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2859B - 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2859B
CN101842859B CN2008801139387A CN200880113938A CN101842859B CN 101842859 B CN101842859 B CN 101842859B CN 2008801139387 A CN2008801139387 A CN 2008801139387A CN 200880113938 A CN200880113938 A CN 200880113938A CN 101842859 B CN101842859 B CN 101842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nductor
forms
dielectric layer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39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2859A (zh
Inventor
高濑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sh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sh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sh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shin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2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2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2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2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6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7/463Du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限定了一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与在层压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各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的相关性,并且可以进一步改进电感器的值(Q),从而可以确保相邻频带内的衰减并且以低损耗实现低功率消耗。第一电感器(L1)由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构成。构成每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Da)与在层压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各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距离(Db)的关系满足以下不等式:0<Da≤Db以及0<Da≤20μm。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布置在由多个层压电介质层制成的电介质基板中的电感器的电子部件,并且还涉及一种利用这种电子部件的无源部件。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滤波器(比如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等)以及合并有这种滤波器的三工器(triplexer)等等的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知道具有布置在由多个层压电介质层制成的电介质基板中的电感器的电子部件。例如,特别针对改进这种电感器的Q因数已经提出了专利文献1到4。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子部件具有布置在电介质基板中的形状基本上相同的三个导电图案,该三个导电图案与夹在其间的电介质层层压在一起,所述导电图案彼此电连接从而得到单个信号线。这样就减小了充当电感器的所述信号线的电阻性部件,以便改进所述电感器的Q因数。
专利文献2公开了其中把线圈电极分别布置在多个特定电介质层上以便形成线圈的实例,所述线圈的轴与所述各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基本上垂直。具体来说,专利文献2公开了其中把具有相同图案的线圈电极布置在多个电介质层上的实例。根据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层压线圈部件,有可能防止沿着所述线圈的轴排列的相邻通孔之间的空间间隔变小,与此同时增大每一个所述通孔的体积。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线圈:把具有基本上相同形状的两个螺旋线圈图案层叠在一起,所述螺旋线圈图案被布置在电介质基板中且在它们之间夹有电介质层;以及电连接所述线圈图案。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这种基板内的层线圈的尺寸小并且具有高Q因数。
专利文献4公开了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第一线圈:把具有基本上相同形状的两个第一线圈图案层叠在一起,所述第一线圈图案被布置在电介质基板中且在它们之间夹有电介质层;以及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专利文献4还公开了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一线圈下方层叠具有基本上相同形状的两个第二线圈图案并且在它们之间夹有电介质层;以及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层压电感器使得有可能在不会导致绝缘层剥落并且也不会导致增大所述基板的平面面积的情况下最小化导体损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物No.11-186038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物No.2005/024863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专利公开物No.06-140250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专利公开物No.08-186024
发明内容
从上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到4中可以看出,已经知道在垂直盘绕(参见专利文献2)或者横向盘绕(参见专利文献1、3和4)的电感器结构内提供一对相同的图案。
但是并没有公开关于由于一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与沿着其层叠方向彼此相邻的各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的相关性而导致的电感值改变的任何内容,或者也没有公开关于进一步增大所述电感器的Q因数的内容。与包括单一图案的电感器不同,只有具有一对相同图案的结构才会导致所述电感值减小并且导致所述电感器的Q因数退化。对所述电感值的减小进行控制需要增多所述电感器图案的匝数以及/或者增大匝直径(turn diameter),从而导致所述电感器的尺寸变得更大的问题。
近年来的通信终端设备具有由在其中运行的应用(GPS、电视、无线通信等等)所使用的相邻频带,从而会导致干扰问题。
因此需要滤波器来实现相邻频带内的衰减,以及实现基于低损耗的低功率消耗水平。自然地还要求滤波器的尺寸小。上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到4的公开内容不足以满足这些要求,并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有鉴于上面提到的困难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电感器的尺寸小并且同时进一步增大所述电感器的Q因数的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从而通过澄清一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与沿着其层叠方向彼此相邻的各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的相关性而实现相邻频带内的衰减,并且实现基于低损耗的低功率消耗水平。
根据第一发明的电子部件包括:包括多个层叠的电介质层的电介质基板;以及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中并且其间插入了电介质层的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inductor-forming electrode),所述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经由通孔彼此电连接。所述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沿着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排列,所述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当中的每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经由布置在其间的通孔彼此电连接,从而构成单个电感器,其中满足0<Da≤Db的关系,其中Da代表每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Db代表彼此相邻的各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Da的值优选地在下面的范围内:
0μm<Da≤20μm
根据第二发明的无源部件包括电介质基板,所述电介质基板包括多个层叠的电介质层并且具有电感器形成区域和电容器形成区域,在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内至少一个电感器被设置在与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电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电容器。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电感器被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中并且其间插入了电介质层,并且沿着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设置经由通孔电连接的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此外,每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经由布置在其间的通孔彼此电连接。
在所述无源部件中,满足0<Da≤Db的关系,其中Da代表每一对所述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Db代表彼此相邻的各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距离Da优选地在下面的范围内:
0μm<Da≤20μm
根据第二发明的无源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中的内层接地电极,其电连接到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上的接地端子。所述内层接地电极、电容器形成区域以及电感器形成区域被沿着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设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感器的Q因数,从而通过澄清一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与沿着其层叠方向彼此相邻的各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的相关性而实现相邻频带内的衰减,并且实现基于低损耗的低功率消耗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源部件的结构实例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无源部件的所述结构实例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无源部件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无源部件的端子结构的实例(侧表面端子结构)的透视图,在图示中做了部分省略;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无源部件的端子结构的另一个实例(下表面端子结构)的透视图,在图示中做了部分省略;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无源部件的结构实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用在实验实例中的无源部件的一部分的模型(实施例)的图示;
图8是用在所述实验实例中的无源部件的一部分的模型(传统结构)的图示;
图9是具有传统结构的无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增大距离Da时的Q因数改变的特征图;
图11是示出了增大距离Da时的L值改变的特征图;
图12是示出了增大距离Db时的Q因数改变的特征图;
图13是示出了增大距离Db时的L值改变的特征图;
图14是示出了增大距离Da时的Q值×L值改变的特征图;
图15是示出了增大距离Db时的Q值×L值改变的特征图;
图16是示出了插入损耗与层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特征图,所述层间距离是电容器形成区域与电感器形成区域之间的层间距离;
图17是示出了衰减与层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的特征图,所述层间距离是电容器形成区域与电感器形成区域之间的层间距离;以及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低通滤波器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到18描述被应用于无源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的各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源部件10包括三工器,所述三工器具有单一输入端子12和三个输出端子(第一到第三输出端子14a到14c)。
高通滤波器16连接在输入端子12与第一输出端子14a之间。第一低通滤波器18a和表面声波滤波器(SAW滤波器)20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12与第二输出端子14b之间。第一低通滤波器18a与第二低通滤波器18b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12与第三输出端子14c之间。
图2示出了无源部件10的电路的结构实例。高通滤波器16包括连接在输入端子12与第一输出端子14a之间的第一电容器C1,以及连接在第一输出端子14a与GND(地)之间的由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容器C2构成的串联电路。
第一低通滤波器18a包括连接在输入端子12与接点22(所述第一低通滤波器18a与表面声波滤波器20之间的接点)之间的第二电感器L2,以及由第三电感器L3和第三电容器C3构成的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器L2与所述接点22之间的线与GND之间。
所述第二低通滤波器18b包括连接在所述接点22与第三输出端子14c之间的由第四电感器L4和第四电容器C4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在所述接点22与GND之间的第五电容器C5以及连接在第三输出端子14c与GND之间的第六电容器C6。
如图3中所示,所述无源部件10的外观使得该无源部件10包括电介质基板24和安装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上的表面声波滤波器20,所述电介质基板24包括多个层叠的电介质层(将在后面描述)以及布置在其中的多个电极。
如图4中所示,所述无源部件10可以采用侧表面端子结构,其包括:处于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第一侧表面24a上的三个端子,即充当输入端子的中心端子以及处于该中心端子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26a和第二接地端子26b);处于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第二侧表面24b(与所述第一侧表面24a相对的侧表面)上的三个端子,即充当第三输出端子14c的中心端子以及处于该中心端子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第三接地端子26c和第四接地端子26d);处于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第三侧表面24c上的充当第一输出端子14a的端子;以及处于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第四侧表面24d(与所述第三侧表面24c相对的侧表面)上的充当第二输出端子14b的端子。
如图5中所示,所述无源部件10可以替换地采用下表面端子结构,其中所有端子都被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下表面24u上。所述端子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侧表面24a被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下表面上的三个端子,即充当输入端子12的中心端子以及处于该中心端子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26a和第二接地端子26b);靠近所述第二侧表面24b被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下表面24u上的三个端子,即充当第三输出端子14c的中心端子以及处于该中心端子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第三接地端子26c和第四接地端子26d);靠近所述第三侧表面24c被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下表面24u上的充当第一输出端子14a的端子;以及靠近所述第四侧表面24d被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下表面24u上的充当第二输出端子14b的端子。
在图4和5中,从图示中省略了安装所述表面声波滤波器20的区域内的电极结构(即所述电极的数目和布局等等)。
所述电介质基板24具有布置在其中的多个电极,所述电极构成除所述表面声波滤波器20以外的所述高通滤波器16、第一低通滤波器18a以及第二低通滤波器18b。
下面将参照图6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所述电极的电极结构。在图6中采用了下表面端子结构(参见图5)。
如图6中所示,所述电介质基板24包括从上面开始依此相继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到第十三电介质层S1到S13。所述第一到第十三电介质层S1到S13可以分别包括单层或多层。
用于安装所述表面声波滤波器20(未在图6中示出)的多个电极被布置在第一电介质层S1的主表面上以及第二电介质层S2的主表面上。
第十二电介质层S12在其主表面上支持内层接地电极32,其经由通孔30电连接到第一到第四接地端子26a到26d。
所述无源部件10包括沿着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从下往上)设置的内层接地电极32、电容器形成区域34和电感器形成区域36。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36覆盖从第三电介质层S3到第八电介质层S8的范围,而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34覆盖从第九电介质层S9到第十一电介质层S11的范围。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36中的各电介质层应当优选地由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材料制成,而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34中的各电介质层应当优选地由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制成。因此,所述电介质基板具有由彼此接合的不同材料构成的结构。
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36中的第三电介质层S3在其主表面上支持四个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电极40a1到40a4)。所述第四电介质层S4也在其主表面上支持四个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电极40b1到40b4)。
电极40a1、40b1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并且彼此面对,且其间插入第三电介质层S3。所述电极40a1、40b1经由通孔42a彼此电连接。电极40a2、40b2也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42b彼此电连接。类似地,电极40a3、40b3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42c彼此电连接。电极40a4、40b4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42d彼此电连接。
电极40a1、40b1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电极40a2、40b2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B。电极40a3、40b3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C。类似地,电极40a4、40b4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D。
电极40a2、40a3、40a4具有彼此相连的对应末端。类似地,电极40b2、40b3、40b4具有彼此相连的对应末端。所述相连末端经由通孔44电连接到第一电介质层S1上的用于所述表面声波滤波器20的安装电极46。换句话说,所述相连末端为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B、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C以及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D提供对应的接点。
同样地,第五电介质层S5在其主表面上支持四个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电极48a1到48a4),第六电介质层S6在其主表面上支持四个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电极48b1到48b4)。
电极48a1、48b1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且其间插入第五电介质层S5,并且经由通孔50a彼此电连接。电极48a2、48b2也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50b彼此电连接。类似地,电极48a3、48b3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50c彼此电连接。电极48a4、48b4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50d彼此电连接。
电极48a1、48b1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电极48a2、48b2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B。电极48a3、48b3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C。电极48a4、48b4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D。
同样地,第七电介质层S7在其主表面上支持四个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电极52a1到52a4),第八电介质层S8在其主表面上支持四个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电极52b1到52b4)。
电极52a1、52b1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且其间插入第七电介质层S7,并且经由通孔54a彼此电连接。电极52a2、52b2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54b彼此电连接。类似地,电极52a3、52b3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54c彼此电连接。电极52a4、52b4具有基本上相同图案的形状,彼此面对,并且经由通孔54d彼此电连接。
电极52a1、52b1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电极52a2、52b2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B。电极52a3、52b3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C。电极52a4、52b4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D。
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经由布置在第四电介质层S4中的通孔56a彼此电连接。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B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B经由布置在第四电介质层S4中的通孔56b彼此电连接。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C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C经由布置在第四电介质层S4中的通孔56c彼此电连接。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D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D经由布置在第四电介质层S4中的通孔56d彼此电连接。
类似地,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经由布置在第六电介质层S6中的通孔58a彼此电连接。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B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B经由布置在第六电介质层S6中的通孔58b彼此电连接。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C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C经由布置在第六电介质层S6中的通孔58c彼此电连接。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D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D经由布置在第六电介质层S6中的通孔58d彼此电连接。
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通孔56a、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通孔58a以及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共同构成图2中示出的第一电感器L1。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B、通孔56b、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B、通孔58b以及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B共同构成图2中示出的第二电感器L2。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C、通孔56c、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C、通孔58c以及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C共同构成图2中示出的第三电感器L1。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D、通孔56d、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D、通孔58d以及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D共同构成图2中示出的第四电感器L4。
第七电介质层S7在其主表面上支持连接电极60,该连接电极用来调节第二输出端子14b与所述表面声波滤波器安装电极彼此连接的位置。
第九电介质层S9在其主表面上支持两个电容器形成电极(电容器电极62a1和第五电容器电极62e)。电容器电极62a1经由布置在第三到第八电介质层S3到S8中的通孔64电连接到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同时还经由布置在第七到第十三电介质层S7到S13中的通孔66电连接到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B和输入端子12。第五电容器电极62e经由布置在第三到第八电介质层S3到S8中的通孔68电连接到上面描述的所述相连末端(即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B、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C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D之间的接点)。
第十电介质层S10在其主表面上支持两个电容器形成电极(电容器电极62a2和第四电容器电极62d)。电容器电极62a2的位置与电容器电极62a1相面对(其间插入第九电介质层S9),并且经由布置在第十到第十三电介质层S10到S13中的通孔70电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14a。第四电容器电极62d的位置与第五电容器电极62e相面对(其间插入第九电介质层S9),并且经由布置在第七到第十三电介质层S7到S13中的通孔72电连接到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D和第三输出端子14c。
第十一电介质层S11在其主表面上支持三个电容器形成电极(第二电容器电极62b、第三电容器电极62c和第六电容器电极62f)。第二电容器电极62b面向位于下方的内层接地电极32(第十一电介质层S11被插入在第二电容器电极62b与内层接地电极32之间),并且经由布置在第七到第十电介质层S7到S10中的通孔74电连接到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第三电容器电极62c面向位于下方的内层接地电极32(第十一电介质层S11被插入在第三电容器电极62c与内层接地电极32之间),并且经由布置在第七到第十电介质层S7到S10中的通孔76电连接到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C。第六电容器电极62f面向位于上面的第四电容器电极62d(第十电介质层S10被插入在第六电容器电极62f与第四电容器电极62d之间)并且面向位于下方的内层接地电极32(第十一电介质层S11被插入在第六电容器电极62f与内层接地电极32之间),并且经由布置在第七到第十三电介质层S7到S13中的通孔72电连接到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D、第四电容器电极62d和第三输出端子14c。
如图2中所示,电容器电极62a1和电容器电极62a2共同构成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电极62b和内层接地电极32共同构成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电极62c和内层接地电极32共同构成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电极62d和第六电容器电极62f共同构成第四电容器C4。第五电容器电极62e和内层接地电极32共同构成第五电容器C5。第六电容器电极62f和内层接地电极32共同构成第六电容器C6。
下面将讨论一个实验实例。该实验实例测量取决于一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以及沿着其层叠方向彼此相邻的各对相同图案之间的距离的Q因数改变。更具体来说,如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对于构成如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无源部件10的第一电感器L1的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和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当中的每一个,测量关于1GHz频率的Q因数和电感值(nH)。测量结果在下面的表1中示出。
在表1中,距离Da代表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的电极40a1与40b1之间的距离、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的电极48a1与48b1之间的距离以及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的电极52a1与52b1之间的距离。距离Db代表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的电极40b1与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的电极48a1之间的距离以及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的电极48b1与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的电极52a1之间的距离。
表1
  Da(μm)   Db(μm)   Q因数   L值(nH)   Q*L
  0   12   37.9   13.3   502
  0   27   47.4   10.5   498
  0   61   58.2   8.8   509
  12   12   45.3   11.0   498
  12   27   61.9   9.0   558
  12   61   70.1   7.8   549
  27   12   49.5   9.9   487
  27   27   55.6   8.4   465
  27   61   65.3   7.3   477
  61   12   49.8   8.3   411
  61   27   59.8   7.2   433
  61   61   62.9   6.5   407
如图8中所示,距离Da=0代表这样的结构:其中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和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当中的每一个都不是成对结构,而是对应于传统结构。
如图9中所示,基于传统结构的无源部件具有电介质基板24,所述电介质基板24包括从上面开始相继依此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到第十电介质层S1到S10。电感器形成区域36覆盖从第五电介质层S5到第七电介质层S7的范围。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对于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和通孔的描述。
在传统结构中,第五电介质层S5在其主表面上支持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到40D当中的每一个,第六电介质层S6在其主表面上支持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到48D当中的每一个,第七电介质层S7在其主表面上支持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到52D当中的每一个。
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和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经由通孔彼此电连接,从而共同构成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电感器L1。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B、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B和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B经由通孔彼此电连接,从而共同构成如图2中所示的第二电感器L2。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C、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C和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C经由通孔彼此电连接,从而共同构成如图2中所示的第三电感器L3。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D、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D和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D经由通孔彼此电连接,从而共同构成如图2中所示的第四电感器L4。
作为实验实例的结果,在图10中示出了当距离Da增大时的Q因数的改变。在图11中示出了当距离Da增大时的电感值的改变。在图12中示出了当距离Db增大时的Q因数的改变。在图13中示出了当距离Db增大时的电感值的改变。从图10和12中可以看出,Q因数有随着距离Da、Db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此外从图11和13中可以看出,电感值有随着Da、Db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为了同时观察Q因数和电感值,观测Q因数×电感值(在图中用Q*L表示)的改变。图14示出了当距离Da增大时的Q因数×电感值的改变,而图15示出了当距离Db增大时的Q因数×电感值的改变。
如图15中的框A、B所示,Q因数×电感值在0<Da≤Db的范围内有增大的趋势。
如图14中所示,在0μm<Da≤20μm的范围内,Q因数×电感值的值高于传统值(=500)。
如图6中所示,无源部件10包括沿着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从下往上)设置的内层接地电极32、电容器形成区域34和电感器形成区域36。
如果距离Da=0,则随着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34与电感器形成区域36之间的层间距离变小,所述Q因数退化,插入损耗增大,并且衰减变得没有那么尖锐,如图16和17中所示。虽然通过增大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34与电感器形成区域36之间的层间距离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可能会给使无源部件的轮廓降低的努力带来限制。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无源部件10,由于所述电感器形成用电极是成对结构,因此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36的高度(厚度)增大,但是由于可以提高Q因数,因此可以减小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34与电感器形成区域36之间的层间距离,从而使得有可能使所述无源部件10的高度与传统结构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可以消除由于所述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的成对结构所导致的缺陷(即无法降低所述无源部件的轮廓)。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源部件10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感器的Q因数,同时实现相邻频带内的衰减并且实现基于低损耗的低功率消耗水平。
虽然上面的实施例示出了在一个电介质基板24中具有多个滤波器的无源部件10,但是替换地多个电感器和多个电容器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滤波器。在图18中示出了这种替换方案的实例。
图18中示出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80,其具有包括多个层叠的电介质层(第一到第十六电介质层S1到S16)的电介质基板24。电感器形成区域36覆盖从第一到第十电介质层S1到S10的范围,电容器形成区域34覆盖从第十一到第十四电介质层S11到S14的范围。为了简洁起见,省略了对于通孔和电容器形成区域34的描述。
与上面描述的无源部件10一样,在所述低通滤波器80中,电极40a1、40b1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A,电极40a2、40b2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B,电极40a3、40b3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0C。
电极48a1、48b1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A,电极48a2、48b2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B,电极48a3、48b3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48C。
电极52a1、52b 1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A,电极52a2、52b2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B,电极52a3、52b3共同构成该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52C。
类似地,电极82a1、82b1共同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82A,电极82a2、82b2共同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82B,电极82a3、82b3共同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82C。
电极84a1、84b1共同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84A,电极84a2、84b2共同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84B,电极84a3、84b3共同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84C。
与上面描述的无源部件10类似,在低通滤波器80中,构成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Da与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距离Db的相互关系在以下范围内:0<Da≤Db以及0μm<Da≤20μm。
因此,低通滤波器80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感器的Q因数,从而实现相邻频带内的衰减并且实现基于低损耗的低功率消耗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不限于上面的实施例,而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合并多种设置。

Claims (3)

1.一种电子部件,包括:
包括多个层叠的电介质层的电介质基板(24);以及
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中的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每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彼此面对且其间插入了电介质层,每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经由通孔彼此电连接并具有相同图案的形状,所述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沿着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排列;
所述具有相同图案的形状的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经由布置在其间的通孔彼此电连接,从而构成单个电感器;
其中,满足0<Da≤Db和0μm<Da≤20μm的关系,其中Da代表具有相同图案的形状的每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Db代表彼此相邻的具有相同图案的形状的各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2.一种包括电介质基板(24)的无源部件,所述电介质基板(24)包括多个层叠的电介质层;
所述电介质基板(24)具有电感器形成区域(36)和电容器形成区域(34),在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36)内至少一个电感器被设置在与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电容器形成区域(34)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电感器当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电容器;
其中,所述电感器形成区域(36)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感器被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中,并由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形成,所述至少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经由通孔被电连接并沿着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被设置,每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彼此面对且其间插入了电介质层,并具有相同图案的形状,并且其中所述具有相同图案的形状的两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经由布置在其间的通孔彼此电连接,以及
其中,满足0<Da≤Db和0μm<Da≤20μm的关系,其中Da代表具有相同图案的形状的每一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Db代表彼此相邻的各对电感器形成用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无源部件,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中的内层接地电极,该内层接地电极电连接到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24)的表面上的接地端子,
其中,所述内层接地电极、电容器形成区域(34)以及电感器形成区域(36)沿着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设置。
CN2008801139387A 2007-10-31 2008-10-30 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 Active CN101842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84246A JP2009111284A (ja) 2007-10-31 2007-10-31 電子部品及び受動部品
JP2007-284246 2007-10-31
PCT/JP2008/069786 WO2009057706A1 (ja) 2007-10-31 2008-10-30 電子部品及び受動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2859A CN101842859A (zh) 2010-09-22
CN101842859B true CN101842859B (zh) 2012-07-11

Family

ID=4059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39387A Active CN101842859B (zh) 2007-10-31 2008-10-30 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56256B2 (zh)
JP (1) JP2009111284A (zh)
KR (1) KR20100057699A (zh)
CN (1) CN101842859B (zh)
WO (1) WO20090577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6638B2 (ja) * 2010-12-13 2016-03-3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力分配器
TWI552174B (zh) * 2014-01-02 2016-10-01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線路結構
WO2016136295A1 (ja) * 2015-02-23 2016-09-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JP6871778B2 (ja) * 2017-03-28 2021-05-12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1801891A (zh) * 2018-03-09 2020-10-2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型三工器
JP7252770B2 (ja) * 2019-02-01 2023-04-05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高周波デバイス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938A (zh) * 2000-12-19 2002-08-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型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0250A (ja) 1992-10-29 1994-05-20 Kyocera Corp 基板内層型コイル
JPH08186024A (ja) 1994-12-27 1996-07-16 Kyocera Corp 積層インダクタ
JPH1197963A (ja) * 1997-09-19 1999-04-09 Murata Mfg Co Ltd Lc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H1197244A (ja) * 1997-09-19 1999-04-09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
JP3307307B2 (ja) 1997-12-19 2002-07-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層型高周波電子部品
JPH11261362A (ja) * 1998-03-09 1999-09-24 Hitachi Metals Ltd 積層型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2001136045A (ja) * 1999-08-23 2001-05-18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複合電子部品
US7167070B2 (en) 2003-09-01 2007-01-2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inated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6041820A (ja) * 2004-07-26 2006-02-09 Tdk Corp 積層型フィルタアレイ
DE102005020086B4 (de) * 2005-04-29 2013-07-11 Epcos Ag Elektrisches Multiband-Bauelemen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938A (zh) * 2000-12-19 2002-08-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型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57699A (ko) 2010-05-31
US8456256B2 (en) 2013-06-04
WO2009057706A1 (ja) 2009-05-07
US20100231328A1 (en) 2010-09-16
CN101842859A (zh) 2010-09-22
JP2009111284A (ja) 200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0594B2 (en) Next high frequency improvement b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effective capacitance
US7980900B2 (en) Next high frequency improvement b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effective capacitance
US7974072B2 (en) Multilayer capacitor array
US6768630B2 (en) Multilayer feedthrough capacitor
US6222427B1 (en) Inductor built-in electronic parts using via holes
JP6427770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EP0638954B1 (en) Stripline resonator
CN101842859B (zh) 电子部件和无源部件
US8179210B2 (en) Electrical multilayer component with shielding and resistance structures
US7265300B2 (en) Next high frequency improvement using hybrid substrates of two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 frequency slopes
US6133809A (en) LC filter with a parallel ground electrode
US20150302980A1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010030593A1 (en) Complex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2299003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
US20080225463A1 (en) Layered capacitor and mounting structure
US6661312B2 (en) Multilayer filter array
CN101120506B (zh) 滤波器
US20060091443A1 (en) Composite capacitor
US20050046516A1 (en) Noise filter
US20070035363A1 (en) Electromagnetic delay line inductance element
JP2002043882A (ja) バラントランス
US20240046063A1 (en) Coil component
KR100550906B1 (ko) 적층형 lc 필터 어레이
KR20040001294A (ko) 분포정수형 필터
WO2007055878A3 (en) Compact printed filters with self-connected lc reson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