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9097A - 车内用盖锁紧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内用盖锁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9097A
CN101839097A CN201010139138A CN201010139138A CN101839097A CN 101839097 A CN101839097 A CN 101839097A CN 201010139138 A CN201010139138 A CN 201010139138A CN 201010139138 A CN201010139138 A CN 201010139138A CN 101839097 A CN101839097 A CN 101839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jugant
lug boss
control stick
long open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9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9097B (zh
Inventor
河野和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39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9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0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锁紧结构,使得盖能够相对于内饰部分锁紧和解锁。在该盖锁紧结构中,接合体作为整体组件包括第一凸起部和设置成可在盖上滑动的操纵杆,并且在盖中形成有长开口。在将操纵杆插入长开口中的第一状态,接合体可以绕着沿操纵杆插入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在接合体从第一状态绕着轴线旋转后的第二状态,接合体可以朝向或远离接合部滑动,同时不会让操纵杆从长开口中脱开。所述盖包括第二凸起部,它可滑动地与第一凸起部接合并且因此将第一凸起部保持住。

Description

车内用盖锁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锁紧结构,其形成为能够将用于覆盖车内内饰部分的开口的盖相对于内部锁紧和开锁。
背景技术
普通的盖锁紧结构包括能够与在内饰部分中的接合部接合的凸起部和用于凸起部的接合操作的操纵杆。凸起部和操纵杆分开形成。凸起部和操纵杆通过形成在盖中的孔相互连接(参见日本专利申请文献No.2006-103525)。
在普通的结构中,能够与在内饰部分中的接合部接合的凸起部和用于凸起部的接合操作的操纵杆分开形成,并且通过形成在盖中的孔相互连接。因此,该结构需要大量零部件和大量安装步骤。另外,连接着凸起部和操纵杆的连接部需要足够的刚性以承受反复操作,并且因此存在连接部尺寸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锁紧结构,它可以用更少的零部件并且通过更少的安装步骤生产出。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更好刚性同时尺寸更小的盖锁紧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盖锁紧结构,构成用来使得用于覆盖汽车内部的内饰部分开口的盖子能够在内饰部分上锁紧和解锁。该盖锁紧结构包括接合体,作为整体组件其包括能够与内饰部分的接合部接合的第一凸起部和用于第一凸起部的接合操作的操纵杆。所述接合体可滑动地设在盖上并且构成为可以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锁紧状态指第一凸起部与接合部接合,而所述解锁状态指第一凸起部与接合部脱离接合,其中所述盖具有长开口,它使得接合体能够随着将操纵杆插入其中而滑动。在将操纵杆插入长开口中的第一状态,接合体可以绕着沿操纵杆插入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在接合体从第一状态绕着轴线旋转了预定角度的第二状态,接合体可以朝向或远离接合部滑动,同时不会让操纵杆从长开口中脱开,并且所述盖包括第二凸起部,构成用来随着接合体的滑动运动而与第一凸起部滑动地接合并且因此将它保持住。
在该结构中,将操纵杆推向内饰部分的接合部使得接合体在盖上滑动,并且形成锁紧状态,其中第一凸起部与内饰部分的接合部接合。另一方面,沿着背离内饰部分的接合部的方向推动操纵杆使得接合体在盖上滑动,并且使得第一凸起部向盖侧回撤,因此形成解锁状态,其中第一凸起部与内饰部分的接合部脱离接合。
在该情况中,盖的第二凸起部不仅与操纵杆的第一凸起部接合并且将它保持住,而且还非常精确地控制了第一凸起部的滑动方向。因此,第一凸起部可以精确地向内饰部分的接合部前进以及从中后撤(进入和离开)。因此,改善了操作精度。
另外,一体地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用于第一凸起部的接合操作的操纵杆的接合体可滑动地设在盖中。因此,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和安装步骤数量。而且,可以改善连接着第一凸起部和操纵杆的连接部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可以使得接合部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一对接合钩,它们彼此面对并且沿着与将操纵杆插入到长开口中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接合体位于接合部一侧的端部突起,在将接合体安装到盖上的过程中,第一凸起部从那对接合钩的顶面外侧将那对接合钩推开,同时进入到那对接合钩之间的空间中,从而与那对接合钩接合。
因此,第一凸起部可以很容易地与第二凸起部接合,并且可以简化安装。另外,第一凸起部能够可靠地与第二凸起部接合,并且由第二凸起部保持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那对接合钩的顶面各形成为锥形表面,它朝向接合钩的底端变窄。因此,可以通过那对接合钩的顶面将第一凸起部引导至那对接合钩之间的空间。因此,第一凸起部可以很容易与第二凸起部接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安装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盖包括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第一止动件在沿着接合体滑动方向的一侧上接收接合体,第二止动件在沿着接合体的滑动方向的另一侧上接收接合体。这能够在操纵杆碰到长开口的边缘之前让操纵杆停止滑动,从而能够防止对操纵杆的底部造成破坏,以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接合体的滑动面和所述盖的滑动对象支撑表面中的任一个包括接合突起部,并且其另一个包括接合凹入部。在接合体处于锁紧行程端部时接合突起部与其中一个接合凹入部接合,而在接合体处于解锁行程端部时接合突起部与另一个接合凹入部接合。因此,在接合体处于锁紧行程端部或解锁行程端部的状态接合突起部与每一个接合凹入部接合时,可以提供明确的感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接合体的主体形成为板状,所述操纵杆设置成在接合体主体的大致中央部向外伸出,所述操纵杆形成为在接合体安装在盖上的状态沿着与接合体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操纵杆的长度设定为大于长开口的宽度,并且操纵杆的宽度设定为小于盖的长开口的宽度。操纵杆的底部形成为约束部,并且在第一状态,约束部位于长开口内以使得接合体绕着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从接合体主体端部中两个相对端的每一个成板状朝向接合部突出,所述主体端部位于接合部一侧,所述两个相对端沿着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彼此相对。
操纵杆以其纵向与长开口的纵向对准而插入到长开口中。由于操纵杆的宽度小于长开口的宽度,所以操纵杆能够顺畅地插入到长开口中。然后,在操纵杆插入长开口中的第一状态,约束部位于长开口内,并且接合体绕着轴线旋转。这形成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指接合体从第一状态绕着轴线旋转了预定角度。由于操纵杆的长度大于长开口的宽度,所以操纵杆不能从长开口脱开。通过如上所述将接合体安装到盖上,能够将接合体和操纵杆顺畅地安装到盖上。另外,可以简化接合体的结构。
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一种盖锁紧结构,它可以用更少数量的零部件并且通过更少数量的安装步骤生产出,并且具有更好的刚性同时尺寸做得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沿着汽车横向从内部看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汽车内部的侧视图。
图2为盖的立体图。
图3为从后侧看该盖的立体图。
图4为盖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接合体的立体图。
图6为显示出接合体安装到盖上的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显示出接合体安装到盖上的中间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显示出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的接合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显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接合体到盖上的安装完成,并且为从盖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10为显示出在接合突起部和接合凹入部之间的接合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1A为沿着图9的A-A线的剖视图,而图11B为沿着图9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沿着图9的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32    内部
2        盖
3        内部侧面上的接合部(后接合部分)
4        操纵杆
5        接合体
5H       接合体主体
9        长开口
10       结束部
11       第一凸起部
12       第二凸起部
15       接合钩
15T      接合钩的顶面
15K      结合钩的底端
21       第一止动件
22       第二止动件
26       接合突起部
27       接合凹入部
O        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显示出汽车后行李箱内饰板1(对应于内饰部分)。该后行李箱内饰板1用来沿着汽车横向从内侧覆盖位于后排座椅后面的行李箱(后行李箱)的侧壁。
在汽车后侧Rr上的后行李箱内饰板1的下端部分包括沿着汽车横向向外伸出的收纳部19。在该后行李箱内饰板1中,设有矩形板状盖2,用来沿着汽车横向从内侧覆盖收纳部19的开口的下半部分。因此,收纳部19可以用作存放小物品等的侧袋。
盖2构成为可以安装到后行李箱内饰板1上,并可以从后行李箱内饰板1上拆下。在将长物品例如高尔夫球包放在后行李箱中时,将盖2从后行李箱内饰板1上拆下,以便增大后行李箱的内部宽度,从而可以容纳长物品。
如图1、2、9和11A至12所示,盖2包括一对上下接合凸起31,它们能够分别与后行李箱内饰板1的一对上下前向接合部29(参见图12)接合和脱开。接合凸起31位于盖2在汽车前侧Fr上的侧部上,并且朝着汽车向前方向Fr伸出。如图12所示,盖2在汽车后侧Rr上的侧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后行李箱内饰板1的后壁32(对应于内饰部分)锁紧和解锁。
盖2的锁紧结构
后行李箱内饰板1在与盖2的汽车后侧Rr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后接合孔3(对应于接合部)。盖2包括接合体5。作为整体组件,该接合体5包括第一凸起部11和用于对第一凸起部11进行接合操作的操纵杆4。第一凸起部11可以从汽车前侧Fr与后接合孔3接合。接合体5设置成可以沿着汽车纵向在盖2上滑动。接合体5构成为可以在锁紧状态(图12中的实线)和解锁状态(图12中的双点划线)之间切换,所述锁紧状态指第一凸起部11与后接合孔3接合的状态,而所述解锁状态指第一凸起部11脱离与后接合孔3接合的状态。
更具体地说,盖2在汽车后侧Rr上的后半部包括朝向背面凸起的凹入部33。凹入部33的正面和背面构成为用于接合体5的安装部6。在安装部6周围,设有从盖2的背面向外凸起的矩形环形肋条8。在盖2的背面上,除了安装部6之外,形成有格栅形式的肋条7。在安装部6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沿着汽车纵向延伸的长开口9,操纵杆4从盖2的背面插入到该长开口9中使得接合体5能够滑动。长开口9的形状和尺寸在操纵杆4能够插入到长开口9中的范围内设定为尽可能小。
接合体5构成为在操纵杆4插入长开口9的第一状态(参见图7)能够绕着沿操纵杆4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轴线O(长开口9的轴线)旋转。在接合体5绕着轴线O从第一状态旋转了90度(对应于预定角度)的第二状态,接合体5能够朝向或远离后接合孔3滑动,同时不会让操纵杆4从长开口9中脱开。
如图5所示,接合体5的主体5H形成为板状。操纵杆4设置成在接合体5主体5H的大致中央部分向外凸起。该操纵杆4形成为在接合体5安装在安装部6上的状态下沿着与接合体5滑动方向垂直的汽车垂直方向延伸。操纵杆4的长度设定为大于长开口9的宽度,并且操纵杆4的宽度设定为小于盖2的长开口9的宽度。将操纵杆4设置成其纵向方向与长开口9的纵向方向对准,并且操纵杆4插入长开口9中。操纵杆4的底部包括约束部10(参见图5和11A),从而在第一状态将约束部10设置在长开口9中可以使得接合体5绕着轴线O旋转。操纵杆4的顶面4T形成为带齿表面以便于操纵杆操作(旋钮操作)。
接合体5的主体5H形成为矩形,并且主体5H在汽车前侧Fr上的一对角部5C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弧形。操纵杆4的约束部10沿着汽车纵向与接合体5的主体5H连接。在接合体5的主体5H中,在约束部10沿着操纵杆4纵向的相对侧的位置处形成有通孔13。这些通孔13形成为其宽度和长度稍大于设在约束部10的相对侧的操纵杆部分的宽度和长度。
接合体5主体5H的端部(设在汽车后侧Rr上的端部)在与汽车纵向(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汽车垂直方向)在相对端具有一对第一凸起部11。这对第一凸起部11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平板形状,并且朝向后接合孔3(汽车后侧Rr)凸起。第一凸起部11的凸起端部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弧形。在第一凸起部11的背着盖2背面的表面中,形成有沿着第一凸起部11的纵向延伸的几个加强肋条11L。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提高第一凸起部11的强度(参见图6)。
盖2包括一对第二凸起部12。这对第二凸起部12用来将那对第一凸起部11保持成使第一凸起部11可以随着接合体5的滑动而滑动。第二凸起部12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接合钩15。这对接合钩15沿着与操纵杆4插入到长开口9中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在盖2的背面上),从接合体5主体5H在汽车后侧Rr上的端部凸起,并且彼此面对。这对接合钩15沿着与长开口9垂直的方向(汽车的垂直方向)彼此面对。这对接合钩15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大致等于(或稍大于)每个第一凸起部11的宽度。
其中一个第二凸起部12的那对接合钩15中的更靠近另一个第二凸起部12的接合钩15,和另一个第二凸起部12的那对接合钩15中更靠近所述前一个第二凸起部12的接合钩15,通过其高度尺寸大致等于接合钩15的高度尺寸的连接垂直壁17连接。这能够提高接合钩15的强度。另外,用连接垂直壁17只是加强每个第二凸起部12的那对接合钩15中的一个,使得另一个接合钩15(没有与连接垂直壁17连接的接合钩15)容易弹性变形,并且使之容易将相应的第一凸起部11插入到位于那对接合钩15之间的空间中。
在将接合体5安装到盖2上的过程中,在将操纵杆4插入到长开口9中时,第一凸起部11从那对接合钩15的顶面15T的外侧(盖2的背面)将那对接合钩15推开,因此进入到那对接合钩15之间以与那对接合钩15接合。为了能够顺畅地进行该接合,那对接合钩15的顶面15T每一个都形成为锥面,该锥面朝向接合钩15的底端15K变窄。
在接合体5安装在盖2上的状态,操纵杆4位于盖2的凹入部33内(参见图11A),这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操纵杆4从盖2的前侧表面向后行李箱内部伸出。
如图5、7和11B中所示,在接合体5的主体5H中,在那对第一凸起部11之间设有朝着汽车后侧Rr伸出的突起端部16。盖2包括肋条形式的第一止动件21和肋条形式的第二止动件22。第一止动件21在沿着接合体5的滑动方向的一侧(汽车后侧Rr)上接收突起端部16。第二止动件22在沿着接合体5的滑动方向的另一侧(汽车前侧Fr)上接收接合体5位于汽车前侧Fr上的端部5A(参见图11B)。这能够在操纵杆4沿着纵向碰到长开口9的边缘之前让操纵杆4的滑动停止,从而能够防止对操纵杆4的底部(约束部10)造成损坏,以延长使用寿命。
第一止动件21位于那对第二凸起部12之间。第二止动件22由位于汽车前侧Fr上的环形肋条部形成。在位于环形肋条部在汽车前侧Fr上的汽车前侧Fr表面和盖2的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位于环形肋条部在汽车前侧Fr的汽车后侧Rr表面和盖2的背面之间的空间中的每一个中设有一对三角形肋条23。那对肋条23提高了在汽车前侧Fr上的环形肋条的强度(参见图3和6)。
如图5和10所示,在接合体5主体5H的滑动表面上设有一对接合凸起部26。那对接合凸起部26设置成沿着操纵杆4的纵向彼此隔开。如图4和10所示,在盖2的滑动对象支撑表面中设有一对接合凹入部27,它们位于长开口9沿着其宽度方向的相对侧面上。那对接合凸起部26和那对接合凹入部27构成为在接合体5处于锁紧行程端部E1(参见图10)或解锁行程端部E2的状态相互接合。
每个接合凸起部26由具有三角形横截面的接合凸起26a形成。每个接合凹入部27包括沿着汽车纵向(长开口9的纵向)彼此隔开的一对凹入部27a。
当接合凸起部26和接合凹入部27在接合体5处于锁紧行程端部E1或解锁行程端部E2的状态相互接合时,接合凸起部26越过部分地形成接合凹入部27的凸起部27c(每一个凸起部27c都在一对凹入部27a之间)。因此,可以提供明确的感觉。该明确的感觉指的是操作人员在接合凸起部26越过凸起部27c时能够获得的感觉。
应该指出的是,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代替上述结构:接合凹入部27设在接合体5主体5H的滑动面中,而接合凸起部26设在盖2的滑动对象支撑表面上。
如图5所示,在接合体5的背面上形成有格栅形式的肋条5L。
将接合体5安装到盖2上的方法
将接合体5安装到盖2上的方法如下所述:
(1)使接合体5和盖2的纵向彼此对准,从而接合体5的操纵杆4可以与盖2的长开口9重叠。然后,从盖2背面移动接合体5以更靠近盖2(参见图6和7)。之后,将操纵杆4插入到长开口9中以通过长开口9向盖2的前侧伸出。约束部10位于长开口9内。这时,操纵杆4达到这样的状态:操纵杆4从完成将接合体5到盖2的安装的状态绕着轴线O旋转了90度。
(2)接合体5绕着轴线O相对于盖2旋转了90度,从而接合体5的第一凸起部11可以沿着轴线O与盖2的第二凸起部12重叠。这时,接合体5的第一凸起部11升起,从而操纵杆4的第一凸起部11可以越过盖2的第二凸起部12。
(3)上述(2)的操作使得接合体5的第一凸起部11沿着轴线O与盖2的第二凸起部12重叠,并且安装在第二凸起部12的顶面上。如图8所示,从该安装状态开始,将第一凸起部11朝着第二凸起部12推入。这使得第一凸起部11将第二凸起部12的那对接合钩15推开,同时进入那对接合钩15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与那对接合钩15接合。
图9、11A、11B和12显示出接合体5安装在盖2上的状态。操纵杆4可以在长开口9内滑动。在操纵杆操作人员抓住该操纵杆4以将操纵杆4推向汽车后侧Rr时,接合体5在盖2上滑动。这时,第一凸起部11从盖2的端部伸出,从而形成锁紧状态,该状态下第一凸起部11与后行李箱内饰板1的后接合孔3接合(参见图12中的实线)。
另一方面,在将操纵杆4推向汽车前侧Fr时,接合体5在盖2上滑动。这时,第一凸起部11回撤到盖2侧,从而形成解锁状态,该状态下第一凸起部11与后行李箱内饰板1的后接合孔3脱离接合(参见在图12中的双点划线)。这使得在盖2的位于汽车前侧Fr上的侧部中的接合凸起31与后行李箱内饰板1的前接合部29(参见图12)脱开。因此,可以将盖2从后行李箱内饰板1拆下。
在使接合体5滑向汽车后侧Rr时,在接合体5滑动方向的一侧(汽车后侧Rr)上的第一止动件21在接合体5处于锁紧行程端部E1的状态接收突起端部16。另一方面,接合体5滑向汽车前侧Fr,在接合体5滑动方向的另一侧(汽车前侧Fr)上的第二止动件22在接合体5处于解锁行程端部E2的状态接收接合体5在汽车前侧Fr上的端部5A(参见图11A和11B)。
盖2的第二凸起部12不仅与操纵杆4的第一凸起部11接合并且保持第一凸起部11,而且还非常精确地控制了第一凸起部11的滑动方向。因此,第一凸起部11可以精确地向后行李箱内饰板1的后接合孔3前进以及从中后撤(进入和离开),这改善了操作精度。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结构中,盖2设置成可以安装到后行李箱内饰板1上并可以从后行李箱内饰板1上拆下。然而例如,也可以将铰链置于盖2的侧部和后行李箱内饰板1之间,将盖2的侧部沿着汽车纵向用铰链连接到后行李箱内饰板1上,从而盖2可以回转并且打开和关闭。

Claims (6)

1.一种盖锁紧结构,其使得用于覆盖汽车内部的内饰部分开口的盖子能够在内饰部分上锁紧或解锁,该盖锁紧结构包括:
接合体,其作为整体组件包括能够与内饰部分的接合部接合的第一凸起部和用于第一凸起部的接合操作的操纵杆,所述接合体可滑动地设在盖上并且构成为能够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接合部接合,而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接合部脱离接合,
其中,所述盖具有长开口,使得接合体能够随着操纵杆插入所述长开口而滑动,
在将操纵杆插入长开口中的第一状态,接合体能绕着沿操纵杆插入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
在接合体从第一状态绕着轴线旋转了预定角度的第二状态,接合体能够朝向或远离接合部滑动,同时不会让操纵杆从长开口中脱开,并且
所述盖包括第二凸起部,它随着接合体的滑动运动而与第一凸起部滑动地接合并且因此将第一凸起部保持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锁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一对接合钩,它们彼此面对并且沿着与将操纵杆插入到长开口中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接合体位于接合部侧的端部突起,并且
在将接合体安装到盖上的过程中,第一凸起部从那对接合钩的顶面外侧将那对接合钩推开,同时进入到那对接合钩之间的空间中,与那对接合钩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锁紧结构,其中每一个那对接合钩的顶面都形成为朝向接合钩的底端变窄的锥形表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锁紧结构,其中所述盖包括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在沿着接合体滑动方向的一侧上接收所述接合体,所述第二止动件在沿着接合体滑动方向的另一侧上接收所述接合体。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锁紧结构,其中所述接合体的滑动面和所述盖的滑动对象支撑表面中的任一个包括接合突起部,并且其另一个包括接合凹入部,并且
接合突起部在所述接合体处于锁紧行程端部时与其中一个接合凹入部接合,而在接合体处于解锁行程端部时与另一个接合凹入部接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盖锁紧结构,其中
所述接合体的主体形成为板状,
所述操纵杆设置成在接合体主体的大致中央部分向外伸出,
所述操纵杆设置成在接合体安装在盖上的状态沿着与接合体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操纵杆的长度设定为大于所述长开口的宽度,而所述操纵杆的宽度设定为小于所述盖的所述长开口的宽度,
所述操纵杆的底部形成为约束部,并且在第一状态,约束部位于所述长开口内,使得接合体能够绕着轴线旋转,并且
所述第一凸起部从所述接合体主体的端部中的两个相对端的每一个成板状朝向所述接合部突出,所述端部位于所述接合部侧,所述两个相对端沿着与所述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彼此相对。
CN2010101391381A 2009-03-20 2010-03-19 车内用盖锁紧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9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9174A JP5272832B2 (ja) 2009-03-20 2009-03-20 リッドのロック構造
JP2009-069174 2009-03-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097A true CN101839097A (zh) 2010-09-22
CN101839097B CN101839097B (zh) 2013-02-13

Family

ID=4274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913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9097B (zh) 2009-03-20 2010-03-19 车内用盖锁紧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72832B2 (zh)
CN (1) CN1018390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4977A (zh) * 2011-09-07 2011-12-28 苏州高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拉手锁
CN104053575A (zh) * 2012-08-18 2014-09-17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可撤消地锁定货舱地板的支架以及具有支架的车辆
CN109958347A (zh) * 2019-04-04 2019-07-02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可拉紧和推开的锁紧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27115A1 (en) * 1994-03-31 1995-10-12 Ab Volvo A mechanism for locking lids
JP2001080423A (ja) * 1999-09-10 2001-03-27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1511732A (zh) * 2002-12-18 2004-07-14 百乐仕株式会社 手套箱的盖锁定装置
CN1629438A (zh) * 2003-12-18 2005-06-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盖锁定装置
JP2006103525A (ja) * 2004-10-06 2006-04-20 Piolax Inc リッド開閉装置
CN201169995Y (zh) * 2008-04-01 2008-12-24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手套箱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924Y2 (ja) * 1989-07-18 1994-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トリム部品におけるリッドの係止装置
JP3265955B2 (ja) * 1995-11-22 2002-03-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トリム部品におけるリッドの係止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27115A1 (en) * 1994-03-31 1995-10-12 Ab Volvo A mechanism for locking lids
JP2001080423A (ja) * 1999-09-10 2001-03-27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1511732A (zh) * 2002-12-18 2004-07-14 百乐仕株式会社 手套箱的盖锁定装置
CN1629438A (zh) * 2003-12-18 2005-06-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盖锁定装置
JP2006103525A (ja) * 2004-10-06 2006-04-20 Piolax Inc リッド開閉装置
CN201169995Y (zh) * 2008-04-01 2008-12-24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手套箱门锁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4977A (zh) * 2011-09-07 2011-12-28 苏州高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拉手锁
CN102294977B (zh) * 2011-09-07 2013-03-06 苏州高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拉手锁
CN104053575A (zh) * 2012-08-18 2014-09-17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可撤消地锁定货舱地板的支架以及具有支架的车辆
CN104053575B (zh) * 2012-08-18 2016-05-2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可撤消地锁定货舱地板的支架以及具有支架的车辆
US9421913B2 (en) 2012-08-18 2016-08-23 Audi Ag Bracket for releasable securement of a cargo compartment floor and vehicle with the bracket
CN109958347A (zh) * 2019-04-04 2019-07-02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可拉紧和推开的锁紧机构
CN109958347B (zh) * 2019-04-04 2020-07-14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可拉紧和推开的锁紧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72832B2 (ja) 2013-08-28
CN101839097B (zh) 2013-02-13
JP2010221763A (ja) 201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0193A (en) Battery for a mobile phone
CN100523420C (zh) 卡锁组件
US7748762B2 (en) Vehicle console assembly
KR101247812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US4809409A (en) Belt lock for safety belt systems
JP4412234B2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
US7290419B2 (en) Key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195359B (zh) 汽车托盘的锁定装置
JP2007532381A (ja) ウィンドシールドワイパーブレードユニットのためのエンドピース
KR101145742B1 (ko) 도어용 로크 핸들 장치
US8317237B1 (en) Release handle for vehicle closure lid latch
AU2012239629B2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EP0114332A2 (en) A buckle
CN108625675B (zh) 一种具有双锁舌结构的锁具
CN101839097B (zh) 车内用盖锁紧结构
KR100973134B1 (ko) 글러브 박스
CN204136928U (zh) 车辆、安全带及其带扣装置
US11433821B2 (en) Cargo area side panel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102839876A (zh) 具有防止储存装置无意打开的锁定器件的机动车辆储存装置
CN111038395B (zh) 用于汽车的行李舱盖
CN202743162U (zh) 带手柄的汽车内部装饰件以及包括该内部装饰件的汽车门和汽车
JP2009046064A (ja) コンソール
CN213192498U (zh) 滑移玩具变形车
JP7294005B2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とパッケージトレイの組付構造
US10794094B2 (en) Glove box self-locking fe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