP2005111444A (ja) 洗浄方法
RU218872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йки изделий
CN104439169A (zh) 蓄电池铸焊底模清洗方法
JP2003191070A (ja) 中子砂の除去方法および除去装置
CN214767342U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污染处理装置
CN208557094U (zh) 一种磷铜球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