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1973A -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 Google Patents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1973A
CN101791973A CN200910102872A CN200910102872A CN101791973A CN 101791973 A CN101791973 A CN 101791973A CN 200910102872 A CN200910102872 A CN 200910102872A CN 200910102872 A CN200910102872 A CN 200910102872A CN 101791973 A CN101791973 A CN 101791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net
car
safety
pedestrian
passengers in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2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02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1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1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1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用于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本发明将现行乘用车“前后仓溃烂吸能,乘员仓坚固”设计原则提高到“碰撞转移、溃烂吸能、加固乘员仓”更高要求,并以循序渐进过程充分实施。发生碰撞的瞬间系统主体装置:引擎盖(1)A、引擎盖(1)B、拦截网(4)同时弹出展开,形成一个立体多功能全方位对行人、车上人员的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同步完成:汽车自动断油、刹车;行人人体碰撞部位转移、分解转移吸收耗散碰撞能量;增大人车碰撞接触面积、延长碰撞时间;建立碰撞缓冲保护区域、弹性拦截网拦截包裹;构成乘员仓外保护层加固乘员仓等系列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用于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乘用车的拥有量急剧增加,车辆行驶安全问题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研发课题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本发明“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汽车新型引擎盖”秉承以人为本,将乘用车“前后仓溃烂吸能,乘员仓坚固”设计原则提高到“碰撞转移、溃烂吸能、加固乘员仓”的更高要求,循序渐进实施。在发生碰撞时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形成一个立体多功能全方位对行人车上人员的主动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完成:汽车发动机自动断油、刹车;行人人体碰撞部位转移、分解转移吸收耗散碰撞能量;增大人车碰撞接触面积、延长碰撞时间;建立碰撞缓冲保护区域、拦截网拦截包裹等功能有效保护行人的安全;通过阻挡吸收耗散碰撞能量、增强乘员仓强度,最大限度的保护车上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新型“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汽车新型引擎盖”的新型引擎盖由两段复合式组成,包括:前段引擎盖(1)A、后段引擎盖(1)B、引擎盖(1)A与车体连接铰链(2)、引擎盖(1)弹出撑杆(3)、拦截网(4)、拦截网弹出引导杆(5)、推动杆(6)、推动杆(6)连接锁(7)、引擎盖(1)A锁(8)、断油刹车驱动装置(9)、安装在引擎盖下发动
机舱内的引擎盖(1)B后移导轨(10)、引擎盖(1)B Z型固定锁片(11)、向上弹出展开后的引擎盖(1)A与引擎盖(1)B、挡风玻璃之间的缓冲保护区域(12)、引擎盖(1)B完全弹出附着紧扣在挡风玻璃、A柱前面形成的乘员舱外保护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新型引擎盖由前半段(1)A后半段(1)B两段复合式组成。引擎盖(1)A前端通过铰链(2)与车体连接,后端上弹打开的半幅式引擎盖的结构,即保证了引擎盖锁(8)平时以正常方式开启引擎盖(1)A的需要,还可避免现行前端全幅开启引擎盖存在的行驶中非正常打开遮挡驾驶者视线的安全隐患。
当本车以一定速度前进撞击(即将撞击)到前方物体的瞬间,利用现有技术使推动杆(6)向后弹出猛烈撞击引擎盖(1)B、并通过带止回功能的连接锁(7)与带引擎盖(1)B连接,同时使引擎盖(1)B后端固定Z型锁片(11)断裂脱落,引擎盖(1)B沿着导轨(10)后移后端上翘,引擎盖(1)A锁(8)打开弹出撑杆(3)将引擎盖(1)A后端向上弹起;引导杆(5)弹出引导弹性拦截网(4)展开,固定在引擎盖(1)B上的断油刹车驱动装置(9)完成本车发动机断油、刹车功能。
本装置启动后保护行人安全原理和过程为:
国际公认的数据表明:在行人受到有前独立发动机舱汽车正面碰撞时,汽车引擎盖中部后部、挡风玻璃、A柱是行人头部主要撞击点,也是行人受到深度伤害的主要碰撞部位。
采用半幅引擎盖(1)A后端弹起,人体头部以下部位先撞击到弹起的引擎盖(1)A,行人受到车撞击部位从头部向头部以下人体部位转移,行人头部不直接撞击到引擎盖、挡风玻璃、A柱等区域,保护了人体头部;同时增大了人体和车体的撞击接触面积,减小行人被撞击部位单位面积受到的撞击力,从而减轻受到的伤害程度;
根据力学原理,利用引擎盖(1)A弹起形成的斜面坡度分解转移撞击能量,减轻行人受到的碰撞冲击力量;
引擎盖(1)弹性打开,行人碰撞到时回缩,吸收耗散撞击能量、延长碰撞时间,减轻行人受到的伤害程度;
向上弹出的引擎盖(1)A弹起打开后,引擎盖(1)A与引擎盖(1)B挡风玻璃之间的空间成为行人被动到此处的缓冲保护区域(12),引导杆(5)弹出引导弹性拦截网或网状气囊拦截网(4)展开,将行人拦截包裹保护在拦截网(4)中,避免行人再次受到碰撞和飞离车体受到的伤害;
对车上人员的保护原理和过程:
当本车高速追尾碰撞到大型汽车或者类似较高大的半悬空物体时,弹起的引擎盖(1)A形成一个碰撞阻挡装置反射、溃烂吸收碰撞能量;碰撞继续进行时引擎盖(1)A被迫回位推动推动杆(6)后移,自带止回功能推动杆(6)不能回缩推动引擎盖(1)B沿导轨(10)后移,直至引擎盖(1)B后端上翘完全展开紧扣附着在挡风玻璃、A柱前面形成乘员仓外保护层(13),从而达到加固乘员仓,保护车内人员安全作用。
图1A为:正常状态本新型汽车引擎盖侧剖面图;
图1B:为正常状态本新型汽车引擎盖俯视剖面图;
图2A:为碰撞中引擎盖(1)B初步后移上翘、引擎盖(1)A完全打开状态本新型汽车引擎盖侧剖面图;
图2B为:碰撞中引擎盖(1)A完全打开状态本新型汽车引擎盖俯视剖面图;
图3为:碰撞中引擎盖(1)A被迫回位、(1)B后端上翘完全展开紧扣附着在挡风玻璃、A柱前面形成乘员仓外保护层(13)状态本新型汽车引擎盖侧剖面图。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用于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引擎盖(1)A、后段引擎盖(1)B、引擎盖(1)A与车体连接铰链(2)、引擎盖(1)弹出撑杆(3)、拦截网(4)、拦截网弹出引导杆(5)、推动杆(6)、推动杆(6)连接锁(7)、引擎盖(1)A锁(8)、断油刹车驱动装置(9)、安装在引擎盖下发动机舱内的引擎盖(1)B后移导轨(10)、引擎盖(1)B Z型固定锁片(11)、向上弹出展开后的引擎盖(1)A与引擎盖(1)B、挡风玻璃之间的缓冲保护区域(12)、引擎盖(1)B完全弹出附着紧扣在挡风玻璃、A柱前面形成的乘员舱外保护层(13)。
引擎盖(1)前端通过至少一个铰链(3)与车体前端连接,后端上弹打开的半幅式引擎盖开启的结构方式。即保证了平时以正常方式开启引擎盖的需要,还可避免现行前端全幅开启引擎盖存在的行驶中前端非正常打开遮挡驾驶者视线的安全隐患。
当本车以一定速度前进撞击(即将撞击)到前方物体的瞬间,利用现有技术使推动杆(6)向后弹出以较强力量撞击引擎盖(1)B、并通过带有止回功能的连接锁(7)与引擎盖(1)B连接,促使引擎盖(1)B后端固定Z型锁片(11)断裂脱落引擎盖(1)B沿着导轨(10)后移,引擎盖(1)A锁(8)打开弹出撑杆(3)将引擎盖(1)A后端向上弹起;引导杆(5)弹出引导拦截网(4)展开,固定在引擎盖(1)B上的断油刹车驱动装置(9)完成本车发动机断油、刹车。
当本车高速追尾碰撞到大型汽车或者类似较高大的半悬空物体时,弹起的引擎盖(1)A形成一个碰撞阻挡装置反射、溃烂吸收碰撞能量;碰撞继续进行时引擎盖(1)A被迫回位推动推动杆(6),带有止回功能推动杆(6)不能回缩推动引擎盖(1)B沿导轨(10)大幅后移,直至引擎盖(1)B后端上翘完全展开紧扣附着在挡风玻璃、A柱前面形成乘员仓外保护层(13),从而达到加固乘员仓,保护车内人员安全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新型引擎盖由前段引擎盖(1)A和后段引擎盖(1)B两段复合式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拦截网(4)为本新型引擎盖装置的固有组成部分,拦截网(4)材料结构有两个方案:方案一为柔性弹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编织物;方案二为自带供气装置的网状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引导杆(5)弹出引导拦截网(4)展开,将行人拦截包裹保护在拦截网(4)中,避免行人再次受到碰撞和飞离车体受到的伤害的功能的功能结构和保护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Z型锁片(11)对擎盖(1)B固定和断裂脱落解除固定的结构、原理、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引擎盖后端上弹打开的开启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引导杆(5)弹出引导使拦截网(4)展开始终在引擎盖(1)A后端、挡风玻璃正前方;二条引擎盖(1)B后移导轨(9)使引擎盖(1)B后移、弹起打开始终在挡风玻璃正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引擎盖(1)B后移时带动驱动装置(9)驱动车辆完成断油、刹车功能的结构原理和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引擎盖(1)B后端上翘完全展开紧扣附着在挡风玻璃、A柱前面形成乘员仓外保护层(13)的结构和对乘员仓的保护原理、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安全的新型汽车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项目远不止以上9项,由本新型装置结构、原理、功能、方法衍生的权利要求项目均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内。
CN200910102872A 2009-11-20 2009-11-20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Pending CN101791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2872A CN101791973A (zh) 2009-11-20 2009-11-20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2872A CN101791973A (zh) 2009-11-20 2009-11-20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1973A true CN101791973A (zh) 2010-08-04

Family

ID=42584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2872A Pending CN101791973A (zh) 2009-11-20 2009-11-20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19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363A (zh) * 2014-10-29 2016-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工具的气囊模块装置和具有气囊模块装置的交通工具
CN106573594A (zh) * 2014-07-24 2017-04-19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行人保护装置的车辆
CN112550209A (zh) * 2020-12-17 2021-03-26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主动引擎盖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594A (zh) * 2014-07-24 2017-04-19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行人保护装置的车辆
CN106573594B (zh) * 2014-07-24 2019-07-23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行人保护装置的车辆
CN105564363A (zh) * 2014-10-29 2016-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工具的气囊模块装置和具有气囊模块装置的交通工具
CN105564363B (zh) * 2014-10-29 2019-09-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工具的气囊模块装置和具有气囊模块装置的交通工具
CN112550209A (zh) * 2020-12-17 2021-03-26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主动引擎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5439B2 (ja) 衝撃センサーにより制御されるエネルギー−吸収素子を含んで成る安全緩衝装置
US6802556B2 (en) Pedestrian safety device
US7861818B2 (en) Restraint system for a hood lift device
CN201712565U (zh) 一种汽车主动保护安全气囊
CN101670819A (zh) 轿车防洪水、防撞安全气囊
CN102734730A (zh) 灯单元和车辆
CN201056189Y (zh) 触发式汽车相撞缓冲装置
CN201777216U (zh)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CN117881581A (zh) 汽车碰撞冲击衰减装置
CN106394457A (zh) 一种主动保护装置
CN103507742A (zh) 一种汽车领域中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01791973A (zh)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JP2023521547A (ja) 差し迫った衝突に際して衝撃吸収のために自動車部品を拡張させるシステム
CN205292518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保险杠
CN202429163U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系统
CN210554641U (zh) 一种汽车一体化防撞系统
CN1857946A (zh) 车外安全气囊
CN201980172U (zh) 汽车碰撞消能保护装置
CN2900256Y (zh) 车辆空气弹簧保险杠
CN2818238Y (zh) 汽车撞击缓冲装置
RU254712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пешеходов и водителей автомобилей
RU2223185C2 (ru) Безопасный автомобиль (варианты)
CN202138252U (zh) 带有头部保护装置的汽车座椅
CN208278004U (zh) 汽车缓冲碰撞保护装置
CN209096663U (zh) 一种汽车前后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