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4753B -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4753B
CN101804753B CN2010101161110A CN201010116111A CN101804753B CN 101804753 B CN101804753 B CN 101804753B CN 2010101161110 A CN2010101161110 A CN 2010101161110A CN 201010116111 A CN201010116111 A CN 201010116111A CN 101804753 B CN101804753 B CN 101804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dot
nozzle
medium
ink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6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4753A (zh
Inventor
蜜泽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4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81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r waves, e.g. ultraviolet radiation, electron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72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mechanical wave energy, e.g. ultrasonics; using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e.g. electric discharge, plasm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即使在高密度形成墨点的情况下仍能抑制洇渗。该液体排出方法包括:通过对介质排出当照射电磁波时固化的液体,而在预定的方向上以第一间隔在所述介质形成墨点的第一工序;对形成于介质的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二工序;通过以位于已被照射电磁波的墨点之间的方式、在预定的方向上以第一间隔形成墨点,从而在预定的方向上以比第一间隔短的第二间隔在介质形成墨点的第三工序;和对形成于介质的所述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四工序。

Description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使用因电磁波(例如紫外线(UV))的照射而固化的液体(例如UV墨)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就这样的印刷装置而言,在从喷嘴对介质(纸、膜等)排出液体之后,对形成于介质的墨点照射电磁波。这样一来,墨点固化而附着固定于介质,所以即使对难以吸收液体的介质也能够进行良好的印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58793号公报
在介质上高密度地形成墨点时,如果在照射电磁波之前与相邻的墨点接触,则可能会发生洇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高密度地形成墨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洇渗。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是一种液体排出方法,包括:通过对介质排出当照射电磁波时固化的液体,而在预定的方向上以第一间隔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墨点的第一工序;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二工序;通过以位于已被照射所述电磁波的所述墨点之间的方式、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形成墨点,从而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间隔短的第二间隔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墨点的第三工序;和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四工序。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的记载加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机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A是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图2B是横向观察图2A所得的图。
图3A~图3C是用于对各喷头的喷嘴配置和墨点形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4A~图4C是滴中于介质上的UV墨(墨点)的形状和UV的照射定时的说明图。
图5A~图5H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点形成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6是比较例的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
图7A~图7C是比较例的墨点形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墨点配置的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头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3A以及图13B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墨点形成工作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            11滑架          20传送单元
23A上游侧传送辊    23B下游侧传送辊    24传送带
30喷头单元    31a上游侧彩色喷头组    31b下游侧彩色喷头组
33透明墨(clear ink)用喷头组    40照射单元  41第一暂时固化用
照射部    41a第一照射部    41b第二照射部    41c第三照射部
42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    44彻底固化用照射部
50检测器组    60控制器    61接口部    62CPU   63存储器
64单元控制电路    110计算机    311第一彩色喷头
312第二彩色喷头    313第三彩色喷头
314第四彩色喷头    331第一透明喷头
332第二透明喷头    333第三透明喷头
334第四透明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的记载,至少能明确下面的事项。
明确一种液体排出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对介质排出当照射电磁波时固化的液体,而在预定的方向上以第一间隔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墨点的第一工序;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二工序;通过以位于已被照射所述电磁波的所述墨点之间的方式、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形成墨点,从而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间隔短的第二间隔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墨点的第三工序;和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四工序。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即使在高密度地形成墨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洇渗。
在该液体排出方法中,可以对沿传送方向被传送的所述介质,使用具有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嘴的第一喷嘴列而执行所述第一工序,使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喷嘴列靠所述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具有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嘴的第二喷嘴列,而执行所述第三工序。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在通过边沿传送方向传送介质边从第一喷嘴列以及第二喷嘴列排出液体而高密度地形成墨点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洇渗。
在该液体排出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工序期间,在所述介质的第一区域形成所述墨点之后,在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形成所述墨点,在所述第三工序期间,在所述介质的所述第二区域形成所述墨点之后,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墨点。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能够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画质更为均匀。
在该液体排出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工序期间,在第一色的所述墨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第一区域之后、且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形成了所述第一色的所述墨点之后,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与所述第一色不同的第二色的所述墨点。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能够使各色的墨点的大小均匀,能够提高画质。
在该液体排出方法中,可以通过边使具有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的喷嘴列沿移动方向移动边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液体来执行所述第一工序,在所述第一工序以及所述第二工序之后,通过边使所述喷嘴列沿移动方向移动边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液体来执行所述第三工序。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在通过反复执行墨点形成的工作和介质的传送而高密度地形成墨点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洇渗。
在该液体排出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工序和所述第三工序期间所形成的墨点是通过排出有色的液体而形成的,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在所述第四工序之后,对所述介质排出当照射所述电磁波时固化的无色的液体,从而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间隔短的间隔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墨点的工序;和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墨点照射电磁波的工序。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能够提高图像的光泽。
在该液体排出方法中,优选,所述第四工序中的电磁波的照射量比所述第二工序中的电磁波的照射量大。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能够既抑制墨的洇渗又抑制墨点的扩展。
在该液体排出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第四工序之后,再次进行电磁波的照射而使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墨点暂时固化,之后,再次进行电磁波的照射而使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墨点彻底固化。
采用这样的液体排出方法,通过暂时固化和彻底固化,能够调整画质。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排出装置举线型打印机(打印机1)为例进行说明。
(关于打印机的构成)
图1是打印机1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另外,图2A是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图2B是从横向观察图2A所得的图。
打印机1是在纸、布、膜等的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印刷装置,其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接收印刷数据,按照印刷数据在介质上印刷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是通过排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因紫外线(以下称为UV)的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墨(以下称为UV墨),从而在介质上印刷图像的装置。UV墨是含有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墨,当受到UV的照射时在紫外线固化树脂中发生光聚合反应从而固化。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使用CMYK这四色的UV墨(彩色墨)和无色透明的UV墨(透明墨)来印刷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有传送单元20、喷头单元30、照射单元40、检测器组50以及控制器60。当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接收到印刷数据时,控制器60控制各单元(传送单元20、喷头单元30、照射单元40)而在介质上印刷图像。打印机1内的状况由检测器组50予以监视,检测器组50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器60。控制器60,基于从检测器组50输出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各单元。
传送单元20,用于将介质(例如纸等)沿预定的方向(以下称为传送方向)传送。该传送单元20,具有上游侧传送辊23A、下游侧传送辊23B和传送带24。当没有图示的传送电动机旋转时,上游侧传送辊23A以及下游侧传送辊23B旋转,传送带24旋转。由供纸辊(没有图示)供给的介质,由传送带24传送至能够印刷的区域(与喷头相对向的区域)。传送带24传送介质,从而使介质相对于喷头单元30沿传送方向移动。通过了能够印刷的区域的介质,由传送带24向外部送纸。另外,传送中的介质,静电吸附或真空吸附于传送带24。
喷头单元30,用于对介质排出UV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UV墨使用用于形成图像的有色的彩色墨、和无色透明的透明墨。喷头单元30,通过对传送中的介质排出各种墨,而在介质上形成墨点以在介质上印刷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喷头单元30,从传送方向的上游侧起按顺序具有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和透明墨用喷头组33。
另外,关于喷头单元30的各喷头组的构成的详细情况将在下文中记述。
照射单元40,用于对滴中于介质的UV墨(墨点)照射UV。形成于介质上的墨点,由于受到来自照射单元40的UV的照射而固化。本实施方式的照射单元40,具有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和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
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使墨点的表面固化而防止墨点彼此之间的墨的洇渗。另外,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照射量少,在第一暂时固化之后墨点还继续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具有第一照射部41a、第二照射部41b和第三照射部41c。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各照射部的UV照射的光源,使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Diode)。LED控制输入电流的大小,从而能够容易地改变照射能量。
第一照射部41a设置在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与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之间,第二照射部41b设置在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传送方向下游侧。另外,第三照射部41c设置在透明墨用喷头组33的传送方向下游侧。
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通过使墨点的表面进一步固化而停止墨点的扩展。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的UV照射的光源也使用LED。
另外,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设置在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第二照射部41b与透明墨用喷头组33之间。
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使墨点完全固化。本实施方式的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作为UV照射的光源而具有灯(金属卤化物灯、水银灯等)。
另外,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设置得比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第三照射部41c靠传送方向下游侧。
另外,关于暂时固化和彻底固化的详细情况在下文中记述。
检测器组50包括回转式编码器(没有图示)和纸检测传感器(没有图示)等。回转式编码器,对上游侧传送辊23A、下游侧传送辊23B的旋转量进行检测。基于回转式编码器的检测结果,能够检测出介质的传送量。纸检测传感器,对供纸状态中的介质的前端的位置进行检测。
控制器60是用于进行打印机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和单元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与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CPU62是用于进行打印机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用于确保存储CPU62的程序的区域、作业区域等,具有RAM、EEPROM等的存储元件。CPU62,按照存储于存储器63的程序经由单元控制电路64来控制各单元。
(关于印刷工作)
通过边沿传送方向传送介质,边从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排出UV墨,从而沿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的间隔在介质上形成墨点,该墨点受到来自第一照射部41a的UV照射而被进行第一暂时固化。进而,通过边传送介质,边从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排出UV墨,从而在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形成的纸宽方向的墨点之间,以1/360英寸的间隔形成墨点。即,在纸宽方向上以1/720英寸的间隔形成墨点。该墨点受到来自第二照射部41b的UV照射而被进行第一暂时固化。进而,形成于介质上的各墨点受到来自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的UV照射而被进行第二暂时固化。之后,由透明墨用喷头组33在各墨点上涂敷透明墨,涂敷后的透明墨受到来自第三照射部41c的UV照射而被进行第一暂时固化。接着,介质上的各墨点受到来自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的UV照射而被彻底固化。这样一来就在介质上印刷了图像。
(关于喷头单元)
接下来,对图2A、图2B所示的喷头单元30的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喷头单元30,如上所述,具有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和透明墨用喷头组33。
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排出用于印刷图像的有色的彩色墨。本实施方式的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沿纸宽方向以360dpi形成墨点。另外,在下文中记述墨点形成的状况。
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具有第一彩色喷头311和第二彩色喷头3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将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的喷头数设定为2个,但也可以设定为更多个。各彩色喷头具有8个喷嘴列。即,四种颜色(CMYK)中每种颜色具有2个喷嘴列。另外,关于喷嘴配置在下文中记述。
第一彩色喷头311位于图2A中的下侧,第二彩色喷头312位于图2A中的上侧。即,第一彩色喷头311和第二彩色喷头312在介质的不同区域形成墨点。另外,第一彩色喷头311和第二彩色喷头312的纸宽方向上的位置局部重复(重叠)。
另外,第一彩色喷头311和第二彩色喷头312的喷嘴配置在下文中记述。
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也排出用于印刷图像的有色的彩色墨。本实施方式的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沿纸宽方向以360dpi形成墨点。另外,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以位于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所形成的墨点之间(纸宽方向的墨点之间)的方式形成墨点。另外,在下文中记述墨点形成的状况。
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构成与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大致相同,具有第三彩色喷头313和第四彩色喷头314。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而言,第三彩色喷头313位于图2A中的下侧,第四彩色喷头314位于图2A中的上侧。但是,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相对于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沿纸宽方向偏离1/720英寸。
透明墨用喷头组33,排出用于使光泽均匀的无色透明的透明墨。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墨用喷头组33沿纸宽方向以720dpi形成墨点。
透明墨用喷头组33具有第一透明喷头331、第二透明喷头332、第三透明喷头333和第四透明喷头334这四个喷头。第一透明喷头331和第三透明喷头333位于图2A中的下侧,第二透明喷头332和第四透明喷头334位于图2A中的上侧。例如,第一透明喷头331与第一彩色喷头311在纸宽方向的位置相同,第二透明喷头332与第二彩色喷头312在纸宽方向的位置相同。
(关于各喷头的喷嘴配置和墨点形成)
图3A至图3C是用于对各喷头的喷嘴配置与墨点形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3A是第一彩色喷头311的黑色的2个喷嘴列的喷嘴配置的说明图。另外,对第一彩色喷头311的黑色的2个喷嘴列进行说明,但其他彩色喷头的黑色的2个喷嘴列也一样,另外,其他颜色的喷嘴列的黑色的2个喷嘴列也一样。而且,各透明喷头(第一透明喷头331至第四透明喷头334)的喷嘴列也与图3A的一样。
在各喷头,黑色具有“A列”和“B列”这2个喷嘴列。各喷嘴列具有180个喷嘴。关于各喷嘴,从图中的上方起标有#1、#2、#3...这样的编号。另外,对A列喷嘴的各喷嘴编号标注“A”这一后缀,对B列喷嘴的各喷嘴编号标注“B”这一后缀。
各列喷嘴,沿着与传送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喷嘴列方向)以1/180英寸的间隔(喷嘴间距)排列。另外,如图3A所示,A列喷嘴的喷嘴列方向的位置与B列喷嘴的喷嘴列方向的位置正好偏离半个喷嘴间距(1/360英寸)。例如,关于喷嘴列方向(纸宽方向),B列的喷嘴#1位于A列喷嘴#1与喷嘴#2之间。由此,在各彩色喷头中,黑色的喷嘴,沿喷嘴列方向(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的喷嘴间距排列。因此,能够以1/360英寸(360dpi)的析像度形成彩色墨点。关于各喷头的其他颜色一样。
图3B的左侧表示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的2个彩色喷头(第一彩色喷头311和第二彩色喷头312)的黑色的喷嘴的位置关系。另外,对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的黑色的喷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2个彩色喷头(第三彩色喷头313和第四彩色喷头314)的黑色的喷嘴的位置关系也一样。另外,关于其他颜色也与黑色的一样,第一透明喷头331与第二透明喷头332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三透明喷头333与第四透明喷头334的位置关系也一样。
如图所示,第一彩色喷头311与第二彩色喷头312的喷嘴列方向(纸宽方向)的位置局部重复。
例如,第一彩色喷头311的A列的图中上侧的2个喷嘴(#1A、#2A)与第二彩色喷头312的A列的图中下侧的2个喷嘴(#179A、#180A),在喷嘴列方向(纸宽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重复的位置)。另外,第一彩色喷头311的B列的图中上侧的2个喷嘴(#1B、#2B)与第二彩色喷头312的B列的图中下侧的2个喷嘴(#179B、#180B),在喷嘴列方向(纸宽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重复的位置)。也将喷嘴这样位于在喷嘴列方向上重复的位置的称为重复喷嘴。另外,也将重复喷嘴以外的喷嘴称为通常喷嘴。
图3B的右侧表示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图3B的左侧的各喷头)实现的黑墨点的形成。图中的白色圆圈表示由第一彩色喷头311的喷嘴形成的墨点,图中的黑色圆圈表示由第二彩色喷头312的喷嘴形成的墨点。
(关于未重复的喷嘴的墨点形成)
通常喷嘴(重复喷嘴以外的喷嘴),每当介质被传送1/720英寸便排出墨。由此,沿传送方向以1/720英寸间隔形成墨点。另外,在各喷头的位置没有重复的部分,由一个喷嘴形成一个墨点列(沿传送方向排列的墨点的列)。例如,图3B所示的最上级的墨点列是由第二彩色喷头312的喷嘴#177A形成的,最下级的墨点列是由第一彩色喷头311的喷嘴#4B形成的。由此,各墨点列沿喷嘴列方向(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间隔排列。
(关于重复喷嘴的墨点形成)
重复喷嘴与通常喷嘴相比形成一半的墨点。例如,如图3B所示,通过第一彩色喷头311的喷嘴#1A,沿传送方向每隔一个墨点(1/360英寸间隔)形成墨点。
另外,在利用一方的重复喷嘴所形成的墨点之间(传送方向之间)由另一方的重复喷嘴形成墨点。例如,第二彩色喷头312的喷嘴#179A,在由第一彩色喷头311的喷嘴#1A沿传送方向每隔一个墨点(1/360英寸间隔)而所成的墨点之间形成墨点。这样一来,由重复的2个喷嘴形成1个墨点列。换言之,2个重复喷嘴实现与一个通常喷嘴相同的功能。
这样,通过1个喷头组,沿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间隔形成墨点。
图3C的左侧表示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和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黑色喷嘴的位置关系。另外,这里对第二彩色喷头312和第四彩色喷头314的黑色喷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第一彩色喷头311和第三彩色喷头313的黑色喷嘴的位置关系也一样。另外,关于其他颜色的也一样,第二透明喷头332和第四透明喷头334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透明喷头和第三透明喷头的位置关系也一样。
如图所示,第二彩色喷头312(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的黑色喷嘴的喷嘴列方向的位置与第四彩色喷头314(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黑色喷嘴的喷嘴列方向的位置,正好偏离1/4喷嘴间距(1/720英寸)的量。
图3C的右侧表示第二彩色喷头312和第四彩色喷头314的黑色的墨点形成。
图中的白色圆圈,表示由第二彩色喷头312的黑色的喷嘴形成的墨点。而白色圆圈的墨点形成,如图3B的右侧所示。
另外,图中的黑色圆圈表示由第四彩色喷头314的黑色的喷嘴形成的墨点。如图所示,第四彩色喷头314的喷嘴,在由第二彩色喷头312的喷嘴沿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间隔所形成的墨点之间形成墨点。例如,第四彩色喷头314的喷嘴#1A,在由第二彩色喷头312的喷嘴#1A和喷嘴#1B所形成的2个墨点列之间,形成墨点列。由此,能够以1/720英寸的析像度(720dpi)形成黑色的墨点。
(关于暂时固化和彻底固化)
图4A~图4c是滴中于介质上的UV墨(墨点)的形状、UV的照射定时的说明图。另外,按照图4A、图4B、图4C的顺序,照射定时延迟。
在墨点刚刚形成后,为了抑止墨点的扩展而照射了UV的情况下,成为例如图4A所示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洇渗,但由于由墨点构成的介质表面的凹凸变大,所以导致光泽变差。
另一方面,在从墨点充分扩展后初次照射了UV的情况下,成为例如图4C所示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光泽变好。但是,在其与其他墨之间容易发生洇渗。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3个阶段的固化(第一暂时固化、第二暂时固化、彻底固化)进行说明。
第一暂时固化是用于防止墨点之间的洇渗的固化。但是,第一暂时固化中的UV照射量少,在第一暂时固化后墨点也会继续扩展。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通过第一照射部41a,使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形成的墨点进行第一暂时固化。另外,通过第二照射部41b,使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形成的墨点进行第一暂时固化。
第二暂时固化是用于抑止墨(墨点)的扩展的固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通过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使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和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形成的墨点(已经进行了第一暂时固化的墨点)进行第二暂时固化。第二暂时固化时的UV照射量,比第一暂时固化时的UV照射量多。这里,所谓照射量,即照射量(mJ/cm2)是指照射强度(mW/cm2)与照射时间(sec)的乘积。
另外,为了增加照射量,可以提高照射强度或延长照射时间。另外,为了延长照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将介质传送速度设为一定,所以可以延长照射部的传送方向的照射区域的长度。另外,为了提高照射强度,除了提高来自照射部的UV的输出的方法之外,也可以缩短照射部与介质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第一暂时固化之后有时间间隔地进行第二暂时固化,所以能够抑制墨点之间的洇渗,同时得到良好的光泽。
彻底固化是用于使墨点完全固化的固化。彻底固化由与各喷头以及各照射部相比设置在传送方向下游侧的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进行。另外,彻底固化时的UV照射量比第二暂时固化时的UV照射量多。即,第一暂时固化的照射量<第二暂时固化的照射量<彻底固化的照射量。
(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工作)
图5A至图5H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点形成的状况的说明图。
沿传送方向传送介质,由此使介质首先通过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的下方。此时,控制器60使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排出墨。由此,如图5A所示,在介质上沿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间隔形成墨点。
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在其上形成了墨点的介质,接着通过第一照射部41a的下方。控制器60,如图5B所示,使第一照射部41a照射UV而使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形成的墨点进行第一暂时固化。另外,通过第一暂时固化抑制了墨点之间的洇渗,但墨仍继续扩展。
进而,介质沿传送方向被传送,而通过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下方。控制器60,使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各喷嘴排出墨。另外,如图5C(及图3C)所示,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在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形成的墨点(墨点列)之间以1/360英寸间隔形成墨点(墨点列)。因此,在介质上沿纸宽方向以1/720英寸间隔形成墨点。另外,在已经进行了第一暂时固化的墨点之间形成墨点。因此,即使如图所示那样、相邻的墨点彼此接触,也不会发生洇渗。
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在其上形成了墨点的介质,接着通过第二照射部41b的下方。控制器60,如图5D所示,使第二照射部41b照射UV而使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形成的墨点进行第一暂时固化。另外,通过第一暂时固化抑制了墨点之间的洇渗,但墨(墨点)仍继续扩展。
之后,介质通过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的下方。控制器60,如图5E所示,使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照射UV而使介质上的墨点进行第二暂时固化。通过该第二暂时固化使墨点的扩展停止。
接着,介质通过透明墨用喷头组33的下方。控制器60,如图5F所示,使透明墨用喷头组33的4个喷头(第一透明喷头331至第四透明喷头334)排出透明墨而在彩色墨点上形成透明墨点(涂敷透明墨)。
另外,透明墨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即使透明墨彼此洇渗也不会影响画质。正因为这一点,能够一次以1/720英寸间隔的析像度形成墨点。另外,在已经固化(第一暂时固化和第二暂时固化)了的彩色墨点之上涂敷有透明墨,所以在彩色墨和透明墨之间不会发生洇渗。而且,已固化的彩色墨起到楔子那样的作用,难以发生透明墨的凝集。由此,能够均匀地涂敷透明墨。另外,通过透明墨的涂敷,使表面的高低差变小。因此,能够使光泽变得良好。
然后,在已涂敷有透明墨的介质通过第三照射部41c的下方时,控制器60,如图5G所示,使第三照射部41c照射UV。由此,使涂敷于彩色墨点上的透明墨进行第一暂时固化。最后,如图5H所示,在介质通过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的下方时,控制器60使彻底固化用照射部44照射用于彻底固化的UV。由此,使形成于介质的各墨点完全固化。
(比较例)
图6是比较例的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与本实施方式(图2B)相比,没有设置第一照射部41a。另外,图7A至图7C是比较例的墨点形成的状况的说明图。
在图7A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图5)同样地,通过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沿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间隔形成墨点。
然后,在比较例中,如图7B所示,在使图7A的墨点(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形成的墨点)暂时固化之前,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在墨点之间形成墨点。因此,会发生墨的洇渗(在图中的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墨点彼此发生墨的洇渗)。
之后,如图7C所示,通过第二照射部41b进行形成于介质的墨点的暂时固化(第一暂时固化)。但是,已经发生了墨的洇渗,所以与本实施方式相比,画质没有提高。第一暂时固化之后,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所以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从形成墨点到暂时固化为止的时间越长,则墨点的直径变得越大。例如在图2A的构成中,由第一彩色喷头311形成的墨点变得比由第二彩色喷头312形成的墨点大。另外,由第三彩色喷头313形成的墨点变得比由第四彩色喷头314形成的墨点大。其结果是,在图2A中,形成于介质的下侧的墨点变得比形成于介质的上侧的墨点大。因此,在介质的下侧和上侧画质不同。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与图2A相比,第三彩色喷头313与第四彩色喷头314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下游的位置关系不同。
在图8的构成中,由第一彩色喷头311形成的墨点变得比由第二彩色喷头312形成的墨点大。但是,由第三彩色喷头313形成的墨点变得比由第四彩色喷头314形成的墨点小。由此,处于介质的上侧和下侧的画质变得均匀。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在图3B以及图3C中,沿传送方向以1/720英寸的墨点间隔形成墨点。因此,即使能够抑制在纸宽方向上相邻的墨点彼此的墨洇渗,也不能抑制在传送方向上相邻的墨点彼此的墨洇渗。
在该第二变形例中,喷头的构成、喷嘴的配置没有改变,而墨点的配置发生了变化。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墨点配置的图。图中的白色圆圈表示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的喷嘴形成的墨点,图中的黑色圆圈表示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喷嘴形成的墨点。在该第二变形例中,传送方向的墨点间隔为1/360英寸。这样一来,能够抑制在传送方向上相邻的墨点彼此的墨洇渗。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如图9所示,相对于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的喷嘴形成的墨点(白色圆圈),将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的喷嘴形成的墨点(黑色圆圈)的传送方向的位置偏离1/720英寸。由此,能够使在传送方向上由墨点间隔扩大而产生的间隙变得不显眼。
另外,在该第二变形例中,如果提高印刷时的传送速度,则各墨点在传送方向上变长,能使在传送方向上由墨点间隔扩大而产生的间隙变得不显眼。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各彩色喷头设有CMYK这四色的喷嘴列。因此,在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形成墨点时,首先由第一彩色喷头311在介质的下侧(图2A的下侧)形成CMYK这各色的360dpi的图像,之后,通过第二彩色喷头312在介质的上侧形成CMYK的各色的360dpi的图像。例如,当着眼于黑色时,从通过第一彩色喷头311在介质的下侧形成墨点之后到通过第二彩色喷头312在介质的上侧形成墨点为止,产生时间差。原因在于,在从通过第一彩色喷头311在介质的下侧形成墨点之后,到通过第二彩色喷头312在介质的上侧形成墨点为止的期间,形成其他颜色的墨点。在该时间差的影响下,介质的下侧与上侧的墨点的大小不同,由此,在介质的下侧与上侧画质不同。另外,该问题是墨点在墨点形成之后继续扩展的UV墨特有的问题。
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由上游侧喷头组形成墨点时,在黑色的第一喷头在介质的下侧形成墨点之后,在形成其他颜色的墨点之前,黑色的第二喷头在介质的上侧形成墨点。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区域周边的概略构成图。另外,在图10中,对与图2A同一构成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头单元30,具有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和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
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使用用于图像印刷的彩色墨。另外,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沿纸宽方向以360dpi形成墨点。
在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设置有彩色墨的四色(CMYK)的各色的喷头组。
例如作为黑色的喷头组的黑色喷头组,具有第一喷头K1和第二喷头K2这两个喷头。该第一喷头K1与第二喷头K2的位置关系与图3B的相同。关于其他颜色的喷头组,构成也相同。
另外,在黑色(K)的喷头组的传送方向下游侧,按顺序排列有C、M、Y各喷头组。
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其构成与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大致相同。但是,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相对于上游侧彩色喷头组偏离1/720英寸(与图3C关系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已暂时固化了的墨点(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所形成的墨点)之间,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形成墨点。由此,在沿纸宽方向相邻的墨点彼此难以发生墨洇渗。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将从通过第一彩色喷头311在介质的下侧形成墨点起、到通过第二彩色喷头312在介质的上侧形成墨点为止的时间差缩短。由此,在介质的上侧和下侧能够使各色的墨点的大小均匀,能够使画质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排出装置使用线型打印机,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通过反复进行沿传送方向传送介质的传送工作和一边使墨点沿与传送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移动一边排出墨而形成墨点的墨点形成工作,从而在介质印刷图像的打印机(所谓串行打印机)。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串行打印机)的立体图。
滑架11能够沿移动方向往复移动,由滑架电动机(没有图示)驱动。另外,滑架11能够拆装自如地对收置墨的墨盒进行保持。
喷头35,具有排出UV墨的多个喷嘴,设置于滑架11。因此,当滑架11沿移动方向移动的状态中,喷头35也沿移动方向移动。而且,喷头35在沿移动方向移动的状态中断续地排出墨,从而在介质形成沿着移动方向的墨点线(光栅线,raster line)。
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6a、46b是使形成于介质的墨点固化的照射部,它们夹着喷头35,分别设置在滑架11的移动方向的两端侧。因此,当滑架11沿移动方向移动时,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6a、46b也沿移动方向移动,朝向介质照射UV。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头35的构成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喷头35的下表面,如图12所示,形成有彩色墨用的喷嘴列(黑色墨喷嘴列K、青绿色墨喷嘴列C、深红色墨喷嘴列M、黄色墨喷嘴列Y)。各喷嘴列,具有多个(在图12中为180个)用于排出各色的UV墨的排出口即喷嘴。各喷嘴列的喷嘴,以1/720英寸的间隔沿传送方向排列。
对各喷嘴列的喷嘴标有编号,越是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喷嘴其编号越小。在各喷嘴中作为用于使UV墨从各喷嘴排出的驱动元件而设有压电元件(没有图示)。通过驱动信号驱动该压电元件,从而从上述各喷嘴排出滴状的UV墨。所排出的UV墨,滴中介质而形成墨点。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印刷工作)
就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而言,反复交替重复墨点形成工作和传送工作,在纸上印刷由多个墨点构成的图像,该墨点形成工作即从沿移动方向处于移动状态中的喷头35的喷嘴排出UV墨而形成墨点的工作,传送工作即将介质沿传送方向传送的工作。另外,下文中将墨点形成工作称为“路径(path)”,另外,将第n次的路径称为路径n。
图13A以及图13B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墨点形成工作的说明图。
图13A是最初的墨点形成工作(路径1)的说明图。即,表示去程的路径。另外,在该图中为了简化说明,示出了喷头35的四个喷嘴列中的1个(例如黑色墨喷嘴列K)。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将喷嘴数设为8个。
图中的白色圆圈所示的喷嘴是不能排出墨的喷嘴,图中黑色圆圈所示的喷嘴是能排出墨的喷嘴。
在路径1中,如图13A所示,通过仅使用1/720英寸间隔的喷嘴中的奇数编号的喷嘴(隔一个用一个),形成1/360英寸间隔的墨点列。另外,在墨点形成工作时,由安装在滑架11侧向的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6a进行暂时固化。
另外,图13B是接下来的墨点形成工作(路径2)的说明图。即,表示回程的墨点形成工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传送介质而进行接下来(回程)的墨点形成工作。
在路径2中,通过仅使用编号为偶数的喷嘴来形成1/360英寸间隔的墨点列。由此,在去程和回程中,变更所使用的喷嘴。由此,在路径1中所形成的1/360英寸间隔的墨点列之间形成墨点列。即使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在已暂时固化了的墨点之间形成墨点。由此,在沿传送方向相邻的墨点之间难以发生墨洇渗。另外,在路径2中,与路径1中移动方向相反,所以通过与路径1中不同的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6b进行暂时固化。
之后,沿传送方向传送介质。
下文中,重复进行介质的传送、和图13A(去程)以及图13B(回程)的墨点形成工作。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去程的路径进行了墨点形成以及暂时固化的墨点之间,通过回程的路径形成墨点。因此,能够抑制墨点之间的墨洇渗。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等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使人们易于理解本发明,不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当然,本发明如果不脱离上述主旨则可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包括其等同发明。尤其是,即使是下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关于打印机)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排出装置的一个例子对打印机作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例如滤色器制造装置、染色装置、细微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形机、液体气化装置、有机EL制造装置(尤其是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的应用了喷墨技术的各种液体排出装置中,能够使用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技术。
(关于UV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喷嘴排出因受到紫外线(UV)的照射而固化的墨(UV墨)。但是,从喷嘴排出的墨,不限定于因UV光而固化的墨,也可以是因可见光而固化的墨。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照射部,照射使墨固化的波长的可见光(电磁波)。
(关于透明墨之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图像以外的墨点使用了无色透明的透明墨,但不限定于透明墨。例如,也可以使用给介质的表面带来光泽性的半透明的加工液。另外,要加工的也可以不是光泽。可以使用调整介质的表面的质感那样的加工液。
(关于透明墨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了彩色墨点之后涂敷透明墨,但也可以不涂敷透明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由第三照射部41c执行的照射。
(关于透明墨之3)
也可以代替透明墨,排出像白色墨(white ink)那样的用于形成图像的背景的背景用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由彩色墨形成图像的区域以外用白色墨形成墨点。
白色墨也与透明墨同样,即使在白色墨彼此之间洇渗也不会影响画质。在使用白色墨的情况下,白色墨的喷嘴的配置,也可以与上述的透明墨中的相同。
另外,背景用墨不限定于白色墨。例如,如果介质是米色,则可将与介质同种颜色的米色墨作为背景用墨来使用。
(关于喷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各喷头的各色设有2个喷嘴列(A列、B列),通过这2个喷嘴列构成沿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间隔排列多个喷嘴的喷嘴列。换言之,通过将喷嘴配置成交错状,构成沿纸宽方向以1/360英寸间隔排列多个喷嘴的喷嘴列。但是,喷嘴列的构成不限于此。
例如,可以通过仅在一条直线上配置喷嘴,来构成喷嘴列。
(关于第二暂时固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由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所执行的第二暂时固化,但也可以不进行由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所执行的第二暂时固化。
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第二照射部41b的照射量设定为大于第一照射部41a的照射量,通过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第二照射部41b使墨点固化并固化至与第二暂时固化(防止墨洇渗、抑止墨点的扩展)相同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通过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第二照射部41b的照射使其进行第二暂时固化并固化至与第二暂时固化相同程度,另一方面,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可以通过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第二照射部41b的一次照射使其固化并固化至与第二暂时固化相同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和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从墨点形成起到使该墨点固化至与第二暂时固化相同程度为止的时间不同,所以介质上的墨点面积的大小不同。
即,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面积较大的墨点之间,被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面积较小的墨点填补。但是,实际的一个墨点的大小是微小的,所以在观察介质上的图像时,由上游侧彩色喷头组31a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和由下游侧彩色喷头组31b进行墨点形成所得的墨点的大小的不同并不显眼,在介质上不会相互接触,能够由墨点填补。
而且,在将第一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1的第二照射部41b的照射量设定得大于第一照射部41a的照射量的情况下,也进行由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执行的照射,通过第二暂时固化用照射部42的照射,能够使墨点固化并固化至与第二暂时固化相同程度。

Claims (9)

1.一种液体排出方法,其包括:
通过对介质排出在照射电磁波时固化的液体,在预定的方向上以第一间隔在所述介质形成第1墨点的第一工序;
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第1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二工序;
通过以位于已被照射所述电磁波的所述第1墨点之间的方式、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形成第2墨点,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间隔短的第二间隔在所述介质形成所有墨点的第三工序;和
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所有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第四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方法,其中,
对沿传送方向被传送的所述介质,使用具有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嘴的第一喷嘴列来执行所述第一工序,
使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喷嘴列靠所述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具有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嘴的第二喷嘴列,来执行所述第三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出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工序时,在所述介质的第一区域形成所述第1墨点之后,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形成所述第1墨点,
在所述第三工序时,在所述介质的所述第二区域形成所述第2墨点之后,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第2墨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出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工序时,在第一色的所述第1墨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第一区域之后、且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形成有所述第一色的所述第1墨点之后,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与所述第一色不同的第二色的所述第1墨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方法,其中,
通过边使具有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的喷嘴列沿移动方向移动、边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液体,来执行所述第一工序,
在所述第一工序以及所述第二工序之后,通过边使所述喷嘴列沿移动方向移动边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液体来执行所述第三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工序和所述第三工序时所形成的所述第1墨点和所述第2墨点是通过排出有色的液体而形成的,
在所述第四工序之后,还包括:通过对所述介质排出在照射所述电磁波时固化的无色的液体,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间隔短的间隔在所述介质形成第3墨点的工序;和对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第3墨点照射电磁波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方法,其中,
包括:在所述第四工序之后,再次进行电磁波的照射来使得形成于所述介质的所述所有墨点彻底固化的彻底固化工序,
所述第四工序中的电磁波的照射量比所述第二工序中的电磁波的照射量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排出方法,其中,
所述彻底固化工序中的电磁波的照射量比所述第四工序中的电磁波的照射量大。
9.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其具备:
对介质排出在照射电磁波时固化的液体,在所述介质形成墨点的排出部;和对所述墨点照射电磁波的照射部,
所述排出部,在预定的方向上以第一间隔形成第1墨点,
所述照射部对以所述第一间隔所形成的所述第1墨点照射电磁波,
所述排出部,通过以位于已被照射所述电磁波的所述第1墨点之间的方式、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间隔形成第2墨点,来在所述预定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间隔短的第二间隔在所述介质形成所有墨点,
所述照射部对以所述第二间隔所形成的所述所有墨点照射电磁波。
CN2010101161110A 2009-02-12 2010-02-09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Active CN101804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0320/2009 2009-02-12
JP2009030320A JP5287323B2 (ja) 2009-02-12 2009-02-12 液体吐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4753A CN101804753A (zh) 2010-08-18
CN101804753B true CN101804753B (zh) 2012-08-22

Family

ID=42540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61110A Active CN101804753B (zh) 2009-02-12 2010-02-09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96325B2 (zh)
JP (1) JP5287323B2 (zh)
CN (1) CN101804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0106B1 (de) * 2004-02-12 2008-03-15 Durst Phototech Digital Tech Tintenstrahldruckvorrichtung
GB2448695B (en) * 2007-04-23 2012-07-11 Inca Digital Printers Ltd Large-scale inkjet printer
JP5604790B2 (ja) 2009-02-04 2014-10-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5834416B2 (ja) * 2011-02-01 2015-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54148B2 (ja) * 2011-02-01 2015-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4997B2 (ja) 2011-03-22 2015-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79929B2 (ja) * 2011-03-24 2015-09-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811589B2 (ja) * 2011-05-18 2015-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EP2633998B1 (en) * 2012-03-02 2020-10-21 Agfa Nv Use of a single pass inkjet printing device
JP6127380B2 (ja) * 2012-04-27 2017-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051583B2 (ja) * 2012-04-27 201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9079427B2 (en) * 2012-04-30 2015-07-14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Staggered ultra-violet curing system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for inkjet printing
US20130335494A1 (en) * 2012-06-19 2013-12-19 Tsai Chen-Chien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with transparent ink
CN103552387B (zh) * 2013-10-31 2015-06-17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及其小车总成
US10730318B2 (en) * 2015-08-07 2020-08-04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Spot gloss and gloss control in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10882337B1 (en) 2019-08-13 2021-01-05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images with ultraviolet curable inks in a printer
CN110978809B (zh) * 2019-12-26 2021-07-06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2212B2 (en) * 2003-11-11 2007-06-19 Roland Dg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US7393095B2 (en) * 2003-10-02 2008-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1370667B (zh) * 2006-01-25 2010-10-0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使用光固化油墨进行喷墨打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2235A (ja) * 1994-09-09 1996-03-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パターン作成方法及びパターン作成装置
JP3678301B2 (ja) 1998-11-24 2005-08-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樹脂硬化型の二液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575315B2 (en) * 2001-10-30 2009-08-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ultiple print unit configurations
US6786589B2 (en) * 2002-03-27 2004-09-07 Konica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ink je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4188920A (ja) * 2002-12-13 2004-07-0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556444B2 (ja) * 2003-03-27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7275804B2 (en) * 2004-02-12 2007-10-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3991362B2 (ja) * 2004-03-01 2007-10-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US7510277B2 (en) * 2004-03-01 2009-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6008791A (ja) * 2004-06-24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活性光線硬化型組成物、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950795B2 (en) * 2004-12-09 2011-05-31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utilizing photo-curable ink, and inkset,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utilizing photo-curable ink
JP4596250B2 (ja) * 2005-03-10 2010-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JP2007030464A (ja) 2005-07-29 2007-02-0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0169A (ja) * 2006-02-08 2007-08-23 Toshiba Tec Corp 印字方法
JP2007230182A (ja) * 2006-03-03 2007-09-13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8073647A (ja) * 2006-09-22 2008-04-03 Fujifilm Corp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08105268A (ja) * 2006-10-25 2008-05-08 Toshiba Tec Corp 光硬化型インクの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221468A (ja) * 2007-03-08 2008-09-2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3095B2 (en) * 2003-10-02 2008-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7232212B2 (en) * 2003-11-11 2007-06-19 Roland Dg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CN101370667B (zh) * 2006-01-25 2010-10-0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使用光固化油墨进行喷墨打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84439A (ja) 2010-08-26
CN101804753A (zh) 2010-08-18
US20100201771A1 (en) 2010-08-12
US8496325B2 (en) 2013-07-30
JP5287323B2 (ja)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753B (zh)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CN102765252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277413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8814343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039726A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US7152969B2 (en) Method of printing using partial curing by UV light
JP2010167678A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1856907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02653181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US20170274586A1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forming device an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forming method
CN105848901A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JP529889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2873994A (zh) 液体排出装置
CN101961954B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102069635A (zh) 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装置及具有该滑架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2729625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2602143A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203004515U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578643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20459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92795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6539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NL2021957B1 (en) A Method of 3D Jet Printing
JP2011062996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5577634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