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6279A - 可变喷嘴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变喷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6279A
CN101796279A CN200880025491A CN200880025491A CN101796279A CN 101796279 A CN101796279 A CN 101796279A CN 200880025491 A CN200880025491 A CN 200880025491A CN 200880025491 A CN200880025491 A CN 200880025491A CN 101796279 A CN101796279 A CN 101796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ing
nozzle mechanism
variable nozzle
inner peripher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5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6279B (zh
Inventor
林慎之
阵内靖明
铃木浩
石井佑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96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6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2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 F01D17/14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 F01D17/16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nozzle vanes
    • F01D17/165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nozzle vanes for radial flow, i.e. the vanes turning around axes which are esse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or centre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10Two-dimensional
    • F05D2250/18Two-dimensional patterned
    • F05D2250/182Two-dimensional patterned crenellated, notc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10Two-dimensional
    • F05D2250/19Two-dimensional machined; miscellaneo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30Retaining components in desired mutual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50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 F05D2260/56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using cams or eccent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喷嘴机构,能够降低当使传动环转动并使喷嘴叶片角变化时在传动环的内周面与支架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接触负载,能够使传动环顺畅地转动,能够降低摩耗量以及驱动力。另外,能够降低发动机振动等的外力作用时对传动环产生的冲击力,降低破损的风险。在传动环(14)的内侧周缘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切口部(19),并且形成为,位于所述切口部(19)与切口部(19)之间的内周面(14a,14b、14c、14d,14e、14f、14g、14h)中的、在输入使所述传动环(14)转动的驱动力时与支架的外周面的接触负载变大的内周面(14e、14f、14g、14h)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周面的外径。

Description

可变喷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喷嘴机构,其具有通过使喷嘴转动并使喷嘴叶片角变化,从而使燃烧气体(流体)向涡轮转子的流速变化的功能,用于构成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turbo charge)(例如、排气涡轮增压器(涡轮過給機))的可变容量涡轮的可变喷嘴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处理装置以及自动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可变容量涡轮的可变喷嘴机构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方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18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70472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发明中,传动环(ドライブリング)的内径以比支架(支承部件)的外径稍大的方式构成。
另一方面,涡轮增压机由于被安置在发动机台上,所以从发动机受到振动。传动环由于需要顺畅的转动,所以与例如支架等的周囲部件留有间隙地组装,但当从外部受到振动,冲击到留有间隙地相接的周囲部件,产生冲击负载。若发动机振动变得过大,则接触负载过大,结果会使传动环破损。
对传动环产生的冲击负载,与传动环的质量有关,传动环的轻量化对冲击负载的降低是有效的。作为传动环的轻量化的方法,考虑有在传动环的内径侧设置切口部的方法。但是,考虑到若在内径侧设置切口部,则内径侧的加工精度降低。内径侧的加工精度变差,则当要转动传动环的力作用时,传动环以与支架的间隙量移动时,有可能出现传动环内周面将支架外周面以打进楔子的形状夹持的现象,其结果,即使对于用于转动传动环的小驱动力,在传动环和支架之间也会产生大的接触力。其结果,伴随转动的摩擦阻抗过大,也有会陷入转动困难的状态的可能性。这样的状态容易在接触相对于驱动力的作用方向构成倾斜的角度的两面的情况下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使传动环转动并使喷嘴叶片角变化时,在传动环的内周面与支架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接触负载的增加,能够使传动环顺畅地转动,能够防止伴随接触负载增加的摩耗量以及驱动力的增加的可变喷嘴机构。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通过使喷嘴转动并使喷嘴叶片角变化,从而使流体向涡轮转子的流速变化,其中,具有传动环,该传动环被支承在支架上,该支架被固定在支承所述涡轮转子的轴承座上,并且该传动环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支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抵接,同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在所述传动环的内侧周缘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切口部,并且形成位,位于所述切口部与切口部之间的内周面中的、在输入使所述传动环转动的驱动力时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的内径大于其他内周面内径。
在上述可变喷嘴机构中,传动环的内周面中的、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是大致通过所述内周面中心且与大致平行于使所述传动环转动的驱动力的作用线的线不相交的区域,并且是通过所述内周面中心且与大致垂直于使所述传动环转动的驱动力的作用线的线不相交的区域,即、内周面中的、周向的切线相对于驱动力的作用方向构成倾斜的角度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能够降低在传动环转动时传动环的内周面与支架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接触负载,能够更加使传动环顺畅地转动,能够降低摩耗量以及驱动力。即,能够实现传动环以及支架的长寿命化(延命化),能够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在传动环的内侧周缘部沿周向设置多个切口部,所以能够使传动环轻量化,能够降低外力作用时的破损风险。
在上述可变喷嘴机构中,在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还适当设置使板厚增加的厚壁部。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与支架的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的板厚被增加,实现了与支架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的增加,所以能够降低每单位面积的接触负载,能够降低传动环的摩耗量,能够实现传动环的长寿命化(延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中,防止伴随发动机过大振动的传动环的破损成为其一个目的,破损在传动环上产生过大的应力时产生。应力也依存于传动环的板厚,所以在传动环重量没用过大的范围内增加板厚对于破损防止是有效的。
传动环的内周面的内径增大的部分,其内周面不与支架直接接触,所以不要求内周面的加工精度。因此,例如通过实施板的折曲等来局部设置厚壁部,能够降低传动环的产生应力,能够提高相对于传动环破损的可靠性。
在上述可变喷嘴机构中,在输入所述驱动力的部位的周边区域,还适当设置有使板厚增加的厚壁部。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由于输入使传动环转动的驱动力的部分的板厚被增加,实现了与传递驱动力的构件的接触面积的增加,所以能够降低每单位面积的接触负载,能够降低与传递驱动力的构件接触的部分的摩耗量,所以能够实现传动环的长寿命化(延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的可靠性。
在上述可变喷嘴机构中,在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变大的区域上,还适当设置与用于防止所述传动环从所述支架脱落的止脱销的头部抵接的突出部。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通过设置突出部,能够降低传动环与支架及止脱销的间隙,能够降低在发动机振动等的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冲击力,能够降低传动环的破损的风险。
上述可变喷嘴机构中,还适当在所述止脱销的头部与所述传动环以及所述支架之间配置有冲击吸收构件。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由于没有必要将突出部等例如通过压出成形等进行加工,所以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简略化,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与在设置有突出部的情况相同地能够降低发动机振动等的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冲击力,能够降低传动环的破损的风险。
在上述可变喷嘴机构中,还适当在所述突出部的表面以及/或者所述止脱销的头部的背面整体上实施表面硬化加工。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能够防止突出部的表面以及/或者头部的背面上产生抓伤。
另外,由于能够提高传动环以及止脱销的耐摩耗性,所以能够实现传动环以及止脱销的长寿命化(延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的可靠性。
在上述可变喷嘴机构中,还适当在所述传动环的外侧周缘部沿周向设置多个收容对所述喷嘴的喷嘴叶片角进行操作的杠杆板的切口部或者贯通孔。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能够实现传动环的轻量化,并且能够实现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的轻量化。
另外,由于传动环得以轻量化,并且,传动环更顺畅地转动,所以能够降低驱动传动环的驱动力,能够降低运行费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设置有能够降低传动环的外力导致的破损风险,并且降低传动环转动时在传动环的内周面与支架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接触负载,能够更顺畅地转动传动环,能够降低摩耗量以及驱动力的可变喷嘴机构。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由于延长可变喷嘴机构的保守检查(维修)或者更换的间隔,能够实现装置整体(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的保守检查费用的降低。
另外,根据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随着可变喷嘴机构的可靠性的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也提高。
进而,根据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随着可变喷嘴机构的轻量化,也实现装置整体的轻量化。
进而,根据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由于驱动传动环的驱动力小即可,所以也能够实现运行费用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由传动环的轻量化,起到能够降低外力作用时的破损风险,并且在使传动环转动并使喷嘴叶片角变化时,能够降低传动环的内周面与支架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接触负载,传动环能够顺畅地转动,能够降低摩耗量以及驱动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要部平面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平面图。
图3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平面图。
图4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平面图。
图4B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图示、图4A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构成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平面图。
图6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平面图。
图6B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图示、图6A的VI-VI向视剖视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要部平面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图示、图7A的VII-VII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第一実施形。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要部平面图,图2是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传动环的平面图。
可变喷嘴机构具有通过使喷嘴转动并使喷嘴叶片角变化,从而使燃烧气体(流体)向涡轮转子的流速变化的功能,用于构成未图示的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例如排气涡轮增压器)的可变容量涡轮。
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是以可变容量涡轮(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和压缩机为主要要素构成的部件。
可变容量涡轮与压缩机经由轴承座连结,并且在该轴承座内插通有由轴承旋转支承的涡轮转子。
压缩机是以安置在涡轮转子的一端侧的压缩机叶轮(コンプレツサホイ一ル)和围绕覆盖该压缩机叶轮而设置的压缩机箱为主要要素而构成的部件。
另一方面,可变容量涡轮具有安置在涡轮转子的另一端侧的涡轮转轮、围绕覆盖该涡轮转轮而设置的涡轮箱和使流入涡轮转轮的燃烧气体的流速变化的可变喷嘴机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具有支架11、叶片12、杠杆板13、传动环14和止脱销(铆钉)15(参照图7B)。
支架11是呈现平面视环状的板状的构件,在其外侧周缘部上形成有向一侧(图1中纸面跟前侧)突出,呈现平面视环状的突出部(厚壁部)16(参照图7B)。另外,该支架11经由未图示的固定结构固定在轴承座上。
叶片12沿着支架11的周向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30度)配置,并且经由未图示的转动轴(枢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支架11上。
杠杆板13是伴随传动环14的转动而使叶片12绕转动轴转动的构件,在其一端部(半径方向内侧的端部)上连接(连结)叶片12的转动轴,在其另一端部(半径方向外侧的端部)上连接(连结)向另一侧(图1中纸面里侧)延伸,嵌入形成在传动环14的外侧周缘部上的第一凹处(切口部)17内的销18。
如图2所示,传动环14具有在其外侧周缘部上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的第一凹处17和在其内侧周缘部上形成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个)的第二凹处(切口部)19。
第一凹处17是呈现平面视大致正方形状的切口,沿着周向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30度)配置,在各第一凹处17内嵌入对应的杠杆板13的销18。
另外,在这些第一凹处17中、在一个第一凹处17a和与其相邻的其他第一凹处17b的中间部形成有第三凹处20。第三凹处20是呈现平面视大致长方形状的切口,在该第三凹处20内嵌入使传动环14在周向上转动的、未图示的曲轴的一端部。
另外,图2中的实线箭头A表示曲轴的移动方向(即,驱动力的作用方向)。
第二凹处19是呈现平面视半圆形状的切口(缺口),在第一凹处17与第一凹处17的中间部且未形成第三凹处20的部分(场所)上沿周向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30度)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三凹处20的半径方向内侧的传动环14的内周面14a,以及位于从第三凹处20(输入驱动力的部位)在周向偏离90度、180度、270度的部分(场所)(即,位于通过传动环中心且与曲轴的移动方向A平行的线上以及通过传动环中心且与曲轴的移动方向A垂直的线上)的第二凹处19的相邻两侧上形成的传动环14的内周面14b、14c、14d,相对于支架11的突出部16的外周面16a以能够转动的程度抵接(接触)而设置。即,该内周面14b、14c、14d的内径以与外周面16a的外径(大致)相等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此,位于从第三凹处20在周向偏离45度、135度、225度、315度的部分(场所)的传动环14的内周面14e、14f、14g、14h,相对于支架11的突出部16的外周面16a不抵接(接触)而设置。即,该内周面14e、14f、14g、14h的内径以比内周面14b、14c、14d大的方式(比外周面16a的外径大的方式)形成。作为基准,还适当将传动环14的内周面中的、位于相对于通过内周面中心C且与使传动环14转动的驱动力的作用方向(作用线)A平行的线以大致30度的角度交叉的线和以大致60度的角度交叉的线之间的区域的内径比其以外的区域的内径大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三凹处20在周向上偏离90度、180度、270度的部分不存在内周面,所以位于从第三凹处20在周向偏离90度、180度、270度的部分上的第二凹处19的相邻两侧上形成的传动环14的内周面14b、14c、14d与支架11的突出部16的外周面16a抵接(接触)。但是,当从第三凹处20在周向偏离90度、180度、270度的部分上存在内周面的情况下,其内周面与支架11的突出部16的外周面16a抵接(接触)。
止脱销15是用于防止传动环14从支架11脱落的构件,具有圆盘状的头部15a和圆棒状的轴部15b(图7B参照)。止脱销15沿周向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90度)配置,轴部15b的一端部固定在支架11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对第三凹处20输入驱动力(使传动环14转动的力)时,若传动环14的内周面14e、14f、14g、14h的内径比14a、14b、14c、14d的内径小,则有可能传动环14的内周面14e、14f、14g、14h先接触支架11,变为传动环14夹持支架11的状态,产生过大负载,所以支架11的与突出部16的外周面16a的接触负载会增高的传动环14的内周面14e、14f、14g、14h的内径以比外周面16a的外径大的方式形成。
由此,传动环14转动时,能够降低传动环14的内周面与支架11的突出部16的外周面16a之间产生的接触负载,能够使传动环14更顺畅地转动,能够降低摩耗量以及驱动力。即,能够实现传动环14以及支架11的长寿命化(延命化),能够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10)的可靠性。
另外,在传动环14的内侧周缘部沿周向设置多个切口部19,所以能够使传动环14轻量化,能够降低外力作用时的破损的风险。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在传动环14的外侧周缘部形成多个第一凹处17,在内侧周缘部形成多个第二凹处19,所以能够实现传动环14的轻量化,所以能够降低伴随外力作用时产生的部件间的冲击的冲击负载,并且能够实现可变喷嘴机构10整体的轻量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传动环14得以轻量化,并且,传动环14更顺畅地转动,所以能够降低驱动传动环14的驱动力,能够降低运行费用。
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可变喷嘴机构10的保守检查(维修)或者更换间隔延长,所以能够实现装置整体(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的保守检查费用的降低化。
另外,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伴随可变喷嘴机构10的可靠性的提高,也能够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
进而,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伴随可变喷嘴机构10的轻量化,也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轻量化。
另外,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10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由于驱动传动环14的驱动力少即可,所以也能够实现运行费用的降低化。
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30,在取代传动环14,设置传动环31的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由于其他的构成要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关于这些构成要素,其说明省略。
传动环31,以形成其内周面14e、14f、14g、14h并且位于这些内周面14e、14f、14g、14h与第一凹处17之间的部分的板厚分别厚于形成其他内周面14a,14b、14c、14d并且位于这些内周面14a,14b、14c、14d与第一凹处17、17a、17b以及第三凹处20之间的部分的板厚的方式形成,从而构成厚壁部32。
另外,作为增加板厚的方法,例如能够例举将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制作的部分向半径方向外侧折回的方法、在制作传动环31时作为台阶部形成的方法。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30,由于能够降低在板厚增加部32中冲击力作用时产生的应力,所以能够降低传动环31的破损风险,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30)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适当以止脱销15的头部15a的背面(下面)与厚壁部32的表面(上面)相对的方式配置止脱销15。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30,止脱销15与传动环31之间的间隙减少,传动环31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力降低,能够降低传动环31的破损的风险。
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30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由于传动环31的振动得以降低,所以能够防止传动环31的损伤,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30)的可靠性。
其他的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其说明省略。
参照图4A以及图4B,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40,在取代传动环14,设置传动环41的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由于其他的构成要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关于这些构成要素,其说明省略。
传动环41以形成第三凹处20的内周面并且包围第三凹处20的部分的板厚大于其他的部分的板厚的方式形成,构成厚壁部42。
另外,作为使板厚增加的方法,例如能够例举将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制作的部分向半径方向外侧折回的方法(参照图4A)、在制作传动环41时作为台阶部形成的方法。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40,使传动环41转动时与曲轴的一端部接触而摩耗(假设发生摩耗)的部分的板厚增加,由于实现了接触面积的增加,能够降低每单位面积的接触负载,能够降低与曲轴的一端部接触的部分的摩耗量,并且能够实现传动环41的长寿命化(延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40)的可靠性。
其他的作用效果由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其说明省略。
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60,在取代传动环14,设置传动环61的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由于关于其他的构成要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关于这些构成要素,其说明省略。
传动环61在形成其内周面14e、14f、14g、14h并且位于内周面14e、14f、14g、14h与第一凹处17之间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突出部62。突出部62例如呈现直径1mm~3mm程度的半球形状,通过从背面(下面)侧压出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止脱销15的头部15a的背面(下面)与突出部62的表面(上面)相对并且抵接(接触)的方式配置有止脱销15。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60,传动环61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得以降低,能够降低传动环61的破损的风险。
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60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由于传动环61的振动得以降低,所以能够防止传动环61的损伤,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60)的可靠性。
其他的作用效果由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其说明省略。
参照图6A以及图6B,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第五实施方式。
图6A以及图6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70,在取代传动环14,设置传动环71的方面上,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由于其他的构成要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关于这些构成要素,其说明省略。
传动环71在形成其内周面14e、14f、14g、14h并且位于这些内周面14e、14f、14g、14h与第一凹处17之间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突出部72。突出部72呈现图6B所示,例如高度为1mm~3mm程度的断面视山形形状,通过从背面(下面)侧压出(或位于内周面14e、14f、14g、14h与第一凹处17之间的部分折曲(弯曲))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止脱销15的头部15a的背面(下面)与突出部72的表面(上面)相对并且抵接(接触)的方式配置止脱销15。
根据这样的可变喷嘴机构70,传动环71冲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得以降低,能够降低传动环71的破损的风险。
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70的可变容量涡轮以及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由于传动环71的振动得以降低,所以能够防止传动环71的损伤,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70)的可靠性。
其他的作用效果由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其说明省略。
参照图7A以及图7B,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第6实施方式。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80,在取代突出部62、72,在止脱销15的头部15a的背面(下面)和传动环14的表面(上面)以及支架11的突出部16的表面(上面)之间配置冲击吸收构件(弹性构件)81的方面上,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由于其他的构成要素,与上述的第四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关于这些构成要素,其说明省略。
作为冲击吸收构件81,还适合例如能够适用于盘簧或垫圈等。另外,作为冲击吸收构件81使用垫圈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由膨胀石墨等软质材料构成的部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80,由于不需要位于内周面14e、14f、14g、14h与第一凹处17之间的部分的加工(例如压出成形),所以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简略化,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其他的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其说明省略。
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在突出部62,72的表面以及/或者止脱销15的头部15a的背面(下面)整体上实施表面硬化加工的方面,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不同。关于其他的构成要素,由于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关于这些构成要素其说明省略。
作为表面硬化处理,例如能够使用耐热性优良的CrN等的氮类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涂料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喷嘴机构,能够防止在突出部62,72的表面以及/或者头部15a的背面上抓伤。
另外,由于能够提高传动环61,71以及止脱销15的耐摩耗性,所以能够实现传动环61,71以及止脱销15的长寿命化(延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构整体(可变喷嘴机构60,70)的可靠性。
其他的作用效果与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其说明省略。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術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根据需要适当进行变形实施、变更实施、组合实施。

Claims (9)

1.一种可变喷嘴机构,其通过使喷嘴转动并使喷嘴叶片角变化,从而使流体向涡轮转子的流速变化,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变喷嘴机构具有传动环,该传动环被支承在支架上,该支架被固定在支承所述涡轮转子的轴承座上,并且该传动环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支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抵接,同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
在所述传动环的内侧周缘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切口部,
并且形成为,位于所述切口部与切口部之间的内周面中的、在输入使所述传动环转动的驱动力时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的内径大于其他内周面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是通过所述内周面中心且与大致平行于使所述传动环转动的驱动力的作用线的线不相交的区域,并且是通过所述内周面中心且与大致垂直于使所述传动环转动的驱动力的作用线的线不相交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设有多个使板厚增加的厚壁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所述驱动力的部位的周边区域设有使板厚增加的厚壁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外周面的接触负载能够变大的区域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防止所述传动环从所述支架脱落的止脱销的头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止脱销的头部和所述传动环及所述支架之间配置有冲击吸收构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部的表面及/或所述止脱销的头部的背面整体上实施表面硬化加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动环的外侧周缘部沿周向设有多个收容对所述喷嘴的喷嘴叶片角进行操作的杠杆板的切口部或者贯通孔。
9.一种可变容量涡轮增压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喷嘴机构。
CN2008800254918A 2007-12-14 2008-10-02 可变喷嘴机构 Active CN101796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3553/2007 2007-12-14
JP2007323553A JP4875602B2 (ja) 2007-12-14 2007-12-14 可変ノズル機構
PCT/JP2008/067963 WO2009078211A1 (ja) 2007-12-14 2008-10-02 可変ノズル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6279A true CN101796279A (zh) 2010-08-04
CN101796279B CN101796279B (zh) 2012-01-18

Family

ID=4079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54918A Active CN101796279B (zh) 2007-12-14 2008-10-02 可变喷嘴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48601B2 (zh)
EP (1) EP2180159B1 (zh)
JP (1) JP4875602B2 (zh)
KR (1) KR101221179B1 (zh)
CN (1) CN101796279B (zh)
BR (1) BRPI0815566A2 (zh)
WO (1) WO200907821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0497A (zh) * 2010-09-27 2013-05-01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制造涡轮增压器的方法
CN103649493A (zh) * 2011-09-28 2014-03-1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喷嘴机构的可变容量式排气涡轮增压机
CN107208539A (zh) * 2015-02-24 2017-09-2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可变喷嘴机构以及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8821B1 (ja) * 2007-06-07 2008-06-11 株式会社アキタファインブランキング Vgsタイプ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における可変機構並びにこれを組み込んだ排気ガイドアッセンブリ
US9017017B2 (en) * 2009-04-10 2015-04-28 Honeywell Internatonal Inc. Variable-vane assembly having fixed guide pins for unison ring
JP2011021576A (ja) * 2009-07-17 2011-02-03 Ihi Corp 駆動リングの製造方法、可変ノズル構造及び可変容量型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US8992164B2 (en) * 2009-11-27 2015-03-31 Borgwarner Inc. Turbocharger
US9388708B2 (en) * 2010-05-19 2016-07-12 Borgwarner Inc. Turbocharger
JP5605218B2 (ja) * 2010-12-28 2014-10-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駆動リングの製造方法、駆動リング、および駆動リングを用いた可変ノズル機構
JP5796302B2 (ja) * 2011-02-09 2015-10-21 株式会社Ihi 可変ノズルユニット及び可変容量型過給機
DE102011079579A1 (de) * 2011-07-21 2013-01-24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Variable Turbinengeometrie
JP5193346B2 (ja) * 2011-09-28 2013-05-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ノズル機構を備えた可変容量型排気ターボ過給機
DE112013001527B4 (de) 2012-04-27 2023-12-14 Borgwarner Inc. Abgasturbolader mit variabler Turbinengeometrie
DE112013005711T5 (de) * 2012-12-28 2015-08-13 Borgwarner Inc. Asymmetrische Aktuatordrehwellenbuchse für VTG-Turbolader
US9988975B2 (en) 2013-03-11 2018-06-05 Borgwarner Inc.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CN103161515B (zh) * 2013-03-14 2015-02-1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气流驱动装置
CN105626164B (zh) * 2013-11-01 2017-08-25 汉美综合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能有效提高传动精度和耐磨性的滑动式喷嘴的工作方法
CN107614847B (zh) * 2015-12-25 2019-11-19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可变喷嘴机构及可变容量式涡轮增压器
DE112017001843T5 (de) 2016-04-04 2018-12-20 Ihi Corporation Variable Düseneinheit, Turbolade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ariablen Düseneinheit
DE102016217368A1 (de) 2016-09-13 2018-03-15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Variable Turbinen- oder Verdichtergeometrie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KR101952157B1 (ko) 2017-09-18 2019-05-09 주식회사 글로벌지티아이 혼소엔진 제어시스템
JP6651599B2 (ja) 2017-11-30 2020-02-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ノズル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機械
EP3502424B1 (en) * 2017-12-19 2020-09-16 Cimos D.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ing for controlling the angular position of blades of a stationary turbomachine blade assembly
DE112020007281T5 (de) 2020-12-28 2023-04-13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Ltd. Düsenkomponente, variabler düsenmechanismus eines turboladers mit variabler geometrie, turbolader mit variabler geometri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üsenkomponen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3469B2 (ja) 1998-12-28 2003-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ノズルベーン付き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2001329851A (ja) * 2000-05-19 2001-11-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可変容量タービンの可変ノズル機構
US6471470B2 (en) * 2001-02-26 2002-10-2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Van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variable capacity turbine, and assemb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4044392B2 (ja) 2002-08-27 2008-02-0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可変ターボ過給機
JP2004270472A (ja) 2003-03-06 2004-09-30 Isuzu Motors Ltd 可変容量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DE102004057864A1 (de) 2004-11-30 2006-06-01 Borgwarner Inc.(N.D.Ges.D.Staates Delaware), Auburn Hills Abgasturbolader, Leitapparat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sowie Schaufelhebel für einen Leitapparat
JP2006207526A (ja) * 2005-01-31 2006-08-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可変容量型排気ターボ過給機及び可変ノズル機構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234107B2 (ja) 2005-02-10 2009-03-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型排気ターボ過給機及び可変ノズル機構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545068B2 (ja) * 2005-08-25 2010-09-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型排気ターボ過給機及び可変ノズル機構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080031728A1 (en) * 2006-08-07 2008-02-07 Lorrain Sausse Van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vane assembly for a variable-nozzle turbocharger
JP2008095541A (ja) * 2006-10-06 2008-04-24 Toufuji Denki Kk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US7670107B2 (en) * 2007-03-26 2010-03-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Variable-vane assembly having fixed axial-radial guides and fixed radial-only guides for unison ri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0497A (zh) * 2010-09-27 2013-05-01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制造涡轮增压器的方法
CN103080497B (zh) * 2010-09-27 2015-05-20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制造涡轮增压器的方法
CN103649493A (zh) * 2011-09-28 2014-03-1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喷嘴机构的可变容量式排气涡轮增压机
CN107208539A (zh) * 2015-02-24 2017-09-2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可变喷嘴机构以及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
CN107208539B (zh) * 2015-02-24 2020-10-16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可变喷嘴机构以及可变容量型排气涡轮增压器
US10851706B2 (en) 2015-02-24 2020-12-0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Ltd. Variable nozzle mechanism and variable displacement type exhaust turbochar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80159A1 (en) 2010-04-28
US8348601B2 (en) 2013-01-08
US20100202874A1 (en) 2010-08-12
BRPI0815566A2 (pt) 2015-02-18
JP2009144615A (ja) 2009-07-02
KR101221179B1 (ko) 2013-01-10
JP4875602B2 (ja) 2012-02-15
WO2009078211A1 (ja) 2009-06-25
CN101796279B (zh) 2012-01-18
EP2180159B1 (en) 2019-01-23
KR20100021528A (ko) 2010-02-24
EP2180159A4 (en)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6279B (zh) 可变喷嘴机构
CN1304731C (zh) 用于高速涡轮机的压气机叶轮固定装置
US8038387B2 (en) Bearing for variable pitch stator vane
US8764377B2 (en) Thrust bearing, especially for a turbocharger
KR101657590B1 (ko) 센터링 장치를 이용한 터보차저 코어 불균형 감소 방법
US20060204153A1 (en) Compact resilient anisotropic support for bearing
CN101069023A (zh) 多厚度膜层轴承筒和外壳
CN1928335A (zh) 电动增压机的轴承结构
JP5541885B2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の球形スラスト軸受装置
CN102470919A (zh) 用于涡轮发动机推进器的桨叶保持装置
JP2019210936A (ja) 回転防止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含む軸受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
JP2009108752A (ja) 真空ポンプ
JP6469716B2 (ja) 排気ガス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のための軸受装置および排気ガス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
US9482278B2 (en) Cost effective high thrust capacity turbocharger assembly
KR100723040B1 (ko) 고속 회전체용 베어링 조립체
JP6824604B2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のローラー支持システム
JP6678086B2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用転がり軸受および回り止め機構
EP3875737B1 (en) Bearing assembly for a charging apparatus
JP3842848B2 (ja) ターボ分子ポンプ
KR101978381B1 (ko) 응력 감소 수퍼백 휠
JP6328877B2 (ja) 遠心式過給機
JP4736817B2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KR101187893B1 (ko) 에어 포일 베어링
JP5839893B2 (ja) ジャーナル軸受
RU78884U1 (ru) Ротор центробежного вентилятор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Supercharger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