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0590A -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0590A
CN101810590A CN200910078513A CN200910078513A CN101810590A CN 101810590 A CN101810590 A CN 101810590A CN 200910078513 A CN200910078513 A CN 200910078513A CN 200910078513 A CN200910078513 A CN 200910078513A CN 101810590 A CN101810590 A CN 101810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sence
ambroxol hydrochloride
salbutamol sulfate
buccal table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8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宝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LESHE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LESHE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LESHE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LESHE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8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05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0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起效迅速、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充分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便小儿和老年人减量服用,便于携带,贮存,运输,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新制剂——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口含片。本发明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活性成分,加入一些特定的种类和比例的辅料,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口含片剂。

Description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药物制剂,特别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任何年龄组均占多种疾病之首。据美国统计学年鉴的数据显示,在所有死因归类中,与呼吸道相关疾病(不包括肿瘤)的死因排位从1970年的第10位上升到1991年的第4位(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第8位(肺炎、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英国胸外科学会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呼吸系统疾病已取代癌症和心脏病,成为英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该报告说,在英国,肺炎和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每年导致15万人死亡,占英国所有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这一数字是欧洲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两倍。而在中国,由于人口密集,吸烟人群较多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根据我国1992年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是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同质纤维化以及肺病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也向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对2000年到20031季度入网医院呼吸系统用药的调查显示,呼吸系统用药购药金额保持着持续的增长势头,2002年比2000年增长25%;而2003年1季度比上一年1季度(2002年四季度)增长3.3%,而比2000年1季度则增长30.7%。因此,研究和开发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必然有广阔的前景。
盐酸氨溴索又称氨溴醇、溴环己氨醇。系粘液溶解剂。对呼吸系统有包含作用。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盐酸氨溴索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氧化物H-、HOCl,减弱支气管高反应性,刺激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促进肺泡和咽鼓管表面物质的合成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付和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证、肺蛋白沉积证、急性呼吸窘迫证、围产期肺病并发症及呼吸到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其在体内代谢迅速,排泄较快,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毒理学研究表面,盐酸氨溴索副作用很少,使用安全。
硫酸沙丁胺醇可以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支气管扩张作用性较强,而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较弱,是目前较安全,最常用的平喘药,适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病人的支气管痉挛,缓解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气道阻塞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墨西哥上市了盐酸氨溴索与硫酸沙丁胺醇的复方口服溶液剂,商品名为:Flxol,规格为每5mL含有盐酸氨溴索7.5mg,硫酸沙丁氨醇2mg,适应症为缓解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气道阻塞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等。临床资料证明盐酸氨溴索与硫酸沙丁胺醇两者在缓解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气道阻塞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本发明所述口含片,可以置于舌下或者牙龈与面颊之间,通过口腔粘膜或舌下粘膜吸收,能有效避免口服给药时由肝脏引起的首过效应,大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因此,药物口含片制备技术已成为当代医药高科技之一,将为各类患者十分便捷的给药方式。
本发明将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制备成口含片,以期达到更好地缓解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气道阻塞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生物利用度,更充分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便小儿吞服和老年人减量服用,便于携带,贮存,运输等目的。而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对于一般普通剂型而言,往往制剂起效慢、生物利用度较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迅速,能有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同时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的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口服剂型-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口含片中含有活性成份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和适合制成口含片的药物辅料。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每片中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含量分别为0.1~10mg,5-20mg。
口含片中药物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滑剂,矫味剂。其中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磷酸钙、碳酸钙、碳酸氢钙、淀粉、羧甲基淀粉、预胶化淀粉或者微晶纤维素。其每片中用量为片重的5-99%。
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胶态二氧化硅、硬质酰富马酸钠、滑石粉、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苯甲酸钠、己二酸、富马酸、硼酸、氯化钠、月桂醇硫酸钠或者月桂醇硫酸镁。其每片中用量为片重的0.1-5%。
矫味剂包括但不仅限于甜菊素、山梨醇、甘露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甘草甜素、干茶叶素、环己氨基磺酸钠、香蕉香精、葡萄香精、可可香精、菠萝香精、甜橙香精、水蜜桃香精、苹果香精、薄荷香精、草莓香精、茴香、香兰素、柠檬香精、樱桃香精或者玫瑰香精。其每片中用量为片重的0.01-0.5%。其制备工艺可以是直接压片法或者制粒压片法。
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组成列在实施例中。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例来对本发明的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口含片做进一步具体说明,但并不仅限于以下实例。
实施例1:
处方:
Figure B2009100785133D0000031
制备方法:
取硫酸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甘露醇,山梨醇采用等量递加法充分混合均匀后,用水制软材,制粒,60℃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实施例2:
处方:
Figure B2009100785133D0000041
制备方法:
取硫酸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甘露醇,蔗糖,山梨醇采用等量递加法充分混合均匀后,用水制软材,制粒,60℃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实施例3:
处方:
Figure B2009100785133D0000042
制备方法:
取硫酸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甘露醇,蔗糖,山梨醇采用等量递加法充分混合均匀后,用水制软材,制粒,60℃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实施例4:
处方:
Figure B2009100785133D0000051
制备方法:
取硫酸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木糖醇,甘露醇,山梨醇采用等量递加法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硬脂酸,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Claims (7)

1.一种复方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口含片,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份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和适合制成口含片的药物辅料。
2.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口含片,其特征在于,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其水合物,优选为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每片中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含量分别为0.1~10mg,5-20mg。
3.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滑剂,矫味剂。
4.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磷酸钙、碳酸钙、碳酸氢钙、淀粉、羧甲基淀粉、预胶化淀粉或者微晶纤维素。其每片中用量为片重的5-99%。
5.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胶态二氧化硅、硬质酰富马酸钠、滑石粉、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苯甲酸钠、己二酸、富马酸、硼酸、氯化钠、月桂醇硫酸钠或者月桂醇硫酸镁。其每片中用量为片重的0.1-5%。
6.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味剂包括但不仅限于甜菊素、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草甜素、干茶叶素、环己氨基磺酸钠、香蕉香精、葡萄香精、可可香精、菠萝香精、甜橙香精、水蜜桃香精、苹果香精、薄荷香精、草莓香精、茴香、香兰素、柠檬香精、樱桃香精或者玫瑰香精。其每片中用量为片重的0.01-10%。
7.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可以是直接压片法或者制粒压片法。
CN200910078513A 2009-02-25 2009-02-25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810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513A CN101810590A (zh) 2009-02-25 2009-02-25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513A CN101810590A (zh) 2009-02-25 2009-02-25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0590A true CN101810590A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1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8513A Pending CN101810590A (zh) 2009-02-25 2009-02-25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05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2854A (zh) * 2014-12-22 2015-05-20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含有盐酸氨溴索和硫酸沙丁胺醇的片剂
CN105343040A (zh) * 2015-12-08 2016-02-24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氨溴索沙丁胺醇散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2854A (zh) * 2014-12-22 2015-05-20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含有盐酸氨溴索和硫酸沙丁胺醇的片剂
CN105343040A (zh) * 2015-12-08 2016-02-24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氨溴索沙丁胺醇散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43040B (zh) * 2015-12-08 2018-06-05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氨溴索沙丁胺醇散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93581A1 (en) Methods for Buccal, Lingual or Sublingual Dosing Regimens of Epinephr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Emergencies
CN104274537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382993A (zh) 复方甘草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2961365B (zh) 硫酸特布他林口腔速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4827A (zh) 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3327A (zh) 一种含有盐酸氨溴索的药物组合物
CN101810590A (zh)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0604A (zh) 一种以沙丁胺醇与氨溴索为活性成分的喷雾剂
CN106361689A (zh) 一种福多司坦口服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8504A (zh) 一种复方硫酸沙丁胺醇和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
CN101849939A (zh) 一种以异丙托溴铵与沙丁胺醇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CN101797237A (zh) 甲磺酸倍他司汀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0589A (zh) 一种以硫酸沙丁胺醇和盐酸氨溴索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792B (zh) 一种石歧外感中药口含片
CN101647885B (zh) 治疗咳嗽的药物组合物
CN102485256B (zh) 一种宣肺降气清热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250227A (zh) 一种枸橼酸咖啡因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0153B (zh) 小儿复方氢溴酸山莨宕碱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冻干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455A (zh) 一种沙棘黄酮分散片
CN102525980B (zh) 一种小儿盐酸西替利嗪组合物
CN1311830C (zh) 头孢羟氨苄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4170B (zh) 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416162A (zh) 一种经口腔粘膜吸收的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
CN102485257A (zh) 一种宣肺降气清热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67709A (zh) 复方甲基麻黄碱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