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1841A - 座位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座位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1841A
CN101881841A CN2010101738170A CN201010173817A CN101881841A CN 101881841 A CN101881841 A CN 101881841A CN 2010101738170 A CN2010101738170 A CN 2010101738170A CN 201010173817 A CN201010173817 A CN 201010173817A CN 101881841 A CN101881841 A CN 101881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unit
seat
sensor
vehicles
occu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38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1841B (zh
Inventor
齐藤往广
伊藤弘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81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1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1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1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16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force or pressure sens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G01G19/41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 G01G19/41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 G01G19/414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using electronic computing means only for controlling activation of safety devices, e.g. airba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位传感器。座位传感器具有包括一个基准传感器单元(11,14)的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11-14)。每一个传感器单元都包括当接收负荷时电连接到一起的对向电极(19,20)。这些传感器单元在交通工具纵向上按预定顺序排列。这些传感器单元中的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奇数位置中的至少两个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23)。这些传感器单元中的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偶数位置中的至少两个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24)。第一并联电路和第二并联电路被串联电连接。基准传感器单元被定位于预定顺序的第一位置或最后位置中。

Description

座位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交通工具的座位是否被乘坐者占用的座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例如,JP-2008-157914A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交通工具的座位是否被乘坐者占用的座位传感器。具体地,该座位传感器包括被排列为形成直线并被串联电连接的两个传感器单元。当通过乘坐者或行李施加负荷到传感器单元时,每一个传感器单元都导通。因此,每一个传感器单元都起开关的作用。当两个传感器单元都导通时,该座位传感器就检测到座位被乘坐者占用。
如果重量比乘坐者轻的行李(例如,钱包)被放在座位的座位表面上,由行李施加到座位表面的负荷被分布在行李和座位表面之间的接触表面上。因此,传感器单元由于轻行李所施加的负荷而导通的可能性较低。然而,如果行李倚靠座位的座位后背,则行李与座位的座位表面有点接触或线接触,使得由行李施加到座位表面的负荷可能被集中在点接触区域或线接触区域上。结果是,这两个传感器单元都可能导通。假设行李具有盒形,很可能线接触区域形成于座位表面在交通工具横向上的各边上。
为防止该座位传感器将行李曲解为乘坐者,该座位传感器被排列成从座位的座位后背以斜向延伸至交通工具的纵向。在此类方法中,两个传感器单元不仅在交通工具横向也在交通工具纵向上被单独地排列。因此,两个传感器单元同时导通的可能性较低。据此,该座位传感器将行李曲解为乘坐者的可能性较低。
然而,该座位传感器被排列为形成从座位后背朝向交通工具前面延伸的直线。更进一步地,该座位传感器被排列成以斜向延伸至交通工具的纵向。因此,有一个可能性是该座位传感器仅被定位于座位表面的交通工具的后侧。换句话说,有一个可能性是座位传感器仅被定位于座位后背附近的一个位置。在此类排列中,如果乘坐者在座位表面上向前坐而没有倚靠座位后背,则两个传感器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将不会被乘坐者挤压。结果是,座位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座位被乘坐者占用。
通过将座位传感器放置在座位表面的交通工具前侧上,可以检测到在座位表面上向前坐的乘坐者。然而,在此类排列中,座位传感器可能检测不到在座位表面上向后坐并且他/她的后背靠着座位后背的乘坐者。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座位传感器,该座位传感器用于准确检测在座位表面上向前坐的乘坐者,而不会将倚靠座位后背的行李曲解为乘坐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座位传感器包括安装在交通工具座位的座位表面上的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每一个传感器单元都具有当接收负荷时电连接到一起的对向电极。这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中的一个被限定为基准传感器单元。这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在交通工具纵向上按预定顺序排列。这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中的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奇数位置中的至少两个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这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中的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偶数位置中的至少两个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第一并联电路和第二并联电路被串联电连接。基准传感器单元被定位于预定顺序的第一位置或最后位置中。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照附图所做出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这些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座位传感器的平面图的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所取的截面图;
图3是座位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从交通工具顶部观看并示出配备有座位传感器的交通工具座位的图;
图5A是示出乘坐者以正确位置坐在座位的座位表面上的情况的图,图5B是示出乘坐者在座位表面上向前坐的情况的图,图5C是示出乘坐者在座位表面上更向前坐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位传感器10。座位传感器10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座位上,并检测座位是否被乘坐者占用,即,检测乘坐者是否坐在座位上。
图1是座位传感器10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线II-II所取的截面图。图3是座位传感器10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1所示,座位传感器10是直线形状。座位传感器10包括第一传感器单元11、第二传感器单元12、第三传感器单元13、第四传感器单元14、导体15以及连接器16。
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每一个当负荷被施加至其时都导通。因此,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起开关的作用。传感器单元11-14按预定间隔排列为形成直线。在第一个实施例中,邻近的传感器单元11-14等距隔开。
导体15是用于将传感器单元11-14电连接到连接器16的导线。导体15被定位于邻近的传感器单元11-14之间使得邻近的传感器单元11-14可以被电连接到一起,并且导体15被定位于第四传感器单元14和连接器16之间使得第四传感器单元14可以被电连接到连接器16。导体15被定位于由传感器单元11-14所形成的直线上。因此,座位传感器10可以是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直线形状。第一传感器单元11被定位以限定座位传感器10的第一端,连接器16被定位以限定座位传感器10的第二端。第二传感器单元12被定位于邻近第一传感器单元11。第三传感器单元13被定位于邻近第二传感器单元12,使得第二传感器单元12可以被定位于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三传感器单元13之间。第四传感器单元14被定位于邻近第三传感器单元13,使得第四传感器单元14可以被定位于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连接器16之间。
连接器16具有两个端子,这两个端子通过导体15连接到传感器单元11-14。尽管并未在附图中示出,连接器16与交通工具的座位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对应连接器相紧密配合。
如图2所示,座位传感器10被形成具有第一膜17、第二膜18、第一电极19、第二电极20以及隔离物21。图2示出了第一传感器单元11的截面结构。传感器单元11-14在截面结构上是相同的,但是导体15与传感器单元11-14在截面结构上是不同的。
第一膜17限定了传感器单元11-14和导体15的外部形状。例如,第一膜17可以是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制成的薄膜。第一膜17具有圆部分和长条部分。在平面图中第一膜17的圆部分基本上是圆的形状,并限定了传感器单元11-14的外部形状。第一膜17的长条部分在平面图中是长条形状,并限定了导体15的外部形状。注意,第一膜17的长条部分的宽度比第一膜17的圆部分的直径小。第一膜17在一端处连接到连接器16。
与第一膜17相似,第二膜18限定了传感器单元11-14和导体15的外部形状。第二膜18由与第一膜17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与第一膜17具有相同的形状。第二膜18在一端处连接到连接器16。
第一膜17和第二膜1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膜17和第二膜18彼此相对被定位以使得第一膜17的第一表面面向第二膜18的第一表面。
第一电极19形成在第一膜17的第一表面上。第一电极19包括粘合到第一膜17的第一表面的银层19a,以及覆盖银层19a表面的碳层19b。第一电极19至少被定位于第一膜17的圆部分的中央,并被定位于第一膜17的长条部分的预定位置中。
第二电极20形成于第二膜18的第一表面上。第二电极20包括粘合到第二膜18的第一表面的银层20a,以及覆盖银层20a表面的碳层20b。第二电极20的碳层20b与第一电极19的碳层19b隔开。第二电极20至少被定位于第二膜18的圆部分的中央,使得在传感器单元11-14中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可以面向彼此。第二电极20被定位于第二膜18长条部分的预定位置。
隔离物21允许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可以彼此隔开一个预定距离。在平面图中,隔离物21与第一膜17和第二膜1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相同的形状。注意,隔离物21具有通孔22,在图1中通孔用虚线标示。如图1所示,通孔22在传感器单元11-14中具有圆部分,并在导体15中具有长条部分。在平面图中通孔22的圆部分具有圆形状,在平面图中通孔22的长条部分具有长条形状。注意,通孔22圆部分的直径大于通孔22长条部分的宽度。隔离物21较薄,但是允许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彼此隔开一个预定距离。例如,隔离物21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树脂制成。
隔离物21被夹入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之间。因此,如图2所示,形成了由第一电极19、第二电极20和隔离物21所包围的空间。如上面所注意的,通孔22圆部分的直径大于通孔22长条部分的宽度。因此,由第一电极19、第二电极20和隔离物21所包围的空间在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比在导体15中的大。
因此,当压力负荷按图2中的上下方向施加到传感器单元11-14时,第一膜17、第二膜18、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变形,使得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可以彼此接触并被电连接到一起。当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彼此接触时,传感器单元11-14导通(即,接通)。与此相反,当第一电极19和第二电极20彼此隔开时,传感器单元11-14不导通(即,断开)。因此,传感器单元11-14可以用作根据施加到传感器单元11-14上的压力负荷而接通和断开的开关。
注意,当压力负荷被施加到传感器单元11-14上时,导体15中的空间用作通道以允许空气从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空间逸出。
接下来,下面参照图1和图3讨论座位传感器10的电路结构。
如图1所示,传感器单元11-14按升序排列为形成直线。第一传感器单元11被定位于该直线的第一端上,第四传感器单元14被定位于该直线的第二端上。
传感器单元11-14以这样一种方式被电连接: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奇数位置中的传感器单元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23,而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偶数位置中的传感器单元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24。第一并联电路23和第二并联电路24被串联电连接。注意,基准传感器单元是被定位于由传感器单元11-14所形成直线的一端上的传感器单元。就是说,根据此实施例,第一传感器单元11或第四传感器单元14可以是基准传感器单元。
图3是基于以第一传感器单元11为基准传感器单元的假设。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三传感器单元13被定位于从基准传感器单元11起的奇数位置中。因此,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三传感器单元13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23。相反地,第二传感器单元12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被定位于从基准传感器单元11起的偶数位置中。因此,第二传感器单元12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24。
在此电路配置中,当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三传感器单元13中的至少一个导通并且第二传感器单元12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中的至少一个导通时,第一并联电路23和第二并联电路24被串联电连接以形成串联电路,使得座位传感器1可以检测到座位被乘坐者占用。
具体地,当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二传感器单元12都导通,或者第二传感器单元12和第三传感器单元13都导通,或者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都导通时,第一并联电路23和第二并联电路24被电连接以形成串联电路。就是说,当四个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至少两个邻近传感器单元导通时,则形成串联电路,使得座位传感器1能够检测到座位被乘坐者占用。
在图3中,假设第一传感器单元11是基准传感器单元。可替换地,第四传感器单元14可以是基准传感器单元。在这种情况下,第四传感器单元14和第二传感器单元12被并联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23,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一传感器单元11被并联连接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24,并且第一并联电路23和第二并联电路24被串联连接。
接下来,下面参照图4讨论如何在右手交通工具的乘坐者座位30上安装座位传感器10。图4是从交通工具顶部观看的。
如图4所示,座位30包括座位表面31和座位后背32。乘坐者坐在座位表面31上。坐在座位表面31的乘坐者可以倚靠座位后背32。在这种方式下,座位表面31可支撑乘坐者的下方身体,而座位后背32可支持支撑乘坐者的上方身体。座位传感器10安装在座位表面31上。例如,座位传感器10的传感器单元11-14可放置在座位表面31和座位表面31下面的座位垫之间,而座位传感器10的连接器16可放置在座位后背32下面。在这种情况下,从座位30的外面看不到座位传感器10。
座位传感器10以这样一种方式安装:使得传感器单元11-14指向交通工具的前面,并且连接器16指向交通工具的后面。传感器单元11-14被排列为形成从交通工具的后面延伸至交通工具的前面的直线34。
具体地,座位传感器10以这样一种方式安装:所有传感器单元11-14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纵向上比座位表面31的横向中央线35更靠近交通工具后面。横向中央线35在交通工具横向上延伸以在交通工具纵向上均匀划分座位表面31。连接器16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纵向上比所有传感器单元11-14更靠近交通工具后面。
更具体地,座位传感器10以这样一种方式安装:传感器单元11-14以相对于座位表面31的纵向中央线33的斜向排列。纵向中央线33在交通工具纵向上延伸以在交通工具横向上均匀划分座位表面31。因此,其中排列了传感器单元11-14的直线34形成了与纵向中央线33的角度θ。角度θ大于0°而小于90°。就是说,角度θ是锐角。
注意,传感器单元11-14的排列的交通工具前侧(即,第一传感器单元11侧)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的横向上比传感器单元11-14的排列的交通工具后侧(即,第四传感器单元14侧)更靠近交通工具中央。换句话说,传感器单元11-14的排列的交通工具后侧被定位于比传感器单元11-14的排列的交通工具前侧更靠近纵向中央线33。
在图4的示例中,所有传感器单元11-14被定位于比纵向中央线33更靠近交通工具中央。第四传感器单元14和连接器16之间的导体15交叉穿过纵向中央线33,使得连接器16可以被定位于纵向中央线33与传感器单元11-14相对的另一侧。
接下来,下面参照图5A-5C说明座位传感器10的操作。图5A-5C示出了配备有座位传感器10并被乘坐者占用的座位30。
当乘坐者坐在座位30上时,第一负荷由乘坐者臀部施加到座位表面31的第一区域36上,第二负荷由乘坐者大腿施加到座位表面31的第二区域37上。第一负荷大于第二负荷。一般而言,第一区域36相对很大,以致由乘坐者臀部施加到第一区域36的第一负荷可几乎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区域36上。同样地,第二区域37相对很大,以致由乘坐者大腿施加到第二区域37的第二负荷可几乎均匀地分布在第二区域37上。
图5A示出了第一情况:乘坐者以正确位置坐在座位表面31上,他/她的后背靠着座位后背32。在图5A所示的第一情况中,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二传感器单元12被定位于乘坐者大腿下面,而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被定位于乘坐者臀部下面。因此,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中的至少每一个被乘坐者臀部挤压,使得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中的每一个可以导通(即,接通)。结果是,连接器16的两个端子被电连接到一起。当与连接器16相紧密配合的座位传感器ECU检测到连接器16的端子被电连接到一起时,座位传感器ECU判定座位30被乘坐者占用。
注意到有一个可能性是,当乘坐者如图5A所示以正确位置坐在座位表面31上时,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二传感器单元12可能被乘坐者的乘坐者大腿挤压。在这种情况,所有传感器单元11-14都导通,使得座位传感器ECU判定座位30被乘坐者占用。
图5B示出了乘坐者以以下方式在座位表面31上稍微向前坐的第二情况:乘坐者臀部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纵向上比座位后背32的前表面更靠近交通工具前面第一距离L1。即使在图5B所示的第二情况中,第二传感器单元12、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中的至少每一个被乘坐者的臀部挤压,使得座位传感器ECU可判定座位30被乘坐者占用。
图5C示出了乘坐者以以下方式在座位表面31上更加向前坐的第三情况:乘坐者臀部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纵向上比座位后背32的前表面更靠近交通工具前面第二距离L2。第二距离L2大于第一距离L1。即使在图5C所示的第三情况中,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二传感器单元12中的至少每一个被乘坐者臀部挤压,使得座位传感器ECU可判定座位30被乘坐者占用。具体地,图5C中所示的第三情况对应于坐在座位30上并系着安全带的乘坐者尽可能地移动到交通工具前面的情况。
如上说明,在乘坐者在座位表面31上更加向前坐使得乘坐者臀部被定位于比座位后背32的前表面更靠近交通工具前面第二距离L2的第三情况中,邻近的两个传感器单元11、12可导通。在乘坐者在座位表面31上稍微向前坐使得乘坐者臀部被定位于比座位后背32的前表面更靠近交通工具前面第一距离L1的第二情况中(其中第一距离L1小于第二距离L2),邻近的三个或更多个传感器单元11-14可导通。因此,在第二情况和第三情况中,第一并联电路23和第二并联电路24被串联连接,使得座位传感器ECU可判定座位30被乘坐者占用。在这种方式下,即使当乘坐者在座位表面31上向前坐时,座位传感器10也能准确检测到乘坐者坐在座位30上。自然地,当乘坐者如图5A所示以正确位置坐在座位表面31上时,座位传感器10可准确检测到乘坐者坐在座位30上。
所有传感器单元11-14以这样一种方式排成为相对于纵向中央线33倾斜:第一传感器单元11侧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的横向上比第四传感器单元14侧更靠近交通工具的中央。因此,第一传感器单元11侧被定位在乘坐者的大腿侧上,而第四传感器单元14侧被定位于乘坐者的臀部侧上。在这种方式下,传感器单元11-14被排列为使得传感器单元11-14可被定位为对应于乘坐者的大腿和臀部。传感器单元11-14的这种排列可方便检测座位30是否被乘坐者占用。
乘坐者坐在座位表面31上的位置几乎取决于安全带位置。因此,坐在座位表面31上的乘坐者施加负荷的座位表面31区域取决于安全带的位置。由于座位传感器10具有排列成直线的四个传感器单元11-14,传感器单元11-14可被定位于坐在座位表面31上的乘坐者施加负荷的区域。更进一步地,由于传感器单元排列成相对于纵向中央线33倾斜,传感器单元的数目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注意,所需的传感器单元的最小数目是四。
假设行李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座位表面31上倚靠座位后背32放置:行李的一侧在座位表面31上,而行李的另一侧在座位后背32上,行李与座位表面31有点接触或线接触。在这种情况下,负荷在此接触区域由行李施加到座位表面31。具体地,由行李施加到座位表面31的负荷被集中在接触区域的中央,并且随着与接触区域中央的距离的增加而变小。例如,负荷集中区域在交通工具横向上的宽度可以小于图1所示座位传感器10的导体15的长度。
如上说明,传感器单元11-14按预定间隔排列以形成在纵向上延伸的直线。因此,当行李倚靠座位后背32放置在座位表面31上时,负荷集中区域不被定位于传感器单元11-14上或者仅被定位于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一个上。结果是,当行李倚靠座位后背32放置在座位表面31上时,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至多一个导通。由于邻近的传感器单元不同时导通,所以座位传感器10不会将倚靠座位后背32放置在座位表面31上的行李曲解为乘坐者。
当行李放置在座位表面31上并倚靠座位后背32时,行李的一侧可能放置到座位表面31的中央以使行李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感器单元11-14排列为相对于纵向中央线33倾斜使得第一传感器单元11侧可以被定位于比第四传感器单元14侧更远离纵向中央线33,所以负荷集中区域被定位于远离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二传感器单元12。更进一步地,由于第四传感器单元14侧被定位于比第一传感器单元11侧更靠近座位后背32,所以负荷集中区域被定位于远离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总之,传感器单元11-14以这样一种方式排列:由行李倚靠座位后背32所引起的负荷集中区域被定位为远离传感器单元11-14。因此,由于行李而使传感器单元11-14导通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座位传感器10不会将行李曲解为乘坐者。
如果行李(例如,钱包)在重量上相对较轻,则负荷集中区域可能会增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轻行李施加到座位表面31的负荷量与由乘坐者施加到座位表面31的负荷量相比要小。因此,即使轻行李放置在传感器单元11-14上以挤压传感器单元11-14,轻行李也不能施加足够大的负荷以使得传感器单元11-14导通。因此,座位传感器10不会将轻行李曲解为乘坐者。
如上说明,根据所述实施例,座位传感器10包括四个传感器单元11-14,这四个传感器单元按升序排列以形成在交通工具纵向上延伸的直线。第一传感器单元11和第三传感器单元13的第一并联电路23与第二传感器单元12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的第二并联电路24被串联连接。
在这样一种方法中,即使当乘坐者在座位30上向前坐时,邻近的传感器单元也导通,使得第一并联电路23和第二并联电路24可被串联连接。因此,座位传感器10可准确检测到在座位30上向前坐的乘坐者。
更进一步地,即使当行李倚靠座位后背32放置在座位表面31上时,负荷集中区域也不被定位于传感器单元11-14上或者仅被定位于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一个上。结果是,传感器单元11-14中的至多一个可导通。由于邻近的传感器单元不导通,第一并联电路23和第二并联电路24不被串联连接。因此,座位传感器10不会将倚靠座位后背32的行李曲解为乘坐者。
在这种方式中,根据该实施例,座位传感器10准确检测到在座位表面31上向前坐的乘坐者,并且不会将倚靠座位后背32的行李曲解为乘坐者。
(修改)
上述实施例可以按各种方式修改,示例如下。
在该实施例中,座位传感器10包括四个传感器单元11-14。可替换地,座位传感器10可包括多于四个的传感器单元。例如,当座位传感器10包括五个传感器单元时,被定位于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奇数位置中的三个传感器单元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被电连接到一起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23,而被定位于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偶数位置中的其他两个传感器单元被电连接到一起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24。又例如,当座位传感器10包括六个传感器单元时,被定位于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奇数位置中的三个传感器单元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被电连接到一起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23,而被定位于从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偶数位置中的其他三个传感器单元中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单元被电连接到一起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24。以这种方式,座位传感器10可包括多于四个的传感器单元。
在该实施例中,座位传感器10以这样一种方式安装到座位30上以相对于纵向中央线33倾斜:第四传感器单元14和连接器16之间的导体15被定位于纵向中央线33上,并且第一传感器单元11侧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横向上比第四传感器单元14侧更靠近交通工具中央。可替换地,座位传感器10可按不同于该实施例中说明的方式相对于纵向中央线33倾斜。例如,座位传感器10可以这样一种方式相对于纵向中央线33倾斜:第一传感器单元11侧被定位于在交通工具横向上比第四传感器单元14侧更靠近交通工具外部。又例如,座位传感器10可以这样一种方式相对于纵向中央线33倾斜:第四传感器单元14和连接器16之间的导体15不被定位于纵向中央线33上。
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11-14被排列为形成直线。可替换地,传感器单元11-14可被排列为不形成直线。例如,传感器单元11-14可被排列为形成Z字形线、曲线等等。
此类改变和修改应该被理解为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检测交通工具的座位(30)是否被占用的座位传感器,所述座位传感器包括:
包括一个基准传感器单元(11,14)并适于安装在所述座位的座位表面(31)上的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11-14),每一个传感器单元都具有当接收负荷时电连接到一起的对向电极(19,20),其中
所述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纵向上按预定顺序排列,
所述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中的从所述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奇数位置中的至少两个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23),
所述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中的从所述基准传感器单元起偶数位置中的至少两个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24),
所述第一并联电路和所述第二并联电路被串联电连接,以及
所述基准传感器单元被定位于预定顺序的第一位置或最后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传感器,其中,
所述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仅包括四个传感器单元,所述四个传感器单元包括在所述纵向上按升序排列以形成直线的第一传感器单元(11)、第二传感器单元(12)、第三传感器单元(13)和第四传感器单元(14),
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是所述基准传感器单元,
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单元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并联电路,以及
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和所述第四传感器单元被并联电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二并联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传感器,其中,
所述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排列成相对于中央线(33)倾斜,以及
所述中央线在所述交通工具的所述纵向上延伸以在所述交通工具的横向上均匀划分所述座位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位传感器,其中,
所述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被排列成相对于所述中央线倾斜以使得所述交通工具的后侧上的传感器单元被定位于比所述交通工具的前侧上的传感器单元在所述交通工具的横向上更靠近所述中央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位传感器,其中,
所述至少四个传感器单元被排列成相对于所述中央线倾斜以使得所述交通工具的前侧上的传感器单元被定位于比所述交通工具的后侧上的传感器单元在所述交通工具的横向上更靠近所述交通工具的中央。
6.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座位,包括:
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中所限定的座位传感器。
CN2010101738170A 2009-05-08 2010-05-06 座位传感器 Active CN1018818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3403 2009-05-08
JP2009113403A JP4877358B2 (ja) 2009-05-08 2009-05-08 着座セ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1841A true CN101881841A (zh) 2010-11-10
CN101881841B CN101881841B (zh) 2013-11-06

Family

ID=43053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38170A Active CN101881841B (zh) 2009-05-08 2010-05-06 座位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77358B2 (zh)
CN (1) CN101881841B (zh)
DE (1) DE102010016834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5351A (zh) * 2011-09-15 2011-12-21 张海涛 乘员乘坐识别传感系统
CN106882085A (zh) * 2017-02-24 2017-06-23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位置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3076A (ja) * 2009-09-15 2011-03-3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着座センサ
JP5738694B2 (ja) * 2011-06-30 2015-06-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着座センサ及び座席装置
JP5535148B2 (ja) * 2011-08-15 2014-07-02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加重検知センサー及び加重検知システム
JP2015134535A (ja) * 2014-01-17 2015-07-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着座検知装置
JP6574213B2 (ja) 2017-03-08 2019-09-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着座センサ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483A (zh) * 2003-06-23 2006-07-26 Iee国际电子及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座位占用传感器
EP1818208A1 (en) * 2006-02-08 2007-08-15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Vehicule seat with pressure activatable sensor
CN101423035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株式会社电装 就座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7153A (ja) 1998-04-10 1999-10-29 Fujikura Ltd 着座センサ
DE602004017986D1 (de) * 2003-05-20 2009-01-08 Fujikura Ltd Sitzerkennungsschalter
JP4065244B2 (ja) * 2004-01-27 2008-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検知装置
JP4474995B2 (ja) 2004-04-28 2010-06-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着座センサ
JP4721062B2 (ja) * 2006-11-28 2011-07-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着座センサ
JP5083605B2 (ja) * 2006-11-29 2012-11-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荷重センサ
JP2009220727A (ja) * 2008-03-17 2009-10-01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着座センサ、着座検出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9483A (zh) * 2003-06-23 2006-07-26 Iee国际电子及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座位占用传感器
EP1818208A1 (en) * 2006-02-08 2007-08-15 I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 ENGINEERING S.A. Vehicule seat with pressure activatable sensor
CN101423035A (zh) * 2007-10-31 2009-05-06 株式会社电装 就座传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5351A (zh) * 2011-09-15 2011-12-21 张海涛 乘员乘坐识别传感系统
CN106882085A (zh) * 2017-02-24 2017-06-23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位置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882085B (zh) * 2017-02-24 2019-06-21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位置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60468A (ja) 2010-11-18
DE102010016834B4 (de) 2022-08-11
JP4877358B2 (ja) 2012-02-15
CN101881841B (zh) 2013-11-06
DE102010016834A1 (de)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1841B (zh) 座位传感器
EP1580080B1 (en) Seating sensor having film switch and resistor element
US7575085B2 (en) Capacitance-based sensor and occupant sensing system
CN100422767C (zh) 电容式传感器和乘员感测系统
JP5083605B2 (ja) 荷重センサ
WO2012053620A1 (ja) 座席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着座センサの配置方法
JP4434259B2 (ja) 着座センサ
CN102085815B (zh) 座位占用检测装置
US7629546B2 (en) Load sensor
US20080122645A1 (en) Seat sensor
JP5785450B2 (ja) 着座センサ
US7859422B2 (en) Seat sensor
JP2012108113A (ja) 着座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座席装置
US8143907B2 (en) Capacitive occupant sensor
US10640009B2 (en) Seat occupancy sensor having an array of sensors shifted from a center of a seat of a vehicle
CN111051146B (zh) 乘员检测系统、感测垫和电开关
JP2012106724A (ja) 着座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座席装置
JP5738694B2 (ja) 着座センサ及び座席装置
EP2100779A1 (en) Seat sensor assembly
US7075449B2 (en) Vehicle occupant sensor system
JP2013014180A (ja) 座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