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2522A - 一种汽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2522A
CN101852522A CN201010200973A CN201010200973A CN101852522A CN 101852522 A CN101852522 A CN 101852522A CN 201010200973 A CN201010200973 A CN 201010200973A CN 201010200973 A CN201010200973 A CN 201010200973A CN 101852522 A CN101852522 A CN 101852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bottom end
liquid separator
vapour liquid
discharg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0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2522B (zh
Inventor
俞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009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2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2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2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2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2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上端盖、下端盖、出口接管、位于所述汽液分离器器体内的铁质管,所述出口接管通过所述下端盖与所述铁质管连接,所述下端盖具有一个向外侧的翻边部,所述铁质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内壁配合固定,所述出口接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外壁配合并通过焊接固定。本发明通过结构、工艺上的改进,使铁质管与下端盖之间的焊接配合距离稳定,也不会出现焊接的接触面之间的拉毛现象,并使出口接管与下端盖之间的焊接配合距离稳定,从而保证下端盖、铁质管、出口接管之间的焊接质量及可靠性、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分离部件,尤其是一种采用炉焊工艺加工的汽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中的汽液分离器是一种气液分离和回油装置,一般用于大中型的制冷系统中,并如图1所示大致竖直地安装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其作用是将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相分离,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具体为:当蒸发器中产生的气液混合介质通过铜质进口接管7流入汽液分离器,在汽液分离器筒体内经气液分离后气体由铜质出口接管6流入压缩机,同时将少量的冷冻油经过滤部件3经过滤后一起流入压缩机。
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汽液分离器的下端盖与铁质直管压装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1汽液分离器的出口接管与下端盖、铁质直管压装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2、筒体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端盖10、下端盖5从而形成相对密闭的壳体,上端盖10、下端盖5与筒体2通过焊接而密封,汽液分离器还设置有进口部件与出口部件,其中进口部件设置在筒体上部侧面,包括衬套8及铜质进口接管7组成,出口部件位于底部下端盖5,包括铜质出口接管6、铁质直管4及过滤部件3等,当然进、出口部件需分别与壳体通过焊接密封。其中该汽液分离器的进、出口部件中接口部位需采用紫铜管材料,这样可保证与制冷系统中其他部件的良好的焊接连接;同时为降低产品成本,出口部件中在筒体内部的直管采用铁管材料相对成本较低。而筒体2、上端盖10、下端盖5采用铁质材料相对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因此这三者也都是采用铁质材料。
目前该汽液分离器一般都采用炉焊加工完成,具体地,下端盖5内具有内翻边结构的焊接孔,铁质直管通过上端压入下端盖5的内翻边结构的焊接孔中,相关工艺为:先将铁质直管4如图2与下端盖过盈配合压装固定,铁质直管4具有一个相对其本体部相对较小的缩径部41,具体地是使铁质直管4的缩径部41伸出下端盖5的内翻边结构的焊接孔中,并使铁质直管4与下端盖5的内翻边结构的焊接孔定位,设计时使铁质直管4的缩径部41伸出于下端盖5的内翻边结构的焊接孔一定距离以便于铁质直管4以后与出口接管6连接;然后进行炉中保护焊接进行固定;然后将铜质出口接管6过盈配合压装固定在铁质直管4伸出的缩径部41上,再将组件进行炉中保护焊接。
按现有结构、工艺加工汽液分离器时,由于下端盖5的翻边孔是采用内翻边结构设计,而铁质直管4是由内向外压装的,因此压装相对比较困难,压装部位有时会产生拉毛现象,这样会在焊接时影响焊接质量;并且下端盖5采用内翻边结构,铜质出口接管6就只能压装在铁质直管4的缩径部41上,即铁质直管焊接部位就存在两次过盈配合压装,在第一次与下端盖5压装时,有时会出现压装部位产生拉毛现象,从而会使汽液分离器在炉焊时出现焊料渗透到该拉毛部位产生焊瘤,这样在第二次又与铜质出口接管6压装时会使铜质出口接管难以压装。
另外,在铁质直管4与下端盖5压装后,为了与铜质出口接管压装,铁质直管4必须伸出下端盖一定尺寸,由于直管伸出后有撞击的受力点,再加上下端盖5采用内翻边,压装后铁质直管4比较容易内缩,这样该组件在炉焊工序前的流转过程中,铁质直管4有时会因受外力F撞击而内缩,从而造成产品的一致性相对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解决下端盖与器体内的铁质管之间因压接而产生的拉毛问题,并使出口接管的焊接配合距离稳定、一致性较好。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下端盖、出口接管、位于所述汽液分离器器体内的铁质管,所述出口接管通过所述下端盖与所述铁质管连接,所述下端盖具有一个向外侧的翻边部,所述铁质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内壁配合固定,所述出口接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外壁配合并通过焊接固定。这样出口接管不是通过与铁质管直接压接并焊接固定,不会产生由于铁质管与下端盖压接而产生拉毛而导致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铁质管具有一个缩径部,所述铁质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内壁配合是通过所述缩径部与所述下端盖配合固定的,所述缩径部通过上侧压入所述下端盖的翻边部。
优选的,所述出口接管具有一个扩口部,所述出口接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外壁是通过所述扩口部与下端盖配合并通过焊接固定的,。
优选的,所述铁质管的与所述下端盖配合的端面不超出所述下端盖的翻边部的端面。这样,在部件流转过程中铁质管的端面不会因碰撞等外力而发生内缩,从而可保证装配后部件的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出口接管为铜质材料。
优选的,所述下端盖为铁板材料冲压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铁质管的与所述下端盖配合的相反一侧即靠近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另一侧的上端盖一侧设置有斜部,这样有利于汽液分离器器体内的蒸汽流入铁质管并通过出口接管流回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汽液分离器还包括与所述筒体连接的衬套、上端盖,与所述衬套连接的进口接管,所述上端盖、筒体、下端盖、铁质管等部件先通过炉中保护焊接固定,然后所述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再分别与所述衬套、下端盖固定并再次通过炉中保护焊接固定。这样,先焊接汽液分离器中铁质材料部件,最后才焊接铜质的进口接管与出口接管,不会对铜质管产生晶相上的影响,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下端盖的与所述出口接管配合的翻边部的高度H为3-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构、工艺的改进,使铁质管与下端盖之间的焊接配合距离稳定,也不会出现焊接的接触面之间的拉毛现象,并使出口接管与下端盖之间的焊接配合距离稳定,从而保证下端盖、铁质管、出口接管之间的焊接质量及可靠性、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汽液分离器的下端盖与铁质直管压装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汽液分离器的出口接管与下端盖、铁质直管压装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汽液分离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汽液分离器的下端盖与铁质管压装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汽液分离器的出口接管与下端盖、铁质管压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的汽液分离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汽液分离器的下端盖与铁质管压装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4汽液分离器的出口接管与下端盖、铁质管压装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2、简体2上端的上端盖10、筒体2下端的下端盖15,简体2上还固定有铁质的衬套8,下端盖15设置有一个向外的翻边部151,器体内还设置有铁质管14,铁质管14的一端压入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中。为了铁质管14与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之间能获得良好地定位,铁质管14上可以设置一个缩径部141,缩径部141的高度根据两者的配合而设定,并使铁质管14压入后能在缩径部141所形成的台阶部位定位,从而保证两者之间位置的一致性。并且为了使两者压装之后在流转过程中能保证位置不再发生变化,使铁质管14的端面142与下端盖15的翻边部的端面152平齐或使铁质管14的端面142略低于下端盖15的翻边部的端面152,这样,流转过程中铁质管的缩径部141这一部位不会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内缩现象。
铁质管14的另一端即偏向上端盖10的一端通过固定板9固定在筒体2内,并且这一端口设置成一个斜部143,这样器体内的蒸汽就更容易进入铁质管并从出口接管中回流到压缩机。为了保证汽液分离器内的冷冻油随着制冷剂蒸汽一起进入压缩机,在铁质管的下侧部位上还设置有过滤部件3,过滤部件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2个,在汽液分离器器体内沉积的冷冻油就会通过过滤部件3回到铁质管、并回流到压缩机中以保证润滑性能。
为了保证汽液分离器的耐压性能,上端盖、下端盖是铁板通过冲压加工而成的,同样筒体也是铁质材料;而为了保证与制冷剂系统的匹配连接,汽液分离器的进口接管7、出口接管16都是采用了铜质材料,其中进口接管7通过衬套8与筒体2连接,而出口接管16通过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连接,具体地,出口接管16压入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的外壁而固定,另外这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间隙配合并通过打点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焊接进行进一步密封固定。为了减小流体回流时的管径的变化,还可以将出口接管16设置一个扩口部161,并使出口接管16的扩口部161与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的外壁配合固定,这样从铁质管14到出口接管16的内部流道的变化相对较小。为了保证出口接管16与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之间焊接固定的可靠性,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的高度H控制在3mm-5mm之间,这样既能保证出口接管与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之间的焊接强度,加工也比较方便;如果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的高度H低于3mm,两者的连接强度可能会不足从而影响汽液分离器的使用性能;如果下端盖15的翻边部151的高度H超过5mm,下端盖的翻边的难度会增加。
由于上端盖10、下端盖15、筒体2是铁质材料,而为了保证与制冷剂系统的匹配连接,汽液分离器的进口接管7、出口接管16采用的是铜质材料,这样两者之间的焊接耐受温度就存在区别,因此,本发明的汽液分离器是采用两次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一、首先:将衬套8与筒体2进行压装,并将固定板9与筒体2压装形成筒体组件,这两步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或相反先压装固定板;同时将铁质管14与下端盖15装配固定,具体可通过过盈配合压装或间隙配合氩点焊等方式固定形成下端盖组件;
二、第二是将已装配的筒体组件与下端盖组件压装固定;
三、再将上端盖10与筒体组件压装;
四、在焊接部位套黄铜焊环丝后,将整个组件进行炉中保护焊接;
五、然后再将进口接管7与衬套8压装、出口接管16与下端盖15固定;出口接管16与下端盖15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压装或间隙配合氩点焊等方式固定;
六、最后在焊接部位套银焊环丝后将组件进行炉中保护焊接,完成汽液分离器的组装。
本发明中的使用方法与原理、其它零部件的装配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只是对发明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也包括相类似的其它形式。另外,本发明中所提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只是为了说明方便而引用,而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下端盖、出口接管、位于所述汽液分离器器体内的铁质管,其特征是:所述出口接管通过所述下端盖与所述铁质管连接,所述下端盖具有一个向外侧的翻边部,所述铁质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内壁配合固定,所述出口接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外壁配合并通过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管具有一个缩径部,所述铁质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内壁配合是通过所述缩径部与所述下端盖配合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接管具有一个扩口部,所述出口接管与所述下端盖向外侧的翻边部的外壁是通过所述扩口部与下端盖配合并通过焊接固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管的与所述下端盖配合的端面不超出所述下端盖的翻边部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任一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接管为铜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任一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为铁板材料冲压加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任一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管的与所述下端盖配合的相反一侧即靠近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另一侧的上端盖一侧设置有斜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任一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液分离器还包括与所述筒体连接的衬套、上端盖,与所述衬套连接的进口接管,所述上端盖、筒体、下端盖、铁质管等部件先通过炉中保护焊接固定,然后所述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再分别与所述衬套、下端盖固定并再次通过炉中保护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任一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的与所述出口接管配合的翻边部的高度H为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的与所述出口接管配合的翻边部的高度H为3-5mm。
CN201010200973.1A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汽液分离器 Active CN101852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973.1A CN101852522B (zh)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汽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973.1A CN101852522B (zh)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汽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2522A true CN101852522A (zh) 2010-10-06
CN101852522B CN101852522B (zh) 2015-10-14

Family

ID=4280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0973.1A Active CN101852522B (zh) 2010-06-07 2010-06-07 一种汽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252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6973A (zh) * 2012-10-22 2013-02-13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3245143A (zh) * 2012-02-14 2013-08-1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CN103913022A (zh) * 2014-04-02 2014-07-09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储液器和具有该储液器的压缩机
CN105855654A (zh) * 2015-01-19 2016-08-17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其接管焊接组件
CN106196769A (zh) * 2016-08-23 2016-12-07 郭继安 气液分离器
CN108858965A (zh) * 2017-04-24 2018-11-23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及残料板
CN110549027A (zh) * 2019-09-12 2019-12-10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后处理消声器筒体、端盖及管子组合焊接方法
CN111735238A (zh) * 2020-07-14 2020-10-02 南通美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储液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9589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热交换系统、气液分离器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67A (ja) * 1991-06-25 1993-01-08 Daikin Ind Ltd アキユム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310271Y (zh) * 1997-09-18 1999-03-10 浙江三花集团公司 家用空调储液器
CN2804738Y (zh) * 2005-06-06 2006-08-09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气液分离器
CN1877229A (zh) * 2005-06-06 2006-12-13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单向铁质干燥过滤器
CN201407861Y (zh) * 2009-04-07 2010-02-17 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液分离器端盖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67A (ja) * 1991-06-25 1993-01-08 Daikin Ind Ltd アキユム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310271Y (zh) * 1997-09-18 1999-03-10 浙江三花集团公司 家用空调储液器
CN2804738Y (zh) * 2005-06-06 2006-08-09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气液分离器
CN1877229A (zh) * 2005-06-06 2006-12-13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单向铁质干燥过滤器
CN201407861Y (zh) * 2009-04-07 2010-02-17 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液分离器端盖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劲松: "气液分离器在热泵系统内的作用", 《建筑技术通讯(暖通空调)》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5143A (zh) * 2012-02-14 2013-08-1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WO2013120409A1 (zh) * 2012-02-14 2013-08-22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US9696071B2 (en) 2012-02-14 2017-07-04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Gas-liquid separator
CN102926973A (zh) * 2012-10-22 2013-02-13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3913022A (zh) * 2014-04-02 2014-07-09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储液器和具有该储液器的压缩机
CN105855654A (zh) * 2015-01-19 2016-08-17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其接管焊接组件
CN106196769A (zh) * 2016-08-23 2016-12-07 郭继安 气液分离器
CN108858965A (zh) * 2017-04-24 2018-11-23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及残料板
CN110549027A (zh) * 2019-09-12 2019-12-10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后处理消声器筒体、端盖及管子组合焊接方法
CN111735238A (zh) * 2020-07-14 2020-10-02 南通美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储液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2522B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2522A (zh) 一种汽液分离器
CN102410672B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14168B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一种不锈钢管件的连接结构
CN101328878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的吸气管及其制造和连接方法
CN102962631B (zh) 储液器与压缩机的组装方法
CN104160197A (zh) 法兰接头连接结构
CA2711155A1 (en) Fluid conduits with integral end fitting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CN102962633A (zh) 储液器与压缩机的组装工艺
CN104492842A (zh) 异种金属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62632A (zh) 压缩机进气管与压缩机的连接方法
CN105221435A (zh) 压缩机组件
WO2023093653A1 (zh) 储液器及空调系统
CN104439732A (zh) 新型焊接结构体及焊接方法
CN201392060Y (zh) 一种压缩机储液器
CN103983055B (zh) 汽液分离器输入输出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N202166246U (zh) 空调压缩机储液器
CN204321422U (zh) 新型焊接结构体
CN208456818U (zh) 一种微型空调压缩机进气管与机架连接结构
CN2937739Y (zh) 非焊接接头金属软管
CN208348026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排气管组件
CN210689274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燃气热水器
CN2842132Y (zh) 一种管道连接头
CN103900302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4187137U (zh) 一种车用空调管路压板紧固结构
CN106425339A (zh) 一种大口径低温过滤器及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7

Address after: 312500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Xinchang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Liqua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hree flower intelligent contro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Liquan village of Zhejiang County in Xinchang Province town under

Patentee before: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Zhej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