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5646A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5646A
CN101835646A CN200880111626A CN200880111626A CN101835646A CN 101835646 A CN101835646 A CN 101835646A CN 200880111626 A CN200880111626 A CN 200880111626A CN 200880111626 A CN200880111626 A CN 200880111626A CN 101835646 A CN101835646 A CN 101835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line
air flow
air
regulating plate
line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日比野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35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56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8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a set of pivoting shutters and a pivoting fram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75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having parallel rods or lamellae directing the outflow, e.g. the rods or lamellae being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92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流调节构件(30),包括下面的一体形成的构件: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多个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以及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以及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当停止从送风装置(10)中吹出空气时,送风装置(10)的开口部由单个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封闭。根据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距离确定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的位置。由此,可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可在停止送风时具有优美的外观、可在调节气流方向时确保充足的气流量以及可优化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等的空调中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为了调节汽车等的内部环境,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其用于在向汽车等的内部供给冷气或热气与停止供给冷气或热气之间切换,以及用于在供给冷气或热气等时调节气流方向。一种传统的送风装置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管状体以及多个设置在管状体内的气流方向调节板。送风装置设置为通过调节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角度来改变气流的吹出方向(例如,参照日本特开第2007-553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多个独立的气流方向调节板通过连接构件而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通过预定的枢转构件可枢转地支撑于管状体的内部并以联锁方式枢转运动。然而,由于这些构件(气流方向调节板、连接构件、枢转构件等)被独立地制造,因此制造送风装置所需的工序数很多。而且,由于通过依次组装这些构件而制造送风装置,从而组装工作复杂且耗时。因此,送风装置存在制造成本很高的问题。
而且,在上述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当停止向汽车等的内部供给空气时(在下文中也称作“停止供气时”),送风装置的出风口由两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封闭。因此,两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之间的边界线位于送风装置的内侧。边界线在停止供气时破坏了送风装置的美观性。在下文中,将在停止供气时封闭送风装置的开口部并显露于管状体外部的表面称作“封闭面”。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缩减制造工序数和组装工时从而以低成本制造的送风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停止供气时封闭面具有美化的外观的送风装置。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包括:
管状体,其构造为形成出风通路,该管状体具有允许空气流入管状体内的后端开口部和允许空气从管状体中吹出的前端开口部;以及
气流调节构件,其被支撑在管状体中,使得可绕与管状体的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并构造为调节从管状体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气流调节构件包括连接构件以及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所述气流方向调节板通过连接构件相互平行地连接。气流调节构件构造为能在从第一转动位置(参见图6)到第二转动位置(参见图7)的范围内绕枢转轴线枢转运动。
连接构件和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由相同的材料以不可分离的一体方式形成(参见图5)。
位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相对两端的一对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一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为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构造为在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封闭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而且,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构造为在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平行于管状体的轴线。
另外,送风装置构造为:当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在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到“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垂直并包含枢转轴线的参考平面”的各个距离中,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具有最大的距离,并且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较远的气流方向调节板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其它气流方向调节板相比,其前端部至参考平面的距离小于其它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至参考平面的距离(参见图8)。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连接构件与用于形成气流调节构件的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一体地形成。因此,由于不需要分离地制造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和连接构件,从而可缩减制造的工序数。另外,可消除连接构件与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之间的连接操作。而且,本发明的送风装置被组装为:使得一体化为单体形状的“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和连接构件”被支撑于管状体中。因此,可容易地将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和连接构件组装至管状体。因此,由于可缩减送风装置的制造工序数和组装工时,从而可降低送风装置的制造成本。
而且,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当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位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相对两端的一对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一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即,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封闭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在下文中,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被封闭的状态可称作“全闭状态”)。而且,当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气流沿与送风装置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被吹出(在下文中,沿与送风装置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吹出气流的状态可称作“全开状态”)。如上所述,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全闭状态时(即,在停止供气时),管状体的开口部由一个(单个)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封闭。因此,与开口部由两个或更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封闭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可在停止供气时使封闭面具有美化的外观。
而且,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在下文中,可称作‘前部长度’)比除了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以外的气流方向调节板(在下文中,可称作“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长。因此,在停止供气时,通过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能够可靠地封闭管状体的前端敞开部(开口部)。而且,可增大管状体的开口部的面积,从而在开口部敞开时确保很大的气流量。另外,在本文中,如上所述,术语“前方”指代每个构件的与气流吹出侧对应的一侧,术语“后方”指代每个构件的与气流流入侧对应的一侧。
而且,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较远的气流方向调节板与其它气流方向调节板相比,其前部长度比其它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较小。因此,在气流调节构件在第一转动位置与第二转动位置之间枢转运动的过程中,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与管状体(管状体的内表面)不接触。换言之,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构造为不会干涉整个气流调节构件的枢转运动。而且,由于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顺次地减小,从而气流调节构件在全开状态下具有优美的外观。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中,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不会干涉气流调节构件的枢转运动,并可在停止供气(全闭状态)时具有优美的外观,且可以低成本制造。
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在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到参考平面的距离中,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具有最大的距离。该优选方式的理由如下如述。
通过气流调节构件在第一转动位置(全闭状态)与第二转动位置(全开状态)之间枢转运动,可调节从送风装置吹出的气流的方向(在下文中,可称作“风向”)。即,如图1示意性地示出的,通过使气流调节构件处于相对于管状体的轴线为预定角度θ的状态(在下文中,该状态可称作“风向调节状态”),气流(由箭头A表示)沿与角度θ对应的方向被吹出。
此时,每单位时间内“相对于管状体的轴线以角度θ吹出的空气”的体积(体积流量;在下文中,可简单地称作“倾斜气流量”)取决于距离L1(在下文中,可称作“有效后端开口距离”),距离L1为“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P0”与“设置在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最远的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P3”之间投影到与“从管状体的后端侧导引到前端侧的气流(管状体的轴线C1)”垂直的平面上的距离。即,通过增大有效后端开口距离,可增加倾斜气流量。通过增加倾斜气流量,可增大沿与角度θ对应的方向的气流。
根据上述构造,如图1所示,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P0与参考平面RS之间的距离(在下文中,可称作‘后部长度’)比每个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部长度长。相比之下,如图2所示,与处于相同角度θ的情况相比,在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具有相同的后部长度的情况下,“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P0”与“设置成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最远的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Q3”之间的有效后端开口距离(距离L2)小于上述的距离L1。
因此,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与后端气流方向调节板具有相同的后部长度的情况(见图2)相比,上述构造(见图1)可增大当气流调节构件相对于管状体的轴线C1倾斜时测量到的有效后端开口距离。因此,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风向调节状态时,可确保充足的倾斜气流量。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除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以外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即,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到参考平面的距离(即,后部长度)小于相应的其“前”端部到参考平面的距离(即,前部长度)。
在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构造为使前部长度(参考平面RS与各个端部R1、R2以及R3之间的距离)比相应的后部长度(参考平面RS与各个端部P1、P2以及P3之间的相应的距离)长。因此,与上述情况相似,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部长度相等的情况相比(见图2),可增大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风向调节状态时测量到的有效后端开口距离。因此,可确保充足的倾斜气流量。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除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以外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位于参考平面中。
通过上述构造,与上述情况相似,可增大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风向调节状态时测量到的有效后端开口距离。因此,可确保充足的倾斜气流量。而且,由于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排列在预定的平面中,因此从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中任一调节板与邻近该任一调节板的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之间的空间中吹出的空气的流量变得大体均匀。由此可避免局部地吹出大量空气的问题。
另外,上述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可位于下述平面中,该平面相对于参考平面位于朝向管状体的后端的一侧并平行于参考平面,且位于“平行于参考平面且穿过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P0的平面”与“参考平面”之间。至少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部长度相同的情况(见图2)相比,该构造可增大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风向调节状态时测量到的有效后端开口距离。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从管状体的内表面到连接构件的在与枢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最接近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部分的距离大于等于预定的第一流路确保距离。
如果“用于使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一体化的连接构件”位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附近,则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变得非常窄。因此,空气基本上不能通过该空间。换言之,气流流路的有效截面积的减小量与连接构件和管状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对应。而且,连接构件会扰乱管状体的内表面附近的气流。这些因素使压力损失增大,由此引起气流量下降的问题。
相比之下,根据上述构造,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全开状态时,连接构件在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相隔预定距离(第一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距离的同时连接气流方向调节板。因此,可确保在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之间的使气流通过的充分的距离。由此,可抑制流路的有效截面积的减小,从而可确保充足的气流量。另外,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在连接构件的面向管状体的内表面的整个区域上相同,但并非必须在整个区域上相同。
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并且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在与枢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相互间隔预定的第二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的距离。
如上所述,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全开状态时,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相互间隔预定的距离(第一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的距离。因此,在连接构件包括两个构件(即,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情况下,第一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间隔第一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的距离,第二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面向所述部分的另一部分间隔第一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的距离。因此,随着两个连接构件中的每个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增大,两个连接构件之间的距离减小。由此,如果第一流路确保距离过大,则空气难以流经两个连接构件之间的空间。因此,与上述“连接构件等位于管状体的内表面附近”的情况类似,流路的有效截面积可能减小。
因此,在上述构造中,在气流方向调节板通过两个连接构件连接的情况下,两个连接构件相互间隔预定的距离(第二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的距离。通过这种设置,可避免流路的有效截面积的减小,流路的有效截面积的减小还起因于两个连接构件的过度接近。因此,可最大程度地抑制流路的有效截面积减小的同时可确保充足的气流量。此时,两个连接构件之间的距离并非必须在两个连接构件相互面对的整个区域上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构件与管状体内表面的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和“第二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面向所述部分的另一部分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相同,但并非必须相同。
当“第一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和“第二连接构件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面向所述部分的另一部分之间的距离”为相同的距离X(例如,参见图9所示的距离D1)时,“在与枢转轴线平行方向上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二连接构件之间的距离Y(例如,参见图9所示的距离D2)”与距离X的比率(即,比率Y/X)在两个连接构件相互面对的整个区域上优选地为0.5到2.0,更优选地为1.0到2.0。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一连接构件弯曲为沿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靠近第一连接构件的部分延伸,并且当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二连接构件弯曲为沿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靠近第二连接构件的部分延伸。
根据上述构造,每个连接构件形成为沿靠近每个连接构件的“管状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延伸;因此,可减小第一流路确保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因此,可减小由连接构件、管状体的内表面以及邻近的气流方向调节板限定的“进风口”的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因此,可获得稳定的气流。
另外,在管状体为圆筒体的情况下(至少,管状体的内表面的沿与管状体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切取的截面形状大体为圆形),连接构件优选地构造为使其截面形状符合大体圆形的形状(圆弧形状)。然而,如果在形成这种连接构件时因各种原因遇到困难,通过将连接构件构造为使其截面形状尽可能地接近圆形,可实现与将连接构件设置为完全圆形的型式得到的效果近似的效果。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两个相对面中的暴露于管状体外部的一个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使凹部具有适合的形状,与平坦的封闭面的情况相比,可美化封闭面的外观。而且,可使因面积大而变重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重量减轻。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凹部为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槽。
根据上述构造,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凹部可形成用作“肋”的多个凸部。因此,可提高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刚性。而且,由于在封闭面上形成有多个竖直的条纹,因此可进一步美化封闭面的外观。另外,凹部包括:相互平行地形成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槽;以及相互平行地形成并沿与第一方向相交(优选地,以直角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封闭面上形成网格图案,因此可进一步美化封闭面的外观。
而且,送风装置中使用的构件通常通过模制合成树脂等获得。例如,在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来制造模制品时,因合成树脂冷却固化时的体积收缩可能在模制品的表面形成凹陷、裂纹等(所谓的缩痕)。通过如上所述的在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上设置凹部,可抑制缩痕的产生。因此,可美化外观并提高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尺寸精度。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还可如下构造:
具体地,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可构造为:
管状体包括:支撑气流调节构件的内部通风装置;以可沿周向方向枢转运动的方式支撑内部通风装置的圆筒形保持件;以及固定(装配)到保持件的前端部的外周缘的环形框架。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保持件设有网部,以覆盖保持件的后端部的开口部。例如,网部可为蜂窝状。网部可防止异物进入空调设备中。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以这样的方式设置,通过使第一连接构件假想地延伸得到的表面、通过使第二连接构件假想地延伸得到的表面以及参考平面在单个位置(单条直线;参见图9的IPL)处相交。
通过上述构造,与上述情况类似,可尽最大程度地抑制“流路的有效截面积的减小,流路的有效截面积的减小还起因于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过度接近”。因此,可确保充足的气流量。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每个连接构件的由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平行的平面剖开时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形。
通过上述轮廓,可进一步减小连接构件对气流的影响。因此,可进一步增大流路的有效截面积。
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
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具有在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观察到的形成于前侧周缘部上的第一凸部(第一接合部);
管状体具有形成在其前侧内周缘部上以朝开口部的中心倾斜的倾斜部;以及
倾斜部具有形成于其前端部上并可在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与第一凸部(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凸部(第二接合部)。
通过上述结构特征,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全闭状态(第一转动位置)时,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第一凸部(第一接合部)与设置于管状体上的倾斜部的第二凸部(第二接合部)相互接合。由此,可更可靠地防止在停止供气时的空气泄漏。
而且,如图3(a)示意性地示出的,在管状体的前端部的内周表面上未设置上述倾斜部的情况下,当气流调节构件处于风向调节状态时,气流从“位于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最远位置的气流方向调节板”与“管状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沿管状体的轴线的方向被吹出(见箭头B)。该气流会干涉通过气流调节构件并沿与角度θ对应的方向吹出的气流。相比之下,如图3(b)示意性地示出的,通过设置上述倾斜部21e,可使上述空间变窄。由此,可减小从该空间吹出的空气量。因此,通过气流调节构件的气流可沿与角度θ对应的方向被更可靠地吹出。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倾斜部部分地构成如下的部分,即,形成于管状体的前侧内周缘部上并在被与管状体的轴线平行的平面剖开时截面为V形。
通过上述结构特征,可减轻管状构件的重量,并可抑制在倾斜部上产生上述缩痕。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调节气流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参考示例的送风装置调节气流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一对分别示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和参考示例的送风装置调节气流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沿图4的线1-1以平面剖开的图4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4的线1-1以平面剖开的图4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图5所示的气流调节构件的侧视图。
图9为图5所示的气流调节构件的正视图。
图10为沿图4的线2-2以平面剖开的图4所示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剖视图。
图11为在如图6所示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处于全闭状态时观察到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以及该前端部的周缘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和图7为沿图4的线1-1以平面剖开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送风装置10包括管状体20和支撑在管状体20内部的气流调节构件30。
如图5所示,管状体20由下列部件组成:内部通风装置(register)21,用于支撑气流调节构件30;圆筒形保持件22,内部通风装置21装配于该圆筒形保持件;以及环形框架23,其装配到保持件22的前端部。内部通风装置21、保持件22以及环形框架23同轴设置。如图4和图5中的箭头A所示,气流从管状体20的后端侧(保持件22的后端部)流入到送风装置10中并从框架23的前端侧吹出。下面描述这些构件的结构。
内部通风装置21为其前端部21a和后端部21b均敞开的圆筒体。内部通风装置21具有薄壁部和厚壁部(内周表面加厚部)。内部通风装置21具有两个厚壁部。这两个厚壁部设置为彼此相对。
其中一个厚壁部具有中空的圆柱状安装槽21c(安装凹部)。与安装槽21c的形状大体相同的环形滑动构件51安装于安装槽21c中(即,滑动构件51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装配到安装槽21c中)。滑动构件51的中央具有支承孔。
内部通风装置21的另一厚壁部中形成有支承孔21d,以与滑动构件51的支承孔面对(同轴)。
而且,内部通风装置21的厚壁部具有安装孔部21f。安装孔部21f为在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棱柱形中空部,并且在后端部21b敞开。
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安装到安装孔部21f。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具有支撑部41和分叉腿部42。分叉腿部42的各腿部的顶端形成有曲面凸部43。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由内部通风装置21以如下的方式保持,即,支撑部41插入到安装孔部21f中,分叉腿部42向后端部21b的后方突伸的方式。
倾斜部21e设置在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侧内周缘部,以朝向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端部21a的开口部的中心倾斜。
保持件22为其前端部22a和后端部22b均敞开的圆筒体。即,保持件22具有用作出风口的前端部22a和用作进风口的后端部22b。保持件22的相对于保持件22的轴向位于保持件22的大体中央部的前方的部分(前端部22a)的内径略大于保持件22的相对于保持件22的轴向位于保持件22的大体中央部的后方的部分(后端部22b)的内径。环形阶梯部在保持件22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的连接区域中形成在保持件22的内周部上。阶梯部具有多个连续且重复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沿保持件22的轴向突出。在下文中,保持件22的设有多个突起部的阶梯部称作“环形突起部22c”。
保持件2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锁定爪(latch pawl)22d。而且,保持件22具有覆盖其后端部的开口部的蜂窝状网部22e(参见图6和图7)。
框架23为环形构件。框架2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锁定孔23a。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保持件22的锁定爪22d装配到对应的锁定孔23a中。通过这种接合,框架23被锁定(固定)到保持件22。
气流调节板30包括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第三气流方向调节板34以及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见图9)。这些构件由相同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为合成树脂)以一体(不可分离)的方式形成。
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大体呈圆盘状。具体地,从前侧观察到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形状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端开口部(前端部21a)的形状大体相同。因此,当气流调节构件30处于将在下面描述的第二转动位置(全闭状态;参见图6)时,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单独地封闭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端开口部。
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以及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均大致呈半圆盘状的形状。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以及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通过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相互平行地连接。
第一连接构件35包括连接件35a、连接件35b以及连接件35c,且第一连接构件35呈板状。而且,第二连接构件36包括连接件36a、连接件36b以及连接件36c,且第二连接构件36呈板状(参见图9)。
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具有一对枢转轴37,该对枢转轴类似于圆轴设置于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的大直径侧上的相对端部(其大体直线部的两个相对端部),并径向向外突出。该对枢转轴37中的一个枢转轴插入到滑动构件51的支承孔中,而该对枢转轴37中的另一个枢转轴37插入到支承孔21d中。通过该构造,气流调节构件30可在从图6所示的第一转动位置(全闭状态)到图7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全开状态)的范围内绕枢转轴线(连接该对枢转轴37的直线)枢转运动。另外,环形构件围绕每个枢转轴37设置为形成与枢转轴37垂直的滑动面38。
而且,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具有位于其大直径侧的两端部(其大体直线部的相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上的板状锁定臂部39。锁定臂部39具有在气流调节构件30被支撑在内部通风装置21中时朝内部通风装置21的内周面突出的凸部39a。
下面将参照图8描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以及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的形状等。图8为从与枢转轴线(连接该对枢转轴37的直线)RA平行的方向观察到的气流调节构件30的侧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垂直并包含枢转轴线RA的平面定义为参考平面RS,并在图8中由虚线表示。参考平面RS与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之间的距离(前部长度)如下所述。
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前部长度(参考平面RS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前端部31a之间的距离L10)比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即,第一气流方向调节板32至第三气流方向调节板34)的前部长度(即,L20、L30以及LA0)中的任一前部长度长。
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按照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参考平面RS与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的前端部32a之间的距离L20)、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参考平面RS与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的前端部33a之间的距离L30)、以及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参考平面RS与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的前端部34a之间的距离L40)的顺序递减。换言之,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前部长度(距离L10)最大,与其它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相比,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距离较远的一个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比所述其它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短。
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即,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的后端部32b、第二后端气流方向调节板33的后端部33b以及第三后端气流方向调节板34的后端部34b)位于参考平面RS中。
接着参照图9描述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图9为在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并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侧观察到的“气流调节构件30的正视图”,图9示出了由内部通风装置21支撑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全开状态)的气流调节构件30。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构件35形成为沿着内部通风装置21的靠近第一连接构件35的内表面的部分弯曲。第二连接构件36形成为沿着内部通风装置21的靠近第二连接构件36的内表面的部分弯曲。
而且,如图9所示,部分地构成第一连接构件35的连接件35a的邻近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部分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内表面相隔距离D1。与连接件35a类似,部分地构成第二连接构件36的连接件36a的邻近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部分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内表面相隔距离D1。而且,连接件35b、连接件35c、连接件36b以及连接件36c分别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内表面相隔预定的距离(第一流路确保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大于等于D1)。即,第一连接构件35在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靠近第一连接构件35的内表面的部分相隔距离D1或更大距离的同时连接气流方向调节板。类似地,第二连接构件36在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靠近第二连接构件36的内表面的部分相隔距离D1或更大距离的同时连接气流方向调节板。
而且,如图9所示,“连接件35a的连接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部分”与“连接件36a的连接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部分”在与枢转轴线RA平行的方向上相互间隔距离D2。而且,连接件35a与连接件36a的相互面对的部分相互间隔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小于D2)。
类似地,连接件35b与连接件36b的相互面对的部分相互间隔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小于D2)。连接件35c与连接件36c的相互面对的部分相互间隔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小于D2)。即,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在与枢转轴线RA平行的方向上相互间隔预定距离(第二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距离的同时连接气流方向调节板。
图10为沿图4的线2-2以平面剖开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封闭面具有多个相互平行地形成的槽31c。
图11为在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处于如图6所示的全闭状态时观察到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前端部31a和该前端部31a的边缘的放大剖视图。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前端部31a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凸部31d(第一凸部、第一接合部)。凸部31d形成为在气流调节构件3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全闭状态)时朝内部通风装置21的内部突出。另一方面,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侧内周缘部的截面为V形,以形成上述的倾斜部21e。倾斜部21e的顶端形成有凸部21g(第二凸部、第二接合部)。凸部21g形成为在气流调节构件3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全闭状态)时朝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突出。通过上述构造,当气流调节构件3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全闭状态)时,形成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上的凸部31d与形成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倾斜部21e的顶端上的凸部21g接合。
通过将上述构件如下所述地组装在一起形成送风装置10。接着,将在下面描述组装送风装置10的方法。
首先,将滑动构件51插入到内部通风装置21的安装槽21c中。随后,将气流调节构件30的一对枢转轴37中的一个枢转轴插入到内部通风装置21的支承孔21d中,并将该对枢转轴37中的另一枢转轴插入到内部通风装置21的滑动构件51的支承孔中。通过这些步骤,气流调节构件30可枢转地安装于内部通风装置21中。
接着,将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附连至内部通风装置21的安装孔部21f。随后,将安装有气流调节构件30的内部通风装置21穿过保持件22的开口部22a插入到保持件22中。此时,形成于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分叉腿部42的各个顶端上的曲面凸部43与保持件22的环形突起部22c接触。随后,将框架23附连到保持件22的开口部22a。此时,保持件22的锁定爪22d被锁定在框架23的各个锁定孔23a中。由此,形成于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分叉腿部42的各个顶端上的曲面凸部43弹性地挤压保持件22的环形突起部22c。
通过将构件如上所述地组装在一起获得送风装置10。
在由此构造的送风装置10中,当容置有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内部通风装置21被保持在保持件22中时,上述曲面凸部43与环形突起部22c接合。此时,分叉腿部42弹性地变形以沿远离环形突起部22c的方向弯曲。因此,曲面凸部43挤压环形突起部22c。因此,当内部通风装置21绕其轴线转动时,曲面凸部43在与环形突起部22c接触的同时接连地经过环形突起部22c的突起部移动。由此,在气流调节构件30与内部通风装置21一起绕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线转动时可获得适合的操作载荷和适度的操作触感。
而且,气流调节构件30在从图6所示的第一转动位置(全闭状态)至图7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全开状态)的范围内绕枢转轴37(枢转轴线RA)枢转运动。当气流调节构件30枢转运动时,形成于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的锁定臂部39的顶端上的凸部39a在设置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内表面上的接触区域上滑动。当气流调节构件30到达第一转动位置(全闭状态)附近的位置并随后朝向第一转动位置(全闭状态)运动时,凸部39a在形成于该接触区域上的隆起部上方移动。由此可提供在气流调节构件30进入全闭状态时的适度的操作触感。
上述的送风装置10附连到设置于汽车等的内部的空调的出风口。在气流调节构件30处于全闭状态(参见图6)时,可以切断流入汽车等的内部的气流。当处于全闭状态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上部(图4的椭圆形的凹部附近)被压向送风装置10的内部时,气流调节构件30绕枢转轴37枢转运动。继续进行枢转运动以使气流调节构件30进入全开状态(参见图7)。而且,通过滑动构件51与插入到滑动构件51中的枢转轴37之间的摩擦,气流调节构件30可被保持在从全闭状态到全开状态的范围内的任何位置(即,气流调节构件30可保持预定的风向调节状态)。另外,如上所述,气流调节构件30可与内部通风装置21一起绕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线转动。通过这种枢转运动和这种转动,可改变气流的吹送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包括:
管状体20(见图4),构造为形成出风通路,管状体20具有允许空气流入管状体内的后端开口部和允许空气从管状体流出的前端开口部;以及
气流调节构件30(见图5),其被支撑在管状体20中,以便围绕与管状体20的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RA枢转地运动,并构造为调节从管状体20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气流调节构件30包括:连接构件(图9中的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以及至少三个通过连接构件相互平行地连接的气流方向调节板(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由图9中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第一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3以及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构成),气流调节构件30构造为在从第一转动位置(参见图6)到第二转动位置(参见图7)的范围内绕枢转轴线RA枢转运动。
连接构件和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由相同的材料以不可分离的一体方式形成(例如,参见图8)。
位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相对两端的一对气流方向调节板(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和第三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4)中的一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为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即,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构造为:在气流调节板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封闭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参见图6),并在气流调节板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平行于管状体的轴线(参见图7)。
当气流方向调节板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在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图8中的端部31a、端部33a以及端部34a)到与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垂直并包含枢转轴线的参考平面RS的各个距离中,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具有最大的距离,并且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较远的气流方向调节板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其它气流方向调节板相比,其前端部至参考平面的距离小于其它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至参考平面的距离(参见图8)。
在本发明的气流调节构件中,连接构件(35和36)与用于形成气流调节构件30的多个气流方向调节板(31至34)一体地形成。因此,由于可缩减送风装置10的制造工序数和组装工时,从而可降低制造送风装置10的成本。而且,当气流调节构件30处于全闭状态时,管状体的开口部由一个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封闭。因此,可美化封闭面在停止供气时的外观。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中,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前部长度(L10)比除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以外的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L20至L40)长。因此,在停止供气时,能可靠地封闭管状体的开口部。而且,如参照图1和图2所述的,当开口部敞开时(当以预定方向吹送空气时),可确保大的气流量。
另外,在送风装置10中,距离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较远的一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与其它的气流方向调节板相比,其前部长度小于其它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因此,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不会干涉整个气流调节构件的枢转运动。而且,由于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部长度顺次地减小,因此在全开状态下气流调节构件具有美化的外观。
而且,送风装置10可如下构造:当气流方向调节板3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在从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图8中的各个端部31b、端部33b以及端部34b)到参考平面RS的各个距离中,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具有最大的距离(参见图8)。
而且,送风装置10可如下构造: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除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以外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图8中的端部32b、端部33b以及端部34b)到参考平面RS的各个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为零)小于相应的其前端部(图8中的端部32a、端部33a以及端部34a)到参考平面RS的距离。
而且,送风装置10可如下构造: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除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以外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图8中的端部32b、端部33b以及端部34b)位于参考平面RS中,或位于相对于参考平面朝向管状体的后端并与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在本实施例中,端部32b、端部33b以及端部34b位于参考平面RS中)。
通过气流方向调节板的上述构造,可增大在气流调节构件处于风向调节状态时测量到的有效后端开口距离。因此,可确保充足的倾斜气流量。
而且,送风装置10可如下构造:从管状体的内表面到连接构件(图9中的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的在与枢转轴线RA(参见图9)平行的方向上最接近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部分的距离(参见图9中的距离D1)大于等于预定的第一流路确保距离。
而且,送风装置10可如下构造:当气流调节构件3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一连接构件35弯曲为沿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靠近第一连接构件35的部分延伸。
当气流调节构件30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二连接构件36弯曲为沿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靠近第二连接构件36的部分延伸(参见图9)。
通过连接构件(35和36)的上述构造,可抑制送风装置10中的流路的有效截面积的减小。因此,可确保充足的气流量
而且,送风装置10可如下构造:在气流调节构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的两个相对面中的暴露于管状体外部的一个面(在图6中,位于管状体20外侧的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在本实施例中,图10中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槽31c)。
通过在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上设置上述凹部,在封闭面上形成网格图案,从而可进一步美化封闭面的外观。而且,由于在成型气流调节构件时可抑制缩痕的产生,从而可获得外观优美和尺寸精确的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
尽管详细地并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例如,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气流调节构件由四个气流方向调节板(即,一个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31和三个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32到34)构成。然而,在本发明中,气流调节构件可具有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气流方向调节板的数目不限于四个。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气流方向调节板的数目可为三个(一个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和两个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或五个或更多(一个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和四个或更多后方气流方向调节板)。
本申请基于2008年10月30日提交的第2008-279748号日本专利申请,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并入供参考。

Claims (9)

1.一种送风装置,包括:
管状体,其构造为形成出风通路,所述管状体具有允许空气流入所述管状体内的后端开口部和允许空气从所述管状体中吹出的前端开口部;以及
气流调节构件,其被支撑在所述管状体中,以使得能绕与所述管状体的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并构造为调节从所述管状体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所述气流调节构件包括:连接构件以及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所述气流方向调节板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平行地连接,所述气流调节构件构造为能在从第一转动位置到第二转动位置的范围内绕所述枢转轴线枢转运动;
所述连接构件和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由相同材料以不可分离的一体方式形成;
位于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相对两端的一对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一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为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构造为在所述气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封闭所述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并在所述气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平行于所述管状体的轴线,以及
当所述气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在从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到与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垂直并包含所述枢转轴线的参考平面的各个距离中,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具有最大的距离,并且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距离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较远的那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与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其它不同的气流方向调节板相比,其前端部至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其它不同的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前端部至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当所述气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在从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到参考平面的各个距离中,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具有最大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除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以外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到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小于相应的其前端部到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至少三个气流方向调节板中的除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以外的每个气流方向调节板的后端部位于所述参考平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从所述管状体的内表面到所述连接构件的相对于与所述枢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最接近所述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部分的距离大于等于预定的第一流路确保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相对于与所述枢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相互间隔预定的第二流路确保距离或更大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当所述气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弯曲为沿所述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部分延伸,以及
当所述气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弯曲为沿所述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部分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气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封闭用气流方向调节板的两个相对面中的暴露于所述管状体外部的一个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凹部为多个相互平行地形成的槽。
CN200880111626A 2008-10-30 2008-12-05 送风装置 Pending CN1018356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9748 2008-10-30
JP2008-279748 2008-10-30
PCT/JP2008/072594 WO2010050076A1 (ja) 2008-10-30 2008-12-05 空気吹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5646A true CN101835646A (zh) 2010-09-15

Family

ID=4212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626A Pending CN101835646A (zh) 2008-10-30 2008-12-05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72053A1 (zh)
EP (1) EP2343204A4 (zh)
JP (1) JPWO2010050076A1 (zh)
CN (1) CN101835646A (zh)
WO (1) WO201005007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4115A (zh) * 2011-08-31 2014-01-22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空气吹出装置
CN105333499A (zh) * 2014-08-04 2016-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6488854A (zh) * 2014-11-10 2017-03-08 中欧车辆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空气喷嘴设备
CN108534285A (zh) * 2016-02-17 2018-09-14 株式会社优霓思 换气调节器
CN111989524A (zh) * 2018-04-11 2020-11-24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N111989525A (zh) * 2018-04-11 2020-11-24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1741B (zh) * 2011-08-22 2014-04-23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寿命试验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6347A (en) * 1964-08-31 1966-10-04 Gen Motors Corp Ball nozzle and valve arrangement
IT8223141V0 (it) * 1982-10-11 1982-10-11 Alfa Romeo Spa Bocchetta di ventilazione per abitacolo di autoveicolo.
DE3333878A1 (de) * 1983-09-20 1985-03-28 Iveco Magirus AG, 7900 Ulm Belueftungsduese
GB2303440A (en) * 1995-07-17 1997-02-19 Ford Motor Co Air vent for a motor vehicle
JP3344171B2 (ja) * 1995-07-21 2002-11-1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吹出しルーバ
JP3175590B2 (ja) * 1996-04-26 2001-06-11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冷媒配管の固定構造
JP2003127658A (ja) * 2001-10-22 2003-05-08 Toyoda Gosei Co Ltd 丸形レジスタ
JP2004249936A (ja) * 2003-02-21 2004-09-09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JP4257523B2 (ja) * 2004-03-01 2009-04-2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吹出し口
FR2889114B1 (fr) * 2005-08-01 2011-04-29 Key Plastics Int Aerateur, notamment pour automobile, comprenant des ailettes de reglage pivotantes montees sur un corps rotatif
JP4767624B2 (ja) * 2005-08-24 2011-09-07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車室内用空気吹出装置
JP3129645U (ja) * 2006-12-11 2007-03-01 株式会社ミラリード 車載エアコンの空気吹出口装飾カバー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4115A (zh) * 2011-08-31 2014-01-22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空气吹出装置
CN105333499A (zh) * 2014-08-04 2016-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5333499B (zh) * 2014-08-04 2020-07-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6488854A (zh) * 2014-11-10 2017-03-08 中欧车辆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空气喷嘴设备
CN106488854B (zh) * 2014-11-10 2018-07-27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空气喷嘴设备、车厢构件和车辆
CN108534285A (zh) * 2016-02-17 2018-09-14 株式会社优霓思 换气调节器
CN108534285B (zh) * 2016-02-17 2020-07-03 株式会社优霓思 换气调节器
CN111989524A (zh) * 2018-04-11 2020-11-24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N111989525A (zh) * 2018-04-11 2020-11-24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43204A1 (en) 2011-07-13
US20110272053A1 (en) 2011-11-10
EP2343204A4 (en) 2013-02-20
JPWO2010050076A1 (ja) 2012-03-29
WO2010050076A1 (ja) 2010-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5646A (zh) 送风装置
EP3072718B1 (en) Airflow direction adjustment device
CN102099212B (zh) 具有涡流和直流的空气发射器
CN101827719B (zh) 送风装置
US20210164495A1 (en) Fan and intake grid for a fan
CN1981134A (zh) 轴流风机
CN103604202A (zh)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JP5980426B2 (ja) レジスタ
CN110762819B (zh) 一种出风口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WO2013031277A1 (ja) 空気吹出装置
JP2015217927A (ja) 風向調整装置
CN216184360U (zh) 汽车空调球形出风口及汽车
JP2013189191A (ja) 車両用の空調システムの吸気口
JP2016118284A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JP6624935B2 (ja) レジスタ
US10767894B1 (en) Air register
CN211451162U (zh) 一种空调底座以及空调器
CN112223985A (zh) 汽车出风口结构及汽车空调系统
JP4591805B2 (ja) ケース伸長部材
US11135901B2 (en) Air vent structure
CN215929826U (zh) 空调器
CN211372725U (zh) 面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KR20160087406A (ko) 환기시스템의 수동 댐퍼
JPH10292944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458077B1 (ko)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그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