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1126B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1126B
CN101821126B CN2008801109771A CN200880110977A CN101821126B CN 101821126 B CN101821126 B CN 101821126B CN 2008801109771 A CN2008801109771 A CN 2008801109771A CN 200880110977 A CN200880110977 A CN 200880110977A CN 101821126 B CN101821126 B CN 101821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ink
card
turning uni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09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1126A (zh
Inventor
佐山达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21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1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1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11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4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4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cushion being hi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7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on a lower level of a multi-level vehicle floor
    • B60N2/3077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on a lower level of a multi-level vehicle floor stowed in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 B60N2/307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on a lower level of a multi-level vehicle floor stowed in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in a re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增加了座椅设置种类的车用座椅。车用座椅(S)具有可旋转地支持座椅衬垫(11)后侧部的座椅支持部(25)、通过倾斜机构(27)可倒伏在所述座椅衬垫(11)的座椅靠背(12)、设置在车体地板(4)侧的收起凹部(5)、设置在所述座椅衬垫(11)前侧部的前侧脚部(14)、可卡止脱落所述前侧脚部(14)和所述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卡止装置、连结所述倾斜机构(27)和所述脚部卡止装置的连接机构(30)、通过所述连接机构(30)可以对所述倾斜机构(27)和所述脚部卡止装置进行操作的带子(20),还包括使对所述倾斜机构(27)的操作有效或无效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增加了座椅设置种类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公知的是可以将构成车用座椅的座椅衬垫的后端部向着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持在车体地板中的收纳凹部(收起凹部)的前侧,以使座椅靠背倒伏在座椅衬垫上的状态使该车用座椅向后方旋转并收起在收纳凹部的车用座椅。 
例如,如特开2006-82698号公报所示,包括设置在收纳凹部前部左右两侧缘部的旋转轴、设置在座椅衬垫后端部左右部位的托架,通过相对于各个旋转轴在前后方向将旋转地设置这些托架,并向着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持座椅衬垫的后端部,可以将座椅收起在收纳凹部中。 
专利文献1:特开2006-82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车用座椅虽然可以构成设置状态和收纳状态的座椅设置,却不能构成此外的座椅设置。 
所以,可以得到使座椅向后方旋转在通常的设置状态的座椅衬垫和座椅靠背分别用作座椅靠背和座椅衬垫,可以用作向后的座椅的座椅设置。即,具有公知的“打开座椅”的座椅设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作为“打开座椅”的座椅设置的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如果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用座椅解决,该座椅作为座椅设置包括倒伏状态和打开座椅状态两种模式,具有:可旋转地支持座椅衬垫一端部侧的第一座椅支持装置;通过倾斜装置可倒伏在所述座椅衬垫的座椅靠背;设置在所述座椅衬垫另一端部侧的第二座椅支持装置;可使所述第二座椅支持装置和车体地板侧卡止脱落的卡止脱落装置;连结在所述倾斜装置和所述卡止脱落装置的连接机构;可以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对所述倾斜装置和所述卡止脱落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装置;包 括使对所述倾斜装置的操作有效或无效的选择装置。 
这样,作为座椅设置包括收起状态和打开座椅状态两种模式的座椅,由于构成为具有可旋转地支持座椅衬垫一端部侧的第一座椅支持装置;通过倾斜装置可倒伏在所述座椅衬垫的座椅靠背;设置在车体地板侧的收起装置;设置在所述座椅衬垫另一端部侧的第二座椅支持装置;可使所述第二座椅支持装置和车体地板侧卡止脱落的卡止脱落装置;至少连结在所述倾斜装置的连接机构;可以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对所述倾斜装置和所述卡止脱落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操作的操作装置;包括使对所述倾斜装置的操作有效或无效的选择装置,在通过选择装置的操作使倾斜装置的卡止解除操作有效状态,可以将座椅设置为收起/恢复状态,可以在无效状态使座椅设置为打开座椅状态。 
具体地说,如权利要求2,优选所述选择装置构成为包括在可旋转地轴支一端部侧的同时在另一端部侧固定有引导连结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倾斜装置的传送部件的引导托架的旋转部件、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凹部的板材以及可以对所述板材进行操作的切换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在所述板材侧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在所述凹部内可移动地嵌入。 
这样,由于所述选择装置构成为包括在可旋转地轴支一端部侧的同时在另一端部侧固定有引导托架的旋转部件并形成凸部,具有对所述切换部件操作的板材形成的凹部,所述凸部在所述凹部内可移动地嵌入,在通过切换部件的旋转位置改变凹部的配置,在板材的下方侧设置凹部时,由于凸部可以移动到下方,通过旋转部件向下方旋转并将引导托架设置在下方可以使倾斜装置的卡止解除操作无效,另一方面,在板材的上方侧配置凹部时,由于凸部卡止在凹部的下缘侧,所以旋转部件不可以向下方旋转,由于不使引导托架移动,所以可以使倾斜装置的卡止解除操作有效,通过切换部件的操作,可以选择向收起状态或打开座椅状态的座椅设置的变更。 
更具体地,如权利要求3,优选所述选择装置具有在可旋转地轴支一端部侧的同时在另一端部侧固定有引导连结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倾斜装置的传送部件的引导托架的旋转部件、可对所述旋转部件进行操作的切换部件、以及对所述旋转部件向着支持所述旋转部件的基板侧施力的施力装置。 
此时,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旋转部件侧或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基板侧具有凸部。 
这样,通过具有在可旋转地轴支一端部侧的同时在另一端部侧固定有引导连结 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倾斜装置的传送部件的引导托架的旋转部件、具有对所述旋转部件向着支持所述旋转部件的基板侧施力的施力装置,由于可以通过施力使旋转部件按压在基板侧或旋转部件侧的凸部并使之停止在任意的位置,所以可以通过使旋转部件向下方旋转并使引导托架设置在下方,可以使倾斜装置的卡止解除操作无效,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使旋转部件向上方旋转,使引导托架在上方侧配置,使倾斜装置的卡止解除操作有效,因此可以通过切换部件的操作选择向收起状态或打开座椅状态的座椅设置的变更。 
更具体地,如权利要求5,优选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操作装置的拉伸旋转,包括在没有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的位置设置的连接部件,所述选择装置包括在可旋转地轴支一端部侧的同时卡止与所述倾斜装置连结的传送部件的旋转部件、形成具有长孔的板材、以及可以对所述板材进行操作的切换部件, 
还构成为具有在所述长孔内自由移动地嵌入且可以与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两者都接触的突起部件。 
这样,由于所述选择装置包括与所述倾斜装置连结的传送部件被卡止的可旋转的旋转部件、形成有长孔的板材、以及可以对所述板材进行操作的切换部件,使可以与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都接触的突起部件自由移动地嵌入于所述长孔内,所以可以通过切换部件的操作对嵌入在所述板材的长孔的突起部件的配置进行操作,突起部件配置在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之间的情况下,由于所述连接部件的旋转通过所述突起部件传送到所述旋转部件从而旋转部件也旋转,所以可以拉伸卡止在旋转部件的倾斜装置的传送部件,因此可以使倾斜装置的卡止解除操作有效。此外,突起部件配置在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不移动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所述连接部件的旋转没有被传送到所述旋转部件,旋转部件不旋转,不能拉伸卡止在旋转部件的倾斜装置的传送部件,所以可以使倾斜装置的卡止解除操作无效。可以通过切换部件的操作选择卡止解除操作的有效和无效,可以通过切换部件的操作可以选择向收起状态或打开座椅状态的座椅设置的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作为座椅设置,加上现有的收起/恢复状态,还可以将座椅设置为打开座椅状态。可以通过增加座椅设置实现商品性能的提高。 
此外,通过切换部件的操作,可以选择向收起状态和打开座椅状态的任何一种座椅设置的变更。即,在座椅的设置状态,由于通过对在切换部件选择座椅设置的带子的拉伸操作可以对座椅的收起状态或者是打开状态的任意一种状态进行设置, 可以确保良好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备了车用座椅的车辆后部的侧面模式图。 
图2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用座椅的前方立体图。 
图3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用座椅的后方立体图。 
图4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扩大说明图。 
图6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I-I剖面说明图。 
图7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侧脚部卡止部的简要说明图。 
图8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椅靠背倒伏时的连接机构的扩大说明图。 
图9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II-II剖面说明图。 
图10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用座椅收起操作时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11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收起操作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用座椅恢复操作时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恢复操作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4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收起模式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打开座椅模式的动作说明图。 
图16是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III-III的剖面说明图。 
图17是说明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将座椅变更为打开座椅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18是涉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收起模式的动作说明图。 
图19是涉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打开座椅模式的动作说明图。 
图20是涉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IV-IV剖面说明图。 
图21是涉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收起模式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2是涉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打开座椅模式的动作说明图。 
图23是涉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V-V剖面说明图。 
符号说明 
S座椅 
F座椅框架 
S1右侧座椅 
S2左侧座椅 
4车体地板 
5收起凹部 
11座椅衬垫 
12座椅靠背 
13头枕 
14前侧脚部 
20带子 
20a带子出口部 
21座椅衬垫框架 
21a靠背框架支持部 
22座椅靠背框架 
22a侧部框架 
22b中央框架 
23支柱支持部 
24前侧脚部框架 
25座椅支持部 
25a旋转轴 
25b旋转轴用托架 
27倾斜机构 
28靠背板 
28a引导孔部 
30连接机构 
31,81第一连接部件 
31a第一轴部 
31b,73a长孔 
31d端部卡止部 
32第二连接部件 
32b卡止凹部 
33第三连接部件 
33a第二轴部 
34带子连结部件 
34a,40c,41c,42c卡止部 
35卡止突起 
40倾斜锁解除线 
40a倾斜锁解除线缆 
40b,41b,42b端部部件 
40d线制动器 
41脚部解除线 
41a脚部解除线缆 
42取消线 
42a取消线缆 
43卡止爪 
43a卡止爪旋转轴 
44脚部撞针 
45,56,76施力弹簧 
48螺旋弹簧 
49卡止凸缘 
50,60,70座椅设置切换机构 
52,52,52切换刻度盘 
53,73圆盘 
53a凹部 
54,64,74第四连接部件 
54a,64a,74a第三轴部 
54b,64b端部部件安装部 
55凸部 
63阻挡压纹 
66线圈弹簧 
67,77挡块 
75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还有,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毋庸置疑,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进行各种改变。 
(第一实施例) 
图1至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装备了车用座椅的车辆后部的侧面模式图,图2是车用座椅的前方立体图,图3是车用座椅的后方立体图,图4是座椅框架的简要立体图,图5是连接机构的扩大说明图,图6是连接机构的I-I剖面说明图,图7是前侧脚部卡止部的简要说明图,图8是座椅靠背倒伏时的连接机构的扩大说明图,图9是连接机构的II-II剖面说明图,图10是说明车用座椅收起操作时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图11是连接机构的收起操作时的动作说明图,图12是表示车用座椅恢复操作时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图13是连接机构的恢复操作时的动作说明图,图14是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收起模式动作的说明图,图15是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打开座椅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图16是座椅设置切换机构的III-III的剖面说明图,图17是说明将座椅变更为打开座椅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 
首先,根据图1至图4针对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S,S1的构成进行说明。 
装备了涉及本实施例座椅S的车辆包括前后串联的三列座椅,是第三列座椅可收起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座椅S涉及第三列座椅。在座椅S的后方在车体地板4设置作为收起座椅S的收起装置的收起凹部5。还有,在该车中,在车辆地板4的大致整个表面都敷设未图示的地板地毯。 
座椅S具有左右三个座位,由相对于车辆的行进方向位于右侧的双人座的右侧座椅S1和单人座的左侧座椅S2构成。还有,在下面的说明中表示方向的右/左侧的记载是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而言的。 
此外,由于右侧座椅S1和左侧座椅S2的收纳机构、操作方法是彼此相同的,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以右侧座椅S1作为座椅S一起说明。 
座椅S由座椅衬垫11、座椅靠背12、头枕13,13和前侧脚部14构成。此外,如图3所示,从座椅靠背12的里侧的座椅S的里面侧向外方延伸作为用于进行座椅S的收起/恢复操作的单独操作装置的带子20。 
此外,在座椅靠背12的里面设置有可设定为打开座椅(打开座椅模式)或进行收起设定(收起模式)的作为进行座椅设置选择的切换部件的切换刻度盘52。 
所谓的打开座椅是向着开放的后门侧设置的座椅,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使相对于座椅衬垫11立起状态的座椅靠背12向后方旋转并保持在与车体地板4(收起凹部5的缘部)接触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使座椅靠背12作为座椅衬垫,使座椅衬垫11作为座椅靠背使用,可以使座椅S向着后门侧。 
带子20是在座椅S收起/恢复操作时操作的操作装置,长度大约1m的自由弯曲的宽的带子从带子出口部20a向另一侧延伸使得乘客容易操作。由于可以通过带子20的拉伸动作进行座椅S的收起/恢复操作,所以相比通过杆操作,可以降低操作负荷。在不进行座椅S的收起/恢复操作的状态,带子20的一部分在座椅靠背的里表面挂于面状的钩扣。还有,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该操作装置的带子20带状的构成,也可以形成为线状或拉伸的杆状。 
切换刻度盘52是进行座椅设置切换的切换装置,可以进行在座椅S的设置状态当带子20向后方拉伸时的倾斜机构27的卡止可解除状态和不可解除状态的切换。 
由此,在倾斜机构27的可卡止解除状态,座椅S是可收起状态,另一方面,在倾斜机构27是不可卡止解除状态时,座椅S是可成为长座椅的座椅设置状态。 
还有,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切换刻度盘52构成为刻度盘状,但是也可以形成为杆状或带状、按钮状等。 
图4所示的座椅S的座椅框架F可以由构成座椅衬垫11的座椅衬垫框架21、构成座椅靠背12的座椅靠背框架22以及前侧脚部框架24构成。此外,在座椅靠背框架22的上部通过支柱支持部23设置有未图示的头枕框架的支柱。 
座椅衬垫框架21由未图示的缓冲垫、表皮等覆盖从下部支持乘客的座椅衬垫11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1由前侧脚部框架24将前侧支持在车体地板4侧。座椅衬垫框架21的后端部侧通过旋转轴25a支持在固定于车体地板4侧的旋转轴用托架 25b作为可在前后方向旋转的左右一对第一座椅支持装置的座椅支持部25。还有,在座椅支持部25安装螺旋弹簧48,通常在前方旋转方向对座椅衬垫11施力并缓和收起时的冲击。 
此外,在座椅衬垫框架21的后端部设置靠背框架支持部21a,21a。 
座椅靠背框架22构成由未图示的缓冲垫等覆盖从后方支持乘客背部的座椅靠背12,在本实施例中是大致矩形的框架。更详细地说,座椅靠背框架22由在左右方向隔开设置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侧部框架22a,22a和作为夹持该侧部框架22a,22a的大致矩形的框体的中央框架22b构成的。 
侧部框架22a,22a的下端部侧通过作为倾斜装置的倾斜机构27连结靠背框架支持部21a,21a。 
作为框体的中央框架22b的内侧沿着支持乘客背部的面设置作为基板的大致板状的靠背板28。在靠背板28上设置后述的连接机构30和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此外,带子出口部20a设置在中央框架22b的上方。 
前侧脚部框架24覆盖未图示的覆盖部件并构成作为第二座椅支持装置的前侧脚部14,支持座椅衬垫框架21的前侧并连结在车体地板4侧。前侧脚部框架24的上部在前后方向可旋转地支持在座椅衬垫框架21的前侧,在前侧脚部框架24的下部的两个位置设置在设置于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撞针44可卡止脱落地连结的卡止爪43,43。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在左右两个位置设置卡止爪43,但是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在左右任何一方或者设置在中央部一个位置的卡止爪43。 
接下来,根据图5至图9对连接机构30的构成进行说明。 
连接机构30连结在座椅S的收起/恢复操作时操作的带子20,并包括与带子20的操作和座椅S的状态连动并适宜地解除倾斜机构27的旋转和前侧脚部14的车体地板4的卡止状态的功能,如前所述,形成在靠背板28上。 
连接机构30具有可旋转地轴支的第一连接部件31、第二连接部件32和第三连接部件33的构成,在各个连接部件连结动力传送部件。构成为通过动力传送部件间的状态和连接部件间的动作分别连动动作。 
此外,作为动力传送部件具有通过作为选择装置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连结在倾斜机构27的倾斜解除线40、作为操作装置的带子20、连结在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脚部解除线41、检测座椅靠背12的倒伏状态(折叠状态)的取消线42。 
第一连接部件31是在大致倒三角形的左右方向上的扁平部件,设置于两端部侧的卡止部34a,40c分别卡止于作为动力传送部件的倾斜解除线40和借助于带子连结部件34的带子20,通过设置在该卡止部40c,34a之间的第一轴部31a可旋转地轴支在靠背板28上。 
此外,在第一轴部31a和卡止部34a之间形成圆弧状的长孔31b使得描绘出后述的第二轴部33a的同心圆的一部分。 
下面针对作为动力传送部件卡止于第一连接部件31的倾斜解除线40和带子20的另一端侧部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卡止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卡止部40c的倾斜解除线40的另一端部侧通过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与倾斜解除线缆40a被引导,与作为解除座椅靠背12的旋转卡止状态的倾斜装置的倾斜机构27连结。 
还有,涉及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在后面说明。 
倾斜机构27是倾斜解除线40通过连接机构30的动作在连接机构30侧被拉伸并解除倾斜机构27的旋转卡止状态,使座椅靠背12为可旋转状态的机构。通过带子连结部件34连结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带子20的另一端部侧相对于设置在座椅靠背12里面的带子出口部20a向座椅靠背12的外侧延伸使得带子20的另一端部侧容易地由乘客操作。与乘客对带子20的操作连动可以向第一连接部件31进行动力(乘客的操作力)传送。 
即,当操作带子20时,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而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 
第二连接部件32是大致矩形的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31上。 
安装有倾斜解除线40的端部侧通过第一轴部31a可以与第一连接部件31同轴旋转地轴支,在另一端侧形成与后述的卡止突起35接触的卡止凹部32b。在第一轴部31a和卡止凹部32b之间形成卡止脚部解除线41的卡止部41c。 
下面针对作为动力传送部件卡止于第二连接部件32的脚部解除线41的另一端侧进行说明。 
卡止在第二连接部件32的卡止部41c的脚部解除线41的另一端部侧被脚部解除线缆41a引导,并连结在作为卡止脱落装置的脚部卡止解除机构。脚部卡止解除机构形成在前侧脚部14内,脚部解除线41当通过连接机构30的动作向连接机构30侧拉伸时,连结在脚部解除线41的卡止爪43以卡止爪旋转轴43a为中心旋转,解除与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撞针44的卡止,成为座椅衬垫11可以在前后方向旋转 的状态。还有,卡止爪43通过施力弹簧45通常在维持与脚部撞针44的卡止状态的方向上对旋转施力。 
第三连接部件33是大致矩形的部件,配置在第一连接部件31和靠背板28之间并通过以中央部为第二轴部33a在第一连接部件31侧可旋转地轴支。 
在该第三连接部件33的下端部侧通过卡止部42c卡止取消线42。 
在上端部侧形成作为圆筒状卡止部的卡止突起35,该卡止突起35通过插通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圆弧状的长孔31b并与第二连接部件32的卡止凹部32b接触卡止使得第二连接部件32与第一连接部件31一起旋转。这里,卡止突起35形成为具有比长孔31b的宽度小一些的外径,另一方面,由于长孔31b形成为如上所述的描述第二轴部33a的同心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构成为使得与第三连接部件33的旋转一起,卡止突起35沿着长孔31b移动。 
下面针对作为动力传送部件卡止在第三连接部件33的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侧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卡止在第三连接部件33的卡止部42c的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侧被取消线缆42a引导,并与设置在侧部框架22a和靠背框架支持部21a的连结部分的卡止凸缘49连结。卡止凸缘49是安装在倾斜机构27的部件,与侧部框架22a一起旋转地安装。 
即,在本实施例的卡止凸缘49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侧构成为在座椅靠背12倒伏的状态,该卡止凸缘49通过取消线42拉伸形成于第三连接部件33的卡止部42c,通过使第三连接部件33旋转,具有作为检测装置的功能。即,倾斜装置具有倾斜机构27和检测装置。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卡止在取消线42的另一端部侧的卡止凸缘49形成于倾斜机构27,但是只要在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衬垫11倒伏的状态对取消线42进行操作也可以是其他卡止部位。进一步地,也可以形成在与倾斜机构27隔开的部位,此种情况下,倾斜装置是设置在与倾斜机构27和检测装置隔开的部位的构成。 
在该第三连接部件33不旋转的状态下,通过卡止突起35第二连接部件32卡止在第一连接部件31,随着第一连接部件31的旋转,可以旋转并拉伸脚部解除线41。 
当第三连接部件33旋转时,固定在第三连接部件33的卡止突起35沿着长孔 31b移动。通过卡止突起35的移动,由于卡止凹部32b与卡止突起35不接触,所以解除第一连接部件31和第二连接部件32的旋转的卡止。 
此时,通过带子20的操作,即使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第二连接部件32是不旋转的状态,卡止在第二连接部件32的脚部解除线41成为即使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也不拉伸的状态。 
即,在座椅靠背12的倒伏状态,即使拉伸带子20,前侧脚部14和车体地板4的卡止也不解除的构成。换句话说,通过使第三连接部件33旋转可以成为第二连接部件32不旋转的状态。 
还有,在脚部解除线41分别连结的卡止的解除机构侧(连接机构30的另一端侧),设置施力弹簧45,通常情况下在保持卡止状态的方向对脚部解除线41施力。为此,在乘客不操作带子20的状态下,在第一连接部件31和第二连接部件32通过带子连结部件34通常在向下拉伸带子20的方向对连接机构30的旋转施力。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带子连结部件34的卡止部34a在使带子连结部件34可旋转并轴支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同时,其另一端侧插通到形成于靠背板28的引导孔部28a。引导孔部28a为了形成描绘第一轴部31a的同心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卡止部34a可以伴随着第一连接部件31的旋转在引导孔部28a内移动。此外,通过调节引导孔部28a的长度可以设定第一连接部件31的旋转量的上下限。 
此外,作为分别引导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的倾斜解除线缆40a和脚部解除线缆41a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的引导托架的端部部件40b,41b通过未图示的卡止部件固定在靠背板28。引导取消线42的取消线缆42a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部件42b通过未图示的卡止部件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件31。 
还有,作为引导托架的端部部件40b,41b,42b不仅具有与倾斜解除线40、脚部解除线41等啮合,经由啮合部分引导倾斜解除线40、脚部解除线41等的功能,还可以作为引导所述线缆的圆环状或爪状部件的构成。 
这里,根据图10至图13针对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S的收起/恢复操作的连接机构30的动作进行说明。 
还有,在图10至图13中,以使座椅设置切换刻度盘为收起模式的状态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10(a)至图10(f)针对座椅S的收起操作进行说明。 
图10(a)是座椅S的设置状态。带子20从座椅靠背12的里面侧延伸。 
图10(b)是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的状态。当乘客向后方拉伸带子20时,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 
此时,安装有带子20的座椅靠背12通过安装在倾斜机构27的施力弹簧(螺旋弹簧48)向前方方向施力。由于构成为当在抵抗施力方向拉伸带子20时,以比使座椅靠背12向后方倒伏的应力小的应力使得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卡止被解除,所以卡止爪43的卡止被解除。 
图10(c)是解除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卡止的状态。即,解除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卡止,从而座椅S可以向后方旋转。 
图10(d),图10(e)是促进座椅S的后方旋转的状态。特别是,通过拉伸带子20,座椅S的重心超出旋转的中间点,此后,通过自重向后方旋转直至收起状态。此时,通过安装在座椅支持部25的施力弹簧(螺旋弹簧48),座椅S后方旋转速度被减速并缓和向收起凹部5的收起导致的冲击。此外,前侧脚部14由于自重向座椅衬垫11侧折叠。座椅靠背12通过安装在倾斜机构27的施力弹簧45被折叠并倒伏在座椅衬垫11上。 
图10(f)表示座椅S的收起状态,确保收起凹部5的开口部与座椅衬垫11的里面一体的平坦面宽的行李空间。 
即,乘客仅通过向后方拉伸带子20的操作就可以收起设置状态的座椅S。 
还有,为了更可靠地保持收起状态,还可以设置固定收起凹部5的车辆地板4和收起状态的座椅S的卡止机构。 
根据图11(a),(b),(c)对所述座椅S收起操作时的连接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a)是座椅S的设置状态时(参照图10(a))的连接机构30的状态,是乘客操作带子20之前的阶段。使该连接机构30的状态为原位置。 
图11(b)是连接机构27的卡止解除时(图10(b))的连接机构30的状态,是带子20向后方拉伸一些的阶段。通过带子20的操作,第一连接部件31伴随着由于在带子20被拉伸方向旋转,拉伸倾斜解除线40,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此时,由于座椅靠背12是相对于座椅衬垫11立起的状态,取消线42没有被拉伸,第二连接部件32与第一连接部件31一起旋转,脚部解除线41也被拉伸。但是,连结前侧脚部14和车体地板4侧的卡止爪43的卡止设定成以该状态下的拉伸量不 被解除,维持脚部的卡止。 
图11(c)是解除倾斜机构27和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的卡止时的连接机构30的状态(图10(c),(d)),是进一步拉伸带子20的状态。通过相对于图11(b)的状态(图10(b))更强烈地拉伸带子20,第一连接部件31大幅度旋转。伴随着该旋转,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被进一步拉伸。此时,解除脚部的卡止。 
此外,当座椅S被收起后,停止带子20的拉伸操作时,连接机构30通过安装在分别连结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的卡止的解除机构侧(连接机构30的另一端部侧)的施力弹簧45恢复到图11(a)的状态。但是,由于座椅靠背12在相对于座椅衬垫11倒伏的状态(图10(e),(f))被收起,拉伸取消线42,第三连接部件33仍然被保持在旋转的状态。 
接下来,根据图12(a)至图12(e)针对座椅S的恢复操作进行说明。 
图12(a)是座椅S在收起状态下,当座椅S从收起凹部5被拉出并以旋转轴25a为中心向前方旋转。 
图12(b)表示的是座椅S的前方旋转时的状态,伴随着座椅S的前方旋转,前侧脚部14通过该自重向前方展开。 
图12(c)表示将座椅S的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卡止在车体地板4侧的状态。卡止爪43通过座椅S自重的按压卡止在车体地板4侧的脚部撞针44。此时,座椅靠背12为倒伏状态。 
图12(d)表示从座椅S的前侧脚部14的卡止爪43卡止在车体地板4侧的状态向后方拉伸带子20的操作。此时,由于卡止爪43维持在卡止状态,可以仅使座椅靠背12相对座椅衬垫11立起。 
图12(e)是使座椅S恢复操作结束的状态。 
即,乘客在使座椅靠背12倒伏的收起状态的座椅S向前方旋转后,仅通过向后方拉伸带子20的操作可以使座椅S恢复。 
根据图13(a),(b),(c)针对所述座椅S的恢复操作时的连接机构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a)是从座椅S的收起状态(图12(a))旋转座椅S并使卡止爪43卡止在车体地板4侧的阶段(图12(c))的连接机构30的状态。通过乘客在操作带子20前的阶段,即座椅靠背12倒伏状态的操作,拉伸取消线42,保持在旋转第三 连接部件33的状态。 
图13(b)是为了使座椅靠背12立起向后方拉伸一些带子20的阶段(图12(d))。通过带子20的操作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并拉伸倾斜解除线40,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并可以使座椅靠背12向后方旋转。此时,由于与第三连接部件33一起移动卡止突起35,是即使旋转第一连接部件31,第二连接部件32不卡止的不可旋转的状态。 
此外,随着座椅靠背12的立起,第三连接部件33的旋转量减少,卡止突起35超出与第二连接部件32接触旋转范围旋转,第二连接部件32的卡止凹部32b维持在没有卡止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状态。由此,保持连结前侧脚部14和车体地板4侧的卡止爪43的卡止未解除的状态,仅通过拉伸带子20的操作就可以使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衬垫11立起。 
图13(c)是结束座椅S恢复操作的状态(图12(e))。当停止向后方拉伸带子20的操作时,第一连接部件31的位置通过由倾斜解除线40和脚部解除线41的施力恢复到原始位置。此时,由于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衬垫11立起,所以第三连接部件33是未通过取消线42拉伸的状态。为此,即使通过微小的应力也可以旋转,第二连接部件32也恢复到原始位置,并卡止在第一连接部件31的连接机构30的各个连接部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的状态。 
接下来,根据图14至图17对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S的打开座椅状态的座椅设置操作和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图14(a)对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进行说明。 
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包括通过使端部部件40b向连接机构30侧移动,在倾斜解除线40形成松弛,即使通过连接机构30的动作拉伸倾斜解除线40,由于形成的松弛吸收拉伸量,适宜地切换到倾斜机构27的卡止不能解除状态的功能,如前所述,在连接机构30的上方的靠背板28上形成。 
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由设置在座椅S里面的切换刻度盘52、作为与切换刻度盘52连动并旋转的板材的圆盘53、作为安装在倾斜解除线缆40a的端部部件40b的旋转部件的第四连接部件54构成的。 
切换刻度盘52是如图3所示设置在可由座椅S的里面乘客直接操作的位置的树脂制或金属制的刻度盘,可以选择通过旋转操作可变更的座椅设置。即,可以通过适宜切换刻度盘52的操作从座椅S的收起状态和向打开座椅状态变更的两种选 择可变更的座椅设置。 
圆盘53是设置在靠背板28上的圆形的板材,构成为与切换刻度盘52的旋转动作连动地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切换刻度盘52和圆盘53设置在同轴上,也可以是通过齿轮或带子构成连动的机构。此外,形成从圆盘53的中心部侧向放射方向大致矩形的凹部53a。还有,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凹部53a形成为凹地,但是也可以形成为贯通的长孔。 
第四连接部件54是设置在圆盘53的前侧的大致矩形的部件,通过第三轴部54a将一端部自由旋转地轴支在靠背板28。倾斜解除线缆40a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部件40b通过未图示的卡止部件固定在在另一端侧。此外,在第四连接部件54的里侧,形成向凹部53a内插通的大致圆筒状的凸部55。这里,凹部53a如前所述形成从圆盘53的中心直线地向着圆周方向的大致矩形,另一方面,由于凸部55形成具有比凹部53a的宽度小的外径,所以凸部55可以在凹部53a的内侧移动。 
接下来,根据图14和图15对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图14(a),(b)是收起模式(进行收起设定),是可以解除倾斜机构27卡止的状态。座椅S里面的切换刻度盘52变为与座椅收起/恢复操作一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进行带子20的拉伸操作时,由于伴随着连接机构30的动作,倾斜机构27的卡止被解除,所以可以使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衬垫11倒伏,可以进行座椅S的收起操作。 
针对此时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第四连接部件54的一端部侧可旋转地轴支在靠背板28上,在另一端部侧固定着倾斜解除线缆40a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部件40b,此外,安装着通常向上方(远离连接部件30的一侧)施力的施力弹簧56。此外,在第四连接部件54的大致中间形成凸部55,凸部55插嵌在形成于圆盘53的凹部53a中。 
收起模式(进行收起设定)下的凹部53a从圆盘53的中心向着横向方向(远离第三轴部54a的一侧)配置。凸部55卡止在凹部53a的侧面部分,不能向下部侧移动。 
这里,倾斜解除线40通过倾斜解除线缆40a引导,另一方面,倾斜解除线40的拉伸距离由连接机构30的第一连接部件31的动作来决定。 
倾斜解除线缆40a的配置可以通过变更端部部件40b的配置来决定。通过使来自连接机构30的拉伸距离的长度、端部部件40b向连接机构30侧移动可以使倾斜 解除线40的拉伸动作无效。 
具体地说,当端部部件40b接近连接机构30时,可以使连结连接机构30和倾斜机构27的倾斜解除线缆40a路径的距离缩短。另一方面,虽然插通在倾斜解除线缆40a的倾斜解除线40的操作力传送所必须的长度被缩短,由于卡止的两端部的位置不变,所以在倾斜解除线40产生冗余。 
通过与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拉伸动作)拉伸动作一致,使端部部件40b接近连接机构30并产生倾斜解除线40的冗余,可以配置成吸收由连接机构30的动作导致的拉伸距离从而不能将操作力传送到另一端侧。 
此外,即使在仅端部部件40b移动不能全部吸收拉伸距离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使得为了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使某种程度的拉伸量(操作距离)所必需的操作距离不延长的拉伸量向倾斜机构27侧传送,可以得到与所述同样的效果。 
端部部件40b通过未图示的卡止部件固定在第四连接部件54的另一端部侧(端部部件安装部54b),可以通过第四连接部件54的旋转移动端部部件40b的位置。 
对于收起模式,由于在配置在水平方向的凹部53a卡止凸部55,所以第四连接部件54不能在下方侧旋转,端部部件40b卡止在远离连接部件30的位置。为此,如图14(b)所示,当由于连接机构30的动作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时,由于伴随此动作,倾斜解除线40将拉伸距离传送到倾斜机构30,所以倾斜机构27的卡止被解除。 
此种情况下,通过带子20的操作可以实现图10中所示的收起座椅S的座椅设置。 
接下来,图15(a),(b)表示在打开座椅设置可能状态(打开座椅模式)的座椅切换机构50的状态,是不进行倾斜机构27的卡止解除的状态。座椅S里面的切换刻度盘52变为与打开座椅模式一致的旋转状态。在该状态,当进行带子20的拉伸操作时,伴随着连接机构30的动作仍然不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可以是能进行座椅S的操作的打开座椅状态的座椅设置。 
针对此时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切换刻度盘52的旋转操作切换到打开座椅模式(在打开座椅可进行座椅设置的状态),与切换刻度盘52的旋转连动的圆盘53也旋转。伴随着圆盘53的旋转,凹部53a的位置从圆盘53的中心向下侧配置。 
在所述凹部53a被配置在下侧的状态下,由于凸部55可以沿着凹部53a向下侧移动,第四连接部件54可以以第三轴部54a为中心向下方侧旋转。但是,由于第四连接部件54通常通过施力弹簧56被向上方(远离连接机构30的方向)施力,所以不受来自连接机构30的拉伸操作的限制向上方侧配置。 
如图15(b)所示,当通过连接机构30的动作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并且倾斜解除线40被拉伸时,对抗施力弹簧56的施力,第四连接部件54旋转。为此,由于设置在第四连接部件54的端部部件40b的拉伸距离的长度向连接机构30侧移动,所以拉伸操作不传送到倾斜解除线40的另一端部侧,倾斜机构27的卡止不被解除。 
图17是对座椅S的打开座椅的操作顺序的说明图,切换刻度盘52设定为打开座椅模式。图17(a)至图17(d)的带子20的操作与图10(a)至图10(d)相同。 
但是,如图17(e)所示,当进一步使座椅S向后方旋转时,对于打开座椅模式,由于没有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座椅靠背12的里面与收起凹部5的后侧缘部接触卡止从而构成打开长座椅。 
根据本实施例的收起模式(进行收起设定)的凹部53a虽然设置在水平方向,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圆盘53的上部侧在纵向设置。此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由于第四连接部件54通过施力弹簧56向上方旋转,可以构成为设置与第四连接机构54的旋转方向的侧部接触的挡块。 
本实施例的圆盘53虽然是圆形的,但是也可以是多角形的。此外,构成本发明的连接机构30和构成座椅设置切换机构50的部件不仅可以是钢材,也可以由非铁金属、树脂等构成。 
(第二实施例) 
图18是涉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60的收起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图19是涉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60的打开座椅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图20是涉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60的IV-IV剖面说明图。 
还有,在下面的各个实施例中,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8是座椅切换机构60的收起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60由设置在座椅S里面的切换刻度盘52、与切换刻度盘52连动,且安装在倾斜解除线缆40a的端部部件40b的第四连接部件64、以及通常向靠背板28侧 对第四连接部件64施力的线圈弹簧66构成。此外,在靠背板28通过凸状的压纹加工形成卡止第四连接部件64旋转的阻挡压纹63。 
涉及本实施例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60构成为在使第四连接部件64与切换刻度盘52的旋转连动的同时,通过线圈弹簧66对第四连接部件64向靠背板28侧(后方侧)施力,第四连接部件64按压在靠背板28侧。此外,第四连接部件64与形成在靠背板28的阻挡压纹63的上端部接触,向下侧(靠近连接机构30侧)的旋转被卡止。 
在本实施例中,在倾斜解除线40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安装线制动器40d并作为自由端。另一方面,在连接部件31形成插通倾斜解除线40的端部卡止部31d。端部卡止部31d形成具有比倾斜解除线40的线径大,比线制动器40d的直径小的直径的狭长切口,倾斜解除线40插通该狭长切口。 
还有,在使切换刻度盘52旋转时,抵抗线圈弹簧66的施力进行押回操作。 
图18(a),(b)是将切换刻度盘52向收起模式切换的状态,通过第四连接部件64接触阻挡压纹63的上端部并卡止变为不能向连接机构30侧旋转的状态。即,是端部部件40b与连接机构30隔开的位置卡止的状态,当连接机构30旋转时,线制动器40d卡止在端部卡止部31d并且倾斜解除线40被拉伸时,倾斜机构27被解除。 
图19(a),(b)是将切换刻度盘52切换到打开座椅模式的状态,通过在第四连接部件64的下部侧面接触挡块67,在连接机构30的附近卡止端部部件40b。此时,倾斜解除线40成为插通端部卡止部31d并拉伸在连接部件31的下方侧冗余的线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即使连接机构30动作且第一连接部件31旋转,端部卡止部31d不能卡止线制动器40d,使倾斜解除线40的冗余部分空转。即,来自带子20的操作力不能传送到倾斜机构27,倾斜机构27的卡止不能被解除。 
根据本实施例的阻挡压纹63通过对靠背板28的一部分按压加工形成的凸部也可以构成为在靠背板28上配置凸状的部件。此外,挡块67不仅配置在旋转的下侧,也可以配置在上侧,构成为设定第四连接部件64的旋转的上下限。 
进一步地,除了在第四连接部件64的里侧形成凹凸部,也可以构成为在靠背板28侧形成凹凸,分别与收起模式位置/打开座椅模式的位置啮合。 
(第三实施例) 
图21至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21是座椅设置切换机构70的收起 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图22是座椅设置切换机构70的打开座椅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图23是座椅设置切换机构70的V-V剖面说明图。 
还有,在下面的各个实施例中,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配置等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21是座椅设置切换机构70的收起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的座椅设置切换机构70由设置在座椅S里面的切换刻度盘52、作为与切换刻度盘52连动并旋转的板材的圆盘73、以及安装有倾斜解除线缆40a的端部部件40b的第四连接部件74构成。此外,在第四连接部件74设置在上方旋转方向(第一连接部件81的带子的拉伸的旋转方向和反方向)对第四连接部件74施力的施力弹簧76和设定上方旋转的上限的挡块77。 
在圆盘73形成长孔73a,在该长孔73a嵌入沿着长孔73a自由移动安装的大致圆柱形的销75. 
第四连接部件74是通过第三轴部74a将一端部侧自由旋转地轴支在靠背板28的大致矩形的部件,几乎在中间倾斜解除线40和施力弹簧76的一端部侧被卡止。此外,在第四连接部件74的另一端部侧的上部侧与销75的侧部可接触地设置。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解除线缆40a的连接机构30侧的端部部件40b和施力弹簧76的另一端部侧通过未图示的卡止部件固定在靠背板28上。此外,长孔73a虽然构成为贯通孔,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凹状的凹部。 
第一连接部件81虽然是构成连接机构30的部件,具有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件31同样的功能,但是也可以不直接固定在倾斜解除线40。在端部侧的下面与销75的侧部可接触地设置。 
如图23所示,第四连接部件74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81的靠背板28侧并设置成改变与靠背板28的高度使得第四连接部件74和第一连接部件81不能直接接触。但是,销75构成为可以配置在与第四连接部件74和第一连接部件81接触的位置。 
图21(a),(b)是将切换刻度盘52切换到收起模式状态,通过圆盘73的旋转,销75配置在第一连接部件81和第四连接部件74之间。 
第一连接部件81轴支在第一轴部31a,并且带子20通过带子连结部件34连结在一端部侧,由于带子20的操作,第一连接部件81旋转,在下侧配置有销75的另一端部侧向下侧旋转。通过该第一连接部件81的旋转可以向下侧压下销75。 
第四连接部件74将一端部侧可旋转地轴支在靠背板28上,在另一端部侧的上 部配置有销75。为此,通过向销75的下方的移动,第四连接部件74被销75压按并旋转。即,设置成第一连接部件81通过销75使第四连接部件74旋转,向下方拉伸安装在第四连接部件74的倾斜解除线40。由于倾斜解除线40被拉伸从而倾斜机构27的卡止被解除,所以座椅靠背12倒伏且可以收起座椅S。 
图22(a),(b)是将切换刻度盘52切换到打开座椅模式的状态,通过圆盘73的旋转,销75设置于由第一连接部件81的旋转压下的范围外。 
即使由于带子20的操作,第一连接部件81旋转,第一连接部件81也不能将销75按压到下侧。由于第四连接部件74不被销75按压不旋转,所以安装在第四连接部件74的倾斜解除线40也不被拉伸。为此,不解除倾斜机构27的卡止,维持座椅靠背12的立起状态,可以使座椅设置为打开座椅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销75可在长孔内自由移动地嵌入,为了防止松动,也可以设置通常在上方侧对销75施力的施力装置。此外,挡块77虽然使用的四角形部件,但是也可以是圆柱状,还可以使销75具有挡块77的功能。进一步地,施力弹簧76可以作为安装在第三轴部74a的弹簧构成。 
对于所述的涉及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虽然针对使用带子20作为收起/恢复操作装置的座椅S进行的说明,但是对于采用带子20以外的操作装置的座椅或者具有组合带子20和杆等多个操作装置或操作机构的座椅,也可同样适用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作为座椅设置,除了原来的收起/恢复状态,还可以将座椅设置为打开座椅状态。可以通过增加座椅设置实现商品性能的提高。 
此外,通过切换刻度盘的操作,可以选择收起状态和打开座椅状态的任何一种向一方的座椅设置的变更。即,在座椅设置状态,通过在切换刻度盘选择座椅设置模式,可以通过带子20的拉伸操作变为收起状态或打开座椅状态,可以确保良好的操作性。 
还有,在本发明中,虽然作为具体例子针对汽车被分为左右的第三列的座椅进行的说明,但是毋庸置疑,并不局限于此,对于一体形成的长座椅类型的座椅或副驾驶位,或其他后部座椅也可以适用同样的构成。 

Claims (5)

1.一种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作为座椅设置包括倒伏状态和打开座椅状态两种模式,具有:可旋转地支持座椅衬垫一端部侧的第一座椅支持装置;通过倾斜装置可倒伏在所述座椅衬垫的座椅靠背;设置在所述座椅衬垫另一端部侧的第二座椅支持装置;可使所述第二座椅支持装置和车体地板侧卡止脱落的卡止脱落装置;至少连结于所述倾斜装置的连接机构;可以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对所述倾斜装置和所述卡止脱落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操作的操作装置;包括使对所述倾斜装置的操作有效或无效的选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包括在可旋转地轴支于一端部侧的同时在另一端部侧固定有引导连结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倾斜装置的传送部件的引导托架的旋转部件、形成大致矩形的凹部的板材以及可以对所述板材进行操作的切换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在所述板材侧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在所述凹部内可移动地嵌入。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具有在可旋转地轴支于一端部侧的同时在另一端部侧固定有引导连结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倾斜装置的传送部件的引导托架的旋转部件、可对所述旋转部件进行操作的切换部件、以及对所述旋转部件向着支持所述旋转部件的基板侧施力的施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所述旋转部件侧或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基板侧具有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包括在可旋转地轴支于一端部侧的同时卡止与所述倾斜装置连结的传送部件的旋转部件、形成具有长孔的板材、以及可以对所述板材进行操作的切换部件;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操作装置的拉伸旋转,包括在没有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的位置设置的连接部件;还具有在所述长孔内自由移动地嵌入且可以与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两者都接触的突起部件。
CN2008801109771A 2007-10-09 2008-10-09 车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1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3229A JP5193554B2 (ja) 2007-10-09 2007-10-09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7-263229 2007-10-09
PCT/JP2008/068388 WO2009048110A1 (ja) 2007-10-09 2008-10-09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1126A CN101821126A (zh) 2010-09-01
CN101821126B true CN101821126B (zh) 2012-08-22

Family

ID=40549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09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1126B (zh) 2007-10-09 2008-10-09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41930B2 (zh)
JP (1) JP5193554B2 (zh)
CN (1) CN101821126B (zh)
WO (1) WO20090481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3883B2 (en) * 2005-12-28 2016-05-10 Ts Tech Co., Ltd. Tip-up/dive-down type reclining seat for vehicle
JP5291373B2 (ja) * 2008-04-16 2013-09-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誤操作防止装置及び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US8408628B2 (en) * 2008-12-26 2013-04-02 Shiroki Corporation Storable seat for vehicle
JP5429539B2 (ja) * 2009-08-21 2014-02-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態変更装置
JP5629516B2 (ja) * 2010-07-21 2014-11-1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WO2012011542A1 (ja) 2010-07-21 2012-01-2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DE102010046296A1 (de) * 2010-09-22 2012-03-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Entriegelungsvorrichtung
US8523262B2 (en) * 2011-03-21 2013-09-03 Porter Group, Llc Vehicle seat rear floor latch and seat positioner assembly
JP6115224B2 (ja) * 2013-03-22 2017-04-1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操作装置
CN105216668A (zh) * 2014-06-26 2016-01-06 李宛豫 能翻转的车用座椅框架及其组件
GB2554895B (en) * 2016-10-12 2018-10-10 Ford Global Tech Llc Vehicle loadspace floor system having a deployable seat
US10166900B2 (en) 2017-02-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rnal upper seatback support for driving and sleeper seats
US10434905B2 (en) 2017-03-02 2019-10-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llapsible lift mechanism for H-point lift
US10065535B1 (en) * 2017-03-02 2018-09-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lift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10166887B2 (en) 2017-03-02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lift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10569674B2 (en) 2017-03-02 2020-02-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chanism for a supine motor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10081270B1 (en) 2017-03-03 2018-09-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ont seat sleeper seat and features
US10525861B2 (en) 2017-03-22 2020-01-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eg support options for sleeper seats
US10632873B2 (en) 2018-04-04 2020-04-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structure dual motion recliner pivot mechanism
US11007908B2 (en) 2019-06-25 2021-05-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pper thoracic support paddle attachment assembly
US11148556B2 (en) * 2019-08-09 2021-10-19 Mahindra N.A. Tech Center Vehicle seat hinge assembly
US11370336B2 (en) * 2019-10-04 2022-06-28 Tian Yong Wang Transit bench seat
US11117500B2 (en) * 2019-11-01 2021-09-14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CN110745041B (zh) * 2019-11-25 2022-05-31 上海梵思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可折叠座椅
US11772519B2 (en) 2020-11-09 2023-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first arrangement to a child seat arrangement
US11731535B2 (en) 2020-11-09 2023-08-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child care arrangement to a second arrangement
US11772517B2 (en) 2020-11-09 2023-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child seat arrangement to a second arrangement
US11904732B2 (en) 2020-11-09 2024-02-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first arrangement to a child care arrangement
US11772520B2 (en) 2020-11-09 2023-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mote notification and adjustment of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arrange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849A (en) * 1989-01-27 1991-10-15 Superior Coaches Limousine construction
CN2281916Y (zh) * 1996-09-20 1998-05-20 刘顺喜 汽车折立座椅
CN2488752Y (zh) * 2001-07-10 2002-05-01 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快速折叠及倒立装置
CN1993247A (zh) * 2004-08-12 2007-07-04 英提尔汽车公司 转换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6029A (en) * 1978-04-10 1979-10-22 Ohi Seisakusho Co Ltd Seat adjusting device
JP2514957Y2 (ja) * 1990-02-23 1996-10-23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H07172223A (ja) * 1993-12-20 1995-07-11 Otec Japan:Kk 車両用多目的シート
JP2996885B2 (ja) * 1994-11-07 2000-01-11 株式会社オーテックジャパン 車両用多目的シート
JP2854253B2 (ja) * 1994-11-07 1999-02-03 株式会社オーテックジャパン 車両用多目的シート
US5641202A (en) * 1996-01-16 1997-06-24 Lear Seating Corporation Release latch for utility seat
JP3299179B2 (ja) * 1998-04-28 2002-07-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用車のシート収納構造
JP2000189266A (ja) * 1998-12-25 2000-07-11 T S Tec Kk シ―トの調節装置
JP4314714B2 (ja) * 2000-02-28 2009-08-1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支持機構
EP1309467B1 (en) * 2000-08-17 2005-04-13 Intier Automotive Inc. Stowable seat assembly having a center pivot
JP3626160B2 (ja) * 2001-11-19 2005-03-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6869138B2 (en) * 2002-08-23 2005-03-22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Underfloor stowage of a folding seat in a vehicle
US7156442B2 (en) * 2003-06-20 2007-01-02 The Riverbank Llc Adjustable vehicle seat
JP4352923B2 (ja) * 2004-02-13 2009-10-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JP4115953B2 (ja) 2004-02-27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6082698A (ja) 2004-09-16 2006-03-30 T S Tec Kk 折畳み収納式自動車用シート
US7252320B2 (en) * 2004-09-16 2007-08-07 Ts Tech Co., Ltd. Foldable and storable seat for vehicle
US7201425B2 (en) * 2004-09-17 2007-04-10 Ts Tech Co., Ltd. Foldable and storable seat for vehicle
DE102005037385B4 (de) * 2005-08-08 2011-05-26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Sitz einer hinteren Sitzreihe eines Kraftfahrzeuges
JP5193552B2 (ja) * 2007-10-09 2013-05-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849A (en) * 1989-01-27 1991-10-15 Superior Coaches Limousine construction
CN2281916Y (zh) * 1996-09-20 1998-05-20 刘顺喜 汽车折立座椅
CN2488752Y (zh) * 2001-07-10 2002-05-01 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快速折叠及倒立装置
CN1993247A (zh) * 2004-08-12 2007-07-04 英提尔汽车公司 转换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1126A (zh) 2010-09-01
WO2009048110A1 (ja) 2009-04-16
US8141930B2 (en) 2012-03-27
JP5193554B2 (ja) 2013-05-08
JP2009090808A (ja) 2009-04-30
US20100207418A1 (en) 201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1126B (zh) 车用座椅
CN101821124B (zh) 车用收起座椅
CN101959714A (zh) 座椅卡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
CN102143862B (zh) 误操作防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
CN101821127B (zh) 车用收起座椅
CN101959715A (zh) 车用收起座椅
CN101965276B (zh) 误操作防止装置及车用收起座椅
CN101970260A (zh) 车用收起座椅
CN101821125A (zh) 车用收起座椅
JP599888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9855871B2 (en) Vehicle seat
US7938471B2 (en) Deck board and mounting structure of deck board
KR20100025085A (ko) 시트백 연동형 전후 슬라이딩 헤드레스트 장치
US8439443B2 (en) Vehicle seat
JPWO2008120415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9511689B2 (en) Sea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623746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97471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EP4037932A1 (en) Seat assembly with return interlock element
KR20210002186A (ko) 시트의 보조 시트 수납 장치
EP1475267A2 (en) Child safety seat
WO2007138411A1 (en) Vehicle seat
JP45557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08285098A (ja)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KR100494550B1 (ko) 자동차용 럼버서포트 장치 연동형 등판 지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