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3499B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3499B
CN105333499B CN201510472781.9A CN201510472781A CN105333499B CN 105333499 B CN105333499 B CN 105333499B CN 201510472781 A CN201510472781 A CN 201510472781A CN 105333499 B CN105333499 B CN 105333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unit
air
air conditioner
diffus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27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3499A (zh
Inventor
郑敞祐
朴铉旭
姜完求
千诚贤
朴赞荣
徐焌源
李建熙
金晋伯
辛纹先
黄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1732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7998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33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3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3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3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563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9/00Axial-flow pumps
    • F04D19/002Axial flow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10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the unit having provision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direction of output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2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改进的气流调节器的空调被构造为容易地调节气流。所述空调包括:风扇组件,被构造成吹送空气;扩散器组件,被构造成包括中央面板和栅板,所述栅板布置在中央面板的外侧,从而由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流经形成在中央面板和栅板之间的流动通道;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使扩散器组件旋转,以改变流动通道的方向。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该空调被构造为改变排放气流的方向。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一种利用制冷循环来将室内空气维持为适于人们活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的设备。普通的空调可通过重复抽吸室内空间中的热空气、在热空气与低温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将换热后的空气排放至室内空间而冷却室内空间,或者可通过相反的换热循环来加热室内空间,从而对室内空间进行空气调节。
空调可利用制冷循环来冷却或加热室内空间,在该制冷循环中,制冷剂沿正方向或反方向循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压缩机提供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凝器提供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膨胀阀对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降压,蒸发器使降压后的制冷剂蒸发成低压气态制冷剂。
空调分类成分体式空调和一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分开安装,一体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一起安装在一个机壳中。
分体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用于与被抽吸到面板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将空气从室内抽吸到面板中并将所抽吸的空气供应到室内的风扇以及调节所排放的空气的方向的叶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改进的气流调节器以容易地调节气流的空调。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明显,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而得知。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风扇组件,被构造为用于吹送空气;扩散器组件,被构造为包括中央面板和栅板,所述栅板布置在中央面板的外侧,从而由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流经形成在中央面板和栅板之间的流动通道;气流调节器,被构造为使扩散器组件旋转,以改变流动通道的方向。
气流调节器可被构造为通过使栅板旋转来改变气流方向。
在栅板的一端可设置有旋转轴,且栅板可通过气流调节器绕旋转轴旋转,从而改变气流方向。
流动通道可根据旋转轴的位置而以不同的方式改变。
旋转轴可分别设置在栅板的上部和下部上一个中,如果栅板绕旋转轴旋转,则流动通道可被导向为沿水平方向。
旋转轴可分别设置在栅板的左部和右部上,如果栅板绕旋转轴旋转,则流动通道可被导向为沿竖直方向。
气流调节器可包括驱动源和齿轮单元,所述齿轮单元被构造成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旋转轴。
在扩散器组件的一侧可形成有导向突起。
气流调节器可包括被构造为用于引导导向突起的导向单元。
在导向单元的侧表面上可形成有弯曲的导向孔,且导向突起可插入到导向孔中。
如果导向突起旋转,则导向突起可通过导向孔而被引导并运动。
如果导向单元旋转,则流动通道的方向可改变。
在中央面板的后方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弯曲的导向孔。
壳体可包括挤压构件,所述挤压构件插入到导向孔中然后被引导。
如果壳体旋转,则挤压构件可通过导向孔而被引导,以挤压中央面板的一侧,如果中央面板的一侧被挤压,则流动通道可被沿其他方向引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风扇组件,被构造为用于吹送空气;扩散器组件,被构造为用于引导经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的运动,其中,扩散器组件包括中央面板和叶片单元,所述叶片单元不仅包括设置在中央面板的外侧的栅板,还包括设置在中央面板和栅板之间以引导空气运动的多个叶片,其中,叶片单元中的至少一些部件可旋转地结合到中央面板,以改变栅板的方向。
叶片单元可包括铰接到中央面板的第一叶片单元和固定到中央面板的第二叶片单元。
空调还可包括结合到中央面板的前部的盖。
盖可包括导向板,在所述导向板中形成有导向孔。
中央面板可包括插入到导向孔中的导向突起。
第一叶片单元的旋转角度可根据导向孔的延长长度而改变。
空调还可包括向第一叶片单元的前方突出的支撑单元。
空调还可包括从被引导为朝向导向板的后表面突出的挤压单元。
如果支撑单元因为导向板滑向一个方向而被挤压单元挤压,则支撑单元被形成于其中的第一叶片单元可绕旋转轴旋转,从而沿另一方向引导气流的方向。
第一叶片可设置在中央面板的左部和右部中,并且如果导向板向左滑动,则由第一叶片单元引起的气流可被向左引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环形的开口;风扇组件,以通过开口排放空气的方式吹送空气;管道组件,设置在开口的前方,被构造为用于引导通过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并改变气流方向,其中,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以第一管道的侧表面在高度上不规则的方式可旋转地设置在开口的前方,第二管道,以第二管道的侧表面在高度上不规则的方式可滑动地安装到第一管道的前部。
如果第一管道旋转,则第二管道可在第一管道的前部空转。
如果第一管道旋转,则第二管道的前部的方向可被改变,从而也改变气流方向。
空调还可包括:保持器,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从而保持器与第一管道一起旋转。
第一管道可通过钩扣方式结合到保持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环形的开口;风扇组件,以通过开口排放空气的方式吹送空气;导向叶片,被形成为与开口的形状相对应,并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中,其中,气流方向通过导向叶片的旋转而改变。
导向叶片可包括从导向叶片的至少一侧突出的旋转突起。
导向叶片可被构造为绕旋转突起旋转。
旋转突起可接收电机的驱动力,并可结合到可旋转的旋转链接件。
旋转链接件和导向叶片可彼此集成在一起,并且能够以集成在一起的方式旋转。
空调还可包括:旋转板,具有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以旋转板通过驱动力可旋转的方式偏心地形成在一个表面上并从所述一个表面突出;链接构件,所述链接构件的一侧结合到旋转突起,且所述链接构件的另一侧包括导向突起插入于其中的导向孔。
导向孔可沿链接构件的长度方向纵长地形成。
如果旋转板旋转,则链接构件和导向叶片可彼此集成在一起,并可按照集成在一起的方式旋转。
导向叶片可包括:第一导向叶片,具有第一旋转突起;第二导向叶片,与第一导向叶片相对应地形成,并被构造成包括第二旋转突起。
空调还可包括保持器叶片,所述保持器叶片具有第一旋转突起和第二旋转突起插入于其中的导向孔。
导向孔可被形成为弯曲的形状。
导向孔可包括直线部分、从直线部分的左端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分以及从直线部分的右端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
第一弯曲部分可向左后方向延长,且第二弯曲部分可向右后方向延长。
如果第二旋转突起位于第一弯曲部分处,则导向叶片可绕旋转突起旋转,从而排放的空气被沿右前方向引导。
如果第一旋转突起位于第二弯曲部分处,则第一导向叶片可绕旋转突起旋转,从而排放的空气被沿左前方向引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不仅包括用于吹送空气的风扇组件还包括用于引导通过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的扩散器组件的空调包括:扩散器组件,扩散器组件包括中央面板、位于中央面板外侧以形成气流通道的栅板、设置在中央面板与栅板之间并由柔韧材料形成的多个叶片以及安装到所述多个叶片的一侧的旋转链接件,其中,所述多个叶片的形状通过旋转链接件的旋转而改变,从而改变气流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包括被形成为通过环形的开口引导吹送的空气的扩散器组件的空调,包括扩散器组件,所述扩散器组件包括中央面板、可旋转地安装到中央面板的旋转链接件、位于中央面板外侧的栅板以及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的一侧可旋转地安装到旋转链接件,所述多个叶片的另一侧可旋转地安装到栅板,其中,所述多个叶片被形成为通过旋转链接件的旋转而能够旋转。
空调还可包括旋转突起,所述旋转突起设置在每个叶片的所述另一侧,其中,如果旋转链接件沿一个方向旋转,则叶片基于旋转突起而沿一个方向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空调的扩散器组件可包括:中央面板;栅板,设置在中央面板外侧以形成气流通道;多个叶片,设置在中央面板与栅板之间;环形链接件,可旋转地结合到中央面板。所述多个叶片可结合到环形链接件,从而环形链接件的旋转改变所述多个叶片的角度,因而改变气流方向。环形链接件还可包括周向地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多个链接槽,且所述多个叶片中的每个均包括插入到每个链接槽中的链接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空调的扩散器组件可包括:中央面板;栅板,设置在中央面板外侧以形成气流通道;多个叶片,设置在中央面板与栅板之间,扩散器组件的壳体包括形成在壳体的侧表面上的导向孔和挤压构件,所述挤压构件设置在壳体外侧并包括插入到形成在壳体的侧表面上的导向孔中的导向突起。当挤压构件将压力施加到扩散器组件上时,扩散器组件可旋转,因而改变气流方向。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明显并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产生的操作;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后视透视图;
图9A、图9B和图9C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状态;
图10示出被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改变的排放气流的流动;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中所示的室内单元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风扇组件和扩散器组件被安装到壳体;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被构造成通过气流调节器进行操作的旋转单元的操作;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中所示的室内单元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扩散器组件的叶片与气流调节器结合;
图18、图19和图2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通过气流调节器来调节叶片角度;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2是示出图21中所示的室内单元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包括气流调节器的扩散器组件的后视图;
图24和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通过气流调节器改变叶片形状;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由气流调节器改变的排放气流的流动;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一些部件的视图;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
图31和图3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3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
图36和图3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图3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3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
图41和图4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图4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4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
图46和图4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图4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4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0和图5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状态;
图5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5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
图55和图5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示例被示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单元10和室外单元12。室内单元10可通过制冷剂管13连接到室外单元12。
制冷剂管13可包括第一制冷剂管13a和第二制冷剂管13b。由室外单元12冷凝的制冷剂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13a流向室内单元10。在室内单元10中与室内空气换热后的制冷剂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13b流向室外单元12。如上所述,制冷剂可不仅在包含在室内单元10中的制冷剂管道(未示出)中循环,还通过制冷剂管13在包含在室外单元12中的制冷剂管道(未示出)中循环。
室内单元10将与在室内单元12中被压缩/冷凝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从而使室内温度能够被冷却并被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室内单元10可包括膨胀阀和蒸发器。通过被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冷却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从而能够冷却室内空气。室内单元10可包括风扇组件140和扩散器组件150,以容易地将由制冷剂冷却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
室外单元12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风扇11。空气入口可形成在室外单元12的一侧,通过该空气入口能够引入或排放外部空气。压缩机可压缩制冷剂,且被压缩的制冷剂可被引入到冷凝器中然后被冷凝器冷凝。在这种情况下,风扇11可被驱动,且通过空气入口引入的外部空气可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俯视剖视图。
参照图2至图4,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10可包括:壳体110,被构造为形成室内单元10的外观;扩散器组件150,布置在壳体110中,以引导空气的排放;风扇组件140,设置在扩散器组件150的后方;气流调节器160,被构造成调节(或调整)从扩散器组件150排放的气体的流动;至少一个换热器130,在壳体110设置在风扇组件140的后方。
壳体110可包括前面板112和后面板114。在前面板112中可形成开口。开口可用作从风扇组件产生的空气经其排放至外部的出口111。为简洁起见,以下将开口称作出口111。出口111可形成为圆形。通过风扇组件140抽吸的空气可经过形成在前面板112中的出口111排放。
后面板114结合到前面板112的后部,从而能够形成室内单元10的后表面。后面板114可包括多个入口113。
换热器130可设置在风扇组件140和后面板114之间。换热器130可利用固定的支架而安装在室内单元10中。换热器130可从经入口113吸入的空气吸收热,或者可向经入口113吸入的空气传递热。
换热器130可包括管132、集管134和多个换热翅片。集管134可连接到管132的一端或两端。连接到室外单元12的制冷剂管道的制冷剂管道连接到集管134,使得制冷剂可被引入到管132中或者从管132排出。所述多个换热翅片可安装到管132,从而能够提高换热器130的换热效率。
风扇组件140可布置在前面板112的后方。风扇组件140可布置在换热器130的前方,在换热器130中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被抽吸然后通过出口111排放。
风扇组件140可包括风扇141、电机盖143和电机145。风扇141可以是被构造成通过电机145旋转的混流风扇。
电机盖143可包括电机145能够被插入其中的电机容纳单元144。电机容纳单元144可被形成为具有向后突出的形状。电机145可被容纳在电机容纳单元144中。电机盖143可介于电机145和风扇141之间。围住电机容纳单元144的空间142可设置在风扇141的一侧。
轴146可设置在电机145的一侧,从而轴146可从电机145接收驱动力。该轴146可被构造为穿过轴盖143,从而风扇141能够安装到轴146。因此,风扇141可从电机145接收驱动力,从而风扇141能够根据所接收的驱动力而旋转。包含在电机145中的轴146可被布置成面对后面板114。
当风扇组件140操作时,通过入口113引入到室内单元10中的空气可通过形成在前面板112中的出口111排出。在这种情况下,被构造为将从风扇组件140产生的空气引导至出口111的扩散器组件150可设置在风扇组件140的前方。
扩散器组件150可包括圆形的盖151、结合到盖151的中央面板152、设置在中央面板152的径向外侧的栅板153以及设置在中央面板152与栅板153之间用以引导从风扇141吹动的空气的叶片154。
环形的出口151a可形成在盖151与栅板153之间。叶片154可被形成为在出口151a的形成位置呈螺旋形状,从而叶片154能够引导从风扇141吹送的排放空气。扩散器组件150设置在风扇组件140的前方,从而由风扇141抽吸的空气能够通过出口151a而排放到前面板112的前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空调可包括气流调节器160,该气流调节器160被构造为调节从扩散器组件150排放的线性气流的方向。气流调节器160可使扩散器组件150的盖151沿水平方向运动,同时所述多个叶片154的一些部分也随着扩散器150而运动,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改变气流。稍后将描述气流调节器160的具体描述。
为了调节气流,设置在扩散器组件150中的所述多个叶片154可包括叶片固定单元154a和叶片运动单元154b。每个叶片154的一端均可连接到中央面板152,而其另一端均可连接到栅板153。
叶片固定单元154a可连接到中央面板152、栅板153和叶片154。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按照结合到栅板153的叶片154能够从中央面板152运动的方式连接到中央面板152。
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按照叶片运动单元154b能够以预定角度运动的方式铰接到中央面板152。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与盖151相协作地运动。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相对于盖151设置在左侧或右侧。
气流调节器160可包括按照盖151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方式安装在盖151中的导向叶片161、按照导向叶片161能够随着盖151一起运动的方式提供驱动力的电机163以及提供电机163的旋转力的齿轮单元164。
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导向孔162可形成在导向叶片161中。面对扩散器组件150的中央面板152的输出齿轮164b可设置在导向叶片161的外表面上。
输出齿轮164b可与电机163的电机轴163a啮合。电机163的转速通过输出齿轮164b的传动比而改变,电机163的改变后的转速能够施加到导向叶片161。输出齿轮164b可被实施为齿条。导向叶片161可通过驱动齿轮164a来接收旋转力,从而导向叶片161可通过电机163的驱动力滑动至左侧或右侧。
被形成为穿过导向孔162的导向凸起152a可形成在中央面板152中。导向凸起152a可形成为导向凸起152a从中央面板152垂直地突出的台阶状,从而导向凸起152a插入到导向孔162中。导向凸起152a可在导向叶片161运动期间支撑导向叶片161,并且还可在导向凸起152a的侧端部接触导向孔162的端部时限制导向叶片161的运动。
气流调节器160还可包括链接单元,该链接单元在盖151运动期间通过与叶片运动单元154b的相互作用而旋转预定角度。链接单元可包括:铰链单元166,能够使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旋转地结合到中央面板152;支撑单元167,从叶片运动单元154b突出至盖151;挤压单元168,从导向叶片161朝向叶片154突出或者从盖151朝向叶片154突出。
支撑单元167和挤压单元168可分别相对于盖151的中点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例如,可设置一对支撑单元167和一对挤压单元168。支撑单元167和挤压单元168可彼此水平分开预定距离。挤压单元168可设置在支撑单元167的外侧。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产生的操作。以下将参照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通过气流调节器160调节从扩散器组件150排放的气流的操作。
如果电机163产生了驱动力,则旋转力通过齿轮单元164传递到导向叶片161。导向叶片161可根据由电机163产生的正向和反向的旋转力而向左或向右滑动。当导向叶片161运动时,叶片运动单元154b与盖151通过链接单元相互作用,从而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绕铰链单元166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该叶片运动单元154b能够使位于与盖151的运动方向相反方向的另一叶片运动单元154b绕铰链单元166旋转。
例如,如图5所示,在导向叶片161向左运动的状况下,如果形成在导向叶片161中的右挤压单元168a挤压叶片运动单元154b的右支撑单元167a,则位于右侧的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基于铰链单元166沿向前方向旋转预定角度。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导向叶片161中的左挤压单元168b可运动为远离叶片运动单元154b的左支撑单元167b。
如果从前面看,盖151向左运动,则盖151覆盖左出口151a的一部分,且左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位于与叶片固定单元154a所处的平面相同的平面。右叶片运动单元154b可按照右叶片运动单元154b中的一个被设置为面向前方旋转预定角度。因此,可将以线性气流的形式排放的气流方向改变成向左的气流。
类似地,如果盖151向右运动,则左叶片运动单元154b随着盖151和导向叶片161一起旋转,如图6所示,从而可将以线性气流的形式排放的气流改变成向右的气流。
同时,虽然盖151和叶片运动单元154b通过上述气流调节器160沿水平方向运动以沿左右方向调节气流的方向,但是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并不限于此,并且如果需要的话气流调节结构的位置还可改变至另一位置。例如,叶片运动单元154b分别沿上下方向上布置,且盖151被布置成竖直运动,从而能够调节或调整竖直风向。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空调。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可包括壳体、扩散器组件、风扇组件、换热器和气流调节器。虽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相同的组成元件,但是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的扩散器组件结构和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以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方式调节排放气流的方向。即,本公开旨在调节排放气流,因而以下将描述气流调节结构,且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室内单元的除了气流调节结构以外的其余组成元件的详细描述。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后视透视图。为了便于描述,通过相同的标号来指示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并且在此将省略其解释。
参照图7、图8A和图8B,安装在室内单元20中的扩散器组件250可包括圆形的盖251、结合到盖251的中央面板252、位于中央面板252的径向外侧的栅板253以及设置在中央面板252与栅板253之间以引导从风扇(见图9B的“141”)吹送的空气的叶片254。容纳单元255(导向叶片265位于该容纳单元255中)可设置在中央面板252与栅板253之间。
气流调节器260可包括被可旋转地安装的导向叶片265。导向叶片265可设置在容纳单元255中以引导通过叶片254排放的气流。气流调节器260可包括被构造成向导向叶片265提供驱动力的电机261以及被构造成将电机261的驱动力提供至导向叶片265的链接轴263。
容纳单元255可相对于中央面板252形成在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一对容纳单元255可彼此面对。以下将参照图7、图8A和图8B描述容纳单元255相对于中央面板252分别布置在左侧和右侧的下述实施例。
可设置一对导向叶片265,从而所述一对导向叶片265可设置在每个容纳单元255中。导向叶片265可按照与栅板253的内表面对应的弧形形成。导向叶片265可从电机261接收旋转力,从而导向叶片265可旋转预定角度。导向叶片265可引导风扇组件140产生的气流,使得该空气排放至出口251a。
旋转轴264可分别设置在导向叶片265的两端。旋转轴264可连接到链接轴263的一侧。链接轴263的另一端可连接到电机轴262。电机轴262和旋转轴264可按照电机轴262和旋转轴264能够对准的方式而结合到链接轴263。电机261的驱动力可通过电机轴262和链接轴263而传递到旋转轴264,从而电机264能够使导向叶片265旋转。
可单独地控制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一对导向叶片265,且导向叶片265中的任意一个都可由用户选择性地驱动,从而能够沿左右方向引导气流。
图9A、图9B和图9C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状态。以下将参照图9A至图9C描述排放气流的变化状态。
参照图9A、图9B和图9C,如果右导向叶片265a根据电机261的驱动而向排放空气的出口内部旋转预定角度,则右导向叶片265a用于引导排放空气,结果形成左向气流(见图10(b))。
类似地,如果左导向叶片265b向出口内部旋转预定角度,则形成如图10(c)所示的右向气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向叶片(265a、265b)没有向出口内部旋转且导向叶片(265a、265b)的外表面被布置成面对栅板253的内表面,则能够以直线气流形状排放气流,如图10(a)所示。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空调。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可包括壳体、扩散器组件、风扇组件、换热器和气流调节器。虽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相同的组成元件,但是第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的扩散器组件结构和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与第二实施例不同地调节排放空气的方向。即,本公开旨在调节排放气流,因而以下将描述气流调节结构,且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室内单元的除了气流调节结构以外的其余组成元件的详细描述。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示出图11中所示的室内单元组装后的透视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风扇组件和扩散器组件被安装到壳体。为了便于描述,通过相同的标号来指示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并且在此将省略其解释。
参照图11、图12和图13,安装在室内单元30中的风扇组件140可与扩散器组件350集成在一起。扩散器组件350和风扇组件140的集成结构可以是可旋转的。扩散器组件350和风扇组件140的这种可旋转的集成结构可称为旋转单元350’。气流调节器360可包括使旋转单元350’旋转的旋转单元、提供能够使旋转单元350’旋转的驱动力的电机361以及提供电机361的驱动力的齿轮单元363。
扩散器组件350可包括圆形的盖351、结合到盖351的中央面板352、位于中央面板352的径向外侧的栅板353以及设置在中央面板352与栅板353之间以引导从风扇141吹送的空气的叶片354。
同时,标号355指示被构造成将风扇组件140与扩散器组件350集成在一起的结合单元。
旋转单元350’可按照旋转单元350’能够在室内单元30内旋转预定角度的方式轴向地结合到壳体110。例如,旋转轴350a可布置在旋转单元350’的上中部和下中部的每一个上。因此,旋转单元350’可绕旋转轴350a旋转预定角度,从而可将通过出口351a排放的气流的方向调节至向左或向右。
为了使旋转单元350’旋转预定角度,可将驱动力从电机361传递至被布置在上部和下部的多个旋转轴350a中的至少一个旋转轴350a。输出齿轮363b可结合到旋转轴350a,输出齿轮363b可与结合到电机361的电机轴362的驱动齿轮363a啮合。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被构造成通过气流调节器进行操作的旋转单元的操作。参照图14,旋转单元350’可通过从电机361接收的驱动力而向左或向右旋转,从而能够改变从出口351a排放的气流的方向。
如上所述,虽然为了便于描述且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已经示例性地公开了被结合到电机361的驱动齿轮363a结合到输出齿轮363b,从而被结合到输出齿轮363b的旋转轴350a旋转,但是被构造成向旋转轴350a传递驱动力的齿轮单元的范围或精神并不限于此。例如,电机361的驱动齿轮363a和连接到旋转轴350a的输出齿轮363b可通过齿条而彼此结合。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具有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空调。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可包括壳体、扩散器组件、风扇组件、换热器和气流调节器。虽然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与第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相同的组成元件,但是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的扩散器组件结构和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与第三实施例不同地调节排放空气的方向。即,本公开旨在调节排放气流,因而以下将描述气流调节结构,且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室内单元的除了气流调节结构以外的其余组成元件的详细描述。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6是示出图15中所示的室内单元组装后的透视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扩散器组件的叶片与气流调节器结合。为了便于描述,通过相同的标号来指示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并且在此将省略其解释。
参照图15、图16和图17,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40可包括扩散器组件450和风扇组件140。风扇组件140可包括风扇141、电机盖143和电机145。风扇141可以是被构造成通过电机145进行旋转的混流式风扇。电机盖143可设置在电机145与风扇141之间。电机145能够插入其中的电机容纳单元144可形成在电机盖143中。围住电机容纳单元144的空间142可布置在风扇141的一侧。
扩散器组件450可包括圆形的盖451、结合到盖451的中央面板452、设置在中央面板452的径向外侧的栅板453以及设置在中央面板452与栅板453之间以引导从风扇141吹送的空气的叶片454。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扩散器组件450可包括多个叶片454,所述多个叶片454能够在中央面板452与栅板453之间旋转以实现气流的调节。
旋转轴455可按照旋转轴455能够对准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叶片454的两端。各个叶片454可设置在中央面板452与栅板453之间,从而叶片454能够轴向地结合到中央面板452和栅板453。此外,链接轴456可形成在每个叶片454中。链接轴456可在每个叶片454的其中一端与旋转轴455分开。链接轴456可结合到稍后描述的环形链接件462。以下将描述根据环形链接件462的操作而进行操作的叶片454的操作结构。
气流调节器460可包括:环形链接件462,以每个叶片454能够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式使所述多个叶片454同时旋转;电机461,提供驱动力,以使环形链接件462旋转;齿轮单元463,提供电机461的驱动力。
环形链接件462可以可旋转地结合到中央面板452。链接槽466可形成在环形链接件462中并沿周向彼此分开预定距离。被包含在叶片454中的链接轴456可插入到每个链接槽466中。
链接轴456可沿着从叶片454的靠近环形链接件462的一端到环形链接件462的内侧的方向布置。因为链接轴456穿过每个链接槽466,所以链接轴456还可在环形链接件462旋转期间随着环形链接件462一起运动。因为链接轴456随着环形链接件462一起运动,所以连接到链接轴456的叶片454可相对于旋转轴455倾斜预定角度。如上所述,如果叶片454相对于旋转轴455倾斜预定角度,则可响应于叶片454的角度的变化而调节通过出口451a排放的气流的方向。
齿轮单元463可包括结合到电机461的电机轴461a的驱动齿轮463a、与驱动齿轮463a啮合的连接齿轮463b以及与连接齿轮463b啮合的输出齿轮463c。输出齿轮463c可形成在环形链接件462的内周表面上,并可通过连接齿轮463b从驱动齿轮463a接收旋转力。电机461的驱动力通过齿轮单元463施加到环形链接件462,从而环形链接件462能够旋转。
虽然上述实施例已示例性地公开了输出齿轮463c被构造成通过连接齿轮463b接收旋转力,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输出齿轮463c可直接与驱动齿轮463a啮合,从而输出齿轮463c也能够接收旋转力。此外,可安装止动器、位置传感器等来限制通过电机461的驱动力旋转的环形链接件462的运动范围。
图18、19和2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通过气流调节器对叶片角度进行调节。上述室内单元40的气流调节操作状态将在下面参照图18、19和20进行描述。
参照图19,在室内单元40的操作期间通过风扇组件140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由叶片454引导,使得线性气流通过出口451a排放。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叶片相对于排放线性气流的叶片角度倾斜的预定角度为0°。
在图18中,叶片454逆时针旋转预定角度以关闭出口451a。例如,叶片454可相对于图19中所示的叶片角度旋转的预定角度为大约-80°以关闭出口451a。上述情况可指示室内单元40的预操作状态,使得在不使用空调时出口451a被关闭。作为结果,可阻止异物或灰尘进入室内单元40。如果空调接通电源,叶片454顺时针旋转,从而如图19所示改变气流的方向。
从图20中可以看出,环形链接件462可进一步旋转,使得被构造为排放线性气流的叶片454可在打开出口451a的方向上进一步倾斜。例如,环形链接件462可相对于在图19中所示的叶片角度顺时针旋转大约20°的预定角度。通过出口451a排放的空气可被叶片454引导或指引,使得排放的空气可以被扩散和排放。
虽然为了便于描述,上述实施例已经示例性地公开了空气排放状态根据叶片454的角度变化而改变,但是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不限于此,上述的叶片角度仅是示例性的,且叶片454的角度可被精确地调节,使得通过出口451a排放的空气的方向可以改变。
虽然上述实施例已经示例性地公开了可旋转的叶片454被结合到安装在中央面板452的环形链接件462,使得叶片454的角度可以改变,但是能够改变叶片角度的结构的范围或精神不限于此,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各种被构造为通过同时旋转多个叶片454而改变叶片角度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本公开。例如,在其中形成链接槽466的环形链接件462可旋转地安装在栅板(grill)453形成的位置上,并连接到每个叶片454,使得叶片454的角度也可根据环形链接件462的旋转而改变。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具有气流调节器的空调。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可包括壳体、扩散器组件、风扇组件、换热器和气流调节器。虽然第五实施例的室内单元与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相同的构成元件,但是第五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的被构造为调节排放空气的方向的扩散器组件结构和气流调节器与第四实施例中的不同。即,本公开的目的是调节排放的气流,因此将在下文描述气流调节结构,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室内单元的除气流调节结构外的其余构成元件的详细说明。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一些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22是示出图21中所示的室内单元组装后的透视图。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包括气流调节器的扩散器组件的后视图。为了便于描述,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那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在此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21、22和23,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包含于室内单元50的扩散器组件550可包括圆形的盖551、结合到盖551的中央面板552、设置在中央面板552径向的外侧的栅板553以及设置在中央面板552和栅板553之间以便引导风扇141吹送的空气的叶片554。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叶片554可由柔韧材料形成。
叶片554的一端可以可运动地安装,而其另一端可以是固定的。叶片554的所述另一端可以结合到栅板553。链接孔555可以形成在叶片554的所述一端。链接孔555可以设置为连接到将在后面描述的环形链接件562。将在下文进行说明叶片554根据环形链接件562的操作而进行的操作。
气流调节器560可包括连接到叶片554一端以便同时移动各个叶片554的环形链接件562、被构造为提供使环形链接件562旋转的驱动力的电机561、被构造为传送电机561的驱动力的齿轮单元563。
环形链接件562可旋转地结合到中央面板552。环形链接件562可包括插入到形成在叶片554上的链接孔555中的链接轴565。多个链接轴565可以预定的距离而彼此分开。链接轴565可朝向中央面板552突起。多个链接轴565可被设置为对应于形成在多个叶片554的多个链接孔555。
如果环形链接件562旋转,叶片554的一端通过链接轴565而与链接轴565一起运动,而且叶片554可被变型为曲面形状。根据环形链接件562的旋转方向,叶片554可在与设置在风扇组件140的风扇14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弯曲。或者,叶片554可在与风扇14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弯曲。如上所述,叶片形状在风扇141的旋转方向上改变或在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改变,使得通过出口551a排放的气流的方向可被调整或调节。
被构造为将电机561的驱动力传送到环形链接件562以使环形链接件562旋转的齿轮单元563可包括结合到电机561的电机轴561a的驱动齿轮563a以及与驱动齿轮563a啮合的输出齿轮563b。输出齿轮563b可形成在环形链接件562的内表面上。输出齿轮563b可以从驱动齿轮563a接收旋转力以使环形链接件562旋转。为了限制通过电机561的驱动力而旋转的环形链接件562的运动距离,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止动器、位置传感器等。
室内单元50的气流调节操作将在下面参照图24和图25进行说明。
图24和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通过气流调节器改变叶片形状。
参照图24,如果环形链接件562相对于盖551顺时针旋转,那么叶片554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从中央面板552到栅板553进行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叶片554可以在与风扇14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弯曲。从风扇141排放的空气可通过叶片554被引导到出口551a,使得扩散气流可以如图26(a)所示形成在后面部分,而不是前面的部分。
参照图25,如果环形链接件562相对于盖551逆时针旋转,叶片554可以按逆时针方向从中央面板552到栅板553进行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叶片554可在与风扇14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弯曲。在此情况下,叶片554可以扰乱从风扇141吹送的排放空气的扩散,因此,可以如图26(b)所示通过出口551a排放线性气流。
如上所述,叶片554的曲面形状可以响应于环形链接件562的旋转方向而改变,并且排放的气流也可响应于叶片554的曲面形状而改变。
虽然上述的实施例已经示例性地公开叶片554的一端结合到被安装在中央面板552的环形链接件562,以使叶片554改变形状,但是叶片形状的变型结构的范围或精神不限于此,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各种被构造为响应于正向或反向旋转而改变叶片554形状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本公开。
例如,在一种情况下,链接轴形成在叶片554中且链接轴插入其中的链接孔形成于环形链接件562以使叶片554结合到环形链接件562,或者在另一种情况下,具有链接轴565的环形链接件562可旋转地安装在栅板553的形成位置使得环形链接件562被结合到每个叶片554,叶片554的形状也可以响应于环形链接件562的旋转而改变。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一些部件的视图。
参照图27、28和29,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60可包括固定面板61、导向单元62和扩散器组件64。导向单元62可以可旋转地结合到形成在固定面板61中的排放单元610。导向单元62可以通过固定保持件63而固定到固定面板61。
固定面板61可包括位于其中央部分的排放单元610。在向前和向后方向突起的侧部611可以以侧部611可被布置为垂直于形成排放单元610所处的表面的方式而被布置在排放单元610的附近。例如,排放单元610可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侧部611可以沿排放单元610的边缘部分进行延伸。可插入将在后面描述的导向突起641的插入孔612可以形成在侧部611的至少一端。
导向单元62可包围固定面板61的侧部611的外表面。例如,导向单元62的形状可以近似于环状,包围固定面板61的侧部611。导向单元62接收到电机65的驱动力时可旋转。电机65的驱动力可以通过齿轮单元传送到导向单元62,从而使导向单元62能够旋转。齿轮单元可包括形成在导向单元62的外表面的一一部分中的输出齿625和结合到电机65的电机轴650的驱动齿轮651。输出齿625可与驱动齿轮651啮合。导向单元62可以通过电机65的驱动力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可在导向单元62中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导向孔621。更具体地,在实施例中,可在导向单元总成620中形成导向孔621。将在后面描述的包含于扩散器组件64中的导向突起641可被插入到导向孔621中。可使用多个导向孔621使得导向孔621可彼此分开预定距离。每个导向孔621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
导向单元62可通过固定保持件63安装到固定面板61。固定保持件63可形成为与导向单元62的至少一些部分干涉。结合单元630可设置在固定保持件63中。固定保持件63可通过被构造为穿过结合单元630的结合构件安装到固定面板61。
扩散器组件64可被插入到导向单元62中。扩散器组件64可包括形状对应于导向单元62的内表面的圆形栅板640、结合到盖子的中央面板和设置在栅板640和中央面板之间以便引导风扇吹送的空气的多个叶片645。排放单元642可以以空气可通过排放单元642排放的方式而被布置在栅板640和中央面板之间,而且排放单元642中可以形成多个叶片645以引导排放的空气。
导向突起641可以形成为从栅板640的外表面突起。可以使用多个导向突出641使得导向突起641可以彼此分开预定距离。例如,四个导向突起641可如图28所示以90°的间隔而彼此分开。每个导向突起641可插入到形成在导向单元62中的导向孔621中。导向孔621的形状可以形成为对应于导向突起641。
在其中孔626a对应于导向突起641的伸出长度的加长部分626可以以导向突起641可容易地插入到导向孔621中的方式布置在导向单元62的一侧。加长部分626可延伸到导向单元62的外侧。加长部分626可设置在导向孔621的前面,而形成在加长部分626的孔626a可与导向孔621相互配合。导向突起641中至少一个导向突起641可以穿过孔626a,然后插入到导向孔621中。加长部分626可布置在多个导向孔621中至少一个导向孔621的前面。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图31和3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参照图30、31和32,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导向单元62可包括曲线导向孔621。如果导向单元62通过电机65的驱动力而旋转,那么插入到导向孔621的导向突起641会由于导向孔621弯曲形状而在特定的方向上受到导向孔621的侧表面挤压。由于导向突起641在特定方向被挤压,扩散器组件64可在向前或向后的方向上或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旋转。扩散器组件64可由于导向孔621的形状而以各种方向组合方式旋转。当导向孔621的曲线角度急剧地增加时,扩散器组件64可迅速地切换方向。
例如,当导向突起641位于图30、31和32中所示的导向孔621的第一位置(a),扩散器组件64可被布置为面向前面。如果导向单元62通过电机65顺时针旋转,则导向突起641可位于导向孔621的第二位置(b)。如果导向突起641从第一位置(a)移动到第二位置(b),扩散器组件64可向左旋转到左侧。
在导向突起641位于第一位置(a)的情况下,如果导向单元62通过电机65而逆时针旋转时,则扩散器组件64可位于导向孔621的第三位置(c)。如果导向突起641从第一位置(a)移动到第三位置(c),则扩散器组件64可以旋转到右侧。
根据本公开的扩散器组件64的旋转方向并不局限于此。扩散器组件64可根据导向孔621的形状而沿各种方向组合移动(例如,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图3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33和34,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70可包括旋转地结合到固定面板71的导向叶片72和被构造为将驱动力提供到导向叶片72的电机73。导向叶片72可被安装到固定面板71。导向叶片72可旋转地安装到固定面板71的排放单元710,使得通过排放单元710的排放气流的方向可以改变。
通过其排放由风扇吹送的空气的排放单元710可被设置在固定面板71上。导向叶片72可旋转地安装到固定面板71的内表面,固定面板71的内表面被构造为形成排放单元710。导向叶片72可按照与被构造为形成排放单元710的固定面板71的内表面对应的预定形状形成形成。例如,如果排放单元710被形成为圆形,则导向叶片72可形成为与排放单元710的外径相应的环形。
可在导向叶片72中形成旋转突起(721a、721b)。可在固定面板71中形成旋转突起(721a、721b)分别插入其中的孔(711a、711b)。旋转突起(721a、721b)可以包括第一旋转突起721a和相对第一旋转突起721a布置的第二旋转突起721b。第一旋转突起721a和第二旋转突起721b可位于一条穿过导向叶片72的中心点的直线上。旋转突起(721a、721b)可以可旋转地插入到孔(711a、711b)中。
旋转链接件74可结合到在导向叶片72中设置的旋转突起(721a、721b)中的至少一个。旋转链接件74可在接收到电机73的驱动力时旋转。旋转突起(721a、721b)可插入其中的结合孔740可形成在旋转链接件74的一侧,而输出齿741可形成在旋转链接件74的另一侧。
结合孔740和旋转突起(721a、721b)可形成除了圆形之外的其它形状。例如,结合孔740和旋转突起(721a、721b)中的每个可按照弧段的形状形成。在旋转突起(721a、721b)插入到结合孔740中的情况下,如果旋转链接件74旋转,旋转突起(721a、721b)可与旋转链接件74一起旋转。因此,如果旋转链接件74旋转,导向叶片72可以绕旋转突起(721a、721b)而旋转。旋转链接件74可通过结合构件结合到旋转突起(721a、721b)。
电机73的驱动力可通过齿轮单元传递到旋转链接件74。齿轮单元可包括连接到电机73的电机轴730的驱动齿轮731以及设置在旋转链接件74一侧的输出齿741。如果电机轴730通过电机73的驱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则旋转力可通过驱动齿轮731施加到输出齿741。如果旋转力施加到输出齿轮741,则旋转链接件74可绕旋转突起(721a、721b)旋转。
被构造为引导旋转链接件74运动的导向单元712可设置在固定面板71的一侧。导向突起(未示出)可设置在旋转链接件74的一个表面上,并且该导向突起在导向单元712中是可动的。
图3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图36和3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参照图35,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导向叶片72可以以气流形成为面向前方的方式被布置。从图35中可以看出,从气流调节器70的侧方向看,导向叶片72可被设置成平行于固定面板71。由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可在排放单元710的向前的方向上排放。
从图36中可以看出,导向叶片72以通过排放单元710排放的气流可被向左前方引导的方式而旋转。驱动齿轮731可通过电机73的驱动力而顺时针旋转,并且可以通过与驱动齿轮731啮合的输出齿741接收驱动力,使得旋转链接件74可基于旋转突起(721a、721b)逆时针旋转。如果旋转突起(721a、721b)逆时针旋转,则导向叶片72可以以,气流被引导向排放单元710的左前方的方式旋转。
在图37中,导向叶片72可以以通过排放单元710排放的气流被引导在右前方方向的方式旋转,其中,。驱动齿轮731通过电机73的驱动力而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通过与驱动齿轮731啮合的输出齿741而接收驱动力,使得旋转链接件74可基于旋转突起(721a、721b)顺时针旋转。如果旋转突起(721a、721b)顺时针旋转,则导向叶片72可以以气流被引导向排放单元710的右前方的方式旋转。
如上所述,形成在排放单元710中的导向叶片72绕旋转突起(721a、721b)旋转,使得通过排放单元710排放的气流方向是可以改变的。虽然为了描述的方便,上述的实施例已经示例性地公开了气流通过导向叶片72在水平方向上改变,但是在导向叶片72中形成的旋转突起(721a、721b)的位置被适当地改变,使得气流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
图3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图3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38和39,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75可包括可旋转地结合到排放单元760的导向叶片77。导向叶片77可以可旋转地结合到形成在固定面板中的排放单元760的一侧,使得通过排放单元760排放的气流可以改变。
相比于第七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70,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75可以被构造为其中电机78的驱动力以不同于第七实施例的方式传递到导向叶片77,并且可以以类似于第七实施例的方式将导向叶片77可旋转地结合到固定面板76。
风扇吹送的空气通过其排放的排放单元760可形成在固定面板76中。导向叶片77可旋转地安装到被构造为形成排放单元760的固定面板76的内壁。导向叶片77的形状可被成形为对应于被构造为形成排放单元760的固定面板76的内表面。如果排放单元被76形成为圆形,那么导向叶片77可以形成为对应于排放单元760外径的环形。
导向叶片77可以包括旋转突起(771a、771b)。可插入旋转突起(771a、771b)的孔(761a、761b)可形成在固定面板76上。旋转突起(771a、771b)可包括第一旋转突起771a和面对第一旋转突起771a而布置的第二旋转突起771b。第一旋转突起771a和第二旋转突起771b可以位于穿过导向叶片77的中心点的直线上。旋转突起(771a、771b)可旋转地插入到孔(761a、761b)中。
包含在导向叶片77中的旋转突起(771a、771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安装到链接构件79。链接构件79在接收到电机78的驱动力时可旋转。旋转突起(771a、771b)结合到链接构件79,以使旋转突起(771a、771b)可与链接构件79一起旋转。
链接构件79可包括结合到旋转突起(771a、771b)的第一链接构件791和从第一链接构件791延长的第二链接构件792。沿第二链接构件792的延伸方向纵长地形成的链接孔793可形成在第二链接构件792中。
旋转板781可以被安装到电机轴780。旋转板781被连接到电机轴780,以使旋转板781可与电机轴780一起旋转。导向突起782可从旋转板781的一侧突起。旋转板781可以形成为圆形,并且导向突起782可相对旋转板781中心点偏心设置。
导向突起782可插入到链接孔793中。如果旋转板781通过电机78的驱动力而旋转,那么导向突起782可沿链接孔793移动。由于导向突起782沿着链接孔793移动,被构造为形成链接孔793的第二链接件792的内表面受到导向突起782的挤压。由于第二链接件792受压,链接构件79可绕旋转突起(771a、771b)旋转。导向叶片77同链接构件79一样可绕突起(771a、771b)旋转。其结果是,可以通过导向叶片77改变气流的方向。
图4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图41和4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八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参照图40,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导向叶片77可以被设置为气流向排放单元760指向前方。从图40中可以看出,从气流调节器75的侧方向看,导向叶片77可以被设置成平行于固定面板76。由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可朝着排放单元760的前向排放。此处,在利用位于第一旋转突起771a的气流调节器75的情况下,导向突起782可在链接孔793内位于距离第一旋转突起771a最远的位置。
从图41中可以看出,导向叶片77可以以排放的气流向排放单元760的左前方引导的方式旋转。如图40中所示,在导向突起782离第一旋转突起771a最远的情况下,如果旋转板781通过电机78逆时针旋转,则导向突起782和第一旋转突起771a之间的距离会减小。
导向突起782旋转并且同时对链接孔793的内表面施压,使得链接构件79可基于第一旋转突起771a逆时针旋转。如果链接构件79逆时针旋转,结合到链接构件79的导向叶片77也逆时针旋转。由于导向叶片77逆时针旋转,从风扇吹送的空气可通过排放单元760排放到左前方。
参照图42,导向叶片77可以以通过排放单元760排放的空气被向右前方引导的方式旋转。如图40所示,在导向突起782离第一旋转突起771a最远的情况下,如果旋转板781通过电机78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导向突起782和第一旋转突起771a之间的距离会减小。
导向突起782旋转并且同时对链接孔793的内表面施压,使得链接构件79可基于第一旋转突起771a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果链接构件79顺时针旋转,则结合到链接构件79的导向叶片77也顺时针旋转。由于导向叶片77顺时针旋转,从风扇吹送的空气可通过排放单元760在右前方排放。
图4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图4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43和44,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80可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到排放单元810的导向叶片82。导向叶片82可由通过电机84驱动的叶片保持件83引导,使得导向叶片82可旋转。导向叶片82可以被成形为与被构造为形成排放单元810的固定面板81的内表面的形状相应。
如果排放单元810被形成为圆形,则导向叶片82可形成为与排放单元810的形状相应的一个环形。从图44中可以看出,导向叶片82可包括第一导向叶片82a和第二导向叶片82b,二者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对应于环的一部分的形状。在导向叶片82包括第一导向叶片82a和第二导向叶片82b的实施例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
排放单元810可形成在固定面板81上,而导向叶片82可旋转地安装到排放单元810的内侧。旋转突起(820、821、822、823)可从导向叶片82的至少一端突起,并且可插入旋转突起(820、821、822、823)的旋转孔(811a、811b、812a、812b)可形成在固定面板81上。
例如,第一旋转突起820和第二旋转突起821可以分别从第一导向叶片82a的一端与另一端突起。第一旋转突起820和第二旋转突起821可以分别可旋转地插入到形成在固定面板81中的第一旋转孔811a以及第二旋转孔811b。
第三旋转突起822和第四旋转突起823可分别从第二导向叶片82b的一端和另一端突起。第三旋转突起822和第四旋转突起823可以分别可旋转地插入到在固定面板81中形成的第三旋转孔812a以及第四旋转孔812b。
第一导向叶片82a的第二旋转突起821和第二导向叶片82b的第四旋转突起823位于固定面板81的一侧,叶片保持件83被布置在固定面板81的该侧,这样的一个示例将在下文中描述。
导向叶片82可以通过被构造为从电机84接收驱动力的叶片保持件83而旋转。导向孔830可以形成在叶片保持件83中。更详细地讲,齿条齿轮单元831可被设置在叶片保持件83的一侧,曲线导向孔830可以被设置在叶片保持件83的另一侧。
叶片保持件83可通过导向构件85结合到导向叶片82。导向构件85可包括第一导向构件85a和第二导向构件85b。第一导向构件85a可安装到第二旋转突起821,而第二导向构件85b可安装到第四旋转突起823。
安装第二旋转突起821的第一结合单元850可设置在第一导向构件85a的一侧。第二旋转突起821可以结合到第一结合单元850,使得第一导向构件85a和第一导向叶片82a可以同时移动。第一导向突起851可从第一导向构件75a的另一端突起。第一导向突起851可被插入到导向孔830中。
类似地,安装第四旋转突起823的第二结合单元852可被设置在第二导向构件85b的一侧,并且第二导向突起853可从第二导向构件85b的另一侧突起。第四旋转突起823可以结合到第二结合单元852,使得第二导向构件85b与第二导向叶片82b可以同时移动。第二导向突起853可以插入到导向孔830中。
驱动齿轮841可以被安装到被构造为通过电机84的驱动力而旋转的电机轴840。驱动齿轮841可与形成在叶片保持件83中的齿条831啮合。电机84的驱动力可以通过驱动齿轮841和齿条831被施加到叶片保持件83。驱动齿轮841的旋转力可施加到齿条831,以使叶片保持件83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执行直线运动。
如果叶片保持件83在水平方向上执行直线运动,则插入到导向孔830的第一导向突起851和第二导向突起853可由于导向孔830的弯曲形状而受到导向孔830的内壁的挤压,而且第一导向构件85a或第二导向构件85b可由于按压力的发生而旋转预定的角度。如果第一导向构件85a或第二导向构件85b旋转,则第一导向叶片82a或第二导向叶片82b可旋转预定角度。
通过叶片保持件83的直线运动而使导向叶片82旋转进而改变气流的操作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图4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图46和4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九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
参照图45,导向孔830可包括第一弯曲部分830a、直线部分830b和第二弯曲部分830c。第一弯曲部分830a可从直线部分830b弯曲,由此第一弯曲部分830a可以向左后方向延伸。第二弯曲部分830c可以从直线部分830b弯曲,由此第二弯曲部分830c可以向右后方向延伸。
参照图45,如果导向叶片82以通过排放单元810排放的空气可排放到前向的方式而被布置成平行于固定面板81,则第一导向突起851和第二导向突起853可位于直线部分830b。
参照图46,由于叶片支撑件83通过电机84而向右移动,第二导向叶片82b可顺时针旋转。从风扇吹送的空气可由第二导向叶片82b向右前方引导。
驱动齿轮841可通过电机84的驱动力逆时针旋转,而叶片支撑件83可通过与驱动齿轮841啮合的齿条831向右移动。如果叶片支撑件83向右移动,则位于直线部分830b的第二导向突起853可移动到第一弯曲部分830a。
由于第二导向突起853从直线部分830b移动到第一弯曲部分830a,所以第二导向构件85b可基于第四旋转突起823逆时针旋转。第四旋转突起823可与第二导向构件85b一起逆时针旋转,并且第二导向叶片82b也与第四旋转突起823一起逆时针旋转。第二导向叶片82b可逆时针旋转,使得从风扇吹送的空气可通过排放单元810而被引导在右前方。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第二导向突起853移动到第一弯曲部分830a,但是第一导向突起851仍位于直线部分830b,使得只有直线部分830b内的位置可以被改变。第一导向构件85a可以不旋转,并且连接到第一导向构件85a的第一导向叶片82a也可以不旋转。
如上所述,如果叶片支撑件83向右移动,那么第一导向叶片82a不旋转并允许空气排放到前方,而只有第二导向叶片82b逆时针旋转,使得通过排放单元810排放的空气可以被引导在右前方。
参照图46,如果叶片支撑件83通过电机84的驱动力向左移动,那么第一导向叶片82a顺时针旋转。为了便于描述和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假设叶片支撑件83相对于在图45中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动。从风扇吹送的空气可以以空气可通过第一导向叶片82被排放到右前方的方式而被引导。
驱动齿轮841可通过电机84的驱动力顺时针旋转。叶片支撑件83可通过与驱动齿轮841啮合的齿条831向左移动。由于叶片支撑件83向左移动,位于直线部分830b的第一导向突起851可移动到第二弯曲部分830c。由于第一导向突起851从直线部分830b移动到第二弯曲部分830c,所以第一导向构件85a可基于第二旋转突起821顺时针旋转。第二旋转突起821可与第一导向构件85a一起顺时针旋转,并且第一导向叶片82a可与第二旋转突起821一起顺时针旋转。第一导向叶片82a顺时针旋转,使得从风扇吹送的空气可通过排放单元810被引导在右前方。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第一导向突起851移动到第二弯曲部分830c,但是第二导向突起853仍位于直线部分830b,使得仅在直线部分830b内的位置可以改变。第二导向构件85b可不旋转,并且连接到第二导向构件85b的第二导向叶片82b可不旋转。
如上所述,如果叶片支撑件83向左移动,第二导向叶片82b不旋转并允许空气排放到前方,而只有第一导向叶片82a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通过排放单元810排放的空气被引导在右前方。
虽然为便于描述和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上述的实施例已经示例性地公开了排放的空气通过导向叶片引导在左前方或右前方,但是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不限于此,并且用作导向叶片的旋转轴的旋转突起的位置被改变到另一个位置,使得排放的空气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引导。
图4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图4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48和49,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86可包括具有排放单元870的第一管道87a和连接到第一管道87a的第二管道87b。第一管道87a可在接收到来自电机89的驱动力时旋转。第一管道87a可以基于第二管道87b旋转。
第一管道87a和第二管道87b中的每个可具有倾斜的侧面。第一管道87a的一侧的高度可以与相对的另一侧的高度稍有不同。第一管道87a可包括具有最高高度W1的第一侧面,以及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具有最低高度W2的第二侧面。
类似地,第二管道87b中的一侧的高度可以与相对的另一侧的高度稍有不同。第二管道87b可包括具有最低高度W3的第三侧面和具有最高高度W4的第四侧面。即,在实施例中,第一管道87a可具有高度不规则的侧面,第二管道87b可具有高度不规则的侧面。
电机89的驱动力可以通过齿轮单元传递到第一管道87a。齿轮单元可包括驱动齿轮891(驱动齿轮891连接到被构造为通过电机89的驱动力而旋转的电机轴890)以及形成在第一管道87a的外表面的输出齿轮873。驱动齿轮891可与输出齿轮873啮合。电机89的驱动力可通过驱动齿轮891施加到输出齿轮873,使得第一管道87a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支撑件88可被安装到第一管道87a。第一管道87a可因于支撑件88而不接触第二管道87b。第一管道87a可通过钩扣方式连接到支撑件88。结合突起871可形成在第一管道87a中,并且可插入形成在第一管道87a中的结合突起871的结合孔880可设置在支撑件件88的一侧。由于结合突起871可插入到结合孔880并与结合孔880干涉,所以第一管道87a可以固定到支撑件88。
第二管道87b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件88的另一侧。由于第二管道87b未固定到支撑件88,所以虽然第一管道87a通过电机89的驱动力而旋转,但是电机89的驱动力不施加到第二管道87b。
虽然第一管道87a和支撑件88同时旋转,但是第二管道87b不旋转并且可在支撑件88的另一侧滑动。例如,如果第二管道87b侧面中具有最高高度的第三侧面位于上部而且具有最低高度的第四侧面位于下部,那么不管第一管道87a是否旋转,第二管道87b中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可以保持位置不变。
图50和5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状态。
参照图50和51,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86可以允许第一管道87a在接收到电机89的驱动力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使得气流的方向可以改变。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第二管道87b的侧面中具有最高高度的第三侧面位于上部而第二管道87b的侧面中具有最低高度的第四侧面位于下部的情形。
如果第一管道87a在从电机89中接收到驱动力时旋转,不仅第一管道87a的侧面中的具有最高高度的第一侧面的位置改变,而且具有最低高度的第二侧面的位置也可改变。通过旋转第一管道87a,第二管道87b中的流动通道的方向可以通过倾斜的侧面改变。
例如,如果第一管道87a在图48的情况下顺时针旋转,那么第二管道87b中的流动通道方向可以以这样的顺序改变:前向→上部前向→右前向→下部前向→左前向→前向。如果第一管道87a在图48所示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第一管道87a中的流动通道方向可以以前向→左前向→下部前向→右前向→前向的顺序而改变。
如果第一管道87a的第一侧面位于第二管道87b的多个倾斜侧面中的具有最高高度的第三侧面的后部,那么第二管道87b可以被向前方下部引导。通过排放单元870排放的空气可由第二管道87b向前方下部引导。如果第一管道87a的第二侧面位于第二管道87b的多个的倾斜侧面中的具有最低高度的第四侧面的后部,那么第二管道87b被引导朝向前方。通过排放单元870排放的空气可通过第二管道87b被朝向前方引导。
图5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透视图。图5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52和53,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90可被构造为改变气流方向,因为结合到电机盖91的挤压构件94挤压扩散器组件92或对扩散器组件92施加压力以使扩散器组件92旋转。
扩散器组件92可包括设置在外部的栅板920和设置在栅板920内部的中央面板921。可在栅板920和中央面板921之间安置多个叶片924,使得叶片924可以引导通过排放单元923排放的空气。
电机盖91可安置在扩散器组件92的后面。在其中容纳电机93的壳体914可设置在电机盖91的中部。输出齿915可位于壳体914的内表面。
驱动齿轮931被安装到包含于电机93内的电机轴930,驱动齿轮931可与输出齿915啮合。如果电机93的驱动力被施加到驱动齿轮931,则驱动齿轮931与形成在壳体914内表面上的输出齿915啮合,使得壳体914可旋转。
挤压构件94可被设置在壳体914的外侧。可使用多个挤压构件94,且挤压构件94可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以使挤压构件94可以位于壳体914的外侧。挤压构件94可以包括形成为弯曲形状的主体(941、942)。主体(941、942)可包括第一主体941和与从第一主体941弯曲的第二主体942。导向突起943可从第一主体941的一侧突起,并且球构件944可形成在第二主体942的一侧。
以预定角度弯曲的导向孔913可以形成在壳体914的侧面。形成在挤压构件94中的导向突起943可被插入到导向孔913中。如果壳体914旋转,导向突起943在导向孔913中的位置可被改变。
由于导向突起943的位置改变,所以挤压构件94可向前或向后移动。由于挤压构件94向前或向后移动,所以位于前方的扩散器组件92可以选择性地受到挤压构件94的球构件944的挤压。通过扩散器组件92的排放单元923排放的空气可根据扩散器组件92的施压位置而被引导向特定的方向。
图5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侧视图。图55和5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十一实施例的气流调节器的操作状态。
参照图54、55和56,根据第十一实施例形成在挤压构件94中的导向突起943在形成于壳体914侧面的导向孔913内的位置可由于壳体914的旋转而改变。导向孔913可包括以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斜线的形式而细长地形成的特定部分。
如果扩散器组件92通过左侧挤压构件94根据导向孔913的形状而被挤压,则扩散器组件92可如图55中所示朝向右前方旋转。因此,通过排放单元923排放的空气可被引导在右前方。
如果扩散器组件92的后部被右侧挤压构件94挤压,则扩散器组件92可如图56中所示向左前方旋转。因此,通过排放单元923排放的空气可被引导在左前方。
虽然为了便于描述,上述的实施例已经示例性地公开了扩散器组件92受到左侧挤压构件94和右侧挤压构件94挤压,但是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不限于此,并且通过排放单元923排放的空气可以根据被构造为挤压扩散器组件92的挤压构件94的位置以各种方式被引导。
从上面的描述可明显看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可以以各种方式通过改进的扩散器组件的结构而改变通过出口排放的气流方向。
虽然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定义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包括:
风扇组件,被构造成吹送空气;
扩散器组件,被构造成包括中央面板和栅板,所述栅板布置在中央面板的外侧,从而由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流经形成在中央面板和栅板之间的流动通道;
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使整个扩散器组件旋转,以改变流动通道的方向,其中,所述栅板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栅板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旋转轴,从而通过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栅板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预定角度来改变气流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扩散器组件与所述风扇组件彼此结合,形成旋转单元,所述气流调节器被构造为使所述旋转单元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风扇组件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风扇组件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
旋转轴分别设置在栅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气流调节器能够使所述扩散器组件向左或向右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
旋转轴分别设置在栅板的左部和右部,所述气流调节器能够使所述扩散器组件向上或向下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其中,气流调节器包括驱动源和齿轮单元,所述齿轮单元被构造成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旋转轴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驱动源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齿轮单元包括相互啮合的输出齿轮和驱动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结合到所述旋转轴,所述驱动齿轮结合到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
7.一种空调,包括:
风扇组件,被构造成吹送空气;
扩散器组件,被构造成包括中央面板和栅板,所述栅板布置在中央面板的外侧,从而由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流经形成在中央面板和栅板之间的流动通道;
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使整个扩散器组件旋转,以改变流动通道的方向,
其中,在扩散器组件的一侧形成有导向突起,所述气流调节器包括构造为用于引导导向突起从而使得所述扩散器组件旋转的导向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导向单元具有环状侧表面,在导向单元的侧表面上形成有弯曲的导向孔,且导向突起插入到导向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气流调节器还包括固定面板,所述导向单元可旋转地结合到所述固定面板的排放单元,在所述导向单元旋转时,所述导向突起在所述导向孔中的位置改变,使得所述气流调节器在前后方向上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排放单元形成在所述固定面板的中央部分,并且所述固定面板包括从排放单元的边缘延伸到环状侧表面与扩散器组件之间的侧部,所述侧部上设置有插入孔,所述导向突起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中,气流调节器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导向单元旋转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单元,所述齿轮单元包括形成在导向单元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中的输出齿和结合到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驱动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导向单元能够通过所述驱动电机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2.一种空调,包括:
风扇组件,被构造成吹送空气;
扩散器组件,被构造成包括中央面板和栅板,所述栅板布置在中央面板的外侧,从而由风扇组件吹送的空气流经形成在中央面板和栅板之间的流动通道;
气流调节器,被构造成使整个扩散器组件旋转,以改变流动通道的方向,
其中,在中央面板的后方设置有可旋转地安装的壳体,气流调节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扩散器组件后侧的多个挤压构件,通过所述壳体的旋转,使所述挤压构件前后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扩散器组件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中,壳体包括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侧表面,在所述侧表面中具有弯曲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形成为向前和向后倾斜延伸的狭槽形状,并且
所述挤压构件的侧部设置有导向突起,导向突起插入到导向孔中,所述挤压构件的端部设置有球构件,扩散器组件选择性地受到所述球构件的挤压,以在所述壳体旋转时,所述导向突起被引导为在所述导向孔中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挤压构件包括分别布置在中央面板的一侧的第一挤压构件和布置在中央面板的另一侧的第二挤压构件,
在壳体旋转时,第一挤压构件通过导向孔而被引导为向前运动,第二挤压构件通过导向孔而被引导为向后运动,以挤压扩散器组件的一侧向前旋转而另一侧向后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盖,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电机盖的中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驱动所述壳体旋转。
CN201510472781.9A 2014-08-04 2015-08-04 空调 Active CN1053334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99907 2014-08-04
KR20140099907 2014-08-04
KR1020140173204A KR102379983B1 (ko) 2014-08-04 2014-12-04 공기 조화기
KR10-2014-0173204 2014-1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3499A CN105333499A (zh) 2016-02-17
CN105333499B true CN105333499B (zh) 2020-07-21

Family

ID=55179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2781.9A Active CN105333499B (zh) 2014-08-04 2015-08-04 空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51791B2 (zh)
CN (1) CN105333499B (zh)
WO (1) WO20160219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0800B1 (ko) * 2013-04-11 2019-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레이드 체결구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KR101698842B1 (ko) * 2015-07-17 2017-01-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514046B2 (en) * 2015-10-09 2019-12-24 Carrier Corporation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outdoor unit of a residential air conditioner or heat pump
EP3211343B1 (en) * 2016-02-26 2020-09-09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EP3628937A1 (en) 2016-02-26 2020-04-01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JP6777753B2 (ja) * 2016-02-26 2020-10-2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空気清浄機
EP3211344B1 (en) * 2016-02-26 2020-09-30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EP3211337B1 (en) 2016-02-26 2020-09-23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US9943794B2 (en) 2016-02-26 2018-04-1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EP3211345B1 (en) 2016-02-26 2020-09-16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CN111765554B (zh) 2016-02-26 2022-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US10518205B2 (en) 2016-02-26 2019-12-31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CN111156622B (zh) 2016-02-26 2022-04-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清洁器
JP6921955B2 (ja) 2016-12-07 2021-08-18 コーウェイ株式会社Coway Co., Ltd. 風向調整可能な空気清浄機
CN109996999B (zh) * 2016-12-07 2021-11-26 豪威株式会社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KR102363529B1 (ko) * 2016-12-21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US11053946B2 (en) 2017-09-14 2021-07-06 Delta Electronics, Inc. Mixed-flow fan
CN109505783A (zh) * 2017-09-14 2019-03-2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斜流式风扇
KR20190106682A (ko) 2018-03-07 2019-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US10920792B2 (en) * 2018-04-25 2021-02-16 Comefresh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Air circulator
CN110617594B (zh) * 2018-06-19 2021-05-14 苏州环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108825561A (zh) * 2018-08-24 2018-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结构及风扇
CN108916095A (zh) * 2018-08-24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结构及出风设备
CN108825542A (zh) * 2018-08-24 2018-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结构及风扇
CN108980085A (zh) * 2018-08-24 2018-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处理设备
CN209325925U (zh) * 2018-12-14 2019-08-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JP7033149B2 (ja) 2019-02-25 2022-03-09 広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その開閉板ユニット
KR20210050349A (ko) * 2019-10-28 2021-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퓨저, 디퓨저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JP7381883B2 (ja) 2020-03-02 2023-11-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GB2594045A (en) * 2020-03-31 2021-10-20 Titon Hardware Fans for ventilation
KR20210131612A (ko) * 2020-04-24 2021-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DE102021104615A1 (de) 2021-02-26 2022-09-01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orrichtung zum Durchströmen einer Komponente einer Klimaanlage oder einer Heizanlage, Schutzgitter und Wärmepumpen-Außeneinheit
US11946488B2 (en) * 2021-06-09 2024-04-02 Glenn B. Smith Fruit or vegetable shaped fan for dispersing airborne eye irritants
CN115623763B (zh) * 2022-12-16 2023-03-17 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遥感卫星监测的数据处理散热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7612A2 (de) * 1990-09-26 1992-04-01 KÜBA KÄLTETECHNIK GmbH Luftkühler
CN1735773A (zh) * 2003-07-16 2006-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用室内机
CN101835646A (zh) * 2008-10-30 2010-09-15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103574775A (zh) * 2012-08-03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内单元
CN103827594A (zh) * 2011-09-30 2014-05-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859Y2 (ja) * 1978-12-27 1983-02-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20030075552A (ko) 2002-03-19 2003-09-26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용 공기 흡입그릴 개폐장치
KR101346834B1 (ko) 2007-08-14 2014-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2009162439A (ja) 2008-01-08 2009-07-23 Daikin Ind Ltd 送風機および該送風機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KR20140012437A (ko) 2012-07-20 2014-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140049101A (ko) 2012-10-11 2014-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7612A2 (de) * 1990-09-26 1992-04-01 KÜBA KÄLTETECHNIK GmbH Luftkühler
CN1735773A (zh) * 2003-07-16 2006-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用室内机
CN101835646A (zh) * 2008-10-30 2010-09-15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送风装置
CN103827594A (zh) * 2011-09-30 2014-05-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03574775A (zh) * 2012-08-03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内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1901A1 (en) 2016-02-11
US20160032942A1 (en) 2016-02-04
CN105333499A (zh) 2016-02-17
US9951791B2 (en) 201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499B (zh) 空调
KR102379983B1 (ko) 공기 조화기
US11346577B2 (en) Air conditioner
US9903608B2 (en)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discharge port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CN112984634B (zh) 空调
CN111201403B (zh) 空调
KR102519931B1 (ko) 공기조화기
US20190024909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3454395A (zh) 空调器
CN109974092B (zh) 空调
US11635229B2 (en) Air conditioner
CN21494939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KR20150066150A (ko) 토출구 개폐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CN111164349B (zh) 空调
CN113439182A (zh) 带有可移位的百叶窗的空调器
CN112955698A (zh) 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电器
CN219829012U (zh) 空调器
US20230010148A1 (en) Air conditioner
KR20230010427A (ko) 공기조화기
JP6814943B2 (ja)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
KR100517621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KR20070045650A (ko) 유동발생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