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8825A - 摩托车运输约束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运输约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8825A
CN101848825A CN200880103747A CN200880103747A CN101848825A CN 101848825 A CN101848825 A CN 101848825A CN 200880103747 A CN200880103747 A CN 200880103747A CN 200880103747 A CN200880103747 A CN 200880103747A CN 101848825 A CN101848825 A CN 101848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motor bike
base
supporting member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3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8825B (zh
Inventor
奎因坦·伦肖·哈特奇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8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8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60P3/073Vehicle retainers
    • B60P3/075Vehicle retainers for wheels, hubs, or axle sh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60P3/073Vehicle retainers
    • B60P3/075Vehicle retainers for wheels, hubs, or axle shafts
    • B60P3/077Wheel cradles, chocks, or w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支承摩托车的约束系统,包括底座(20)、位于所述底座上并可被操作来接纳摩托车后轮的后框架(202)和位于所述底座上并可被操作来接纳摩托车前轮的前框架(102)。该前框架能相对底座(20)在一定范围内连续直线运动,以适应因摩托车悬挂而产生的运动。第一约束组件(150)在使用中绕过后轮并与所述后框架(202)配合以沿竖直取向相对所述底座约束后轮。第二约束组件在使用中绕过前轮并相对所述前框架(102)约束前轮。

Description

摩托车运输约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运输过程中用于约束并支承摩托车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为将摩托车从厂家运输到经销商处,通常用为了特定型号的摩托车而专门设计的支承系统来运送摩托车。这些定制的支承装置可由钢制成或者由钢和纸板组合构成。通常,这些装置部件在交付之后被重新打包并被送返原厂以供重复使用。
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当在主要中心点之间运输摩托车发货时,可能用特殊的运输车辆陆路运输摩托车。这是相对昂贵的选择,因为这些运输车辆必须装满或者几乎装满才使得成本是可行的。
如果在搬迁家用物品时,显然摩托车通常是难搬迁的物件。当运输单辆或或少量的摩托车时,它们有时会被捆扎到搬运汽车或者类似车辆的一侧。偶尔也会用家具厢式货车运输摩托车,但由于可用的装载高度的原因,这通常是很困难的,并且很难在货车中固定摩托车。
摩托车很容易凹损或刮伤,并且部件和维修费用昂贵。因为没有预设的附接点,所以即使往最好方面想,将摩托车向下捆扎到运输工具的底面都是困难的。摩托车很可能发生摩擦和擦损,并且塑料部件可能损坏。摩托车油箱或车架上刮伤一次可能要花费数百美元去维护。
现有的选择通常使单辆摩托车的运输很麻烦、成本高并且可能很难上保险。一直存在着用于在运输期间保持住摩托车的系统的需要,这种系统要易于使用并且在搬迁过程中减少对摩托车的可能伤害。
在说明书中对现有技术的描述并不承认这些现有技术是澳大利亚或者其它辖区的公知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基本上克服或者至少改善现有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支承装置,包括:
支承结构,其具有适合接纳并支承自行车轮或摩托车轮的至少一个支承件;
在支承结构上的且在支承件之前和之后的前连接点和后连接点;
柔性的细长固定带,其可连接到前连接点和后连接点并适合在使用中绕过位于支承件上的自行车轮或摩托车轮;
绷紧机构,它施加绷紧力到固定带以向下拉紧轮贴靠支承件并因此沿竖直取向将轮和自行车或摩托车固定在支承结构上。
优选地,该支承结构包括适合分别接纳自行车轮或摩托车轮的两个支承件,一个支承件相对支承结构固定不动,而另一个支承件布置成适合在一定范围内做直线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支承摩托车的约束系统,包括:
底座;
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后框架,其可被操作来接纳摩托车后轮;
位于底座上的前框架,其可被操作来接纳摩托车前轮,前框架能相对于底座在一定范围内直线运动;
第一约束组件,其在使用中绕过后轮并且与所述后框架配合以沿竖直取向相对所述底座约束后轮;
第二约束组件,其在使用中绕过前轮并相对所述前框架约束前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和第二约束组件均包括:
柔性固定带,其在使用中分别绕过前轮或后轮,并且分别系紧到所述前框架或后框架上以约束所述轮;和
吊索,其可在多个连接点被分别连接到前框架或后框架以绷紧固定带到前轮或后轮上并且为所述轮提供竖向稳定性。
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优选各自包括轴组件,其包括:
用于接纳所述固定带的第一轴;和
包括用于所述吊索的连接点的第二轴,
其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可独立旋转以上紧所述固定带和吊索。
优选地,摩托车的悬挂系统的作用改变了前后轮之间距离,其中所述前框架在使用中根据该悬挂系统的动作相对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后框架作直线运动。
所述约束系统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包封所述摩托车的舱。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位于底座上用于运输的摩托车;
图2表示图1的摩托车部分被舱包封以便运输;
图3表示用于将摩托车前轮保持到图1的底座上的约束组件;
图4A是与图3的约束组件连用的框架的示意图;
图4B表示安装在图4A的框架上以保持带和吊索而维持摩托车轮的轴的位置;
图5表示图4A的框架的零件;
图6表示用在图2的舱中的支柱的俯视图;
图7显示用于将摩托车后轮保持到图1的底座上的轮约束组件;
图8表示用在图3和7中的轮约束组件中的带和吊索;
图9表示图3和7的轮约束组件的示意性的端视图;
图10示出了绑扎封闭后的图2所示的舱。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描述的系统使摩托车能够安装在支承结构上以供运输。摩托车的一个或两个轮用仅接触摩托车轮的柔性细长固定带向下捆缚在支承结构上。与摩托车体没有接触点,因而减小摩托车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可能性。这种布置使被运输的摩托车在搬运过程中能利用其自身的悬挂系统。在传统的摩托车悬挂设计中,因为摩托车上下运动,前后轮轴距的长短变化。在一个所述的方案中,摩托车后轮被捆缚到稳固的框架上,而同时前轮被捆缚到能够直线运动的框架上,从而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不当的拉力或压力施加在摩托车架上。
图1示出了安装在玻璃纤维底座20上的摩托车10。如下文详细描述的那样,两个钢制框架被安装到底座20的顶面22上,以约束摩托车10的前轮12和后轮14。保持前轮12的框架能够在基本平行于摩托车10长度的方向上前后滑动。由于这种直线滑动,摩托车10的车叉16中的悬挂系统能够在装好的摩托车的运动过程中起作用。
至少两个凹口26形成在底座20的底面24中,使底座20适用于叉车。
当摩托车10已被安装在底座20上时,四个挤压铝型材角柱40可以放置在底座20的各个角上。如图2所示,两个端面板38可以滑移到位并被角柱40和底座20支承。如图10所示,两个平的玻璃纤维侧面板42也可以滑入就位并被角柱40和底座20支承。然后,盖32可以被放置在侧面板和端面板上,包封住摩托车10并且形成舱30,它们可以作为整体货物在包括卡车、公路列车或火车的多种运输模式下被运输。
盖32具有至少两个凹口34以容纳用于绕着舱30束紧的能承受2500kg的织物带44。舱30可以用标准货运尺寸进行制造,例如为了便于包装和运输,采用两个货盘的长度乘一个货盘的宽度的尺寸。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舱可以叠放两层。舱30的组成部分被设计成当没有包封摩托车时为了便宜地运输而能一个摞一个地平摊包装。因此,舱30的组成部分在使用后可以返回到中央仓库以供重复使用。
图6示出了用在舱30中的4个挤压铝型材角柱的构造。示出了角柱40的剖视图。角柱具有大体上圆形的形状并在其中形成有两个槽。端面板38和侧面板42被放置在相应的槽中,以将端面板和侧面板相对地保持就位。角柱40被安装在玻璃纤维底座20的各个角上。
图3表示用于约束摩托车10前轮12的轮约束组件100。该组件包括安装在底座20上起到摩托车支承结构作用的钢制框架102。框架102包括用虚线示出的托架110,其构型能接纳轮12。在框架102中形成有多个洞132、133、134和136。如以下参见图4A和图4B所描述的,第一轴位于洞132中,轴组件120位于洞133、134和136中的一个洞中。
包括细长的固定带和吊索的柔性约束组件与框架102配合,将轮12保持就位。固定带或带150被连接到穿过洞132的轴112上。在使用中,带150被拉过前轮12的上表面并且被连接到位于选定的洞134中的轴120上。因此框架具有用于带150的在轮前和轮后的连接点。带150被绞紧以将前轮12保持就位。
带150包括多个侧向箍带154,其在使用中保持抵靠轮12的侧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带150包括3个侧向箍带154,但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其它配置。
铠装缆索160被固定连接到位于洞132中的轴112。缆索160穿过在各侧向箍带154中形成的套,并且在使用中连接到穿过洞134的轴组件120。一旦带150和缆索160(连同在组件100的相对侧上的相应缆索)就位,缆索就可以绕着轴组件120绞紧。由缆索160和161形成的吊索与带150相互配合以保持前轮12直立在框架102和底座20上。
图4A示意表示框架102的俯视图。框架102包括两个细长构件104和106,其在使用中基本平行于摩托车10的纵轴线布置。板108位于细长构件104和106之间,形成H形结构。托架110在板108上形成。因此,当轮12位于托架110上时,细长构件104和106位于轮12的两侧。
图4B示出了轴112和120的位置,轴112和120支承带150和由缆索160和161形成的吊索。轴112位于在细长构件106中形成的洞132和在细长构件104中形成的相应的洞中。锚固点114在轴112的各端处或附近形成以分别保持缆索160和161。所形成的锚固点114彼此离得足够远,从而能够在使用中使摩托车10被保持在稳定的直立位置。在一方案中,锚固点114之间的距离在400毫米和450毫米之间。
以下参见图9进行详细描述的轴组件120穿过在细长构件106的、与洞132相反的一端上形成的洞133、134和136中的一个洞。设置多个洞133-136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前轮1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出可供选择的3个洞。但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提供不同数目的洞。
在使用中,带150和缆索160、161绕过位于托架110上的前轮112且被连接到轴组件120上并被绞紧。轴组件120包括两条缆索绞盘126a和126b,用以分别接纳缆索160、161。在一个方案中,缆索绞盘126a和126b之间的距离在400毫米和450毫米之间。
图5进一步详细示出了框架102的一些构件。图5的配置与细长构件104和106中的每一个连用。矩形金属板140固定连接到玻璃纤维底座20上。在一个方案中,金属板140用具有配套的螺帽和垫圈的八个10毫米螺栓被固定到底座20上。
矩形条带142位于矩形板140的顶部上。条带142的长度基本与该板140一样,但比它窄。条带可以由尼龙制成,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例如聚氨酯,只要细长构件104、106可以相对条带142滑动即可。
细长构件104、106位于矩形条带142的顶部上。细长构件104、106具有空心的矩形横截面,一金属杆144位于空心的内部中或细长构件104、106中。杆144、细长构件104、106、矩形条带142和金属板140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长度。
图5所示的组件107这样装配,即板140、条带142和金属杆144彼此相互固定。但是细长构件104、106能够相对杆144和矩形条带142直线运动。为适应这种运动,在细长构件104、106的底面形成至少一个槽。带槽的底面在使用中位于金属杆144和矩形条带142之间。一个或多个螺栓穿过金属板140、矩形条带142和金属杆144,以保持这三个零件在一起。每根螺栓穿过细长构件104和106中的相应槽。细长构件104、106中的槽的长度限定有效的直线运动范围。在一个方案中,槽有80毫米长,允许从中间中立位置起向前和向后运动40毫米。初期试验表明,该长度匹配于由于摩托车悬挂的动作而导致的前后轮轴距的长度变化。但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槽,例如当摩托车长度变动大于80毫米时。
带150和由缆索160、161构成的吊索被连接到穿过细长构件104、106的轴。因此,当细长构件104、106前后滑动时,带150和缆索160、161也运动,以适应前轮12的直线运动。
如图5所示,细长构件104、106的高度大于位于其中的金属杆144的高度。金属杆144的顶面与细长构件104、106的顶面之间的空间大到足以容纳穿过在细长构件104、106的侧部中形成的洞132-136中的一个洞的轴112和轴组件120。
可以将其它允许直线运动的配置用在前轮保持用组件中。例如,可以使用采用滚针或尼龙轮的直线滚动系统。
图7表示用于将摩托车10后轮14约束在底座20上的轮约束组件200。除了支承框架202是固定的且不能使后轮14相对底座直线运动之外,该组件200类似于用于前轮的约束组件100。框架202包括构型成容纳后轮14的托架210。框架202和托架210的构造类似于图4A所示的那样。框架202还可以使用类似于图5所示的组件7的配置。但至于框架202,对应于细长构件104和106的细长构件是相对于矩形板140固定就位的。不需要矩形条带142和金属杆144并且细长构件可以直接连接到矩形板140上,例如通过焊接。
因为无需适应细长构件的直线运动,因此框架202中的细长构件在其工作底面上不需要延伸的槽。
包括带150和由缆索160、161构成的吊索的柔性约束组件可以与框架202配合使用以将后轮保持就位。带150和缆索160连接到穿过洞212的轴上。带和缆索在使用中绕过后轮14的顶面并且连接到穿过在框架202中形成的选定的洞(例如洞220)的轴组件。带150和缆索160被绞紧以将后轮14相对框架202保持就位。缆索可在多个连接点被连接到框架上以在使用中提供轮的竖向稳定性。
图8示出了一种带和吊索的合适的配置。带150的主体基本上呈矩形并且具有基本上对应于轮12、14的踏面宽度的宽度。带150的矩形部分的宽度大到足以从轴112起延伸越过后轮14或前轮12的顶部而到达轴组件120。带150盘绕在要被紧固的轴组件120上。
可以在带150的一端缝出套156,该套156足够大以容纳轴112并且将带150固定地保持在轴112上。
多条侧向箍带154通过工业缝合158被缝到带150上。在所示的配置中有三条侧向箍带154。每条侧向箍带154基本上呈矩形并且横向于带150的长度设置。作为替代方式,侧向箍带可以与带150的主体部一体形成。在使用中,如图3和图7所示,侧向箍带154位于轮12、14的顶面上并且从轮12、14的侧壁向下。
在侧向箍带154的、远离带150主体部的端部上缝有套,用以分别容纳缆索160和161。在使用中,缆索160和161沿轮12、14的侧壁向下拉动侧向箍带154,将带150牢固地保持就位在轮12、1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缆索160具有端环162,缆索161具有端环163。环162和163在锚固点114处连接到轴112。缆索160和161各自的相对的端部164和165在使用中连接到轴组件120。例如,端部164可以盘绕着要被上紧绞盘126b且端部165可以盘绕着绞盘126a,使得带150绕着轮12、14被拉紧。
图9表示在使用中的轮约束组件100和200的示意性端视图。所使用的是与用于保持住前轮12的前轮组件100相关的附图标记。然而,所示的配置也可以用在后轮约束组件200中。
轴组件120包括两个同轴布置的轴122和124。轴122位于轴124中。两个轴122和124可以独立地旋转。外轴124被用于保持并固紧带150。内轴122用于保持并紧固缆索160和161。缆索绞盘126a和126b设在内轴122上,其穿过每一个延长构件104、106。图9未出示位于延长构件106、106中的金属杆144。但是人们将理解,在延长构件104、106中具有足够大的间隙以容纳内轴122和金属杆144。
在轴122和124上分别设有主动锁紧机构128、129。主动锁紧机构是独立的,并且允许带150和缆索160、161被分别绞紧。轴组件120和吊索设有绷紧机构以施加绷紧力到带150上,从而向下拉紧车轮抵靠在框架上,因而固定车轮和摩托车。
在一个方案中,由缆索160、161构成的吊索具有总计3200kg的断裂应变。金属缆索可以是铠装的。
除了带和吊索之外,在框架102、202上的夹具可以夹固轮,以获得附加稳定性。例如,柱形螺纹管301、302可以安装在大体与托架110相对置的每个细长构件104、106上。装有夹具的每个螺纹件在螺纹管301、302中被拧紧,将夹具压靠在轮12、14的任一侧上并在使用中限制轮的横向运动。
在另一替代方案中,摩托车仅用后框架进行固定和约束。前轮允许向前和向后做直线运动。可以提供引导件以限制前轮的转动。
在其它方案中,摩托车约束系统被直接安装在车辆上而不是在货运舱30中使用。例如,约束系统可以装有盖,但当需要在车辆中运输自行车或摩托车时,盖被除去。带和吊索可以存放在约束系统的框架附近。或者,带和吊索在不需要时可以存放在别处。车辆例如可以是搬家货车,当有需要时,它可用于稳固地运输摩托车。货车可以提供单独的支承结构以保持后轮、或者可以附加地设置能做有限直线运动以支承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前轮的第二支承结构。
约束组件可以按多种尺寸设置,其中每种特定尺寸被设计成适合一定范围的摩托车。组件的尺寸总体上偏大以适合更多的摩托车类型。
所述的方案有利地提供了在运输过程中将摩托车保持就位的机构。该约束系统不是为任何特定类型的摩托车而定制的,因此可以与各式各样的摩托车连用。约束系统仅接触摩托车车轮,因此在搬运过程中减小了摩托车受损的可能。所述的方案适合摩托车悬挂系统的运动,因此不必在运输过程中夹固住悬挂。
人们将理解,如说明书所公开和定义的发明外延至在文字或附图中提到的或显现的两个或更多独立特征的全部替代组合方案。所有这些不同组合构成本发明的多个替代方案。
人们还将理解,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其语法上的变型词)等同于术语“包含”,不应认为排除了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存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支承装置,包括:
支承结构,具有适合接纳并支承自行车轮或摩托车轮的支承件,其中该支承件被布置成在使用中为所述轮连续提供相对该支承结构的固定部分在一定范围内的直线运动;
在该支承结构上且位于该支承件之前和之后的前连接点和后连接点;
柔性的细长固定带,其能连接到该前连接点和该后连接点并适合在使用中绕过位于所述支承件上的自行车轮或摩托车轮;
绷紧机构,其施加绷紧力到该固定带上以向下拉紧所述轮抵靠该支承件并由此沿竖直取向将该轮和该自行车或摩托车固定在该支承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合接纳该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另一轮的第二支承件,该第二支承件相对该支承结构是固定不动的。
3.一种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支承摩托车的约束系统,包括:
底座;
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后框架,其可被操作来接纳摩托车后轮;
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前框架,其可被操作来接纳摩托车前轮,所述前框架能在使用中相对所述底座在一定范围内连续直线运动;
第一约束组件,其在使用中绕过该后轮并与所述后框架相配合以沿竖直取向相对所述底座约束后轮;
第二约束组件,其在使用中绕过该前轮并且相对所述前框架约束该前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和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均包括:
柔性固定带,其在使用中分别绕过该前轮或该后轮并且被分别紧固到所述前框架或所述后框架上以约束所述轮;和
吊索,其能在多个连接点被分别连接到该前框架或该后框架以绷紧所述固定带到所述前轮或所述后轮并且为所述轮提供竖向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各自包括轴组件,该轴组件具有:
接纳所述固定带的第一轴;和
包括用于所述吊索的连接点的第二轴,
其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可独立旋转以紧固该固定带和该吊索。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摩托车悬挂系统起到改变前后轮之间距离的作用,所述前框架在使用中根据该悬挂系统的作用相对所述底座和所述后框架做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包封所述摩托车的舱。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包括:
空心的细长构件,其具有在使用时面向所述底座的表面中限定出的一个或多个槽;
位于所述空心的细长构件中的杆,该杆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槽相对所述底座被固定,其中在摩托车运输过程中,所述空心的细长构件能相对所述杆在一定范围内连续直线运动。
9.一种用于运输摩托车的车辆,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系统。
10.一种基本上在此参见附图所示的任一个实施例加以描述的、用于支承摩托车的约束系统。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支承装置,包括:
支承结构,具有适合接纳并支承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轮的至少一个支承件;
在该支承结构上的且在该支承件之前和之后的前连接点和后连接点;
柔性的细长固定带,其能连接到该前连接点和该后连接点并且适于在使用中绕过位于该支承件上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轮;
绷紧机构,其施加绷紧力到该固定带以向下拉紧所述轮抵靠该支承件并由此沿竖直取向将该轮和该自行车或摩托车固定在该支承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承件被布置成使所述轮能相对该支承结构的固定不动部分做一定范围的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适合接纳该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各轮的两个支承件,一个支承件相对该支承结构是固定不动的,另一支承件被布置成能允许相对该固定不动的支承件做一定范围的直线运动。
4.一种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支承摩托车的约束系统,包括:
底座;
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后框架,其可被操作以接纳摩托车后轮;
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前框架,其可被操作以接纳摩托车前轮,所述前框架能相对所述底座在一定范围内直线运动;
第一约束组件,其在使用中绕过该后轮并与该后框架相配合以沿竖直取向相对所述底座约束该后轮;
第二约束组件,其在使用中绕过该前轮并相对该前框架约束该前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组件和所述第二约束组件均包括:
柔性固定带,其在使用中分别绕过该前轮或该后轮并且被分别紧固到该前框架或该后框架上以约束所述轮;和
吊索,其能在多个连接点被分别连接到该前框架或该后框架上,以绷紧该固定带到所述前轮或所述后轮并为所述轮提供竖向稳定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各自包括轴组件,该轴组件具有:
接纳所述固定带的第一轴;和
包括用于所述吊索的连接点的第二轴,
其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可独立旋转以紧固该固定带和该吊索。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摩托车悬挂系统起到改变前后轮之间距离的作用,所述前框架在使用中根据该悬挂系统的作用相对所述底座和所述后框架做直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包封所述摩托车的舱。
9.一种摩托车运输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约束系统。
10.一种基本上在此参见附图所示的任一个实施例加以描述的、用于支承摩托车的约束系统。
CN200880103747.2A 2007-08-20 2008-08-20 摩托车运输约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7209833 2007-08-20
AU2007209833A AU2007209833A1 (en) 2007-08-20 2007-08-20 Motorcycle transportation restraint system
PCT/AU2008/001219 WO2009023921A1 (en) 2007-08-20 2008-08-20 Motorcycle transportation restraint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825A true CN101848825A (zh) 2010-09-29
CN101848825B CN101848825B (zh) 2013-09-18

Family

ID=4037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374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825B (zh) 2007-08-20 2008-08-20 摩托车运输约束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59909B2 (zh)
EP (1) EP2190691B1 (zh)
CN (1) CN101848825B (zh)
AU (2) AU2007209833A1 (zh)
CA (1) CA2697409C (zh)
NZ (1) NZ584060A (zh)
WO (1) WO200902392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8607A (zh) * 2017-10-31 2018-02-27 天津市驰恩特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运输固定装置
CN110271477A (zh) * 2018-03-14 2019-09-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运输装置系紧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02885B1 (ko) * 2021-12-07 2023-11-16 넥센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플랫스팟 저감형 차량 고정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971A (en) * 1931-06-10 1935-12-10 Chicago North Shore & Milwauke Transportation means
US1990582A (en) * 1932-07-09 1935-02-12 Atlas Powder Co Process of reducing sugars to alcohols
FR2400446A1 (fr) 1977-08-17 1979-03-16 Henry Max Ameliorations sur remorque porte-moto permettant une mise en oeuvre rapide
CA2033327C (en) * 1989-06-03 1995-08-08 Rainer Fritze Shipping container for motor cycles ready for use or similar
US4960353A (en) * 1989-06-06 1990-10-02 Thorfam Corp. Wheel anchoring harness for motor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S5330148A (en) * 1993-08-10 1994-07-19 Floyd H Dennis Wheel tiedown device
US6095731A (en) * 1994-08-18 2000-08-01 Minakami; Hiroyuki Wheel fixing apparatus, pallet/truck and wheel fixing method, automatic wheel fixing apparatus and mode interchange
DE29606353U1 (de) * 1996-03-27 1997-01-09 Spanset Inter Ag Verzurrvorrichtung
US6006676A (en) * 1997-07-25 1999-12-28 Worthington Industries, Inc. Modular packaging skid
US6530729B2 (en) * 2001-06-26 2003-03-11 Portec Rail Products, Inc. Vehicle tire tie-down system and method
US6814529B2 (en) * 2002-04-08 2004-11-09 Friedola Gebr, Holzapef Gmbh & Co. Kg Transport container for unit goods
PT1753639E (pt) * 2004-06-07 2010-03-31 Kya Racing Pty Ltd Dispositivo para fixar uma roda de um motociclo a um reboqu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8607A (zh) * 2017-10-31 2018-02-27 天津市驰恩特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运输固定装置
CN110271477A (zh) * 2018-03-14 2019-09-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运输装置系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64534A1 (en) 2011-03-17
NZ584060A (en) 2011-08-26
CA2697409C (en) 2016-05-03
AU2008288695A1 (en) 2009-02-26
WO2009023921A1 (en) 2009-02-26
EP2190691B1 (en) 2013-01-16
CN101848825B (zh) 2013-09-18
AU2007209833A1 (en) 2009-03-12
AU2008288695B2 (en) 2013-10-03
EP2190691A1 (en) 2010-06-02
CA2697409A1 (en) 2009-02-26
EP2190691A4 (en) 2011-12-14
US8459909B2 (en) 201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195B (zh) 用于车辆运输的可移除的框架系统
KR101726307B1 (ko) 차량용 자전거 운반랙
CN101848825B (zh) 摩托车运输约束系统
US20070122259A1 (en) Motorcycle lift and transport system
CN101920825A (zh) 一种运车箱及利用该运车箱装运汽车的方法
CN104044830B (zh) 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架
CN204056786U (zh) 用于运输摩托车的固定架
CN219312806U (zh) 一种狭窄区域管道运输车
KR101655687B1 (ko) 차량용 자전거 캐리어
JP2009249968A (ja) 屋根上搬送装置
CN103298713A (zh) 两轮车的运送用固定装置
CN205802040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运载汽车的装置
KR101694817B1 (ko) 자전거 견인 짐받이
AU2007100795A4 (en) Motorcycle transportation restraint system
US20100133021A1 (en) Collapsible axle for velocipede
CN108529043A (zh) 一种圆柱形货物运输用集装箱结构
CN104590142A (zh) 车载自行车架
CN211870923U (zh) 一种气垫机的重力张紧机构
CN216468966U (zh) 用于挂车牵引座包装生产线的防护垫纸库
KR101629846B1 (ko) 장대레일의 운반장치
CN212024536U (zh) 吊架
CN219708090U (zh) 吊挂车装置、使用吊挂车装置的架空轨道带式输送机和落地轨道带式输送机
CN211519886U (zh) 集装箱拖车
CN210212579U (zh) 应急救援用可快拆装运输车
JP2011245980A (ja) コンテナ輸送時のカゴ台車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