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8809B -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8809B
CN110978809B CN201911368843.6A CN201911368843A CN110978809B CN 110978809 B CN110978809 B CN 110978809B CN 201911368843 A CN201911368843 A CN 201911368843A CN 110978809 B CN110978809 B CN 110978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printing medium
area
printing
based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88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8809A (zh
Inventor
覃勇
潘祥华
何凯
刘晓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88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8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8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8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30Ink 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喷墨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油墨的固化方法包括步骤S1: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步骤S2: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步骤S3: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步骤S4: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二油墨进行固化。通过向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在对喷射在待印刷区的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能够提高喷射在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效率,进而提高对印刷介质的印刷效率。

Description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印刷介质包括棉布、化纤、麻布等具有一定吸水性的纺织品。对印刷介质进行喷墨印刷,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印刷图案时,所使用的油墨通常为水性油墨。利用水性油墨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时,可以利用印刷介质的吸水特性,使水性油墨在印刷介质上快速流动,防止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大油墨颗粒。
现有技术中,水性油墨中的水分蒸发后,才能在印刷介质上固化定型,形成图案,因此水性油墨被喷射到印刷介质上以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固化定型,这严重影响了印刷及基材的印刷效率。特别是在对印刷介质进行多次印刷时,由于每次印刷时喷射在印刷介质上的水性油墨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固化,因此每次印刷开始前都要花费很长时间等上次印刷的水性油墨固化,这严重拖慢了印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印刷生成过程的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步骤S2: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步骤S3: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步骤S4: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步骤S1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
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1: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白色水性油墨,使得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大于所述步骤S1中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
步骤S22: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再次喷射在所述待印刷区的所述白色水性油墨固化。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11: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
进一步地,步骤S11包括:控制加热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方3-5s,对所述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在此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干燥固化面温度保持在70℃-90℃之间;所述干燥固化面包括干燥固化时所述加热装置上与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面相邻的面。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
步骤S201: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一速度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移动;
步骤S202: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步骤S203: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二速度离开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其中,所述第一速度为所述第二速度的2-5倍。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控制第一压烫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3-5s,对所述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压烫装置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压烫面的温度保持在65℃-90℃之间,所述压烫面包括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上与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通过印刷机实现,所述印刷机包括:打印小车、横梁、第一载物平台、第一压烫装置,所述打印小车安装在所述横梁上且可沿所述横梁移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放置所述第一印刷介质;
步骤S1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步骤S2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步骤S3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机还包括第二载物平台,所述第二载物平台在所述机架上可移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放置第二印刷介质;
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机还包括第二压烫装置,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机还包括第三载物平台,所述第三载物平台放置第三印刷介质;
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对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印刷;
在所述打印小车对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印刷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喷射模块,用于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第一压烫模块,用于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第二喷射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固化模块,用于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第三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油墨的固化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油墨的固化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向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在对喷射在待印刷区的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能够提高喷射在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效率,进而提高对印刷介质的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油墨的固化设备的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附图说明:1、载物平台;1-1为第一载物平台;1-2为第二载物平台;11为载物台;12为驱动装置;111为压物板;112为平面;113为通孔;2为打印小车;3为横梁;4为压烫装置;4-1为第一压烫装置;4-2为第二压烫装置;41为液压机;42为液压杆;44为压烫件;5为滑杆;6为滑轨;7为机架;8为控制按钮;9为开关按钮;10为封装壳;20为风扇;21为驱动件;22为滑动件;23为安装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发明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如图1所示,该印刷机包括机架7、载物平台1、打印小车2和压烫装置4。
机架7上设有至少两个可移动的载物平台1。每一载物平台1均包括设置在机架7上的驱动装置12和安装在驱动装置上的载物台11。各载物平台1均可在机架7上独立运动。
驱动装置12包括安装在机架7中的滑杆5和设置在滑杆5上的驱动件21。驱动件21可沿滑杆5移动,载物台11安装在驱动件21上。
驱动装置12还包括与该驱动装置12中的滑杆5平行的滑轨6,载物台11下端设有沿滑轨6移动的滑动件22,滑动件22安装在所述滑轨6上。滑动件22的一端与载物台1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6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机架7上各载物平台1的移动路径平行。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机架7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滑杆5和安装孔的边缘处设有滑轨6。其中滑杆5与滑轨6平行。滑杆5上安装有一可沿滑杆5移动的驱动件21。驱动件21上安装有一载物台11。载物台11下端设有可沿滑轨6移动的滑动件22。滑动件22的一端固定在载物平台1,另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6上。因此载物平台1可在驱动装置21的驱动下沿滑杆5和滑轨6移动。滑轨6可使载物平台1沿滑杆5平稳移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2包括设置在机架7上的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可伸缩的驱动杆,载物台11安装在驱动杆上,载物台11随着驱动杆的伸缩运动而移动。
如图4所示,针对每一载物台11,该载物台11的顶部设有可放置待印刷件的平面112,该载物台11的平面112上设有一压物板111。压物板111成呈长方板状。压物板111设有能露出所述待印刷件的通孔113。通孔113优选设置在压物板111的中间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压物板111上可设置多个能露出待印刷件的通孔113,这样可防止待印刷件因被印刷面积太大而不平整,影响印刷效果。压物板111与载物台11活动连接,优选为铰接。翻转放置在平面112上的压物板111,可将待印刷件放置在平面112上,然后将压物板111放置在待印刷件上,可防止待印刷件在印刷过程中移动,待印刷件上的待印刷部位可通过通孔113漏出,打印小车2可在漏出的待印刷部位进行喷墨印刷,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载物台11包括与驱动装置12相连的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载物板。机架7的前部的上料区处还设有封装台。封装台位于机架7前侧的上方,封装台呈平板状,封装台后侧设有导航孔。载物台11的安装座在前移运动过程中,能够运行到导航孔中,此时载物板位于封装台上方,工作人员可进行装卸料操作。封装台能够对驱动装置12及与载物台11配套使用的滑轨6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驱动装置12及滑轨6落上灰尘或受到外部的物体撞击被损坏。滑动件22与载物板连接。滑动件22的一端与载物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滑轨6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载物台11包括与驱动装置12相连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滑板与设置在滑板上的载物板。载物板的上表面为平面,可在平面上放置待印刷件。滑板的上部与载物板固定连接,滑板的下部安装有滑动件22。滑动件22的上端与滑板固定连接,下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6上。安装座呈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圆台状。安装座的下表面安装在驱动件12上,安装座的上表面与滑板固定连接。
待印刷件包括布、衣服等纺织品,也包括纸、塑料、金属等工业制品,本发明以纺织品为例进行说明。
载物平台1的上料区位于机架1的前部,工作人员可在机架1的前部向载物平台1上放置待印刷件。机架7的中部设有横梁3。横梁3位于各载物平台1的移动路径上方。横梁3上安装有可沿该横梁3移动的打印小车2。当承载着待印刷件的各载物平台1移动到横梁3下方时,打印小车2可对各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驱动装置可驱动载物平台1在横梁3下方沿滑杆5移动,打印小车2可沿横梁3移动。当载物平台1移动到横梁3下方时,打印小车2可一边沿横梁3移动,一边对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喷墨印刷,在待印刷件上印刷出图案。
如图5和图6所示,针对每一载物平台1,该载物平台1的移动路径上方设有一可对该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的压烫装置4。各载物平台1上方分别设有一压烫装置4。
压烫装置4包括液压机41、液压杆42和压烫件44。机架1的后部设有安装梁23。安装梁23为设置在机架1上方的水平梁。安装梁23由两根高度相同的长杆组成,机架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支撑架,两根长杆的左端均安装设置在机架1左侧的支撑架上,两根长杆的右端均安装设置在机架1右侧的支撑架上。安装梁23上安装有压烫装置4。压烫装置4包括液压机41和安装在液压机41下部的压烫件44。液压机41的前部与安装梁中设置在机架1前侧的长杆固定连接,液压机41的后部与安装梁中设置在机架1后侧的长杆固定连接。液压机41的上部安装在安装梁23上,液压机41的下部安装有可驱动压烫件44上下移动的液压杆42。液压杆42的上端安装在液压机41上,液压杆42的下端安装有压烫件44。压烫件44设于载物平台1的上方,压烫件44的与载物平台1相对面为平面。载物平台1可沿滑杆21在压烫件44下方移动。当载物平台1移动到压烫件44下方后,压烫件44在液压杆42的驱动下下移,对放置在载物平台1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使待印刷件平整。
液压机41中设有液压腔,液压腔中设有液压油,液压腔呈圆柱管形,液压腔的一端通过活塞密封,活塞的一侧与液压油接触,另一侧与液压杆42固定连接。当液压机41抽取液压腔中的液压油时,液压腔内的压力减小,活塞向液压腔内部移动,液压杆42向上移动,带动与液压杆42连接的压烫件44上移,与载物平台1分离。当液压机41向液压腔内注入液压油时,液压腔内的压力增大,活塞向液压腔外侧移动,液压杆42下移,带动与液压杆42固定连接的压烫件44下移,与位于压烫件44下方的载物平台1接触,从而对放置在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使待印刷件平整。
在液压机41与压烫件44之间还设有与液压杆42平行的导向杆,导向杆为可伸缩杆,可随着压烫件44的上下移动而做伸缩运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导向杆包括上部的第一圆柱管和下部的第二圆柱管。第一圆柱管的上端安装在液压机的外壳上,第一圆柱管内设有活塞,活塞的下侧与第二圆柱管固定连接。第二圆柱管的上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下端与压烫件44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一圆柱管的内径大于第二圆柱管的外径。当液压杆42带动压烫件44向上移动时,设置在第一圆柱管内的活塞上移,带动与活塞连接的第二圆柱管向第一圆柱管内部移动。当液压杆42带动压烫件44向下移动时,设置在第一圆柱管内部的活塞下移,带动与活塞连接的第二圆柱管向第一圆柱管外部移动,第二圆柱管从第一圆柱管内部伸出。导向杆可增加压烫件44与液压机41之间的连接力,防止压烫件44在上下移动中,从液压杆42上移位或脱落。
压烫件44的内部设有电阻丝和测温仪,测温仪均连接控制器,电阻丝通过电源开关与连接电源。压烫件44被加热后,才能对放置在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因此为使压烫操作顺利进行,压烫件44需要处于高温状态。当压烫件44内部的测温仪检测到压烫件44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与测温仪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使电阻丝与电源之间的电路处于通电状态,电阻丝加热压烫件44,使压烫件44升温。当测温仪检测到压烫件44的温度高于设定值后,与测温仪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电源开关,使电阻丝与电源之间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电阻丝不再加热压烫件44,压烫件44的温度不再上升。
载物平台1在机架7的前部放料后,载物平台1在驱动装置21的驱动下沿滑杆5移动到压烫件44下方,压烫件44在液压杆42的驱动下下移,对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使待印刷件平整;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被压烫平整后,载物平台1在驱动装置21的驱动下沿滑杆5移动到打印小车2下方,打印小车2对已压烫平整的待印刷件进行喷墨印刷,在待印刷件上印刷出图案。喷墨印刷完成后,载物平台1在驱动装置21的驱动下,回到设于机架7前侧的上料区,工作人员或者机械手会取出已印刷完成的待印刷件,对一件待印刷件的印刷生产操作即完成了。
在一种实施例中,机架7上还设有移动路径位于同已直线上的两个载物平台1,横梁3设于该两个载物平台1的移动路径上方。该两个载物平台1中,一个载物平台1的上料区位于机架7的前侧,该载物平台1在机架7前侧上料后,运载待印刷件先移动到位于机架7后侧的压烫装置4下方,压烫装置4下移对放置在该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压烫结束后,该载物平台1移动到横梁3的下方,安装在横梁3上的打印小车2对该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当压烫装置4对该两个载物平台1中的第一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时,可在机架7后侧向该两个载物平台1中的第二个载物平台1上放置待印刷件,当压烫装置4对第一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压烫结束后,第二个载物平台1移动到压烫装置4下方,压烫装置4对第二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当压烫装置4对第二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时,打印小车2对第一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当打印小车2对第一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印刷结束后,第二个载物平台1已移动到横梁3下方,打印小车2会对第二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当打印小车2对第二个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时,第一个载物平台1将会回到上料区,卸下印刷好的待印刷件,被并放置另一个待印刷件。当打印小车2对第二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的印刷结束后,第二个载物平台1后移,此时第一个载物平台1将运载待印刷件后移到压烫装置4下方,接受压烫装置4的压烫。第一个载物平台1与第二个载物平台1如此循环运行。
将两个载物平台1的移动路径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两个载物平台1可以共用一个压烫装置4进行压烫,减少了机架7上的设备安装数量,同时也减少了打印小车2的空闲时间,提高了印刷效率。
机架7上还设有封装壳10,机架7、打印小车2、载物平台1和压烫装置4均设于封装壳10内部。封装壳10能够对机架7上的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封装壳10中安装有风扇20,风扇20设于压烫装置4的上方。风扇20能够对压烫装置4周围的环境进行降温,防止因压烫件4温度过高而影响周围环境。
在一种实施例中,封装壳10中设有多个风扇20,多个风扇20在封装壳10表面呈阵列分布。且多个风扇20环绕压烫装置4分布,能够较好地对压烫装置4周围的环境进行降温。
在机架7的前部还设有开启该印刷机中各装置的开关按钮9和对各载物平台1进行一对一控制的多个控制按钮8。触发一个控制按钮8,可使该按钮8所控制的载物平台1移动。
由于放置待印刷件的载物平台1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移动,进行喷墨印刷的打印小车2也可沿横梁3移动,因此将待印刷件放置在载物平台1上以后,载物平台1与打印小车2均可移动以完成印刷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印刷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干预,提高了印刷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机架7上设有多个驱动装置21,针对机架7上的每一驱动装置21,该驱动装置21上安装有一载物平台1。针对机架7上的每一驱动装置21,在机架7上设于辅助该驱动装置21移动的滑杆5和滑轨6。针对机架7上的每一载物平台1,该载物平台1移动路径的正上方安装有一个压烫装置4。
如图7所示,载物平台1包括均设置在机架7上的第一载物平台1-1和第二载物平台1-2。其中,第一压烫装置4-1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1-1的移动路径上方,用于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1-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第二压烫装置4-2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1-2的移动路径上方,用于对放置在压烫装置1-2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而设置在机架7中部的横梁3既位于第一载物平台1-1的移动路径上方,又位于第二载物平台1-2的移动路径上方,设置在横梁3上且可沿横梁3移动的打印小车2,通过沿横梁3移动变换印刷位置,既可实现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1-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又可实现对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1-2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
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可先在第一载物平台1-1上放置待印刷件。第一载物平台1-1先移动到设置在机架7后部的第一压烫装置4-1下方。第一压烫装置4-1在液压杆42的驱动下下移,对第一载物平台1-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压烫。第一压烫装置4-1完成压烫操作后,在液压杆42的驱动下上移,与第一载物平台1-1脱离。第一载物平台1-1前移。当第一载物平台1-1移动到横梁3下方时,打印小车2下移,对第一载物平台1-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当打印小车2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1-1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时,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向第二载物平台1-2上放置待印刷件,第二载物平台1-2移动到第二压烫装置4-2下方,接受第二压烫装置4-2的压烫。当第二压烫装置4-2完成对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1-2上的待印刷件的压烫操作后,打印小车2也完成了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1-1上的待印刷件的印刷操作,第一载物平台1-1继续前移至设于机架7前侧的上料区,工作人员取下载物平台1上的待印刷件放上下一个待印刷件,而此时打印小车开始对第二载物平台1-2上的待印刷件进行印刷。如此循环操作,可减少打印小车的空闲时间,提高印刷效率。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中,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步骤S4。
步骤S1: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第一印刷介质包括棉布、化纤、麻布等具有一定吸水性的纺织品。利用第一印刷介质制成衣服、鞋子、窗帘等布艺物品后,通常会向第一印刷介质上的部位区域喷射水性油墨,以待水性油墨固化后,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图案,从而形成衣服、鞋子、窗帘等布艺物品上的图案。
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包括要形成图案的区域。通过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能够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图案。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1: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在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前,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平整,防止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时,因第一印刷介质不平整,第一水性油墨在第一印刷介质上流动不均匀。
第一水性油墨中含有水分,而第一印刷介质具有吸水性。由于第一水性油墨含有水分,第一水性油墨被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上以后,可以借助第一印刷介质的亲水性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快速扩散,防止第一水性油墨因来不及扩散而固化,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形成大油墨颗粒。
在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上的第一水性油墨在其包含的水分蒸发后,才能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固化。第一水性油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自然固化,而通过对第一印刷介质进行加温,能够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第一水性油墨内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加快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通过下列步骤S11能够加快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
步骤S11: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
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能够使喷射到待印刷区上的第一水性油墨中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加快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
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包括:利用设置在印刷机台上的加热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利用设置在印刷机台上的加热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包括:控制加热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方3-5s,对所述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在此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干燥固化面温度保持在70℃-90℃之间,所述干燥固化面与所述待印刷区的间距在3-10cm之间。干燥固化面包括干燥固化时加热装置上与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面相邻的面。
步骤S2: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能够使喷射在待印刷区上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初步固化,而对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喷射在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进一步固化。同时对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使待印刷区平整,防止第一水性油墨在待印刷区形成大油墨颗粒。
在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第一压烫装置设置在印刷机的机架上,且可在放置第一印刷介质的移动路径上方上下移动。
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如图11所示,包括下列步骤S201-步骤S203。
步骤S201: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一速度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速度包括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之前,第一压烫装置向第一印刷介质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速度包括在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之后,第一压烫装置向第一印刷介质移动时的移动速度。
为便于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上下移动。在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之前,第一压烫装置处于第一印刷介质上方;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会停止移动,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将会以第一速度下移到第一印刷介质上,以便对第一印刷介质进行压烫。
步骤S202: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包括:控制第一压烫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3-5s,对所述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压烫装置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压烫面的温度保持在65℃-90℃之间。在压烫过程中,第一压烫装置与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之间的间距为0cm。压烫面包括第一压烫装置上与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接触面。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不仅会使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快速固化,也能够使第一印刷介质在被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后仍保持平整状态。
步骤S203: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二速度离开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所述第一速度是所述第二速度的2-5倍。
第一压烫装置在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压烫过程结束后会上移,与第一印刷介质脱离接触。第一压烫装置脱离第一印刷介质过程中,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会以第二速度离开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第一速度将会是第二速度的2-5倍。使第一压烫装置以较慢的速度离开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能够防止第一压烫装置因移动速度过快而带起第一印刷介质,使第一印刷介质移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步骤S1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
当第一印刷介质非白色时,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上的非白色油墨,常常因受到第一印刷介质颜色的影响,无法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图案。为防止第一印刷介质的颜色影响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印刷图案,在向第一印刷介质喷射非白色油墨之前,通常先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喷射白色水性油墨,以便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而向白色水性油墨层上喷射的非白色油墨,能够保持该非白色油墨原有的色彩,从而在白色水墨层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实现将非白色油墨的原有色彩保存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目的。
在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后,也可以利用步骤S11,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然后利用步骤S2,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从而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充分固化。
在白色水性油墨充分固化后,将会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一层白色水性油墨层。但是该白色水性油墨层往往较薄,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如图12所示,在步骤S2之后,利用下列步骤S21-步骤S22能够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形成更厚的白色水性油墨层。
步骤S21: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白色水性油墨,使得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大于所述步骤S1中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
若在步骤S1中一次喷射多量的白色水性油墨,由于第一印刷介质的吸水性,喷射的过量水性油墨不但不会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固化,形成较厚的白色水性油墨层,反而会因第一印刷介质的吸水性而扩大流动范围,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形成很大范围的白色水性油墨层。
而通过先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少量白色水性油墨,再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多量白色水性油墨,利用水性油墨层对水性油墨液体的较强吸附性,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液体会被吸附在已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上方,从而在已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方形成一层更厚的白色水性油墨层。
此外,步骤S2喷射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低是便于其充分流平,且第一印刷介质表面的均匀平整性,有助于步骤S21中再次喷射白色水性油墨时水性油墨的二次流平,不会因为第一次流平不均匀而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形成墨滴聚集,导致第一印刷介质形成的图案颗粒感严重且分布不均。
步骤S21中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大于步骤S1中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因此步骤S21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能够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厚度,大于步骤S1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厚度。
步骤S22: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再次喷射在所述待印刷区的所述白色水性油墨固化。
通过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步骤S21中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快速固化。
步骤S22中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的压烫过程,与步骤S2中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的压烫过程相同。
在步骤S21之后,步骤S22之前,还可以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也能够加快再次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
在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已喷射形成的第一水性油墨层的上方喷射第二油墨,以便形成印刷图案。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油墨的固化方法可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印刷机实现。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印刷机包括:打印小车、横梁、第一载物平台、第二载物平台、压烫装置,其中压烫装置包括第一压烫装置和第二压烫装置,打印小车安装在横梁上,且可沿横梁移动。第一载物平台和第二载物平台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压烫装置安装在第一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第二压烫装置安装在第二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第一载物平台放置第一印刷介质,第二载物平台放置第二印刷介质。
第一载物平台可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第二载物平台可运载第二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二压烫装置下方移动。
步骤S1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当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着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时,可控制设置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可一边沿横梁移动,一边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步骤S2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被打印小车喷射上第一水性油墨后,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通过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快速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如在步骤S2被执行时,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第二载物平台能够运载第二印刷介质移动,当打印小车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印刷结束后,第二载物平台运载第二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可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将已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会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通过在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由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可以减少打印小车的空闲时间,提高印刷效率。
也可在步骤S2被执行之前或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步骤S3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当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压烫结束后,第一载物平台将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再次向横梁下方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横梁下方后,可控制安装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将会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步骤S1中向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方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之前,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被执行时,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如在步骤S3被执行时,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当打印小车对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印刷结束后,第二载物平台会运载第二印刷介质向第二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二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二压烫装置下方时,可控制第二压烫装置下移,对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已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打印小车下方,可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也可在步骤S3被执行之前或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向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对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油墨的固化方法可通过印刷机实现。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印刷机包括:打印小车、横梁、第一载物平台、第三载物平台、第一压烫装置,打印小车安装在横梁上,且可沿横梁移动。第一载物平台和第三载物平台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三载物平台放置第三印刷介质。第一压烫装置安装在第一载物平台和第三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第一载物平台放置第一印刷介质。
第一载物平台可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第三载物平台也可运载第三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
步骤S1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当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着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时,可控制设置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可一边沿横梁移动,一边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在步骤S1被执行时,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可对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对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可使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平整。
步骤S2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被打印小车喷射上第一水性油墨后,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通过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快速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对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印刷。
如在步骤S2被执行时,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第三载物平台能够运载第三印刷介质移动,当打印小车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印刷结束后,第三载物平台也已运载第三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此时可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将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后,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通过在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由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可以减少打印小车的空闲时间,提高印刷效率。
也可在步骤S2之前或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对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印刷。
步骤S3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当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压烫结束后,第一载物平台将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再次向横梁下方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横梁下方后,可控制安装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将会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步骤S1中向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方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之前,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被执行时,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之后,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如在步骤S3被执行时,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当打印小车对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印刷结束后,第三载物平台会运载第三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三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可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下移,对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已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打印小车下方,此时可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向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对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也可在步骤S3之前或之后,控制所述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步骤S4: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第二油墨被喷射到所第一印刷基材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去后,也需要进行固化,以防止第二油墨从待印刷区脱落。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喷射在第一印刷基材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固化,包括:利用设置在印刷机机架上的UV固化灯,对喷射在第一印刷基材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对喷射在第一印刷基材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固化,包括: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第一印刷基材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所述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或对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并且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时,对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或对第三载物平台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减少打印小车的空闲时间,提高印刷效率。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喷射模块110、第一压烫模块120、第二喷射模块130、固化模块260。
第一喷射模块110,用于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第一印刷介质包括棉布、化纤、麻布等具有一定吸水性的纺织品。利用第一印刷介质制成衣服、鞋子、窗帘等布艺物品后,通常会向第一印刷介质上的部位区域喷射水性油墨,以待水性油墨固化后,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图案,从而形成衣服、鞋子、窗帘等布艺物品上的图案。
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包括要形成图案的区域。通过第一喷射模块110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能够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图案。
如图1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四压烫模块140,用于在第一喷射模块110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前,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第四压烫模块140在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前,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第一印刷介质平台平整,防止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时,因第一印刷介质不平整,第一水性油墨在第一印刷介质上流动不均匀。
第一水性油墨中含有水分,而第一印刷介质具有吸水性。由于第一水性油墨含有水分,第一水性油墨被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上以后,可以借助第一印刷介质的亲水性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快速扩散,防止第一水性油墨因来不及扩散而固化,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形成大油墨颗粒。
在第一喷射模块110将第一水性油墨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上以后,第一水性油墨内的水分蒸发后,才能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固化。第一水性油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自然固化,而通过对第一印刷介质进行加温,能够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第一水性油墨内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加快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而通过下列干燥固化模块150和第一压烫模块120能够加快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
第一干燥固化模块150,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
利用第一干燥固化模块15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能够使喷射到待印刷区上的第一水性油墨中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加快第一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
第一干燥固化模块15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包括:第一干燥固化模块150控制设置在印刷机台上的加热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第一干燥固化模块150控制设置在印刷机台上的加热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包括:第一干燥固化模块150控制干燥固化面温度在70℃-90℃之间的加热装置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方静止3-5s,在此过程中,加热装置与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之间的间距为3-10cm。干燥固化面包括进行干燥固化操作时,加热装置上与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面相邻的面。
第一压烫模块120,用于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干燥固化模块15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能够使喷射在待印刷区上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初步固化,而第一压烫模块120对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喷射在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进一步固化。同时第一压烫模块120对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也能使待印刷区平整,防止第一水性油墨在待印刷区形成大油墨颗粒。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压烫模块120,还用于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所述打印小车喷射在所述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一水性油墨固化。
第一压烫装置设置在印刷机的机架上,且可在放置第一印刷介质的移动路径上方上下移动。
如图15所示,第一压烫模块120,包括第一移动子模块121、压烫子模块122和第二移动子模块123。
第一移动子模块12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一速度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速度包括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之前,第一压烫装置向第一印刷介质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速度包括在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之后,第一压烫装置向第一印刷介质移动时的移动速度。
为便于第一印刷介质移动,第一压烫装置在第一压烫模块120的控制下可上下移动。在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压烫装置下方之前,第一压烫装置处于第一印刷介质上方;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会停止移动,第一压烫装置在第一移动子模块121的控制下将会以第一速度下移到第一印刷介质上,以便对第一印刷介质进行压烫。
压烫子模块12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压烫子模块122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包括:压烫子模块122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3-5s,对所述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压烫装置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压烫面的温度保持在65℃-90℃之间。在压烫过程中,第一压烫装置与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之间的间距为0cm。压烫面包括第一压烫装置与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接触面。
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不仅会使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快速固化,也能够使第一印刷介质在被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后仍保持平整状态。
第二移动子模块12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二速度离开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所述第一速度是所述第二速度的2-5倍。
第一压烫装置在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压烫过程结束后在第二移动子模块123的控制下上移,与第一印刷介质脱离接触。第二移动子模块123控制第一压烫装置脱离第一印刷介质过程中,第一压烫装置会在第二移动子模块123控制下以第二速度离开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第一速度将会是第二速度的2-5倍。通过使第一压烫装置以较慢的速度离开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能够防止第一压烫装置因移动速度过快而带起第一印刷介质,使第一印刷介质移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如图16所示,所述第一喷射模块11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
当第一印刷介质非白色时,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上的非白色油墨,常常因受到第一印刷介质颜色的影响,无法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图案。为防止第一印刷介质的颜色影响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印刷图案,在向第一印刷介质喷射非白色油墨之前,通常先利用第一喷射模块110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喷射白色水性油墨,以便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而利用第一喷射模块110向白色水性油墨层上喷射的非白色油墨,能够保持该非白色油墨原有的色彩,从而在白色水墨层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实现将非白色油墨的原有色彩保存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目的。
在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后,也可以利用干燥固化模块15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然后利用第一压烫模块12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从而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充分固化。
在白色水性油墨充分固化后,将会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一层白色水性油墨层。但是该白色水性油墨层往往因较薄,而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利用下列第三喷射模块160和第二压烫模块170可使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白色水性油墨层加厚。
第三喷射模块160,用于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白色水性油墨,使得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喷射模块110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若第一喷射模块110一次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多量白色水性油墨,由于第一印刷介质的吸水性,喷射的过量水性油墨不但不会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固化,形成较厚的白色水性油墨层,反而会因第一印刷介质的吸水性而扩大流动范围,在第一印刷介质表面形成很大范围的白色水性油墨层。
而通过先利用第一喷射模块110喷射少量油墨,在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较薄的白色水性油墨层,再利用第三喷射模块160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多量白色水性油墨,由于水性油墨层对水性油墨液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再次喷射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液体会被吸附在已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上方,从而在已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方形成一层较厚的白色水性油墨层。
第三喷射模块160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大于第一喷射模块110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因此第三喷射模块160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能够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喷射模块110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厚度。
第二压烫模块170,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再次喷射在所述待印刷区的所述白色水性油墨固化。
通过利用第二压烫模块17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第三喷射模块160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快速固化。
利用第二压烫模块17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的压烫过程,与第一压烫模块12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的压烫过程相同。
在利用第二压烫模块170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之前,还可以利用第二干燥固化模块18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通过利用第二干燥固化模块18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也能够加快再次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白色水性油墨的固化过程。
第二喷射模块130,用于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第二喷射模块130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第二喷射模块130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已喷射形成的第一水性油墨层的上方喷射第二油墨,以便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油墨的固化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印刷机。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印刷机包括:打印小车、横梁、第一载物平台、第二载物平台、压烫装置,其中压烫装置包括第一压烫装置和第二压烫装置,打印小车安装在横梁上,且可沿横梁移动。第一载物平台和第二载物平台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压烫装置安装在第一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第二压烫装置安装在第二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第一载物平台放置第一印刷介质,第二载物平台放置第二印刷介质。
第一载物平台可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第二载物平台可运载第二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二压烫装置下方移动。
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喷射模块110,还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当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着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时,第一喷射模块110控制设置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一边沿横梁移动,一边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第一喷射模块110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第一压烫模块120,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被打印小车喷射上第一水性油墨后,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第一压烫模块120,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通过利用第一压烫模块120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快速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喷射模块190。第四喷射模块190,用于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如第四喷射模块190,用于当第一压烫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第二载物平台能够运载第二印刷介质移动,当打印小车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印刷结束后,第二载物平台运载第二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第四喷射模块190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将已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第一压烫模块120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会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通过在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由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可以减少打印小车的空闲时间,提高印刷效率。
第四喷射模块190也可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前或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第二喷射模块130,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当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压烫结束后,第一载物平台将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再次向横梁下方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横梁下方后,第二喷射模块130会控制安装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第一喷射模块110向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第一压烫模块120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第二喷射模块130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第二喷射模块130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方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压烫模块210。第三压烫模块210,用于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压烫模块210,可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压烫模块210,可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之前,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压烫模块210,可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如第三压烫模块210,可在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时,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所述打印小车喷射在所述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一水性油墨固化。
第三压烫模块210,也可在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之前或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当打印小车对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印刷结束后,第二载物平台会运载第二印刷介质向第二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二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二压烫装置下方时,第二压烫装置将会下移,对放置在第二压烫装置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已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打印小车下方,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该装置还包括第五喷射模块220。第五喷射模块220,用于在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第四喷射模块190向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通过第三压烫模块210对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第五喷射模块220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第五喷射模块220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方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油墨的固化装置包括印刷机。印刷机包括:打印小车、横梁、第一载物平台、第三载物平台、第一压烫装置,打印小车安装在横梁上,且可沿横梁移动。第一载物平台和第三载物平台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三载物平台放置第三印刷介质。第一压烫装置安装在第一载物平台和第三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第一载物平台放置第一印刷介质。
第一载物平台可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第三载物平台也可运载第三印刷介质在横梁和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
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喷射模块110,还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当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着第一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时,第一喷射模块110控制设置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一边沿横梁移动,一边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烫模块120,还用于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可对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所述待印刷区平整。
对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可使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平整。
第一压烫模块120,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被打印小车喷射上第一水性油墨后,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第一压烫模块120,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通过利用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使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快速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六喷射模块230。第六喷射模块230,用于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如第六喷射模块230,可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第三载物平台能够运载第三印刷介质移动,当打印小车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印刷结束后,第三载物平台也已运载第三印刷介质移动到横梁下方,第六喷射模块230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将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下方移动。第一载物平台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后,第一压烫装置会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
通过在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由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可以减少打印小车的空闲时间,提高印刷效率。
第六喷射模块230,也可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之前或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第二喷射模块130,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当第一压烫装置对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压烫结束后,第一载物平台将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再次向横梁下方移动。当第一载物平台移动到横梁下方后,第二喷射模块130将控制安装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将会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第一喷射模块110将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在第一压烫模块120将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第二喷射模块130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第二喷射模块130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方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压烫模块240。第四压烫模块240,用于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四压烫模块240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四压烫模块240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之前,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四压烫模块240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之后,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如第四压烫模块240可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时,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当打印小车对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印刷结束后,第三载物平台会运载第三印刷介质向第一压烫装置处移动。当第三载物平台移动到第一压烫装置下方时,第四压烫模块240将会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下移,对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此时,第一载物平台已运载第一印刷介质到打印小车下方,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四压烫模块240也可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之前或之后,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该装置还包括第七喷射模块250。第七喷射模块250,用于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之后,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第二油墨包括非白色油墨。当第一水性油墨为白色水性油墨时,向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并对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后,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将会形成白色水性油墨层。第七喷射模块250控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包括:第七喷射模块250控制打印小车向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的白色水性油墨层上喷射第二油墨,从而在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中形成印刷图案。
固化模块260,用于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第二油墨被喷射到所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去后,也需要进行固化,以防止第二油墨从待印刷区脱落。
在一种实施例中,固化模块260对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固化,包括:固化模块260开启设置在印刷机机架上的UV固化灯,以便利用UV固化灯对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固化模块260对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固化,包括:固化模块260控制第一压烫装置,对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从而对喷射在第一印刷介质上的待印刷区的第二油墨进行压烫固化。在上述装置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时,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或对放置在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并且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时,对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或对第三载物平台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能够减少打印小车的空闲时间,提高印刷效率。
请参见图19,本发明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印刷方法还相应提供一种油墨的固化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401;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02;其中,
所述存储器402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401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有关该设备的详细描述请参见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402可包括硬盘控制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控制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控制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4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油墨的固化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403和总线410。其中,如图3所示,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4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4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油墨的固化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印刷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通过获取压烫固化的相关信息后,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依靠纯计算机算法解决了对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的问题,并且在通用性、准确性以及独立性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油墨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步骤S2: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步骤S3: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步骤S4: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所述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
步骤S1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
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1: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白色水性油墨,使得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大于所述步骤S1中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所述步骤S21中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大于所述步骤S1中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
步骤S22: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再次喷射在所述待印刷区的所述白色水性油墨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11: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包括:控制加热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方3-5s,对所述待印刷区进行预干燥固化,在此过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干燥固化面温度保持在70℃-90℃之间;所述干燥固化面包括预干燥固化时所述加热装置上与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面相邻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步骤S201:控制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一速度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移动;
步骤S202: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步骤S203: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以第二速度离开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其中,所述第一速度为所述第二速度的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控制第一压烫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3-5s,对所述待印刷区进行干燥固化,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压烫装置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上的压烫面的温度保持在65℃-90℃之间,所述压烫面包括所述第一压烫装置上与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接触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印刷机实现,所述印刷机包括:打印小车、横梁、第一载物平台、第一压烫装置,所述打印小车安装在所述横梁上且可沿所述横梁移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所述第一载物平台放置所述第一印刷介质;
步骤S1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步骤S2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步骤S3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平台上的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还包括第二载物平台,所述第二载物平台在所述机架上可移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放置第二印刷介质;
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还包括第二压烫装置,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的移动路径上方;在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二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向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平台上的第二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还包括第三载物平台,所述第三载物平台放置第三印刷介质;
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打印小车对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印刷;
在所述打印小车对所述第三载物平台上的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印刷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烫装置对喷射在所述第三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11.一种油墨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喷射模块,用于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一水性油墨;其中,所述第一水性油墨包括白色水性油墨,所述第一喷射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
第一压烫模块,用于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第一水性油墨进行压烫固化;
第二喷射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第二油墨;
固化模块,用于对喷射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的所述第二油墨进行固化;
第三喷射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白色水性油墨,使得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喷射模块向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白色水性油墨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形成的白色水性油墨层的平均厚度;所述第三喷射模块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再次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大于所述第一喷射模块向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喷射的白色水性油墨量;
第二压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刷介质的待印刷区进行压烫,以使再次喷射在所述待印刷区的所述白色水性油墨固化。
12.一种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68843.6A 2019-12-26 2019-12-26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78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8843.6A CN110978809B (zh) 2019-12-26 2019-12-26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8843.6A CN110978809B (zh) 2019-12-26 2019-12-26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8809A CN110978809A (zh) 2020-04-10
CN110978809B true CN110978809B (zh) 2021-07-06

Family

ID=70077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8843.6A Active CN110978809B (zh) 2019-12-26 2019-12-26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8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9792A (zh) * 2020-12-03 2021-03-26 深圳诚拓数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打印的方法以及织物打印设备
CN114506157A (zh) * 2021-12-27 2022-05-17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喷码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753A (zh) * 2009-02-12 2010-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CN102241192A (zh) * 2010-04-30 2011-1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203697704U (zh) * 2014-02-07 2014-07-09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高速水性喷墨印刷机
CN105291588A (zh) * 2015-11-19 2016-02-03 江苏汉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工作平台的高速印刷线路板字符喷印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5838142A (zh) * 2015-02-02 2016-08-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6004091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如皋市天元服饰印业有限公司 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
CN106994837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杭州御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
CN206999912U (zh) * 2017-07-19 2018-02-13 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打印机
CN108394185A (zh) * 2018-04-24 2018-08-14 埃迪基(福建)智能打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喷印装置及工艺
CN208306134U (zh) * 2018-04-28 2019-01-01 广州市至信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作台喷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2842B1 (fr) * 2005-10-28 2008-02-15 Oberthur Card Syst S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pluralite de cartes a microcircuit
JP2013184383A (ja) * 2012-03-08 2013-09-1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753A (zh) * 2009-02-12 2010-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方法和液体排出装置
CN102241192A (zh) * 2010-04-30 2011-11-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203697704U (zh) * 2014-02-07 2014-07-09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高速水性喷墨印刷机
CN105838142A (zh) * 2015-02-02 2016-08-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5291588A (zh) * 2015-11-19 2016-02-03 江苏汉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工作平台的高速印刷线路板字符喷印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6994837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杭州御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
CN106004091A (zh) * 2016-07-18 2016-10-12 如皋市天元服饰印业有限公司 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
CN206999912U (zh) * 2017-07-19 2018-02-13 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打印机
CN108394185A (zh) * 2018-04-24 2018-08-14 埃迪基(福建)智能打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喷印装置及工艺
CN208306134U (zh) * 2018-04-28 2019-01-01 广州市至信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作台喷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8809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8809B (zh) 油墨的固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71403B (zh) 用于利用微波能和纳米粒从三维打印物体去除支承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83309B (zh) 可去除的紫外光可固化染料升华油墨
JP610196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8738242A (zh) 一种pcb电路板印刷工艺及其生产线
CN112009080B (zh) 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高精密的自动印刷机
CN106627706B (zh) 一种应用于过炉载具的散热小车
JP201318438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5562395A (zh) 自动化3d打印牙颌模型清洗固化系统
CN204095308U (zh) 一种uv打印机
CN211493371U (zh) 打印机
CN203666122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模块布置结构
US997527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support structure from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objects using microwave energy
CN214354895U (zh) 一种带有平整功能的印刷品烘干冷却装置
CN108028176A (zh) 压印用的模板制造装置以及模板制造方法
CN212242671U (zh) 喷淋打印设备
CN107021120B (zh) 一种用于pcb板过炉载具的散热推车
CN207535490U (zh) 一种具有烘干高度调节功能的印刷机
CN206633605U (zh) 一种新型高效平板彩印机
CN110682696B (zh) 一种发泡油墨的壁纸喷印装置
CN205800502U (zh) 丝网印刷与数码直喷组合印刷装置
KR200477522Y1 (ko) 납잔여물 제거장치가 구비된 디핑기
CN219789591U (zh) 一种印刷设备用印刷头
CN106004020B (zh) 全自动印花装置
JP2018047597A (ja) 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